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书名:抗逆力 作者:邹建章 本章字数:12300 下载APP
做好亲子教育,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爱
对熊孩子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进行教育
在东北的很多地区、河南商丘、江苏徐州以及山东等地,人们喜欢将调皮且经常捣乱的孩子称为“熊孩子”,在生活中,熊孩子往往令父母头疼。熊孩子往往不听话,顽皮,不喜欢读书,缺乏责任心,没有危机意识,而且不守规则,他们更像是一些鲁莽的生活探索者,常常会因为不守规矩而做一些不被允许的事情,会因为不服从管教而四处搞破坏。而在教育熊孩子的时候,父母们有时候由于情绪受到影响,容易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对他们来说,对于乖巧的孩子可以使用温和的、激励的教育方式,而对于熊孩子,则要更多地动用强迫手段和一些粗暴的方法进行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熊孩子进行打骂成了很多父母的第一教育法则,他们认为这样才能阻止孩子进一步偏离人生轨道,这种思维无疑造就了一大批“虎爸虎妈”。其实,很多熊孩子的性格偏于外向,为人也比较乐观,抗压能力也许要比那些内向害羞的孩子更强一些,但是不合理的棍棒教育,导致孩子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比如一些孩子经常在家里捣乱,在外面还要闯祸,因此父母采取打骂的方式来约束孩子的行为,这样的惩罚方式不仅没有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反而会让他们产生“用拳头解决问题”的想法。很多心理医生发现,那些经常遭受棍棒教育的孩子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非常糟糕,在面对社会压力时也显得非常急躁,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静下心来解决问题,而是常常付诸拳头和暴力。
在一些青少年暴力事件中就可以窥见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家庭暴力,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无疑给孩子造成了阴影,并且使得他们缺乏自控力和抗压力,遇事容易产生仇视心理。尤其是与人发生纠纷时,他们没有耐心承受他人的非议,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更多时候会通过粗暴的方式达到目的。
比如很多熊孩子在小学时期就会欺负同学,表面上来看,他们的胆子很大,但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加脆弱,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的纠纷时,根本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只能选择用暴力手段来解决。曾经有报道说,有个孩子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老师批评了几句,就在放学之后一把火点燃了教室里的窗帘布,这也是典型的抗逆力低下的表现,在面对老师的指责和批评时,他们无法承受以及转化这种压力,只能寄希望于暴力行为。
另外一些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惩罚后,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根本不被认可和关注,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和能力,认为自己是父母的累赘,这种强烈的自我否定会让他们进一步降低对外界刺激的免疫力。很多被父母经常打骂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逃避责任、自我否定、自我贬值的情况。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也缺乏责任心,遇事喜欢逃避,喜欢先给自己找后路,喜欢将问题看得更加严重,而很少会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熊孩子在受到惩罚之后可能会陷入一种报复性的心理情境中,即大人越是不让我去做,那么我偏偏要去做;家长越是想要惩罚我,我就偏偏要给他们制造更多的麻烦。有时候,父母会发现自家的孩子不听话,一些明令禁止的事情偏偏要去违反,其实这就是粗暴对待下产生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并不是一种正常的压力应对模式,也不是处理逆境的好方法。
因此,“虎爸虎妈”们有时候需要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模式,这些教育方法虽然在很多时候会产生一定的威慑力和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并不适合,它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影响孩子对于生活困难的理解和解决。相比于直接进行惩罚,有时候巧妙的沟通更为重要。很多孩子并不清楚自己的错误,而父母如果没有一个积极合理的引导,那么孩子可能既没有意识到错误,还容易产生报复性的心理和自卑心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要总是以负面的心态和情绪来看待孩子的这些行为,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转化,将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转移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很多熊孩子进入超市后,常常在货架上摸来摸去,这让家长感到心烦,一些家长可能会训斥孩子“毛手毛脚”,或者直接警告“你再乱摸乱拿的话,我就赶你出去”。而聪明的家长会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他们往往会这样告诉孩子,“现在爸爸准备买桃子,你可以帮爸爸挑选出5个大个儿的桃子吗?”
