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之勃兴
唐衰不久,五代之乱继起,故无学问思想之可言,及宋兴而统一天下,学者崛起于四方,发动了宋学勃兴之气运。全谢山的《庆历五先生书院记》中这样说:
有宋真、仁二宗之际,儒林之草昧也。当时濂、洛之徒方萌芽而未出,而睢阳戚氏在宋,泰山孙氏在齐,安定胡氏在吴,相与讲明正学,自拔于尘俗之中……安阳韩忠献公、高平范文正公、乐安欧阳文忠公皆卓然有见于道之大概,左提右挈,于是学校遍于四方,师儒之道以立。而李挺之、邵天叟辈共以经术和之。说者以为濂、洛之前茅也。
这已可以简单说明当时情势了。在此所记述诸人之中,特别要注意的,便是范文正公及欧阳文忠公。
范文正公,名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初从学于戚同文,后举为进士,任右司谏,其后辞司谏而移居于苏州,建立学校,聘胡瑗为教授,后累进,除参知政事,由友人石介推荐孙复为国子监直讲,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六十四岁殁。睢阳戚氏乃其师,泰山孙氏和安定胡氏,乃受其知遇的人。在此四人之间,学问思想有相通之点,是很有兴味的事情。戚同文的学问如何,尚不明了,惟其门下范仲淹,便泛通六经,尤通《易》,而又曾以《中庸》授与张横渠,故戚氏、范氏之学,恐怕就是以《易》及《中庸》为中心的吧。安定胡瑗亦有《易传》十卷,《周易口义》十二卷,《中庸义》等著作,故大概此亦为与范仲淹同调的学者。泰山之孙复,据其门下人石介所作《泰山书院记》中说:“先生尝以为,尽孔子之心者《大易》,尽孔子之用者《春秋》,是二大经,圣人之极笔也,治世之大法也。故作《易说》六十四篇,《春秋尊王发微》十七卷。”故他在尊崇《易》这点上,可说与范仲淹同调。于是,以范仲淹为中心的一派学者,是藉《易》《中庸》而讲明义理,可看做周子、二程子之先导。
相对范仲淹一派的人们而言,另呈异彩的学者便是欧阳修。修,字永叔,安徽永丰人,仕于仁宗、英宗两朝,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六十六岁殁。修与其说是经学者,倒不如说是长于文学的人,其门下出曾巩、苏轼、王安石等文章家。然而,修亦不单是文人,亦有《周易童子问》《诗本义》《尚书本义》《新唐书》《新五代史记》等经学及关于历史的著作。他在《周易童子问》上说,《易》之十翼,不特非圣人之作,甚至不能认为一人之述作,恐怕是杂取从前的《易》学者之讲说而编纂的,而非难其采择失当,多害经惑世的。又在《进士策问》上申斥说,《中庸》徒构虚言高论,于世无益,违背圣人之意,故大约是子思之假作。修又作孙复及其弟子石介之碑志,似乎与此二人有深切关系,在其叙述孙复之文中,对孙氏关于《易》的学说,一辞亦不提及,只说他作《春秋尊王发微》,有功于春秋学的事实,且在最后激赏说,先生之治《春秋》也,不惑于传注,不以曲说乱经,其言简单,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之盛衰,推见王道之治乱,得经之本义者甚多。恐怕修不好《易》,因而,关于孙复亦只是赞扬其《春秋》说,修自己亦作《春秋论》三篇,力说《春秋》三传多失经意,而说孔子之作《春秋》,乃为正名定分、别是非、明善恶的,在其所撰的《新五代史记》中,其记述乃仿《史记》,其褒贬乃仿《春秋》。综合这许多事实来推测,欧阳修的经学,乃以《春秋》为中心的,与范仲淹一派之尊信《易》《中庸》,可看作不同的流派。陈止斋的《温州淹补学田记》,有一节这样说:
宋兴,士大夫之学,亡虑三变。起建隆至天圣、明道间,一洗五季之陋……而守故蹈常之习未化,范子始与其徒抗之以名节,天下靡然从之,人人耻无以自见也。欧阳子出,议论文章,粹然尔雅,轶乎魏晋之上。久而周子出,又落其华,一本于六艺,学者经术遂庶几于三代,何其盛也,则本朝人物众多之故也!
这已可以简单地评价范、欧二派的学问之不同。范氏借《易》《中庸》,去探求道德之本源,砥砺名节,集学习名节之人于其门下,欧阳氏则高倡《春秋》褒贬之义,高论时事,集以议论文章而鸣的人才于其门下,这可说是有兴味的对照了。陈止斋在此二派之上,更立周子一派,惟周子一派的学者,均图借《易》与《中庸》去阐明义理,这正是和范仲淹一派人们同调,故我把他看作续范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