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书名:好想送给妈妈的亲子心理学 作者:(韩)尹宇相 & 王世琛 & 金炫美 本章字数:10340 下载APP
妈妈的心理创伤
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源于“内在小孩”理论。也就是说,妈妈的心里有一个受伤的孩子。很多妈妈赞同这一理论,但这个理论实际上只有一部分是正确的。
有心理创伤的妈妈是“问题妈妈”吗?
妈妈的心理创伤
身体上的伤口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愈合,不再流血、流脓,然后结痂,长出新肉。但如果内心受到伤害,即使过去很久,心里的伤口也很难愈合。藏在内心深处的伤疤,会在人生的某个瞬间,被某个人或某件事重新揭开。尤其是成为妈妈后,潜藏的伤疤极易被揭开。
下面是一位妈妈写的文章。
怎样才能不对孩子大吼大叫、不打孩子呢?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挨妈妈的打,决心以后一定不打孩子。但我发现,我妈以前怎么对待我,我现在就怎么对待我的孩子,这让我很痛苦。其实,我曾经想过,以后不结婚,就算结婚也不生孩子。我自己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
我觉得我应该接受心理咨询,要不要去看精神科呢?
有这种想法的妈妈很多。担心自己的性格会毁掉孩子;苦恼是否该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接受心理咨询;分不清是因为不懂如何当妈妈,还是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很多妈妈都觉得自己是“问题妈妈”。
为了更好地教养子女,妈妈们会阅读心理学书籍。尤其是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的妈妈,更加关注心理学。在有关教养子女的心理学书籍中,多半会对妈妈的心理创伤提出这样的主张:“儿时受过伤害的自己,会一直藏在内心深处,影响现在的生活。童年创伤可能会导致教养方式产生问题。不照顾好心里那个‘受伤的孩子’,就无法成为好妈妈。”
这就是所谓的“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理论主张,如果妈妈无法治愈儿时的创伤,会对教养方式产生负面影响。这个理论还将妈妈打孩子、发脾气都归咎于儿时的创伤。这个理论是教养子女的三大“神话”之一。这三大“神话”分别是“0~3岁成长关键期”“依恋关系”“妈妈的心理创伤”。这些“神话”不仅对教养子女没有帮助,还会让妈妈感到焦虑,陷入不必要的愧疚感中。
“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的漏洞
很多理论试图解释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在这些理论中,有一个大部分心理学家认可的核心原理——“内在小孩”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子,即使外表是大人,但心理上还是小孩子,因此也被称为“大孩子”或“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是有关潜意识的理论,将复杂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最核心的部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大众化。在一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妈妈中间,这类精神分析用语也开始流行起来。
“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源于“内在小孩”理论。也就是说,妈妈的心里有一个受伤的孩子。很多妈妈赞同这一理论,但这个理论实际上只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妈妈的心里藏着儿时的创伤”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但“不治愈儿时创伤,就不能成为好妈妈”的说法是错误的。
