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愧疚感
个子不高是妈妈的错,内向是妈妈的错,学习不好也是妈妈的错,一切都是妈妈的错。
孩子出现任何问题,妈妈都会自我反思,这是常见的妈妈心态。
妈妈心怀愧疚看似正常,但这样的心态可能会引发问题。会有哪些问题呢?
寻找愧疚感的根源
满怀歉意的妈妈
一次,我在一所小学教授妈妈心理学课程,课后和家长们一起喝茶、聊天。一位妈妈在谈到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时流下了眼泪:“我女儿太成熟了。我和丈夫都要上班,每天晚上6点多才能到家。女儿放学后会自己去钢琴辅导班,再回家写作业,还帮忙照顾弟弟。其他妈妈都夸我女儿懂事,但我觉得很对不起她,不能像其他妈妈一样陪着她……对孩子很内疚。”
这位妈妈边说边哭,犹豫着是否要为了女儿放弃工作。旁边的妈妈们连忙安慰她:“你女儿真懂事,真让人羡慕。”
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其他妈妈可以在家做点心给孩子吃、陪伴孩子学习,自己却因为工作无法照顾孩子,所以,女儿坚强的样子让她十分心疼。这是一位对女儿有愧疚感的妈妈。
对孩子有愧疚感的妈妈很多,不只是职场妈妈,全职妈妈也会有这种愧疚感。只要孩子出现问题,她们就会觉得是自己造成的。下面是妈妈论坛中的几个案例。
我儿子体弱多病,一年中有一半时间在医院里度过。我特别注意饮食方面,其他方面也很用心。孩子会这样,是因为缺乏母爱吗?
我很内向,不敢给别人打电话,买东西时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我家孩子可能是因为像我,性格也很内向。是我害了他,该怎么办才好?
儿子今年读四年级,身高只有一米三。我知道他不算高,但没想到是他们班男生里最矮的。我还以为孩子吃得好、睡得好,也喜欢运动,所以不用太担心,看来是我大意了。
妈妈论坛中不乏这样的自责言论。个子不高是妈妈的错,内向是妈妈的错,学习不好也是妈妈的错,一切都是妈妈的错。孩子出现任何问题,妈妈都会自我反思,这是常见的妈妈心态。妈妈心怀愧疚看似正常,但这样的心态可能会引发问题。会有哪些问题呢?
以上述那位因为心疼女儿而流泪的职场妈妈为例,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能做好自己的事,还会照顾弟弟,十分懂事。看着这样的女儿,妈妈应该有怎样的心情?女儿令人放心,妈妈感到满足、高兴即可。这位妈妈却因心疼女儿而流泪,问题就出在这里。妈妈满怀歉意的爱,对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毒药”。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好端端的孩子在妈妈眼里成了可怜的孩子。
女儿能够自主完成自己的事,还能照顾弟弟,并不觉得自己可怜,但妈妈愧疚的心情让懂事的孩子变成可怜的孩子。妈妈并非以欣慰的心情夸赞孩子,而是以怜悯之心对待孩子。孩子从妈妈身上获得的不是积极、快乐的正能量,而是悲观、辛酸的负能量。于是,妈妈的气味法则开始启动——妈妈散发的怜悯气味附着在女儿身上,迫使孩子带着让人心疼的气味生活。
这个孩子长大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不管做得多好,她都会莫名觉得心酸。做得好应该感到高兴,为什么会心酸?因为妈妈觉得做得好的女儿让人心疼,妈妈的感受附着在女儿身上,让旁人也不由自主地觉得她让人心疼。假设女儿顺利完成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同事不是祝贺她做得好,而是说“你太辛苦了”,就像妈妈对待她的态度一样。妈妈一直心口不一,嘴上夸她懂事,心里却觉得她很可怜。妈妈认为孩子可怜,孩子就会散发可怜的气味,导致旁人也用怜悯的态度对待这个孩子。这就是妈妈的气味法则。
是因为胎教没做好吗?
