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书名:情商高,就是把情绪控制好 作者:于一鲁 本章字数:10319 下载APP
警惕以爱为名的情绪勒索
一、不要意图控制他人,哪怕自己是正确的
心理学家苏珊·佛沃在《情绪勒索》一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新颖的心理学概念——“情绪勒索”。当人们无法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负责时,往往会威逼利诱他人顺从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交际模式就是情绪勒索。勒索者会利用双方的社会关系,通过一些不当的情绪表现和刻意扭曲,无端放大对方的罪恶感,从而在情感上约束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想法和威胁。从本质上来说,情绪勒索就是试图控制他人的一种不当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受到他人的控制,或者说总有一些人想要控制别人。而且这些人往往是以爱的名义、以关心的名义、以朋友的名义来进行施压,要求他人必须听从自己的劝告,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必须迎合自己的需求。他们会利用彼此之间的关系和一些具有攻击性和威胁性的情绪表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让对方陷入情感和道德的双重困境中。
可以说,从童年开始,人们就会遭遇这种情绪勒索。父母长辈往往会以他们的生活经验、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准来要求子女必须服从相关的要求。“你必须用功读书,必须练习钢琴,必须克制自己的欲望”“你必须听我的吩咐,这样做才是对的”“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听我的没错,你的想法是不对的”“我不可能会骗你的,你应该听我的”“我把这辈子能给你的都给你了,就希望你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你怎么能这样呢”……父母不断为孩子做出选择,不断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生活经验强加到孩子身上,无形中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即便作为成人,人们也会受到他人的控制。比如,当孩子到了可以喝酒的年龄,父母可能会大谈喝酒的坏处,但他们自己也许已经有了几十年的酒瘾。当孩子到了可以考驾照的年纪,父母又会站出来说开车危险,会阻止孩子过早拿到驾照,劝说孩子不要轻易开车。同样地,在工作之后,老板也会采取同样的态度对待下属,“你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我希望你能拥有一个好的业绩,但你这样做和这个目标完全背道而驰”“我一直都对你期待甚高,因此,我需要提醒你,当前所做的事情有多么愚蠢。如果你擅作主张,那么我何必花费心思培养你”。在友情和爱情方面,人们承受的压力同样很多,许多人会要求他们做出改变,作为融入群体生活的条件,“如果你不做出妥协,别人凭什么相信你,凭什么接纳你”“如果你今天还不放弃这份工作,我们就分手”……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背后,本质上就是争夺控制权。
争夺控制权成了很多人对他人进行情绪勒索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强化自己在群体中的表现和影响力,常常会寄希望于说服他人、控制他人。他们觉得只有让别人听从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自己才能真正获得认同,展示出强大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但一段良性的社会关系,往往需要依靠彼此之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和相互认同来维持,控制他人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也不是一个好的彰显个性或个人魅力的方法。
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在青少年时期非常叛逆,根本不理会父母亲的劝告和教导。而盖茨的母亲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对待三个子女的教育更是不遗余力。和其他美国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盖茨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虎妈”,对子女会提出各种要求。比如,让他们参加各种运动,学习各种乐器,平时孩子们必须穿着得体,言行举止要体现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应有的修养。
母亲的强势教育让几个孩子都很听话,孩子们也听从了母亲的安排。但比尔·盖茨到了十一岁的时候,自我意识突然膨胀,开始变得非常叛逆,这让父母亲非常头疼。他将房间弄得乱糟糟,经常若无其事地啃手指甲,不按时就餐,在餐桌上大声说话。母亲常常为此大动干戈,要求盖茨必须听话,但是叛逆的盖茨并没有照做,双方之间经常会爆发激烈的争吵。