或者父母也可以给予孩子更多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去选择一些让家长不那么抗拒的事情,这样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创造价值感和尊重感,而不完完全全就是压迫感。而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自己去领悟生活中那些正确的错误的事情,看看什么事情值得去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去做,然后让孩子自己去做出决定和选择。
心理学家克森特·米哈伊曾提出了抗逆力的流动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信息理论基础上的意识现象模式,主要重视个体经验的程度以及如何解释这些经验,要求个人通过注意的历程,去收集、储藏及更正信息,经过个人的意识加以检验,储存在自我里面,自我将会通过个人的意识对个人所认同的信息进行组织,形成交互关联的目标阶层。
通过这个理论,家长应当注重孩子与环境的互动,同时鼓励和引导孩子注意信息、收集信息、察觉信息,经过体验与解释形成流动经验,再通过自我去组织自己的目标并采取行动,提高抗逆力以增加面对挑战性任务的能力。对于熊孩子的教育来说,流动理论为父母提供了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自己积累经验来获得自我分析、自我辨别、自我成长的空间。
帮助孩子提升抗逆力,就要给予更多的精神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在大城市打拼,而孩子留在老家读书生活。如果对社会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儿童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态,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一般都跟着老人,但是老人本身缺乏管教的权威性,而且他们大都宠溺孩子,因此容易让孩子形成骄纵的性格。此外,很多老人的文化程度低且教育方式不合格,他们没有办法给孩子更多正确的教导,因此,很多儿童实际上处于一种“散养”的状态,很少有人去关心和规范他们的生活,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的生活缺乏约束,做事情不守规则。
很多父母平时都会给孩子寄来生活费和衣物,会给孩子购买一些礼物,但是物质上的关怀并不能满足他们心理上的一些需求,在很多时候他们更加渴望父母留在身边,更加渴望父母可以关心他们内心的想法,可以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遭遇困难的时候站在自己身边。
这就容易导致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许多儿童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加内向,比其他孩子更加胆小,遇事的时候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缺乏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很显然,由于他们常常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没有人关心,自己受到同学排挤和欺负时没有人帮忙当靠山,在遇到困难时没有人伸出援手,他们会本能地产生逃避心理,而网络游戏无疑是最好的避难场所,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变成超级英雄,可以获得各种成长的机会,可以改变弱小无助的状态,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成就感。而一味沉迷于游戏,只会让孩子们更加逃避社会和现实。
有个孩子某一天告诉奶奶,自己再也不去学校上学了,奶奶觉得孩子不听话,于是将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父亲和老师,在家长和老师的劝说下,孩子第二天继续上学,可是下午放学后就一直没有回家,到了天黑也不见人影,奶奶开始担心起来。她原以为孩子因为家庭作业而留校了,但是老师说孩子早就放学了。意识到情况不对的老人立即联系儿子,同时出门去寻找,可是一连找了两天孩子都没有出现,老人后悔不已。
又过了两天,在警察的帮助下,家长和老师才在一个偏僻的小网吧里找到了孩子,原来他与同学相处不来,没有朋友,这让他非常难受,可是又没有人帮他解决困境,所以只好选择逃避,并将全部精力寄托在网络游戏上,因为只有在游戏中,他才不会觉得孤独和无助。
这并非逃避压力的个例,在许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孩子非常胆小,有的孩子缺乏自信,有的孩子没有主见,他们往往不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和抗逆能力,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更容易采取放弃和逃避的态度。
所以父母想要帮助孩子提升抗逆力,那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精神关怀,比如关心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关心他们的人际关系,关心他们平时遇到的困难,有必要的话应该多花时间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和想法,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帮助孩子解答生活中、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简单来说,父母应该更多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尤其是当他们身处外地的时候,最好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与孩子通话交流,彼此分享和交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