第9章 第9章一见钟情

书名:乘风破浪的唐朝女子 作者:扶兰 本章字数:4922 下载APP
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代社会风气相对于唐以后的宋明清时期,是比较开放的,年轻人 有更多自由见面的机会,也有更多自由恋爱的机会;不过另一方面,那 个时代,相比于我们今天,到底还是有种种限制,所以自由的机会也往
往有限。
  这大概就是“一见钟情”的故事之所以会发生的背景—可以相见, 却不能长久相处, 也无法多多了解然后再相恋, 所以只能凭着匆匆一面、
寥寥数语,便要决断自己的心意。
“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一段非常典型的“一见钟情”的因缘。
“人面桃花”,只看这四个字,便已是一个浪漫唯美的故事。
唐人笔记《本事诗》里记载了这个故事。
  最先出场的是男主角: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 进士下第。清明日, 独游都城南, 得居人庄, 一亩之宫, 而花木丛萃,
寂若无人。”
开篇便说是“博陵崔护”。也就是说, 崔护出身于唐代顶级门阀“五
姓七望”之中的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比起平民阶层来,世家门阀子弟,哪 怕是小宗分支的子弟,也天然便占据着良好得多的文化教育资源, 比如:
经济基础、图书典籍、师长教诲、礼仪制度、朝廷典故,等等。
  崔护到长安城去考进士,只这一点,便足以说明,崔护这位博陵崔 氏子弟,诗书读得不错,底气挺足。至于没考中,很正常。唐人说: 五十老明经,三十少进士。进士科有名的难考,三十岁能考中进士,都 算是十分年轻了。因此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若狂,作诗云: “春风得意
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事诗》里形容崔护“资质甚美”,不仅有外貌之美,必然也有 腹中诗书、礼仪教养造就的气质风度之美,如苏轼所说: “腹有诗书气
自华。”
至于崔护其人的性格, 则“孤洁寡合”。也就是说, 崔护个性清高,
落落寡合。
  也正因为此,清明日举城踏青游春之时,他才会独自寻芳,而且走 的也不是人烟辐辏的热闹之处,于是才慢慢走到了那个花木丛生、寂静
幽清的小小田庄之外。
花了这么多笔墨来分析男主角,也是因为,男主角足够出色,才能
衬得起女主的眼光,衬得起这个一见钟情的唯美故事。
接下来便是女主角出场了:“扣门久之, 有女子自门隙窥之, 问曰:
‘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
崔护为什么“扣门久之”?
也许是因为爱惜这一庄花木, 有心想结识庄中主人, 于是耐心敲门,
期望主人未曾出去踏青,可以出来迎接。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女主角出来了,隔着门缝悄悄窥视敲门人。
  前面说过,崔护其人, “资质甚美”,而且“孤洁寡合”。这样美 妙的春光里,一个风度翩翩、孤高清雅的青年男子,独自站在门外,足
以让门内的少女,心旌摇曳。
她小心地探问:“是谁呀?”
崔护报了自己的姓名—按照古人的惯例,应该还会报一报郡望?
  他说自己是“寻春独行, 酒渴求饮”。说“酒渴”,并不是真的想喝酒, 因为后来那少女并没有解释说家中无酒,便直接给他端了一杯水过来。  所以, “酒渴求饮”,大概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口渴了, 想讨点水喝。
就像是要上厕所了,委婉地表示要去更衣一样。
  独自在家的少女,必定受过嘱咐,不要放陌生人进门。即使在民风 淳朴、治安良好的都城郊外,这点警觉性应该还是有的。而且,就当时 虽然不甚严格、毕竟还是普遍存在的男女之防来说,其实也应该避一避
瓜田李下之嫌。
但是, “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少女请崔护稍候,
她先进去端了一杯水出来,摆好一张胡床,然后开门请崔护入座。
崔护的气质神情、仪表风度,在这个时候,必然是起了非常关键的
作用的。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某版译本里有这么一句诗: “哪个少女
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
于是,春光大好的时节,门内的妙龄少女,窥见叩门的翩翩郎君,
忍不住开门请入。
  崔护坐下来喝水, 她“独倚小桃斜柯伫立, 而意属殊厚, 妖姿媚态, 绰有余妍。”庭中有一株小桃树,时值清明,正是桃花盛开时,少女倚 着桃树的斜枝,半遮半掩,悄然伫立,默默注视着崔护。若有深情,人
面桃花相映,娇妍明媚,嫣然多姿。
“孤洁寡合”、独自踏青的崔护,当此之时,也情不自禁地“以言
挑之”—忍不住就出言搭讪甚至于挑逗。
少女“不对,目注者久之”—她不肯接崔护的挑逗之言,但是又
目不转睛地看着崔护,柔情脉脉,尽在不言中。
什么是“一见钟情”?
