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书名:抗逆力 作者:邹建章 本章字数:12548 下载APP
保持一个好心态,每一天的生活都会是晴天
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分夸大病情
某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很特别的实验,他们安排医生在医院里找到了一些身体健康存在问题以及一些常年服用药物的患者,然后对他们分别进行一次比较严肃的谈话,谈话中不乏一些安慰性的话以及略表遗憾的语气。在这次谈话之后,大部分患者都出现了心神不安和沮丧的神情,他们在与家人和朋友的谈话中隐约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我大概患上了不治之症,医生已经在提醒我了,而且我最近明显感到不舒服。”
正是因为产生了这种情绪,很多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沮丧、不按时吃药、经常莫名其妙悲伤、主动隔离他人的行为,他们显然被自己的想法击垮了,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但事实上,医生从来没有要告知对方“疾病很严重”的想法,他们只是希望通过口头警告的方式让患者们戒除一些不良行为,按时吃药和散心,让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但医生的暗示无疑让患者们产生了恐惧心理,他们将问题进行了夸大处理,把事情想得更坏、更复杂,而这些无疑加深了他们对病情的负面认知,并产生逆境感。
由于对自己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人们经常会在挫折中迅速丧失自信,将问题想得更为严重,但事实上,人们所经历的事情并不一定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不一定会摧毁个人所构建的生活模式和成功模式,而自己也不会真的手足无措。作为一种个人的体验和感觉,逆境的出现往往和个人脆弱的心理息息相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逆境,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同样一件事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他们会实事求是地看待事情,分清事情的原委,然后对整件事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而不会盲目夸大事情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们能够很好地控制好自己不被负面情绪和负面思维所主导,能够避免陷入一种自己制造危机感的尴尬处境当中。
对于人们来说,疾病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事情,但是重点关注并不意味着就要过分投入到消极情绪当中去,人们必须理性看待自己的病情,任何判断和认知都应该建立在合理的分析和对事实情况掌握的基础上,不能盲目进行猜测。
想要避免夸大病情,那么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对那些负面的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而在调控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情绪疗法“ABCDE法”进行治疗。
A是aversive,指的是触发个人焦虑或者害怕的事件,在这里主要是指引发恐慌心理的疾病和伤痛症状。人们日常中常见的各种疾病,或者一些类似于疾病的症状,都属于触发性的事件。
B是belief,遇事之后立即产生焦虑或者恐慌、焦虑这一过程的自动化思维,它是人们对相关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当人们患病或者出现某种患病的症状时,人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大概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了”“据说这种疾病的死亡率很高,我大概也难以幸免”“看看我身上出现的那些症状,我觉得就是癌症”,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或者面临巨大的健康威胁。
C是consequence,这是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人们对于自己身上的疾病或者类似于疾病的症状产生恐慌心理,然后因为这种恐慌心理而造成的一些后果。比如因为恐慌,人们开始盲目求医,开始放弃生活和工作,开始变得自暴自弃,并且失去了往日的生活节奏。一些严重的人可能会就此失去生活的信心。
D是dispute,这是质疑的意思,主要用于对B进行干预和质疑,从而建立起合理的信念。简单来说,当人们觉得自己的疾病很严重,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的时候,需要对自己的理念和想法提出质疑,“这些症状可能是其他问题引起的,恐怕不一定就是因为生病了”“别人能够在病痛中恢复过来,我也一定可以的”“这些疾病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糟糕,只是初级阶段,治疗的难度不算大”“我过去也遇到过一些病痛折磨,我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这一次应该也可以克服病痛”,这种提醒和干预的方式就像是一次和自己的认真对话,可以有效纠正个人不合理信念。
E是effect,这是质疑以后产生的效果。通过各种各样的积极干预,人们可以有效抑制疾病刺激带来负面情绪和消极的想法,避免让自己承受不必要的压力,确保自己可以克服当前的病痛而保持乐观心态,避免出现自我放弃的情况。
