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书名:好想送给妈妈的亲子心理学 作者:(韩)尹宇相 & 王世琛 & 金炫美 本章字数:17607 下载APP
妈妈的焦虑
普通的妈妈们变成了“焦虑的妈妈”。这种焦虑的根源,是对“我的孩子会不会被淘汰”的担忧。
学习焦虑:让孩子换个项目学
担心孩子会掉队
谈谈妈妈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吧。下面是某个妈妈论坛上的文章,内容是一位育有6岁女儿的妈妈对女儿应该上什么课外培训班的请教。
我女儿今年6岁,现在每天上英语、小学语文、汉字、数学和钢琴班,还在文化中心学习肚皮舞、参加讲故事的训练课程。目前女儿考过了韩国汉字能力测试八级。请问,这种程度够吗?
这篇文章有一百多条回复,这里只列出其中几条。
你女儿学得够多了。我女儿平时上幼儿园,课外学语文和数学,周六上创意美术体验课。
我家孩子每天学钢琴、美术和中文,还要做数学习题集、听英语听力、在线学习汉字,目前大概学会了150个汉字。最重要的是多对话、多阅读。
太厉害了!我家孩子刚开始学韩语字母。看了大家的评论,我已经开始担心了。
虽然评论区里有一些带炫耀成分的留言,但大部分都是妈妈们的叹息与焦虑,嘴上说着“何必让孩子学那么多东西”,心里想的却是“别的孩子学那么多东西,我该做什么?”“是因为我懂的东西太少,才导致孩子掉队了吗?”“我是跟不上时代的落伍妈妈吗?”……
普通的妈妈们变成了“焦虑的妈妈”。这种焦虑的根源,是对“我的孩子会不会被淘汰”的担忧。面对令人焦虑不安的现实,妈妈们无法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如果忽视四周的声音,可能会让孩子的人生陷入危机。要不要逼迫孩子学习?有些妈妈无法放任孩子不管,又不想逼迫孩子;有些妈妈认为,如果逼迫孩子学习,就要学出好成绩,敷衍了事的话反而什么都学不到。很多妈妈都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
哪位妈妈想用学习折磨孩子呢?她们也不想逼迫孩子学习,希望能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等孩子想学习的时候再学,但现实情况不允许。以韩国为例,上幼儿园之前,孩子就要学习韩语字母、数学和英语。如果孩子终于学会读韩语字母,邻居家的孩子却已经能将英语单词背得滚瓜烂熟,或者听说孩子学习不好就会被孤立,妈妈们还能坚持不逼迫孩子学习吗?能够坦然面对邻居妈妈们仿佛在说“哪里来的胆量”的眼神吗?
孩子读小学后的情况如何?如果没有妈妈的推动和补习班的教导,孩子很可能会变成差生,这就是现实。妈妈们不得不将孩子送上“学习列车”。一旦上车,就无法回头。读小学时,为了不让孩子放弃数学和英语,所以强迫孩子学习;中学时期很关键,更不能停止学习。妈妈们也不想逼迫孩子提前学习,但如果不提前学习就进入高中,孩子的成绩从高一开始就会掉队。在韩国申请大学时,高中的在校成绩举足轻重,如果提交的成绩单不够理想,就很难进入好大学。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怎么可能不让孩子提前学习呢?于是,孩子读中学时要提前学习,读小学时也要,甚至连上幼儿园时都要提前学习。妈妈们如何能对这样的现实视若无睹?孩子不搭上“学习列车”会不会掉队?无数妈妈为此十分焦虑。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妈妈勇敢地对抗这股焦虑的风气,决心不让孩子卷入关于学习的竞争。她们更关心当下的幸福,而不是未来充满不确定的幸福。这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充满勇气的行为。
但现实不会“善罢甘休”。“等孩子想主动学习时就晚了,妈妈一定要尽早为孩子规划”这个说法,就会让妈妈们动摇。顺其自然真的是为孩子的幸福着想吗?会不会只有我的孩子掉队?妈妈们的烦恼无穷无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让这类妈妈更加焦虑的理论。
学习真的是一种习惯吗?
下面是某位妈妈的烦恼。
最近,我努力想让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养成学习的习惯,每天都很累。之前,我一直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用“孩子还那么小,没必要逼他学习”的借口自我安慰。但是,最近每次看到儿子在书桌前坐不住的样子,我就会思考是不是我没教好孩子。我认为必须培养孩子“坐得住”的能力,但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培养学习的习惯。听说认识的妈妈们总是很凶地大吼大叫,甚至吓唬孩子,孩子才愿意学习。今天我也因为这件事和孩子闹得很僵。
这是妈妈们普遍拥有的烦恼。妈妈群体中流传着一些理论,例如:“学习习惯要从3岁开始培养”“婴幼儿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习的阶段,而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准备阶段”“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学习好的关键不在于头脑,而是孩子能否坐得住”。
这些理论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妈妈不是逼迫孩子学习的人,而是引导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人。很多妈妈认为自己不是在逼迫孩子学习,而是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后孩子就会主动学习。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妈妈的想法很单纯:不要求孩子学习多努力,只希望孩子能主动完成该做的作业和简单的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妈妈就会认为问题出在学习习惯上。
其实,有关学习习惯的理论只是巧妙的自我欺骗,因为引导孩子养成学习习惯和要求孩子学习是一码事。“学习习惯”不过是将孩子引到“学习战场”上的诱饵罢了。
学习是一种习惯吗?看似是,其实并非如此。学习不可能成为一种习惯,它不像握筷子或骑自行车,一旦学会了就可以永远记住。学习是一时性的,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身为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坐在椅子上听课。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如果上课时不好好坐着或犯困,就会被老师点名批评。整天一动不动地坐着听课,按理说应该能养成学习习惯。但是,这种整天坐在椅子上的训练,真的能锻炼“坐得住”的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学校里坐10小时都无法养成学习习惯,在家里坐一小时就能养成吗?学校和家里有什么区别?难道在学校里会握筷子的孩子,回家就不会用了吗?
