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书名:我也曾像你一样迷茫过 作者:海边的西塞罗 本章字数:20915 下载APP
关于学习那些事
学什么,是很重要的事
2021年,高考分数要公布的时候,我的微信公众号后台接到不少家长和应届同学的留言,问我:小西,报志愿你有什么建议?选什么样的专业你觉得最好?
起初我看到这样的问题,觉得挺吃惊,因为我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干招生的,甚至还没有为人父母,怎好胡乱提意见呢?
但后来仔细想想,这么多人问我倒也是有道理的。
中国这些年最大的特点,大约就是变化太快,快到很多父母无法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人生指导。记得我高考出分报志愿那会儿,我爸虽然也是当年的大学生,但看到崭新的填报志愿表格和那些五花八门的专业以及学校,真的是干瞪眼。
而这时候如果你去问高中老师,老师一般都会鼓励你报有把握的更好的学校,而较少考虑专业适不适合你的问题,能十拿九稳上985,一般老师绝不会鼓励你去211;能去211,则不会让你去普通学校——毕竟985、211的升学率,培养出名校学生这种殊荣,是给老师增光的数据,也是将来老师们事业生涯的硬指标。
至于各类专家的“填报指导”,那可信度基本上跟“×× 投资专家教你炒股票”一个等级。
所以,这事儿我还是有资格帮大家多句嘴的。
我的年龄介于那些正在犯愁的家长和学生之间,离开校园至今也快有十年了,大学毕业十年是个坎儿,当年资质看似差不多的高中、大学同学如今混得怎么样,也都初见分晓。
我平时也有很多观察、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对一个中国青年来说,高考出分填志愿这几天,真的是他一生中“命运含金量”最高的时刻之一。选一个靠谱的专业、学校,有活力的城市,真的特别重要,它对你人生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恺撒渡过卢比孔河。
当然,即便上了大学之后,你还可以转专业、转学校,甚至退学重考,但这些选择在今天中国的教育体系下都是“窄门”,你要做这种改选,付出的代价与现在认真点选一个专业和大学所花费的力气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一定要慎重。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同学的经验,综合一些老师、之前同事和领导的看法,给正在填志愿的家长和同学们的四个建议。
事先声明,如果你是超级学霸或者家里有矿,请无视这些建议。
就像物理定律必须要有个适用范围一样,以下这些建议,也只针对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

我的第一个建议,如果你家庭的近亲属当中有人在某一个行业十分成功、掌握着相当资源,请在报志愿时优先选择“投靠”他,听从他的意见,选报他“够得着”的专业。
很多人听了肯定会急:小西,你这不是鼓励我们走后门,做“精致利己主义者”吗?
并不是,听我慢慢往下说。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把我认识的同龄人目前的际遇在脑中过了一遍,结果发现他们中能力兑换成就“性价比”最高的,是我一位高中同学。他目前在某知名国企做技术设计工作,年纪轻轻已经混上了中层,在二线城市月薪数万,工作轻松、有房有车、家庭美满。我们都很羡慕他,因为他家也并非大富大贵,能做到这个层级,真的很不容易。
我这位同学大学报考他所学那个专业的原因,是他叔叔是同行业另一家国企的副总工程师——我这里并不是暗示他后来的就业是走了什么后门、裙带关系。事实上,这种关系即便有,也不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由于他叔叔就是这个行业中顶尖的“行内人”,可以经常耳提面命,所以我这位同学在大学时就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学什么、往哪个方向努力。当他那些家里没有相关职业家长的同学在大学里还在瞎学的时候,他对这个行当的人才需求已经门儿清了。别人是闭门造车,他是有备而来,这么努力上几年,人家的专业素质就是比其他人高上一大截,一走向社会,你怎么跟这种人竞争?
更毋宁说,他叔叔在业内还有强大的人脉资源网络,这些人脉是不需要通过“走后门”那么低级的方式介绍给他的,更多时候只需要和“叔叔、伯伯、阿姨”一起吃个饭,互相认识一下,混个脸熟,他很自然地就把人脉的“势能”转换过去了。而人脉意味着机会,机会对年轻人来说是最稀缺却也最宝贵的。这一点相信毋需我赘言。
不仅是我这位同学,我身边的其他同龄人中,在同行业、同城市、同学校有这种至亲前辈“铺路”的人绝大多数都比其他人混得好。所以,报志愿时优先“投亲”,虽然俗,但绝对是最应遵循的黄金准则。
而这一点,其实不是当代中国特有的潜规则,从整个人类历史看,“子承父业”都是一条一直运行的铁规律。
今天中国大部分大学的工科专业,起源于欧洲近代的职业学校,而欧洲很多职业学校最早又都是各行各业的行业工会兴办的。这些学校当时普遍采用的录取制度是推荐信制度,学生想入学,必须要有行业内有头有脸的人物写推荐信。
这种推荐信既证明了入学者在该行当里有相当的人脉,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毕业后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一个没有亲友在行内工作的青年,想进这样的专门学校学手艺,在当时是极难的。
将工科请进大学,让学生在选择“手艺”上享有充分的自由,是在19世纪德国洪堡教育改革之后才出现的。
洪堡教育改革以及之后的德式、苏式教育制度,其本质是试图以国家分配代替私人关系,让最合适的人才从事最合适的行业。
这个理想是非常美好的,可惜人类从没有真正实现它,因为人性如此,我们很难撼动。
所以今天,无论是受洪堡教育改革影响较小的英美,还是中国,有一个行内亲友都是一个年轻人在学习、从事某项职业时无可比拟的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资源与机会大量涌现的时代,这个时期一个外行人依靠自己的打拼成为行内龙头是相对容易的。
可是眼下,不需我多言,我们正进入内卷时代,内卷的本质就是同行之间的惨烈竞争,这时你比同行多一点点人脉、经验优势,都能在竞争中得胜,而一个行内的成功亲友能给你赋的能绝非一点点。如果你有这种资源而不用,放弃它改投其他行当,那可能会成为让你抱憾终身的事情。
所以,高考填志愿的第一条——如果家中有在某个行业中成功的至亲,请优先考虑投靠,或至少听从他们的建议,进行选择。

如果你说:小西,你说的那种行内牛人,我家别说至亲,连好友都找不到一个,那怎么办呢?我相信这种情况也蛮普遍的,因为我们这种人是“纯普通人”,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要在专业、学校和学校所在城市这三要素之中进行取舍。那该怎么选呢?
