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一章,谈到了生存困境对抗逆力形成的作用,而生存困境具有普遍

书名:抗逆力 作者:邹建章 本章字数:10135 下载APP
第一章,谈到了生存困境对抗逆力形成的作用,而生存困境具有普遍性和群体性,可以说人类的行为不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繁衍,而是为了整个种族的延续,在面对生存困境的时候,更多的是种群之间的协同作战,可以说人际支持是抗逆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对于社会群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许多人也许意识不到这一点,可是所有人不妨想象一下,当一个人去面对生活时,可能连一块面包也无法获取,因为制作面包需要一定量的面粉和牛奶,而面粉来自于小麦,牛奶来源于奶牛,还要有人生产制作面包、面粉的机器,简单的一块面包实际上包含了社会合作的精髓。
个人的行为无疑会降低生存效率,提升生存的难度,同时还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安全感的缺失,并直接导致个人在逆境中缺乏更多的自信。比如有的创业者如果遭遇了资金链断裂的情况,那么很有可能会就此遭遇破产的危机,这个时候孤立无援的他可能会产生恐惧感和挫败感,并且失去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而有的创业者则会保持镇定,能够在危机中确保自己不会自乱阵脚,凭借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庞大的社交网络,他们可以成功借助朋友的力量来度过危机。在这里,社交能力带来的资源优势无疑就体现出来了,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力量和信心。
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曾经对一些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环境中的人进行过研究,发现这些人虽然表面上都喜欢独处和安静,但是孤独的生活常常伴随着恐惧感和无助。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他邀请了一些女大学生参加电击实验,并将学生分成两组,在面对第一组测试者时,他告知实验者一会儿可能会遭受到强烈的电击痛苦,甚至造成一些暂时性的伤害,这种说法直接导致实验者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高恐惧的感觉。面对第二组测试者时,沙赫则强调电击电流很小,只有一点点不舒服的感觉,结果第二组测试者的恐惧感非常低。
当两组参与测试的学生都被唤起恐惧感时,沙赫对大家说道:“实验要推迟10分钟,你可以到旁边的房间等候,那儿已经有先到的被试者在等待了,你可以和他们在一起等待实验;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在旁边等待一会儿。那么你是要和其他人一起等,还是一个人等,或者无所谓呢?”实验结果显示,那些高恐惧感的人比那些低恐惧感的人更加希望和其他人一起等待实验的开始,一个人的恐惧越深,他对于合群的需求和期待也就越大。通过这个实验,斯坦利·沙赫证实了一点,那就是恐惧感是引起人们合群倾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将这个实验放到社会环境下,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些善于社交且朋友众多的人更容易克服恐惧心理,当他们在面对人生的变故和各种困境时,更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更能够保持强大的自信心,当他们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支持性力量。这种抗逆力的保障不仅仅来源于心态上的安全感,还来源于实实在在的力量支持,一般来说,朋友越多的人,他们在困境中收获的帮助也越多,他们在逆境中可能获得的外部支持也越强大。很多时候,人们在谈论某人从低谷中站立起来的时候,都会谈到一个词“自力更生”,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对方依靠着个人的力量实现了崛起,但是在很多时候,人们都忽略了这些成功者所获得的外部帮助。
牛根生最初从伊利公司出来,创办蒙牛这个品牌的时候,手底下跟着很多以前的同事和下属,他们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也带来了蒙牛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以及人脉资源,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人愿意跟着牛根生,他才有更多的资本创立自己的品牌。
马云最初创业的时候,有所谓的十八罗汉相助,如果马云的社交能力不行,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在最艰难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就会相继离开,他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创办阿里巴巴。
Facebook公司创始人扎克伯格是一个性格偏于内向的人,但是据说他经常去大学里听课,并且和其他教授进行深入交谈,彼此之间讨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种话题,通过深入社交,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获得了更多信心。
因此,对于人们来说,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建立更广泛、更稳定、更深入的社交关系是提高抗逆力的一个重要保障。而提升社交能力的首要原则就是去接触和认识更多的人,去结交更多值得结交的朋友,去打造强大的沟通技巧和社交技巧。