其实,“坐得住”理论是由韩国的寄宿高考补习班提出的。备战高考的学生一天要学习15小时以上,确实需要“坐得住”的能力。也就是说,这是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的孩子长时间持续学习时需要的习惯。强迫一个无心学习的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就像让小狗只用两条腿走路。或许小狗可以暂时用两条腿走一会儿,但无法这样走一辈子。“就算孩子无心学习,只要锻炼‘坐得住’的能力,就会主动学习”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有些孩子看起来好像养成了学习习惯,其实只是讲原则的孩子在听从妈妈的话努力学习后暂时养成的习惯。即使孩子暂时养成了习惯,一旦妈妈撒手不管,就会前功尽弃。这就是为什么小学时似乎养成了学习习惯、成绩很好的孩子,上中学后稍有松懈,学习习惯就消失了。学习习惯只是课外补习班的营销语言。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你是因为拥有学习习惯才成绩好吗?还是因为没有养成学习习惯所以成绩不好?
拒绝课外补习的妈妈们的焦虑
有些妈妈奉行让孩子自由发展的教养理念,拒绝让孩子上补习班。这类妈妈尤其要小心“学习习惯”这个概念。她们心中藏着“孩子不去上补习班,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的焦虑。这种焦虑很容易让她们被学习习惯所迷惑。如果妈妈以学习习惯的名义管教孩子,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孩子被密集的日程安排束缚住,动弹不得,就连在家里都要被妈妈监视。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孩子去上补习班。 对孩子来说,被妈妈的视线束缚比被补习班束缚更痛苦。
学习习惯最大的危害是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妈妈为了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要求孩子一动不动地坐着学习。因为培养学习习惯的重要条件是“不让孩子做想做的事”和“学习时间表”,而这两点刚好是自发性的“敌人”。自发性和学习习惯,妈妈只能选择一项。
那些现在看似养成了学习习惯的孩子,要么天生就是模范生,要么是很听妈妈的话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学习习惯都会在一段时间后消失。因此,不必羡慕所谓的“养成了学习习惯的孩子”,要下定“培养学习习惯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我一定不做这种事!”的决心。尤其是那些向往自由的孩子,与学习习惯是完全对立的。作为明智的妈妈,必须尽早了解这类孩子的个性,以免让向往自由的孩子被学习习惯的“锁链”紧紧捆住。
有位妈妈要求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在学习前先去趟卫生间再喝杯水,以免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离开座位做别的事。不仅如此,她还会坐在旁边监督孩子。如果孩子在学习时想喝水或者想去卫生间,她会要求孩子看完书再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孩子“坐得住”的能力,实在是非常糟糕的做法。
妈妈的初衷是想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最终事与愿违,自己反倒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唠叨的习惯、压迫的习惯、监视的习惯、看不惯孩子的习惯、轻蔑的习惯、厌恶的习惯、不信任孩子的习惯。
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在某个时间点消失,妈妈的坏习惯却会越来越顽固。
无法让孩子放弃学习的理由
尽管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但现实社会对学历的重视仍有增无减。因此,大部分父母认为“毕业于什么样的大学会决定孩子未来”的情形并不难理解。既然名牌大学的学历能提高孩子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概率,又怎能批判希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的父母呢?只是现实往往不如预期。
从前,大学经常被称为“牛骨塔”,这是将大学比喻为贫困的父母用卖牛的钱建成的建筑。只有卖牛、卖田才能供孩子读大学。俗话说,“穷山沟里飞出了金凤凰”,人们相信一个聪明的孩子能够光耀门庭,当时的情况也的确如此。但现在,父母倾尽所有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只是为了不让孩子被淘汰。
在韩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进行无上限的投资,却达不到预期,反而让孩子十分痛苦的事例屡见不鲜。就算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父母仍要给孩子生活费,直到孩子参加工作。孩子要想找到工作,首先要提供七项基础证明:学历证书、学分证明、英语水平测试成绩、职业资格证书、其他外语研修经历、实习证明、获奖证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提供的证明。工作稳定后,就该考虑结婚的事了,但结婚并不是能轻易完成的人生大事,可能费尽心思也很难走到结婚那一步。即使结了婚,还要面对生儿育女的问题,困难重重。如果中间出现什么问题,很容易让孩子成为“隐居型孤独者”。
即使父母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就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上,仍要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怎样才能让孩子成功、幸福?没有完全正确的道路。让孩子从小就上各种补习班,扼杀孩子的自发性,真的值得吗?这种逼迫孩子学习的心态背后,是妈妈的焦虑和欲望。
妈妈无法放弃逼迫孩子学习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担心孩子被淘汰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是理所当然的。多年以来,在韩国只有学习才能保障稳定的生活,才能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即使现在说再多遍“读书无用”,脑海里的认知也不会轻易改变。更何况,如果孩子的成绩不好,从小学起就是后进生,很容易被其他孩子孤立,这让父母如何能停下催促孩子学习的脚步呢?
