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六章

书名:抓重点 作者:赵启 本章字数:11447 下载APP
争取让事情变得 更加简单
善于总结,提炼出中心意思
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对人类的思维活动进行分析,那么就会知道,任何一种思考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都是围绕着某一个事物或者观点来进行的,脱离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物质的思考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唯心主义者也会觉得思维不会毫无目的地出现,只要个人一产生了想法,或者一旦开始思考,那么必定是围绕着某个东西来进行的,一个人、一个物品或者一件事情,而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思考者必定有一个基本的思维焦点。简单来说,就是思考的人在想些什么,有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或者说他围绕着这个主题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观点。”
不怎么会看书的人往往看的是故事,拿到书的第一眼就是随便浏览一遍,看看里面有什么新奇的故事内容,如果没什么故事性,就会放弃阅读。真正懂得看书的人,往往先了解书本的目录和大纲,会先对整本书的架构和信息要点进行了解。而目录和大纲往往是最重要的框架结构,会将本书的大致情况和结构呈现出来。
报纸上的新闻报道通常都会给出一个简单的标题,人们在看报纸的时候,不用每一段内容都尝试着去阅读,只要看看每一个标题及副标题,就可以判断这段信息说了什么,以及这段内容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
正因为人们经常围绕某一个观点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思,因此当人们阐述一段话时,往往也可以从话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意思,这个中心意思就是整段话的内核和中心。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如果想要了解一段话或者一段文字的内容,那么最简单的就是想办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总结,提炼出一个中心意思。
为了提炼中心意思,人们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层次划分,将相关的核心内容一一进行提取和标注,从而明确内容的整体结构。比如在写方案或者写报告的时候,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针对每一个层次的内容设置一个标题,这样一来,整个方案就会呈现出“主题思想(标题)——章节标题——节内的小标题”这种划分模式。
标题往往是文本结构中的主要支柱,它构成了大概的框架,在整个对话体系中,往往起到结构性支撑作用。标题主要传递相关信息文本中的大致内容,具备高度的概括性,人们可以通过标题来了解文本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就像文本内容的一个窗口一样。
在对话中,人们同样需要描述自己的核心观点,这就是整个谈话的重点。简单来说,一个人在表达某一部分内容时,必须对整个内容进行提炼,不要事无巨细全部说出来,也不要想着将所有内容都描述一遍,抓住最重要的内容才是表达的关键。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曾提出了30秒电梯法则,即要求人们在最短时间内将相关内容描述清楚。据说这个法则的提出源于一次对外工作的失误。有一次公司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就在咨询工作即将结束的时侯,这一咨询项目的负责人恰好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客户公司的董事长,董事长当时准备从30层下到1层,利用坐电梯的时间,他直接询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
项目负责人根本没有想过需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一个如此复杂的咨询项目描述清楚,他根本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也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去说。大约30秒钟过后,电梯到达1层,负责人什么话也没说出来,董事长对此感到失望,最终取消了这次的咨询工作。对于麦肯锡公司而言,这位客户的离开给公司直接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件事之后,麦肯锡公司决心在内部强化表达能力的培训,员工必须掌握在短时间内将事情描述清楚的能力。公司做出了明确规定:员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重要信息传达出去。因此凡事要直奔主题,删除多余的话,所有内容最好可以归结在3条以内。
30秒电梯法则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总结和提炼,只有具备强大的信息总结能力、出色的信息提炼能力,才能将复杂烦琐的信息转化成简单的信息,才能确保整个对话更加顺畅和简单。
在简化信息和提炼信息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总结技巧。作家芭芭拉·明托曾经提出了“金字塔原理”,其主要原理就是先重点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即人们要表达的核心想法和立场,这个中心论点可以分解成几个分论点,所有的分论点都是为了验证中心论点的,分论点还可以进一步往下分解,而分解之后,又要寻找新的论点进行支撑和验证。
从中心论点的提炼到分论点的设置,整个布局实际上就是给相关内容设定一个基本的框架,在整个框架中,信息的重要内容与表达者的核心理念会重点彰显出来,倾听者可以更加轻松地了解一个大概意思。需要注意的是,总结和提炼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压缩,不是将所有内容按照比例进行压缩,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提炼。将重要内容说清楚,这才是整个表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找到中心意思是所有表达工作的重中之重。
合理运用习惯的力量