“妈妈的心理创伤”理论存在严重的漏洞。首先,它将妈妈对孩子的爱变为糟糕的爱。如果妈妈用“因儿时创伤对孩子发脾气、动手的女人,没有资格当妈妈”“孩子被迫承受妈妈的心理创伤,真可怜”等概念教养孩子,意味着妈妈在潜意识中将自己视为不合格的妈妈。一旦认定自己内心伤痕累累、性格怪异、没有资格当妈妈,自然会在潜意识中成为没有自信的妈妈、内疚的妈妈、有负罪感的妈妈。这种妈妈会给孩子怎样的母爱呢?自然是没有自信的母爱、不完整的母爱、病态的母爱。
妈妈的爱是孩子的生命源泉。自认为不合格的妈妈给予孩子的爱,如同含有重金属物质的水,看起来很纯粹,实际上包含焦虑、担忧、愧疚感等情绪。孩子被这样的爱包围,能健康成长吗?能成为落落大方、充满活力的孩子吗?越将妈妈的心理创伤视为问题,越对孩子有害。
第二点是心理创伤很难被治愈。应该去哪里治疗、去哪里学习呢?读几本书并不能解决问题,去精神科接受几次咨询也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治愈一个人的心理创伤。即使接受3年以上的专业心理咨询治疗,也很难改变性格。
伤痕深深地烙印在内心深处。有时,心理咨询或疗愈研讨会可能会让妈妈们恍然大悟:“我现在才知道,我的伤口痊愈了。我要改变自己!”这种疗效只能维持一个月左右,之后便会消失。为了治愈创伤而努力,结果却白费功夫,更让妈妈内疚。
第三点是爸爸的心理创伤。如果妈妈在创伤被治愈后改变了自己,那么爸爸的心理创伤呢?孩子不是由妈妈一个人养大的,爸爸同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即使妈妈将孩子教养得再好,也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爸爸功亏一篑。爸爸也有儿时的创伤,也需要接受治疗……那为什么男性对心理学漠不关心呢?试着跟孩子的爸爸谈论内在小孩或者儿时创伤的话题,并且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会得到怎样的反馈?下面是一位妈妈诉说的令人难过的故事。
我丈夫无法忍受孩子的哭声,孩子一哭他就会发脾气,有时还会动手。我觉得问题在于他儿时的创伤,建议他接受心理咨询,他却生气地说自己没有创伤,还说我太娇惯孩子。我该怎么办呢?
这位爸爸的心理创伤应该如何治疗?根本无计可施。如果妈妈在教养孩子时始终抱着“丈夫的心理创伤对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个想法,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孩子会在潜意识中产生“爸爸是会伤害我的人”这个负面印象,父子关系也会变差。比起对孩子乱发脾气的爸爸,认为孩子的爸爸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的妈妈更有问题。如果只认为丈夫的脾气有问题倒还好,要是笃信“丈夫的心理创伤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只会自找麻烦。面对随意发脾气的父亲,孩子可以反抗、无视,也可以靠磨合化解矛盾,缓和父子关系,但“爸爸会伤害自己”的潜意识无法消除。谁也不知道妈妈的这种潜意识会对父子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治疗自己的心理创伤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更别提要治疗丈夫的心理创伤。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治愈创伤、教养孩子呢?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妈妈们什么都不做,只要清楚自己的问题,有省察、成长的决心就可以。不管去哪里接受心理咨询,都不应是为了消除“如果无法治愈我的创伤,会不会毁掉孩子”的焦虑做出的努力,而是为了自我成长做出的积极努力。面对心理创伤的正确态度不是自我贬低,而是要让自己得到成长。抓着难以解决的心理创伤不放,以“不良妈妈”的形象教养孩子,只会成为真正的“不良妈妈”。
不存在没有心理创伤的人
所有妈妈都有创伤,或许应该说人人都有创伤,人类、人生本就如此。世界上没有绝对清澈的荷塘,荷塘底部都有很多表面看不见的淤泥。当荷塘被搅动时,底部的淤泥就会浮上来,让荷塘变得十分浑浊。但是,一段时间后,淤泥会再次沉入底部。人心与荷塘极其相似。妈妈的内心深处有黑暗的、带着伤痛的想法。当孩子猛然跳进妈妈的“心池”中,底部的“沉淀物”就会上浮,让妈妈手足无措、坐立不安。但是,时间一长,“沉淀物”就会沉到底部,妈妈的心也会恢复平静。
