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七章

书名:时间不够用,现在就行动 作者:曹国记 本章字数:12323 下载APP
工作态度决定了时间的效用
态度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它决定了人们掌握时间管理的程度、使用的决心以及愿意为之付出的精力,可以说才是时间管理得以实行的基础。
1.记得要比预期的时间早一点儿完成任务
有个人每一次工作时,都会比原计划规定的时间提前一段时间完成。1个小时需要整理好的文件,他通常花费50分钟就完成了;30分钟的产品介绍工作,往往只要25分钟完成;就连10分钟的打扫卫生,他也尽量在7分钟之内解决。人们对他如此赶时间感到好奇,毕竟每个人只要按照计划去按时完成任务即可,没有必要如此争分夺秒,无端给自己增加压力。
这个人笑着回应说:“如果我每一件事都尽量做到提前一点儿时间完成,那么工作效率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比如我提前10分钟整理好文件,就可以利用这节省下来的10分钟大致检查一遍,确保不会出错;我提前5分钟做完介绍,就可以利用剩余的5分钟与客户进行互动,从而强化他们的印象;我提前3分钟打扫好卫生,就多出来3分钟做其他工作。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都是效率的保证。”
人们在提到执行力的时候,在谈到目标管理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一句话“按时完成任务”。对于多数人而言,“按时完成任务”或者“准时完成任务”是确保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时间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不过对于人们来说,想要真正利用好时间,或许“提前完成任务”才是最合适的一种做法。
也许许多人会觉得“提前完成任务”会增加工作的压力,毕竟当工作时间被压缩后,个人对于时间的安排与工作进程的安排将会受到更大的限制。其实在多数时候,人们设定的目标期限都不会过于紧凑,也就是说当人们在制订一个完成目标的期限时,必定会对工作能力、工作速度、工作流程做一个大致的评估,他们会设计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工作时间表,在这个时间表中,目标完成期限往往有时间上的盈余。如果平时喜欢户外运动,每一个周末都要出去打球或者登山,那么他们在安排工作的时候,可以将工作期限适当延后,以确保不会因为户外运动而导致时间受到挤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冲一杯咖啡,那么在设定目标期限时,也会将冲咖啡的几分钟时间考虑进去。
保持更充裕的时间是合理且安全的,这种盈余确保了人们在完成任务时更加从容,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人们完全有能力在计划好的时间之前完成任务。正因为如此,人们完全有能力将工作期限提前,而这是提升时间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比如某个人计划在早上7点开始上班,然后在10点完成某项工作,按照这个人的真实能力来说,基本上可以在9:40左右完成任务,那么他完全可以在9:40左右完成任务。
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余下的20分钟往往能够起到一个保险的作用,或者类似于设置了一个合理的缓冲带,人们往往可以用它来做很多事,最常见的就是用来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或者进行回顾和检查。
钟先生曾经在欧洲一些跨国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他非常了解这些跨国公司内部的工作机制,并且也掌握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窍门和方法。比如他在执行任务或者应对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刻意将目标实现的时间提前,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在执行工作之前的任何计划都具有不确定性,都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可能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而打乱工作计划。
按照钟先生的理解,任何计划都应该留有余地。比如他和客户约定双方中午12点在××机场准时见面,而赶往机场的路上需要耗费2个小时,那么他绝对不会在早上10点钟才出发,因为路上可能会发生堵车,可能会遭遇轮胎破损之类的事情,为了保证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而影响后面的时间安排,他会选择再提前一个小时出发,而且还会刻意加快速度,确保双方的会面万无一失。
善于管理时间的人通常都会注重把握时间的弹性,会确保时间在一个区域空间内灵活变动,而不是死死地约束在一个具体的点上。将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除了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干扰之外,放宽时间限制还有助于缓解拖延和浪费带来的不良影响。
比如有的人计划花3个小时完成某项工作,不过他们平时可能存在拖延症,为了改善症状,他们在工作之前可以告诫自己“只有两个半小时来解决问题”,由于压缩了半个小时,他们会更加专注,会更加关注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从而有效抑制拖延的情况。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即便真的存在拖延的情况,半个小时也可以弥补拖延所浪费掉的时间。