很多用心的父母会主动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他们会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或者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在沟通中巧妙融入一些有关抗逆力的元素,比如如何应对生活危机,如何自己解决问题,如何摆脱烦恼,如何渡过难关,如何与人交际,如何去消除困惑以及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这些技能的传授都是父母应尽的责任,而更加重要的是,父母需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孤立无援的,并不是被忽视的,父母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许多孩子还存在早恋的问题,而在面对早恋问题的时候,父母通常的做法是给予孩子一些警告和惩罚,强制性地要求孩子放弃那些早恋的念想,但是父母并没有想过对孩子的情感世界进行了解。其实很多早恋现象的发生在于家庭情感的淡薄,一些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或者由于父母经常争吵,导致他们缺爱,为了弥补情感上的缺失,他们会想办法从其他异性身上寻找情感寄托,这种脆弱的情感寄托正是个人逃避现实以及缺乏抗逆力的表现。
总而言之,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多时候只是因为个人的生活以及精神世界被父母忽略了,父母在平衡事业与子女教育方面没有形成一个更合理的状态,因此常常会导致很多孩子产生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会导致他们感受不到更多来自家庭的关爱,而这不利于他们精神上的成长。为此,父母应当抽出时间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平时有空多回家陪陪孩子,有时间就和孩子聊一聊生活话题,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和失责。
亲子教育不能设定过高的要求,更不要盲目攀比
如果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成了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教育模式,很多父母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借助其他人家的孩子做对比,告诉孩子某某人如何优秀,或者某某最近又获得了老师的赞扬,某某自己解决了多少问题。在这些父母的描述中,别人家的孩子更加听话,别人家的孩子更加聪明,别人家的孩子更加懂事,别人家的孩子更加独立,别人家的孩子应变能力更强。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过高,为了让孩子达到理想中的高度,他们一直给孩子施加压力,并且希望通过对比进行刺激,促使孩子努力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可是在对比的过程中,父母往往将自己的孩子贬得一无是处,而这无疑会打击孩子幼小的心灵。
在三十年前,父母更加习惯进行放养,孩子们可以获得更多自由的成长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时也强化了对孩子的控制,他们所坚持的一个理念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他们会要求孩子学习钢琴、学习舞蹈、学习美术、学习手工、学习书法、学习外语,并且不厌其烦地给孩子增加各种补习班,目的就是打造良好的基础,但这其实不过是虚荣心和攀比心理在作祟,父母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家的孩子更差而已。
但这样的对比会造成强迫教育,不仅伤害了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积极性,也让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影响,他们努力的动力会逐渐丧失,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大部分的努力可能都来源于父母的激励,他们更加在乎父母对自己的看法,并且以这些看法作为自己成长的一个衡量标准,对于自己的认知往往也来自父母的评价,评价好的话,孩子们就会从赞美和激励中获得进步的动力,一旦评价不好,并且在与其他孩子的对比中失去优势,他们更容易产生沮丧和自卑的心理,他们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差,这种心理无疑会影响他们的自信,会导致他们在挫折面前失去抵抗力。
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经常被用来和其他孩子做对比,那些经常会被父母要求以某某为榜样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成熟度比同龄孩子低一些,自信心和创造力也要差很多,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缺乏主见,也没有出色的应变能力,更多时候选择被动承受,而他们的耐力要比其他孩子差。
