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七章 鲭鱼诞生

书名:海风下 作者:(美)蕾切尔·卡森 本章字数:3521 下载APP
鲭鱼史康波,就是这样在长岛东南七十英里的大海表层出生的。刚出生的时候,它是一粒小球,还没罂粟花的种子大,漂荡在灰绿的海水表层。小球内有一小滴琥珀色的油,小球因此能浮而不坠;又有一小点儿灰色的生命物质,小到用针尖就能挑起。这一点儿生命物质,会在时机成熟时变成史康波——一条强壮而善泳的鲭鱼、海中的流浪者。
史康波的双亲,五月间才从大陆架边缘前来,是最晚到的一大批鲭鱼移民。在它们急速向海岸推进的第四个夜晚,强大的水流正把它们拉向岸边,鱼卵和鱼白已开始流出它们的身躯。史康波,是由其中一条雌鱼排出的四五千枚鱼卵中的一枚孵化而成。
这世上,恐怕很难找到别的出生地点比这水天之际更奇异:这里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生物,被风、太阳与洋流控制。这里安静无声,除了有时风吹过无垠的水面,像在耳语或咆哮;有时海鸥顺风而下,带来它们高亢、狂野的叫声;有时鲸鱼破水而出,吐出久闭的气息,翻身再度入海。
鲭鱼卵的飘零
鲭鱼急忙忙地向北向东游去,排精产卵的活动没有阻碍它们的行程。海鸟在暗沉的海面寻找过夜的地点时,多种微小的动物自海底深处不见天日的峰与谷间悄然浮出水面。夜晚的海属于浮游生物、小蠕虫和蟹婴,属于大眼睛的透明幼虾、藤壶和贻贝的幼体,属于铃铛般浮动的水母以及所有怕光的海中小生物。
鲭鱼卵这种脆弱的小东西,竟被放置在这样一个奇异的世界里飘零。这里遍地是杀手,个个都得靠吞没其他生命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不管吞没的是植物还是动物。这鲭鱼卵遭到比它早一点儿出世的小鱼、小贝、小甲壳、小虫的倾轧。那些小东西,有的出生才几小时,就在大海里单打独斗,忙着找食物。有的拿螯抓住比它更小、吞得下去的动物,有的用尖牙利齿猎食,或用长着纤毛的嘴吸食硅藻漂在水中的绿色或金色细胞。
除了微小的海生幼体,海中也遍布大型杀手。鲭鱼双亲才走了一小时,一伙栉水母[67]便浮上水面。栉水母像醋栗一样,靠晃动密集成片的纤毛前进,这些纤毛分成八片,垂挂在它透明的身体四周。它们的体液比海水密不了多少,每天却要吃掉比身体大好几倍的食物。几百万个新受精的鲭鱼卵在上层海域随水波漂荡时,栉水母缓缓上浮,长斧似的身体前摇后摆,散射出冷冷的磷光。它以致命的触手弹水,终夜不息,弹性极大的触手,每一根伸展开来都有它身体的二十倍长。它们回身、旋转,在黑暗的水中闪着冷淡的绿光,互相贪婪地推挤,许多悬浮的鲭鱼卵就被如丝的触手扫中,迅速送入等待的口中。
触丝之网
在史康波生命的第一夜,栉水母冷而滑的身体多次与它相撞,那些搜寻的触手却总因毫厘之差,没有网住它。经过一夜的生长,它已经从受精卵分裂成八个细胞,进入胚胎鱼的阶段了。
与史康波一起漂浮的几百万枚鲭鱼卵中,有许多刚进入生命旅程的第一阶段便遭栉水母捕获、吃掉,很快转化成对方与水无差的体液,转世投胎似的又在水中晃荡,以新的方式捕食自己原先的同类。
那一夜,海躺在无风的天空下,任由鲭鱼卵遭到屠杀。天快亮时,微风自东方吹来,海面起了波动。过了一小时,海浪翻腾得厉害了,风稳稳地向西南吹。海面刚起伏,栉水母便沉入深海。虽是如此简单的生物,不过是两层细胞,一层包裹着另一层,但也有自保的本能,感觉得出汹涌的海浪可能破坏它们脆弱的身体。
鲭鱼卵面世的第一夜,已有十分之一以上遭栉水母吞噬,或因天生虚弱,细胞分裂几次后便死了。
存活的鲭鱼卵,现在暂时没有什么敌人了,但强劲的北风带来另一种危险。上层海水经风一吹,它们也随着往西、往南漂去。像它们这样的海生生物幼体,全都没有自主能力,只能随波逐流。鲭鱼卵就被带离它们孵育的正常海域,进入了对幼鱼而言食物较少却遍布饥饿的猎食者的地区。经此厄运,幸存的卵不到千分之一。
胚胎鱼形成
第二天,那金色的受精卵已分裂了无数次,终于在卵黄上形成盾状的胚胎,新的敌人穿过浮游生物而来。箭虫[68],是一种透明、细长的蠕虫,在水中行动快速如箭离弓,捕食鱼卵、桡足类[69]甚至同类。它们的头壳坚硬,下巴上长牙,比较小的浮游生物都畏之如虎,虽然在人类看来它们的身长还不足四分之一英寸。
漂浮的鲭鱼卵,被左飙右射的箭虫冲散、拣食,等到上升的海流和潮汐载着它们到另一个海域,许多鲭鱼都被吃掉了。
