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书名:深度社交 作者:伍小丁 本章字数:11457 下载APP
了解社交的目标,剖析社交的本质
在多数社交活动中,人们都带有收获的心理与他人交流,都希望从他人那儿获得价值和满足,可以说多数人的社交活动具有一定的目标,优秀的人社交时,要懂得如何分析和衡量,从而避免无效社交。
把握社交的基本形式
在日常社交活动中,社交往往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价值社交。共情社交是指为了获得情感联结、情感体验、有共同的兴趣等而产生的社交行为。这种社交行为并不涉及物质利益的交换,它的出现建立在共同的情感体验之上,一般来说,双方从小就生活在一起,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他们可以依靠这一类情感进行社交,并通过社交来强化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依赖。共情社交存在的前提就是,当一个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独立,面对共同兴趣与话题,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人们渴望也需要从朋友那里获得更多情感上的联结和支持。
但是随着个人的不断成长,随着心智的成熟,随着人们不断体验到社会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共情社交就会不断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越长大越孤单,朋友也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和别人交心。这个时候,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现实,会越来越注重对效益的把握,他们希望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希望寻找更大收益的机会,价值交换成为社交活动的主流,价值社交开始占据社交活动的主流。
价值社交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一目标,为了从他人身上获得某种收获而进行的社交活动。价值社交往往决定了社交的方向、社交的对象、社交的形式、社交的态度,而这种行为在很小的时候可能就会表现出来,比如孩子会倾向于和那些经常给自己东西吃的伙伴一起玩耍,如果有人不愿意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其他人,那么其他人往往就会选择冷落和疏远他。
当人们成长起来之后,渴望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收获,或者希望自己的某些方面得到满足,此时他们就会有意识地选择社交对象,就会有意识地选择社交伙伴。而一般情况下,价值社交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有效信息的传递,简单来说,就是双方说的话是有意义的,而不是胡说八道或者没意义的闲聊,或者说双方的对话可以对接上,而不是双方各说各的,互不理解。
第二种就是价值互换,对于任何人来说,社交都不单单是一个索取的过程,而是一个交换的过程,一个人想要从社交对象那儿获得某个方面的满足,那么就要提供对等的或者能够吸引对方的东西。
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在社交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打算,并且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应该给予对方同等价值的回应。在很多时候,人们喜欢将共情社交和价值社交混为一谈,或者过分夸大共情社交的作用,结果反而会让自己的社交活动难以继续和深入下去。
有个人经常让自己的一位朋友帮忙从荷兰代购奶粉,每次当朋友将奶粉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竟然连代购费也不给,他认为双方本来就是朋友关系,根本没有必要算得那样清楚,因此常常选择性忽略。这样的社交行为让朋友觉得有些不满,所以朋友很快就和他断绝了往来,没有再帮忙代购过,双方之后再也没有说过话。
某公司的一位员工深得部门上司信任,经常会接到一些重要的任务,并且上司也经常会在内部会议中点名赞扬他,这使得他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他发现这个上司虽然对自己非常信任,但常常会将自己当成私人劳动力来对待,比如在上班期间,上司常常会让他帮忙下楼买一杯咖啡,会让他帮忙购买一下飞机票,对方常常不付钱,而且还连声谢谢也没有。更过分的是,上司经常会让他帮忙处理家庭事务,结果导致他的工作常常堆积如山。
一段时间之后,这位员工发现自己的月底考核竟然不过关,还被扣除了部分奖金,这让他觉得很委屈,而上司对此竟然没有任何表示。思前想后,他向公司总部提出了申请,希望转移到其他部门去工作,尽管部门上司千方百计挽留,但是这个员工再也不想和上司有任何联系了。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混乱共情社交与价值社交的边际,认为都是朋友、都是熟人,让对方帮忙也是应该的,根本不存在吃亏的问题,如果和朋友还要谈条件,那就太不够仗义,太伤感情了。而恰恰是这一类混乱边际的思想阻碍人们从朋友那儿获得更多的满足,阻碍人们之间出现更加深入的接触。
人们需要了解共情社交与价值社交的区别,需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边界,即便是关系非常要好,也要注意分寸,不要总是以共情社交的模式去要求他人满足自己的需求。两者不能混淆在一起来处理,如果有一些情感上的需求,可以用共情社交的方式去请求他人,如果自己有什么实际需求,那就需要采取价值社交的方式。
一个人要求另外一个人无偿为自己服务,可能会伤害到彼此之间的社交关系,导致双方的关系淡化。价值社交是符合个人的现实需求且建立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的,一旦得不到想要的价值,社交行为也随之土崩瓦解。
做好社交准备,明确社交目标