有一次,盖茨因为不堪母亲的说教而大声顶嘴,两个人直接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盖茨冲着母亲大喊大叫,还说了一大堆非常粗鲁的话,这些话让母亲感到生气和挫败。父亲实在听不下去了,于是拿起手中的一杯冷水泼到盖茨脸上,争吵才宣告结束。
父母不明白为什么之前还非常听话懂事的孩子,突然之间会变成这样,于是带着盖茨去看心理医生。这个时候盖茨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只是不想被父母亲牢牢控制住,他希望有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而大吵大闹,刻意搞破坏就成了反抗父母控制的一种方式。当心理医生劝说父母亲要放松对孩子的控制,并给予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时,父母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那之后再也没有控制过盖茨。而正因为如此,盖茨的创造力获得了最大程度的释放,最终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
实际上,如果人们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到他人,那么需要采取一些更加合理的方式,使用一些高情商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如果对人际关系的本质进行分析,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需要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绝对不是依靠强制力和控制力,而需要依赖互信。换句话说,只有赢得他人的信任,才有机会真正去说服他人。那么如何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理念,让他人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而不要总是想着去干涉他人,代替他人做出决定,不要想着进行各种道德绑架和情感勒索。
二、巧妙化解情绪勒索
许多时候,人们习惯了利用他人的内疚心理做文章。通常的说法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支持你,而你的做法无疑让我伤心”,言下之意,“我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你的不当行为造成的”。他们认为只要向对方展示自己的痛苦,那么对方就会为此感到内疚,并通过及时的行为调整,来迎合自己的需求。“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父母吗?”“你这样做,可是完全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这一类情绪勒索的话往往会让人感到困扰。
商家在这一方面非常老道,他们善于把握消费者的内疚心理,激发消费者的内疚感和责任感。比如,新加坡的一家儿童保险文案里有这样一句广告词:“每天一杯星巴克的钱,为孩子买个守护”。这个广告明确强调了一点:大人与其花钱喝咖啡,还不如将这笔钱用来购买儿童保险。咖啡并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对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儿童保险对孩子的健康有很大帮助。两相对比之下,人们可能会因为内疚及责任感而购买儿童保险。
很多产品和品牌在宣传广告中会涉及公益事业,“消费者每购买一件产品,就将为公益事业贡献一分钱”,这样的广告语层出不穷。其目的就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社会道德品质捆绑在一起,而不仅仅是激起消费者的责任心。相比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商家的这一策略更为隐晦,尽管没有过于明显的情绪表现,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情感勒索的一种方式。
情绪勒索涉及三个内容:恐惧、义务和罪恶感。恐惧是指受害者担心自己如果不顺从对方的意愿行事,将会遭受到进一步的惩罚,或者说可能会遭到对方的排斥。这个时候他们就容易产生恐惧感,而这种恐惧心理是他们最终做出妥协,接受情绪勒索的原因。
第二个是义务。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受害者往往会认为自己有义务服从指令,去迎合他人的需求。而进行勒索的人也会反复强调这一点,将个人的意志与受害者的义务混为一谈,从而强化自身的影响力。
第三个就是罪恶感。一般情况下,被勒索的一方容易产生罪恶感,他们会认为是自己惹得他人不高兴,是自己将所有的事情搞砸了,是自己无法给所有人一个满意的结果,因此,他们最终可能会委屈自己接受勒索。
这些心理会让受害者处于一种沮丧的、内疚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无疑会影响他们对情绪勒索的自发反抗。不仅如此,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被勒索,那么他应该能够感觉得到这一点,并且会意识到勒索自己的人是一个对自己有敌意,或者对自己的处境毫不关心的人。但是情绪勒索所展示出来的情感和角色关系非常复杂,在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坏人”和“敌人”会进行勒索,反而是一些非常重要和亲近的人会进行勒索,他们才是施加压力的一方。