我曾受熟人之托,为一位妈妈做心理咨询。那位妈妈因读大学一年级的儿子而苦恼。
“我儿子性格内向,不擅长交际,不敢和人对视,平时沉默寡言。目前正在休学中,也不出门见朋友,整天待在家里玩电脑。我怕他会自闭,但孩子之所以那样都怪我。”
话说到最后,怎么突然开始自责?我询问原因,她有气无力地说:“我没做好胎教。我怀孕的时候和丈夫的关系不好,一句话都不和他说。当时那种一言不发的状态好像影响了孩子。”
这位妈妈还说最近每天都在祈祷,向儿子忏悔。
她认为孩子内向是因为她没做好胎教,而且非常笃定。怀着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却到了和丈夫不说一句话的程度,可见当时夫妻两个处于相当严重的冷战状态。妈妈看着孩子不爱说话的样子,便会想起当时的伤痛,觉得孩子会这样都是因为当时她不说话。每当看到沉默的儿子,这个想法就会反复出现在妈妈的潜意识中,最终得出“儿子内向的原因是没做好胎教”这个结论。
其实,我们无法判断这个孩子的内向是否由胎教引起,谁都无法证实胎教原因的对错。妈妈却相信一切都是因为她没做好胎教,这是妈妈的想法,无法改变。但是,这种愧疚的心态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说得极端一些,这位妈妈每天坚持的忏悔祷告,就像希望孩子生病的“诅咒”。
下面分析一下这位妈妈的问题。因为坚信儿子的问题缘于自己,所以每天祈祷,她的祈祷背后藏着“我儿子有问题”这个想法。她嘴上可能说着孩子没问题,潜意识中却将孩子看作“劣质品”。我在前面反复强调过,一旦妈妈认为孩子有问题,孩子就会变得有问题。而这位妈妈更大的问题是将孩子性格内向归咎于失败的胎教。胎教和遗传一样,是无法改变的定论。从相信胎教原因论的那一刻起,她的儿子就真的成了不可修理的“劣质品”。
妈妈的内心充满愧疚,会如何影响孩子的潜意识?既然妈妈是“罪人”,孩子也是“罪人”——让妈妈痛苦的“罪人”。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认为妈妈是因为自己而痛苦,一切都是他的错。
妈妈散发“有问题”的气味,让孩子变得“有问题”,成为一个惹妈妈伤心的“坏孩子”,一个内心充满愧疚感的孩子。孩子也会在潜意识中认定自己是“坏孩子”,是内心充满愧疚感的孩子。期望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变得自信的妈妈反而培养出“没出息”的、充满愧疚感的孩子。
千万不要将孩子的问题归咎于胎教。那只是无法证实的猜测,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况且那不是爱,而是无知的表现。心怀愧疚的妈妈们,笑容里往往藏着悲伤,这种看不见的悲伤极其可怕。孩子见到掩饰悲伤的妈妈,也会在潜意识中被悲伤的情绪感染。妈妈真正的问题不是没做好胎教,而是认为自己没做好胎教这个想法。这类妈妈的问题在于心态。
“问题儿童”的心声
跟上述案例中的妈妈沟通时,我很好奇她的儿子究竟有多严重的问题,才能让她提起胎教时期的事。于是,我决定直接约见她儿子。我怕在诊室里见面会尴尬,就约在咖啡店里见面。她的儿子有些瘦,身高大约有一米八,是个很英俊的青年。
他尴尬地说妈妈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来,虽然他有些紧张,但还是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问他为什么总待在家里,他说:“我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喜欢出门。几个要好的朋友很忙,我暂时比较无聊,只好在家玩电脑。”
他还说,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担心自己。我问他对妈妈的看法,他说:“妈妈过于担心我,可能因为我是独生子吧。总觉得她虽然嘴上一直说‘你一定会成功’,心里却在可怜我。妈妈偶尔会跟我说对不起,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因为觉得很烦,并不想追问原因。我宁愿她像爸爸一样训斥我应该多出去走走。在家看妈妈的脸色,常常让我莫名地感到内疚,她也挺可怜的。”
我见到的那个儿子只是性格内向,看不出有其他问题。只是妈妈将儿子消极的那一点无限放大,她才会那么担心。再次见到那位妈妈时,我告诉她,她的儿子没问题,不用担心。我还建议她将对儿子的忏悔祷告改为真诚的感谢。我告诉她,对儿子表示感谢,会让她变得释然、幸福,这种情绪会将快乐的能量传递给儿子,让儿子从惹妈妈伤心的存在变为使妈妈高兴的存在。只要妈妈改变自己的心态,世界就会变得不一样。
我认为那个儿子是个很不错的青年。父母需要知道的是,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眼中和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大不相同。或许因为过于担心孩子,父母往往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甚至低估自己的孩子。
愧疚感是种自我安慰
妈妈的愧疚感对自己和孩子都没有好处。为什么妈妈们会抓着这种不好的情绪不放?并没有被人指责孩子的问题都是妈妈的错,为什么要背负着既会伤害妈妈也会伤害孩子的愧疚感?这种心理究竟缘于什么?