这就是了。
人面桃花相映红,少女脸上的绯红,不仅仅是桃花的映照,也是她
心境的映照,更是崔护眼中心中的春光映照。
少女不肯说话,崔护喝了水也不便久留,毕竟庭中只有他们二人。
于是 “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崔护告辞,少女没有出言挽留,而是送他出门。
崔护恋恋不舍地回头张望,只看见少女惆怅失落地进门去了,仿佛
不能承受她心中涌上来的情意。
当此之时,隐约可以看到,明媚春光中的这一对青年男女,站在危
险的边缘若即若离地相互试探, 心驰神往, 而脚下却仍旧固执地站定不动。
深情已生,却又用理智将这深情牢牢缚住。
因为这一点理智,崔护虽然“亦眷盼而归”—怀着思恋之情回到
长安城中,但是 “尔后绝不复至” ,再没有回头去寻访那个少女。
在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崔护和那个少女,自觉或
不自觉,都在遵守这个时代的规则。
而且,崔护的出身与志向,又使他在婚姻上恐怕多少还是要考虑到
门第因素的。
  只是,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又是 一年清明节,风景依稀似去年,触景而生情,再无法抑制下去,崔护径
直前往都城南庄寻访去年的那位花下少女。
《牡丹亭》里说: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初相逢时,只道是寻常,只道是惊鸿一瞥、浮光掠影不萦于心上。
却不知何时,情意已深入心间。
  崔护此人的性格,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大概比较内敛?孤洁清高 的外表下,其实潜藏着奔涌的热情?当这热情再无法压制时,便会熊熊
燃烧起来。
满怀期待的崔护来到了去年的那个庄院,“门墙如故, 而已锁扃之”。
徘徊在门前的崔护,只能惆怅不已地在左边门扇上留下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从后文来看,他还在诗后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所以少女的父亲才会
直接问他是否就是崔护。
墙里桃花依旧,花下人如今却在何处?
这首既含蓄又热情的诗,将无限惆怅、一腔深情,寄托于独自笑春
风的艳艳桃花之上。
几天后, 崔护“偶至都城南, 复往寻之”—到底是有心还是顺路,
值得商榷。
  这一次,他听到院子里有哭声,不免惊恐慌张,“扣门问之,有老  父出曰: ‘君非崔护耶? ’曰: ‘是也。’又哭曰: ‘君杀吾女。’
护惊起,莫知所答。”
这一刻,崔护的内心想必是崩溃的, 以至于惊起之后不知道如何对答。
那位父亲解释道: “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
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 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唯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
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
  他的女儿已经是及笄之年, 知书达礼, 还没有许配人家。从去年以来, 经常心神恍惚,若有所失。今年清明节那天和他一起出去,回来后看到 门上的字, 读完之后, 一进家门就生病了, 绝食数日而死。他年纪已老,  只有这一个女儿,之所以迟迟不嫁,是为了寻到一个可以靠得住的人。
如今女儿不幸身死,难道不是因为你的缘故吗?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
首先,我们知道了,这位花下少女是读书识字的,而且读得懂诗中
的真情深意。
在那个时代,能够读书识字的女子,是很少见的,基本上应该是出
身于士人家庭, 家中父母兄长比较开明, 愿意让她读书, 或者是教她读书。
不过从家中只有父女二人来看,少女的家境不算太好,大约是清贫
士人— 当然,这个“清贫”,是相对于家境优裕的士人而言。
少女的父亲, 年纪很老了, 只有她这一个女儿。老父孤女, 相依为命,
这一点对于全文的推进与结局,其实很关键,这一点容后再述。
其次,这位花下少女,不像崔护那样能够在很长时间里都冷静理智
地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当日能够默然面对崔护的挑逗、一言不发,崔护
告辞离去时也不曾出言挽留,大约已经用尽了她的冷静与自制。所以,
当不再面对崔护时,她才会不可自抑地恍惚失落。
这样的恍惚失落,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抚平;也或许会因
为年深日久,越发深重。
  再次,去年清明节,老父亲留了女儿一人在家,今年清明节为什么 带着她一起出门去了?是不是女儿的恍惚失态,老父亲一直看在眼里, 所以才会带她出门,或许想让她在春光中散散心,不再让她一个人留在
家中?