如果说,时间的保障是提前完成任务的前提,那么应对意外事件和缓解拖延就是提前完成任务的目的。不过提前完成任务并不是完全主观性的判断,而需要依据自身的实力和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设定。工作的期限绝对不能提前太多,因为任何工作目标的制订都和执行者的能力相符,而且对时间也进行过一定的计算,如果将期限大幅度提前,执行者可能会盲目求快,从而影响执行的质量。
2.保持专注和热情,确保工作劲头
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工作消极,容易困倦和反感的人。他们经常表现得无精打采,工作状态很差;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毫不关心,无论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太在意;他们习惯了在一件工作上磨洋工,一份简单的工作也要拖延很久才完成;他们经常四处抱怨,“我受够了这份工作,受够了我的老板”“我再也不想干这份工作了,我要跳槽”“我很累,我很烦”“为什么我还会在这儿忍受这种折磨”。
这些人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工作效率很低。由于对工作或者管理者没有太多的好感,他们在工作中往往会表现得非常消极,而这种消极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工作的投入。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有人意识到自己开始一天到晚什么事也做不好,工作效率比原先差了好几个档次,而且这种状态越来越严重,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对这份工作渐渐失去了热情。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开始反感自己在某件事上的体验,那么他可能对于这件事或者这类事不再用心,即便能力再大,也难以真正将这件事做好。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专注于某种感受和体验,那么他的审美观念会慢慢变得根深蒂固,这时候类似的事情就会引发他的兴趣和欲望,并提供持续的关注度,为了实现某种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里所说的兴趣就是一种热情,它就像某种催化剂和助推剂一样,帮助人们在某项感兴趣的工作上保持燃烧的状态。一辆车想要跑得更快,需要更多的汽油,一个人想要做得更快更好,就需要更多的热情,这是保障个人高效行动的秘诀。
通过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充满热情的人一整天投入到工作当中也不会感到劳累,而且看起来精神抖擞,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工作产出也很大。而缺乏工作热情的人每天只做几样简单的工作,也常常觉得疲劳,不仅执行质量不高,还期待着尽快逃离工作环境。这些人往往容易出现工作懈怠、拖延、疲倦、走神、抱怨等情况,其中,懈怠会导致工作漏洞百出,拖延会造成大量的时间浪费,疲倦会影响工作效率,走神会打乱工作节奏,抱怨会产生反感情绪,这一切都会影响工作时间的有效利用。
无论是团队管理,还是个人管理,都会将热情当成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来考虑。想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具备热情,就可以观察他主动工作的意愿是否强烈。有的人会说“这份工作是我喜欢做的”,因此他们愿意为之付出更多,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人则会说“如果我不做这件事,如果我不做这项工作,也许就无法挣钱,无法养活整个家庭”“如果我不完成这项任务,老板就会开除我”,这就是一种被动工作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往往会一点点剥夺个人对这份工作的投入度。
真正的热情源于内心一种主观的感受,人们会主动去追求某个目标,会主动去完成某项任务,会主动去解决那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它的存在就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而这种主观能动性源于几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是兴趣,一个人只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只有做自己最喜欢去做的事情,才能真正保持热情,而且会保持比较持久的热情。有些人在做事的时候,只是片面追求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做这件事,是否擅长做这件事,结果很容易在长期的工作中对目标产生动摇。无论如何,兴趣都是产生热情最直接的因素,当人们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他们的投入度与专注度都是最高的,而且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高。
其次是忠诚,忠诚是每一个工作者和执行者最基本的素养,每一个人都要忠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从目标规划到执行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出一种热爱与责任心,都要表现出自己的真诚。一个人如果不能做到有始有终,不能忠诚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个人的工作状态将很容易受到影响。忠诚更多时候是一种职业素养,它对于个人形成持续性的热情有很大的帮助,兴趣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忠诚足以使人产生一种“必须完成、必须做好”的使命感。