究其原因,看上去让妈妈痛苦的愧疚感,实际上会让妈妈得到安慰。令人痛苦的情绪会带来安抚作用,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没错,矛盾是潜意识的属性之一。此处要再次提及超我的概念。超我负责掌管道德与伦理、罪与罚,愧疚感也在超我的范围内,它的作用原理如下。
孩子有问题→是我的错→我应该受罚→受罚后更安心。
超我的惩罚就是愧疚感。妈妈的意识虽然因愧疚感而痛苦,潜意识却因此好过一些。犯了错就该受罚,于是内心得到安慰。但超我就像一个疯狂的法官,往往做得很过分,例如让一个摔碎碗的孩子挨一整年的打。法律中有“一事不再理”原则,因某个罪行被定罪并受到惩罚后,不应再对同一罪行进行审判。但妈妈的超我会在施加惩罚后,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惩罚,使妈妈无法摆脱“罪人”的身份,一辈子都要受罚。
妈妈的愧疚感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只是通过自我惩罚达到自我赦免、自我安慰、自我关爱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安慰、关爱孩子。动不动就对孩子说“对不起”的妈妈,看似满怀爱意,其实只是想安慰自己的自私的妈妈。带着愧疚感的妈妈看似牺牲最多,其实是最差劲的妈妈。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来看,她们为了自我安慰,导致孩子“生病”。
愧疚感并非一无是处,它会监督妈妈不犯同样的错误。打骂孩子后产生的愧疚感可以提醒妈妈不要再犯。对未来的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愧疚感才有用。胎教原因论这种对未来没有帮助的愧疚感只是一种惯性,却有许多妈妈背负着这种病态的愧疚感。自己制造的愧疚感只能由自己消除。妈妈要先对自己的超我进行审判,消除“都是我的错”的想法,告诉自己一切到此为止。
那位女儿很懂事的职场妈妈应该觉得对不起女儿,还是发自内心地称赞女儿呢?
那位将一切问题归咎于胎教的妈妈,应该自责,还是接受儿子的真实样貌,对儿子充满信心呢?
糟糕妈妈的真面目
某个妈妈论坛中有一段这样的抱怨。
世界上好像只有好妈妈。邻居妈妈们都对孩子很好,孩子同学的妈妈们都很聪明。每当看到妈妈论坛中的文章,我觉得其他人都将孩子教育得很好,没有像我这样的糟糕妈妈。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当妈妈。
有些妈妈觉得自己没资格当母亲,和其他妈妈相比,自己很糟糕,好像没有资格教育孩子,也觉得自己的性格似乎有问题。她们认为自己不够好,对妈妈的身份深感不安,时常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孩子会被自己影响。
很多妈妈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妈妈或不合格的妈妈。明明自信一些会更好,为什么要妄自菲薄?这种想法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从潜意识层面来看,这是由超我造成的。以“做到这种程度才算是好妈妈”的超我标准来衡量自己,让自己成为糟糕的妈妈,常常带着深深的自卑感。
自卑的妈妈担心孩子不如其他孩子优秀,害怕自己的不足会在孩子身上显现出来。这些妈妈会将孩子当成自卑心理的挡箭牌,比起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她们更关心孩子是否会揭露自己的缺陷。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会谴责自己不好的动物。狗没有超我,不可能躺在沙发上烦恼自己为什么很没用。而人类即使没有被他人招惹,也会自我折磨。这是由于人类的自我和超我是分开的,自己期许的另一个我——超我——总是折磨自己。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听到别人骂我们很差劲,却每天都在自我贬低、自我否定。世界上对自己最狠的人,其实就是自己。
每当看到那些觉得自己很糟糕的妈妈,我都很难过。但更令人难过的是这些妈妈的孩子。如果妈妈对孩子不满意,孩子也只能成为差劲的孩子。妈妈散发“我很糟糕”的气味,即使孩子再好,也会成为可怜的孩子、差劲的孩子。一开始就毫无希望,再怎么努力地教养孩子都是徒劳。认为自己很糟糕的妈妈会将这种气味原封不动地传递到孩子身上。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妈妈其实很傻,因为她们从未想过这种想法对孩子是好还是坏,只是想通过惩罚自己来安慰自己,是惯性内疚的妈妈。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惯性内疚是受虐症的倾向之一。受虐症是指遭受虐待时潜意识里会产生愉悦感的心理症状。受虐倾向进入内心,就会变成自虐倾向,也就是享受自虐的行为。
愧疚感是精神领域的自虐表现之一。妈妈们之所以无法摆脱“糟糕妈妈”的头衔,正是由于这种自虐型的自我安慰。
愧疚型妈妈的悲剧
曾经有位妈妈担心读大学一年级的儿子会自闭,于是带着儿子前来咨询。他们并排坐在咨询室里的沙发上。妈妈在描述儿子的症状时,儿子先是一脸不悦,之后突然对妈妈大吼:“给我闭嘴!”妈妈闻言,长长地叹了口气。我很惊讶,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我请儿子先出去冷静一下。