于是就有了我的第二条建议——在专业、学校、城市这三要素中,请优先用分数换个靠谱的专业。
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卢梭有一个观点,他认为一个人无论地位多么尊贵,都应该有一门傍身的手艺,这样的话,即便将来身份陨落,因为有技能傍身,也不会沦落到太惨的境地中去。
后来,有位国王就是因为读了他的著作,苦心钻研修锁和各种机械技术,想着即便某天革命来临,自己还能靠这门手艺混口饭吃。
很不幸的是,这位非常听人劝的国王名叫路易十六,后来法国大革命真的发生了,他的修锁技能非但没有帮他谋生,反而成了他上断头台的罪状。
不过,我们也可以说,路易十六的错误在于他违背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择业第一准则”——他家祖辈就是专业干国王的,他非要“自主选专业”去当锁匠,结果拉了垮。
抛开路易十六这个个案不谈,卢梭这个“有门手艺不挨饿”的思路其实还是很对头的。我的读者当中很多人都喜欢问我未来社会会怎样,但其实这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能考虑的事情,我们该优先考虑的是像卢梭所思考的那样,先让自己生存下去。而正如《水浒传》中所表现的那样,无论是在朝廷里还是在江湖上,像“玉臂匠”金大坚、“神医”安道全这样的“技术人才”,都是吃香的。
所以,挑一门有一定专业壁垒、值得花上四至七年去好好学一下的“手艺”,确实是眼下正在报志愿的学生们最该考虑的事情。那些专业壁垒不明显、社会没相关应用的专业,像中文、哲学,以及我所学的历史,我建议家里没矿的朋友就尽量不要选了。
这些专业本科甚至硕士读出来,你都相当于没专业。人生中最宝贵的这几年,你耗费在一门不能毕业后立刻给你和家人换来对应收益,只能跟人家聊聊理想的专业上,你不觉得很亏吗?
更何况,如果在这种专业的象牙塔里一条路走到黑,如果遭遇的不是六年非升即走,那就更惨了。
不是说基础学科不应该学,而是说这些“坑”在当下,不应由那些还需要为稻粱谋的普通学生用他们的青春、金钱和血肉去填。
还有一些专业,虽然看似有专业壁垒,但也被认为是坑。比如我上大学时就盛传“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学法,千刀万剐”。这话初听似乎很奇怪,法学和医学,看似是文理科当中各自壁垒极高的行当,怎么就坑了呢?
问题在于,这两个行业都是“马太效应”极重的行业,学生毕业后往往好的极好、惨的极惨,你是名牌大学的医学、法学学霸,毕业后进大医院、大律所财运亨通;你要是普通大学的、学习一般的人,毕业后即便不失业吧,也差不多。
所以,真正好的专业,是那种社会需求量较大、毕业后同行业收入差可容忍的行当。比如程序员,据我观察,虽然他们自我调侃为“程序猿”、每天“996”,但普遍收入都能达到所在城市的中层以上,理由无他,因为他们从事的是“朝阳产业”。
风口上的猪,就算飞不起来,跑得也比人家快。现实就是如此。
类似的专业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在一个好大学的烂专业和一个普通大学的好专业之间,我还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大家选后者。因为一门合格的手艺,是你未来生活有质量的最重要保证。

现在我假设专业的问题已经被你优先考虑,剩下两个要素,学校和学校所在的城市,你该优先选择哪个呢?
这里我给出我的第三个建议:学校与城市之间,请先选择一座让你觉得未来有发展希望的城市。
我高三那会儿,班里唯一可供公共阅读的“课外读物”是一本官方出版的《大学排名名录》,我们这些学生穷极无聊的时候就喜欢拿来翻阅,所以我把我高考那一年中国的大学排名榜背得是滚瓜烂熟。
这两天我为了写这篇文章,又去查了查最新的榜单,发现了一个规律——当初那些身处二、三线城市排名却靠前的“好大学”,除极个别外,如今纷纷陨落,跌了名次;反倒是那些一线城市的“二线大学”,名次上升得非常明显。
其实想一想这也是必然结局,教育体系是中国最晚脱离计划经济的体系之一,计划经济的原则是全国一盘棋,所以会在各地撒芝麻盐式地建很多优质大学。但这种安排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知识与经济一样,天然地遵循群聚化的原则。一座一线的大城市,将几所较优质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其产生的加成效果绝非一座二线城市苦巴巴地将资源灌给一棵独苗能比的。这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以我自己为例,我大学是在上海复旦大学上的,毕业后又去北京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按说北京和上海,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是一线的城市和大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给我的感觉是,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极大的差距。北京大学讲座的数量和质量,较之我母校还是强很多的。
究其原因,就是北京毕竟是中国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地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学校的老师彼此串个门,产生的累加效果也非其他地方可想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最大的优势是,彼此挨得很近。
更毋宁说北京还有大量国字级的专业名校,如果各学校的校园不因疫情等原因对外校封闭,你在北京大学附近上学,也几乎能成半个北京大学的学生。这是中国其他任何一个城市不可比的。
而上海的优势在于它的经济要比北京更强,所以到毕业时,像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种学校在当地的认可程度就会比外地名校高一个层级,用人单位会更愿意选取复旦、上海交大的学生。初看这仿佛是高校地域歧视,实则不然,因为一所本地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调动的人脉资源是一个外地学生不能比的,这是一种天然的“地利”。
眼下的中国走在老龄化的道路上。以日本的经验看,青年人口萎缩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就是青年人和资源、机会,都会向有限的几个大城市聚集。
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各线城市之间收入、就业机会的差距会扩大而不是缩减。各城市为了争夺年轻人,一定会尽力建好自己城市内的大学,并给其学生在当地就业的优惠。所以,选择在一座好的城市上大学,往往就意味着你半只脚已经踏入这座城市的大门。
这座城市的资源、机会和它的氛围都会影响你性格的养成,从长远看,这其实比大学更重要。
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如今中国大学其实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当下中国并不存在一所学风特别独特的“霍格沃茨”。大学的区别主要就是级别不同,能调动的政策、资金、资源不同而已。
在这种背景下,你就更不值得在报志愿时给“好大学”太高的选择权重了。

综上所述,在填志愿时,有靠得住的至亲关系的,请先遵从“投亲”原则;没有这种关系的,先选好专业;专业一定的情况下,先选好城市;城市差不多时,再考虑大学优劣。这是我给大家做出选择时的权重排序。
当然,我这样说,肯定有读者会反问:小西啊,你这样排序,梦想放在哪里?爱好放在哪里?
这是个好问题。在此,我恳切的建议是,如果基于上述排序,最终选择的专业、城市、学校你都觉得自己可以接受,不是特别反感,我极不建议你因为自己有所谓的“梦想”而变动选择。
报志愿的时候不要追梦。
重复一遍,不要追梦!
