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书名:情感暴力 作者:(德)维尔纳.巴腾斯 & 王烈 本章字数:16134 下载APP
孩子如此脆弱
从生命的第一天起,孩子就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否安全、过得是否好。他们的第一语言是触摸,而且他们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如果关爱缺失,很快就会体现在身体上:婴儿会更易激动、紧张、哭泣,整个身体都会受到压力作用。他们能很准确地感知到自己以何种态度被对待。
如果婴儿得不到回应
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的安娜-莱娜·齐特洛说:“婴儿能立刻察觉到自己在母亲那里引不起任何反应。”她在讲座中展示了一些患抑郁症母亲的影片片段,令人印象深刻。“这种负面反馈会产生多方面的后果,包括高度紧张、强烈压迫感。”
如果母亲很少触摸孩子,二者很少有互动,会对孩子童年早期的发育有各种各样的影响。齐特洛说:“孩子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发育都会比同龄人迟缓,他们的智商也比较低,会有更多语言、睡眠问题,在青春期也多会过于冲动或抑郁。”许多发现已指出他们会有哪些生理、心理上的不足。
亲密缺失
母亲呆呆地望着前方,或者说什么都没看,就是在发呆。好像没什么可看的,房间里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关注。这让人们几乎会忽视她面前才几星期大的婴儿。孩子——她的孩子——必须十分努力,才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个眼神、一点儿关注。孩子躺在床上,笑着,挥着手臂,想尽办法让妈妈注意到自己,但毫无效果,妈妈就是没反应。孩子一直动个不停,最后孩子彻底失望,放弃了一切努力,不再想引起妈妈的注意,面部表情都变了,整个人变得僵硬,感觉心如死灰。
正因为童年早期的依附障碍可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重视妈妈的产后抑郁症就非常重要。产后抑郁症又被称为“Baby Blues”,指孩子经常得不到重视。称为“产后抑郁症”要好一点儿,但依然会有医生以及普通人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悲伤,很快就会自行消失。可惜实际情况并不总是如此。悲伤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母亲十分麻木,对孩子几乎不做出任何反应,无论孩子多么想让自己被注意到。
如果母亲能通过视频看到自己的麻木冷漠,有时也会有帮助,因为她们也会惊讶于自己对孩子原来如此不关心、缺少回应。“不过就算抑郁减轻了,和孩子的关系也不会自动改善。”齐特洛针对广泛传播的错误看法这样说。母亲可能会感觉好一些,但孩子依然会在情感上被忽视。
许多城市都有“父母培训班”,这些父母可能在自己的童年有过不好的经历,现在要学会与孩子建立稳定的关系,认识到孩子的情感需求并给予正确的回应。23 也可能是初为父母,不知道孩子到底要什么、应该怎么对待孩子。他们不知道哪些是孩子的正常表达,比如不知道哭了并不代表孩子有什么紧要的需求。
备受打击的一生
三十多年前,这个女人从罗马尼亚来到德国。她在这里成了家,有了两个女儿,她们现在都已长大成人。几年前,她的丈夫去世了。尽管时过境迁,但她对小时候养母打她、骂她的回忆依然时不时涌现。她内心从未笃定地知道自己在何时何地可以感觉到安全,所以一生都是一个胆小害怕的人。
因为没有自我,所以孩子离家、丈夫去世之后,她感觉十分空虚。对养母施加情感暴力的记忆一直伴随着她。因此,在心理治疗中,她需要亲密及明确的支持来一步步更加相信自己,感觉自己有所掌控,而不是只能被动接受生活给她的环境和命运。她必须首先学会发展出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效能”。
抚摸,而不是“冷处理”
夜夜哄孩子而不能睡觉,神经紧张,随时应付各种事情直到崩溃,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初为父母者疲累。家里的长辈经常说:“孩子闹就闹吧,又没什么大事,不理他就行。”这是所谓“黑暗教育”的招数之一,其(错误的)逻辑是孩子只是因无聊才哭闹,知道爸爸妈妈一听见哭声就会马上跑过来,所以要对着干,千万不能由着他!