我问那位妈妈,儿子在家时是否也这样骂她。她说,儿子从上高二起就时不时地说脏话,但像今天这样在外面骂人是第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不责备孩子,她回答:“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教好孩子。他小时候特别乖,也很听话。我因为工作很忙,无法全心照顾孩子,但我对他的学习很关心。他要我做的其他事我都会帮他做,唯独对学习要求严格。孩子过得很辛苦,我却完全没发现。中学之前他考得好,我反而会逼得更紧,回想起来才发现孩子被我逼得‘生病’了。高中之后,孩子不再好好学习。我骂过他,甚至对他动过手,都没什么用。孩子并不反抗,只是将自己关在家里不说话,生气的时候还会砸房间里的东西。刚开始我还会说他,但因为觉得都是我的错,也无法理直气壮地责骂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我唠叨几句,他就特别不礼貌地和我说话,要是我因此骂他,他不会回应,但会砸房间里的东西,后来甚至对我骂脏话。我第一次听到时也很惊讶,想想又觉得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他想骂就骂吧。于是,我假装没听见,觉得也许过段时间就会好起来。”
在孩子骂脏话、砸东西的时候,妈妈却什么都不说,这种情况出乎意料的多。妈妈努力教育孩子,孩子却学习不好、变得孤僻或叛逆,让妈妈觉得很愧疚。她们后悔自己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忙于工作、对孩子逼得太紧……她们一一列出自己的“罪状”,认定都是自己的错,从此在孩子面前抬不起头。妈妈的权威逐渐被削弱,母子关系发生逆转。
面对内疚的妈妈,孩子一开始会觉得妈妈是为自己而痛苦,会对妈妈产生歉意。如果妈妈持续显露出这种愧疚的心情,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孩子认为妈妈确实做错了,自己并没有做错,不再对妈妈抱有歉意。之后,会演变为孩子为了证明自己没做错,向妈妈问罪,开始攻击妈妈:“你为我做了什么?都是你毁了我!”一旦妈妈无法反驳,孩子就会夺走主导权,变本加厉地攻击妈妈。这样发展下去,孩子的行为越界时,就会变成对妈妈恶言相向,甚至使用暴力的“怪物”,最终酿成悲剧。
消除愧疚感的方法
愧疚型妈妈是超我妈妈的一种。超我妈妈因愧疚感而痛苦,那么本我妈妈呢?本我妈妈通常没有内疚之心,随心所欲地抚养孩子。她们不仅不会好好照顾孩子,还会发脾气、打骂孩子,丝毫不会觉得愧疚,认为自己没错,都是孩子不好。如果孩子对本我妈妈表示不满,说:“你为我做了什么?”本我妈妈就会反击道:“我生你、养你,已经很不错了,你还想怎么样?”孩子无法随意冒犯本我妈妈,因为妈妈认为自己没错,孩子顶撞也没用。本我妈妈是脸皮厚还是太理直气壮?不管怎么样,这样的本我妈妈比愧疚型妈妈更好。
妈妈能直接指出孩子的问题、批评孩子反而是好事,孩子可以反抗、抱怨、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但惯性愧疚型妈妈不会指出问题所在,孩子只能通过妈妈微妙的情绪变化来猜测。虽然知道有问题却看不透,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有错还是妈妈有问题,分不清妈妈究竟是在责备自己还是在表现爱意,不能顶撞妈妈,也不能向妈妈道歉。渐渐地,愧疚与悲伤的“毒素”开始在孩子体内扩散。孩子却不明白自己为何难过、无力,于是更害怕妈妈的愧疚感。如果你自认为很用心地教养孩子,孩子却变得消极,罪魁祸首或许就是潜藏在你心里的愧疚感。
只要孩子出现问题,许多妈妈就会心生愧疚。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这种愧疚感成为习惯,就会引发问题。就像在毛毛雨中不会感觉衣服变湿,但积少成多,一直淋雨就会浑身湿透。当妈妈的愧疚感成为习惯,很容易成为愧疚型妈妈。
妈妈必须减少愧疚感。每个妈妈都会犯错、失败。如果你总觉得孩子的某种不良行为缘于你的错误,请用力摇头,否定这样的想法。这不是为妈妈开脱,而是为了孩子好。
我是很好的妈妈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完美的妈妈也不存在。然而,每当看到网上的成功育儿经验,总让人觉得许多妈妈都很完美,将孩子教育得很好,也很会辅导孩子学习,还能兼顾生活,方方面面都很拿手。其他妈妈看到后不免焦虑,觉得自己很无能,孩子也很可怜。想学着做却因为做得不好或做不到而后悔、自责。其实,那些所谓的优秀妈妈也会焦虑,因为不够好的妈妈、焦虑的妈妈是所有妈妈的写照。没有完美无缺的妈妈,就算有,对孩子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妈妈眼中的孩子永远不完美。
“妈妈”一词中,隐藏着重要的真理:所有妈妈都是完整的。尽管不完美,但对孩子来说,是完整的妈妈。
母子关系源于一个完整的生命孕育出另一个完整的生命。这种完整无关身体,而是指精神上的完整。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不够好的妈妈,所以生下了不够好的孩子;也不要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妈妈,生下了完美的孩子。请妈妈们坚信,你和你的孩子是最适合彼此的存在。
你所呈现的样子由你的生活经历铸就,这就是你最好的样子,有优点也有缺点,是完整的个体,不必与他人比较。对孩子来说,妈妈不必是完美的人;对妈妈来说,孩子也不必是完美的孩子。成为母子本就是命运的安排,是无人能替代的梦幻组合。你是否曾觉得自己很糟糕,想变得跟其他妈妈一样好?事实是,世界上的妈妈们各不相同,而你就是无可替代的属于自己孩子的完整妈妈。
有人经常指责你是糟糕的妈妈吗?恐怕只有你自己会这么想,并且不断散发这种糟糕的气味,孩子也逐渐成为糟糕的孩子。其实,现在的你就是很好的妈妈。对孩子来说,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满分妈妈”。你可以随时给予孩子关爱与呵护,和孩子一起开怀大笑,还可以让孩子尽情呼唤你,随时投入你的怀抱。这样的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妈妈,也是你孩子最好的妈妈。
对孩子没有感情的妈妈
曾经有位因为对孩子没感情而痛苦不堪的妈妈前来进行心理剧治疗。她有一个读四年级的儿子和一个读二年级的女儿,和儿子之间有许多问题。虽然她羞于展示自己的行为,但还是鼓起勇气站上了心理剧的舞台。以下是那个心理剧的某个片段,故事背景是主人公正在陪儿子做数学题。
妈妈(主人公):你连这个都不会?你真笨!