主动融入和体验生活,远离舒适区
老牌影星珍·芳达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女影星,一个曾7次获得奥斯卡的提名并2次夺得奥斯卡桂冠的女星。不仅如此,她在1980年发明了减肥操,并因此风靡全球,个人声望达到了巅峰。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她的年轻心态,即便到了70岁,她仍旧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仍旧喜欢接受各种新事物,体验各种新式的生活。
事实上,珍·芳达一生挫折不断,遭遇了数次逆境,早在童年时期,母亲就因为精神病而自杀,这给珍·芳达留下了一生的阴影,那个时候她就敏感地意识到生活中那些敏感的东西都在远离自己,以至于到了12岁的时候,她试图通过自杀来寻求解脱。
而结婚之后,生活的不如意时时伴随着她,由于从小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那时候她一直渴望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但是得到的却是3次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婚姻,这让她备受打击,多次询问自己“人生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但她仍旧努力地想要挽救自己,尽管伤痕累累,她依然对生活充满了各种渴望,依然积极主动地融入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充实自己的情感,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体验不同形式的生活,远离舒适区。而这种融入和体验使得她意识到挫折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各种各样的挫折经历和压力下,她对于生活的认知越来越深,个人的磨炼也越来越多,并慢慢提升了自己的抗逆力。
生活无疑是最好的导师,在本书开篇的时候,就谈到了个人面临的压力大都来源于周期性变化、环境变化、人生积累,可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直接影响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对于危机的体验,这些阅历和体验对于个人的成长,尤其是精神的成长至关重要。许多企业家的子女到了合适的年龄往往会继承家族产业,但是这些刚从大学进入社会的人根本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因此不能立即接受家族生意,他们更多时候会被安排进入基层实习,会进入一线进行磨炼,会想方设法接触更多的危机。比如小洛克菲勒在进入父亲的公司之前,主动申请去最艰难的地方工作,主动申请去应对难度最大的工作,父亲洛克菲勒乐见其成,安排儿子接受最残酷的锻炼。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人一生中经历的挫折和失败要远远多于成功,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的,这些困难、挫折、失败是绝佳的成长养料,可以帮助人们不断强化和完善自己。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应当主动拥抱生活,去经历酸甜苦辣,去面对各种形式的生活,尝试着给自己一些不同的体验。
人们需要主动去接纳和体验那些容易制造困扰的生活,主动去面对一些自己从未尝试过的生活方式,以享受的心态去迎接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很多人会给自己提出各种挑战,诸如完成100个人生目标,或者做好100件普通人很少去完成的事情,这些挑战就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还有一些人会进入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地方去体验生活,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理环境,这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层次,同时强化个人对生活的应对能力。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人生:“在学校里,也许每个错误都会影响你的成绩。但在现实世界,如果你没有遭遇急转弯、没有撞到过警戒线,那就说明你的前进速度太慢了。你最大的危险不是失败,而是太安逸。”相比之下,很多人对于逆境始终抱着恐惧的、排斥的态度,他们更希望自己一帆风顺,更希望自己能够待在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中,更希望自己可以表现出对生活绝对的掌控。而这样的期待无疑会降低他们对生活危机的承受能力。在很多时候,人们会刻意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结交自己喜欢的人,去处理自己能够轻松处理的问题,去解决一些自己擅长解决的麻烦,对于那些更加复杂、更加困难、更容易引发焦虑情绪的事情则避而远之,这些人一直都在试图走轻松路线,对于逆境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一旦真的遇上了什么麻烦,也会央求别人代为解决。
人生是需要经受磨难的,有磨难的生活才是真正完整的人生,因此人们不要试图去逃避逆境,一方面逆境无法逃避,另一方面,逆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去逃避。与其小心翼翼地面对生活,不如放开胸怀去体验生活,大胆地融入生活之中。很多人喜欢进行纸上谈兵,学习一些提升抗逆力的方法,掌握一些克服困难的理论知识,或者重点强化心理学知识,但任何知识都不及实践活动来得更加真实有力,任何理论都没有现实生活更具说服力,更具指导意义。