二是因无法继续担任“教练”一职产生的焦虑感。担任孩子的“教练”,是妈妈自我实现的途径,能让妈妈获得自尊感和存在感。要放弃这个职务,确实令人焦虑。不再管束孩子,妈妈能做什么呢?妈妈的生活原本被孩子的日程填满,突然无事可做,失去了目标,这是一件可怕的事。
三是因为妈妈的欲望。妈妈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认可、胜利感、替代性满足感以及自尊感。要舍弃这种欲望确实不容易。如果做得不好,还会被别人批评为“不管孩子学习的妈妈”。
正是由于这样的焦虑和欲望,妈妈将孩子送上“学习列车”,一旦上车就无法中途下车。若想拯救孩子,妈妈应该摆脱焦虑,舍弃欲望,放弃“教练”一职,勇敢地面对他人的闲言碎语……然而,妈妈的内心有个声音在窃窃私语:“不,我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不能后退。”
当然,只有极少数妈妈会这样逼迫孩子。大部分妈妈即使有欲望,也不至于觉得只要孩子成绩优异,就算让孩子痛苦也无所谓。我想强调的是,一般的妈妈不应全盘接受少数妈妈们提出的理论。孩子成绩好是好事,如果孩子喜欢学习,自然应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用“考上名牌大学”的枷锁束缚没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将孩子逼上“学习战场”,才是问题所在。
最终,自发性获得胜利
自发性是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原始力量,是一种生命力,也是一种生存能力。这是一种自然涌出的力量,是充满创造性的能量。树木向着阳光伸展枝杈,花朵到了花期就会绽放,都是缘于生命的自发性。孩子拥有很高的自发性时,呈现的是好奇、热情、勇敢和不畏挑战的面貌。不想背英语单词的孩子一旦喜欢上英语说唱音乐,就能将难懂的英语文章背得滚瓜烂熟;讨厌学习的孩子一旦产生学习自发性,一天就能学习10小时以上。
看看身边的孩子们,他们就是自发性的代名词,充满好奇、热情、专注和活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发性会渐渐消失。最好的妈妈,是能够激发孩子自发性的妈妈;而最差劲的妈妈,是扼杀孩子自发性的妈妈。
自发性的核心是“乐趣”。因为有乐趣,才会自发地做,一有空就做。培养孩子自发性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
提起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妈妈们就会开始担心和怀疑:“要是孩子沉迷于游戏怎么办?”“要是孩子真的放弃英语和数学怎么办?”“如果放任不管,万一孩子的人生毁了,谁来负责?”……从父母的立场来看,如果什么都不做,会有一种不负责的感觉,还会感到焦虑。即使认同这种说法,放任孩子几天后又会感到焦虑,觉得非做些什么不可。
请冷静地思考一下,如果像现在这样监视孩子、压迫孩子、控制孩子,就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虽然很难做到,但一定要相信孩子的内在力量——自发性。“妈妈革命”始于对孩子的信任。
能够忍受怀疑与焦虑、给孩子足够自由的妈妈才是有前瞻性思维的妈妈。她们比别人先领悟到怎么做对孩子更好,并且勇于实践。这种类型的妈妈逐渐增多,由她们教养的孩子,将会成为新时代的主人公和领导者。
当今社会与以往不同,人们不会因为学习不好就挨饿受冻,人人都有机会靠自己的意志活得更快乐。名校毕业的人未必能拿到高薪,而且不管毕业于哪所大学,都能以同等资格参加公务员考试。在这样的世界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呢?是享受自己人生的能力,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乐趣、创造意义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一早便被剥夺,那么孩子一生都无法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对就读于名牌大学的学生进行某项问卷调查时,选择“十几岁时过得很不快乐”的人超过50%。这就是现实。
人生有两个重点:乐趣和意义。如果生活毫无乐趣,人生也没有意义;如果只追求乐趣,一切都是徒劳。人生就像跷跷板,一边是趣味,一边是意义,要保持两者的平衡,不能偏向任何一方。拥有和他人一起寻找乐趣的能力以及让身边的人更加幸福的能力,非常重要。拥有这些能力不需要大笔资金,也不需要名牌大学的学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趣又有意义的能力源于自发性。自发性是一种宝贵的资产,是一种自生能力。成功属于那些富有自发性的人。
“就让孩子好好玩吧,到了该学习的时候,自然会学习,人生的路终究要靠孩子自己走。”大约30年前,如果说出这种话,一定会被反驳:“醒醒吧,那样会毁掉孩子的。”
时代真的变了,妈妈们的“台词”也应该改变。面对那些全心投入孩子学业,或是倡导“如果孩子小时候掉队,以后就很难追上别人,妈妈一定要盯紧孩子的学习”的妈妈,应该这样反驳:“醒醒吧,紧盯着孩子只会毁了他们!”