儿子:(低着头不说话)……
妈妈(主人公):说话啊!妈妈怎么教你的?你是没长耳朵还是没长脑子?真笨啊!
儿子:(依旧低着头不说话)……
妈妈(主人公):你真是没救了,白痴!你倒是说话啊!(将书扔向地板。)
儿子:(一言不发,默默流泪)……
妈妈(主人公):笨蛋,哭什么!你只会哭吗?快滚开!
演完这个场面,主人公十分羞愧,我又请她表演平时和女儿的对话。
妈妈(主人公):(温柔地看着女儿)你真乖,真漂亮。这道题不会吗?妈妈不是教过你吗?这样做就可以,就是这样,真棒!(拍了拍女儿。)
看完这一幕,观众都惊呆了,因为主人公对儿子和女儿的态度截然不同。主人公说:“我一直这样对待孩子,将日常情景展现在舞台上时,感受更明显,连我自己都觉得问题很严重。”
她尴尬地笑了。接着,我让她扮演她的儿子。这是心理剧中的角色交换法。妈妈的角色则由助演扮演。
妈妈(助演):你连这种题目都不会?你真笨!说话啊!妈妈怎么教你的?你是没长耳朵还是没长脑子?真笨啊!
儿子(主人公):(低着头不说话)……
妈妈(助演):白痴!连这个都做不好!快滚开!
儿子(主人公):(低着头不说话)……
角色交换结束,我询问她演完儿子的角色后有什么感受。她表情凝重地说:“心里就像被一块石头压着,很难受,感觉自己会像尘埃一样消失。原来儿子每次挨骂时的心情是这样的。”
心理剧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换位思考,通过扮演对方的角色,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绪。这位主人公以她儿子的身份被责骂后,才知道自己对儿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她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我最大的问题是对孩子没有感情。从儿子小时候起,我就对他没有什么感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我要工作,平时将孩子托付给我母亲,只有周末才会见面。是因为这个原因吗?看着儿子,我不觉得可爱,甚至觉得很烦。作为妈妈,却不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会不会被我影响?”说到这里,主人公泪流满面。
通过演出心理剧,主人公释然了很多。不知为何,她对儿子始终不满意,平时重复着压抑怒火、瞬间爆发的模式。在心理剧中,我让主人公尽情宣泄对儿子的怒气,主人公大吼:“笨蛋!白痴!滚出去!你不配当我的儿子!”她将所有想说的话说出口,痛快地释放了对儿子的负面情绪。
待主人公内心平静后,为了让她进一步体会到儿子的感受,我请她扮演儿子的角色,让她站在儿子的角度对妈妈说出内心的想法。
扮演儿子的主人公说:“对不起,妈妈,我也想努力做好,但每次妈妈发脾气,我都很害怕。妈妈,你可以爱我吗?”
扮演儿子的主人公因为深切感受到儿子的痛苦而潸然泪下。她觉得心很痛,从没想过儿子心里会如此难受。
之后,我安排了一个让她面对自己的场景,鼓励她吐露心声。主人公用纸棒狠狠地敲打象征自己的椅子,说:“你还是个妈妈吗?儿子到底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对他?坏女人!你根本不配当妈妈!你要让孩子得精神病吗?”