价值社交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社交模式,可以说在成人世界中,价值社交占据了绝大多数,毕竟每一个人都活在现实世界,也都存在一些现实的需求,因此几乎都离不开价值社交,而且也需要掌握一些价值社交的技巧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自己的社交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希望从他人那儿获得什么,希望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往往存在不同的社交目标,可能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同,为了促成合作,为了融入对方的圈子,为了让对方购买自己的产品,为了结交新的朋友,也可能是为了让对方帮忙摆脱困境。人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社交目标。许多人喜欢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但是并没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每次只会与别人寒暄几句,或者聊一些可有可无的客套话,常常陷入盲目和无效社交的状态。在生活中,很多人将社交定义为简单的对话,定义为问候和点赞,定义为一面之缘,定义为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这都是缺乏社交目标的体现。或许他们只是纯粹地想要认识对方,想要让对方认识自己,仅此而已。可是这些并不是社交目标。
有个创业者寻求各种关系找到了一个投资者,然后坚定地说:“我之所以大费周章地想要和他见上一面,可不仅仅是一个粉丝对偶像的崇拜之情在作祟,我需要获得他的投资,确切地说我希望得到他的钱。”这里谈到的获得融资就是社交的目标。
有个商人想要与某家企业合作,因此特意去拜会这家企业的领导人,这个时候整个拜访活动的目的就是促成合作。
有人在管理企业时遇到了困难,于是不得不去请教上一任领导者,这样的请教就不是叙旧而是希望获得指点了,从对方那儿获得一些有用的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成了彼此交流的目标。
社交目标必须包含自己的利益和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社交目标可以分阶段进行,即第一次社交要达到什么效果,第二次社交应该实现什么目的,第三次社交需要满足什么需求。社交者应该针对双方交谈的状况和进度进行合理规划,也可以提前进行规划,按照特定步骤推进社交计划,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些人会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在最初的社交活动和沟通中并不会表现出自己的需求,并不会急于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是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通过多次的社交来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然后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一般而言,他们需要事先制订周祥的计划,需要事先对整个社交活动进行合理规划,制订各个步骤以及各阶段的社交方式。
许多人都会制订社交计划,而在社交计划中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就是对社交活动做好准备,这些准备活动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先准备好要讨论的话题,准备好自己要问的问题,自己提出来的条件,以及面对对方可能出现的反应应该说什么,然后将这些内容列成一个表格,并做好资料准备。要明确自己的谈话策略和进程设定,确保自己可以按照计划行事。
同时也要对客户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一般可以简单地制订一个客户档案,在档案中将社交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这里面包含了对方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年龄、工作职位,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对方的性格、兴趣爱好、说话的特点、成长经历(工作经历)等。对于对方喜欢做的事情以及需求,一定要重点进行分析。如果是单纯的约会,那么就要明确什么时候见面,在哪里见面,并对见面场地进行布置和安排。
华先生是一个供应商,经常会出席一些重要的社交派对或者一些社会性的活动,每次参加这些活动之前,他都会先拟订一份社交名单,将自己准备联系的人的名字记下来。不仅如此,他会做好各种准备,自己将要谈论什么项目,自己期望获得的合作模式和报价,为心仪的社交对象准备的礼品以及要说的话。有时候如有必要,他会事先准备好一篇发言稿,他认为,公共场合的演说会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兴趣,而事前精心准备好发言稿则让他可以在这一类场合中保持从容不迫。
通常来说,准备工作是为社交目标的实现做铺垫,那些做了充分准备的人可以在社交沟通中表现得更加从容,也能够更合理地追求自己订下的目标。但是并非所有的社交活动都适合做准备,在很多时候,人们可能会偶然遇到自己想要认识的人,遇到自己想要交往的人,这个时候准备工作也就不存在,但必须在短时间内想好该怎么开口,怎么提出自己的需求,弄清楚自己想要从对方那儿获得什么。这个时候,人们需要更为出色的反应能力,需要快速调动自己的资料库,找到更为合理的社交模式进行对话。
谈论他人的需求,展示自己的价值
尽管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定义,但社交就像一场谈判,社交的目的就是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人们不妨想象一下自己当初为什么会结识更多的人,为什么会认识更多的合作伙伴,仅仅是因为自己想要和别人说说话吗?换一个思路,如果社交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人们会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抛弃它呢?如果客户不再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如果朋友不会在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如果身边的人在利益驱使下选择背叛了我们,那么我们是否还愿意与之交往?