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在谈论“是否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严格来说,多数人每天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都称得上是习惯下的产物,相对固定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进餐的时间和食物选择,做事的一些固定方式和步骤,这些都属于习惯范畴,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关于习惯的理解,人们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那些看起来形成了固定模式的重要行为才算是习惯,其实习惯几乎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很多举动都可以看作习惯使然。
正如作家杰克·霍吉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所谈到的那样:“永远信守承诺,开会和约会不迟到,从来不忘记回复电话,与同事、客户、家人的沟通更充分一些,总是明确告知他人自己将做什么以及日期安排,快速处理各种琐碎的行政事务,积极倾听,永远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做计划。一经介绍,就永远记住对方的名字;与人交谈时,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保证每天的饮食健康,定期锻炼身体,少看电视,多看书,常与家人共进晚餐,控制情绪和脾气,至少把每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用于适合自己的某种投资,定期给家人或朋友打电话或写信。”
无论是好是坏,人们的行为或多或少都有习惯的影子,在杰克·霍吉看来,习惯具有某种引导力量,尽管这种引导力并不全是正确的,但是在人们认知范围和社会生活的局限范围内,习惯的确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的确让生活充满了节奏感,充满了自律,人们可以轻易地习惯去寻找这一整天中,什么事情对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几点钟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读报,吃早餐,驾车上班等,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这是在提醒我们:你非常需要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习惯,看看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无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而后,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假以时日,必能受益无穷。”习惯就是一个有效的重点筛选器,当人们对自己的习惯进行认真检查的时候,就可以从中找到那些重要的有价值的内容。
有时候借助习惯,人们可以简化自己的工作,可以消除一些复杂的想法和复杂的环节。习惯会引导人们去做事,而不用付出太多的思考,这是简化的一种特殊方式。就像人们需要弄清楚自己一整天需要做什么工作一样,拥有良好习惯的人往往可以有效把握生活的重点,可以合理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按了自动播放键一样,没有必要刻意去迫使自己该怎么做,应该从哪里入手,应该选择先做什么。
人们每一天的工作尽管不相同,但是在很多时候是保持同样一种节奏的,因此如果人们打算把握重点,那么习惯或许至关重要,它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们的行动制定了一个大致的标准和步骤,人们只需要按照某种模式去做即可。比如很多人每天早上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查阅并回复客户的邮件,这样的工作通常并不需要进行什么重点提示,人们只要保持强大的惯性,就可以从容而随意地完成这项任务。
这种生活模式的优势在于,当一个人不知道该如何把握重点,不知道该如何展开自己的工作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挣扎。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选择按照自己以往的行事风格或者自己的常规习惯去应对,或许是最顺其自然的一种方式。就像一个从未招待过尊贵客人的人一样,在面对贵宾时,他或许会担心自己招呼不周,担心自己言语不得当,担心自己会做错什么,这样反而会束手束脚。既然如此,不妨拿出平时招呼客人的做派,显得自然而真诚一些。
在工作中往往也是如此,比如一个长期在小公司工作的员工,当他从不起眼的民营企业进入跨国公司上班时,可能会对跨国公司内部的工作体系感到陌生和紧张,当领导下达任务时,可能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对他来说,最好就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去工作,没有必要拘泥于新环境和迁就他人。
在保持良好习惯的时候,人们的行动通常都会受到一种内在力量的指引,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对自己每一天的习惯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找到那些很重要的东西和不重要的东西。比如每天都会花多长时间做某事,每天最先做什么,什么事情出现的频率最高,耗费的精力最多。找到最重要的事情之后,整个行动就会变得更为明确,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内容,抓住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一些坏习惯会误导人们的生活,会浪费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一些人每天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用来玩网络游戏,或者花费半天时间网络购物,这样的习惯显然不符合把握重点的要求。
许多生活规律的人往往会借助习惯来帮助自己管理时间,帮助自己应对一些难以理清的事情,习惯的养成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层次的划分,从而简化了人们的决策和信息筛选工作,并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先尝试对内容进行简化处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打造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其中包含生活体系和工作体系,在这个倾向中,人们所做的一切往往都试图向更加复杂的系统靠拢。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更多、更复杂的东西等同于更好的东西,无论是追求目标,还是单纯地解决问题或者做事情,人们都会将“复杂”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标准。