她不停地敲打椅子,这是一种消除妈妈愧疚感的方式。
待主人公发泄完自己的情绪后,我让她与扮演儿子的助演见面。主人公抱着“儿子”说:“儿子,对不起,妈妈也知道不应该那样对你,却控制不住自己,你的心该有多痛啊……以后我会努力看着你真实的样子。抱歉,我的宝贝,我爱你……”
主人公抱着扮演儿子的助演,泪流不止。
心理剧就这样结束了,主人公的心情也平静下来。结束后,通常还会安排一段时间,让观众分享与剧中相似的经历。
一位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家和主人公家一样,老大是儿子,老二是女儿。怀老大的时候我的身体不是很好,医生说我流产的概率很大,叮嘱我不要乱动,最好卧床养胎。所以我辞职了,怀孕期间几乎卧床不起,还让我母亲帮忙照顾我。因为整天躺在床上不能动,还被迫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我都快抑郁了,不时抱怨他还没出生就让我这么痛苦。或许从他在我肚子里开始就出现了问题,所以他出生时,我一点儿也不开心。有些人抱着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时会感动得流泪,我却完全无感。三年后,我生了二女儿,她很漂亮。那时我才体会到初生婴儿的可爱和为人母的喜悦。我对大儿子很愧疚,所以一直努力不偏心。原来,所谓的‘十指连心,咬破哪根都一样疼’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主人公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不是只有我会这样,谢谢。”
对母爱的刻板印象
不喜欢孩子、不疼爱孩子、怀疑孩子并非自己亲生,甚至有时希望孩子不存在的妈妈有很多。这类妈妈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爱孩子,也会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这是因为大众对母爱有一种刻板印象,好像真正的母爱是将孩子视为福分,见到孩子就会很疼爱,和孩子在一起就觉得幸福,为孩子受苦也心甘情愿。母爱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被不断夸大和美化,仿佛身为妈妈就该付出人类最伟大的爱。但是,成了妈妈就能自发产生至高无上的母爱吗?成了妈妈就能突然变成爱的化身吗?答案是否定的。
是什么让妈妈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一个原因是母爱中包含许多杂质,例如怨恨、焦虑、不满、厌烦;另一个原因则是妈妈的自卑感,妈妈认为自己并不称职,所以才会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爱孩子。
母爱的形式各不相同,有温暖的爱、冷静的爱、执着的爱、不冷不热的爱、不安的爱,充满渴望的爱、勤劳的爱、懒散的爱……重点是妈妈无法自主选择爱的方式。妈妈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命运,由妈妈、孩子以及大自然三方的气韵融合而成,并非出于妈妈的选择,是自然形成的。哪个妈妈想对孩子冷酷无情?妈妈并不是有意为之,这样的爱虽然不像爱,却是无数种母爱中的一种。
有些孩子和妈妈投缘,也有些孩子和妈妈不投缘。妈妈和孩子的相遇是缘分,也是命运。第一眼见到孩子就不怎么喜欢?这不是妈妈能控制的情感,只能说明孩子和妈妈生来就是这样的缘分和命运。这种情况下,只要顺着命运的安排,留心与孩子的相处,和孩子保持健康的距离,凝视孩子的真实样貌。过于依恋孩子不是好事,保持健康的距离,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没有不合格的妈妈
那句谚语“十指连心,咬破哪根都一样疼”意思是说父母对每个子女的爱都一样。但这句话里隐藏着一个秘密——这十根手指并非同样美丽,一定有一根手指是最好看的,可能觉得小指特别好看才做了美甲,也可能因为觉得无名指不好看而不想戴戒指。但不论咬破小指还是无名指,都会觉得痛。也就是说,平时可能会有偏爱的孩子,但当孩子不舒服或生病时,妈妈都会同样心疼,疼爱的程度或许不同,但对待生命的态度并无差别。这就是母爱的本质——母爱是守护生命的爱。
妈妈赋予孩子生命并哺育孩子,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给孩子买好东西等,都是附带的职责,不要因为这些事没做好就质疑自己对孩子的爱。
诞下一个生命,将这个生命抱在怀中,用母乳喂养,本就是一个奇迹。孩子在妈妈腹中长达十个月,靠妈妈血液中供给的营养成长,从妈妈的身体里诞生,以母乳为生命的养分。拥抱、哺乳、换尿布、洗澡、哄逗、训斥、称赞、厌恶、担心、惋惜、愧疚、心疼……这些不是爱的话,又是什么呢?这是一种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伟大的爱。妈妈就是爱的化身。
很多妈妈误解了母爱,觉得如果自己没有给予足够的母爱,孩子就会出问题。这种想法其实是妄想——认为不能没有母爱的夸大妄想和不够爱孩子就会毁掉孩子的被害妄想。
孩子感受到的爱不是只有来自妈妈的爱。母爱对孩子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孩子还会感受到来自朋友、同学、老师、邻居、大自然、整个世界的爱。如果妈妈试图用母爱填满孩子,会让孩子一辈子都无法摆脱对这份母爱的依赖,最后演变为将母子捆绑在一起的病态的爱。留有余地的爱、粗心的爱、不完美的爱,都是健康的爱。妈妈做到这种程度就已足够。尽自己所能去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爱孩子,不要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
小贴士 我是多少分的妈妈?