而无论是情绪勒索还是情感勒索,都会对个人的情感和情绪表达产生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有很多人对情绪勒索之类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比如,在子女教育方面,许多教育学专家和心理导师都在强调平等沟通的重要性。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在谈话之前应该奠定一个平等交流的基调,注意避免将自己的付出当成一种要挟的手段。父母可以强调自己对孩子的期望,谈论孩子目前遭遇的困境,并且表示愿意帮助他们改善当前的情况。而不是一上来就告诫孩子“如果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就是对父母之爱的伤害”。
在广告中,人们更是痛恨这一类道德捆绑、情感捆绑的行为。毕竟对于购买者和消费者来说,他们有权决定自己是否应该消费,自己应该购买什么。盲目地给消费者增加道德负担,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产生负面的影响。
而对受害者来说,一旦意识到自己正被他人勒索,就不能采取委曲求全的方式迁就他人。只要意识到自己没有犯错,那么就要保持理性的、独立的姿态。比如,受害者可以先想办法保持暂停姿态,延迟做出回应。这样做可以有效缓和双方的情绪,尤其是缓和自己的愤怒情绪,确保自己不会情感用事,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在保持暂停的时候,遭受情绪勒索的受害者可以多问自己一些问题,让自己不断冷静下来,利用理性思维来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被对方的情绪影响。
不仅如此,受害者需要用心体会自己在受到伤害时的感受,将这种感受牢牢记住,然后离开现场,尽可能在双方之间建立起情绪界线。这些情绪界线可以有效隔绝相互之间的纷争,隔绝愤怒和报复性的情绪。有时候勒索者会显得咄咄逼人,受害者必须在双方情绪稳定下来的时候做出回应,这样也给予了勒索者一些时间。等到勒索者意识到双方的情绪界线,可能就会主动做出改变,调整对受害者的沟通方式和相处模式。
受害者应该明确地对那些习惯了对他人进行情绪勒索的人进行提醒,或者直接警告。他们需要直接告诉对方以爱的名义对他人进行情绪勒索,不仅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独特、更重要,还会引起他人的反感。这样的警告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和抑制他人的勒索行为,并且表现出来的反抗态度也会让对方重新审视自己的不当行为。
三、避免光环效应的影响
《自控力》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曾说过,一个人在自我放纵的时候,如果放纵的东西或者事项和品德高尚的元素一起出现,那么这些高尚的元素就会成为个人放纵行为的动机,而具有光环效应。按照麦格尼格尔的说法,一个人平时喜欢发脾气,常常会让人觉得很尴尬、很厌恶。可如果一个人打着为社会公理发声的口号,那么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大发脾气。
情绪的失控和选择往往和这一类社会文化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语言和暴力之间就存在很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联系。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教授O.J.哈维重点研究了这一课题。为了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关联性,他特意从许多国家的文学作品中随机节选了一些篇章,并对涉及道德评判的相关词语的使用频率进行精确统计。结果发现,人们对涉及道德评判词汇的使用次数越多,暴力事件出现的次数也就越多。
O.J.哈维发现这和人们的思维定式息息相关。比如,很多人在看人的时候习惯性地给别人贴上“好人”或者“坏人”的标签,将“坏人”当成打击的对象。在他们看来,坏人需要接受惩罚,这一点在电视和电影中表现得最明显。很多人都喜欢看超级英雄的电影,喜欢看超级英雄最后暴打反派的场景,喜欢看主人公惩治坏人或者杀死坏人的画面。对观众来说,暴力打压坏人是正义之举,因此,这个时候他们的情绪最为激动,而且最容易产生仇视心理和报复心理。电视节目和电影也乐于将这些剧情设定为高潮,确保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
这一类暴力思维和情绪失控的现象,往往体现了人们的价值需求。而价值判断会成为道德判断中的重要一环,甚至直接替代道德判断,这个时候文化就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行为表现。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而且容易滋生一些不法行为。比如,一些人为了纠正他人的错误行为,可能会扛着道德的旗帜做一些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有个人在公共场合吸烟,结果被其他人扇了几个耳光;有个人因为出国定居而被一群爱国人士攻击为“叛徒”;还有一些人因为看不惯乞丐当街行骗而将对方打成重伤。这些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畸形的、扭曲的价值观,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施暴者会借助道德、价值观上的光环来遮掩自己拙劣和丑陋的行径,会借助光环为自己的情绪发作做掩护。