这一点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只要看看日益拥挤的街道和公路就知道,当人们意识到公路变得越来越拥挤时,只好拼命扩展交通网络,而且任何一种复杂的公路设计都可能会出现。同样的,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拥有话语权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为了说服他人,人们通常的做法就是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不断强调一些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术语,以此来提升谈话的吸引力。
许多企业家经常抱怨自己每天会收到80封以上的邮件,这些邮件来自客户、下属、股东、银行,邮件的内容也是各式各样,有时候他需要将邮件内容打印出来放在文件夹内,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重要的内容。但是仅仅这一项工作每天可能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因为打印的纸张数量可能突破了200页,这是一个不小的工作量。
计算机和互联网似乎带来了更大的便捷性,毕竟相比于过去的写信、发电报或者当面交谈,计算机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新革命,可是所有用过计算机的人都知道,当自己拥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时,自己接触的信息比过去多出了几百几千倍,而所有的信息都让原有的工作体系变得更加复杂和烦琐。
复杂的生活正在摧毁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对于信息的理解,以及对于生活和工作的体验,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而在日益复杂的体系下,人们对于重点的把握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正因如此,人们在处理相关事务的时候需要想办法先简化处理,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种重要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聪明的艺术就是要知道忽略什么。”法国飞行家兼作家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有一个著名的“优雅工程”理论:“设计师的作品只有达到了没什么可以删除的程度——而非没什么可以添加的程度,他才清楚自己实现了完美。”但多数人恐怕都无法知道自己应该忽略什么,应该重点抓住什么。
常见的简化方式体现为对相关信息的一种总结和提炼,就像一大段文字一样,可能核心的内容只有一句话,甚至只有几个字,虽然人们未必要做到如此精简,但是总结出一个大致的核心思想,然后按照文字内容提炼出一个合理的框架,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对相关文字信息进行压缩,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可以适当减少。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有些人热衷于使用一些复杂的方法,使用一些额外的技术和技巧,事实上,人们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就是找出工作流程,然后按照流程的步骤进行简化处理,而没有必要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制造更多的“麻烦”,完全可以直接删除其他一些不相干或者价值不高的内容。
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在《箴言书注》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绝妙的定律: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就是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这个定律的核心思想就是切除不必要的东西,它提倡的是一种极简主义,主张人们对相关事件进行精简处理,将内部一些不相干的信息和内容删除,将框架之外那些没价值的内容切除。奥卡姆剃刀定律可以有效对事物进行瘦身,突出重要内容,并且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并选项也是简化并突出重点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考虑到一些重点比较多的情况,想要一次性把握所有的要点会有一些难度,最好的方式就是将那些重点选项合并起来,找到彼此之间的联系,这样无疑可以提升重点把握的能力。这种合并也是归类总结的一种方式,其实很多技能和知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聪明的人可以进行有效总结,或者按照例子举一反三,只要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顺利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去。
在进行合并的时候,可以采取总分的方式进行处理,先对相关选项进行分析和评估,理清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之后对相同或者相似的选项进行归类总结,合并成一个较大的选项,这样就可以利用逻辑思维来凸显事物的特性。比如在表达某一段信息的时候,可以将相似的内容归结为一个要点来阐述,避免将内容过分扩大和分散。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常常有对那些没有把握的东西感到困扰,并且有将问题夸大的习惯,每次遇到什么事情,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大麻烦,为了解决这个大麻烦,就不得不想出更多办法,不得不想出更多更为复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人们觉得问题非常严重时,整个流程和方法就被人为夸大和复杂化了。因此,想要让问题变得更加简单,想要把握事情的重点,那么就要保持理性思维,不要盲目夸大问题的严重性,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重要性
有个年轻人准备做生意,但不知道应该投资什么项目,他之前选择了几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生意项目,可是很快又被否决了。有一次这个年轻人找到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向他请教这个问题,菲利普·科特勒笑着给出了一点儿暗示:“你应该看看市场上最缺什么。”这个年轻人于是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假发出售和出租的业务上,并很快获得了成功。
菲利普·科特勒的指导其实很简单,其本质就是对稀缺资源的把握,这种稀缺资源可以是矿产,可以是商品,可以是信息,可以是文化,无论如何,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供不应求就是一个绝佳的盈利模式。只要相应的产品供应不足,远远低于市场的需求,那么它往往很容易受到市场和大众的欢迎。