作为妈妈,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写下给出这个分数的理由。如果低于70分,你很可能是“问题妈妈”。这里所说的问题并不是指妈妈的能力不足,而是妈妈认为自己是一个低于70分的妈妈,因为多少分的妈妈只能给孩子多少分的爱。你是否因为分数低而自责?自责可以解决问题吗?
妈妈的分数不是对能力的衡量,而是对心态的评估。如果你能看到孩子真实的样貌并疼爱他们,就是满分妈妈,不用在意其他能力。给孩子打100分,你就是100分的妈妈,给孩子的分数就是妈妈的分数。
现在,再次进行自我评分,你会打多少分?
应该抛弃的教养“神话”
“0~3岁成长关键期”的烙印
一位职场妈妈在育儿咨询论坛上讲述了她的烦恼。
孩子出生之前我就很苦恼……看到刚出生的漂亮婴儿后更苦恼了。我该继续工作,还是辞职在家陪伴孩子成长到3岁?听说孩子在出生后的3年里由妈妈亲自抚养,才能和妈妈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但如果离开职场3年,工作经验就会中断,到时还能顺利地回到职场吗?我实在不知该如何选择。
这是所有职场妈妈的心声。想放下工作专心照顾孩子,现实却不允许。除了经济问题,放弃自己的事业也很可惜。妈妈觉得这样的自己很自私,左右为难。除了想亲自抚养孩子,更担心孩子会因为没有被妈妈亲自照顾而出问题。
对没有亲自抚养孩子的妈妈来说,“0~3岁成长关键期”和“依恋关系”这两个概念非常有影响力。有人认为3岁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必须在这段时期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许多育儿书籍也强调亲子依恋理论,某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无论牺牲什么,孩子出生后的3年里,妈妈一定要亲自抚养,如果必须上班,就带着孩子去。书里还说,交给其他人照顾的孩子,小时候可能看不出来,青春期开始就会出现问题。这些观点毫无科学依据,过于夸张。作者大概是为了强调妈妈亲自抚养孩子的好处,才会提出如此的主张。
在如此看重“0~3岁成长关键期”的社会,将孩子托付给他人照料的妈妈们是怎么想的?她们是不知道还是不相信孩子0~3岁的依恋关系理论?无论信与不信,“0~3岁成长关键期”这个概念都深深地烙印在妈妈的潜意识中。如果孩子的成长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倒还好,一旦出现问题,职场妈妈就会立刻想到这个概念,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都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亲自照顾孩子。
曾经有位因小学一年级的儿子不爱上学而烦恼的妈妈前来咨询。
“我的大儿子不想上学,和朋友相处得也不好,我觉得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和我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孩子3个月大时,就被交给我母亲照顾,感觉他很渴望母爱。是不是因为一开始我没有亲自照顾他?都是我的错。”
因为工作原因,这位妈妈无法亲自照顾孩子,起初心里有些愧疚,但并没有太担心。然而,孩子上小学后,出现了问题,入学初期就不喜欢上学,也无法和朋友好好相处。老师告诉这位妈妈,孩子总是很焦虑,也很内向。她很担心,觉得儿子变成这样是因为自己当初没有亲自照顾他。
不是只有这位妈妈有这样的想法,许多因子女教养问题前来咨询的妈妈都表达过类似的想法。职场妈妈对于自己无法陪伴孩子成长这件事十分自责。
对依恋理论的误解
关于依恋理论,有必要进行补充说明。依恋理论由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该理论指出,婴幼儿时期,孩子必须持续得到父母或养育者温暖、亲密的照顾,才能健康成长。这一点毋庸置疑。反过来说,如果孩子没有得到来自养育者的温暖的爱,可能会引发精神方面的问题。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这个理论的重点不在于谁来抚养孩子,而是养育者的态度。只要养育者持续给予保护和支持,对待孩子始终温暖如初,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如果养育者出现遗弃、拒绝、虐待以及态度前后不一致等行为,就会形成不安全型依恋关系。因此,孩子由稳定的养育者照顾时,并不会产生问题,养育者虐待孩子或者放任孩子不管才会产生问题。就算是不安全型依恋关系,也不必看得太严重,因为不安全型依恋关系虽然是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但其本身并不是病理性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将依恋理论视为一种定论。提出该理论的约翰·鲍比曾说过,人类的发展会持续变化至青少年时期。因此,更不应将依恋理论解读为定论。
然而,对依恋理论的重视使得一个始料未及的现象出现——依恋理论的概念被夸张地歪曲为“0~3岁时没有被妈妈亲自照顾的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解读,可能是因为约翰·鲍比提出该理论时,研究对象是孤儿院里的孩子。孤儿院里的孩子由保育员照顾,导致这一理论被歪曲。自此,依恋理论一直被误解,仿佛妈妈不亲自照顾0~3岁的孩子,就会让孩子变成“问题儿童”。这种被歪曲的依恋理论困扰着职场妈妈们。