吕先生是一家公司的副总,2009年的时候,公司中的某个部门主管被爆出轨,以致影响了工作状态。吕先生站出来指责对方缺乏最基本的道德和伦理,并且连续三天都在公司里通报这个主管的错误。不仅如此,他直接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斥责对方是“人渣”,是一个没有任何责任心的社会败类,他还将对方的工作表现描述得一无是处。
在一通指责之后,吕先生的行为很快引起了公司总部的关注,董事会成员通过决议,直接开除了吕先生。他们认为吕先生身为高层领导,不应该对员工的生活进行过多干涉,也不应该大张旗鼓地对员工进行批判,这样的表现显然不符合一个副总的身份,也不符合公司的宗旨。
那些试图借助光环来胡乱发脾气的人,往往会因为这种拙劣的表现遭到他人的反感。批评和指正他人身上的错误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因为他人处于舆论和道德的不利位置,就直接动用精神暴力,或者直接对对方进行不合情理的打压,往往就超出了正常惩戒的范畴,也超出了惩戒者的权力范畴。
那些看不惯并且想要批评犯错者的人,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看看自己是否有权利对对方进行指责和批评。这种权利往往和双方的关系及自身的社会地位相关。比如,对那些损坏公物的人,人人都有权利提出批评,都有权利监督和约束他人的不当行为。对犯了错误的下级,上级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职责和权力进行警告和惩罚,但是,对一些超出自己权限范围的事情,则要注意克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将惩罚作为唯一手段。在他人犯错的时候,应该先使用一些和缓的方式引导对方做出改变,为对方指引正确的方向,使对方产生正确的认知。而不要动不动就施加压力,或者采取一些激进的惩罚方式,甚至采取暴力威胁。克制自己的情绪,然后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犯错者,去与对方沟通,这是抑制冲突爆发,减少个人不当行为的重要方法。
最后要注意批判的力度。简单来说,最好能够就事论事,避免做一些超出常规范围外的举动。凡事要依据对方的犯错程度,对方的情绪表现和态度进行相对应的批判或者惩罚。要知道,批判或者惩罚的目的不是给对方一点儿警告,或者让对方难堪,而是让他们意识到错误,并且尽快改正过来。
那些喜欢打着正义的、道德的旗帜批判他人的人,应该尽快摆脱这些错误的想法,摆脱光环效应对自身情绪的控制。只有用心去感受事物的真实状态,合理评判他人的行为,才能够做出最公平的裁决,才能避免以一种正义的姿态将自己推入暴力的旋涡中。
四、努力提升自己的爱商
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说过:“如果我们允许宇宙做它自己的工作,我们会成就更多。在这个心智架构里,如果我们经历的处境引发了内在的情绪乱流,我们将立刻知道这和本身正在经历的外在刺激无关,而完全出于内在未解决的问题。借着爱,而不是抗拒或迎击,我们可以转化这些乱流。”
“爱”是一个最具魅力的文化符号,也是社交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因素。它可以有效提升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爱的存在往往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好的交际体验。但人们究竟应该如何去爱他人,如何爱自己,又如何来面对来自外界的爱呢?这实际上涉及一个概念:爱商。
193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针对“人怎样才能健康、成功、幸福”这一课题展开了一项调研工作,当时学校的卫生系主任阿列·博克带着自己的调研团队对两组不同社会群体的孩子进行了追踪调查。其中一组是二百六十八名哈佛大二学生,另外一组是四百五十六名波士顿贫民窟男孩。每过两年,调研团队就会联系接受调查的对象,了解他们这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与个人成长情况,还有家庭的氛围。
在持续了七十五年之后,这项耗资两千万美金,拥有几万页的调查报告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果,那就是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中的人,往往收入更高。其中,与母亲关系密切的人,每年的收入比一般人要高出八万七千美元;与兄弟姐妹关系密切的人,年收入比一般人要高出五万一千美元。研究表明,亲密度越高,个人的成就和工作收入往往越高。人际关系亲密度最高的五十八人,平均年薪二十四万三千美元,而亲密度最低的三十一人,平均年薪为十万两千美元。
这项调研工作后来被称为“格兰特研究”。它揭示的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人们需要培养自己的爱商,因为爱商是决定一个人幸福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谓爱商,实际上是针对智商、情商的说法而来的,主要是指爱的智慧,或者说是个人对待爱与被爱的一种态度,这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
爱是人性中的一种本能,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爱往往包含了正向的视角和包容的智慧,它体现出一个人对事件、社会及人物的洞察力,体现出个人的主动性及在相处中的协调性,对事态变化的认知指数等多项技能。这些技能或者说元素,一旦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就形成了爱商。而爱商又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神经回路,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