胚胎期的史康波,逃过劫难,毫发无损。在五月暖阳的照射下,卵内的活动正在狂热进行——长大、分裂,分化成不同的组织与器官。存活了两夜两日,长条形的鱼体已在卵内形成,包裹着卵黄——它的食物来源。身体的中线已经出现一条细细的突起,是正在变硬的软骨,以后会变成脊柱。前端一个大包,那是头的位置,上面两个小突起,则代表以后的眼睛。第三天,脊柱两侧各出现十几条“V”形长条肌。透过仍然透明的头部组织,看得见里面大脑的裂片。耳囊有了,眼睛也已长成,透过卵壳看得见那两个黑点,它们于无形中窥视着周遭的海。第五天日出前,天刚蒙蒙亮,头下方两个薄壳的囊,因里面包含的液体而透着殷红,涌动着开始了规律的脉动。这脉动,只要史康波的生命继续下去,就会持续不断。
一整天,史康波生长的速度飞快,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完成最后的孵化。尾巴加长,上面出现一条薄薄的裙边——鳍骨,一排小小的尾鳍从这里长出来,像一列插在风中的旌旗。横跨这小鱼腹敞开的凹槽的两侧,在一个包含七十多块肌肉的肌肉板的保护下,稳步地向下生长;下午三点左右,凹槽闭合,形成消化管。在跳动的心脏上方,口腔更深了,但离消化管的形成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随波逐流
海水表层的水流受风的影响,向西南稳稳地奔涌,携带如云的浮游生物同行。鲭鱼出生后的六天里,海洋中的捕食者对鱼卵的捕食从未中断,已经有一半以上的鲭鱼卵被吞食,或在发育中夭亡。
最具毁灭性的时段是夜间。有几晚星月无光,大海静静地躺在宽广的天空下。有几晚繁星无数,恰似海中的浮游生物闪耀的光芒。成群的栉水母和箭虫,桡足类和小虾,还有长着半透明翅膀的蜗牛(是海蝴蝶[70]),都从水底深处升到上层水域来,在黯黑的水中熠熠生辉。
东方的夜色不过是刚开始褪去,黎明还没有真正到来,奇异的大逃亡已经展开:浮游生物全都匆忙下沉,怕见那还未升起的太阳。除非乌云遮日,这些小生物很少能在白昼的水表存活。
史康波和其他的鲭鱼幼体也加入这大逃亡的行列,移向深海去度过白昼。等黑夜再度来临,它们又会游上来。还在卵内的胚胎鱼无法自由行动,只能随着与其体液相同密度的水流动,这水,带着它们在同层的海域迁移。
第六天,水流带鲭鱼卵漂过一个密布蟹子的大沙洲。这是螃蟹繁殖的季节,在妈妈肚子里过了整个冬天的蟹卵,此时挣破了外壳,释放出小妖似的蟹婴,立刻往上层水域游去。以浮游生物的形貌生活一段时间后,它们要经历多次蜕壳,才能演化为螃蟹模样,也才能住进海底高原上的蟹族领地。
新生小蟹子
现在,它们急匆匆往上,新生的小蟹用细细的附肢,稳健地游着。它们准备用黑色的大眼睛观察这世界,用尖利的牙齿捕捉大海提供的任何食物。水流把它们和鲭鱼卵混在一起,于是它们饱餐了一顿。到晚上,潮汐和风引起的水流相遇相争,许多蟹婴被带往陆地,鲭鱼卵则继续向南漂流。
海上多次出现“南方近了”的迹象。例如,在蟹婴出现的前一晚,方圆几英里的海面被照亮了,是一种南方特产——淡海栉水母放出的强烈绿光。叫作淡海栉水母的这种水母,梳子一样的纤毛在白天会放出彩虹似的光,夜间则晶莹如翡翠。而现在,温暖的上层水域又首次出现另一种颜色浅白的南方水母——霞水母[71],拖着它的几百根触手在水里穿梭,看能不能缠上鱼还是什么的。又有一次,海中好几个小时沸腾般骚动着,是大批樽海鞘[72]——顶针大小的桶状似的透明身体,桶身被肌肉箍着。
第六天夜里,鲭鱼卵坚韧的外壳开始破裂。小鱼仔一条一条钻出卵壳,首次感受海水与身体的接触。它们小极了,二十条头尾相连也不过一英寸长。其中有一条,就是史康波。
它显然还未发育完全,看起来简直像个早产儿,根本照顾不了自己:鳃裂虽有,却还没通到喉咙,没法用来呼吸;嘴巴,不过是个没开口的袋子。幸好,新孵化的小鱼还附有一个卵黄囊,存余的养分可维持到它的嘴巴张开、启用。也因为身上附了这个大囊包,鲭鱼宝宝倒悬在水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
接下来的三天,小鲭鱼有惊人的变化。嘴部和鳃部的结构都长成了,细小的鳍自背上及两侧冒出,下半身长长,有了力气,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动了。眼睛转为深蓝色,可能已经开始向小小的脑袋传递信息,说明它们看到了什么。卵黄囊逐步萎缩,少了它,史康波发现自己的身体可以平衡了。身躯还很圆胖,但扭动着它,加上鳍的摆动,它在水里游起来了。
海水日复一日向南奔涌,浮在水面的它却不知不觉,反正它无力的鳍不足于与水流抗衡。水携它往哪儿去,它就漂浮到哪儿。不过,如今它可名正言顺地成为浮游生物社群里的一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