这种想法既残忍又荒谬。大部分婴儿在几个月大时就是无法连续睡8小时,昼夜生理节律尚未形成,许多孩子喝过奶几个小时之后又会饿。按时睡觉,让自己平静下来,找到安抚奶嘴,这些都要以后才能学会。
卡尔·海因茨·布里施说:“德国的父母总害怕惯坏孩子。大家知道,如果父母不马上去管,要孩子等,他就会闹得越来越久。”所以医生都建议快点儿去哄哭闹的孩子。慕尼黑豪纳儿童医院的儿童发育专家弗洛里安·海嫩说:“哭闹对家长来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孩子需要关注,其实就是需要爱。而家长相信民间偏方只会有负面效果。”
卡尔·海因茨·布里施将某些家长的这种狠心做法追溯到自纳粹时代就有的粗暴育儿方式。她说:“那时的妈妈们人手一本约翰娜·哈雷尔的《德国母亲和她的第一个孩子》(德语:Die deutsche Mutter und ihr erstes Kind),将其作为育儿指南。”指南里面写得很清楚:孩子裹好、喂过后,就要放回床上,一整晚都不可再进他的房间,否则孩子就会被宠坏。孩子哭闹也是好事,能增强他的肺活量。哈雷尔认为自己很懂,毕竟她是肺科专家。
甚至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不少女性在结婚时都会收到约翰娜·哈雷尔在纳粹时代出的这本指南作为礼物。1946年之后这本书改名为《母亲和她的第一个孩子》(德语:Die Mutter und ihr erstes Kind)再版,内容几乎没有做更正,又获得了很高的印量。这本书让一代代孩子在冷漠和缺乏关爱中成长。哈雷尔将自己的方法称为“冷处理”,直白到不加美化。
我们早就知道,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学会睡觉,反而会变得失望、焦躁。布里施说:“他们会很快打开脑中的紧急程序,类似动物在危急情况下装死求生的那种。”事实确实是孩子一旦哭过几晚又得不到回应,就会很快停止对亲密的寻求。但这并不是因为他现在就喜欢自己躺在床上,而是因为他的希望破灭了,我们必须看清这一点。这样会使孩子大脑发育不足,孩子也就学不会应对压力。
进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指出,在许多传统社会中,母亲会立刻去哄哭闹的孩子。24 抱孩子、持续的身体接触也比在德国寻常得多。原住民对待孩子通常更遵从本能,从长远来看这样也更健康,并不一定会被认为是溺爱孩子。
不管孩子的夜间哭闹作为“第三帝国”的传统流传开来,还扩散到了其他欧洲国家。西方国家的许多父母都非常担心宠坏孩子,但夜间对孩子不管不顾可完全不对应孩子的需求。巴伐利亚州的国家早期教育研究院院长法比耶娜·贝克尔-斯托尔说:“小孩需要可靠的身体亲近来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以消除压力。这样他们才能和父母,以及以后和别人,建立安全、相互信任的关系。”儿童发育专家弗洛里安·海嫩把重点说得很清楚:“我们希望父母相信他们自己,而不是瞻前顾后。”
老师的批评
到底谁让谁痛苦,是学生让老师痛苦还是反过来,二者之间谁更像暴君、更折磨人,谁破坏、亵渎了对方的部分心灵和生活,思索起来无法不苦涩。
——赫尔曼·黑塞,《在轮下》
“你的作文有缺点也有优点。”老师傲慢地说,稍作停顿之后又继续道,“缺点在于开头不好,优点在于后面延续并发展了这种不好。”全班都笑了,大家都看向被点评作业的那位同学。老师的话乍听之下似乎是幽默和玩笑,因为一开始让人以为有好有坏,结果却都是批评,但这让那位同学在全班面前蒙羞,因为大家都以为后面会有一些好话。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某个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这已超出了必要的批评范畴。老师利用自己的权力给出评判,却没有给出任何建设性意见。
可能在各行各业、在每家公司,都会有花样繁多的被领导调侃批评的事例像传说一样流传着,让人开心一笑的同时,也庆幸这话没落到自己头上。上文提到的那句无疑也属于这种值得质疑的“聪明话”,且一听就是出自严师之口。
无数大大小小类似形式的情感暴行都来自老师。其实无须当着全班的面批评某学生的作文,就是把他当成不好好做作业的典型,说些“如果你能考上大学,我就把扫帚吃了”“你也不用努力了,反正也没效果”之类贬低的话,也很打击人,伤害人的感情,既让人气愤又毫无必要。正如一个老师对他的学生乌尔里希说的:“提到你,我想到的只有:没有个性的人。”这个老师从两方面鄙视了他的学生:一方面,他炫耀了自己的知识,显得自己熟读罗伯特·穆齐尔的著作,因为穆齐尔的小说《没有个性的人》的主人公就叫乌尔里希,尽管他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一个高一学生肯定熟悉这个作家及其作品;另一方面,他把学生说成平庸、无趣的人,即“没有个性的人”,这本身已经很伤人了,他还把学生的名字当作嘲讽的工具。拿名字开玩笑显得很粗鄙,应被严格禁止,毕竟名字不是自己起的。
有时候老师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无心快语有问题,但它们对学生来说仍然可以造成巨大的伤害。比如某位老师在放暑假之前说:“你们就等着吧。”意思是许多学生会留级。这可不是鼓励和为师之道。
有些学生反而会被这些贬低的话激怒,愈加和老师作对。这种对老师的不尊敬对被贬低者来说倒可能有好处——不任由自己成为受害者,而是奋起反抗,并从中汲取更多的动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也许他之前根本不在乎毕业和上大学,但老师也不应该全盘否定他的未来。