攀比心理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大忌,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非常不利,很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因此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要求。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像同事家的孩子一样在美术绘画方面有突出的成绩,但孩子其实并不愿意学习美术,他也没有绘画方面的天赋,这样一来,父母就没有必要强制孩子拿起画笔,更没有必要花费重金将他送去补习班。父母要做的是挖掘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和优势,可能孩子不擅长画画,但是对于音乐有着很好的感觉,那么父母不妨尝试着让孩子学习音乐,这样既迎合了孩子的兴趣,也符合教育的目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秀标准,父母不应该在其他孩子身上来寻找这个标准,而应该按照孩子的爱好、能力、特征、家庭情况来制订相应的教育计划,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让孩子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且适合自己去实现的目标,应该让孩子去做他们适合做且能够做到的事情,去完成一些自己能够完成的挑战。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和特点,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都有自己的潜力可挖掘,或者说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性,父母没有必要将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
很多人认为那些善于攀比的父母只不过是家长式权威使然,他们觉得家长们之所以喜欢给孩子找“榜样”,找参照物,不过是为了给自己增加面子,可是如果进行换位思考,父母是否意识到一点,假如有一天,孩子告诉父母说:“某某孩子的父亲比你更有钱,你应该向他爸爸靠拢”,不知父母是否同样会感到挫败感,自尊心是否同样会受到影响?易地而处,父母应该体谅孩子的心情。
乔布斯的继父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乔布斯还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对这个继子采取包容的态度,他从不主动干涉孩子的生活和爱好,当其他孩子都喜欢阅读、喜欢弹琴时,他发现乔布斯更喜欢待在家里摆弄那些废旧的机器,所以他专门腾出了一个仓库让乔布斯和机器待在一起。虽然很多人都曾认为乔布斯以后只能当个维修工什么的,但他却成了世界上最出色的企业家,创造了世界上最出色的科技公司——苹果公司。
父母应当迎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去教育和培养孩子,而不是设定一个框架,让孩子往里面套,就像批量生产某个商品一样,这样只会扼杀孩子的发展。好的教育模式应该是自然的、温和的,带着一定的自由和足够的尊重。父母应当坚信一点: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适合的发展模式,父母没有必要用其他孩子的成长模式来安排自己孩子的成长,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糟糕。
在教育子女方面,或许父母应该听一听这样的故事:有个记者去采访某国总统的母亲,这位母亲表示为自己的儿子当选总统感到骄傲,她认为儿子做得非常出色。可是话锋一转,她提到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他是一个农民,这位母亲面带笑容地告诉记者:“我的小儿子在种植土豆方面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懂得给予孩子更多的赞美
在本书中,谈到了抗逆力的一些前提,其中一个前提是逆境,而另一个前提则是自信心,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如果对于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乐观的认知,那么就容易对自己形成消极的认知,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也将会失去最基本的抵抗力。自信心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说,自信心强的孩子,他们的抗逆力通常就很强。
但是有些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不注重自信心的培养,或者选择了错误的培养方式,比如父母看不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进步,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办不到或者做错的事情上,集中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上。看不到孩子身上的特长,总是觉得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并且以别人家孩子作为参考和追赶的标准。这样会导致孩子失去自信,认为自己是“笨孩子”,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认为自己天生就比别人更差一些,这些想法无疑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抗压能力。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也都会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失败,父母要做的不是攻击这些缺陷,不是借着挫折和失败来打击孩子,而应该转变思维,鼓励孩子去正视和接受那些不足之处,赞美孩子的努力,赞美孩子的表现,赞美孩子身上的某些优点和亮点,这样的正面鼓励往往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许多父母喜欢用成年人的思维来教育孩子,会觉得经常批评和刺激孩子,可以帮助他们从一些负面的激励中获得成长,可以督促自己不断进步,然后获得自信,但他们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的自信最早来源于父母。
因为儿童早期的行为都是在父母的约束和引导下进行的,他们也因此常常会对父母产生信任和依赖,这种依赖从出生就开始了,在孩子能够独立应对各种事物之前,父母仍旧是重要的导师。至少在儿童时期,孩子并没有太多的主见,由于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善,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不深,孩子在很多时候会将父母制订的标准当成自己行动的标准,他们非常在意父母的想法,非常渴望获得父母的认同,对他们而言,只要父母说“你做得很不错”,他们就会深信自己做得很出色。
