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书名: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在表达上 作者:王鹏 本章字数:8427 下载APP
在职场中,掌握说话主动权
上司犯错时,你该如何说
在指出上司的错误时,直接给上司扣个“你错了”的大帽子,其结局往往是悲惨或者是不尽人意的。
在当今社会,掌握你升职、加薪甚至是职场的“生杀大权”的都是你的上司。在面对上司错误的决策或者是不经意出现的过失时,不分场合、不讲究说话方式地直接指出,更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比如经理由于没有深入分析销售数据,做了错误的决策,使公司产生了损失。在补救大会的讨论上,你当着大家的面直言不讳地讲都是经理的决策失误,都怪经理。在他的心中就会对你埋下仇恨的种子,没准哪天找个理由就会把你踢出去。
再比如在年度总结大会的讲话上,副总将合作单位的数量由56个误念成了65个,你发现了副总的错误,快人快语地高声给予纠正,搞得副总脸上很没面子,事后他肯定不会对你有好印象,更别提给你升职加薪了。
人力资源部的小杨入职已经五年了,在工作上他能干又努力,做事情认真负责。但是让人不解的是尽管他工作出色,可职位上仍旧是人资部主管,一直没有升职。
一次,老板跟人力资源部、市场部,以及后勤部的中层管理开会讨论重新招聘几个新的销售业务员。
“我决定在市场部再招聘10名销售人员,并且学历要在本科以上,工资2500加提成。市场部和后勤部的人员协助人资小杨共同负责这个招聘工作!”老板一上来就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可是现在是淡季,我们没必要招聘这么多新的业务员呀!”还没等其他部门的上司说话,小杨就快人快语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恩,也许,但我要为接下来的旺季做准备。”老板回答道。
“根据我往年的经验,即使是旺季来临,我们也没必要招这么多新人。而且销售业务员的话,没有必要必须是本科人员。学历高的,不一定会跑业务;但学历高的工资要求肯定就高,底薪2500肯定没有吸引力!”小杨接着反驳道。
“以往的经验不代表今年也会像往常那样,而且本科学历工资拿2000块钱的人社会上也不是没有。怎么,小杨,你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我就是觉得我们没必要招这么多人,而且条件又这么严苛……”
“现在离旺季还有一段时间,我已经拿定主意了。如果你没法完成这项工作的话,我可以找别人来做!”不等小杨说完,老板就怒气冲冲地下达了命令。
小杨正是由于不注意与老板的沟通方式,自以为经验多,在老板面前指手画脚,才会惹得老板不高兴。
在你“不留情面”地跟老板唱反调时,老板的内心潜台词应该是“我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哪来那么多废话”。
其实,老板的心里肯定非常清楚你们以往的做法。所以当你在面对新的决策时,你就不要再拿以往的那一套理论来企图“教训”他。即使是他现有的决策出现纰漏,也轮不到你来指导。因为在老板的心里,员工就是要在决策下达的前期,绝对地服从!假如老板真的出现了什么失误,他也一定会在后期实行的过程中予以改正。要知道,今天老板能坐在那个位置上,一定不是偶然的,一定有他自己的“两把刷子”。
事实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潜规则,现代社会更要讲究团队效应。作为一个老板,他更要树起自己的威信。如果因他的不慎做了错误决定,或者是说错了什么话,你就直接对他予以指责,无疑是对他权威的巨大挑战。不仅会对他领导队伍的团结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会让他很没面子。即使是一个度量很大的上司也无法忍受你的这种挑衅。
有句话说得好:“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生活中有的人工作非常努力,却备受上司的冷落,郁郁不得志,甚至遭遇降薪、离职,而有的人却能够因为会说话而受到上司的关注,很快脱颖而出。这其中的差别正是由于他们对待上司,这个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犯错时做出的反应不同。前者眼里揉不进沙子,总是直接不留情面地指出上司做得不对或者不好的地方;后者则会审时度势,注意说话的方式,在配合上司的同时,又能让彼此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一个会说话的人,或者是懂得跟上司沟通的人一定不会把“你错了”直接扣在上司的头上。
巧妙说,化解和上司的冲突
由于每个人的观点、立场、人生经历,以及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工作中常常会出现自己的意见和上司意见发生冲突的现象。
比如你认为家族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每个人的职责界定以及薪酬结构的完善非常重要;但是公司的直接领导者却认为技术最重要,因为正是靠这些技术,公司才一直在盈利。