在家庭中也有变打击为动力的情况,足球运动员佩尔·默特萨克就讲述过这样的事。他15岁时患上了严重的“生长痛”,导致一年无法训练,他父亲对他说:“反正你也成不了事。”母亲却安慰他,让他先专心学习。默特萨克2018年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说:“可以说,‘反正你也成不了事’这句话反倒解放了我。”因为他一直承受着的压力突然消失了。
黑暗教育
因为这些外部原因引起的联想和感受,带领着年轻人走过这些年内心危险的阴暗面。年轻人必须得给自己找个意义,却又还没成熟到能真的有意义。……如果让这样的少年洞察到自己身上的可笑之处,他脚下的土地就会瓦解,或者他就会像一个步履蹒跚的梦游者一样,因眼前突然一片空白而重重跌倒。

——罗伯特·穆齐尔,《学生托乐思的迷惘》
罪魁祸首几乎总是家庭,千百年来,无数施加于孩子的暴行都发生在家中。在早已远去的旧时代,孩子没有权利,被家长打骂甚至当奴隶使用,可教育变成折磨也不仅仅是那时的事。我们依然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黑暗教育”并未成为历史,真是不幸。许多家庭今天依然秉持着代代相传的“家法”来训诫、侮辱、伤害孩子。有时是赤裸裸的凶狠,令外人叹为观止;有时那些恶意很细微,需要多看一眼才能察觉。
比如一个母亲给有两个孩子的成年女儿的建议。像大多数孩子一样,这两个孩子一直做出一些成年人不喜欢的事:到处捣乱,在墙上乱涂乱画,大喊大叫——孩子本来就是这样。这位母亲实在受不了了,在某天对女儿说:“他们要是不乖,你就两天别理他们。你就看着吧,肯定管用,保证他们会听话。”
她说的可不是什么陌生人,而是自己的孙子辈,自己女儿的孩子,是还在学龄前且和她特别亲的人。她建议用这种残忍的“不理不睬”作为方法也不是在1810年,而是在21世纪。可能这位外婆自己也曾遭受过同样的对待,从切身经验深深知道,父母对孩子的诉求突然不理不睬,暂时中断亲子关系是多么可怕。
许多家庭都养成了自己的情感暴力形式。其后果早已为人知晓:在充满爱意、肯定的亲子关系中长大的孩子,日后对抑郁症及其他心理疾病的抵抗力更强,面对压力也更有韧性。25 甚至他们的心律也更齐,这让他们成年以后更不易患上急性心肌梗死和其他心脏病。但在那些采用情感暴力的家庭环境中,重点不在于健康,而在于权力关系和威权仪式,那些家长也经常简单而残忍地将自己在童年必须忍受的养育模式套用到下一代身上。
如果家长很注意孩子的举动,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受保护的环境,这也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育。享有母亲关爱的孩子比母亲冷漠的孩子能更早、更好地懂得简单的关系。“如果孩子感觉有稳定的依靠,其语言能力、耐力、社交能力都更易得到发展。”在萨尔布吕肯大学研究母亲对孩子行为的心理学家吉扎·阿舍尔斯莱本说。
孩子似乎很早就能感受到我们语言及行为中的感情色彩。新生儿就已经能感觉出善意或恶意,别人对他们是激动还是平静,尽管他们还不会说话。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玛丽亚·雷格斯蒂说:“这种意识从出生时就有,并通过关爱被加强,母亲对孩子需求的敏感尤其会让孩子学会交往、情感变丰富。”所以如果家庭的交流中断,孩子感受不到友好,就更加糟糕。
当然,这里也有灰色地带,完全忽视、冷漠的极端例子很少见,大部分家庭还是很和睦的,但要一直保持也不容易。这些家庭的孩子的长期发展会如何很难说,单是训斥的次数并没有决定性。就算不好的经历占多数,也可以用强大的抵抗力、足以安慰人心的朋友圈或其他机制弥补。
一位年逾不惑的女士在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最可怕的就是一言不发。”当她不“乖”的时候(先不管这所谓的“乖”到底是什么意思),她的父母总是表现得好像不爱她了,以此作为惩罚。于是她立刻就会觉得是自己的错,感觉很痛苦。在家时,沉默像黑影一样一直压着她,就算是一些最显眼的问题,家人之间也不能提。
今天她回忆道:“有些话题我们就是不提。我们家和叔叔就因为一些可笑的争吵再也不见面了,我爸爸的另一个挺好的亲戚自杀了,这些事我们都绝口不提。”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到了这些“雷”,说到某个属于家庭禁忌的话题,就会迎来冷冰冰的凶恶目光,以及更多的沉默。
他可能会……
两兄弟都很清楚,爸爸随时会打他们。从身体上说他能办到,但更多是因为他的精神状态,他是一个暴躁易怒、喜欢动手的人。妈妈也明白,所以对丈夫说:“你要是打孩子,我就离开你,我们分手。”孩子从五六岁起就听到妈妈这样威胁,无疑她也认为丈夫可能会打孩子。
现在已经49岁的两兄弟之一回忆道:“我们知道他可能会打我们,一直活在那种想法中,认为随时可能会无缘无故被打。总觉得刚刚躲过一劫,下一次可能就惨了。”尽管实际上这位父亲从未打过儿子,但他一直是一个可怕的形象。家里长期存在一个危险,而且就像已被点燃、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一样无法预计。
或者对于这种家庭环境也可以做另一种积极得多的理解?毕竟无事发生。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创伤专家马丁·扎克说:“比起害怕发生的事情,实际发生的事情更有决定性。但在这个事例中,对暴力的担忧和预防还是发生了作用。”这是一个有趣且重要的思考:我们害怕发生的事情和实际经历的不好的事情,哪个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有更严重的影响?