ABCDE法的大致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找到那些能够让自己产生恐慌的事情或者相关的症状,在面对这些事情时如果产生了恐慌和绝望之类情绪,不要被压力捆绑,而要冷静进行分析,对相关事情进行了解,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以及建立正确的应对压力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强大的抗逆力,确保自己可以更加合理地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给失去寄托的情感寻找一个依托
死亡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种生命形态,没有人会对此产生好感,尤其是当自己最在乎、最亲近的人去世时,那种痛苦往往难以言喻。心理学家认为丧亲之痛是一种精细复杂的体验,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一般情况下,当人们的至亲去世之后,他们会变得更加消极,而且个人的状态、财务状况、饮食结构、生活规律、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都可能产生变化。
人们在面对亲人去世的时候,往往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和工作,许多人在亲人去世后,表示自己不再愿意上班了,而且他们的工作状态的确受到了很大影响。还有一些人不再喜欢打扫家庭卫生,不喜欢洗衣做饭,不喜欢举办一些家庭活动,不喜欢出门旅游,因为他们会觉得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负责人已经走了,自己没有兴致去做这些事。
当丧亲之痛或者说悲伤袭来的时候,人们会意识到自己不再有那些和逝者共同生活的经历,他们会重复体验过去的美好生活,并且活在悲伤之中。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人们会进入一种特定的慢节奏状态,或者说一种暂停状态,人们试图做出调整,而这种调整有时候并不意味着人们将会快速摆脱一切。
从心理运作机制来说,愤怒会让人快速进入战斗的状态,而悲伤会抑制个人的生物系统,使人放慢脚步,并产生退缩,这个时候人们眼里的世界都会慢下来。对于那些沉浸在悲伤中的人来说,悲伤生活会像电影慢镜头一样出现,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没有任何心思去应对生活了,日常事务也被放弃和搁置,人们会专注在自己的悲伤世界中。
神学家将丧亲之痛比作“内心的废墟”,意味着人们会在失去亲人时面临死灰一般的生活,比如很多丧亲者会认为自己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和动力,许多人表示自己的世界正在慢慢分裂,自己的心也慢慢撕裂成两半,还有一些人则表示自己进入一种无法察觉自己是否活着的麻木状态,他们的生活会陷入一种失控状态。
有个人在母亲去世后的十年时间里都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每当遇到什么事情时,他都会自言自语“如果我母亲在就好了,她知道怎么做”“如果是母亲的话,她一定会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很显然,他还没有走出失去母亲的阴影,没有学会接受没有母亲的生活。不仅如此,在母亲死后,他放弃了高薪工作,一个人整天在家靠酒精麻痹自己,并且几乎两三年没怎么出门,家里也被弄得乱糟糟的。
弗洛伊德认为丧亲之痛下的哀伤宣泄过程是持续不断且耗费精力的,通常会非常无情地牵涉到与对象力比多相互缠绕的每一段记忆和希望。按照他的说法,悲伤的情绪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事实上,情绪往往都是短暂的,维持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甚至于几天时间,可以说情绪是对自己要求即时的短期反应,但是很多情绪会相互转化,它们会变成另外一种更好或者更坏的情绪。在丧亲之痛中,人们的悲伤不太可能延续几年时间的,但他们的确会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心路历程,悲伤、内疚自责、焦虑、孤独感、无助感、空虚感,所有的情绪会反复出现,让人难以承受。
丧亲之痛还会带来其他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比如人们在失去最在乎的亲人后,往往感到孤独,他们有时候会产生自己被整个世界孤立的想法和感觉。很多人在丧失亲人之后会出现抑郁症,其中失去配偶的人最为明显,他们中大约有1/4的人会在丧亲的第一年内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这个时候新的麻烦随之而来,因为他们会选择服用药物和毒品来麻醉自己。一些人则会出现心脏问题,悲伤会造成应激性心脏病,科研人员发现急性心脏病发作的患者在亲人死亡的24小时内,疾病发作会增加21倍,而一些老人往往更加危险,他们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威胁。
一些抗逆力强的人会从一些小事上获得提醒,并借此转移注意力。比如他们会尝试记住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什么时候喝水,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遛狗,什么时候晒太阳,他们通过这种规律性的安排来避免自己的生活节奏被打乱,避免自己陷入悲伤而不可自拔。
当然,更多时候,失去的感觉有时候会不断加深,而且变得越来越明确,此时人们要做的以及能够做的并不多,他们需要注意寻求一种情感寄托,这种寄托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其他一些东西。比如当亲人去世之后,人们不要总是沉溺在悲伤和沮丧的状态中,不要沉溺在“生活没有任何趣味”的想法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应该想方设法建立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和认知模式,即“与其一直活在过去的美好追忆中,不如活在当下;与其想着那些已经不复存在的人,倒不如好好珍惜和爱护身边其他亲近的人”。