再者就是愿景,一个人只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只有设定了一个美好的愿景,才愿意为此不懈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设置愿景就是自我催眠和激励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是长时间激发自己的工作动力。那些缺乏明确愿景,对未来缺乏期待的人,他们难以长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专注度,无法持续地输出自己的热情,而且越到最后,越是觉得度日如年。好的愿景就像是一盏指明灯,可以让人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产生迟疑;好的愿景就像是强烈的催化剂,可以让人们始终活力四射。所以人们更应该给自己讲一个好的故事,并设定一个美好的结局,这是自我推动的重要方法。
最后是认同,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一个人可以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兴趣,拥有绝对的忠诚以及美好的愿景,但他是否认同这件事呢?或者说从内心深处会觉得这件事是合理的、符合道德的吗?事实上,一些单纯为钱而工作的人同样会表现出兴趣、忠诚,同样会设定美好的愿景,但从内心来说,也许他会鄙视自己的行为。因此,人们需要赢得内心深处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对工作和生活的激情。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产生错觉,认为激情是完全无法控制的,它轻易就会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但激情往往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每个人都是激情的创造者,只要做好自我管理、自我调节,那么就可以长时间保持生活的激情与工作的动力。
3.保持自信,别被消极情绪左右
时间管理的效率通常和执行力息息相关,而有的人执行力不强,通常和这几种心态有关:“我不想做”“我现在不想做”“我不会做”。
“我不想做”是指人们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指令,或者这样的工作。对他们来说,这项工作不是自己的第一选择;“我不想现在做”主要是指拖延,面对必做的工作时,人们不会立即行动;“我不会做”是能力问题,毕竟能力是执行最基本的要素,能力不足,任何执行都是空谈。但是除了能力之外,“我不会做”往往可能关系到自信的问题,同样地,“我不想做”以及“我现在不想做”可能都是自信心不足而选择逃避的表现。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认为那些办事拖拖拉拉、喜欢违抗指令的人缺乏服从指令的基本素养,但根本原因或许是自信不足。一旦信心不足,人们会不断提醒自己“我不适合做这个”“这个有点儿难,我恐怕没有能力做到”“上次我就没能成功,这一次估计也差不多”,一旦压力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他们就会选择放弃或者逃避,导致工作时间被浪费掉。反过来说,那些自信心强的人在工作时更加从容,对于时间的利用也更有效率。
有人曾经这样问居里夫人:“是不是成功让你变得更加自信了?”居里夫人微笑着回答说:“应该说是自信让我变得更加成功了。”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女科学家之一,居里夫人一直保持强大的自信,这一点在她写给姐姐的一封信中可以看出端倪。信中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生活得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居里夫人一生中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和人们拥有一样的时间,但是她创造的价值却是难以估量的,而这一切和自信有着很大的关系。两个能力相近的人,去做一件难度比较大的工作时,自信心不强的那个人可能需要花费一天时间;而信心十足的那一位可能只需要花费半天时间。原因很简单,缺乏自信的人在工作过程中会不断给自己设定压力和阻力,并将大量精力放在了对“结果”的担忧上,从而影响了专注度;而自信十足的人在工作过程中对于目标的把握更为明确,积极性更高,专注度也更高。
在谈到自信问题的时候,博恩·崔西说过:“控制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记住,大多数时候,你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确定你所想所说的事情都是自己希望发生的,而不是恰恰相反。”
这段话与有关“能量场”的说法不谋而合。在许多心理学和交际学的理论中,人们往往会提出“能量场”的说法,即通过释放自身的某种魅力来影响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让自己变得气场强大。但或许很多人都忘了这些能量场在影响到别人之前,最先影响到的肯定是自己——个人的变化和提升肯定是最先发生的,而自信,就是打造个人能量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和魅力大都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如果缺乏自信,那么人们将会在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上花费更多时间。