想想父母或其他亲人的哪些话特别伤人,直到今天依然能影响到你?这虽然令人痛苦,但也有帮助。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清楚得多,当然也不能少了自己作为父母不时对孩子说的话。不是每句坏话都凶狠伤人,并且经常也不是出于坏心,但俗话说好心也能办坏事。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和鼓舞人心:想一想我们对一些大大小小的恶意多么容易就释怀了,毕竟有许多伤口很快就会愈合。
家庭带来的打击
“真不知道以后你没了我可怎么办,你什么都干不成。”母亲在女儿青春期时一直这样对她说。这位妈妈明理、现代,熟悉教育之事,但现在,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她开始为过去自己的所作所为而自责。
一旦女儿遇到困难,无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业,甚至连保险都不会买,她就会自责:她是不是把女儿养成了只会依赖别人的人?她是不是夺走了女儿不靠别人、自己做事的自信?女儿时而觉得父母什么都要关心一下很烦,时而又很乐意接受他们的帮助。她的父母太过积极地帮助女儿,陪在女儿身边,就算也许早已不需要这样。结果孩子一直什么都不会做,直到成人多年以后也一样。尽管谁都不想这样,但因为妈妈一直认为女儿自己一个人不行,家里几代人对女儿也都是这么灌输的,结果女儿真成了她想的那个样子。
女儿要做的是尽快从家里独立出来,就算需要一些时间。她要友好但明确无疑地告诉父母,自己已准备好面对问题,同时也有能力解决问题。所有人一开始可能都不适应,但只有这样,她才能摆脱一直以来需要依赖别人的小女孩角色。如果她继续待在母亲的庇护下,她可能会活得很舒适,但会一直无法独立自主。
她的父母也应该认识到,可以更信任女儿,而不是马上插手帮她做许多事情,让她不必面对成人生活的要求。“她会做,她能做到,如果做不到也能从中学习。”应该这样想才对。只有这样,女儿才有机会成长为一个强大、自信的人。或者就像心理学家们说的:自信来自他人的信任。
父亲总是对两个女儿说:“如果是两个儿子就好了,两个小伙子,不是姑娘。”他说“姑娘”时带着一丝轻蔑。但他其实很喜欢自己的两个女儿,一辈子都为有这两个孩子感到幸福,尽管他不知道怎么表示出来,更不懂得用语言表达。正因为这样,两个女儿一直有别的感觉,觉得自己对爸爸来说首先是令他失望。
因此,尽管两人已经年届五十,但是还是没有摆脱自己不够好、自己是个错误的感觉。一路走来,从中学到大学再到职场,她们有了成功的人生,但那种自己有缺陷的恼人感觉一直都在,直到今天都在不停咬噬着她们。
其中一个女儿说:“我一直有一种感觉,要更强,要做到更多,要更努力。”尽管她已经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职业成就,但她还是一直被过度的雄心驱动着,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也是最后走的几个人之一。她申请公司内部的职位,不是因为兴趣,而是只要有一点点职业上升的可能就可以。
50岁的她承认道:“这真是可笑又不理性,但我只想让父亲喜欢我,尽管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我还是一直有那种感觉——要证明我自己,让他看到我和男人一样行,和他一直想要的儿子一样。”为此她拼尽全力,工作到深夜,把自己的家庭推到忍耐的边缘,但还是觉得不够。如果她继续这样,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应对之法
人不需要去迎合别人的期许,去过别人意想中的生活。伴侣关系中如此,亲子关系中亦然。在本例中,重点不在于谴责已经去世的父亲要求过分,而在于和他和解,甚至理解他为什么如此迫切地想要一个儿子,以致看不上女儿。
可能他对自己在少年及青年时期的发展并不满意,遗憾由于战争和半途辍学没能实现更多的成就,于是把未能实现的愿望投射到了两个女儿身上。但女儿过的是自己的人生,无须担负起父亲或虚或实的未竟之事。他现在已无法告诉她们这些,但若女儿能接受自我,看到自己已有的成就,也许他会无比高兴。
歉疚导火索
妈妈只要感觉应付不过来,声音就会变大,她会训斥不乖、不听话的孩子,但主要还是大声地自言自语,像念经一样,儿子女儿必须得听着。“我也可以为自己想想啊,享受享受,去度假,把钱扔到窗外去。”她特别生气的时候就会说这些话。
孩子们这时就会溜回自己的房间,但他们还是能听到妈妈的怒吼,毫无办法。为什么她不享受享受?为什么她不能去度假?孩子们一开始会有疑问。她为什么不为自己想想?她确实应该为自己想想啊,这是孩子们的第一个想法。
但很快就会有另一个非常可怕的意识出现:妈妈过得不好。她不享受生活,不为自己着想,那肯定是因为我们,因为她正在训我们。就算这些念头可能只是先进入孩子们的潜意识,他们还是会隐约觉得妈妈的不顺心是他们的责任。
孩子们以最近身的事来诠释他们的世界——以他们觉得最直接和他们接触的,以及听到、感觉到、经历过的事:妈妈不开心并且训斥他们,所以肯定是他们的错。不用对孩子明说,孩子自己就能感觉出来父母是什么态度,并自动联系到自己身上来,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不是一个理性的做法,慢性自责的种子就这样被早早种下了。