真正“生病”的妈妈,是那些看起来很焦虑、抑郁、判断力下降的妈妈,有些甚至到了无法正常教养孩子的地步。这种妈妈才是需要接受治疗的对象,那些偶尔对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看孩子不顺眼的“创伤妈妈”并不需要接受治疗。通常,妈妈们都是在讨厌、喜欢、努力、后悔的情绪中徘徊。
什么样的妈妈会因“妈妈的创伤”而苦恼呢?害怕孤独的妈妈,爱嫉妒的妈妈,还是喜欢独处的妈妈?这些妈妈并不会将问题归咎于儿时的创伤,只会觉得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将心理创伤视为问题的妈妈,往往是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她们总是有很多烦恼。一味要求妈妈们无视自己的创伤似乎有些不负责任,所以,我想提供一些简单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助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
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的潜意识
有一次,我去听一位老师的“即问即答”演讲,那位老师会当场回答听众提的问题。一位育有4岁儿子的妈妈说,她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十分苦恼,即使下定决心不发脾气,还是会在某个瞬间发怒,甚至动手打孩子。她说她的妈妈以前也总是发火,还狠狠地打她,她觉得自己的举动似乎源于童年的创伤,询问僧人她该怎么做。
老师说,有两种方法,一种很简单,另一种很难,问她选择哪一种。那位妈妈说想知道简单的方法。老师说:“买一根电击棒,抑制不住怒火时就电一下自己。”听众们哄堂大笑。老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在想发脾气的瞬间电自己,身体就会因为害怕被电,在想发脾气的瞬间瑟缩起来,最终达到控制情绪的效果。老师还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还有一点要注意,千万别把自己电晕。”控制情绪究竟有多难,以至让老师用电击来进行说明?
从前,妈妈打骂孩子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她们会说:“孩子不听话,就得骂、就得打!”但现在不一样,打孩子会被视为虐待儿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面对孩子时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自然会觉得自己有问题。
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经历大体相似,大多曾被无视、虐待、欺负。为什么儿时的创伤现在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表现出来呢?分析其心理,可以归结为这两种原因:首先,用暴力手段对待自己的“我的妈妈”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潜意识中;其次,被父母训斥的“愤怒的孩子”,藏在内心深处。也就是说,“发脾气的我的妈妈”和“愤怒的儿时的自己”藏在潜意识中。两者的出现导致情绪爆发。有种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这种心理状态,即精神分析领域的“对攻击者的认同”理论。
对攻击者的认同
有这样一种说法:被婆婆刁难过的儿媳妇会成为狠毒的婆婆,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会变成加害者。实际上,被婆婆刁难的儿媳妇,一般不会决心成为更狠毒的婆婆。但不知为何,自己成为婆婆后却苛待儿媳妇,行为举止都非常像曾经为难过自己的婆婆。她虽然在意识层面告诉自己,不能和那些为难过自己的人一样,在潜意识层面却会做出相似的行为。这就是“认同攻击者”的现象。
决心“一定不要活成妈妈的样子”,不知不觉中却做出和自己的妈妈相似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个原因是发泄遭受委屈的愤怒,在面临与自己过去遭受委屈相似的情况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在更弱小的人身上;第二个原因是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加害者”的力量,被欺负时,会在痛苦和恐惧中产生“如果我像欺负我的人一样强大,就不会被欺负”的想法,这种想变强的欲望会让受害者在潜意识中储存加害者的力量,在自己拥有权力时使用这种力量。