任何人在行动之前都要重整自己的内在认知结构,只有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让自己更加自信,才不会在行动中出现内心的抗拒和情感的消耗,从而提高行动效率。缺乏自信的人,行动时也不够坚定,做事犹豫不决,他们的行动认知与思维认知往往会产生分歧。
那么该如何提升个人的自信呢?心理学家认为想要让自己变得更为自信,首先就要懂得给予自己更高的评价。在对自己做全面的分析时,多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这也是调节内在认知结构的一种方式。
许多人在做事之前会给自己打气,“我的专业技能非常出色,能够应付工作中的困难”“我有出色的时间把握能力,这点儿时间足够我完成工作了”“我制订的规划很完善,在执行的过程中会节省不少精力和时间”“我的能力不比他们弱,他们能做的,我也能完成”。经常给自己一些激励和鼓舞的人,往往会拥有更强的自信。
不过,仅仅从心理上进行自我评价和拔高还不行,真正的自信来源于成功经验的积累。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方法,那就是制订一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然后立即执行,确保短时间内实现目标。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许多人之所以执行力差,就是因为将自身的目标定得太高,人们总是追求一些远大的目标,“我希望成为千万富翁”“我希望中500万的大奖”“我希望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这些目标往往太高大,容易与现实脱节,实现的难度非常大。在追求的过程中,人们容易失去耐性,并且会在遇到困难时这样自我安慰——“这些目标那么难,我达不到目标也很正常。”由于有了这些想法,人们的执行意识会进一步被削弱。
制订小目标然后实现它,往往可以提升自信。比如一个人想要学习写作,这个时候他可以买一些本子写一点儿文章。练习了两个月之后,他对自己的写作水平还比较满意。在这里,这个人学习写作并没有制订“要当大作家”之类的远大目标,而是为了能写一点儿东西,这样的小目标很容易实现,而实现之后也会增加个人的信心。在这里他只用小成本(几个笔记本以及一点儿时间)就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写作需求),而没有因为一些大目标(当作家)没有实现而陷入挣扎。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没有必要想得太过于复杂,只要花点儿成本来实现小目标,就可以给自己增加更多的信心,而这对于日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好的自我评价能够调节和改善自我认知,而成功的工作经验则强化了这种认知,并帮助自己打造出一个更加积极的个人形象,这种形象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工作。
4.保持良好的心态,拒绝外在的干扰
英国有名的心理专家哈德菲尔德在《权力心理学》一书中说道:“我们所感到的疲劳绝大部分是由于心理的影响。事实上,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在哈德菲尔德看来,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像过去一样依靠双手去做的繁重的体力活儿越来越少了,而那些相对轻松的工作并不容易引起机体上的疲劳、酸痛,很多时候,人们所感觉到的疲劳,有很大一部分是心理作用。简单来说,正因为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人们才更容易产生疲劳感。
美国心理学家布里尔博士也曾有过类似的论述,他认为“一个坐着工作的人,如果健康情形良好的话,他的疲劳100%是受心理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的影响”,在布里尔博士看来,个人的疲劳程度往往和心理因素息息相关。
而这两个人的论述基本上也指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放空内心的杂念,排除外在的压力,人们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状态去应对工作,而且能够长时间保持高效。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心态更加健康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能够从容把握工作节奏。
心态不好的人经常会因为工作中的困难而感到无助,工作状态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比如,很多人在面对竞争对手的干扰时,往往难以保持冷静,从而无法继续保持专注,这样一来,原有的工作状态、工作节奏就会被打破;有的人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会显得手足无措,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应对,他们可能会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恐慌和混乱的状态,甚至彻底迷失方向;有的人过于敏感,有时候容易对外界的风吹草动做出过激的反应,失去原有的定力;有的人做事都是为了给别人看,因此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完全没有主见,很容易因为他人的评价而做出变动,导致整体的工作方向感不强,目标也不明确,为人比较善变。
这些心态不稳、情绪容易受到干扰的人最需要寻找一些稳定剂,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让自己沉淀下来,让自己保持强大的定力。那么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呢?