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鄙视梦想,恰恰相反,当年我在做高考志愿的选择时,我就是追寻梦想的——想当初,在家里能帮我一把的某个选择和自己去名校闯荡之间,我选择了后者;上大学后,在有好的就业前景的专业与自己所喜欢的专业间,我又选择了后者;毕业后,在留在上海任职和“逃离北上广”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后者。
所有这些选择,我都是以梦想为先,我几乎违背了今天我给出建议中的每一条原则。
你可能会说:小西,那你现在不是成功了吗?你有我们这些读者,大家还都这么捧你。
也许是吧,但我想说,我这条路实在是走得太偶然了,能到今天这一步绝对是人生的小概率事件,之前的命运稍有变动,我现在都可能过得很惨。
而且,我也不能保证未来不会出现这种变动。
所以,这条路是很不保险的。
更何况,这一路走来,我其实错失了太多东西,爱情、家庭、事业,如果我当初理智一点、客观一点,可能同样的才智和努力,我在另一条路上能更早、更轻松地得到这些东西。如果计算这些业已付出的机会成本,我“追寻梦想”的代价就实在太高昂了,远超过当年那个刚刚结束高考的我懵懂中的预想。
有人说,在懵懂中做出不计代价的决定,这本来就是青春的一部分,所以“青春无悔”!
是的,但我要说,我们这些“过来人”,既然知道了代价有多大,就有责任跟后来者讲清楚。
不拦着冲动的年轻人追梦,光扯什么“青春无悔,理想万岁”,这就是在坑人。这样做不厚道。
所以,那些即将做出选择的朋友们,说实话,我很羡慕今天的你们。请想清楚,你们可以不听上述建议,并且赋予梦想极大的选择权重,甚至(像我当年那般)做彻底的逐梦者,但这个代价一定是高昂的——现实的引力很沉重,大多数超脱飞扬的梦想,最终难免砰然坠地。
先脚踏实地,寻一个得以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再仰望星空,这也许是你们眼下最需要做的。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像我一样学历史
前两天有一位热心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他说:
西塞罗老师,我一直关注您,很佩服您谈古论今的学识。
我是一位大一新生,对历史学非常感兴趣,可是大学被调剂到了一个自己很不喜欢的偏技术性的专业。我想转去历史系,可是家里不是很同意,怕将来不好找工作。
其实我家境尚可,我个人也比较淡泊名利,并不在乎毕业后能挣多少钱。
眼下临近转专业申请递交的截止日期。我现在心里很矛盾,不知道是应该听从家中的劝告,还是跟从自己内心的呼唤。
知道您当初也是从理科转入历史系的,您的文章是我业余阅读中的一缕光,让我看到历史写作的希望,想听一下前辈对此有什么建议。
我这样回复这位读者。
这位读者朋友:
你好!
感谢你的来信,你来信中称我为“西塞罗老师”,愧不敢当,叫我小西就好。
我的这封回信会很长,如果你无心看完,我的回答其实很简单:不要转,千万不要转!
你说到“一缕光”什么的,让我突然想起了古希腊的一个神话传说:
著名的琴师奥菲斯为了救回死去的爱人深入冥府,用琴声感动了冥王哈迪斯。哈迪斯答应奥菲斯,他可以带着爱人离开,但条件是走出冥府之前都不许回头。奥菲斯心想这也简单,就答应了冥王。
就在奥菲斯已经走到冥府洞口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凡世照进冥界的那一缕光。他忍不住兴奋地回头向恋人报喜。
结果“一切像梦幻一样消失了,死亡的长臂又一次将他的爱人拉回死国,只给他留下两串晶莹的泪珠”。
奥菲斯的悲剧,是因为相比冥王的老辣,他太年轻,年轻就容易冲动,冲动是魔鬼,因为看见“一缕光”就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多半是错误的。
而我觉得你现在想转专业的决定,很有可能就是冲动。
今天早上得到一个消息,著名历史学者何兆武先生去世了。
你说你跟我很像,是个理科生,却对历史感兴趣,其实我们都跟何兆武先生很像,他当年刚入西南联大的时候是学土木工程的,也是因为兴趣和理想的感召,才弃理从文,学了历史。他非常不容易,做成了一代史学泰斗。
但你读他后来的文字、访谈,你会觉得老先生对当年的这个选择,虽然说不上后悔,但好像有了那么一点点反思。
瞿秋白曾经说过:“知识分子就像是菜刀,菜刀情急之下也可以被抡起来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同样的道理,何先生当年满怀理想,弃理从文,走入历史学界,我相信他对人生是有一番自己的期许的,翻译几部作品,是否达到了他当年的期许呢?
老先生已经驾鹤西去,我们不好乱猜测。
一代人能被一个时代影响到什么程度,与你到底搞什么行当高度相关。
比如,假设何先生当年在土木系学下去,可能他这种遗憾就会少很多。
一个学理工科的人无论生在什么年代,只要不是太倒霉,踏踏实实地做点他的事业,总还是有可能有一番大成就的。
那我们再来看另一个问题,学历史以及类似的纯文科专业,你未来的就业面真的非常非常窄,待遇真的不高。
这是个很俗的理由,但你说你淡泊名利就能免俗吗?未必。
历史系毕业的学生一般只有两条路:一是在象牙塔里“打怪升级”,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直读下去,毕业后找个大学当上讲师,然后继续“打怪升级”,再讲师、副教授、教授一路慢慢熬,最后等你混到五六十岁的时候,你可能会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学术泰斗,拿到别的行业三十岁左右就能挣到的钱。
另一条路,就是毕业后直接出去找工作,那么你很难找到与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对口的行业。历史专业在就业市场上有多么没竞争力,不必我多言了吧?
你说,既然热爱一门学问,就应该献身给它,乐在其中,潜心研究就好,管它能挣多少钱。
但我要提醒你的是,钱的问题之所以难办,就在于它其实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涉及其他许多出乎你现在意料的事情。
因为你人生会有无数种展开方式,你根本不能保证自己将来心态会不会有变化。
比如,虽然不敢自比何兆武先生,但我当年转入历史系的时候其实也有一腔豪情,觉得穷点就穷点呗,我不在乎。
那会儿还没有动车,假期从学校回老家要坐绿皮车,车上一同回家的乘客问起来:“小伙子,你哪个大学的啊?”我答:“复旦大学的。”他们都会变得特别崇拜:“高才生啊,前途无量。”可是再问“你哪个专业的啊”,我答:“历史系。”他们的表情又都会很尴尬:“可惜了,这专业不好找工作。”
当然,我最开始都付之一笑:你管我?我自己学得开心就好。孔子怎么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可是转折发生在大二暑假,这段时间我恋爱了,对方还是我从初中起就一直喜欢的女孩。
一个男生,一旦有了女朋友,心态立刻就会发生变化。我开始考虑我们将来怎么办,我毕业后还要不要继续读研(我和她在不同的城市上学),如果需要立刻找工作,我又能不能立刻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陪她一起过还算体面的生活。
这个时候,我的底气就不像当初那样足了。
有一次,还是放假回家,我从上海坐火车到济南,接上女友后一起回故乡。
邻座是个小伙,估计是看我有这么漂亮的一个女朋友而很是羡慕,于是问道:
“兄弟,你在哪里上学啊?”