“对攻击者的认同”中也藏有投射心理。受害者讨厌自己弱小的样子,会在潜意识中否定弱小的自己:“为什么我要遭受这些?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潜意识中也会产生想要毁掉自己的欲望。如果遇到和自己相似的弱者,就会将弱小的自己投射到那个弱者身上,并且进行攻击。
妈妈的妈妈
每个人心里都刻着妈妈的模样(当然也有爸爸的模样)。当你教养孩子时,心中的“我的妈妈”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源于潜意识,我们无法感知,也无法控制。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和心里的“我的妈妈”共同教养子女。因此,有必要好好了解自己的妈妈。
“我有一个很好的妈妈,我在她的照顾下,成长得很好。”如果是这种情况,只要像自己的妈妈一样教养孩子就可以,没必要考虑太多。既然心里刻着自己的妈妈的模样,只要和自己那位很好的妈妈一同教养孩子就行。即使做得不好,至少也可以达到自己妈妈的程度。这是一种幸运的情况。这类人不必知道“内在小孩”“妈妈的心理创伤”“内心的不幸”等概念,知道了也是自找麻烦。
“我妈让我过得很痛苦,我一定不会像她那样教养孩子。”有这种想法的妈妈是我们要帮助的对象。明明不想像自己的妈妈那样,却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了妈妈的教养方式,所以很痛苦。为了解决这些妈妈的烦恼,简单地进行一下自我分析。
人类的心理极其复杂,无法一一进行解读。因此,基于前面提过的理论,我用简单的模式概括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的心理。只要记住这个模式,将其作为省察的线索,就能从细微处改变自己。
因为儿时的创伤无法控制情绪的妈妈,其心理分析模式如下。
1.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儿时不称心的样子。
2.照搬自己妈妈的行为。
如果小时候因为说话吞吞吐吐而被妈妈责备,就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说话吞吞吐吐;如果小时候因为不讲卫生而被妈妈责备,就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不讲卫生。
一个孩子吃零食时,饮料洒在了衣服上,饼干屑也掉得满地都是。妈妈看到后大发雷霆:“我说过不要弄得满地都是!脏死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打孩子的屁股。
孩子哭着认错:“妈妈,我不会再这样了!”
看着这样的孩子,妈妈更生气了:“不会再这样?每次都是嘴上说说罢了!”
于是,妈妈狠狠地打了孩子一耳光,孩子摔倒在地上。
对孩子发脾气时,训斥几句就算了,竟然还要打耳光。这不是发脾气,而是暴力。这种行为就是情绪失控。孩子吃东西时把碎渣掉在地上很正常,妈妈却无法忍受。情绪爆发后,她又会后悔:“天啊,我真是疯了!孩子又没犯什么大错!”这位妈妈小时候也曾因为将食物掉在地上而被妈妈责备,她的情绪失控心理分析如下所示。
1.在潜意识中将自己的孩子视为“儿时的自己”,是一种投射行为。
2.看着“儿时的自己”,成为“自己的妈妈”,是“认同攻击者”的行为。
这位妈妈重复着小时候她妈妈对她做过的行为,给予她的孩子同等对待。她的孩子成了“儿时的自己”,她则成了“自己的妈妈”!
这种心理分析模式正是如此。用小时候妈妈看待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并且照搬妈妈当时对待自己的行为,用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妈妈真正的自我已经消失,只剩下“自己的妈妈”;真正的孩子也不见了,只剩下“儿时的自己”。
如果妈妈无法忍受孩子的某种行为,看到孩子的那种行为就无法控制情绪,有必要审视一下和自己的妈妈的关系,想想自己是否用从前妈妈看待自己的眼神来看待孩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妈妈已经在潜意识中将孩子看作“儿时的自己”,自己则成了“自己的妈妈”。