对于人们而言,如何通过生活来锻炼自己的精神和意志,如何通过生活来提升个人对现实的应对能力,这些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把问题兜转回来,抗逆力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生存环境下做出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是自我防护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说抗逆力来源于生活,也必须在生活中得到提升,只有一个人经历了越来越多的事情,他的人生积累才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只有一个人面对的问题越来越丰富,他的心智才会更加成熟,意志力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注意从小培养意志力
动物学家发现松鼠猴在孩子断奶之前(3~6个月)习惯性地把宝宝背在身上,等到断奶之后,松鼠猴妈妈会扔下宝宝外出觅食,这个时候小猴子会处于一种非常紧张不安的状态,直到妈妈回来之后才会解除紧张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松鼠猴分成两组,第一组小猴子每天都和妈妈在一起,从来不曾分开,而第二组小猴子在成长到17周后,每周都和妈妈有1小时的分离,分离的情形持续10周。
接下来,动物学家观察比较了这两组小猴子长大后对陌生环境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那些连续分离10周的猴子在陌生环境中更容易缓解紧张情绪,他们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而那些从来没有和妈妈分开过的小松鼠猴几乎紧张得四处乱蹿。
通过对行为进行观察和对比,动物学家意识到适当的分离会给小松鼠猴制造更多的挫折以及锻炼的机会,从而帮助小松鼠猴提升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他们又想办法观察了两组猴子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发现有过分离的猴子的脑皮层控制恐惧消退的部位(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皮层面积比较大,因此它们更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对于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情绪的生理控制也更强一些。那些没有经受分离的猴子的大脑皮层控制恐惧消退的部位(腹内侧前额叶皮质)面积相对较小。
通过实验和分析,动物学家发现早期分离对于松鼠猴抗逆力的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像是提升抗逆力的一剂疫苗。动物学家认为松鼠猴的行为在人类身上也存在,可以说早期分离对于儿童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帮助,它可以通过设置挫折和障碍,让儿童获得更大的承受能力和意志力,这与传统依恋理论认为“早期分离是儿童的创伤”不一样。有科学家曾经做过调查,发现那些从小短时间与父母分离的孩子,更加独立,意志力也更加强大。为此,科学家认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就要懂得设置障碍和挫折,要经常让孩子处于一种孤立的无助的状态,这样可以为孩子日后抗逆力的形成提供帮助。
除此之外,挫折的设置还可以体现为延迟满足,比如很多孩子经常会提出各种要求,而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失望总是采取立即满足的举动,孩子想要玩玩具,就去超市买玩具;孩子想要吃零食,父母就会立即从商店买回各种零食;孩子想要看电视,父母立即打开电视机。其实,如果父母在孩子提出要求时,能够采取延迟满足的方式,就可以强化和提升孩子的意志力,并确保他们日后有足够的抗逆力来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延迟满足”实验,他找到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待在小房间里,而房间的桌子上放着棉花糖、曲奇、饼干棒之类的零食。沃尔特·米歇尔告诉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食物,也可以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那时候孩子们将会获得一些额外的奖励。
实验展开之后,大多数孩子坚持不到3分钟就吃掉了桌子上的零食,而剩下30%的孩子则延迟了对零食的欲望,他们渴望多等一会儿,以便获得更多的奖励。沃尔特·米歇尔和自己的实验团队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了后续观察,发现那30%愿意延迟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他们的意志力、控制力都要比其他孩子更加出色,在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表现突出。
通过这个实验,科研人员意识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当注重延迟孩子的满足,应该想方设法给孩子设定更多的挫折,不过在执行过程中,父母应当注重积累的过程,没必要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必须做到某一个高的目标,最好保持循序渐进的风格,先做一些孩子喜欢做且能够做到的事情,等到他们完成了指示,然后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慢慢调整、慢慢适应的方式正好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以及需求。如果父母一开始就设定一个高要求,那么孩子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而且会因为做不到这些事而消耗意志力,最终失去耐性。
