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战后之外交
当欧战之初,我国宣告中立。日本则借口与英同盟,派军攻陷青岛。事后竟对我提出五号二十一条的要求,并以最后通牒相胁迫。八年一月,开和会于巴黎。山东问题,在和会中,交由英、法、美专门委员核议。卒因英法的袒日,依照日本的意思,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让与日本。消息传到我国,舆情大为激昂。于是有所谓“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价值,倒不在于政治上,而在于文化上。到这时候,才专提出这两种主义来。因为认识了科学的价值,所以肯埋头研究学问的人渐多,不再抱浅薄的应用主义。因为尊重科学的方法,所以有许多旧材料,也要用新方法来整理。因为认识了民治的价值,而国家社会诸问题,亦非复少数人的专业。
二十一条的要求
欧战起于民国三年,至八年而告终。当欧战之初,我国宣告中立。日本则借口与英同盟,派军攻陷青岛。日军的攻青岛,是从龙口上陆的。我国不得已,划龙口和胶州湾接近的一带为战区。日军又越出范围,占据胶济铁路全线;并据青岛海关。事后我国要求撤去,日本竟于民国四年一月十八日,对我提出五号二十一条的要求,并以最后通牒相胁迫。我国不得已,于五月九日,覆牒承认,旋订约二十五条。然日兵在胶济路的,仍未撤退。六年,又在青岛设行政署,并在济南、潍县设分署。七年,我国驻日公使,和日本订立《济顺高徐借款预备契约》,附以照会,许胶济路所属确定后,由中日合办。日本乃允将胶济路军队,除留一部分于济南外,余均撤至青岛,并允将所设行政署撤废,我国覆文中,有“欣然同意”字样,遂为巴黎和会失败的一大原因。
二十一条的内容
二十一条的要求,分为五号。第一号:(一)承认日后日、德政府协定德国在山东权利、利益让与的处分。(二)山东并其沿海土地及各岛屿,不得租借割让。(三)许日本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的铁路。(四)自开山东各主要城市为商埠。应开地方,另行协定。第二号:(一)旅顺、大连湾、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二)日人在南满,得商租需用地亩,以三十年为限。(三)日人得在南满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四)日人得在南满开矿。(五)南满、东蒙许他国人建造铁路,或向他国人借款建造铁路,及以各项课税,向他国人抵借款项,均须先得日本同意。(六)南满、东蒙聘用政治、财政、军事、警察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政府商议。(七)从速改订吉长铁路借款合同。第三号:(一)汉冶萍公司附近矿山,未经该公司同意,不得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第四号:(一)中国沿岸沿港湾及岛屿,概不得租借割让。第五号:(一)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二)日人在内地设立病院、寺院、学校,许其有土地所有权。(三)必要地方的警察,作为中、日合办,或聘用多数日本人。(四)由日本采办所需半数以上的军械,或在中国设合办的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五)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的铁路,及南昌、杭州间,南昌、潮州间铁路的建造权,许与日本。(六)福建筹办路矿,整理海口(船厂在内),如需用外资,先向日本商议。(七)允许日人在中国传教。其最后通牒,将第五号中,除关于福建业行协定外,余撤回,俟后日再行协议。
巴黎和会
八年一月,欧战各国,开和会于巴黎。当我国参加欧战时,日本怕中国因参战而与协约国亲切,不利于彼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之故,所以和英、法、俄、意订密约,以四国承认上项权利,为日本许中国参战的交换条件。至此,我国要求胶州湾由德国直接交还,日本则主张由德国交给他,再由他还我。因英、法已受密约拘束;我国的主张,遂至失败。消息传至北京,人心大愤,于是有“五四运动”。[五号二十一条要求,系由陆征祥、曹汝霖与日本公使磋商;后由陆征祥与日使订立条约;“欣然同意”的覆文,则由驻日公使章宗祥送交,故当时北京专门以上学校学生罢课,要求罢免曹、陆、章三人(曹、章及前驻日公使陆宗舆)。他处学校继之,商店亦罢市,政府乃于六月十日,将三人免职。时曹为交通部长,章为驻日公使,陆为造币厂总裁。]