稀缺性是产品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产品或者品牌有时候想要在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只需要抓住“少”和“缺”这样的特征就行了,它们是产品走向市场并被市场接受的一个重要保障。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通常更加关注某样东西是否缺少,物质的稀缺更容易引发消费热潮,因为消费者都会担心自己错过这个产品,即便相关的产品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多大的价值,或者说他们并没有购买的需求。
茅台酒之所以非常贵,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毕竟是中国的国酒;另一方面就在于市场上的茅台并不多,一些年份高一些的真茅台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对于茅台的期盼和需求会上升一个档次,从而推动了茅台酒价格的升高。市场的稀缺性反过来推动了消费者的热情,消费者会觉得茅台酒就是酒类消费中的一个重点品牌,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定会优先选择这一品牌。
在“物以稀为贵”的心理机制下,“物以稀为重”成了消费心理的表现方式,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优先选择那些更稀缺的资源成了一种潮流,因为稀缺的东西即便没有消费价值,也是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的。有个人挣了1000万元,家人劝他买房,毕竟房子是保值和升值的主要商品,尤其是在一线城市,1000万元也可以买到不错的房子了。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从古董商手里购买了两块年代久远的劳力士手表、一个青花瓷盘,还从国外购买了一辆兰博基尼的拖拉机,很多人都觉得拿1000万元买这些无价值的东西简直太傻了,但是他并不这么看。10年之后,一线城市的房价普遍上涨了几倍,但那两块劳力士的古董手表价值翻了20多倍,青花瓷盘也增值了几倍,而那辆兰博基尼拖拉机的市场价值更是超过了2000万元。
一线城市房子的保值率很高,但是它并不算特别稀缺,古董劳力士、青花瓷盘和兰博基尼拖拉机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种稀缺性就决定了它们的市场价值不可估量。商品是这样,信息其实也是如此,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新闻往往是最隐蔽、最不容易被媒体挖掘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往往更容易引起大众的兴趣。这也是当一件社会大事发生之后,众多媒体和记者抢着寻找一些不为人知的新闻的原因,他们都会抢着发布一些独家新闻。独家新闻比大众新闻的价值要高很多,制造的舆论效果也更好。
很多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有效拥有和把握住稀缺资源,这个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产品或者信息打造成稀缺资源。心理学专家罗伯特·B. 西奥迪尼说过:“一种原本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东西,突然间变得很有诱惑力,就因为很快你就得不到它了。”这就是营销的魅力所在,许多商家在推销自家的产品时,会刻意制造货物短缺的情况,会刻意让自家的产品变成稀缺元素。
英国有个家道中落的老人将自己收藏的12枚祖传戒指交给儿子,并且希望儿子能够将这些戒指拿出去换更多的钱,据说这12枚戒指曾是一位国王分别交给自己的12位王子的,可以说价值连城。老人觉得这些戒指至少可以换12万英镑,他还主动联系好了买家,见面后,对方果然提出以12万英镑的价钱购买所有的戒指。老人有些心动,希望儿子接受这笔生意,可是儿子在谈判当天一句话没说,反而当着对方的面销毁了其中11枚戒指,然后在对方惊讶的表情中直接回家。
回家后,老人对儿子的行为感到不可理解,在他看来11枚戒指直接让他蒙受了11万英镑的损失。可是儿子笑着说:“不,明天我会拿着这枚戒指向对方开口要100万英镑,而且我笃定对方一定会支付这笔钱,因为现在这枚戒指是世界上唯一的了。”到了第二天,双方再次见面后,他直接提出了100万英镑的筹码,结果对方思考了5分钟之后,欣然接受了这个报价。
类似的方法和饥饿营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些精明的商家在销售自家产品时,往往会采取“捂”的方式,故意截掉部分营销通道,故意缩小商品输出量,将产品控制在市场需求线以下,这样就人为地制造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当市场需求越来越得不到满足时,产品就变得稀缺,价值也就越来越受重视。
总而言之,很多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打造稀缺资源的方式来打造重点,想要把握重点,那么就要确保这个东西足够稀少,在物以稀为贵的心理指导下,人们往往会认为越少的东西越具有吸引力,这是影响人们做出最终决策的一个有利因素。
对症下药就是把握重点
2010年初,Facebook公司的财务部门将2009年的审计报表送到马克·扎克伯格的手上,在看过报表之后,扎克伯格有些不悦,他发现公司虽然账面上还是盈利,但有很多项支出根本没有必要,完全属于不必要的浪费。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之前的财务报表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他也多次在会议上呼吁内部的节约,并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注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开支。可是没有人真正在乎他的话,对于一家盈利超过数百亿美元的大企业,一点小小的开支几乎不算什么。
所以,这一次,扎克伯格改变了策略,他意识到自己的呼吁根本无济于事,员工根本不会将这些事情当成工作中的要务来对待,他没有直接约谈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而是直接给财务部门下达了一个通知:所有部门负责人的薪水少发5美元。而且留下一句话,如果部门负责人有什么疑问和不满,可以直接去找他。
果不其然,当工资发下去之后,那些薪水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部门负责人竟然真的发现自己少发了5美元,他们直接找到扎克伯格了解情况。于是扎克伯格在办公室接见了所有人,他顺势开了一次内部会议,在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是上一年的财务报表,虽然我们是赚钱的,可是有些支出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虽然这些支出很少,但是你们并没有在意,而你们的薪水只是少发了5美元,你们就都发现了,而且很有意见,为什么公司的这些完全没有必要的支出,你们却一点儿都不在意呢?”