从这一方面来说,孩子早期自信心的培养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父母,父母的表态无疑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如果父母当面赞扬了孩子的表现,那么孩子通常会表现得非常开心和自信,做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这种认同感和自信对于个人的抗逆力提升有很大帮助,尤其是面对挫折时,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首先会拥有更大的自信,他们并不会轻易被困难吓倒,而是对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抱有更大的把握。
反过来说,当孩子们的行为表现没有获得父母的认同,或者被父母忽视的时候,他们会本能地感到沮丧,会觉得自己的表现不够出色,会觉得自己的行为可能是错误的,这个时候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就容易滋生,孩子也容易产生挫败感,这对他们掌握新技巧、获得新能力会形成很大的阻力,对他们的心理成长也会产生阴影。
因此,父母需要表现出更好的态度,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赞美和帮助,这种赞美不应该是无中生有的赞扬,也不是盲目的夸奖,而是针对孩子具体行为的一种激励。比如当孩子完成交代的任务后,父母可以及时给予表扬,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这里,许多父母会觉得赞美和奖励只能在孩子做得很出色的时候给予,比如孩子考试考了满分,或者超额完成家庭打扫的任务,又或者一字不落地背下了整篇课文。可实际上赞美并不是一个高标准的奖励方式,它是自由的、随机的、人性化的,在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小细节上,赞美同样会奏效。
有个孩子在上一次的考试中考了63分,而这一次考得依然不理想,只有69分,他感到非常沮丧,觉得自己在学习方面没有什么天分。考完之后,他非常恐慌地回到家中,因为学校要求每个学生的家长必须在试卷上签字,因此他非常担心自己会遭到父亲的指责。可是当父亲看到试卷后,对孩子说了这样一番话:“你这一次考试比上次又进步了一点儿,这是一个好势头,希望你能保持下去。”父亲的鼓励很快就让孩子重拾信心,之后的他学习越来越努力,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父母的反馈是亲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一些积极的反馈更是至关重要,通过积极正面的反馈和回应,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这种反馈往往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最常见的就是针对孩子的一些出色表现给予赞美,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或者对于某项任务的完成非常出色,父母应该及时给予鼓励。
有时候父母不要看孩子做得怎么样,而应该看看孩子做了什么,良好的出发点以及良好的态度有时候比结果更加重要。比如上面的案例中讲到的是关于进步。孩子两次考试都只有60多分,这并不是一个拿得出手的成绩,但是父亲却认为这一次比上一次有了进步,而这一点进步就是激励孩子的一个动力之源。有些孩子好心做了错事,或者由于能力问题,将事情搞砸了,父母不应该进行责备,而要对孩子的行为给予一定的鼓励。这些赞美都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自信,会给孩子的心理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适当放手,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在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中,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尼特族,它是英文单词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or Trainning的缩写,这个专有名词是指那些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不选择继续上学,也不积极参加工作,更不会选择参加职业培训的青少年,这些人具有严重的“回归家庭”的倾向,这种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对父母的依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啃老族”。他们通常比较害怕与社会接触,也没有单独解决生存问题的能力,只是习惯性地待在家里,与电视、游戏为伍,就像没长大的孩子一样。
尼特族是一个低抗逆力的群体,他们根本无法独立面对和承担生活压力,无法独自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一类人往往有一些共同点或者相似点,比如他们大都受到了家庭的溺爱,父母平时不会让他们做事,遇到困难也会出面代为解决,父母大都关注孩子身体是否健康成长,身体各方面的指标是否达标,对于孩子是否具备独立意识,是否具备完整的人格并不关心,以至于孩子在精神上并没有获得太多成长的空间,缺乏独立性、抗击打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都来自于单亲家庭,这也是孩子精神发育迟缓以及不完整的原因。
尼特族只是社会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但许多人的确存在自理能力差、精神未断奶的情况,他们更加依赖于父母兄弟帮忙解决困难,对于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缺乏主动解决的能力,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