“上海,复旦大学。”
“哎呀,你们真是郎才女貌。”
听他这么恭维,我本来应该高兴才对,可是事实上我心里却慌得很,因为我特别害怕他追问一句:“那你学什么专业的?”“哦,历史啊,那你将来毕业后养得起人家吗?”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臆想,事实上人家很含蓄,直到车到烟台都没延续这个话题。但对我来说,这个问题成了一个永远的心魔,让我不断地为自己寻找答案。
当然,我也不断地在劝服自己,只要肯努力,将来机会多的是,好好先享受爱情和读书,工作的事情毕业后再说。
但就如同被哈迪斯耳语过后的奥菲斯一样,你内心越警告自己不要干的事情,往往越会下意识地去做。
我开始不停地焦虑,问自己也问女友,我们将来该怎么办,我这个专业就业前景可不好……
最后不用说,已经魔怔了的我成功搞砸了这段本来十分美好的恋情。
失恋之后我大病一场,不断地质疑自己那个问题:我当初凭着对历史的一腔热爱转入这个学科,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放弃一切、一心做学术的准备,但这个决定真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吗,还是仅仅是头脑一热后的一时冲动,就像奥菲斯看见曙光后的那个愚蠢的回头一样?
是的,我把这个问题也提给你,给我来信的那位读者。你真的已经做好了你自以为做好的那个准备了吗?你说你已经做好准备淡泊名利,那你为你未来的妻子、你的孩子,甚至未来的自己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你得好好想想。
你的父母说历史学就业前景不利,拦着你不让转,不要觉得他们很俗。他们很俗,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们,年轻时代每一个“理想”的价格,都不像其标明的那样低廉。
你不这样想,不是因为你“不俗”,只是因为你没经历过。
在做这种关乎一生的决定时,请你先假设自己有一天会变成一个与他们一样饱经沧桑的俗人,充分预估到理想背后那些不可测的改变:
如果你也遇到一份让你更为珍视的爱情并且不想让爱人陪你一起过那种清贫的学术生活呢?
如果历史学术圈的氛围,不如你当初所想,让你感到无法忍受呢?
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谋生手段的时候,要尽量选择那种能“保留变化”的行当,不说“走遍天下都不怕”,至少要有一定的抗风险性。而历史学和很多文科专业,恕我直言,虽然有其魅力,却都太不“保险”。
所以,愿你能选一个“保险”的手艺,不为别的,因为我们的时代还有无数种前景,你的人生也还有无限多种可能,此时此刻,你应该尽量保留变化。
未来,文科生为什么一定有前途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写过一篇答读者来信,给面临高考选专业的读者提了个建议——尽量挑专业壁垒强一点的、偏理科一些的专业。
不过这就带来了新的一个问题,好多朋友来信问我:小西,要是我已经上了文科的“贼船”,那可咋办呢?
好吧,今天我就再补一篇文章,说说这个事情——文科到底是不是一个“坑”?如果你不幸掉到了这个“坑”里,那你该怎么安慰自己,提振自己的信心?
照例先从这样一位读者朋友给我的留言谈起,她的来信是这样的(有改动):
小西:
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本科学校的文科生,今年大四了,眼下正在考研,报了一个文学类专业,虽然第二轮复习还没结束,但最近总觉得这条路走得没希望、没意思。前两天,合租的一位理科女生说了两句话刺痛了我:“你们不就是背书吗?”“就靠资料的阐述,又没有创新性见解,也能拿够分。”我听后很郁闷,但想想也是,本科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现在又去考研,只是为了那个学历,如果考不上就去卷下一届,但考上了,也不过就是继续生产学术垃圾罢了。
可又能咋办呢?我观察到我身边的人乃至整个文化传媒学院的同学们,也几乎都在准备考研,要不然就是考编。大家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我想问,你怎么看待普通本科学校的文科生?现在文科的招生人数是不是过于多了?
一位困惑的文科女生
我是这样回复她的。
这位同学:
你好!
首先,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文科生肯定是有用的,即便出身普通本科院校,只要你努力,你的将来也未必比讽刺你的那位理科妹子差。事在人为。
至于“文科的招生人数是不是过于多了”,这个问题对你没什么意义,因为严格说来,目前中国大学几乎所有专业的招生人数都过多,你在大学校园里看到的大多数同学毕业之后都会为找工作发愁,不论专业。而这种事儿你改变不了,所以也不用去操心。还有你强调的“普通本科学校”,这事儿其实你也不用太在乎,就像我以前在一篇文章中说的,中国国内各个大学之间的差距,真没有那么大。
简要地答完之后,下面我详细解答一下你的第一问:学好文科,在未来,为什么一定会有前途。
其实你“大学文科没学到啥”的苦恼,我在大学的时候也经历过,而且应该比你的更刻骨铭心。我大学的时候找了个女朋友,是我中学时的班花,追了很多年才追到手的。男生嘛,心仪的女生多看他一眼,他连俩人孩子叫什么名字都能给想好了。我当时也自然在为两人的未来做规划。但我一旦真正规划起来,却发现不行,我大学理转文,进了历史系,而这个专业实在太不好找工作。我的那些师兄师姐——就像你在提问中说到的,毕业后不是考研,就是考编,出路也很窄很窄。像你一样,我也会遇到很多他人不解的嘲笑:“你转文科干吗啊?”“你学的这些东西,将来有啥用?”