然后,门上的诗,让少女知道了,原来不是她一个人在默默思念。
但是她却错失了这番重逢。
流年似水,芳华易逝,世事多变,人心难测,也许写诗的人,因为
这失望,再也不会回来?又或者是很快便会放下这份深情?
恋爱中的人,总是容易卑微,容易质疑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分量,患
得患失。
这一次错过,让不堪重负的少女,终于倒下, “入门而病,遂绝食
数日而死。”
这也是长久压抑之后的爆发。
  老父亲的哭诉,让我们猜到,少女先前的矜持自制,似乎可以有另 一种解释:她与老父相依为命,娶她为妻的人需要和她一起奉养老父,
这在婚姻常态是女子一出嫁就被视为夫家之人的时代,恐怕不容易被男
方接受;所以她即使对崔护心生情意, 也顾虑重重, 不肯向前多走一步。
而正因为老父孤女相依为命,失去女儿的老父亲才会在悲愤之中对
崔护控诉:你杀了我的女儿!
这样的迁怒与控诉,是失去至亲至爱后的人之常情。
控诉之后,老父亲 “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
崔护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伤心哀恸,请求进去哭吊死去的少女。
少女刚刚死去,面容如生,仿佛就像是躺在床上睡着了一样: “尚
俨然在床。”
崔护在床上坐了下来, “崔举其首, 枕其股, 哭而祝曰: ‘某在斯,
某在斯。’”
他知道少女为什么会伤心绝望而死, 因为少女以为他再也不会回来。
所以崔护才会说: “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他已经回来了,并没
有一去不复返。
佛家说, 人生有七大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当此之时,共有几苦?
在崔护的痛哭之中, 枕在他膝上的少女, “须臾开目”—不一会儿,
睁开了眼睛。
  故事里没有写此时此刻崔护与老父的反应,料来应是惊喜交加又战 战兢兢,唯恐这一线生机飘摇如丝、岌岌可危,因此只能屏息静待,不
敢稍有举措,以免吹灭了这微微烛光。
少女到底还是缓缓地回过气来,  “半日复活矣。”
  对于这种情形,科学的解释是,少女本来就是假死状态,还能够感 受到外界的动静。心病还须心药医, 于是, 当这一剂医心良药终于服下时,
少女便从假死状态慢慢清醒过来了。
  文学的解释是:因情而死者,因情而生。便如《牡丹亭》中的杜 丽娘,被闭锁深闺之中,春日游园,与岭南书生柳梦梅梦中幽会,醒后 思念成疾,香消玉殒;后来又在柳梦梅、石道姑、胡判官、牡丹仙子等
人与神的帮助下,还魂复生,并与柳生历经重重磨难终成眷属。
当少女死而复生后,  “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欣喜若狂的老父亲,再也顾不上责怪崔护了,而是将女儿许配给了
他— “归”,古时以女子嫁人为“归”,意思是:丈夫是她的归宿。
全文至此,戛然而止。
这个一见钟情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崔护的生平,史有明载。他生于 772 年,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可 谓少年得志,这个人面桃花的故事,便是在他考中进士之前发生的。829 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可谓人生得意。崔护殁于
846 年,寿至七十四岁,可谓长寿善终。
史书中与唐人笔记中都没有写,那位花下少女,在嫁给他之后,是
不是一直相伴到老, 是不是与他一同享有这岁月静好、平安如意的人生。
不过,没有故事,很多时候,就是最好的故事。
金庸曾经说,他认为最理想的爱情是:一见钟情、从一而终、白头
偕老。
人面桃花相映红,有着唯美浪漫的一见钟情的开头。
我们祝愿一见钟情者都能有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