妈妈一旦选择尊重孩子的自发性而不是只顾着提升成绩,就不要动摇。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那些追求孩子成绩好的妈妈,已经走上了那条路,很难回头,所以不要轻易加入这场“战争”。即使有时羡慕她们的孩子成绩优异,因自己什么都不做而焦虑,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给予孩子尊重与自由的妈妈,最终也会得到最大的回报——孩子的真心。而且,孩子会有很强的自尊心、开朗大方的性格以及很强的自发性。这些能力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只顾督促孩子学习的父母,会得到孩子的称赞与尊重吗?并不会,甚至会听到“我的时间去哪儿了”“为什么我要按父母的意愿成长”“今后,我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之类的反驳。如果孩子以后在社会上拥有很高的地位,这些抱怨就会消失吗?未必会这样。如果孩子在需要通过多种体验唤醒自发性的时期,只能依照妈妈的指令被动地生活,那么剩下的人生极有可能像被逼学习时一样痛苦。
之所以让妈妈为孩子更换学习项目,是为了让妈妈和孩子实现双赢。如果妈妈成为“自发性教练”,当其他孩子被妈妈规划的日程束缚时,自己的孩子因可以自由地做想做的事而胜利;当其他孩子看妈妈的脸色、被妈妈压迫时,自己的孩子因可以在妈妈的爱护与认可下成长而胜利。当其他妈妈对孩子发脾气时,自己能对孩子微笑,这是妈妈的胜利;当其他妈妈在焦虑与担忧中挣扎时,自己却可以心平气和,这是妈妈的胜利。
小贴士 给将孩子的成绩放在第一位的父母
即使孩子被逼着学习,也需要自发性的力量支撑。大部分孩子努力一段时间后便选择放弃,就是因为自发性能量耗尽了。妈妈应该认真观察孩子的自发性水平,了解自发性能量耗尽时的症状。
1.生理症状:头痛、腰痛、肌肉疼痛、皮肤病、慢性疲劳等。
2.心理症状:经常发脾气,突然暴怒。
从精神医学的角度来看,上述两种症状是被压抑的自发性在身体里产生波动的表现。过了这一阶段,自发性便会慢慢枯竭,出现没有活力、没有意识、没有反应的现象,甚至产生抑郁情绪。千万不要忽略孩子的这些症状。
怀疑孩子出现自发性枯竭的状况时,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一定要让孩子休息。不能逼迫孩子硬撑着渡过难关。和孩子好好沟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充分休息。“不能在这里停下来……”妈妈的这种焦虑无异于恶魔的低语,只会让孩子“生病”。
2.要适当对孩子的个人生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无伤大雅的“叛逆”也是自发性的能量来源。不要追根究底地盘问、确认,就算好奇也要忍住,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只有尊重孩子的秘密,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发性。
安全焦虑:适当保持距离
联系不上孩子时会很焦虑
这是一个不安定的时代。世界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火灾、大楼倒塌、地面塌陷、人口失踪……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什么地方遭遇危险。每天都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们无法保证孩子绝对安全。除了事故和意外,孩子们吃的食材、用的玩具和文具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也令人担忧。为了守护孩子,父母时刻绷紧神经。
曾经有位妈妈进行心理剧治疗。那位妈妈育有一位读初二的独生子,她总是因为儿子很少回消息而生气。那位妈妈要求儿子按时汇报行程,无论是去补习班还是在回家的路上,都要发信息及时汇报。他如果中途想去便利店吃泡面,也要提前汇报。儿子有时候不发信息,如果没收到儿子的信息,或者打不通儿子的电话,妈妈就会坐立不安,甚至不安到恐惧的程度。
我们通过心理剧再现了这一场面。联系不上孩子的妈妈极度焦虑,每隔5分钟就给儿子打一次电话,还考虑要不要报警。最终,电话打通了,电话这头的妈妈开始大吼。
妈妈:你在哪里?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不联系我?
儿子:我忘了。在补习班上课时关机了,后来忘记开机。
妈妈:你想急死妈妈吗?你明明知道联系不上你我会疯掉!
儿子:(很不耐烦)妈妈太夸张了吧。为什么非要我一直联系你?我很烦!
妈妈:发条信息有那么费劲吗?为了让妈妈放心,发条信息又能怎样?
这位妈妈无法理解,为什么儿子连发条信息这么简单的事都不愿意做。妈妈认为儿子明知道她会很担心,却不和她联系,真是又可恶又令人生气。通过心理剧疗法,这位妈妈消除了对儿子的焦虑和愤怒。她一边用海绵棒敲打椅子,一边大吼:“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吗?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不发信息?明知道妈妈担心得快疯了!你是不是故意让妈妈操心?你这个坏孩子!”发泄了一通后,主人公的心情平静了一些。
随后,我让主人公扮演儿子,目的是让她站在儿子的立场上,体会儿子的困扰之处。演完儿子的角色后,主人公说:“我现在才知道按时发信息这么烦人。跟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确实可能会忘记发信息。现在我能理解儿子的心情了。”接着,她又补充道:“那也应该和妈妈保持联系吧?虽然有些烦人,但想到妈妈会担心,当然应该回信息啊。为什么不回妈妈的信息呢?”这位妈妈虽然理解了儿子的心情,却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问题。
心理剧中有种叫作“角色训练”的方法,即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进行演练。例如,如果主人公会因为在众人面前发言而焦虑,那就设定一个假想的发言场景,事先体验一下,寻找有效对策。
我们在这位妈妈身上采用了“角色训练”的方法,让她在无法与儿子取得联系时,练习让自己放宽心,从容地等待儿子。但是,即使是假想的场景,主人公还是无法忍受联系不上儿子的状况,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忍受这种状况,一直追问:“不知道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当然要给他打电话,为什么要等?”这位妈妈在心理剧中也无法接受联系不上儿子的情况,导致心理剧进展得不太顺利。最后,这场心理剧以儿子承诺不再不回信息告终,是这位妈妈期待的“完美结局”。
心理剧结束后,是与观众们进行交流的时间。那位妈妈询问观众:“总想联系儿子,我的行为真的有问题吗?”她想从观众那里听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问题的答案。因此,我让觉得她有问题的观众举手,大概有一半的观众举手,剩下的一半观众则认为一位母亲有这样的行为合情合理。这位妈妈看到支持她与反对她的人数各占一半,认为自己的问题没那么严重,不禁松了一口气。
一位观众表示自己很能理解这位妈妈,并且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这位主人公和我一样。如果联系不上孩子,我也会坐立不安。我每天会联系孩子20次以上。如果我发短信问孩子在干什么,一分钟内没有收到回复,我就会立即给孩子打电话。要是孩子没接电话,我会心急到每隔一分钟就打一个电话,直到孩子接起电话。孩子终于接起电话时,我会忍不住大吼:‘你想急死我吗?为什么不接电话?!’刚才发现主人公的行为和我如出一辙,心里有些无奈。因为我总是联系他,孩子都不想用手机了,说自己快疯了,还说为了锻炼我的耐心,会故意不接电话。我也快疯了。”
妈妈搭建的“安全围栏”会助长孩子的焦虑
为了保护孩子,妈妈会为孩子搭建“安全围栏”。饲养家畜时使用围栏,一是为了保护它们不受外部侵害,二是为了防止它们逃跑。妈妈为孩子搭建“安全围栏”的原因也是如此——为了安全与控制。
现在是利用前沿技术搭建“安全围栏”的时代。妈妈可以用手机实时追踪孩子的位置与行动轨迹,不断询问“你在哪里?”“你和谁在一起?”“你在做什么?”,只有实时掌控孩子的行踪才能安心。就算只是暂时联系不上孩子,有的妈妈都会极其焦虑,脑海中开始上演孩子遭遇事故或者被绑架的“恐怖电影”。这类妈妈对孩子的安全焦虑已经达到病态水平。
我们经常听到各种事故的消息,导致错误判断的出现。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认为自己的孩子会遭遇偶然发生的特定事件。听说托儿所的老师体罚学生,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会被体罚;听说校外培训活动发生事故,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去参加校外培训活动也会遭遇事故。车祸、失踪、虐待、被老师忽视、被同学排挤……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会遭遇这些事情。
妈妈们的焦虑很难消除,我非常理解这种焦虑。但如果这种焦虑对孩子有害呢?实际上,妈妈的过度焦虑会导致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以“安全”的名义阻碍孩子的人生体验。听说露营地发生意外事故,就不让孩子去露营;听说学校组织的参观学习旅行中发生意外事故,就不让孩子参加旅行。也不让孩子和朋友们去旅行,不让孩子去人多的演出现场,不让孩子独自乘坐出租车,不让孩子吃街边卖的炸鸡和汉堡……孩子还能做什么?