于是,我对未来很焦虑、很绝望,这种焦虑和绝望的情绪传染到我平素的言行举止中,对我的性格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我觉得大部分正常女性应该都喜欢自信、有担当的男人,没人会喜欢三天两头问“我养不起你咋办”的焦虑狂)。如此三弄两弄,就把我的恋情搅黄了,然后就是一个大学生失恋之后的那些常规戏码:以头抢地、黯然神伤、酩酊大醉、形容枯槁、长期颓废、怀疑人生……
但今天,当我坐在电脑桌前,穿着睡袍、泡上一杯咖啡,哼着小曲、敲着键盘跟你回忆这些事时,我突然觉得当初的我是幼稚可笑的,为一个杞人忧天的理由错失了自己的一段精彩人生:是的,大学之后,我其实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
而如今的我,在微信公众号上写写稿子,收入虽然说不上特别丰润,但养家糊口好歹还是没有问题的,并不会与我大学时代很多“好专业”的理科朋友拉开“霄壤之别”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现在这份工作是最有意义的,最能让我感觉到人生的价值的。
有一天,我跟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朋友交谈,她说:小西,你加油,中国现在特别缺好的人文素养普及类书籍,你用心写就行,将来一定是不愁卖的。
当然,我知道她这样说有客套的成分,但她传达的意思显然是明确的:当今时代,我们其实急需真正的文科生——好的文科生。那么,我能有今天这番际遇和随之而来的思想转变,是不是运气或者(有点不谦虚地说)个人努力使然呢?我用心思考了一下,觉得可能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但绝对不是关键。
我自感最为“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一年是2012年,那会儿微信公众号已经悄然上线。在微信公众号这个东西出现之前,我们那批大学同学压根儿想不到,文科生能靠自己写写文章,就获得读者的青睐、打赏,并以此维持生计。因为在此之前,若想“吃笔杆子饭”,你就只能去报社等传统媒体,或者青灯古卷地写个大部头,期待能被出版社看上,出书挣点版税。微信公众号的出现,流量打赏模式的成形,让大批能够熟练进行文字表达的文科知识分子,第一次在经济上开始“直立行走”。随后那几年,在鲶鱼效应的搅动下,各个平台都开始争抢优质作者,“文科生”里出了一批像六神磊磊、言九林这样的大V。你知道现在这些顶级“文科生”们有多么名利双收么?在这个圈子里,只要你肚子里有货,笔下能流畅地表达,就真的能够养活自己,而且过得还很不错。甚至,即便你没有那么大的才华也没有关系——你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顶流大V有他们自己的工作室吗?你知道这些大V非常需要一些靠谱的文字或知识助理吗?这是个很抢手的职业。就连我,一个刚写了微信公众号一年的人,也常常感觉自己的精力不够用,等到经济和时间允许了,我也想招一个好的助理来帮帮我。
那些大公司、大企业,对文案功底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才的需求其实同样巨大。互联网革命是一场交流的革命,会交流者在其中一定最有饭吃。而这场革命迟早会把所有人都卷进来,只要你有相关的才能,你就能得到一份精彩而不辜负你的工作。这是比“个人奋斗”更重要的历史大势。所以,你知道我现在最后悔的是什么吗?是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焦虑、迷茫、痛不欲生;是我没有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知识;是我毕业后为什么贪图安逸,选择了一份“有编”“有体制”的工作把自己“养起来”。如果我当年在大学时能再多读一点书,在毕业后能早一点“入局”,没有错过微信的几个风口期,那么我能做到的也许会比现在好很多。换句话说,我真正应该后悔的,不是当年“弃理从文”这条路,而是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更加坚定、更加勤奋地走下去,为什么要在焦虑、犹疑和他人的嘲笑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为什么没有练一身更好的本领。这是我的教训,希望你能吸取。停止无用的焦虑,别管那些嘲笑,好好学习,因为你不知道机遇什么时候会来敲门。
当我们不再被“文科生”这顶帽子压得抬不起头来,抬头看清历史大势后,你会发现,即便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看,文科和理科到底哪一个更“吃香”,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
德国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之间,在亚欧大陆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所发生的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被称为“轴心时代”。那一时期,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在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在古代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亚欧大陆各地不约而同地进入“轴心时代”呢?历史学者们研究了半天,目前得到的最令人信服的答案居然是——技术停滞。
人类文明从距今一万年前的新仙女木期开始爆发,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为止,劳动效率一直是在不断提高的。在不到一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学会了耕种、驯化各种家畜、过定居生活,建立城市、开展贸易。科技从新石器时代一路狂奔,发展到了晚青铜器时代。但到了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亚欧各主要文明都遇到了一个坎,那就是青铜时代与铁器时代之间的鸿沟。
其实在很多文明当中,铁器最早的出现时间比青铜器晚不了多少,但炼铁这门技术对人类来说真的是“易学难精”。炼钢所需要的高炉、焦炭、渗碳、热处理、冷处理等工艺都特别精深而复杂。相比于青铜的低垂之果,人类爬铁器这棵“科技树”,一直爬了两千多年,甚至直到工业时代,炼钢还是技术前沿。一直到最近几十年,炼钢才成了所谓的“落后产能”。但你想象一下一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的人类,这玩意儿他们是玩不转的,想要跨过这个技术门槛,你必须形成规模更庞大的协作组织,并准备一系列的技术和社会前提。而在具备这个条件之前,人类只能被卡在门槛上。那怎么办呢?只能“内卷”呗。所以,在那一千年里,你会发现亚欧大陆各地都是乱世,中国有春秋战国,印度是列国时代,古希腊是斯巴达与雅典的修昔底德陷阱,总之各文明内部都在打架。
但这种技术的停顿与社会的普遍焦虑,反而催生了“轴心时代”。因为在技术的停顿期,个体、群体之间互相比拼的,就不再是“我有某项技术,你没有,所以我可以碾压你”,而是一些别的东西——你的社会组织度如何、你文明的向心力怎样、你的思想能否影响和说服更多的人跟从你。这些东西是什么?说白了,就是今天我们所谓的“文科”。从这个角度讲,你会发现无论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还是同时期希腊的思想爆发,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
科技和人文是人类的两条腿,当技术的那条腿独自前行不动时,就轮到人文的那条腿开迈了。其实直到近代,这个规律也是一样的:从人文上的文艺复兴,到科技上的地理大发现、火药革命,再到人文上的思想启蒙,再到科技上的工业革命。科技和人文的交替爆发和演进是不可偏废的。而很多中国人总会忽略这个问题——孔子之后,因为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用不明显,我们曾长期“重文轻理”,到了鸦片战争,被西方洋枪洋炮教育了以后,又转而“重理轻文”。
19世纪末,中日两国一起向西方派留学生,中国人去了只学造船、造炮、造火车,日本留学生却同时也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甚至文学,德国首相俾斯麦见了这种情况之后,就预言“日本渐强,中国渐弱”。后来,俾斯麦这个预言果然应验了。一个文明,理科缺课当然不行,文科缺课问题其实更加严重。
