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八章

书名:向上认知 作者:(日)古川武士 & 刘雨桐 本章字数:1994 下载APP
改变追求完美的自己
完美主义者要求自己和他人都严格遵守规则,因此有时确实能取得成果。但是,过度地追求完美也可能是一种在精神上逼迫自己的思维方式。
例如,经常加班的人可能会因为他们的完美主义倾向而全身心投入到所有事情中,并没有将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最终犯下大错。
如果完美主义导致了恶性循环,就要重新审视究竟是怎样的认知造成了这种恶性循环。
接下来介绍一下完美主义者的三种典型思维以及导致完美主义的代表性认知。
①认为理应如此的理想主义思维
这种思维并不都是负面的。但是,如果对所有事都太过理想主义,自己和对方都会很累。
认知示例:
·必须努力到底。
·妥协是不好的。
·上司必须是下属的榜样。
②不想被他人讨厌的八面玲珑的思维
担心自己没做好的话,会让上司和同事失望,甚至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认知示例:
·不能辜负同伴的期望。
·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想法。
·不能因为工作方面的失误给别人添麻烦。
③认为“不是零就是一百”的极端思维
这是对所有事都以“好或坏”“做到了或没做到”“成功或失败”这种非黑即白的标准进行评判的一种思维。
但是,所有事都很难完美无缺,也不可能一无是处。工作、学习方面的事很少一次就能做到最好。我们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成长。
非黑即白的思维会让我们完全摒弃这些正常的想法,做出极端评价。
认知示例:
·我总是失败。
·如果做得不够完善,就不能说自己做了工作。
·我完全没有成长。
通过了解这三种思维方式,就能明确自己的心态属于哪种类型。
追求家庭和工作皆完美而疲惫不堪的D女士
三十五岁的D女士是一位育有两岁女儿的职场妈妈。一年前,她重返职场,因为下午五点要去幼儿园接孩子,只能提前下班。
D女士是负责公司内部培训的人事专员,工作内容包括指导后辈和制订培训计划。如果凡事不能亲力亲为,她就会焦虑不安。D女士从早上开始一直努力工作到下午四点,但由于太过追求完美,很费时间,工作往往做得不够完善。
回到家后,D女士要为家人准备晚餐和第二天的便当,还要努力照顾孩子,凌晨一点才能休息。她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现在每天只能睡四小时。为了兼顾工作和家庭,D女士身心俱疲,就快到极限了。
D女士不能容忍工作和家庭方面有任何闪失,她想在到达极限之前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态。
D女士的解决方案
步骤1:寻找目标认知
行动1 每天花十分钟写心情日记
下面是D女士的心情日记中有关完美主义的描述:
·接孩子的时间总是很紧张。——焦躁80%
·拜托新员工制作资料,不知道对方能不能做好。——焦虑50%
·洗衣、做饭都要努力做到完美。——痛苦80%
·有许多事要做,只能睡四小时。——疲倦90%
行动2 锁定目标认知
以下是D女士在心情日记中记录的一些认知:
·不努力就得不到认可。
·将工作交给别人不能保证质量。
·家务和工作都应该追求完美。
·必须始终扮演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一切都做得尽善尽美才会被认可。
D女士设定了“一切都做得尽善尽美才会被认可”这个目标认知。
D女士后来的情况
对D女士来说,“必须做好每件事”“必须一直努力”等认知是她无法休息的原因。这种想法是徒劳的,因为工作、家务、育儿方面的事不可能都做得尽善尽美。
于是,D女士直面自己的认知,发现自己被完美主义扼住了脖子。她决定改变自己——以后只在周末做饭,工作日吃周末提前准备好的食物。结果,D女士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D女士还将大部分工作交给了下属。三名下属的工作范围增加了,他们似乎更有干劲儿了。D女士所在的工作团队的整体氛围也变好了。
现在,D女士可以在孩子睡着后放松地做三十分钟瑜伽,也能睡得很好,身心都很充实。
认知课堂:设定节点
要想打破所有事情都必须完美这种思维,可以设定节点。通过设定节点,我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成果。
完美主义者倾向于用他们习惯的方式推进工作,但过程中会人为制造出许多额外的琐碎细节,降低利用时间的效率。
我建议完美主义者将思维方式转化为“最佳主义”。
最佳主义的宗旨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利用有限的精力,以便取得最大的成果。从工作目标和对方的需求出发,我们需要确定好哪些工作需要全力以赴,哪些工作只要按照流程准时完成即可。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我会将制作公司内部资料的时间定为三十分钟,然后在开会时使用在这三十分钟内得出的工作成果。如果有错别字、漏字或者意思不通顺的地方,只要口头补充、解释即可。
此外,工作时间也要有限制。我晚上六点以后不做任何工作。为了遵守这个规则,我必须努力思考如何在晚上六点之前完成所有工作。
你是不是也会在晚上六点必须回去的日子里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并且有效率地完成?
这就是通过设定节点改善工作过程的方法。
在小事上坚持贯彻最佳主义,半年后就能将最佳主义这种思维方式变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