通常来说,尼特族的出现就是因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产生了“温室效应”,这个效应原本是指由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太阳长波辐射吸收而对地球产生的保温效应。而在亲子教育中,“温室效应”是指父母为了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会想方设法将孩子安放在温房里保护起来,这种教育方式因为过度溺爱反而打破了孩子原有的成长规律,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缺乏应对生活危机的能力。
有些家长经常会反映一些问题,比如自家的孩子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还不会自己上厕所,不会自己吃饭,和小朋友闹僵之后竟然害怕去学校,遇到自己难以完成的作业就在教室里哭,这些孩子就是典型的尼特族,他们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通常都没有什么承受能力。
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注重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那么孩子就会逐步丧失抗逆力。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应当适当放宽限制,适当减少人为的干涉,更不要试图去掌控孩子的人生,尽量给予孩子更多独立的空间,而主动放手的背后其实就是让孩子直接接触社会,让孩子直接面对威胁和挫折,这是间接给孩子制造逆境的重要方法。
巴菲特是世界闻名的大富豪,完全可以给子女创造优渥的生活条件,可是相比于一般的父亲来说,巴菲特更加看重孩子自力更生的能力。很多出生于富裕家庭的人,几乎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是巴菲特的孩子们想要获得任何一样东西,可能都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
大儿子霍华德想要买一个农场,于是不得不向巴菲特借钱,而且每年还需要偿还租金以及5%的税后回报。而小儿子彼得想要买一个大房子,由于手头的资金不够,于是就向父亲借钱,巴菲特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他告诉彼得:“钱会让我们纯洁的父子关系变得复杂,你应该像普通美国人一样贷款买房,然后把钱还上。”正因为如此,巴菲特的孩子们一直都很优秀。
在子女教育方面,父母应该改变那种“我为你解决一切问题”的思维模式,而要懂得给孩子创造更多自主接触社会的空间,应该鼓励孩子去面对属于自己的生活,其中也包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磨难和挫折,只有让孩子自己去承受生活的压力,接受生活的挑战,才能获得更为强大的抗逆力。
想要让孩子脱离温室环境,就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让孩子选择自己的思考方式,父母有时候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抛除掌控和操纵孩子生活的模式。从微观教育层面进行分析,对孩子的教育包含了“共同培养”和“自然成长”,其中“共同培养”看重的就是外在的教育,比如很多父母要求孩子2岁的时候开始练习写字,3岁的时候接触舞蹈,4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和美术。共同培养还包括了学校里的一些基本教育模式,它主要用于孩子的知识、道德、耐力、毅力等方面的培养。而“自然成长”的教育方式则看重孩子的天赋能力和兴趣爱好,一切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孩子喜欢什么,或者在哪些方面有更大的天赋和兴趣,就选择从哪一方面进行教育。
相比于“共同培养”,“自然成长”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一切都以孩子的能力为标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好的引导性。很多父母喜欢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高要求,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人中龙凤,他们的口头禅就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聪明”“我希望你将来能特别成功”“你下次考试必须满分”,在这些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必须是出类拔萃的,必须能够掌控好一切。
当父母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往往也就意味着他们将会想方设法帮忙安排好孩子的一切,他们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打造一个全能的、强大的产品,而不是具有自主意识和独立行动力的孩子,而不是一个能够独自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抗压者,这些显然会剥夺孩子自由成长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并不意味着对孩子不闻不问,相应的“共同培养”还是应该存在的,这是一种转化的基本形式,父母还是应该通过自身的经验指导,还是应该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从而提升孩子的生活技能,丰富生活和学习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信心、耐心和毅力。
