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五章

书名:向上认知 作者:(日)古川武士 & 刘雨桐 本章字数:1991 下载APP
改变容易焦躁的自己
焦躁是大家最想消除的情绪之一。对别人发火的话,容易导致人际关系恶化,自己也会不高兴。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变得焦躁,是因为他人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认知。以下几类人很容易让人变得焦躁:
·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对店员傲慢无礼的人。
·工作效率低的人。
·没有指示就不行动的人。·开会迟到的人。
当他人的行为违背我们心中的理想规则时,例如人品或工作等相关认知,就会让我们变得焦躁。
从本质上来说,“应该如何”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正是因为不同的认知常常发生碰撞,人与人之间才不会产生矛盾、误解。
我并不是说不能焦躁。我们无可避免地会在生活中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焦躁。但恐怕所有人都不想轻易变得焦躁,轻易发火,事后后悔吧?
以下是一些会引发焦躁情绪的认知:
·人应该遵守规则。
·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工作速度是最关键的。
·不守时的人不能信任。
·必须与人为善。
这些认知都没错。但如果认知过于坚定,不懂得灵活变通,就容易产生弊端。
为了消除不稳定的情绪带来的无用的焦躁感,我们应该正确地和这些认知共处。
容易焦躁而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的A女士
A女士是一名会计,今年三十岁,非常容易焦躁。昨天她去了美术馆,碰到三个大妈在旁边高声交谈。很多人虽然面露不满,但还是继续欣赏画作。A女士怒不可遏地瞪着她们,无法专心欣赏画作。
看到在路上大摇大摆地抽烟的中年男人时,她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心里暗骂:“要是有小孩子路过怎么办?!这个人只想着自己!”这股怒气难以消散,会在午休的时候发泄到同事身上。
公司里的后辈说话啰唆,抓不住重点的时候,她也没耐心听完,总是催对方说出结论。她的态度让后辈也变得焦躁起来,说的话更难懂了。于是,A女士陷入恶性循环,情绪更加焦躁。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成了让后辈害怕的人。
她希望能改变容易焦躁、情绪不稳定的自己。
A女士的解决方案
步骤1:寻找目标认知
行动1 每天花十分钟写心情日记
下面是A女士一周的心情日记中和焦躁有关的内容:
·被走路玩手机的人撞到了。——焦躁90%
·有人在电车里打电话。——焦躁70%
·三个大妈在瑜伽教室里聊个没完。——焦躁95%
·咖啡店里有人大声说笑。——焦躁30%
·听说话啰唆的人汇报工作,对方半天都不说结论。——焦躁90%
行动2 锁定目标认知
以下是她在心情日记中记录的一些认知:
·给别人添麻烦是最差劲的行为。
·应该遵守个人礼仪。
·不应该扰人清静。
·我必须掌控一切。
·说话要简洁明了。
通过写心情日记,A女士不再被瞬间的行为和情绪所束缚,看清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认知。
于是,A女士设定了“给别人添麻烦是最差劲的行为”这个目标认知。
确定目标认知这一步很关键,要通过理性、客观的认识清醒地消化自己与自己周边信息的关系,快速地找到问题所在。为了更好地生活,通过锁定目标认知—有意识地分层—细化,将现实问题逐一攻破,使原本抽象的情绪或状态被有针对性地逐一化解。
下面来看看A女士是如何实践这几个步骤成功改变自己的。
A女士后来的情况
如果有人在瑜伽课开始之前吵闹,A女士就会戴上耳机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前几天在超市里遇到一个新来的收银员,收款的速度很慢,导致顾客排起了长队。如果是以前,A女士一定会勃然大怒,然而,那天她想:“这正好是个看有趣新闻的机会。”于是,她拿出手机开始看新闻。没过多久就轮到她结账了。
如果要和公司里说话很啰唆的后辈交流,她会提前跟对方确认:“我只有五分钟,可以吗?”此外,她跟同事说好,提前将要报告的事通过邮件发给她,有必要的话,她会主动找对方沟通。这样一来,白天能够集中精力工作的时间更多了。
A女士焦躁的情绪减少了,后辈也不再需要看她的脸色了。有些人甚至会在午休的时候跟她谈论私人话题。听到别人说她最近情绪稳定了很多,她意识到了自己的变化。
认知课堂:转移注意力
解决焦躁情绪的技巧之一是转移注意力。
如果我们太过在意那些让人焦躁的人或事,就很难摆脱焦躁的情绪。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具体来说,就是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行为上。
以A女士为例,她的方法如下:
·在咖啡店里,旁边的人大声交谈。
→戴上耳机,一边听舒缓的音乐一边工作。
·超市的收银员动作很慢。
→在排队等待的时候用手机看新闻。
·在车里等待丈夫的时间很难熬。
→在等待丈夫的时候读书或者看视频。
如果我们将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行为上,就会变得更加焦躁。
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实用且能够迅速见效的技巧。以下是一些能有效转移注意力的行为:
①做让你开心的事
如果你正在做让你开心的事,例如看书、玩游戏,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你不再有被迫等待的“受害者意识”,而是重新获得了自己时间的主导权。
②做当场能做的事
看书、听音乐、看手账、玩手机等短时间内能做的事很适合用来转移注意力。可以利用这些行为缓解焦躁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