“你很烦人”
“我总是感觉我招人烦。”这个年轻人说。现在他已经33岁了,回想起童年却觉得恐怖:“不管我们做什么,总归是做得不行,不是太吵、太多,就是太快、太少。”他说母亲负担过重又过度敏感,现在想想都有点儿同情她。他小时候正常地上楼梯,却被她批评声音太大。如果两个姐姐中有人从冰箱里拿了什么东西,母亲也会发怒,说那是她给自己留的。
他说:“最糟糕的是完全无法预计她下一次发脾气会是因为什么,总之我们做什么都是错的。”他的童年始终伴随着一种“自己在挡道”的感觉。今天他非常满意自己的生活,懂得了不麻烦别人也不庸人自扰是多么美好。不过他依然有疑问:“我真不明白,我妈当初怎么会要孩子。”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自动产生这种自责和歉疚,毕竟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经常也是仅有的依靠。如果做父母的抱怨生活不如意,买不起新车,无法按自己的心愿行事,孩子很快就会觉得这些不快乐都该归结到自己身上。
童年时期在家中当替罪羊、避雷针的人,可能以后很长时间里都会为此所累。每次发生冲突、争吵或者生气,他们都会归咎于自己,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责任,都是自己的错。这种感觉几乎总伴随着对自己的强烈否定——默默坚信自己真的是一无是处、毫无价值。在争吵时,这些人会更快承认所谓的“错误”,并高估自己在导致坏心情、危机方面的作用。
他们反而觉得自己要维持家里、伴侣之间、职场中的良好氛围和关系。为了不被批评,他们会迅速揽下不受欢迎的任务,希望能让别人的心情更好一些。有这样的人当家人、同事当然非常令人愉快,但这样的人自己也得非常小心,不要永远只想着别人,为别人牺牲自己。
童年时期受伤害、侮辱、指责、强求的体验往往不会消失得那么快,可能上了岁数后它们依然存在,甚至可能伴随一生。如果它们很久没有被提起,自己与上述行为的实施者也不再有接触,这些体验可能会退居幕后。不过,它们还是会驻留在心中,就像看不见的烙印一样。
应对之法
如果早已习惯把罪责都归到自己身上,那想要改变确实需要一些训练。第一个办法就是问自己:为什么是我?这真的和我关系最大吗?要找到答案,用俯视角度总览全局会很有帮助:项目没成功,团队没进步,这真的是我能决定的吗?在恋爱中我不是也做出了让步,并主动和对方说话了吗?我真的要默默背锅吗?每个锅我都要背吗?
在职场中,如果严肃的谈话马上就要来了,比如当团队的表现没有达到老板的预期时,先不要把一切都包揽在自己身上会很有治愈的效果。也许你会发现,指责并没有偏重在你身上。这个办法非常能让人放松,也能强化新的认识:问题不在于我,有时候是出在别人身上,我只是无辜的旁观者。
这项练习的目标当然不是从此以后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而是对自己在失败的项目、争吵中的作用有一个现实的判断,然后再根据情况承担必要的责任。
独裁的长影
独裁者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的罗马尼亚孤儿院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清楚看到情感忽视的后果。自1960年起,他下令全面建造孤儿院,到1989年他倒台时有超过17万名的儿童生活在其中。发生在那里的事情残酷地表明,孩子是多么需要爱,没有爱,他们就会颓唐衰亡。独裁末期以及之后的几年里,这种骇人的做法逐渐为人所知,直到今天学者们依然在不断发现其造成长期伤害的新证据。26
孩子们在这些孤儿院中几乎得不到关爱,有些甚至被捆在床上,没有任何亲近的人,听不到一句好话。其中有许多孩子都死去了,因为他们比在家庭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同龄人更易感染、患病。
在幸存下来的孩子中,许多都智力发育不足,有些人的情感生活极为有限,他们根本不会表达日常的想法和情感,不知道何为开心、悲伤或是生气——他们的感受是空的,因此没法表达。后来的研究也反映了这些缺陷:他们大脑中处理和表达感受的结构相比正常的同龄人更小,功能也退化了。
多年忽视造成的后果对医生来说也很难掌握。慕尼黑工业大学附属医院心身科主任彼得·亨宁森说:“心理方面,必须承认所谓的‘住院(孤儿院)病’大增。这些孩子可能出现严重的举止问题,会经常以摇头、摆动上身等节律性动作来表达自己。”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卡斯帕-豪泽综合征的表现都会出现在被忽视的孤儿和其他情感缺失的病人身上。摆动是身体在痛苦地想让自己平静下来。
与他人的相处也会受到巨大影响。亨宁森说:“这样极其痛苦的与世隔绝可能会导致害怕与人接触和依附障碍,并常伴随语言能力及智力发育迟缓,另外与人交往的能力也会更晚才发展起来,可以说是一种自闭症。”
如果孩子在成长时没有得到稳定的关爱,以后不仅会面临严重的情感平衡障碍和与他人接触的困难,身体功能还会受到影响。可以肯定的是,被忽视的人更易患病,他们的免疫系统被削弱了,以致很普通的感染都会对他们很危险,对身体和精神压力的抵抗力也都降低了。亨宁森说:“人会因为缺乏关爱而死去。受害者在那些不见天日的地方遭遇的事情可以被形容为一种延迟谋杀。”