挖掘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心理学家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具有上进心,但是在平时的行为表现中,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极的行为,这个时候父母可能会对这些消极的行为产生反感,并且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不了苦,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上进心,认为自己的孩子承受能力太差,并且缺乏反抗压力的勇气。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即便是一个处处受到宠溺的孩子,一个表现得很淘气的孩子,也具有向上的需求,这是生命体的一个共性。比如一些考试成绩不那么理想的孩子往往会努力学习,而一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却选择了打游戏。两种不同的孩子,其行为方式只是表现出了不同的抗逆力形式而已,即“常规形式”和“非常规形式”。
抗逆力的常规形式是一种“亲社会”取向的行为方式,主要包含了胜任力(competent)、爱心(caring)、贡献(contribution)、乐群(community)等几个特点;而非常规形式的抗逆力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包括危险的(dangerous)、违规的(delinquent)、失常的(deviant)、混乱的(disordered)等几个要素。
无论是常规形式还是非常规形式,都是抗逆力的具体表现,能够有效展示出生命的能量、驱动力与生机。那些渴望通过努力来提升成绩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常规形式的抗逆力,他们对于学习成绩差带来的压力并不害怕,而是针对性地做出调整,针对性地制订反抗压力的方法。而那些通过玩游戏来舒缓学习压力的孩子,则是一种非常规形式的抗逆力。这些孩子也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希望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认同,但是当自己无力实现这个目标时,就会选择以一些消极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内在需求,而这些内在需求往往和家庭教育、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联。
比如那些沉迷于玩游戏的孩子,往往借助游戏来逃避家庭生活的无趣和冷漠,比如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缺少关心,或者由于家庭不和谐,父母对孩子不重视,因此,这些孩子会选择通过游戏来获得快乐,同时逃避没有温度的家庭环境。
有些孩子玩游戏则是为了证明自己能力不差,他们在学习方面没有什么优势,但是在游戏方面如果能做到第一,同样会引起其他同学和朋友的膜拜,正因为如此,他们执着于通过游戏来证明自己并非不受欢迎,并非一无是处。
另外一种需求就是成长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以摆脱父母的完全控制为前提,以摆脱家庭完全意义上的束缚为基础,简单来说,就是当孩子不断成长之后,他们的自主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要与控制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产生分歧、冲突。
比如很多孩子在进入初中和高中之后,突然成绩下降严重,而且开始出现逃课的现象,之所以会这样可能和父母的过度控制有关,当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时,孩子由于缺乏足够的承受力以及合理的应对措施,只能试图通过一些不合规矩的事情来违背父母的意愿。父母们往往抓住孩子逃课的事情不放,或许没有想过这是孩子在间接地抵触家庭的压力。
心理学家认为喜欢玩游戏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家庭关系中,母亲往往比较强势,而父亲缺乏话语权,在子女教育方面、家庭工作安排和规划方面,常常都是母亲一个人说了算。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于男孩子会产生影响,毕竟男孩子往往以超越父亲为目标,而当父亲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他们会在游戏中构思一个强大的角色来替代父亲,然后他的目标就是打败这个被强化了的“父亲”的角色,完成自己挑战父亲的愿望。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但其内在动机缘于维护和保护自己的自尊,动机仍旧是积极的,具有向上、向善的驱动力。
任何压力都有一个释放出口,也应该有一个释放的出口,只不过有的时候人们选择了正确的释放方式,而有的时候人们选择了其他方式来逃避伤害。一些非常规的抗逆力标志着孩子们没有被危机打垮,没有在危机和困难面前彻底地低头和束手就擒,他们一直试图挣脱逆境的困扰,并且想方设法寻求改变。从行为本身来看,这些改变可能是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混乱的,但它显示出生命的力量,是有着一定积极意义的。
如果对孩子抗逆力背后的需求进行挖掘,就会发现个人的行为和内在需求息息相关,只不过由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并且不良环境还会刺激和影响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导致孩子内在的一些积极动机无法实现,转而寻求一些消极的行为来表现自己反抗的能力。正因为如此,父母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懂得了解和分析孩子的需求。
比如,平时多和孩子交流,一些在外工作的人也需要经常打电话和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而且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看看孩子有什么异常表现,看看孩子最近都在做什么,看看孩子喜欢做什么,并通过孩子的行为来了解他们的想法以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