这个时候,部门负责人才意识到问题所在,一个个都羞愧不已,在这之后,Facebook公司内部的每一项支出都会进行认真审核与掌控,很多不必要的支出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扎克伯格之所以能够解决公司内部浪费的现象,就在于对症下药,这个症就是“钱的流失”。他没有直接和员工讲道理,没有直接在会议上三申五令,没有动不动就搬出规则,而是通过扣工资的方式来引起员工最直接的关注,可以说他真正把握住了员工的心理。
对症下药有时候就是通过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有效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扎克伯格通过扣钱来提醒员工对成本消耗和浪费行为的关注,通过个人利益损失来引起员工对集体利益的关注。他的举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就是一种“你不在乎什么,我就让你重点在乎什么”的做法,其本质就是一种注意力的嫁接和转化。
这种方式还适用于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心理疾病的治疗。比如很多人患有社交恐惧症,平时根本不敢出门见陌生人,更不敢和陌生人说话,到了公众场合或者陌生的环境,就会变得恐慌不安。在治疗社交恐惧症的时候,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暴露法,即患者害怕什么,就让他多接触什么。人们可以尝试帮助患者和陌生人进行更多的接触,这种接触可以慢慢进行:先尝试在陌生环境中待得更久一些,再尝试和陌生人沟通,之后增加沟通的次数和沟通时间,最后想方设法在陌生人面前发表公开的演说。暴露法的关键就是对人们恐惧的、害怕的、有意避免的事情进行针对性的应对,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心和自控力。
此外,中国古语中的“打蛇打七寸”也属于对症下药的典型,它的关注点停留在“关键”这两个字上,七寸是蛇身上最脆弱的地方,可以说是蛇的命门所在,打七寸是制服蛇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式在竞争中很常见,竞争一方为了赢得胜利,为了把握竞争主动权,往往会选择从对方最脆弱的地方入手,确保自己可以一击制胜。
“擒贼先擒王”也是一种对症下药的方式,这种方式之所以起作用,在于“王”在整个军队中居于领导地位,只要制服了他,整个军队立即变得军心涣散,瞬间失去战斗力。对症下药就是找到那个关键的点,就是要把握住解决问题的核心点,只要把握住了最关键的地方,那么整个流程就会顺利展开,整个工作事项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无论是哪一种形态,对症下药的本质就是对问题的关键点或者引发问题的关键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种治疗有时候并不一定指向最重要的点或者最重要的元素,它的目的是找到最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而这种合理性本身就是把握重点的一种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找到事情发展和变化的一些关键点,或者选择正确的切入点,是制定合理决策的关键,也是带动事件向自己所期望的目标发展的一种模式。
无论如何,对症下药的做法大大节省了人们在相关事项上的精力消耗和时间消耗,它提醒人们应该把握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提醒人们应该注重解决方案的针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对症下药并不意味着“哪里不对就医治哪里”“哪里有问题就从哪里入手”,合理的方法是找到引发这些症状的诱因,作为一种针对性十足的解决方法,人们在做决策或者选择的时候,没有必要对事件本身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与处理,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在其他方面过度深入和扩散,仅仅针对那些“症状”,仅仅针对问题本身及问题背后的诱因,往往也可以很好地处理问题,而且效果可能更好、更直接。
不要轻易错过经验
在直觉理论中,经验主义是一个重要的分支,按照经验主义的说法,人们的大部分直觉都源于过往生活的记忆和经验,这些记忆和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指引人们的行动。但是在谈到经验主义的时候,人们经常会用贬低的眼光来看待它,经常会把经验当成一种错误的、不加证实的行动方案,但是如果对每个人的生活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每个人在多数时候的行动都是依靠经验下的直觉去做的。