2021年,日本在万元大钞上换下福泽谕吉,换上涩泽荣一,请注意,这两位可都是文科生。但之后我们非但没有重新重视和尊重文科教育,反而越发在重理轻文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这个现象是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欧洲掀起的技术革新浪潮,所开启的的确是一个“理工时代”。而另一方面,中国在这个浪潮的前期,理科的确“缺课”非常严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到了但凡引进点西方新技术就能带动发展的地步。如此,内外的大势就共同造就了理工科比文科吃香的局面。但这个局面,不是没有终结之日的,眼下,从内部看来,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中国对西方的科技追赶,其实已经逐渐接近尾声了。而从世界大势上看,我们未来所面临的可能也是一个技术的“大停滞”。
所以,当今的世界,其实有点像“轴心时代”来临之前的世界——人类科技这条腿迈得已经差不多了,可能又要轮到人文这条腿开始迈动了。所以,文科在未来的时代是有前途的,我敢肯定,中国目前学文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未来国家会为有基本人文素养和训练的人太过稀少而发愁。
可我也要提醒你,虽然文科生在未来有前途,但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文科生呢?这是另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理转文的人,我的感觉是:真正的“文科思维”其实是一种比“理科思维”更难学的存在。如果说理科思考的是怎样理解物、改造物、利用物,那么文科所思考的就是人应该怎样理解人、打动人、影响人。人比物复杂,所以文科比理科更复杂。
你在提问中说自己大学四年好像没从文科中学到什么,你的这种困境我是能体会到的——从你的来信里。你一定已经注意到了,我在文前列的那个问题并不是你发给我的那个提问。
其实你的提问原文是这样的:
西老师,你怎么看待普通本科学校的文科生?文科的招生人数是不是过于多了?我今年大四,自己和身边人乃至整个文化传媒学院的学生多数都在准备考研和考编。
我自己是文学类考研,第二轮还没背完,喜提合租理科女生“你们不就是背书吗”和“就靠资料的阐述,又没有创新性见解也能拿够分”的质疑。想到自己也确实分析不出来什么特别的,纯属为了学历和同赛道差不多的人竞争,考不上就去卷下一届,考上了就开始努力生产学术垃圾,觉得很没意思。
老实说,看完这个问题之后,我有点晕。因为你的文章不仅分段不合理,而且叙述还有点乱。请对比一下你自己的这个提问和我帮你改过之后的提问。你会发现两者传达的信息几乎没有改变,但逻辑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提问,是先抛出了问题,然后做了一句自我介绍,而后又说了说大趋势,而后又插叙了一段“理科女生”对你的质疑和你的反思,最后又回到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苦恼上。虽然整个提问只有短短几句话,但读后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意识流”的,想到什么说什么,造成的结果则是陈述不够清楚,问题则显得突兀而不够有力。
你看,更好的提问方式是否是这样的呢?你应该先做个自我介绍,而后由小及大,先说你对身边人的见闻,再说对整个学院的观察,再基于这种观察得到一种“趋势”,最终基于这种趋势提出那个问题:我想知道文科生出路何在?这样一步步地说,就会给读者一种“代入感”,能跟着你的思维走,最后走到你提的那个问题上。同样的信息,差不多的字数,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问题也更有力——就像我给你改的那样。是的,无论行文还是说话,都要讲究逻辑感。因为逻辑感是让他人理解你并进而影响他们、打动他们的前提。对于一个以研究人为业的文科生来说,这是基本功。大学四年你别的都可以不学,但这种思维与表达应该学会,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甚至是本能。
当然,我知道,你没有学会这种本事,问题不在你身上。中国大多数高校文科教育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老师和学校几乎从不有意提示我们应该培养这种素养。很多人即便大学毕业,思考也依然无逻辑,表达无逻辑,甚至毫无逻辑地活着。就像我在某篇文章中提过的,很多中国人说话都缺乏基本的条理,说上三句话逻辑就一定散架了。而你的表达,相比他们来说,已经好很多了。
但这种现实,恰恰是“文科生”们的机会所在。你看,只要你的表达更讲逻辑,更有条理,你就会成为这个社会的稀缺品,如果你再能加上一点文采和专业知识储备,那你简直就是鹤立鸡群的稀缺人才了。将来无论是去公司、工作室帮他人打工,还是自己创业,还愁没有一个好的前途吗?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我第一段给你分享的那个教训上:你唯一应该焦虑的,不是选了文科这条路,而是既然选了这条路,为什么没有更坚定、更勤奋地走下去,练一身更好的本领。那么,你现在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还只是大一大二或更小,我可能会给你开一份大书单,慢慢培养更好的表达,更有逻辑的思维。但考虑到你已经大四,又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我建议你可以先别想那么多,先把考研的笔试面试都过了,等到考上了研究生,再着重培养自己的文科思维也不迟——这次只有三年,掐头去尾其实就一年时间,一定要抓紧。当然,如果你考研顺利,闲暇之余我推荐你看三本书,先预热一下。第一本是麦克伦尼教授的《简单的逻辑学》。书如其名,该书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了三个问题:逻辑是什么?怎么用逻辑思考?怎么用逻辑来表达?
第二本是亨利·马丁·罗伯特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如前所述,文科其实就是“人学”,在用逻辑厘清了你的思维后,你可以看看该书所探讨的:人和人之间该怎么样理性地讨论问题?人群之间的规则应该如何制定?这对你进一步的发展有好处。
第三本是福原正大的《未来在等待的人才——哈佛、牛津的五堂思维训练课》。你的提问中,其实隐藏了一个“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而这本书虽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答,但至少会帮你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并理顺你的相关思路,启发你的进一步思考。
最后,我想谈一点自己的感触,读书、上大学,尤其是学文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其实就是让你能把思维理顺,“活明白”,当然还有些人不经过这番训练,也有“逻辑力”,也能“活明白”。但人生中,能活明白的人和糊涂蛋之间的博弈,一定宛如一场明眼人与瞎子的搏斗。
所以,请放宽心。如果你还没选专业的话,我当然是支持你学理,但即便你已经学了文,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每一个方向、专业都有它的精髓,区别仅仅在于,你能否真正学明白它。
为啥您儿子不能像爱游戏那样爱学习
一位家长(应该是一位母亲)给我留了言。
提问很长、很具体,所以请恕我冒昧,全文引用如下:
小西:
你好!
我家有个开学要上初三的儿子,他很喜欢读你的文章,历史、文学、哲学都有兴趣仔细阅读!看到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时事新闻也会问,小西今晚会发相关的内容吗?
我的儿子却对学校的学习很怠惰。
马上初三了,就要面临升学,但是他对学习却提不起精神。他对自己未来要什么一点都没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他每天最喜欢做的就是逛逛知乎,看看小说,打打游戏。他就不想付出努力,因为学习不仅仅是兴趣还意味着刻苦与付出。他就想轻轻松松过日子,稍微有一点困难就放弃。
他英文很好,编程也让老师赞叹非常有天赋。就是这样,他也不肯花时间,能对付就对付了。
最不好的习惯,就是嘴巴上答应要做到的事情,真做起来,如果他觉得烦,就不肯兑现承诺!