人们需要认识到变化是人生的组成部分,这些变化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逆境发生后,人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某些情况既然已经发生,就要尽可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在面对衰老和死亡时保持一种更加从容的心态。
相比于其他方式,人们应该主动与他人共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情感以及思维,应该找到一个真诚的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找到一个可以分担压力和痛苦的对象,这种交流是寻找自我、重建自我的关键。丧亲者应当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悲伤之中,而要积极主动与外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有助于他们适应整个悲伤的过程,同时尽快度过这一段艰难的时光。比如有人在丧失亲人后会在第一时间从最好的朋友那儿寻求慰藉,会从最值得信任的人那儿获得精神上的力量。有人喜欢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写成一本日记,或者写成一本书,他们可以更进一步感受和剖析自己的情感,同时将这些情感分享给其他人。
有些人会将情感寄托在其他东西上,比如养一只宠物狗或者宠物猫,心理学家发现很多失去子女的老人喜欢养狗或者养猫,他们会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自己的爱,借助小动物来充当自己的情感寄托。还有一些人喜欢种一些花花草草,通过这些来释放压力,转移注意力。
1976年,金庸先生的儿子查传侠因为情感问题自杀,这件事给50多岁的金庸带来很大的打击,在儿子去世的噩耗传来的时候,金庸几乎晕厥过去。那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那个时候为了排遣内心的苦痛和悲伤,他甚至想过自杀去陪儿子,但理性最终战胜了脆弱的情感。写书为生的金庸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在书籍上,并且通过佛学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迅速走出了中年丧子的阴霾,重新振作精神来迎接新的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丧亲之痛的根源在于情感无处寄托,人们在自己和亲人之间的情感一旦失去其中一个载体,那么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就会失去平衡,因此寻找新的情感寄托是确保自己能够尽快走出丧亲之痛的重要方式,人们可以在其他人或者物上建立新的情感维系,通过新的情感来转移注意力,同时获得更多把握新生活的力量。
劫后余生,做好精神创伤的修复工作
某栋大楼发生火灾之后,很多人在大火中丧生,那些在大火里顺利逃生的人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是身处逆境带来的绝望感和创伤让人感到恐惧,以至于在灾难后,人们的情绪、认知、行为活动都会发生改变,他们开始经常做噩梦,梦里会重复大火中逃生的场景。不仅如此,他们还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经常出现幻觉,对于幽闭的空间,诸如狭窄的房间和电梯产生恐惧心理,而且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的时候会感到害怕和不适。幸存者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身心上的不适,他们在日后的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些障碍。
受害者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出现神经兴奋的现象,对于一些细小的事情过分关注和敏感,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失眠,容易在睡梦中惊醒,表现出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甚至可能导致人格发生改变。
这一类情况在地震、海啸、交通事故以及其他一些意外灾难中也会出现,很多劫后余生的人虽然保住了生命,但是由于在灾难中遭受了严重的刺激,他们的承受力和精神意念受到了严重冲击。这种冲击会给人的精神带来很大的伤害,甚至留下后遗症。他们对于类似的话题会害怕提起,并且希望逃避这段记忆,但偏偏经常性记起。
劫后余生的人们往往会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遭受到巨大的创伤,以后的生活可能经常会伴随着焦虑、恐惧、烦躁、消极、抑郁等负面心理,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并且降低个人对生活压力的承受能力。这些往往被称为灾害创伤应激障碍,主要是指受灾人出现紧急的、威胁生命的,或者对身心健康存在威胁的经历后,在创伤后出现长期的焦虑和激动情绪。
正因为如此,很多心理学家主张对那些劫后余生的人进行心理修复,帮助他们重建一个健康的心理。西方的一些学者提出了PTG模式(post traumatic growth:创伤后成长),主要指某个人体验过精神痛苦之后,往往会获得长足的自我成长,可以说创伤并没有完全击垮一个人,反而会加速个人的成长。不过这种创伤并不是直接转化成为个人的行动力和成长力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于精神创伤的修复工作,即先从创伤中恢复过来,获得逆境的免疫力,然后想办法寻找克服逆境的方式。