在逐步引导的过程中,父母不要忘记对孩子最小的努力都要及时肯定,平时应该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奖励,只要孩子完成了某个环节,或者实现了某个小目标,就要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就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同时强化他们的目标感。有些父母只要求孩子按照要求行事,而不注重奖励,无疑会打击孩子的热情。而且父母还需要适当进行鼓励和支持,在孩子失去耐性的时候,给予一些推动力,从而帮助孩子更快地度过挫折,克服一些困难。
通过给孩子设置障碍,可以有效地锻炼孩子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可以让孩子适当处在一个相对安全但是又有些许压力的环境中,这样就可以逐步强化孩子的抗压能力,确保孩子在逆境中能够保持更为强大的意志力。
借助外力,寻求心理救援服务
对于很多心理和精神能量不那么强大的人来说,想要抵抗住生活中突发或重大事件带来的压力,有时候显得有些困难,特别是遭遇意外伤害或者初患重大疾病的时候,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渡过难关并不太容易做到,这个时候他们就需要请求外界的援助,其中心理救援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心理工作者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下,处于危机中的人能够更快认清问题实质、重建信心、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恢复心理平衡并得到成长,具体表现在人们可以更加透彻地分析问题、了解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这种心理疏导和干预工作往往需要把握重点,针对每一个陷入心理困境的人提供恰到好处的提示。比如很多心理工作者在辅导的时候会特别注重精确分析和引导,以便释放和缓解对方的心理负担。那些抗逆力比较差的人很容易在挫折面前丧失信心,很容易在困难面前失去自我,他们不仅无法解决相关问题,还会因此而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而心理工作者要做的就是针对对方遭遇的问题给予精确的分析和引导。
对于初次确诊罹患大病者,有的人害怕疾病会越来越严重,害怕自己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和讲解病情,使其了解相关疾病治愈的案例,然后针对患者的担忧进行引导。有的人担心自己被公司开除后找不到工作,心理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分析行业现状,分析自己面临的处境,然后针对个人的工作经验、能力水平提供指导,或者针对对方面临的困境提供一些更为合理的职位和岗位建议。
除了精确分析和引导之外,心理工作者应该侧重挖掘对方的优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许多在逆境中状态不佳或者缺乏承受力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够自信,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做某些事或者在面对某些困难时缺乏足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觉得自己无法应对一些突发状况,从一开始,他们就习惯性地将自己设定成弱者。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不为人知的潜能,挖掘这些优势和潜能,无疑会成为提升个人抗逆力的关键。
不过,多数人都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挖掘自身优势,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在的辅导力量,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提示,找出个人的能力倾向,找出个人的兴趣点,并测试出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值。挖掘优势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弄清楚自己擅长什么,而是为了帮助自己提升自信,这是提升抗逆力的关键因子。
比如,很多篮球运动员觉得自己身体没天赋,进攻手段单一,在比赛中展示的进攻几乎一塌糊涂,以至于每次比赛都会大比分输给对手,这让教练以及其他队员感到恼火,他自己也会丧失信心,并且对比赛产生恐惧心理。但是一些出色的教练善于挖掘每一个人的特长,他们会针对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分析,帮助运动员意识到自身的优势所在,比如那些进攻不好的篮球运动员虽然没有进攻天赋,但是防守强悍,防守技巧很好,善于保护篮板,善于充当防守尖兵来对位和限制对方的超级得分手。