二是焦虑、多疑的妈妈形象会刻在孩子的脑海中。孩子要随时和妈妈保持联系,被妈妈的焦虑感束缚,无论做什么,都会想起焦虑的妈妈。和朋友们玩的时候,也会因为听到短信提示音而心惊。回家后,还要向妈妈汇报当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孩子的潜意识中藏着一个焦虑的、时刻监督着自己的妈妈。“妈宝”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是,孩子会因为受到妈妈的阻挠,就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会瞒着妈妈做。这样一来,难免会发生争吵,更让妈妈无法再信任孩子。最终,妈妈的焦虑演变为对孩子的疑心。
从担心到监视,再到“拘禁”
生活在这个不安定的时代,只有亲眼确认孩子的安全,妈妈才会放心。对于婴儿,会通过婴儿监视器确认安全;将孩子送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后,就通过教室里的监控确认孩子的安全。总之,一定要亲眼看到才放心。如今,许多孩子身上带着定位器。尽管如此,父母还是不放心,戴在孩子手上担心会弄丢,挂在书包上怕绑匪直接扔掉书包,挂在衣服上又怕绑匪脱掉孩子的衣服再带走孩子……父母的担忧无穷无尽。这样下去,如果出现能够简单地将GPS芯片植入孩子皮肤内的技术,妈妈们恐怕会争先恐后地让孩子接受植入。
最初只是为了确认孩子的安全,却演变成控制孩子的监视行为。孩子到达补习班时,家长会收到告知到达时间的短信。据说还有一种手机应用程序,一旦监测到孩子没在写作业,就会自动锁定手机。甚至有在孩子房间里安装监控的妈妈。有人认为那位妈妈很过分,但也有人反问:“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只是想确认孩子是在读书还是玩游戏,装了监控就能防止孩子做坏事,不是很好吗?”说得似乎很有道理,但那样监视孩子,只会让孩子出问题。孩子被当成潜在的嫌犯,时刻受到严密监视,一双监视的眼睛被刻在孩子的脑海中。被当成一个随时可能“犯罪”的嫌犯,孩子又如何能活得堂堂正正、自由自在且有创造力呢?还有一个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孩子容易变得多疑。被自己最爱的妈妈怀疑,这种怀疑的气味会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也变得多疑,开始胡思乱想,思考妈妈对他们有怎样的想法,或者妈妈会不会在哪里偷偷地监视着他们。时间一久,孩子会变得不敢相信他人,潜意识中产生“那个人是不是也在怀疑我”的想法。严重时还会产生被害妄想症:“是不是有人在我的房间里安装了窃听器和摄像头?”
此外,其他人也会按照妈妈的态度对待那个孩子,产生怀疑。恋爱时,恋人会产生怀疑;结婚后,配偶同样会心生怀疑。也就是说,别人会做出和妈妈相似的怀疑举动。也许有人会想:“不会那么严重吧。”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一生都无法摆脱被猜忌、被怀疑的氛围。这是一种潜意识,而潜意识的可怕之处正体现在这一点上。妈妈声称监视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时刻落在孩子身上的目光每天都会释放大量“毒素”,让孩子“生病”,妈妈却不知道心爱的孩子“生病”的原因。
通过监控和手机与孩子24小时保持联系,就能消除妈妈的焦虑吗?其实并不会,这种24小时保持联系的模式反而让妈妈更焦虑。只有亲自确认孩子的状态,她们才会安心。如果暂时联系不上孩子,她们会陷入更严重的焦虑。越习惯于联系,越害怕失联。如果一小时后还没联系上孩子,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出了大事。在手机尚未问世的年代,就算家人不在家也不会太担心,觉得他们到点就会回来,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在这个能够随时联系上对方的时代,暂时失联会让人十分焦虑。也就是说,这种24小时保持联系的模式,反而引发了焦虑症。
焦虑的妈妈不仅自己痛苦,她们的焦虑还会让孩子也很痛苦。孩子会习惯妈妈通过手机联系自己,无论在做什么,都会想到“这时候妈妈该打电话来了”,从而感觉十分心烦。心烦就是一种焦虑情绪,焦虑的妈妈、时刻监视自己的妈妈的模样在孩子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孩子可能本来过得很好,但在某个瞬间,妈妈的模样突然出现在脑海中,让孩子很焦虑。这样做看起来没什么,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拘禁”。试想,如果你的丈夫以爱的名义像你对待孩子那样监视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外面和朋友见面时,丈夫要求你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自己的行踪,还会一小时发一次短信追问你在做什么,并且让你玩得开心;就算你在家里,丈夫也会随时给你发信息,甚至要求视频通话。如果一直被丈夫这样监视,久而久之,不管你在哪里,丈夫的身影都会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和朋友喝咖啡时,也会因为想到“这时候丈夫应该会发短信给我”而焦虑。这种生活很痛苦,对孩子来说也一样。长期处在妈妈的监视下,孩子还能拥有自由的精神世界吗?