如何进行创伤修复呢?最主要的是进行心态上的调节,比如很多经历过灾难的人对于生活非常敏感,对于环境中细微的变化都会产生一些强烈的反应,为了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往后的生活,需要及时走出阴霾,比如多接触一些有趣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欢且充满快乐的事情,这样就能够有效转移注意力,同时重建生活的热情和信心。也可以多和朋友出去走走,参加一些轻松的简单的娱乐活动,多做一些陶冶情操的工作,诸如养花、养鸟、学习书法和美术、弹一弹钢琴、学习茶道等。
这些是自我修复的方式,而除了自我修复之外,有时候人们还需要接受外在的帮助和引导,需要注意的是,劫后余生的人往往会缺乏安全感,他们其实更需要别人的陪同,因此不要羞于询问别人“你能陪陪我吗”,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存在一些恐惧心理和不安全感,那么就要及时从家人、朋友、医生、咨询师等人那儿获得帮助。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联系其他人,至少也应该积极接受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其中主动进行心理治疗是快速走出逆境的一个好方法,人们可以在心理工作者的指导下完成修复工作,保证自己可以快速从灾难后遗症中逃离出来,并且克制一些不合理的情绪和思维。
对于心理工作者而言,在引导对方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共情,共情是心理辅导中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和方法。心理工作者会想办法通过沟通交谈的方式与劫后余生的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结,然后与对方感同身受,确保双方的情感保持在同样的节奏和频道上。这样一来,双方才能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交流,心理医生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倾听,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救援。
此外,人们也可以在心理工作者的指导下进行应激免疫训练,先了解自己的创伤反应和创伤性质,明确焦虑和恐惧的来源,通过呼吸调节、角色扮演、自我冥想、自我对话的方式进行放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心理治疗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和空椅子对话”,空椅子技术是心理干预和治疗的常见技术,一般来说,因为劫后余生而患有心理压力的人可以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摆放两张椅子,椅子相对摆放。自己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作为内心冲突和矛盾的一方(制造并感到恐惧的一方),他可以尽情宣泄和表达,等到充分宣泄情绪之后。自己坐到另外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的另一方(试图克制恐惧心理的一方),对刚才的宣泄给予必要的回应,并且进一步引导“双方”进行持续的、深入的对话,从而保证人们可以通过自我对话、自我整合、自我与环境的整合来达到目的。
能否走出逆境,取决于个人的境界
每个人都有抗逆力,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释放这种力量,或者说某些人没有找到释放能量的缺口和机会,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去释放这些力量。如果对抗逆力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其实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或者说包含了几种方法,这些方法是“坚持”“比拟”“补偿”“升华”。
“坚持”指的是个人在追求某个目标(这个目标必须合理)的时候,即便遭遇了很多挫折和失败,也要坚持下去,并且通过加倍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直到目标最终实现。在整个抗逆力中,坚持到底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也是个人抗逆力的一个基本表现形式,是人们能够正确应对生活压力,正确解决生存压力的关键。
美国《时代周刊》总编查尔斯在成名之前,一直郁郁不得志,每周辛勤工作也才能勉强得到6美元的报酬,作为一个普通责任编辑,他几乎毫无地位而言,别人也劝他换一份工作。这个时候,他面临两难的抉择,要么立刻放弃,从此退出编辑行业,要么坚持下去,继续梦想着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思考再三之后,他决定再给自己一个拼搏的机会,因此他选择留在《时代周刊》,然后主动强化和提升自己,那个时候他每天都坚持工作13到14个小时,为了腾出更多时间学习,他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看的戏剧表演,而正因为懂得坚持,他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步步走上了《时代周刊》总编的位置。