一般情况下,爱商包含着对情境变化的预判和情绪起伏的控制,并且能够形成一套针对情境情绪的安抚机制,确保当事人可以感受到他人的爱、善意和关怀。可以说,爱商很高的人,能够有效地观察和把握他人的情感需求及情绪的波动,给予他人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爱商很高的人,往往会给予身边人更多的爱和关怀,也会用心去感受来自他人的爱,主动维护和感恩他人的爱。
爱商的培养往往离不开家庭,而且人们也需要在家庭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商。毕竟家庭是爱商建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在因素,任何家庭成员都要懂得尊老爱幼,给予家人更多的爱和关怀,主动与家人进行更密切的交往和互动,尤其是情感上的交流。而家庭成员之间必须相互包容,允许存在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保持交流上的畅通。即便有人犯了错误,也要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不要动不动就进行指责,引导对方认识并改正错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总而言之,人们应该尽量用爱来保持家庭的完整,同时为他人打造一个和谐的氛围。
此外,家庭成员要积极打造家庭仪式感,这是确保大家能够产生“家”的感觉的一个重要方式。仪式可以非常简单,比如,记住所有人的生日,然后为每一个人过生日。和家人一起度过那些重要的日子和时刻,不要轻易缺席家庭成员之间的聚会。当家庭成员能够共同参与一些重要的家庭活动时,就可以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围。股神巴菲特无论多忙,都会在下班回家后同孩子们玩一会儿桥牌,和孩子们一起吃晚餐,尽量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意;比尔·盖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从工作中抽出时间,陪妻子和孩子出去度假;波音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米伦伯格几乎每个月都会外出旅行,并且坚持关掉手机,和家人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在社会上,人们同样需要锻炼自己的爱商。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用心去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关心那些遭遇磨难的人。人们平时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去帮助更多的人,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或者和那些富有爱心的人多接触,更多地感受爱的价值和意义,提升自己对社会的关注。除此之外,要认真对待和尊重他人的爱,尊重他人的情感体验,用感恩的心态去面对和回馈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用心去爱那些爱自己的人,同时将来自他人的爱转化成为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的动力。
苹果公司的总裁库克就是一个爱商很高的人,他很少干预下属的工作,即便对方做得不好,他也会耐心引导,采取温和的沟通方式进行深度交流。他平时不会乱发脾气,不会在员工说话时刻意打断谈话,不会在员工犯错时劈头盖脸一顿大骂。而是经常会到基层走动,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在交流的过程中,他总是保持微笑,保持倾听的姿态。
无论是面对家庭成员还是社会人士,最重要的是保持真心,以充满爱的态度去维系人际关系。同时注重打造一个情感舒适区,即打造一个让彼此感觉到自在、轻松、愉快、舒适的社交模式,确保双方可以充分感受到爱和关怀。在这个模式中,要注意体现出个人对情绪的掌控能力,人们需要表现出良好的情绪以及识别情绪的能力。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给自己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平时可以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全身心地热爱生活和工作,向所有人展示一个积极的心态,一个健康的美好的个人形象,这同样非常重要。
五、了解情绪爆发时的自己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情绪爆发时的状态,不了解那种状态下最真实的自己。但情绪爆发下的个人表现往往才是潜意识中的真实自我,才是一个最原始、最纯粹的自我形象。一般来说,意识中的自我都会是经过各种美化和修饰的,人们需要确保自己以一个更让人欢迎的形象进入社会,让自己获得更好的人脉资源和更好的口碑。因此,他们需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
而在情绪爆发的情况下,个人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最直观的感受往往会表现出来。这是每个人身上最真实的一部分,也往往是最令人恐惧的。如果不能及时了解这些情绪,了解自己的内心,那么有可能会因为情绪爆发而伤害他人,并最终对自己的形象和人际关系产生消极影响。那么,人们应该如何了解真实的自己呢?