如果发现自己正陷在这种模式中,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不要再做出和自己的妈妈相似的行为。即使明白其道理,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了解这种模式。只要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就会有所改变。发完脾气后,只要能醒悟“我又成了我妈妈,孩子又成了小时候的我”,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随着醒悟次数的增多,就会发现“变成”自己的妈妈的现象越来越少。大部分妈妈在生活中抑制着怒火,偶尔忍无可忍地大发雷霆时还会自责,担心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其实,妈妈没必要自责,偶尔发脾气是很正常的事,不必担心。
还有一个方法——“退一步”。当你因孩子的某种行为而生气时,要进行“停止”训练。不是对孩子大吼大叫、让孩子停止,而是让自己停止,并且后退一步。这是一种在情绪即将爆发时反省自己并停止行动的训练,可以阻止你成为“自己的妈妈”,不再陷入愤怒的情绪。
了解这种模式并保持距离。刚开始,10次尝试中可能只会成功一次,如果坚持练习,10次尝试中就能成功9次。能够这样训练自己的妈妈,就是很好的妈妈。
小贴士 1度法则:开始“妈妈革命”
性格、习惯、心态、想法等,都不容易改变,所以我们需要借助“1度法则”。首先要察觉:“原来我是这样的,我又这样做了。”然后阻止自己,改变做法。做不到也没关系,刚开始做不到很正常。只要察觉自己的行为,尝试改变自己,哪怕10次中只能成功一次,就很幸运。哪怕360次尝试中只成功了一次,也没关系。这就是1度法则,只要察觉自己不妥的行为,并且努力改变,就等于成功。
孩子比妈妈更强大
“内在小孩”是人的固有特点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内在小孩。即使是在优秀父母的教养下健康成长的孩子,内心也会有黑暗面,藏着伤心、孤独、愤怒、无力、焦虑的内在小孩。受伤的内在小孩身上,凝聚着委屈、愤怒、孤独、悲伤等情绪。这些情绪被称为“核心情绪”。核心情绪十分强烈,很难化解。心里住着委屈的内在小孩的人,遇到一些小事就会感到委屈;心里住着孤独的内在小孩的人,时常会感到孤单;心里住着愤怒的内在小孩的人,一些琐事也能让他们情绪爆发。就算在读过相关的心理学书籍后幡然醒悟,或者接受一两次心理咨询,这些情绪也不会消失,更无法彻底解决。
我担任精神科医生已有30年。精神科医生不仅要解决别人的问题,也要面对自己的问题。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我学习了30年,现在还在学习。刚觉得有了些认知,就会浮现其他情绪;以为已经好了,又会产生其他问题。像剥洋葱一样,问题一层接一层。
分享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刚开始学习心理剧时,我曾扮演过主人公。当时,担任导演的是我的导师。可能是因为我有压抑情绪的倾向,心理剧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为了引出我的核心情绪,导演使用了“玻璃球”技法,试图让我找回儿时的回忆。“玻璃球”技法是想象自己手里握着玻璃球,每向前走一步,自己就长大一岁,在这个过程中与每个阶段的自己相遇。
一开始是刚出生时,我在玻璃球中什么都没看到。我向前走了一步,来到自己2岁的时候,依旧什么都没看到。3岁时期,还是什么都看不到。4岁时期,导演问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一个低着头缩在角落里的孩子。于是,我回答:“一个瑟缩的孩子。”
导演问我:“那个孩子的情绪如何?”
“没有任何情绪。”
我又往前走了一步,来到5岁的时候。
导演又问我:“你看到了什么?”
我在玻璃球里看见一个微笑的孩子。“一个孩子的笑脸。”
“孩子的情绪如何?”
“虽然在笑,但感觉有些伤心。”
接下来是七八岁的时候,玻璃球里出现的一直是孩子的笑脸。
导演平静地对我说:“找找爸爸妈妈吧。”
我努力回想爸爸妈妈,但不管怎么看,都无法在玻璃球中看到他们。“没看到爸爸妈妈。”
“9岁和10岁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一个独自微笑的孩子。”
导演沉重地说:“找找爸爸妈妈。”
我盯着玻璃球仔细看,仍然找不到爸爸妈妈。我只好回答:“找不到。”
这时,导演突然说了一句:“难道你是一个人长大的吗?”