比如公司上司认为公司小戴经常跟别人聊天,无视公司规章制度,应该被开除;但你却认为虽然小戴爱跟别人聊天,但并没有影响大家以及自己的正常工作,只要对其稍微警告一下就好。
再比如,制定一些销售政策时,上司认为应该以市区为主要的销售、推销对象,而你认为城镇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公司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
当面对与上司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冲突时,许多人不知该如何解决。有的人会选择表面上屈服,实际上并不真心按照上司的指示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还有的人会积极拉拢自己的支持者,甚至会直接捅到更大的上司那里,让他来给你“评评理”,以表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从职场沟通,以及人际交往上来讲,这两种方式都不是最佳的沟通方式。一个人际交往高手会懂得在上司与自己有意见冲突时,保留自己的意见,但不急于跟上司争得“脸红脖子粗”,不会立刻要求上司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结论与答复。
小张是某公司的一名普通业务经理,他的直接上司是姓武的一位总监。小张负责的区域是一个县级区域,区域内的总经销商是一个表面说一套,背后却做另一套的人。每次公司要求经销商按照公司制定的政策来对产品进行促销,那个区域的经销商总是表面上答应,却没有真正落实到二级经销商那里。
旺季来临,为促进饮品的销量,公司为县级区域制定了“五赠一”的凉白开水的优惠政策。也就是经销商每卖出五件凉白开的水,公司主动免费补给总经销商相当于一件水的费用,而这件水是让总经销商返还给二级经销商,或者一些小门店里,以刺激水的销量的。
政策下达之后,那个县级总经销商并没有真正按照公司的政策来实行,而是进行暗箱操作,他只是把公司的优惠对每个门面进行了一个口头承诺,实际并没有兑现。
活动结束后,那位总经销商按照自己拜访或者做出承诺的店面订水量越级来找武总监给他报销费用。
“小张,这个总经销商是直接归你管的,你为什么没有将他的费用提报给公司呢?”总经销商走后,武总监试探性地问小张。
“对他的费用报销,我持保留意见。他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按照公司要求的来做。因此我才不给他提报费用,他才来找的您!”面对武总监的提问,小张如实地回答道。
“不过,根据我这几天在他市场上的考察来说,我觉得他做得不错。毕竟公司制定的这个政策也是一个实验阶段,在此阶段不能打消了县级经销商的积极性。所以,他的费用还是应该实报实销!”抛开小张的意见,武总监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
“可是,后期公司稽查过来检查的时候,肯定会查出问题的呀!”小张接着说出自己的顾虑。
“没关系,我这么做也是支持公司的新决策,没什么好担心的,这次就这么定了!”不理会小张的意见,武总监依然坚持给这个总经销商报销。
本来小张还想再用一些证据据理力争,给武总监一个忠告。告诉他这么做会为虎作伥,甚至可能最后还会连累到自己。
但小张见武总监的态度如此坚定,再争论下去的话就只会破坏两人的上下级关系。因此,他就没有急着跟武总监摊牌,而是建议让武总监等公司的稽查调查完后再直接把报销的款项划拨给那个经销商。
果然,在公司稽查后来两个月的调查期间,收到了好多二级经销商对那个总经销商“承诺不兑现”的投诉。这时,武总监才意识到当初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多亏了小张当时没有急于让自己表明一个态度,否则自己可能就会由于好面子,或者情绪激动而犯下错误了。
小张正是懂得在面对上司的意见跟自己的意见相悖时,不急于要求上司给出“要么选择相信我,要么选择相信他”的答复,而是采取一种冷静的处理方式,拖一拖,缓一缓。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将证据摆到上司的面前,用时间来检验自己意见的正确性,从而既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和原则,又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甚至还意外地收获了上司的感激。
所以,当自己在某件事上与上司的意见或者处理方法有冲突时,一个善于跟上司沟通的人,是不会急着寻求结论以及对方的答复的。他会选择用时间来淡化尖锐的矛盾冲突,在彼此都冷静后选取一个比较折中的解决方式,既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又不会破坏彼此的友好关系。
委婉地表达,关系更融洽
与别人合作,最难的事情就是发现了对方的错误或者失误,却不知该如何指出。如果轻描淡写地指出,对方就会不怎么在乎,这对于实际错误的改正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是义正言辞地直接指明对方的错误,听的人很可能又会完全曲解为你批评他。工作中给你板着个脸还是小事情,关键是会影响彼此的心情,甚至于后面会产生更大的矛盾。