严重的忽视通常被认为会造成一种复杂的创伤,可导致人格障碍,伴有慢性恐惧、内心空虚、不可抑制的冲动行为甚至自残。感受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受害者很少能找回情感的稳定。对别人尤其靠近者的不信任会长期伴随着他们。
哈佛的医生们指出,被忽视儿童的大脑发育会受限。27 研究的主要作者玛格丽特·谢里登说:“童年时期的不良经历甚至敌对经历对大脑发育有负面影响。不仅对于在家中长大的孩子是如此,也关系到那些经历了虐待、冷漠、战乱、赤贫或其他严重负面体验的孩子。”研究人员研究了3组8至11岁的孩子,第一组在孤儿院长大,第二组在自己家中长大,第三组曾住在孤儿院,但已经被领养家庭接收至少6年。
大脑核磁共振检查表明,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的大脑灰质比一直在自己家中成长的孩子明显更少。就算他们后来被领养,在关爱他们的领养家庭中生活了好几年,这种差别也不会消失。孤儿院的孩子的大脑白质相比在家中成长的孩子也较少。不过,被领养的孩子在大脑白质的发育上能追上来,至少从量上说,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大脑白质就和一直在保护中成长的孩子一样多了。
灰质的不同体现在发育的特别敏感期,这时环境对大脑的影响很大。简单地说,灰质不仅与肌肉控制、触觉有关,也和感受处理、记忆、语言、视觉、听觉等有关。灰质是信息处理的中心,而白质负责将这些信息处理中心形成网络,并一直在建立新的连接,所以生长得比灰质慢,于是也能更好应对发育中的变化。
玛格丽特·谢里登说:“白质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赶上。”这解释了为什么相较于从来没在孤儿院待过的孩子,从孤儿院进入领养家庭的孩子在几年后就会有几乎同样多的此类神经网络。波士顿工作组的组长查尔斯·纳尔逊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生命头两年的某段时期被领养,对认知发育有特别积极的作用。孩子越早离开孤儿院进入关爱他们的领养家庭,长期结果越好。”
这项研究由罗马尼亚的医生协助进行,那里的状况确实已有改善。但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估计,世界范围内仍有800万儿童生活在孤儿院。大部分都得不到精神及身体上的关爱。他们的社交和语言能力受到影响,经常出现行为问题。研究者也越来越认识到童年早期的情感匮乏给身体带来的后果。
就算在民主国家按最现代的标准设计的许多孤儿院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出于过度的卫生要求和害怕传染,照顾者也被要求不可触碰孩子或和他们玩耍。一次,某家孤儿院暴发风疹,导致40%的孩子死亡,尽管他们已得到最好的医治。在孤儿院之外,这种传染病通常不会造成什么伤害,那时它的儿童致死率只有1%。
威斯康星大学的塞思·波拉克说:“早期情感环境对健康有很长久的影响。”他的团队研究了155名青少年,其中约一半度过了没有创伤的幸福童年,免疫系统未受损害。28 34名曾受过身体虐待,在不稳定的情感环境中长大,他们对病毒、细菌及其他致病原的抵抗力明显更差,他们的身体需要对入侵者产生更多抗体才行,而且免疫系统的其他防御机制也被削弱。
医生们分析了研究对象的免疫系统如何应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携带这种可导致酸痛、喉咙痛的病毒而没有任何症状。只有在有压力、生病或免疫系统因其他原因被削弱时,病毒才被激活,症状才会显现。而童年时受过虐待的青少年不能很好地控制住疱疹病毒。威斯康星大学的克里斯托弗·科说:“出生时免疫系统尚不健全,相关细胞已经有了,但怎么生长、调节,取决于成长过程。”
研究的另一个结果很让人吃惊。研究者研究了第三组青少年及刚成年者的免疫反应,他们最初在孤儿院生活过,但早已进入稳定的领养家庭。然而,他们的免疫系统被削弱程度几乎和受过虐待的青少年一样。波拉克说:“这些孩子的童年很艰苦,但他们被爱、在情感上感到安全已超过10年。尽管如此,他们的身体还是处在压力之下,好像还在受虐待一样。”
有些伤害会持续一生。遭受过虐待、不幸或有其他创伤的人要和心理阴影战斗几十年。心理学家经常说“婴儿房里的幽灵”阴魂不散,指的主要就是对心理的长期影响。
波拉克担心,在未来孩子会越来越受到这样的影响,因为就算在许多民主、经济稳定的国家,贫富差距也在增大,而且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总是最先影响最弱的人:孩子。
依附研究专家和心身科医生早就知道,童年早期的虐待、情感匮乏、极度严厉、经常性的家庭争吵会在日后导致更多的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疾病。卡尔·海因茨·布里施说:“不稳定的依附是很大的风险因素。”最近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了其对健康造成的后果。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迈克尔·米尼说:“早期经历也决定着神经及激素反应,并影响一生。”
妈妈,够了!
