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十五章已大略叙述过,罗什的佛教是以般若及法华为津梁的,而在

书名:中国思想简史 作者:(日)武内义雄【著】,汪馥泉【译】 本章字数:3597 下载APP
第十五章已大略叙述过,罗什的佛教是以般若及法华为津梁的,而在其门下,兴起了由般若与三论而形成着一宗派的三论宗这事实,故在此更说到由《法华》与《四论》而发达了的天台宗。所谓天台宗者,乃由北齐之慧文所创始、陈之慧思所承继、隋智所完成的宗派之名,以《法华经》做正依之经典。传其始祖慧文,凭着《中论》的三谛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即为假名,亦是中道义”和《大智度论》中一切智、道种智及一切种智这三种智,具足于一心中之文,便理悟中道之理,故可想象到天台教理之根本与《三论》有深切的关系之事实。该宗大成者智,生于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入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虽是较之三论的大成者嘉祥更大二十七岁的前辈,惟其主要著作,都是由其门人灌顶整理发表的。灌顶生于隋文帝天嘉二年(公元561年),入寂于唐太宗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故此宗之兴隆,是在三论宗之后。从其教义来看,天台较之三论是更前进一步的。灌顶所整理的智的主要著作,是《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三种,总称为《法华》三大部。其中,第一的《法华玄义》,是论《法华经》之大义的,陈述五时八教之教判;第二的《法华文句》,乃说明《法华经》的意义的;第三的《摩诃止观》,乃从实践方面来看,而指示修行之规矩的。这么一来,三大部各个,虽其说示的立场不同,但不外是阐明“三谛圆融”之要旨,所谓三谛,乃空假中之三,认为这三者融合,便是一,这乃三谛圆融之说。如果就我们的常识来看,便认为万象实在的东西,即是“有”,但凡反映人类内心的影,却不是实在的,即是假的。然而,万象不一定完全不是实在的,它是超越人类认识的实在,用言语不能说明的东西,即是言亡虑绝的实在,故称之为空。力说这“空”之一字者,乃是般若,三论宗虽详说这一点,惟天台宗则更进一步。但是,所谓空,并非离开了假有的万象而存在的,假乃借空而存在的,即是说,假有的万象,不过是言亡虑绝的空的作用波澜而已,故假即是空,空和假,到底不过是表现真的实在之一面,于是,真实的实在,不能不在假、空合而为一之中。即是说,假、空、中之三谛,结局便是一个,这正是三谛圆融的思想。因此,天台是放弃了三论的消极的否定假有现象说。三论是主张:真实的实在,乃超越人类认识的,即是空。而天台却提倡:假有的现象,便是超认识的实在空的作用,故真的实在,乃是在相即空假之中。这么一来,三论与天台是有消极和积极之别,要是追溯其根源,则同为依据罗什所翻译的经典,故可以说是罗什宗之一分支。但在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由印度归国,新翻译各种经典,指摘出旧译的缺点,故中国佛教界便到来一转换期了。玄奘所翻译的经典,达七十五部一千三百数十卷之多,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成唯实论》十卷。所谓《成唯识论》,即指解释世亲的《唯识三十论》而完成其意义,世亲之后,在印度解释《三十论》的学者,有护法、难陀、安慧等十大论师,各个作各个的解释,似乎多少有意见差异。玄奘在印度留学中,蒙护法弟子戒贤的教授,归中国,正欲一一翻译十师的解释以传于世,惟其门人窥基,却认为这是成为学者之方法,便比其师玄奘更进一步,劝以护法之解释为基础,综合其他的九论师之说为一家,这如今称为《成唯识论》。窥基,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生于长安,玄奘归国后为玄奘门人,亲蒙玄奘之教,担任《成唯识论》之编译,同时,并著作《成唯识论述记》二十卷、《别抄》三卷、《枢要》四卷等,努力于此论的宣扬,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年五十一岁在长安慈恩寺入寂,世人称之为慈恩大师,称其宣扬之教说为唯识宗或慈恩教。
据《述记》,此宗区别于三时教,而判释一切经典。所谓三时教者,在佛成道之初,为打破外道凡夫之我执,而讲《阿笈摩》(即《阿含》),称诸法为实有,此为第一时教;其次,佛为打破小乘实在之固执,而讲《般若》,称诸法皆空,此为第二时教;再次,佛为打破菩萨之空执与小乘之有执,而讲《解深密经》等,教以一切法,唯识为有,心外之法不存,此为第三时教。据说,前二时教,乃为接引之方便而说,只有第三时教是了义教。这恐怕是欲在三论、天台上更出一步的教判吧。