中国人讲究“脸面”,奉行错误事小,面子事大。特别是在一个公司里,每个人都非常看重自己的脸面,而且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会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你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对方的错事,那就会令对方非常难堪。为了避免这种难堪的局面的发生,或者仅仅为了“争一口气”,出现错误或者失误的一方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他也宁愿“死要面子活受罪”,绝不改正!这不仅不利于你们接下来的正常合作,还会对你们日后的交际交流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实,在指出对方的错误时,委婉地提醒,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王斌是一名食品添加剂公司的策划部文员,主要负责公司对外的广告设计、内容校对,以及和总部主管的各种对接。
一次,北京总部策划部主管范总给了他一份大型的电子屏广告的模板,要求下面的分公司按照他的这个版本进行制作。
在公司简介这一栏的板块里,有一个对公司名称“光华食品添加剂有限责任公司”的汉译英。“Guahuang Food Additive Co., Ltd.”被错误地印刷成了“Guahuang Food Aditive Co., Ltd.”。这个失误很不起眼,总部负责审核模板的范总可能没有注意到。
但是,这些广告牌是将要被放到全国的各大屏幕和知名展厅里的,到时候肯定会有许多外国友人来参观。在外国人的眼里,肯定一下子就能分辨出这句话翻译错了。这么简单并重要的事情都能出错,那不等于把公司甚至是中国人的脸都丢到外国人那里了吗?
意识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王斌觉得应该趁现在还没有大批量制作出来,及时地纠正过来,可是,自己又不能直接跟范总指出,质疑他的专业水平,思来想去王斌决定换个方式提出来。
“范总,可能是离开学校太久了,这个‘Aditive’的意思是什么,我竟一时想不起来了。”王斌在范总的办公室打开那份文件,指着那个单词问道。
范总瞄了一眼那个单词,笑着说:“这不是添加剂的意思吗?咱们公司的名称呀!”
“哦,但是我怎么看着它长的这么不像呀,倒是这个单词看起来反而更像一点儿……”王斌一边在桌子的A4纸上写下那个单词的正确写法,一边故作疑惑地说。
“哎呀,我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少了一个字母‘d’竟然没有发现!”范总一边说一边着急地给广告合作单位打电话修正。
后来,范总在分公司老总面前对王斌大加赞扬,不久王斌就被提拔成了分公司策划部主管。
正是由于王斌委婉地指出了自己老板的失误,既保全了老板的颜面,又及时改正了他的错误,才能让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当然,最后王斌也受益匪浅。
在你的身边肯定会经常遇到一些比较烦心的事情,比如合伙人经常公物私用,影响店里的正常经营运转;比如办公室明令禁止工作期间玩手机,但还是有一些同事在那儿偷偷玩游戏;再比如,跟你交接工作的同事在基础数据的统计上总是出现错误,导致你接下来的汇总也随之与往期的数据汇总出现很大的误差;等等。
当你面对这类问题时,直接要求对方予以改正的话,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生活中“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太常见了。这种心理反映的是人的本性,或者是人性的弱点,即当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尤其是直截了当地指出的时候,人们的内心会自然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拒绝力量。
这种强大的力量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对于自我认同感的否定。当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被怀疑或直接否定之后,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到自己的自尊被伤害了,甚至感到自己的安全已经没有了保障,从而出现极大的抵触情绪。
因此,当你想要说服一个人,让他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的时候,千万不要直接指出对方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表达更加委婉,更加能符合他接受的范围,对他进行委婉地暗示,在劝服他改正错误的同时又要做到不伤害他;以尊重他为前提,在理解他的基础上,能够让他心平气和地欣然接受你的建议,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真正掌握了给别人提意见的艺术的一个成功的交际者!