巴黎和会中的山东问题
当时山东问题,在和会中,交由英、法、美专门委员核议。卒因英、法的袒日,依照日本的意思,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让与日本。时中国代表,亦提出一让步案。“德人在山东权利,移让英、美、法、意、日;由英、美、法、意、日交还中国。中国偿日攻青岛兵费。其额,由英、美、法、意议定。”因英、法袒日,未能有效。唯美国委员,另递一节略于威尔逊,说:“实行《中日条约》;或照《中德条约》,将德国所享权利,移转于日本;均不甚妥。不如照中国所提让步案。”但亦未能生效。中国代表提出保留案。声明中国可以在《和约》上签字,但关于山东条项,须保留另题——始而要求于《和约》内山东条项之下,声明保留,不许。继而要求于《和约》全文之后,声明保留,不许。改为《和约》之外,声明保留,不许。再改为不用保留字样,但声明而止,不许。最后要求临时分函声明,不能因签字有妨将来的提请重议,不许。代表电告政府,说:“不料大会专横至此,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将更无外交之可言。”二十八日,《和约》签字,我国代表就没有出席。(《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 本国史》下册,第191页)
五四运动及其价值
关于山东问题,我国要求由德国直接交还,而日本则主张德国无条件让与日本,相持不决。到四月二十四日,最高会议开会,招我国代表出席。威尔逊朗诵英、法两国和日本的《秘密换文》。又诵《中日条约》和《换文》的大要。问为什么有这条约?我国代表说:“是出于强迫。”威尔逊又问:“七年九月,欧战将停,日本决不能再压迫中国,为什么还有欣然同意的换文?”这消息传到我国,舆情大为激昂。于是有五月四日,北京专门以上学校学生停课,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之举。风声所播,到处学校罢课,商店罢市,又有铁路工人将联合罢工之说。是之谓“五四运动”。(《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 本国史》下册,第190页)
五四运动的价值,倒不在于政治上,而在于文化上。西洋近世的富强,看似由于工业的发达,军备的扩张,其实真正的根源,还在科学发达上。因科学发达,所以对于天然的认识真确,而其利用天然之力,亦即随之而加强。推科学的方法而施诸人事,对于社会的认识,也就真确;应付各种问题,自然也有计划、有条理、有组织、有效率了。至于社会的风习,中西固各有所长,而现在相形见绌的,则是他们为民治的,而我们非民治的。因为是民治的,所以人人能够自动,而其思想也极自由。民气自然发扬,民力自然充实。非民治的,就适与相反了。中国的改革,始而注重于制造、军事,既而注重于政治,可说是都没搔着痒处。到这时候,才专提出这两种主义来,而中国的文化,就要焕然改观了。因为认识了科学的价值,所以肯埋头研究学问的人渐多,不再抱浅薄的应用主义。因为尊重科学的方法,所以有许多旧材料,也要用新方法来整理。因为认识了民治的价值,所以学艺要求其普及于大众,于是提倡新文学,提倡语体文;又由教育部制定注音符号颁行;近来又颁布简体字;以求工具的简易。而国家社会诸问题,亦非复少数人的专业,要用宣传方法,“大吹大擂的,抬到众人面前”了(梁启超的话)。(《初中标准教本 本国史》第四册,第95页)
我国要求对《和约》中山东条件,加以保留,不许;要求不因签字故,妨害将来的提请重议,不许。我国遂未签字于《对德和约》。后来由大总统以命令布告对德战争终止。对于《奥约》,则仍签字的。当议和之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氏(Woodrow Wilson),曾提出和平条件十四条,各国都认为议和的基本条件,其中有组织国际联合会一条。后来《国际联合会规约》,经各国同意,插入《和约》中,作为《和约》的一部,我国曾对《奥约》签字,故仍为国际联合会的一员。
华盛顿会议
十年,美国召集会议于华盛顿。与会的有中、英、法、意、荷、比、葡、日等国。会中所议,一为远东问题,一为限制军备问题。远东问题,成立《九国公约》,承认罗德氏四原则。时我国代表,提出大纲十条,美代表罗德氏(Elihu Root)综括为此四原则。又订《九国间中国关税条约》,许开关税会议(会议后由段政府召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