小西,能写一篇文章,谈谈怎么让青春期的孩子正确树立起人生的目标吗?真害怕这孩子长成空心人!
谢谢小西!
我的回答如下。
这位妈妈(听语气冒昧揣测您是位母亲):
您好!
看了您的提问我很感动,我还没有那个幸运能做父母,但正如我在评价我父亲的文章里提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感情最让我受触动,您的提问中呈现的那种对儿子满满的关爱,让我读之特别动容。
您说您的儿子也赏光爱读我的文章,很荣幸。
我希望这位同学——如果您读到我这篇文字的话——也能感受到您母亲的这种关爱。我比您年长一些,所以“倚老卖老”地说,虽然她的有些关心可能让您现在感觉不咋舒服,可等您年纪再长几岁,经历社会毒打,就会知道这样的关爱是多么宝贵,愿您珍视,也愿您耐心看完此文,因为会比较长。
转过头来跟这位母亲说,很有意思,您对您儿子的描述,让我莫名地想起了《史记》中对项羽少年时的那段描写:
据司马迁说,项羽年少的时候很不爱学习。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他的家长、叔叔项梁就发飙了:你这娃怎么这样呢?学啥啥不成,空耗青春……反正就是跟您对儿子的评价一模一样。
那项羽怎么说呢?“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愿学万人敌。”
这个牛吹得项梁很高兴,小子看来有大志向啊,有人生目标啊。于是,项梁便教他能“万人敌”的兵法。
请注意,司马迁如果写到这里就打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项羽幼时就有宏图远志,要学就学万人敌,你看看你看看,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人生有远大理想就是好。
但要不怎么说史学家讨人嫌呢,司马迁非要在后面又写了一笔:“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写到这个地方,少年项羽的人物属性就立起来了,他是个什么人呢?和您描述中的您的儿子一样:有天赋,有才能,但学啥都不肯花时间,能对付就对付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最最不好的习惯,就是嘴巴上答应要做到的事情,真做起来,也就那样(明明自言要学“万人敌”,真学起来也只是“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所以足见,年轻人都是相似的,青春期嘛,谁没过过,贪玩厌学,大家都一样。
可是为什么会如此呢?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玩耍、讨厌学习呢?其中的心理其实很耐琢磨。
您提到您的儿子爱玩Minecraft(中文名叫《我的世界》),很巧,这个游戏我也爱玩。我不知您有没有站在您儿子身后看他玩过这个游戏,如果有过,您是否曾觉得很奇怪:这个“小破游戏”有什么好玩的呢?
画面特别粗糙,就是一堆马赛克不说,也谈不上什么游戏性:它压根就没有故事,就是把一个马赛克小人放到一个马赛克世界里,从无到有地砍树、挖矿、搬砖、造工具、盖房子、生火、打猎、种田、维持生存……
总之,这个游戏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而且还模仿得特别拙劣,全是马赛克方块,毫无美感。
这可就太神奇了,既然你这么喜欢砍树、挖矿、搬砖,那你就在现实世界里砍树、挖矿、搬砖好了,既不费电,图像分辨率还高,还能挣几个钱补贴家用,对吧?
同样是搬砖,现实里它咋就不香了?
可事实就是,现实中是很少有人沉迷于搬砖工作无法自拔的,即便老板发工钱。你还要抱怨“人生活得怎么这么艰难”“‘996’迫害了我的生命”等,可一到游戏里,会有一堆人沉迷于此无法自拔,把数百个小时的时间耗费在这种“虚拟搬砖”当中。
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区别其实只在于,游戏中的奖励回馈比现实中快得多。
你看现实中的搬砖生活,回馈是很慢的,你得累死累活干一个月,老板才能发你工钱(在不拖欠的情况下),而且拿到钱,你把它花出去买辣条以后,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如果你在攒钱买房,或者还房贷,那对不起,这点满足你也得不到。
学习则更惨,您儿子现在是准初三,他得再学一年才考高中,高中再上三年考大学,大学再上四年考研究生……总之要花上无数时间、心血,最终才能在这条漫无止境的赛道终点得到一点甜头。
可是,游戏当中则不然。在《我的世界》里,虽然确实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但游戏设计者把回报的速度大大地调快了:砍两下树就能搭个木屋,敲两下石头就能盖个石屋,短短几个小时内,会玩的人可以在一无所有的荒地上凭空建起一座大厦,把文明从原始时代演进到机械时代。那种迅速、即时、显著的成就感,会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所以,游戏里的搬砖,跟现实里的搬砖完全是两个味道。
是的,大多数人对游戏和工作、学习迥然相异的态度,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是讨厌工作,而是讨厌工作带来的收益太少、太迟;我们不是厌烦学习,而是厌烦学习的回报来得太慢,太不可见。
您说您儿子学习不刻苦、不努力、没长性,他打游戏时就很刻苦、很努力、很有长性啊,为什么呢?就因为学习的回报是不确定、虚无缥缈、让他感觉远到看不见的。相比之下,游戏给予的回报是稳定、实在、近在眼前的。
请您设想一下,在远古时代,一个原始人所面临的环境,可不就是和《我的世界》极为相似,是一个需要立刻获得即时回报的世界吗?我们的大脑就是基于这种环境进化出来的,所以它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感觉最舒适、最上瘾,因为那真的是“我的世界”。
相比之下,现实世界则被人类文明扭曲得非常“反人性”,您儿子目前所处的教育体系尤甚,我手头有一本人大郑也夫教授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对此就有论述。
在该书中,郑教授就指出,中国目前的“教育军备竞赛”,将学习变成了一件高成本、长投入、低回报的事情。
人类大脑是追求短回报的,但教育却要求孩子经历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才能得到成果。
人类大脑是寻求新鲜刺激的,但教育却要求学生在有限的习题上反复演练,比拼熟练度。
人类大脑是需要被鼓励的,但教育中的考试本质就是将鼓励给少数优胜者,而把打击留给名落孙山的大多数……
这么违反我们本性的事情,却被安排在我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去持续地做,能苦熬过这个过程却不厌学的人,那才是真的有点奇怪。
所以,您儿子的表现很正常,很符合天性,需要的只是您正确的引导。
解决之道是什么呢?