已经成年的儿子去看望母亲,听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你这么快就要走了?”。妈妈不停诉说着自己的问题,他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说自己也没办法,她回道:“啊,我的烦恼你已经不关心了?”或者更直接:“你根本就不在乎我。”
父母的另一种情感胁迫是利用家族亲情,比如:“你不去看看克拉拉姨妈,她会很失望。”或者“你去养老院看看奶奶的话,她会非常开心。”这在英文中叫作“Emotional Blackmail”(情感勒索),软性但奏效地让人有歉疚感,即使是最纯良的孩子对此也会有压力。不断提出的要求要被满足才说明对方心里有这个家,这一行为的关键就是让人过意不去,从情感上胁迫他。
马丁·扎克说:“这就是人情关系的副作用。”他边说边无奈地笑笑,因为这其中的灰色地带很多。真的关心生病的奶奶和情感勒索有时只有一线之隔。“养育子女时,或者在伴侣关系、家庭关系中,很少完全没有发生过心理操纵和胁迫。”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其背后的动机:“母亲特别需要和人亲近时不必归为病态。”
这些事情都是这样,是否造成胁迫的关键在于量、情形、抵抗力。亲近的人通常也会乐意单纯为了让对方高兴而做一些事情,但这首先是出于自愿、发自真心的一种赠予。如果利用孩子对父母、伴侣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情感依赖来让对方屈服,那就成问题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通常不对称,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顾和关爱,甚至其生存也取决于父母。这种需求在成年以后也不会完全消失,已成年的孩子也想被看见、被喜欢。所以,利用孩子想亲近父母的愿望,威胁孩子如果不乖就不喜欢他,或者对听话的行为奖以过分的关爱,都是强烈的心理操纵。它们会破坏孩子的自由意志,妨碍他们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尽管父母喜欢辩解说自己都是出于好意,但这种说法本身就影响极坏,也体现了某些父母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首先想的不是孩子的快乐与痛苦,而是自己的意愿。
眼睛不离屏幕—— 当孩子及伴侣求关注而不得时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犯很多错误,特别不好的一点是要求孩子做的事自己却做不到。向导不走自己指的路。这种态度会带来一种风险,即孩子无情地发现父母当不了榜样,从而不断陷入不信任中。
教育中的许多绊脚石都来自电子设备的使用。美国研究者最近指出了家长在家中一直看手机或平板电脑却不让孩子用这些会有什么后果。29爸爸刚刚下班回来,手机屏幕上就“嘀”的一声弹出一条消息,有一封新邮件需要马上回复。当然,这也就需要一小会儿,不用多久。但这经常在对孩子一直玩手机这一问题有分歧的家长之间造成矛盾。30
10岁的那个刚问能不能吃点儿东西,12岁的那个就抱怨弟弟不和他分享球星卡,8岁的那个又骄傲地要你看看他刚拼好的乐高。密歇根大学的儿科专家、主任研究员珍妮·拉德斯基说:“家长经常恨不得能分身——既要达到职场的要求,也不想忽略了朋友和家人。在做这一切的同时,还要给孩子做饭、辅导作业。”
要平衡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场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战斗。一方面想要在家多陪陪家人,一方面又离不开小小的技术手段,因为它让人能随时随地回应,不错过新的机会,达到所谓的要求。研究中被采访的家长都说自己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因为要同时应对大量信息、工作、孩子和社交,分身乏术。毕竟,正如一位妈妈所说,有了手机之类的电子帮手,“整个世界都在你身上”。
其他家长也说,移动通信和随时随地在线对他们的心情有负面影响。如果工作上有坏消息传来,他们就会很烦躁,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这样孩子会更想要爸爸或妈妈的关注,而他们还在烦躁中,于是就会发怒或对着孩子吼叫。
这样的行为不可作为榜样。卡尔·海因茨·布里施说:“孩子看父母一直对着手机就会觉得:沟通就是这样,看手机是沟通的一部分。另外,因对方要看手机而不得不中断对话也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有时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却谁也不看谁,都在看手机,毫无交流。在外人看来这真是可笑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想时不时拍一段下来。说是一家人却又彼此间隔绝。布里施说:“甚至饭店里的烛光晚餐也会出现这种情形,手机就在盘子旁边,只能希望他们至少是在给对方发消息。”
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也知道父母的榜样作用对于教育子女多么重要。最近的多项研究表明,只有在家长以身作则的时候,孩子才肯多吃蔬菜水果。如果家长不闯红灯,孩子也更可能养成正确的交通习惯。如果家长骑车时不戴头盔,只强辩说自己年轻时没养成戴头盔的习惯,那孩子骑自行车不愿戴头盔的难题也很难解决。
最严重的后果可能由手机或平板让家长完全分心导致。布里施说:“不管是幼儿还是青少年,不管什么年龄,被忽视都会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孩子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交流中的极细微之处,就像超级解码器,很快就能发现家长因为分心而导致表情、姿势和语言对不上,或者回答有延迟。”亲近、有联系、有感情的眼神交流对身体和心理的发育都极为重要。如果交流太过匮乏,就可能导致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
婴儿如果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就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脉搏飞升,浑身不安,机体进入警戒状态。在一次实验中,婴儿观看妈妈面向他们的视频,但视频里的声音稍微滞后,结果孩子反应非常强烈,压力大到好像急需帮助。
布里施说:“你得把它想象成一部声画极其不同步的电影。一旦语言跟上了动作,孩子就会平静下来。”类似的反应每天都可以在公交车上或地铁里看到:家长推着婴儿车上来后,马上就开始看手机。孩子很快挣扎着想引起爸爸或妈妈的注意,故意动来动去,尽一切可能让自己被注意到,寻找眼神接触。但过了一会儿他们就会停下,进入一种麻木的状态。
儿科专家拉德斯基说:“没有人期待父母把100%的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一定的独立性对孩子的发育也很重要。但大家花一点儿时间都不要看手机对孩子的发育和亲子关系也极有帮助,不管是在吃饭时、下班刚到家还是晚饭后。”另外,还可以将电子设备的使用限制在特定房间内,比如客厅和孩子房间里不允许使用手机,不让手机成为不离身的伙伴。