“比拟”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无法获得最终的成功,那么也可以将自己比拟成为一个成功者,可以将失败的自己当成一个英雄来对待,告诉自己“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的表现超过了预期”“我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强大”“做到这一步,我已经心满意足”。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人们会获得更多的自信。一般来说,当一个人在没有获得成功的满足时,可以通过将自己想象成成功者来获得更好的精神体验,人们可以效仿一个成功人士的优良品质和经验方法,从而确保个人的思想、信念、目标、言行举止达到一个更适应社会环境的状态。
比拟其实还包含了一种生活态度,有时候人们与那些获得巨大成就的人一比较,就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但是和那些更加失败的人相比,或许自己所取得的那些微不足道的成就是成功的象征。笔记小说《行路歌》中有这样一首诗:“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总不如;回头一看,还有挑夫。”大意是说当人们在羡慕别人骑马的时候,不妨回头看一看身后,也许很多步行的人正羡慕自己还有毛驴可骑呢。
因此比拟的核心不仅仅是自信,还包含了感恩的因素。每个人都要心怀感恩,要对生活怀有热情与爱,不要总是活在和别人的比较当中,当一个人羡慕他人的鞋子比自己的要漂亮时,或许更应该看一看那些没有鞋子穿的人;当没有鞋子穿的人羡慕别人可以穿鞋子时,更应该看看那些没有脚的人;当那些在意外事故中失去双脚的人羡慕他人的健康躯体时,应该看一看身边那些因为意外事故而去世的人。
心怀感恩,才能对生活抱有更高的期待,才会对自己遭遇的处境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中和自己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并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应对逆境;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常怀感恩之人具有更强大的机体免疫力,对于高血压和感冒之类的病症有更强的免疫作用);常怀感恩之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也会获得更多的帮助。
“补偿”是指个人行为受挫时,会选定一个新的目标来替代,通过其他方面的成功表现来弥补自己在原目标上的挫折感。很显然,很多时候,人们过于看重自己的目标,过于执着于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换一个方向,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目标,同样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比尔·盖茨最初创业时开的第一家公司并不是微软,所做的工作也不是电脑的Windows系统,而是为交通灯开发软件。乔布斯第一家公司是制造塑料口哨,他们都为自己最初的事业投入了很多,但是都失败了,当失败的打击来袭时,他们都聪明地选择了更换目标,而正是这种补偿模式使得他们日后大获成功,并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
云存储公司Dropbox的创始人安德鲁·豪斯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不需要累积并背负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前进。从现在开始,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需要成功一次。”在他看来一个人完全可以尝试各种类型的生活,可以尝试着追求不同的目标,如果某个目标失败了,那么不妨换一个目标去追求,他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做出更好的选择。
“升华”主要是指人们以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和假设性的目标来替代自己的追求,从而有效弥补自己因为挫折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减轻个人的焦虑感和挫败感。比如很多人在外貌上非常吃亏,以至于被人看不起,于是他们更加注重学识的增长,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个人的内涵和素养,以此来吸引他人的关注,相比于外貌上的惊人表现,个人修养的提升无疑更具价值。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提升抗逆力的技巧,也是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表现,对于那些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困难的人来说,这些都是高境界的表现,一旦掌握了这些技巧和态度,人们就能够展现出更为强大的抗逆力。
选择优势的视角看待问题
有个旅行者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发现随身携带的水都只有半瓶了,这个时候,他意识到了一点,这点儿水只够维持半天的路程,如果不能尽快找到走出沙漠的道路,自己最终就会渴死在这儿。由于处境艰险,他非常恐慌和害怕,不断地提醒自己“只剩下半瓶水了,估计也很难走出去了”。由于在逆境中失去了自信和希望,他最终彻底迷路,倒在了沙地上。
另外一个旅行者也在沙漠中迷了路,他同样发现自己的背包里只有半瓶水了,可是他拿起半瓶水后感到非常欣慰:“现在的处境的确有点儿糟糕,幸运的是我还剩下一半的水,这可帮了我不少忙。”由于对逆境保持正确的、积极的认知模式,这个旅行者坚持到了最后,顺利走出沙漠。
同样是面临困境,但是两个人对于所面临的处境表现出了不同的认知模式,第二个人选择了以更加乐观、更加积极的角度看待,他将逆境中的一些因子当成了正面因素,“半瓶水”在这里不再成为掣肘生存的不足因子,而成了提升生存机会的因素。