很显然,社交是一个相互满足的过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恰当的表达,但是需求本身就是一个人性化的词,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人们有社交的需求,拥有自己的社交意念,就是因为社交能够带来其物质上或者情感上的满足。
好莱坞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名人派对,顶级富豪们会举办一些宴会,这些人并不都是为了联络感情,很多时候则是事业和生意的布局,在派对和饭局上,人们更容易获得进步。即便是平常人,也会通过社交活动来维系感情,会通过社交活动来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在形形色色的社交活动中,销售人员渴望出售自己的产品,商人希望找到更合适的合作伙伴,职员渴望获得证明自己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明确的需求和目标。当然,为了让社交活动更加深入,为了确保双方可以进行更有意义的对话,人们不能直接说“你帮一帮我”、“我们之间是否可以进行合作”、“我希望你给我一个机会”,而应该努力展示自己的价值,即“我有什么”、“我能够为你带来什么”。
销售人员为了拉拢顾客,不能将谈话停留在“我具有什么产品”、“我的产品怎么样”、“我建议您使用这款产品,它的功能非常强大”上,而应该重点突出“我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我的产品具备什么价值”这样的主题。人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陈述某种事实,而是让对方觉得受益,要具体谈到能够给他人带来什么满足。比如营销者最初在销售圆珠笔时,通常都在强调圆珠笔具有可更替的笔芯,这是圆珠笔的一个优势,但优势并不意味着就能带来价值,因此一开始产品卖得并不好。后来营销员改变了策略,强调“圆珠笔芯再也不用像钢笔一样灌墨水”时,反而销量大增。这个时候,“再也不用灌墨水”就是一种受益,而这种受益能够引发消费者极大的兴趣,他们愿意针对这款新产品进行更深的交流和了解。
在日常社交模式中同样如此,想要让别人更加关注自己,想要引起对方继续深入交谈的欲望,一定要注意提升自己的价值,并注意展示自己的价值。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人际资源的价值和认识对方多久并没有太大关系,真正有关系的就是自己对他人而言有多大的价值,一个人的价值越大,对他人的吸引力也就越强。
许多人会说“我是一个幽默的人”,但实际上远远不如“我能够给你带来一段愉快的谈话”来得更为巧妙,当然,人们不仅仅需要在口头语言上介绍自己,更需要在对话中展示出幽默有趣的一面。同样地,如果人们自认为是一个好的帮手,那么就要在工作中为他人提供真真切切的助力。许多人想要和别人做生意,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告诉对方“我能够为你带来什么利益”,只有满足对方的需求,双方之间的谈话才能展开,或者说对方才愿意深入交流。如果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满足对方的利益需求,那么对方肯定不会对彼此之间的交流产生期待。一个人的社交价值决定了他的社交成效,以及对人际资源的掌握程度。
有本书叫Give And Take: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uccess,书中谈到了人际网络中的三种人,一种是Giver(给予者),一种是Taker(接受者),一种是Matcher(匹配者),其中能够获得卓越的社交价值的人就是Giver,他们能够给其他人带来价值,能够让他人感受到与自己交往的价值,因此往往会吸引对方主动交流。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如果自己做过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有什么独特的能力,都可以与他人分享,这是自我增值的一种机会。不仅如此,Giver(给予者)会想方设法了解他人的需求,会重点谈论他人的需求,并以此作为展示自我价值的铺垫。
相比于那些盲目展示自我价值的人,了解他人的需求可以让自己的展示更具针对性,也更有影响力,毕竟并不是任何价值都会对对方产生吸引力。有时候人们会说“我能为你带来什么”,但或许对方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因此更好的办法是告诉对方“我会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发明电磁感应的过程中,内心非常激动,他意识到这将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而且将会改变整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可是他却面临着研究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觉得他的发明有什么实际价值,也没有企业家愿意提供资金帮助,不得已,他和助手只能求助于首相大人。
有一天,他和助手拜访了首相,当时助手直接提出了索要经费的事情,并且兴致勃勃地谈论了这项发明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但首相对法拉第和助手并不熟悉,他也搞不清楚这两个人所谈论的科学发明究竟有什么意义,他根本不关心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因此任凭助手怎么解释,他始终表现得无动于衷。
眼看着这一次造访要以失败告终,这个时候,法拉第终于开口了:“我想我助手说得很明白,科学可以带来发明,发明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地人们就离不开这个发明。到时候,我想您可以用它收税。”当首相听到该发明可以创造更多的税收时,立即动了心,于是很快同意给两人的研究拨款,最终解决了法拉第的燃眉之急。
在社交活动中,价值呈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提升社交深度的重要方式。古人很聪明,他们会将朋和友分得很清楚。上古时代人们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可以说朋本身就代表了价值交换。“友”则是一个甲骨文文字,看起来像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才能为友。这里提到的更多的是情感交流。可以说朋友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价值交换的因素,而在如今的社交活动中,价值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向人们展示自己的价值,或者展示出满足他人需求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迎合他人的兴趣。