首先就要懂得放松自己,因为一个人只有保持放松的姿态,才能够更加有效地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放松心态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个心理学家常年都会在工作桌上放着一只红褐色的旧袜子,有些人对此感到不可理解,是不是因为这只旧袜子和他的某些个人经历有重大关联呢?或者牵涉某些重要的故事?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心理学家将袜子放在桌子上只是为了提醒自己应该时刻保持放松的状态,而且最好要像旧袜子一样松软。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这似乎是心理暗示的一个好方法。有的人觉得用旧袜子有些尴尬,而且似乎也不太美观,那么完全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个毛球,毛球上的毛应该尽量保持松软的状态,就像一只刚刚清洗并被吹干的猫一样,让人觉得很放松,很惬意。
有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散步、听轻音乐等方式来排除压力,调节身心。这些都是比较实用的调节方式,可以帮助个人脱离烦恼和压力。有时候人们也可以提醒自己,一旦感觉到疲劳,就要想办法给自己一些提醒,如“我没有做太多的工作,因此并不会太累,一切都是心理因素作祟罢了”。通过不间断的提醒和暗示,人们可以有效抑制疲劳感带来的影响。
通过这一类提示,人们通常可以更好地排除内心的压抑、无助与恐慌等负面情绪,可以让自己处于一个清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会暂时性地逃离外界环境的束缚和干扰,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而工作会继续下去。
除了寻找放松自己的法门之外,工作中的人需要经常保持微笑。微笑既是一个自我放松的方式,也是自我调整、自我激励的方式。喜欢笑的人往往都具有健康的、强大的心理,他们可以轻松地应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可以在困难和挫折到来时,保持良好的状态,而不会轻易受到压力的影响。
通常人们都会将微笑作为一张个人的名片来使用,作为一种最常用的肢体语言,微笑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且赢得他人的好感。但微笑不仅可以打动人,作为一种非常高效的调剂品,它不仅可以调剂人际关系,更可以调剂自己的生活,可以帮助自己调节好情绪,可以说微笑就是防止自己出现负面情绪的重要保障。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工作以及压力也越来越多,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及时排解压力,那么压力的堆积就可能引发疲劳和沮丧。因此,我们需要在时间管理的方法中加入心理调节的方法,毕竟只有拥有抵抗一切外来压力的好心态,才能够真正保障工作效率和时间的利用效率。
5.培养危机意识,提升工作的紧迫感
在前面的内容中,提到了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但保持放松的心态并不意味着对一切漠不关心,并不意味着放下所有的负担。由于肩负着实现目标的重任,人们通常都会承担一定的压力,有时候有压力也并非完全是坏事,一些负面情绪造成的压力需要及时排解,但有些压力会提升紧迫感,从而起到正面的促进和激励作用。如果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为了疏解压力,那么提升紧迫感就是为了适当制造动力。
在这一方面,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德国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制造代表了质量,代表了效率,许多人认为德国人非常严谨,但他们的严谨来源于强烈的危机意识,正是这种危机意识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许多德国工人都有这样的意识:如果我不努力工作,牛奶和面包就会被人抢走;如果我不能够做得更加出色,那就意味着一切都要重来。德国奔驰公司CEO埃沙德·路透是一个能力出众的管理者,但他在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面写着警示语:“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松懈。
不过很多人或许并不会这么想,美国哈佛大学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每隔十年,就会有1/3以上的企业消失,那些企业要么变得落魄,要么直接破产。而导致这些盛极一时的企业快速走向衰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些企业的掌门人通常都缺乏危机意识,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自己的企业将会面临什么风险,没有想过自己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危机,他们不知道可能十年甚至是几年的时间,格局就完全会被颠覆。