适当减少联系,就能消除焦虑
假设一个这样的情景:孩子要和四个朋友一起去滑雪。原本就非常焦虑的妈妈听说不久前滑雪场曾发生游客意外死亡事件,心里更加焦虑。出发前,妈妈叮嘱孩子一定要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行踪。朋友们的妈妈并不担心,只有这个孩子的妈妈这样做。朋友们都尽情享受滑雪的乐趣,只有这个孩子每隔一小时就会想起妈妈的叮嘱,忙着给妈妈发短信。
每隔一小时就要给妈妈发短信,孩子的心情会如何?能玩得开心吗?如果这个孩子玩得太投入,忘记给妈妈发短信,吓得妈妈不停地发短信、打电话,但由于孩子将手机放进了滑雪服口袋的深处,一直没听见手机铃声。等孩子想起来时,拿出手机一看,发现十个未接来电,急忙给妈妈回电话,却被妈妈骂了一顿。本来不在滑雪场的妈妈仿佛陪在孩子身边,孩子被迫“背”着焦虑的妈妈一同滑雪。孩子回家后,妈妈可能还会问:“你玩得开心吗?”
要求孩子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行踪,就能确保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安全吗?留在家里的妈妈为什么要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远在滑雪场的孩子呢?问题的根源是妈妈的过度焦虑。用手机监控孩子的行踪,并不能预防可能会发生的事故,只是能让妈妈安心。
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观学习旅行时,孩子会焦虑吗?和朋友们去看演出时,孩子会焦虑吗?并不会,他们明明非常开心。那为什么妈妈要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呢?妈妈的焦虑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将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不在眼前,妈妈不必一直想着孩子的事。如果实在担心孩子,在孩子出门前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即可。如果偶尔想起孩子,就告诉自己:“孩子现在肯定很好。”然后忘掉有关孩子的想法。如果忍不住想一些负面的事,就尽快通过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例如打扫卫生或者运动。
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即使妈妈很焦虑,也不能频繁地联系孩子。要在孩子回家前进行适度减少联系的训练。要做到减少联系其实很难,因为从孩子出生开始,妈妈就习惯了时刻关注孩子,无法忍受联系不上孩子时的焦虑感。但是,别无他法,妈妈必须为了孩子坚持下去,忍受这种焦虑感。那些不易对孩子产生安全焦虑的妈妈,真的非常幸运。
实际上,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养成频繁确认孩子安全的习惯。孩子长大后,妈妈要降低主动联系孩子的频率,这对妈妈、对孩子都有好处——孩子会因为自由而开心,妈妈则因为不再焦虑而轻松。刚开始可能会极度焦虑,但一定要熬过过渡期。减少联系,因孩子而产生的焦虑感也会慢慢消除。
小贴士 练习减少联系
1.在孩子主动联系你之前,尽量不主动联系孩子。如果不放心,就教导孩子每天要主动联系父母一两次。
2.当你焦虑、怀疑时,请不要幻想孩子会遇上可怕的事。记得摇摇头,告诉自己:“胡思乱想是我自己的问题。”
3.只在心态积极的时候联系孩子,例如想见孩子的时候、想听孩子的声音的时候、偶尔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时候。不要在怀疑、担忧时联系孩子。
4.想联系孩子时先忍住,试着改为联系朋友。
反常焦虑: 改变判定“正常”的标准
应该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吗?