不要等到需要帮忙时,才想起朋友
许多人将通讯录上能够拨通但是很久没有拨响的号码称为僵尸号码,将一些明明存在却从来不做任何评论的网络账号称为僵尸账号,其实如果挖掘背后的原因,恐怕在于拥有一批“僵尸朋友”。所谓“僵尸朋友”可以认为是一些与他人具有朋友关系但是很长时间或者说基本都不会进行互动往来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朋友已经许久没有联系了,翻开通讯录,可以看一看有多少朋友、同学以及客户成了熟悉的陌生人,那些所谓的好朋友、所谓的老同学、所谓的老客户,究竟有几个月未曾联系了。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类特殊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人际交往的淡薄,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朋友对你失去了兴趣,另一方面则是你没有及时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导致关系越来越疏远。
这里所说的疏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次性的交流,比如很多人与他人建立起比较紧密的联系之后,很快就失去了联系,双方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交流,这一类情况往往发生在营销者与客户身上。还有一种情况是双方关系比较密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之间的交流次数越来越少,从最初的每天交流一次,到每个星期交流一次,到最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才交流一次,这样低频率的社交无疑会导致关系越来越疏远,彼此之间想要再进行深入交流,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维系感情这件事上,很多人都缺乏主动性,而且一直都在为自己的“缺席”寻找借口:
——“他们都很忙,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没有必要去打扰。”
——“我们要是离得更近一些,就可以天天串门了,但是他的房子在郊区,我得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而且前提是不堵车。”
——“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好,没有必要天天问候。”
——“我最近一段时间太忙了。”
除了亲人之外,社交通常并没有天然的信任基础,人们之所以有机会强化彼此的关系,并增加信任,主要在于交流的主动性以及交流的频率。平时经常主动联系对方,定期维护自己的朋友圈,维护和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那么在关键时刻,对方才愿意提供帮助。定期联系他人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平时花时间和对方聚一聚,偶尔通一通电话,发几条信息聊一聊各自的生活和工作,经常登门拜访,通过串门来强化彼此的关系。当对方面临困境的时候,能够帮忙的就不要轻易推托和拒绝。
深入交流并不是通过一次或者几次的社交活动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依赖情感的慢慢培养,也就是说社交双方需要通过不断交流强化关系,并在关系的提升上逐步深化谈话的内容。人们平时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朋友、客户进行交流,而不要等到需要他们时,才想起来给对方打电话。有些人平时不懂得与人打交道,也不注重和老朋友联络感情,等到自己需要寻求帮助时才想起给朋友打电话,想起和朋友叙旧、聚餐,可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情感维系和情感基础,对方可能并不愿意提供帮助。
米尔顿是一个普通的塑料供应商,但是他却在有限的规模和能力内将生意做到了极致,他做过的生意成功率达到了80%以上,而且很多跨国公司都有意和他合作。而这一切源于他在做生意的时候坚持的一个策略,那就是只要和任何一个客户建立联系,那就要将这种关系转移到生活当中。事实上,对于那些和自己打过交道的客户,米尔顿都会一视同仁地对待,平时会给他们打去电话,偶尔派人送去一些小礼品,他还抽空与客户一起出去旅游,双方会谈论各自的工作和家庭。而正是因为多年来的积极耕耘,他建立起非常广阔且稳固的人际关系,生意自然越做越大。
有经验的社交者都知道一个道理,好的关系应该深耕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应该是生活点点滴滴的积累,想要让彼此的关系更进一步,想要让彼此之间的交流实现突破,保证交流的频率是基础,虽然频繁交流并不能保证双方建立深度社交关系,但不会交流的人肯定无法赢得他人的信任。
所以人们应该定期联系好朋友和客户,应该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社交行为学家的说法,如果人们有一个固定的社交群体,那么应该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在社交时代,每一次发言都有外部性(溢出效应),这些溢出可能会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但无论是哪一种溢出都会积累沉淀出个人品牌,而个人品牌的塑造又会竞争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如果人们在社交中表现得不够主动,尤其是在群体社交活动中保持沉默的话,往往会被大家默认他没有正外部性,而且很多人即便表现出了负外部性,也不会受到惩罚,因为这个时代真正排斥的是那些不喜欢发言的人。因此,最好的交流就是每隔一两个星期就与对方进行交流,如果觉得时间比较紧张,也可以采取节假日问候和拜访对方的形式,而平时遇到什么问题的话,更应该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