强大的防守就是一种优势,就是个人立足比赛的一个利器,挖掘了这样一个优势,就可以有效提升篮球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存在感,从而提升他对比赛的热情和专注度,并且会千方百计应对比赛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培养自信非常重要,这是培养和提升抗逆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人能够成功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素质。自信的培养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比如心理工作者可以帮助人们挖掘自己的优势,提升存在感;引导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一些成绩,目的就是通过成功体验来提升自我效能感;有时候也可以模仿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技能来做事,让自己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
挖掘优点是为了提升自信,但仅仅强化自信心还不够,许多人对于压力的担忧和恐惧还来源于内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因此人们需要挖掘并正视自己的缺点,进一步寻求自我强化,而这就需要心理工作者进行有效指导。
当困难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常常会不断给自己一些消极的暗示,“我很弱”“我干不了这个”“对我来说,这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在哪一方面不足,不清楚自己的缺点集中在什么地方。正因为模糊和不解,他们经常会进入雷区,触犯一些自己不懂、不会做且害怕面对的事情。
一些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技巧来引导人们进行自我挖掘和认识,比如分析人们的工作流程,分析人们做事的方法,分析人们在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以此来找出人们身上最薄弱的环节和缺点,帮助人们实现自我完善,毕竟只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缺点,只有针对性地对自己身上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完善,才能更好地规避逆境对自己的冲击和伤害。
有关缺点的挖掘有时候更像是一种自我归因的模式,许多人在成功时,喜欢将所有的功劳归结到自己个人身上,认为正是因为自己能力出众,才确保了目标的成功实现。而当面临失败的时候,他们并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寻找问题,不愿意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总是习惯性地将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将问题归结到外界因素上。这种错误的归因方式无疑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怯弱,无疑会让他们的缺点继续存在,并且导致他们对相关问题产生恐惧和逃避心理。
无论是精确分析,还是优点和缺点的挖掘,本质上都是为了帮助人们构建一个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个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挫折和逆境带来的心理压力,可以减少精神上的痛苦,维持心理的平衡,这也是救援服务最大的功效。
后记
抗逆力是一种有技巧有策略的能力
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人们经常会被要求表现得更加坚强和强硬一些,不要轻易在困难面前妥协和低头,但是抗逆力并不代表个人就需要拿出强硬的姿态来面对逆境,许多人在理解抗逆力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认为抗逆力或者抗争就代表着争斗和不妥协,就代表着一定要和阻碍性的力量进行殊死搏斗,就要拿出全部的力量来克服逆境,打击那些制造逆境的因素。但是抗逆力并不是一种蛮力,并不是一种盲目的攻击性力量,而是一种有策略的抗争模式。
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在压力之下会做出与压力截然不同或者完全相反的选择,这是一种典型的逆反心理,比如当父母强制要求孩子必须做某件事,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孩子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做,可能违背父母的意志。对于人们来说,这种逆反心理可能是盲目的,带有赌气性质的,也可能是一种理智且清醒的反抗,很多人会依据压力的程度做出合适的反应,他们会巧妙地运用相关策略来完成对逆境的挑战与克服,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硬碰硬的方式赢得胜利。
很多人因为爱而不得,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比如想办法报复对方,报复对方喜欢的人,或者通过自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沮丧和失落,惩罚自己的无能;很多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并不会退缩,而是直接选择硬碰硬;有些人在面对难以解决的难题时,一次又一次地使用同样一种方式去尝试,希望克服困难。
其实,这些方法并不合理,这样的抗争也并不科学,真正的抗逆力是一种聪明的决策,如果真的爱而不得,那么就要想办法通过其他方式来赢得对方的信任,或者也可以在其他人身上获得爱情的满足。如果无法轻易打败强大的对手,那么就要动用策略和技巧,而不是通过蛮力和硬对抗来解决问题,设置一个更加巧妙的计谋,或者制订一个出色的战术,也许会是更为稳妥的方法。同样,在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如果无法通过某一种方式解决问题,为什么不想另外一种方法呢?为什么不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呢?