我想和大家谈谈心理评估。首先声明,接下来我只会强调心理评估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对心理评估产生误会,在此进行补充说明。
焦虑、抑郁或有严重行为障碍等症状明显的孩子,的确需要接受心理评估与治疗。然而,如果只是觉得孩子在发育、学习、性格方面有些反常,就盲目地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可能会带来危害。很多妈妈只要认为孩子的行为有些奇怪,就会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确认孩子是否有问题。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仿佛成了一种潮流。我们必须了解心理评估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下面是一位担心儿子太过内向的妈妈发表在博客上的文章。
我儿子太内向了,该怎么办?儿子今年读小学一年级,在学校里不会主动表现自己,好像也没有好朋友。不久前,班主任说儿子太内向,建议我带他去做心理评估。虽然因为儿子性格内向,我确实很担心他的校园生活,但是听到老师说让我带他去做心理评估,感觉受到很大的打击。
任何一位妈妈听到老师说出这样的话,都会受打击,然后认真考虑是否要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老师也是因为负责任,才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检查。家长很难忽视老师的建议,还会担心如果现在不带孩子去检查,今后真的出现问题该怎么办。
要是这位妈妈真的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会发生什么事呢?当然会得到“孩子性格内向”的反馈。如果心理评估机构的结论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必担心”,倒还好;但如果结果显示,因为孩子性格内向,进入社会后可能会出现问题,需要接受持续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结果会如何?父母恐怕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只是做一次心理评估,却被告知孩子需要接受治疗,哪位妈妈能对这样的诊断结果坐视不管?结果,从那时起,孩子被视为“患者”。妈妈戴上“问题儿童”的有色眼镜,从此只能看见孩子内向、谨慎的那一面。这样一来,原本正常的亲子关系也开始恶化。
如今,心理评估在韩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学校动不动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心理评估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妈妈和孩子都会受到伤害。心理评估有助于了解受测者目前的心理状态,但它只能单纯地作为参考,并不是绝对的标准。
如果妈妈们没发现孩子有问题,老师却认为孩子是“问题儿童”,难免会让妈妈们惊慌失措。妈妈们可能会想:“难道因为这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看不出问题吗?”于是,她们想让孩子接受客观、专业的检查。然而,看似客观、专业的东西,有时只会显得机械、武断。见到孩子后,仅凭两小时的检查,就能评判孩子的情绪、个性和社交能力吗?更何况,孩子从未停下成长的脚步。
那些被冠以专家名号的“客观性、科学性用语”,有时会成为伤人的利刃。让孩子在几张纸上答几道题,仅用两小时评判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然后得出结论:“这个孩子必须接受治疗,否则学习能力会下降,社交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无法交到朋友。”这样的断言,如同法官的宣判,让人失去信心。
心理评估结果的影响
心理评估最大的问题,是妈妈看待孩子的眼光会因评估结果发生改变。做心理评估之前,只是觉得孩子谨小慎微、比较内向;做完评估后,却认为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足,情绪方面也有问题。以前觉得可爱的行为,现在看来却是“有问题”的行为。看到这些行为后,父母原本欣慰的目光变得充满焦虑与担忧。不仅如此,父母的心态也会变得很复杂:“是我没照顾好孩子吗?”“是我一直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吗?”“孩子明明有问题,是我没看出来吗?”这种自责感、愧疚感令父母十分难受。特别是职场妈妈、离婚或分居的父母、将孩子托付给其他人照顾的父母,更容易出现这种愧疚感。他们被巨大的愧疚感淹没,不断告诉自己:“都怪我!”
此后,妈妈便被禁锢在有色眼镜和愧疚感的“牢笼”中。怀着愧疚感的妈妈戴着“我的孩子有问题”的有色眼镜,散发着愧疚感妈妈的气味,让孩子接受治疗。孩子自然也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我是问题儿童”的想法。被妈妈的焦虑与担忧包围,辗转于各家咨询机构的孩子,如何能成长为自信、大方的孩子?在理应得到充分肯定的年纪,接收的却全是负面评价,孩子该怎么办?
比较散漫的孩子接受心理评估的话,虽然不同的心理评估机构之间存在差异,但是被诊断为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概率很高。如果出现这种结果,孩子即使不必吃药,也要接受治疗。在网上搜索ADHD,多半会出现以下说明。
很多妈妈对ADHD抱着轻视的态度,或者认为ADHD能够自愈。其实,ADHD是一种需要治疗的儿童心理疾病。如果错过治疗时机,或者不采取治疗手段,孩子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足、学习效率显著下降的负面症状,还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概率很大。
看到这样的描述,哪位妈妈会不让孩子接受治疗?如果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比同龄的孩子晚,心理评估给出的结果往往是“语言能力较差,建议接受语言治疗或游戏治疗”,好像不接受治疗就会出大问题一样。一个5岁的男孩因为爱发脾气,被怀疑患有“愤怒调节障碍”,还被医生建议接受进一步检查;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因为沉迷于读书,被诊断为交际能力有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学不会加法和减法,被怀疑有“学习障碍”,被建议接受检查……
这样发展下去,我很担心以后会出现这样的诊断:“5岁至8岁的儿童在过了托儿所或幼儿园的适应期后,仍无法和同龄人正常交往,并且持续独来独往两个月以上时,就有患‘儿童孤独综合征’的嫌疑。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也会很严重,发展为‘隐居型孤独者’的可能性极大。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双职工家庭或独生子女家庭。”
一旦这种疾病被命名,幼儿园老师可能动不动就会说:“这个孩子有‘儿童孤独综合征’的倾向,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检查一下。”儿童心理咨询机构也将迎来许多患者。这不是可以当作玩笑话来听的事,韩国有许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成为准患者。害羞的孩子、内向的孩子、淘气的孩子,都有潜在的问题。孩子整天读书要担心,总不读书也要担心;孩子没有朋友要担心,总和朋友一起玩也要担心;孩子只看漫画书要担心,只看科普书也要担心;孩子发脾气要担心,不会表达情绪也要担心;孩子性格敏感要担心,个性迟钝也要担心……这些担心让妈妈考虑是否该带孩子去做心理检查,好像孩子没问题反而会令妈妈着急。
心理评估的限度
许多妈妈将孩子的性格问题、学习问题这些自然发育方面的问题视为致命问题,并且让孩子接受治疗。但凡觉得孩子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就会立刻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明知道心理评估并非灵丹妙药,但只有听到所谓的科学的、客观的结果才安心。觉得孩子有问题却检查不出来时,反而会不安,随后带着孩子到处做检查,直到孩子被诊断为“有问题”,才能安心。真是相当讽刺。
在带孩子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亲子关系会恶化。妈妈陪在孩子身边精心照料,对孩子过度保护,发挥教导、矫正、治疗孩子的作用。孩子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只能按妈妈说的去做。孩子的自发性被妈妈扼杀,孩子也会逐渐失去活力。妈妈在潜意识里认定这是“需要我照顾的孩子”,导致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一生将在依赖妈妈与反抗妈妈之间徘徊。
有一个必须指出的问题——如果心理评估报告认定孩子“有问题”,给出的治疗方法却是“学会和孩子共情、信任孩子、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和爱护孩子”,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的做法,是个可怕的陷阱。先将孩子视为“不良品”,再说要共情、信任、等待和爱护孩子,这种母爱是什么样的爱呢?是充满懊悔、悲伤和焦虑的爱。给孩子这样的爱,无异于给孩子的精神世界注入“毒药”。
许多妈妈将不确定是否有问题的孩子以及没有问题的孩子全部视为“问题儿童”,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孩子,却在潜意识里给这份爱注入懊悔、悲伤、焦虑、委屈、愤怒的情绪——因“孩子很可怜”而悲伤,因担心“孩子以后该如何生活”而焦虑,因“上天为什么要这样考验我”而委屈,因“为什么将这样的孩子赐予我”而愤怒。
切勿草率地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尤其要注意学习和性格方面的评估。因为这类问题的诊断结果很模糊,即使确诊,也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况且,性格问题属于发育或先天气质范畴,无法用正常或不正常去界定,因此,并不能将之视为需要治疗的问题。而学习能力关乎大脑发育程度、注意力、好奇心、动机、需求、环境等诸多变化因素,很难仅凭任何一项去断定。如果将其视为问题,会衍生出更大的问题。
针对心理评估提出这种劝告,纯粹源于我的个人经验。很多妈妈将孩子变成病人,让孩子在痛苦中挣扎。我遇到过带着发育有些迟缓的孩子四处治疗的妈妈;动不动就认为孩子有问题,去咨询机构如同逛商场般频繁的妈妈;照顾明明没有问题却被当成病人的孩子,因此痛苦不堪的妈妈。我并非主张“心理评估无用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的孩子当然要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只是想强调,无差别的心理评估有很大的弊端。
我的孩子“正常”吗?能达到平均水平吗?