为了保证关系有更深的突破,在交流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其自然和深度。交流自然是保证真诚的前提,是保证双方情感深入的基础;而深度指的是内容上的深度,平时有什么问题可以主动和对方进行交流,对方有什么疑难,则要积极提供帮助。一开始,如果双方的关系不那么密切,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问候,等到关系越来越好,就可以进行深入交流,而不是继续说“最近怎么样”、“有空一起聚一聚”之类的话。
沟通中的4P法则
有经验的人能够意识到社交中的价值因素,因此他们并不避讳这一点,通常情况下,他们会有步骤地展示出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直接告诉对方“我们进行交换吧”,或者直接说“你开个价吧”。
任何一种成功的社交都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这是挖掘社交深度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如何有步骤地达到自己社交的目标,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内向者沟通圣经》的作者珍妮弗·康维勒曾经提出了一个“4P”法:准备(Preparation),展示(Presence),推动(Push)和练习(Practice),这个方法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成立的。
——准备
准备就是做好即将面临的社交环境和社交对象的准备工作,通常是准备社交活动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所要说的话,所要注意的细节,以及设定一个基本计划和步骤。这可能涉及对社交对象信息的收集,对相关资料的审核,对相关对话的练习。
准备工作是推动整个社交活动的前提,也是确保谈话更加有趣、更加顺畅的基础。如果人们能够提前对相关事项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准备,对于社交过程以及社交结果的掌控力就会得到增强,对于社交深度的挖掘也会更加彻底。
——展示
展示往往是一种态度上的呈现,主要是指在社交对话的过程中,人们应该将关注点落到当下需要解决的人和事上面,并且尽量思考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可能达成的共识以及制订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关系。展示的目的是突出自己的存在感,是告诉对方“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或者“我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语言”,而这样的展示无疑会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的交流奠定基础。简单来说,展示主要包括倾听对方的谈话,进行实质性的交谈,自我介绍并且回答问题。
在整个社交过程中,展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个人优势与能力的展示,也是建立良好社交关系的基础。一般来说,个人的展示建立在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只有准备工作更加完善,整个社交展示才会更加完美。
——推动
推动是指人们在面对社交分歧、社交矛盾时的一种自我调整状态,每个人的性格、经验、知识、能力、背景、地位、需求都不同,因此难免会在一些问题上产生分歧,这些分歧可能会影响彼此之间的社交状态,导致人们刻意回避社交活动。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到社交环境中去,人们需要推动自己走出心理舒适区,主动去面对分歧,并主动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在必要的时候应该主动做出让步和妥协,以平衡彼此之间的社交关系。可以说,推动包括了主动与对方接触并进行对话,主动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换位思考以及妥协。
推动可以说是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它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去接受和面对社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价值和优势应该继续展示,但是最重要的是确保自己适当地向对方靠拢,确保自己不会因此而搞乱整个社交关系。
——练习
练习是为了不断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它是以准备、展示、推动这几个步骤为基础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合理的社交模式和步骤,而且人们也需要在这4个步骤中不断循环往复,直到人们掌握新的技能。当然,练习可以在现实环境中进行,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模拟演练,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
比如一个创业者经常要与陌生的客户进行交谈,首先就要想办法收集对方的信息,了解对方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格、喜好、生活习惯等资料,然后制订一个客户资料档案。除此之外,还要对社交时间、地点和场景的布置进行准备,要准备好自己的谈话内容,最好写出一张演说稿或者将自己要说的重点写在纸上。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准备工作。
见面之后,要巧妙地展示自己的特长,要告诉对方自己具备什么价值,尽量提升自己在社交活动中的存在感。并且想方设法表达出社交的愿望,展示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比如了解对方平时喜欢打篮球,就可以讨论篮球话题,了解对方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专业,可以讨论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