我深受打击,感觉很茫然……随后潸然泪下。我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近半小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伤心。那时我已经40岁了,还以为身为精神科医生的自己已经基本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然而,心理剧勾起了我深藏在心中的情绪。
我心里的内在小孩是什么样的呢?是孤独的孩子,还是被抛弃的孩子?我一直觉得父母给了我很多爱,从未觉得我是孤独的、被抛弃的孩子。心理剧中的我明明在微笑,却是一个没有父母陪伴的孤独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是因为我在家中排行老二,妈妈没有好好对待我吗?还是因为我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不可能。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十分温柔,总让我感到温暖。我没有被妈妈责备过,也从未被差别对待。而且,妈妈是家庭主妇,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我确信自己得到了足够的母爱。然而,我的潜意识中的妈妈与现实的妈妈不同,居然是“缺席”状态。
这就是潜意识的特点。孩子会在潜意识中将现实里的妈妈变成一个全新的妈妈。具体原因我们无从得知,也难以追根究底。我的潜意识中的那个孤独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因为曾在我小时候的某个关键时刻缺席的妈妈留在我心中吗?还是我生来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潜意识中,儿时的我总是独自一人,是习惯独处的孩子。
其实,我不太会和其他人深入交流,与他人交往时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身边有很多朋友,但真正亲近的朋友并不多。看起来和他人相处得很好,心里却一直觉得自己是孤身一人,并且独处时最自在。难道我的这种模式缘于心中那个孤独的内在小孩吗?还是因为习惯独处,才觉得和他人交流很不自在?
以前教养孩子时,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虽然从表面上看我是个慈爱的父亲,心里会不会对孩子没什么感情?和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的样子,会不会像演出来的?甚至担心这种“虚假”的父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大概因为自己是精神科医生,所以容易有这些苦恼。
之所以分享我的故事,是想告诉大家,内在小孩不是只有愤怒的样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在小孩,会呈现出孤独的、被抛弃的、悲伤的、委屈的、焦虑的样貌,形式各异。
不是只有情绪失控这种外露的情绪才会影响孩子,没有表现出来的情绪往往影响更大。不发脾气,情绪稳定,内心却有一个孤独的内在小孩的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妈妈可能会将孤独感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被忧郁的情绪笼罩。
妈妈深藏在内心的情绪是妈妈独有的色彩,是属于妈妈的固有特征,不应将这种人生色彩视为问题。这种色彩伴随妈妈生活到现在,拥有人生色彩才有完整的人生。
妈妈有自己的人生色彩,孩子同样有专属的人生色彩。两种色彩互相渗透,却无法完全改变对方的颜色。身为妈妈,只要了解这一点,并且持续改变自己就可以。如果颜色太深,那就让它浅一些;如果颜色太浅,那就让它深一些。这才是成长的心态。传递给孩子的不应是妈妈的创伤,而是这种成长的心态。
妈妈好,孩子才会好
妈妈必须从整体的角度审视自己——“我”这个人,是集优点和缺点于一身的存在。不能忽视自己的诸多优点,也不能仅凭偶尔无法控制情绪这个问题,就给自己贴上“问题妈妈”的标签。妈妈一时的情绪失控,并不会毁掉孩子的人生。
多年来,我大约见过一千名心理剧主人公。他们的人生就像一部部小说,不少人曾在童年时期遭受虐待。“我为什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你为什么不是儿子?”“你闹得全家上下不得安宁。”……许多人听着这类话长大,但他们并不是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而是教师、护士、社会工作者等在各自的领域十分出色、过着稳定生活的人。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伤痛过活,这就是人生。妈妈的创伤不是疾病,是在生活中挣扎过的证据,是坚持走过漫长岁月的痕迹,是一起生活的伙伴,也是今后一同成长的自身的一部分。
下面是某位妈妈发表在论坛中的文章。
我是一个可怕的妈妈,总是用非常果断、严厉、恐吓的语气对女儿说话。可能是因为被我母亲影响,她就是这么对我的。刚开始,我会因为自己的这副模样感到内疚、痛苦。尽管下过“一定不会像母亲那样做”的决心,却不容易改变。现在,我不再只是自责,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改变,如果没做好,我会提醒自己做错了。
我无法彻底抹去可怕的妈妈的样貌。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早已习惯了这副样貌。否定我的样子,就是否定我走过的人生。否定走过的人生,我又怎能以自己的身份继续生活?我试着去理解当初只能这样做的母亲的人生,理解延续她的做法的我的人生,并且鼓励尝试改变的自己。虽然我当时不喜欢母亲的做法,但现在我还是很爱她,而且我们都过得很好。
这样看来,作为母亲的我似乎有很大的问题。但从某种角度来看,或许根本不是问题。面对如此强势的母亲,我还是努力学会了反抗,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顺利度过了叛逆期……
虽然我很严厉,但也能促使孩子产生想要“战胜”我的想法。我的女儿会成为拥有“战胜”我的力量的孩子。
我现在过得很好,努力自省对女儿的严厉,也在尽力做出改变。能够坦诚心声,对母亲、女儿怀着感激之情,同时认可自己的可贵之处,就足够了。
这位妈妈虽然有儿时的心理创伤,但她努力在生活中克服这些伤痛,顺利组建家庭、生儿育女,活得有滋有味。这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我就是我,爱过、恨过、心痛过、悲伤过、幸福过。我的孩子也这样生活就可以了。这位妈妈的女儿一定会成为自信、勇敢的女性。因为妈妈身上的“我没事!我很好!”的气味,会传到孩子身上,孩子也会告诉自己:“我没事!我很好!”