作家张德芬曾经提到了一种排遣负面情绪的方法——照镜子。她这样说道:“也许,你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照镜子认真看看自己了,甚至都已经忘记了自己具体的长相。现在,如果你身边有镜子,站到它面前,你看着镜子里真实的自己,你翘起的头发、皮肤上的纹路、你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还有你的身材,你能盯着自己而不闪躲吗?你能试着对自己说一句:亲爱的,你已经很好了,你已经很努力了,你值得被爱,我爱你。你能说出这句话吗?也许你根本说不出口,或者说一半就卡住,因为在你的内在,你觉得自己不配,觉得自己不值得,觉得自己不够美、不够年轻、不够可爱,不值得被爱。所以看着镜中的自己,你觉得尴尬、做作、不自然。”
按照她的说法,镜子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实感觉。当人们通过镜子直面完整的、充满奇迹的自我时,他们更容易看见自己的内在和灵魂,而且也更容易让这种灵魂与外界发生联系,与那些自己想要交往的人产生紧密的联结。镜子往往是人心最真实的反映,一个人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外貌和表情,还可以看到自己内在的想法。尤其是当没有人在身边时,独自看着镜子往往能更好地体会自己的内心。尝试着让自己照镜子,往往可以照出自己内心最恐惧的东西。所以,当人们生气的时候,不妨照一照镜子,当人们每天出门之前,也可以照一照镜子,这样就可以时刻了解自己,观照内心。
有个人因为一些事情和朋友大吵了一架,她觉得朋友完全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心意,而且还将自己当成坏人对待,这让她觉得很伤心。回去之后,她正要洗把脸降一降怒气,却刚好在镜子里看到了一张愤怒到扭曲的脸。事实上,她从未想过自己会露出如此恐怖的一面,也从未想过自己会露出这样的表情。这是不是真正的自己呢?那张温和的、有魅力的、年轻的脸庞呢?它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她从未见过这样一个愤怒而恐怖的自己,甚至都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她不知道这样一个恶魔般的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这样的场景几乎将她吓坏了,她很快就想方设法让自己安静下来,比起朋友的伤害,这种恐怖的情绪才真正让人感到害怕。在这之后,她就一直注意克制自己,每次遇到不开心或者生气的事情时,就会站到镜子面前深呼吸,并且面带微笑地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让那个恶魔跑出来,千万不要让自己被那个恶魔控制”。
由于经常照镜子,她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越来越好。在平时的交流中非常注意维护自己的社交形象,也非常注重对他人情绪的观察和疏导,因此有效避免了情绪失控。
那些喜欢对他人进行情绪勒索的人,或许更应该看看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的情绪表现,是不是真的承担着爱的义务,是不是真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人好。很显然,很多情绪勒索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对自己行为的过分美化会引起一些自我定位上的错误。在很多时候,情绪勒索者并不是有意去勒索受害者,而是他们自身也卷入他人评价的错觉中,或者会因为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光环效应。
照镜子的方法在心理学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多数情况下都是作为对情绪的一种控制方法。一般来说,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和了解往往来源于外界的评价,当人们觉得某人很英俊时,他就会形成一个“我很英俊”的概念;当人们评价某人非常聪明时,他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我很聪明”的固定思维;当外界认为某人的行为是出于爱,那么他就会认定自己的行为是完全正确的。外界的评价并不总是合理的,也不能完全呈现出个人的真实状态,考虑到每个人都会在他人面前呈现出最好的一面,都会对自己进行适当美化,人们认识自己的最佳方式还是依靠自己。
在镜子里看自己时,人们通常更容易直观地了解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情绪状态,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在照镜子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认真去感受情绪的变化,感受内心的起伏与需求。
虽然照镜子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自省效果,也可以帮助人们看到自己内心的真实状况,但人们也不能过度依赖镜子,对镜子产生过度的迷恋。心理学家认为过度照镜子的人往往具有不自信或者自恋的倾向,他们会本能地认为自己还不错,但是在内心深处又担心自己不够出色,因此会不断通过照镜子来增强信心。而这种行为通常会让人们陷入自我欺骗之中,这样人们就会失去观照自我的机会。而且,人们如果真的想要了解自己,除了自我定位、自我了解、自我感受之外,还是离不开外界的评价。人们需要将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综合起来考量,从而对自身有一个客观的、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