数据对比,让结论更具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你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明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但却无法说服对方,有时还会被对方“驳”得无话可说。其实,想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光是观点正确还不够,你还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这样才能够让你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在一切苍白的语言面前,数据对比是一个最真实、最可靠的证据。
陆刚是一名医药器材的推销员,主要推销手术吻合器。但是,在他向一个知名的胸外科手术医院推销该器材的时候却碰了壁。该院负责采购医药器材的杨主任,多次以做手术、时间忙为由,拒绝跟陆刚面谈。不得已,陆刚决定“守株待兔”,直接到他的办公室堵他。
“杨主任您好,我是某医药公司的销售代表小陆,之前多次跟您在电话中联系过。”陆刚见主任忙完了手中的工作,恭敬地敲门打招呼。
“哦,原来是你呀,来之前你怎么没提前打个电话呢?关于你们那个吻合器的采购,我现在真的是没有时间跟你细聊。而且十分钟以后我还有个手术要做。”杨主任继续用一贯的官方托辞来回复陆刚。
“没关系杨主任,我这次不请自来,只想占用你五分钟的时间让你看一些对比数据。”说完,陆刚就把准备好的资料递给了杨主任。
“我知道您等下还有手术要做,这样,就让我简单地讲述一下这份资料的内容。”陆刚见杨主任对数据产生了兴趣,就适时地提醒道。
“恩,那小陆你就给我简单说一下吧。”杨主任回答道。
“这份数据是咱们整个市、县级医院,使用我们的吻合器后的术后并发症和感染率的统计对比。在之前的五年间,咱们市以及周边市、县共陆续有25家县级医院,18家市级医院使用了我们的吻合器。在对使用并参与术后吻合器的50000名患者后期的跟踪、检查的结果显示:使用了我们吻合器的患者,术后两年内发生胸痛,或者伤口感染的不到2人,其中1人还是由于自己没有按照医嘱用药,而导致了小部分的感染,整体的感染率不到0.1%。医院对我们产品的采购量也由最初的1个、2个,增加到了现在的100个、200个,医院对该器材的采购需求量呈直线增长。可以毫不谦虚地说,现在跟我们合作的医院,几乎是胸外科大夫自己主动提出对患者使用我们的这类器材的。”小陆情绪激扬地描述着这份数据,杨主任也听得非常入迷。
“但你们的吻合器价格比同行高出了近2倍,这样我们的成本就增大了。”杨主任提出了自己最大的疑虑。
“同行价格是比我们的低,但是您可以看一下使用他们器械的术后并发症的概率,竟然高出了我们20倍之多。就连跟我们价格最接近的某医药器械公司的器械,术后胸痛、感染的概率也达到了7%。现在医患纠纷越来越严重,如果保守估计一名患者的医患纠纷是10000元;咱们市级医院的患者流量是其他县级医院的5倍以上,按最少70万的接诊量计算,那么一年内我们就可以节约最少840万的医患纠纷费用。”小陆将现实的数据摆在了杨主任面前。
听完陆刚进行数据对比的阐述,杨主任若有所思地说:“这样,小陆你把这份资料先放在我这儿,我需要跟医院的上级管理共同商议一下,晚上给你答复!”
果不其然,那天晚上他就收到了来自杨主任的电话,他一下子拿到了该院半年的吻合器的订单。
陆刚正是采用了数据对比法这个方法来说服采购商,才让对方无法反驳,也让自己的辩论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其实,有时候你无法说服对方,是因为对方认为你的话都是你自己的看法,是你杜撰出来的一些结论,再者就是对方本身就对你有成见,他有更充分的事实或者理由来反驳你,推翻你的结论。
在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不只是在语言上进行激烈的反驳,而是积极寻求“从众效应”,用一些可靠的资料数据来对比着进行说明。这样他就会无力反驳,甚至在大数据的证明下,从内心接受你的观点。由于这些数据都是经过事实验证的,既表明了你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又可以让你的说服工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跟人打交道,说服别人的能力是与他人沟通能力的体现。一个懂得说话艺术的人,都懂得实话巧说,运用数据对比来间接阐明自己的意见和结论,让自己的观点或者结论无懈可击,也让自己的说服工作更容易进行下去。
换位思考,让上司更易接受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思考模式、行为模式等都会呈现出多样性。事实表明,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只相信自己,或者只相信自己已经认同的观念。人们讨厌在别人的威逼利诱或者强迫下购买任何东西,或者做任何事情。
但是,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有时你又必须做到及时地对其进行劝谏。那么怎样才能让对方听自己的呢?