当双方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多时,最初的隔阂也就慢慢消失,客户开始慢慢接纳这个创业者,此时创业者应该把握住时机进行深入交流,在谈到彼此利益上的分歧时,不要刻意回避,而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且主动和对方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在谈判中适当做出让步和妥协。而这种让步的目的是确保对方能够继续交流,同时也是为了换取对方的一些让步。
创业者可以反复按照这些步骤与不同的客户进行交流,从失败中积累经验,从挫折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改正,然后再将新技巧运用到新的社交当中。这就是练习的好处,也是练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它可以帮助创业者在不断的社交谈判中掌握更加丰富的社交技巧,提升社交能力和水平。
对于人们来说,沟通中的4P法则是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其应用范围非常广,而且效果显著,它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并且帮助人们顺利实现社交目标。
确保社交平衡,从容化解矛盾
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一个人在交往中,都有自己的需求。依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现实需求,这些现实需求就使得个人在生活、工作、社交中表现出不同的角色。将话题缩小到工作当中,这种在工作中追求个人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和相互帮助的行为模式、社交模式本身就是推动个人前进的基础,也是维持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前提。
了解他人以及自己的角色,往往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比如当两个人准备进行合作时,他们由于有着更多的价值需求,有着共同的目标而愿意坐在一起进行深入交流。对于双方来说,深入社交的意愿来源于这一次的合作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苹果公司与谷歌公司多年来都是死对头,双方在科技领域内一直相互竞争,而且还为此打了数场知识产权的官司。可是双方的领导者最后却愿意坐在一起深入交流,各自谈论彼此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和解的方法。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双方都希望能够停止互挖墙脚,毕竟每一次的人才流失都会导致科技和机密的外流,这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正如乔布斯所说的那样,这是一次双赢的会晤,没有任何理由去反对。因此,即使双方再有竞争,如果有一致的目标,也可以用“求同存异”的方法去化解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的需求往往就是社交的直接动力,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利益时,必定会想方设法与他人深入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合作,就像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价值交换一样。
除了共同目标的需求之外,人们还有情感上的需求,这些需求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简单来说,人们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进行此类交际的时候,人们通常不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他们更注重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信仰或道德情操。他们往往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更加关注个体的社会性和自我实现性。类似于教师、医生都是表现性角色,他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很强烈,并且不会仅仅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
比如当一个人缺少朋友,缺少一个值得倾诉的人时,往往会寻求一个情感寄托,这个时候他会千方百计与其他人进行深入交流,这种交流并不以利益的获取为目的,并没有什么利益上的满足和交换,个人试图与他人建立更稳定、更亲密的关系,目的是在情感上获得支持,为了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情感释放空间。
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从感情方面入手,有时候,即使双方有一定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也能够化解很多矛盾。
在某种意义上,比如老师、医生等职业的人,他们更愿意帮助他人,他们之所以愿意和其他人建立更深的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最高层次。老师愿意和学生家长建立更深层的交流,就在于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育价值,更好地尽到自己的教育职责。医生以救人为己任,对他们来说,和患者沟通的次数越多,交流的内容越深,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自己的成就感也就越大。这是他们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双重体现。
每个人在社交中的角色都是由现实生活的需求决定的,都是由个人的实际目标来决定的,每一个人都有多重身份,都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这些不同的角色就具备不同的社交目标,可以说每一个人的身份和角色都是灵活多变的,而人们要做的就是遵守每一个角色、每一个身份的责任与立场,明确不同角色划分的界限。明确界限才能够有效实现角色的平衡,而这是稳定和强化彼此关系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