我觉得解决之道就在您最后提的那件事,怎样确立“目标”。
但这个“目标”不能太笼统、太长远,比如您说让我谈谈“怎样让孩子树立起人生的目标”,这我就做不到,您也没法让他现在就做。因为这太虚也太长太远了,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在十几岁时就确立人生目标,并最终办到呢?我觉得很少。
问题在于,人生目标,这事比学生在学校里听老师教育“考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还远,我们的教育本身就把回报推得遥遥无期,一个更遥远、更虚无缥缈的“人生目标”,对激发孩子的斗志是无意义的,可能只有反效果。
好的目标,首先必须有实在感。
你看项羽年轻时那么不爱学习,后来为啥当了西楚霸王呢?我觉得跟他叔项梁带他去了一次咸阳很有关系,一看到秦始皇的车驾,项羽的目标感伴随着野心立刻被激发出来了,“彼可取而代之”。此后,他的人生就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所以,眼见为实,这是很重要的。
具体到当代,我倒是建议您如果有条件,多让您儿子见识一下您想让他确立的目标的具象化的体现,用那些具象化的东西吸引他的兴趣。
比如,我对外语第一次有兴趣,其实是在出国之后;对物理、化学第一次有兴趣,是在家人给我看了一些有趣的实验之后;而对写文章、看人文书第一次有兴趣是在有喜欢的姑娘,需要给她写情书之后。
记得我妈当时还跟我说:“想让人家喜欢你,学习你得学好啊,因为你又不会打篮球,耍不了帅。”
你看她这话今天听来就很“狡猾”,也很具象,一下子帮我确立了一个能达到、有回馈的具体目标:好好学习,追到校花。
这些目标的培养,共同特点就是要有具象化的“药引子”来激发。建议您也这样做。多让您儿子见识一下这个世界的美,激发他自我订立目标的雄心。
另一个要点,就是目标一定要“碎化”。
您如果研究游戏,就会发现大多数游戏都非常强调要将大目标分解,我们的说法叫“做任务”。游戏设计者一定会设计一个任务栏,把游戏的整体目标分解、碎化成一个一个小目标。新手要做什么任务,杀几只史莱姆(1),得个什么小奖励,这是非常关键的。
假如一个游戏上来就只给玩家一把剑,用个画外音提示他“伟大的勇者啊,你的人生目标就是击败恶龙”,然后啥小目标都不设计,迟迟不给玩家即时奖励,那玩家一定会把剑一丢,并且说:“这啥破游戏啊!不玩了!”
是的,将目标分解、碎化非常重要,小目标甚至比大目标还重要,千万不要把小目标定得太高太远,像“先赚他一个亿”之类,人家王大老板才敢这么提。
所以,相比人生目标,我觉得您可以跟您儿子探讨一下,像游戏一样,在现实的学习中,先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小目标,然后再像项梁一样,给他具象化的体验和激励,相信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结尾我跟您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最近读某名人传记刚看到的。
有位大人物,年轻的时候借了朋友的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来看,还书的时候两人就探讨开了。他那朋友感叹说,你看华盛顿、拿破仑、彼得大帝,这些“世界英豪”多伟大啊,咱中国现在就缺这样的人物,所以我们要立志成为这样的人。
这位大人物听后部分同意了朋友的观点,但提示说:其实也不尽然,你看华盛顿年轻时勤恳地在英军中服役,并没有想到后来要领导美国革命啊;拿破仑,在法国皇家军校学习,勤学炮兵,也没有想到自己后来能成皇帝;彼得大帝,上台之后先乔装去荷兰学造船,而后才变革了俄罗斯。凡举这些世界英豪,都是先把实在的小事做好,在做事中一点点找到“天将降”其的“大任”的。
后来呢?后来这位大人物建立了与那些英豪相类似的宏图大业。而他那位朋友也还不错,至少我读的这本传记就是他为他的这位老友写的,他后来的主要功绩就是给这位成功的老友写传记。
是的,小目标比大目标重要,实在的短期目标比虚无缥缈的“人生目标”重要。因为前者能像游戏一样给参与者以“即时回馈”,让他们的学习、工作越做越有劲,找到真正可行的人生目标。
所以,请像玩游戏一样定目标,把这场人生游戏玩得精彩些。
这就是我应您要求,为您和您儿子做出的回答,愿您满意。我谈不了怎样树立人生目标,只祝您的儿子尽快找到属于他的“小目标”。
(1)史莱姆:一种在现代电子游戏与奇幻小说中常常出现的虚构生物。
阅读和写作,都是修行
我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读书、写稿,但也有一些社交,而时间在社交上总是最不经花的,与亲友多聊两句,一天就过去了,重坐回电脑桌前,往往就丧失了灵感,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好文字,这样的时候我脑子里有再好的题目也会选择停更。
有朋友问我,每天读书、写稿会不会很累。
在我看来,阅读和写作之于我的人生,其实都是一种记录和修行。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在他的就职演讲中曾说,他很推崇天主教圣人圣奥古斯丁。
而这位圣奥古斯丁在写《忏悔录》时,记录过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奥古斯丁青年时代一度非常迷茫,有一次在无花果树下,为各种事情纠结满腹,不知向谁诉说。
这个时候,他耳边突然听到了一个不知是男是女的童声:拿起来读吧!
于是他就拿起他手边的那本书,读了起来,从此踏上了他的成哲封圣之路。
在故事之外,我更相信他的改变是受了其母亲的影响。
知名圣徒在皈依教门时会遭遇“神启”,这在基督教传统中是一个常见的套路。而这些“神启”在不信者眼中大都是很匪夷所思的。
但在所有的神启故事中,我最喜欢圣奥古斯丁这一条。因为我觉得它说明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文字是有它的魔力的,所以阅读是一种修行。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指出:思维的本质就是语词。
而我觉得,文字是语词最逻辑化的呈现,是一个人思维的试金石。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一个人的口头表达,有时是不需要那么严密而有逻辑的。即便是你和人面对面交流时,也会有太多的外物干扰你对他所传达思想的判断,他的容貌、他的口气、你们所处的环境,等等。思维在这些杂音当中扭曲失真,你的思维是很难明晰、通彻的。
而一旦形成文字,当你阅读和写作时,人的思维就将被梳理,那是一种心无旁骛、宛若入定的状态。那种感受,是音频、视频等体验无法给你的。
所以,圣奥古斯丁说他在阅读中找到了神启,摒弃了自己的烦恼……这样的体验我相信是真实可信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推知,不管技术如何进步,视频、音频怎样给普罗大众洗脑,阅读将永远保有一块自留地,留给那些真正爱智求真的人共享思维的乐趣。
也正是为了回馈那些寻找这份乐趣的朋友,我希望我自己的文字今后能打磨得更生动、睿智、醒脑而有趣,这是我争取每天都写点东西的原因。
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在这个嘈杂的时代,做好这份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