危机意识的淡薄让他们失去了对时间的精准认识,他们也许更加在乎如何利用这段时间维持现状、打打高尔夫球、在自己的度假庄园里品尝葡萄酒,或者在拉斯维加斯赌城一掷千金,却没有想过该如何抓紧时间研发新产品,以及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也许有些企业家非常努力,但他们并没有将时间花在真正值得重视的事情上,并且常常提醒自己“有的是时间来解决那些问题”,狭隘的视野与格局让他们失去了对“时间”所具备的杀伤力的精准判断。
甲乙两个人都是公司的精英,能力出众,深受老板的器重。甲是一个工作认真负责的人,不过缺乏远见,喜欢维持现状;而乙是一个有想法的人,平时不仅抓紧时间工作,下班后还抽空进行学习。甲认为乙这么卖命根本没有任何必要,毕竟按照乙的工作能力,应对这些工作绰绰有余。可是在乙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肯定会不断出现,如果不学习新知识和新方法,那么就可能跟不上节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结果短短一年之后,市场发生了变化,公司也适时推出了新技术,原有的工作模式被迫升级,所有的员工都必须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学习新知识,而甲由于没有做好准备,只能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反倒是乙由于早就掌握了新知识,很快就获得提拔,成为公司里的技术顾问。
在很多时候,人们常常注重眼前的生活,他们并不关心未来会怎样,可能会发生什么,会存在何种变数,以及这些变数可能会带来哪些改变;这容易导致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变得更加松懈。正因为如此,他们更需要培养自己的危机意识,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
一般来说,培养危机意识有助于人们提前做好准备,提升应变能力,防止意外事件、突发事件对工作造成困扰。比如许多人平时比较大意,不会认真仔细分析自己的工作,对于困难的感知以及未知风险的警惕性也不强,这样就导致他们在制订计划的时候,不会将一些突发事件考虑在内,不会将一些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考量在内,更不会事先预备好相应的应对措施,而一旦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出现计划之外的事情,就可能会因为缺乏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而变得手足无措。
培养危机意识,可以强化对内心的刺激,激发个人的潜能与动力,确保个人不断提升能力,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醒自己要提升工作效率。研究表明,那些危机感比较强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更加谨慎,更加专注,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更严格,为了拿出更好的表现,为了不至于在竞争中被淘汰,他们通常会不断给自己打气,督促自己做得更快、更好。
真正具备危机意识的人,他们绝对不会浪费时间,而且往往有着出色的时间掌控能力,他们会将时间看作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绝对不会轻易浪费一点儿时间。因此,在多数时候,他们会表现得非常努力和专注,会将有限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工作上,而不会等到没有时间了才想着做事。
在他们看来,时间拖得越久,那么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大,受到未知因素干扰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快的完成那些重要的事情。就像之前提到的“要吃掉那只最丑陋的青蛙”一样,最丑陋的青蛙可能会带来最大的麻烦,多让它存在一刻,就多一刻的风险。
正因为如此,人们需要培养自己的危机意识,需要强化自己对于危机的理解,强化自己对于时间的认识和尊重。一个有远见有危机感的人,应当对时间心怀畏惧,对未来心怀畏惧,这样才能确保自己正视那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并以自己当前的行动来减少自己所承受的风险。
内容延伸:从收拾桌子来看待个人的工作态度
有一家调研机构曾经对职员的办公习惯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许多工作效率高的人都注重收拾好桌子,办公桌上的文件往往会整理得井然有序,各类文件会得到合理的分类,一些不相干的东西会及时得到清理。
这一类人的工作状态通常会更好一些,专注度更高。而那些不擅长收拾桌子,甚至每天都将办公桌弄得邋里邋遢、一团糟糕的人,对于桌面上蒙着的灰尘、零食的碎屑、凌乱的文件和各种摆饰品、相互缠绕且纠缠不清的电脑线路,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这种人在工作中表现低效,并且经常会被这种无序的状态所打扰。
这种区别其实并不难理解,这种事情在童年时期早就经历过了。那些能够将玩具收拾干净,将房间收拾得很整洁的孩子,办事总是更有效率,更有规律一些。如果母亲让他们找某样东西或者做某件事,他们会很有条理地完成。而那些调皮且缺乏整理能力的孩子,经常会丢三落四,不知道将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了,他们经常会因为找不到想要的东西而恼怒。