不仅对家长,对没有孩子的人来说,用适当的应用程序了解自己用手机花了多长时间、到底干了些什么也有清醒头脑的作用,并经常会让自己大吃一惊。用大量业余时间回复工作邮件或上Facebook的人也许应该从根本上改改日常生活,主动暂停一会儿,远离电子设备。
另外,知道在手机上做什么事最消耗精力对家长也有帮助,如果最烦的是回复工作邮件,那就在孩子们在别处时再读,这样就可以安心回消息,而不是打破亲子时光,还可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一辈子的坚强——父爱是多么重要
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只需要挣钱养家,不用太多参与养育孩子。虽然生孩子也需要男人,但至少在孩子刚生下来的几周内他旁观就行,不可能像妈妈那般与孩子亲近;妈妈要分娩、哺乳、抱孩子,自然与孩子更为亲近。这些都是民间的错误观念,却直到今天依然流传广泛。
就算是研究人员在研究早期依附关系的意义时,也经常只关注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对此,英国的儿科专家提醒不应低估父亲的重要性。31 牛津大学的查尔斯·奥潘多说:“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里,父亲在情感上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对孩子童年及青春期的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他研究了超过6000名的儿童,看父亲对他们后来的发展有何作用。
研究表明,如果父亲当得好,关爱孩子,承担起抚育孩子的责任,孩子在9至11岁时情感上会更稳定,更少出现行为异常。他们的心理问题和社交困难发生率相比父亲缺位的孩子要低14%。
卡尔·海因茨·布里施说:“负责任、关心孩子、与孩子有情感联系的父亲可以说是千金不换。父亲对待孩子的方式与母亲不太一样,玩得不一样,照顾方法不一样,敏感的地方也不一样。这种差异对男孩、女孩都很重要。”
两个月大的婴儿就已经能体会到这种差异。孩子看到是父亲帮他们换尿布,动得都不一样。相比孩子习惯的母亲的动作,父亲的动作更重,但也更敏感。重要的不是孰好孰坏,而是不一样。
布里施说:“如果和父母双方都交流感觉和体验,男孩女孩都更容易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识。男孩向父亲学习竞争和活动经验,并意识到冲突可以通过游戏和运动来解决,坐下来谈话有时对他们比较难。”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男性难以在餐桌边坐下来好好聊聊人际关系或者其他任何问题,而如果在骑车、散步、运动时聊就好得多。
同样,女孩在父亲和她们打闹、爬树、尽情疯玩时也很开心。这向她们表明:女孩也可以强壮、大声、狂野。布里施还说:“不然她们要怎么知道男人是什么样?”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与男性打交道和来自父亲的认可对孩子是多么重要。在孩子被母亲、老师等女性包围的童年中,男性应表现出自己所能做的。所以,如果法官依然对父母角色持老旧观念,认为父亲没那么重要,让孩子和母亲过通常对孩子最好,就愈加让人费解了。
增强自信
辛辛那提大学的基思·金说:“家长总是问我们他们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才对。他们寻求养育子女方面的指导和建议。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直对孩子说,你很为他们骄傲,他们做了很棒的事。多关心他们,了解他们,辅导他们做作业。”
尽管如此重要,但这种理所当然的肯定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得到的。金和他的同事丽贝卡·维杜雷克的一项大型调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两位教育研究者和预防专家向几万名美国年轻人询问了他们的童年,并分析了相关数据。研究表明,如果感觉没有得到家长的足够肯定,就更易抑郁,自杀倾向更严重。32 有理由相信,这些结论也适用于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正如研究者们在一次学术会议上着重指出的,童年早期的依附有重大意义。而且,在12岁到17之间感觉被肯定、有依靠也非常重要。“可惜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清楚这一点,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金说道。
12至13岁年龄组似乎特别敏感。如果他们几乎从来听不到家长夸他们做事做得好,为他们骄傲,也没有家长在他们身边支持他们,根据研究,他们产生自杀想法的频率是正常情况的5倍,真的付诸自杀行动的频率更是达到7倍。维杜雷克说:“关键在于孩子要感觉到和家长、家庭有正面的情感关联。”
随着青春期的发展,自杀行为有所回落。16至17岁组中,如果感觉不到家长的肯定,产生自杀想法及行为的可能性“只有”3到4倍。不过,这也可能是因为年龄稍大的青少年已经发展出了一些策略来应对父母关爱的缺失。
这并不令人安心,因为这些青少年可能更早、更经常吸毒或进行危险的性接触,这是金所担忧的。他说:“不管什么性别、阶层、种族,情感缺失的结果都一样,而且体现在方方面面。”
内容要点
■ 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需要亲近、关爱和稳定的依附。没有爱和关注,他们不仅会在精神上不稳定,也会易患多种疾病。
■ 孩子睡不着时任其哭闹、不理会或迟些再理会这样的育儿传统毫无道理。这会让幼儿非常沮丧,承受太大的压力。没有理由担心会宠坏孩子,因为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需要特别多的关爱。
■ 如果家长心情不好,孩子很快就会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如果爸爸妈妈责怪自己或伤心,孩子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如果一直都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日后他们会把周围许多的不顺都归为自己的责任。
■ 家长或老师的批评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对他们造成心理伤害。情感暴力有多种表现方式,孩子有时是被忽视,有时是被打击,不过有时也能从严厉的批评中得到力量。
■ 人人都需要被关注,孩子尤其如此。如果孩子引不起家长的什么情感,他们首先会极力寻求注意,无果的话就会陷入麻木的心理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让人越来越难得到对方的足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