著名的足球教练穆里尼奥早年曾在葡萄牙国内执教一支弱旅利亚拿,当时这支球队缺乏韧性,遇到强队的时候往往很早就崩盘,有时候上半场还没打完,球队就会快速丧失信心。穆里尼奥发现球队的问题并不完全在于能力不足,还在于球队的心态不够稳定,一旦被人进球,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拼命发起进攻,想要在短时间内扳回一局,而这样做常常会导致队伍失去防守。
一般情况下,一些教练也要求自己的球队在落后时提升比赛节奏,加快进攻速度,甚至采取以攻代守的战术,可是这样就会增加失误率,而且由于盲目强调进攻,导致防守漏洞扩大,队员的体力流失也会非常严重,一旦无法进球,球队就会陷入焦虑和沮丧之中。
穆里尼奥改变了这些战术要求,他命令球员在球队落后的情况下一定要稳住局面,尽量控制住球,避免再次失球;再者,球员应当控制好比赛的节奏,而不是盲目提速,这样有助于保持体力,通过频繁的传导球来消耗对方的体力,同时寻找撕裂对方防守的空间机会。为了保持队伍的活力,穆里尼奥会用掉所有的换人名额,换上一些未上场比赛的球员,然后借助他们充沛的体力提升比赛节奏,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个时候,他会要求整个队伍压上进攻,在最后20分钟内解决比赛。
先稳住局面,等待最佳时机,迅速出击,这正是穆里尼奥的战术精髓,而这个战术实际上正是人们应对困境的一种方法:在逆境中,人们不要盲目地做出进攻,不要想着背水一战或者试图动用蛮力来摆脱困境,而要懂得保持冷静,确保自己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同时给自己一些喘息的机会以及思考对策的时间。等到时机成熟,再抓住漏洞进行反击,或者找到突破口后集中全力进攻,争取一次性解决问题。
抗逆力本身更倾向于一种策略,而不是一种蛮力,如果盲目地用强硬姿态来对抗压力,这同样是一种冲动的行为,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很容易导致相关问题产生更为强大的反弹力。因此策略非常重要,这是提升解决问题效率的关键,也是提升效能的关键,这些策略的设计其实和抗逆力的基本内容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抗逆力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功能,那就是修补功能、应急作用以及预防功能,这三种功能实际上对应着过去的困境、现在的困境以及将来的困境,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自我保护模式。
对应过去的困境时,主要在于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修补,从一些薄弱环节入手解决,或者尝试着对一些小问题进行回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彻底地被困难吓倒。比如当执行者将一件工作搞砸之后,领导往往很快做出严厉的处罚,执行者虽然感到委屈和沮丧,但是仍旧可以在事情发生之后做一些修复性的工作,找出自己错在哪儿了,看看自己可以做哪些修补工作,改正自己的错误。
修补功能还强调对过去经验的积累,对过去的总结和提炼,通过这种经验积累,人们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状态。比如很多人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时,可能会经历一段痛苦挣扎的时期,而冷静下来之后,他们开始不断告诫自己,“类似的情况我以前也遇到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不可战胜”“我过去也解决了这些问题”,既然如此,经历困难的人可以看看自己当初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经验,然后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践当中。
应对现在的困境时,主要强调对当前困境的克服,这里涉及的不仅仅是能力和技巧,还有心态的调整,即人们需要对当前遭遇的问题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制定应急措施,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或者一味地蛮干。当老人突发心脏病的时候,家人们可能会陷入惶恐和悲伤之中,甚至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而抗逆力强的人完全可以制定一些急救措施,比如给老人服用家庭常备的心脏药,或者按压人中穴或者腋下动脉上的极泉穴。
预防功能看重的是对可能发生的困境进行预警,制定应急措施和一些比较完善的准备工作,避免危机到来时什么也做不了。比如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意识到自己将会迎来发展的寒冬,将会遭受严峻的市场考验,而为了安然地渡过可能存在或者即将到来的寒冬,企业必须提前做好预防准备,比如提前压缩生产线,提前回笼资金,保证现金流的充足。一般来说,周期性变化导致的逆境更加适合预防功能,因为人们可以对事物的发展周期和发展规律做出预测,提前做好准备。
这三种对应内容就已经展现出抗逆力的丰富性和技巧性,它更像是一种有效规划下的强力反弹和事先安排下的合理行为,如果忽略了这些,那么抗逆力就只会成为一种对抗型的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