小孙是一家手机店的店长,他的顶头上司是一位李姓先生,李总才是店里的大股东。平时小孙全面负责店面的日常运营管理,而李总则只负责公司的重大事情,或者做一些指导工作。
但是情况复杂的是,那位李先生让自己的媳妇田媛在店里面做某品牌手机的导购。小孙对这个田媛感到非常头疼,因为田媛自认为自己是老板娘,整天迟到、早退,不服管束还是次要,她还对店里的其他人总是趾高气昂的,管东管西,跟同事的关系非常紧张。小孙早就想劝谏李总让田媛另换其他的工作了。
一次,田媛跟店里一位卖另一品牌手机的小谢起了冲突,开始时两人只是言语冲突,后来发展到对骂,再后来两个人竟然打了起来,影响非常恶劣。小孙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决定找李总谈一谈。
“李总,前两天田姐跟店里员工发生的冲突,想必您也知道了吧!”小孙开门见山地跟李总讲道。
“恩,是的,这件事情你怎么看?”李总问。
“是这样的李总,让我先给您分析分析这个事情,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您看,您作为公司出资最多的人,田姐作为您的夫人,实际上也可以被称为咱们店里的老板娘,她跟员工起冲突,按理说我应该站在她那边。”小孙一边说,一边注意到李总的表情慢慢缓和了下来。
“但是,作为公司的大股东,您肯定是最关心公司的盈利状况的。不管员工以什么方式将手机卖出去,卖什么牌子的手机。她只要是能给公司带来利益,那就是个好员工!”
听完小孙的分析,李总赞许地点点头。
“小谢卖手机是能拿到一定的提成,但她拿的钱再多,肯定比不上给咱们带来的收益。小谢的业务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店里几乎三分之一的销售额都是她带来的。这样算来,她给您带来的利益可不仅仅是卖一部手机的提成就能相比的。田姐作为您的夫人,应该看到这个长远的利益,而不应该仅仅妒忌小谢拿一点儿提成就跟她起冲突,上演对打的闹剧。”小孙说完这些,李总示意他坐下来接着说。
“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平时大家就对田姐有一些不满,经过这件事情后,员工私底下纷纷议论公司仗势欺人,对待员工不公平,许多员工的干劲也是大不如前!我个人的意见是对小谢稍加惩处,但必须将她留下来,毕竟她能给公司、给您带来更大的效益。留下她可以稳定员工的心,带动一个团队。不过出了这档子事,现在田姐跟她是不可能再在一起共事了。所以,对于田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您看……”
没等小孙说完,李总拍了拍小孙的肩膀,说道:“好了小孙,我明白你都是为我好,为咱们公司着想。这件事情你不用再说了,让我来解决!”
两天后,李总以孩子需要在家照顾为由,让自己的夫人离开了公司。
如果一上来小孙就劝说李总不让他的夫人在店里待着的话,肯定会惹恼老板。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弄不好老板还会迁怒于自己。他正是懂得站在老板的角度为他分析利弊,让老板从潜意识里认为他是在为公司着想,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才能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
事实上,在人们对事情做出的反应里,通常都喜欢感性思考,喜欢感情用事。就像一个人只站在他的立场上劝说你,你会愿意听他说吗?肯定不愿意!正如你不可能保证自己只做对自己完全无利可图的事情,并且也不会对做这些事情永远保持浓厚的兴趣,每个人都只喜欢关注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从根本上来讲,人性都是自私的。从人们内心对信息的接受程度来讲,大家都非常害怕听到自己有所损失,但却非常乐意听到和接受自己能获得利益的事情。可以说,劝谏一个人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从根本上来讲,对对方有利,即是真理!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人们接不接受你所说的观点,很大意义上要看你的措辞。”所以,当你在劝谏一个人的时候,不妨在自己的措辞里多多运用对他有利的语言,站在他的立场去分析问题,才能够让他更容易接受你的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