由于认知的不同,双方对于生活的态度、对于人生的感悟也不相同,个人的精神状态自然也不一样。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不同的认知模式无疑会对个人解决危机的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有的人会坦然面对,会表现出专注度和乐观的精神面貌,有的人则消极面对,认为自己的一切行动都将是徒劳的。
正因为如此,人们需要适当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早在两千多年前,哲学家埃比克泰德曾经说过一句哲言:“困惑人们的不是事物,而是看待事物的方式。”作家詹姆士·艾伦在《人的思想》中则这样说道:“一个人会发现,当他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人对他来说就会发生改变——要是一个人把他的思想朝向光明,他就会吃惊地发现,他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人不能吸引他们所要的,却可能吸引他们所有的……能变化气质的神性就存在于我们自己心里,也就是我们自己……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们自己思想的直接结果……有了奋发向上的思想之后,一个人才能兴起、征服,并能有所成就。如果他不能奋起他的思想,他就永远只能衰弱而愁苦。”
关于这一点,爱迪生就做了一个不错的表率,1914年,爱迪生和自己的研发团队一起研发留声机,可是研发过程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更是让整个实验室付之一炬,相关的研发材料、数据和器材都消失在大火中。他的儿子闻讯之后担心爱迪生会受不了这种打击,于是特意前来安慰他,出人意料的是,爱迪生并没有显得很悲伤,他承认大火带来了很多困扰和麻烦,但仍旧平静地对儿子说:“灾难中自有大的价值,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之殆尽。感谢上帝,我们又可以重新开始了。”正是由于这份洒脱,由于这种出色的领悟能力,他在三个月后顺利研发成功了第一部留声机。
“认知行为疗法的鼻祖”艾伯特·埃利斯曾经提出了一句行为疗法的格言:“你在很大程度上感受的是你的思想,如果你能改变思想,你就可以改变感受。”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贝克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正式创立了认知行为治疗,在这些心理学家看来,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宇宙,而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着丰富的声音,这些声音蕴含着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方式,而正是这些思维方式决定了每一个人对自己和世界的感受。
现如今,认知行为治疗成为改变人们错误认知模式的方法,而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认知重建,也就是说心理学家必须想办法打破人们原有的认知模式,然后对其进行重建,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并逐渐建立客观、合理的自我评价方式。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方法,如果说逆境感是因为人们处在错误的收音频道上,那么认知行为疗法的目的就是调节这个频道,让人们听见更为轻松愉悦的声音。
一般来说,调整并重建自己的认知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指出个人思维方式以及信念中消极的一面,尽可能了解这些消极的认知思维与当前情绪困扰以及所处困境之间的关系,明确意识到是消极认知导致自己陷入更大的困境之中。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半瓶水”的问题,消极的人将其当成一个不好的信号,当成一个“走向绝望”的因子,潜台词是“如果我有更多的水,就可以争取更多时间走出沙漠,但现在没有太多水,因此我即将走投无路”。这种消极想法无疑会加速人们的恐惧感和绝望感,最终丧失生存的机会。了解“负面的消极的想法会造成更大的困境”这一事实,无疑会加剧损耗个人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第二,在指出消极认知之后,主动放弃这种想法,换一个角度考虑给自己带来恐惧感和挫败感的事情,然后针对性地做出调整,以更为积极的认知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既然消极的想法让自己陷入更大的被动状态,那么就要想办法换一种思路来调节情绪和心态,即如果更加积极地看待这件事,可能会给自己增添更多的自信心。
比如优势视角往往包含了对克服逆境所做的努力,比如很多人在遇到逆境时,会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提出否定和质疑,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全盘否定,“我做的一切都将是错误的、无意义的,所有的工作都是无用功”“我什么也改变不了,也许什么也不用做”,但事实上,很多危机和逆境都是有办法解决的,尽管人们无法改变逆境出现这一事实,但是仍旧有机会做出修复,有时候一些微小但积极的努力也会产生很大的价值。
对于人们来说,保持对问题的积极看法至关重要,这是打造良好心态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获得更多自我调节能力和能量的重要保障,这些对于人们摆脱逆境并获得成长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提升抗逆力需要消除负面的思维定式