同样地,如果不习惯收拾的职员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中需要某一份重要的文件做参考,那么他们可能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来回反复地在文件夹中寻找。而那些经常收拾的人,已经建立起了比较明确的“定位系统”,能够准确地知道文件放在哪里,或者知道这一类文件应该放在哪个文件夹中。
混乱无序的代价就是人们不得不花更多时间来找东西,而善于收拾和整理办公桌的人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规划之中,他们总是让自己的工作显得从容有序,在工作繁忙或者感到急躁的时候,这种优势会进一步凸显出来。
不过,简单地将办公室里的人划分为“喜爱收拾桌子”与“不喜欢收拾桌子”这两种人,显然有些过于草率,实际上任何一家权威机构都不可能依据桌子上是否整洁来划分工作群体,也不会有任何一家企业会依据是否擅长收拾桌子来聘用人才。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个人的行为通常和个人的态度有一定的联系,或者进一步说,个人的行为往往是自身态度的一种直观表现,因此一个人是否收拾桌子往往和他对待工作的态度有关联。
在整个办公室中,办公桌虽然只是一片不起眼的小天地,但是却如实反映了个人的工作状态和工作习惯。一个人桌子上的秩序,首先表现为追求秩序的习惯。对善于收拾的人来说,整洁、均匀、有条理就是一种秩序的体现,是一种均衡美和简洁的美。追求秩序的人往往对自己的工作有更高的要求,做事不会蛮干,不会想到什么做什么,而是进行了充分的计划。对他们而言,任何工作都会安排得当,会严格编排好工作顺序,接下来他们会严格按照流程做事,从而保证工作不会出差错。
其次,经常收拾桌子,保持桌子整洁的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更高的自律精神。毕竟这一类人往往不仅注重秩序,还更加懂得如何对工作负责,和那些将收拾桌子当成一件可做可不做的小事的人相比,喜欢收拾桌子的人常常会意识到这是自己必须认真负责的一部分。尽管收拾桌子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不在公司的规定之内,不在老板和上司的要求之内,但仍旧是整个工作体系中的一部分,他们对此会表现出应有的职业素养。他们会这样告诫自己:“如果连桌子也收拾不好,那么就不要指望能够将其他工作做到位了。”对他们来说,收拾桌子是每一天必须去做的工作,是维持个人状态的一部分,必须长时间坚持下去。如果进一步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种人很少乱扔垃圾,很少会走神,很少做那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他们时常会监督自己的一言一行。
最后,经常收拾桌子的人一直努力追求一种更好的氛围和状态,他们非常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处于混乱和烦躁的状态时,他的办公桌可能就是乱糟糟的,负面情绪会破坏他的工作节奏,会导致他丧失动力甚至迷失方向。而均匀、对称、整洁的状态通常会给人带来一种美感,一种舒适感,让人拥有更好的心情以及更好的工作状态。习惯性收拾桌子,将所有的东西归类分档,就代表了人们可以将负面情绪及时抑制和清除掉,表明他们拥有强大的自制能力以及清除负面情绪影响的决心。
这一点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当一个人越是烦躁的时候,就越容易将身边的东西搞乱,而身边的东西越乱,他们的情绪越容易受到影响。如果人们愿意克制情绪将桌子和房间收拾干净,愿意打造一种整洁的有秩序的空间状态,无疑会帮助自己更快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
除此之外,能够将桌子清理得干净整洁的人往往都有一颗精进的心,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得更好,愿意不断提升自我,努力获得突破,这是他们每天进入办公室的时候就会思考的问题。
通常人们只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但是良好而精致的开端往往会为工作的过程与工作的结果做一个完美的铺垫。所以在正式开始工作之前,他们会尽可能创造一个更加完美的开局,而不是在一堆无序的文件和无处不在的灰尘中开始工作,他们愿意以一种崭新的、有规划的姿态开启自己的道路,这个完美的开局就从收拾办公桌开始,他们趁此机会努力展示自己的决心:“瞧瞧,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总而言之,收拾办公桌只是一件小事,而且也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可是这一件小事,这一点儿时间却可以为工作带来便利,更可以体现出个人对于工作的投入。对于人们来说,如果连这样一件小事也不愿意做好,连这样一点儿时间也不愿意付出,那么又怎么能做好其他重要的事情呢,又怎么能够做好时间管理呢?
那些不擅长收拾和整理的人虽然可能同样有出色的工作能力,有出色的创造力,可是他们缺乏一颗更加投入的心,并且他们会习惯性地割裂工作与其他事物的关联性,这种将工作孤立出来的想法会让他们陷入“我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不是“我在享受生活并创造价值”的不良心态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