该宗里面,把“识”来分析,眼、耳、鼻、舌、身是五识,第六是意识,第七是未那识,第八是阿赖耶识,一共八识,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八识所变的,八识中最初的五识是感觉,第六识是心理作用,第七识是自我的意识,第八识是包藏着前七识并因客观本质而起的种子,故称之为阿赖耶识,所谓阿赖耶识者,即是藏识之意。人类的心理现象,以及客观世界的一切,都是阿赖耶识所变化创造的。所以,只有阿赖耶识是实在,其他都是无。这般唯心的世界观,在罗什系的佛教中,还没有见过,乃至为玄奘所输入的新佛教。此宗虽曾极一时之盛,但不久便衰落,后继者绝灭,代之而起的是华严宗的繁荣。
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本源而展开的宗派,《华严经》乃由与罗什同时来中国的觉贤(即“佛驮跋陀罗”)翻译了六十卷,以后关于《华严》的著作亦续出,惟借此而开辟一宗的,杜顺是最初,杜顺传于智俨,为贤首所完成。贤首,名法藏,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生于长安,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年七十一岁而入寂。他十七岁出家,数年后跟从智俨,从事于《华严》的研究。智俨在贤首二十六岁时已入寂了。贤首三十八岁时,天竺日照三藏(地婆诃罗)来中国,带来《华严》的梵本,由此方知旧译《六十华严》中有阙佚,证圣元年(公元696年)实义难陀来中国,当翻译此经时,他曾作记录助其翻译。而由于与日照及实义难陀交友,似乎曾获得许多智识。在他的著作中特别著名的,大概是《五教章》三卷、《探玄记》二十卷、《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二卷、《起信论义记》三卷等。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虽是解释罗什所翻译的《十二门论》,但他并不抄袭从来的三论家嘉祥一派的见解,是根据其所听到日照三藏的新说而写的,其中引用日照之言,大意说,近代天竺那烂陀寺中,同时有二大论师,其说各异。其一为戒贤,远承弥勒、无著(1),近继护法、难陀,由《深密》等经、《瑜伽》等论,以明法相大乘,广分名数,利别三时教。另一为智光,远承文殊、龙树,近禀青目、清辨,由《般若经》《中观》等论,以显无相大乘,广辨真空,又以三时教开宗。据其说,佛最初为了小根,说四谛小乘法,以示心境倶有,在第二时,为了中根,说法相大乘,教以境空心有。最后,在第三时,为了上根,说无相大乘,论以心境俱空。三时各异其教,前二时是接引入的方便说,只第三时之教才是真了义,因此,法相大乘只是方便说。这样来抑压玄奘、慈恩之新宗。他在《五教章》中更使之发展而建立了五教十宗的教判,今为便利计,表记五教批判如下:
小乘教只是说明现象界即事法界,惟大乘教在现象之上说明本体即理法界。然而,虽然同样是说明本体的,可是,有使现象与本体对立,为说明现象之起源而有本体之说的,例如相始教;又有否定一切现象,认为它是空无的东西,而说明潜伏其内部的本体的,例如空始教。前者主要是现象的说明,到底是说明事法界,后者主要是说明本体,故它是说明法理界。但一到了大乘终教,便更进一步了,认为本体之理和现象之事,实际是一体的两面,不是分别开的,现象之事,毕竟是本体之理的作用动作,故离开了现象之事,本体之理是不可想象的,此称为理事无碍法界观。如果,本体和现象既是一体,则每一个差别的现象,都不能不是绝体的本体。如果一切现象都是绝对的,则一切现象便不能不是相互融通无碍,在华严宗方面,便称这道理为事事无碍法界观,说明了这事事无碍法界观的,唯有《华严经》,它是最进步的哲学。欲说明这事实,便是贤首的五教教判的目的。贤首为说明事事无碍之教理便主张十玄缘起,今已无余暇以说明之,仅略言因陀罗网境界门,以示其一例吧。所谓因陀罗者,帝释天也,所谓因陀罗网者,即是盖在帝释天之上的穹形之网。这个网的结头结尾,都穿着如丸的珠,任何一珠都藏着其他一切珠的影,称之为一重累现。然而,藏在每个珠的无数珠影,不单是其他珠之影,而且是既藏着无数影的珠之影,这称之为二重累现。这么地,藏着三重、四重以致重重无限之累影,故举一珠,其他珠便自反映于其中。现象的一切事物,正如此珠一般,每一事物和其他一切现象都相依相属着,故虽举任何事物,其他一切都包含在内,这便见主张事事无碍的根据。一切事象,是事事无碍,故每一事象和其他一切事象是随伴及相透,而使每一事象成为实在,于是,虽拿任何事象来看,亦是绝对的实在,特别在主观的心理中找寻此实在的中心时,则可以说一切现象,都是一心法界内的缘起。这就是《华严》的法界缘起论。
以上已略论隋唐兴起了的佛教三宗,其中最初的天台,是实相论之极致,唯识是缘起论之代表,华严则综合实相论与缘起论而创立法界缘起论,这恐怕可称为中国佛教所到达之极致了吧。华严之教理,到下一时代,即入中国近代哲学之时代,影响于儒教,使构成了新的儒家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