德国精神病研究学专家林德曼博士认为很多人之所以患上精神病,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感情脆弱,缺乏强大的意志力,常常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失去自信,最终引发精神上的焦虑和崩溃。因此他一直都主张保持健康的心态来克服心理压力。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德国人热衷于独舟横渡大西洋,但是多数人都败下阵来,林德曼认为这些人失败的原因在于意志力不足,自信心不足,遇事容易陷入悲观,从而错失更多成功的机会。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都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普通人无法横渡大西洋。为了验证自己的说法,同时也测试一下自己的意志力,他决定亲自横渡大西洋。
在航行中,不仅要克服晕船、无法忍受的孤独、食物短缺、疾病干扰、体力的巨大消耗,还要忍受恶劣的天气以及无时无刻不存在的自然危机。事实上,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的18天时间里,林德曼的承受力几乎到了一个极限,当时他小船的杆子被强大的海风吹断了,船舷也被大浪拍裂了一个大口子,海水倒灌进来,他不得不将船舵紧紧绑在腰间,然后拼命往小船外舀水。
在这种困境下,他一直坚持了三天三夜,没有吃过一点儿食物,也没有合过一次眼。这样的三天几乎比一辈子还要漫长和难熬,他多少次都产生了放弃的念头,甚至产生了幻觉,可是强大的信念始终支撑自己保持清醒和理性。他每次想要放弃时,就用手指用力掐胳膊,通过疼痛来提醒自己需要努力,一次次暗暗告诫自己“林德曼不是懦夫”,并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而正是因为始终保持强大的自信与信念,林德曼顺利完成了这样一次生命极限挑战。
在逆境中丧失自信是最致命的,自信的丧失无疑会让意志力快速下降,这个时候人们就很难在逆境中保持强大的动力了,他们会不断提醒自己“我可能不是这块料”“我比不上别人”“这已经是我的能力极限了”“我将会彻彻底底的失败”“我就是一个失败者”“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这就是最终的结果,我什么也改变不了”……当越来越多不自信的声音出现时,个人将无法认真评估自己,他们会产生“我不行”的思维定式。这样的心态对于抗逆力的提升非常不利,很容易摧毁个人的心理防线,导致人们在困难面前突然崩溃。
在逆境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情绪,比如焦虑、担忧、紧张、恐惧、暴躁,这些情绪无疑会影响个人的行为,有的人对于逆境选择不加干涉和改变,任由情绪蔓延和积累,最终形成一些消极情绪的思维定式,这些思维定式无疑会让个人的抗逆力变得更弱。
心理学家曾经提出了7种常见的负面情绪思维定式,比如主打愤怒牌的批评思维,这一类思维定式的具体表现就是将问题和责任归咎到他人身上;主打嫉妒和厌恶牌的正义思维,一般表现为“不公平”的抱怨性思维;主打悲哀和郁闷情绪牌的投降思维,这一类人一般都会自我否定、自我排斥;主打不安和无奈情绪牌的放弃思维,这一类人往往会强调“我做不好这件事”,他们对可能出现的结果不够自信;主打恐惧和焦虑的忧虑情绪牌,这一类人的口头禅就是“我不会”“我不懂”,他们对困难本能地产生恐惧心理;主打罪恶感和内疚的内疚情绪牌,这类人喜欢将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凡事都会强调一点“是我不好”;主打倦怠感的冷漠情绪牌,这一类定式思维往往表现出冷漠的、无所谓的态度,凡事都漠不关心,无论结果好坏都不会在意。
在面对这些思维定式的时候,应该制订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消除它们,以免个人的抗逆力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人们应该想办法驱除它们,同时接纳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情绪,最好的方式就是训练思维定式,对其进行合理控制,保持个人情绪释放和克制的平衡。
很多人会担心思维定式下的消极情绪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声音,这样的想法并不合理,人们不要总是消极地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或者就是这样的精神状态,想办法和这些负面情绪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而解除思维定式往往要从根源入手,那么这个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在解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可以先讲述一个故事。
吴清源是棋坛名宿,多年来罕逢敌手,很少有人能够从他身上赢得对弈,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个人声望达到了顶峰,其他人更是很难赢得比赛。有一次,一位棋坛新手和吴清源比赛,结果新手非常紧张,他知道自己绝对没有任何把握赢得比赛,因此从一开始就陷入绝望之中。吴清源看出了对方的心思,于是就和对方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个寺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每次去山下买油,都会小心翼翼地端着油碗,生怕把油洒出去,可越是这样越是洒在地上。老和尚于是笑着说:“走路时别把注意力放在油碗上,像平常一样放松就行了。”小和尚照办后,再也没
有滴出一滴油。
新手听到故事后,立即明白过来,放松了心情,轻装上阵,结果在一番智斗之后,神奇地赢下了比赛。
很多时候,人们会将注意力过度地放在逆境上,会过度关注自己遭受的挫折和困扰,导致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并且失去了冷静思考对策的机会,而这无疑会让挫折进一步吞噬自己。只要放开胸怀,避免过度关注那些困难,恐惧感自然会不断下降,而抗逆力则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