为了孩子,每位妈妈都要告诉自己:“我没事!我很好!”只有妈妈好,孩子才会好。
后记 拯救孩子的“革命”
前不久,有一部讲述上流阶层的父母为了将孩子送入名校而无所不用其极的电视剧成为热议话题。这部电视剧虽然很受追捧,我却因为心疼剧中的孩子们,没能好好看完。看着那些认真扮演父母替身的孩子被一步步逼出心理疾病,我的内心十分沉重。剧中的父母始终无法放弃自己的欲望,虽然最终进行了许多反思,但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很多这样的父母。
只要放弃欲望、停止焦虑、凝视孩子的真实样貌,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改变妈妈的心态很难。即使很难,也不能一再拖延,一定要试着改变自己。为了拯救孩子,为了拯救自己,妈妈必须进行“革命”。
“妈妈革命”不需要武器,不必豁出性命,只需要改变自己的心态,但实践这一点可能比真正的革命更艰难。“妈妈革命”即使失败了,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这是一场摘掉有色眼镜、改变气味的革命,是一场减轻焦虑、减少欲望的革命,也是一场消除愧疚感、成为优秀母亲的胜利革命!这场革命会拯救自己,也会拯救孩子。妈妈们必须尽早思考,为了孩子,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想起我的母亲。从小到大,母亲从来不会指使我做这做那,总是让我做我想做的事,远远地守护着我。只有在我感到疲倦、痛苦时,她才会陪伴在我身边,给我充分的自由。多亏了母亲,我才能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某天妈妈望着窗外的雨,发出感叹:“真好啊!”那时,妈妈大概35岁。当时,我想:“为什么说下雨真好呢?地面都湿了,不能出去玩……”为什么喜欢下雨?我百思不得其解。年幼的我当然无法理解妈妈的感受。
现在,我的父母住在首尔的牛耳洞。父母家位于北汉山山脚与村庄的连接处,周围总是被北汉山的云雾笼罩着。已经80岁的母亲依然很健康。
前不久,我去首尔参加研讨会,久违地在父母家住了一晚。家里还是那么温馨。早上,我和母亲一起喝咖啡。那是一个下着春雨、云雾缭绕的清新的早晨。我和母亲一起看着窗外的雨,我说:“妈,下雨了。真好。”
母亲笑着说:“是啊,真好……”
母亲,“真好”这句话,在您还是30多岁的年轻女性时,我就听您说过。那时,我只知道您是我的母亲,完全不了解您作为一名女性的人生是怎样的。如今,请让我将您视为一名普通女性,了解您的人生。您过得怎么样呢?
您在25岁时生下我,在您的人生中,我是怎样的存在?我带给您怎样的快乐与幸福?带给您多少担忧和痛苦?因为有您,我才得以存在;因为有您的爱,我才得以生活至今。
作为一名母亲,从自己的孩子那里听到的最高赞美,大概是这句话——
“妈妈,谢谢您信任我、疼爱我。”
“你现在就是一个很棒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