让人们在相对昏暗的光线下走自家的楼梯,多数人都不会注意楼梯上是否有胶水或者香蕉皮,不会注意到其中一节楼梯被撤走了,因为过去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这个楼梯是什么样子的,楼梯的高度和宽度及上下楼梯的感觉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的,人们每天如何过马路,如何清洁卫生,如何消灭蟑螂,如何感知煤气泄漏的危险,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应对上级委派的任务……都是依靠直觉进行的,可以说多数时候,人们都在按照经验办事,而且经常是不加思考地按照经验办事,或者说照搬过去的经验办事。
对于经验的推崇可能超出了人们本身的认知,尽管很多人一直都在反对经验主义,反对直接引用经验来解决问题,但是同生活习惯一样,同借助原则来解决问题一样,人们在经验的借鉴和应用上一样常见。
19世纪的理论学家们早就发现了经验存在的意义,他们将那种对经验和记忆的搜索和再次联系的方式称为“统觉”。所谓统觉就是人们借助以往的生活经验、工作经验来理解事物新发现的属性的过程。当人们意识到某件事出现的时候,首先会快速在大脑中搜索相关信息,然后比较大脑中的信息和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旦两者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大脑就会将过去的经验搬出来。
经验的作用在于为当前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处理方案,这种能力从古代就已经存在,当古人发现水中突然泛起的波纹是鳄鱼出没的证据,那么下次在过河的时候,这个经验就会成为理性思维的一部分,他们必定会三思而后行。在现代生活和工作中,经验同样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人们在接触老板之后,意识到老板最看重什么,意识到老板最喜欢什么类型的员工,这个时候就可以重点调整自己的工作模式,尽量满足老板的需求。他们也可以对过去的生活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了解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环节是重要的。
这种经验包含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经验,其中成功的经验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人们只需要按照自己过去的成功经历做事即可。比如管理经验、工作模式、方法选择,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成功者可以直接将过去成功的那一套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当前的工作当中,可以将过去成功的模式进行复制,或者大部分进行复制。
而失败的经验则带来更多的教训,它能够提醒人们需要注意哪些误区,需要注意哪些环节,人们通常都会从过去的失败经验中进行总结,找到那些导致失败的负面因素,找到自己忽略的那些关键点,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制作灯丝,在尝试了一千多种材料之后,他总结了三点:第一,制作灯丝的材料一定要具备很好的导电率,这样就可以减少电量损耗;第二,制作灯丝的材料必须具有耐高温的特性,这样就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第三,制作灯丝的材料必须廉价一些,成本不能太高,否则会增加灯泡的成本,影响大众消费者的使用。正因为参考和总结了失败的经验,他最终找到了制作灯丝的最佳材料——钨丝。
除了参照自己的经验之外,很多时候还需要参照他人的经验,比如一些遇到难题的人可以向那些曾经取得成功的前辈取经,可以向他们请教相似的问题,获得一些有意义的指导。由于成功者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可以明确告知提问者需要重点关注哪些环节和内容。许多成功人士会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经验理论化,像一些名人名言或者理论、观点,都是经验的总结形式。比如迈克尔·波特在分析竞争之后,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即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这五种能力就是竞争环境分析的主要因素,在分析市场竞争的时候,可以重点把握这五个因素。
著名的管理顾问罗伯特·萨嘉塔曾经提出了打造有效战略的七个步骤:量化团队的愿景,用口号来传达战略,规划好具体的目标,删除那些不必要做的事情,开放战略,运用网络工具对工作进度进行自动化管理,在执行与战略之间建立一个良性互动。这七个步骤就是打造有效战略需要把握的重点。
成功者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往往都是一种很好的经验,借助这些经验,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做事的倾向和选择,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做事的方法和模式,也可以有效把握做事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