心理剧中有一个叫作“正常病”的概念。也就是说,以这种概念为前提,“正常”被视为一种病态。“正常”的判定标准是他人的看法,自认为正常也没用。这是一种由多数人决定的逻辑,因此,卓越的创造性和自发性往往被视为“不正常”。难道只有服从由大多数人制定的社会规则才算“正常”吗?活在既定的社会框架中,为遵守规则、承担责任而挣扎,被迫在既定的路线上奔跑,才算正常吗?人类原始的生命力被禁锢在“正常”的框架中,使得许多人过着机器人般千篇一律的生活。因此,“正常病”也被称为“机器人病”。
还有一种和“正常病”类似的疾病,叫作“平均病”,症状为“孩子达到平均水平才安心”。如果孩子无法达到中等、平均水平,就会担心孩子被淘汰。很多父母患有“平均病”,“其他孩子早就会读韩语字母了,我的孩子怎么不会?”“其他孩子早就学会加法和减法了,我的孩子怎么不会?”“其他孩子都和同龄人相处融洽,我的孩子怎么不行?”……如果孩子达不到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就会十分焦虑,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最终,这种“未达标准”变成需要矫正的“不正常”。
从那时起,父母为了将“不正常”的孩子变得“正常”,围着孩子团团转,甚至还要每天评估孩子有没有离“平均”“正常”更近一步。如果觉得还未达到,即使内心十分焦虑,还是会像某些书中写的那样,用“没关系,你可以做到!妈妈相信你!”这类肯定的话语鼓励孩子。但父母只是嘴上这么说,心里真的相信孩子吗?真的觉得没关系吗?当然不是。父母的心声其实是:“怎么还是这副模样?以后该如何生活呢?”如果父母心口不一,孩子听到的往往不是说出来的话,而是父母的心声。
如果孩子感受到妈妈充满焦虑和懊悔的眼神,也会莫名变得焦虑。有一个需要了解的重要事实——妈妈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问题。喜欢独自玩耍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有问题吗?并不会,他们只是对同龄人不感兴趣,一个人就能玩得很开心。这一点出于孩子的自发性。当孩子有了和同龄人交朋友的意愿,很快就能融入。即使是容易害羞、犹豫不决的孩子,也能慢慢适应,和其他孩子玩得很好。孩子根本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请牢记:不管是缩在角落里还是独自玩耍,都是孩子自发性的表现。
有些妈妈会将孩子的自发性视为问题。可是独自玩耍有什么问题呢?达不到平均水平就是不正常吗?能和同龄人相处融洽固然很好,但不这么做就是不正常吗?
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正常”的。即使是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如果不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其存在本身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在角落里安静地独自玩耍的孩子,在妈妈眼里可能是令人心疼的孤独的孩子。实际上,他们可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接触世界。不会念字母的孩子、较晚学会说话的孩子、淘气的孩子、独自玩耍的孩子……只是个性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生命色彩。不要将孩子的多彩人生硬塞进“平均”的框架中。到底是谁觉得焦虑?是孩子还是妈妈?孩子会感到焦虑吗?孩子会因为自己较晚学会说话而感到焦虑吗?会因为自己很内向而感到焦虑吗?孩子没有这些担忧。为什么要担心这些毫无忧虑的孩子呢?
不要将“上天的祝福”变成“诅咒”,不要将天使般的孩子视为“恶魔”。孩子拥有独特的精神宇宙,身为妈妈,必须理解这一点。
小贴士 进行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
尽量不让孩子接受学习能力和性格方面的心理评估。因为评估结果必然很模糊,而且评估报告上显示的问题一般没有解决方法。如果真的很担心,可以向一些比较明智的朋友咨询,之后再决定。
最后,千万不要相信下列专家言论:
1.断定性言论:“孩子的大脑有问题”“绝对是这种病”。
2.威胁性言论:“问题恶化的概率很高”“现在不治疗就没救了”。
3.引发愧疚感的言论:“你应该早点儿带孩子来检查。是不是忙于工作,所以没有和孩子沟通过,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4.只强调负面情况、助长焦虑的言论:“和其他孩子相比差远了”“接受治疗也没有好转,看来孩子的问题很严重”。
请直接无视这样的专家言论。如果真要治疗,一定要找不会发表以上言论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