依恋关系的问题多半缘于“如何养育”,而不是“谁来养育”。尤其是持续放任和虐待,是依恋关系产生问题的关键。如果养育者无法及时满足孩子生理上和情感上的需要,或者对孩子施以身心虐待,孩子就会出现问题。不管由谁来抚养孩子,只要没有放任或虐待的行为,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出现太大的偏差。如果将孩子委托给家人或熟人照顾,妈妈无须担心;就算托付给保姆或托儿所,只要看护人和育儿环境具备平均水平,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一般来说,正常的看护人很少会持续虐待孩子或对孩子放任不管。
据统计,在30多岁这个年龄段的家庭中,双职工家庭占42%,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职场妈妈会因为工作问题将孩子托付给他人照顾。妈妈亲自照顾孩子固然好,这些没有被妈妈亲自照顾的孩子也不一定会成为“问题儿童”。
困在依恋理论中的衍生问题
如果觉得不亲自照顾孩子,将来肯定会后悔,那就放下一切,专心陪伴孩子。如果已经决定将孩子托付给他人照顾,那就将“依恋理论”和“0~3岁成长关键期”的概念从脑海中抹去。
妈妈不应被依恋理论所困。困在这种理论中的妈妈,一旦觉得孩子有问题,就会陷入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没有亲自抚养孩子,将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当时没有好好建立依恋关系,从而陷入以下模式:
孩子有问题→孩子小时候未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是我的问题→必须矫正孩子→牺牲→奉献。
最后,形成了“戴上有色眼镜→产生愧疚感→成为矫正型妈妈→给予孩子名为爱的‘毒素’”的模式。一旦陷入这种模式,妈妈就会将孩子内向、爱咬指甲、总是一个人玩、学会说话的时间很晚等问题都归咎于未建立好依恋关系。因为依恋关系没建立好,孩子自然会有问题,一切都因妈妈而起。被困在依恋理论中,妈妈和孩子都会身陷泥淖,无法脱身。
如果妈妈的脑海中没有这些观念,会单纯地认为孩子只是不太适应,只要时候到了就会好转。她们会耐心等待,并不会觉得内疚。只要不被困在依恋理论中,一切都不是问题。
职场妈妈们总是担心保姆会不会对孩子疏于照顾、幼儿园老师会不会欺负孩子。其实,就算妈妈亲自照顾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也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只不过职场妈妈会因为自己没有亲自照顾孩子而内疚。妈妈们只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多和孩子交流,就能尽量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以及这类事情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
其实,妈妈们不必过度担心,孩子的内心如同浩瀚的宇宙般神秘,就像我们无法完全了解宇宙中有什么以及它如何产生、为什么产生,我们也无法看清孩子的内心宇宙中有什么以及它会如何产生影响、为什么会产生影响。
孩子的早期记忆是一片未知的宇宙
我以大众为对象,使用“自我分析剧”疗法。自我分析剧利用戏剧技巧分析一个人的早期生活记忆,从而探索一个人的人生秘密。童年记忆在心理学领域极为重要,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提出,早期记忆中藏着个体的价值观、生活模式以及行为方式。在精神分析领域,早期记忆在揭示潜意识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运用戏剧技巧进行自我分析,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强力、更深入的分析。从近十年的自我分析剧治疗经历中,我发现早期记忆不仅能解释心理问题,还能解释命运、人生使命等问题,是潜意识的“宝库”。
人们通常认为早期记忆是某些独特而强烈的记忆,其实并非如此。多数记忆都极其平凡,例如独自坐在客厅里、从二楼屋顶俯瞰街道、被妈妈背着去某个地方……都是很平凡的日常记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看似没什么意义的记忆中竟然隐藏着生命的奥秘。早期记忆包含命运和人生使命。当我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记忆里藏着一个人的秘密时,我很惊讶,甚至感到恐惧。
使用自我分析剧疗法时,我的价值观曾出现过混乱。我并不是一个命运论者,虽然我相信出生和死亡的日子是命中注定的,但除此之外,都在于人的选择。我还认为一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并非有什么特定的目的,只是像郊游一样愉快地来玩一趟。在通过自我分析剧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我对人生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我们的人生是已经写好的既定剧本吗?”“人生似乎不只是来玩一趟,每个人是不是有各自的人生使命呢?”……我又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及命运。早期记忆里藏着很多秘密,足以动摇我的价值观。
早期记忆不是个人取舍的产物,而是自然形成的最初记忆。在无数事件和经历中,没人能解释为什么某段记忆会成为早期记忆。或许可以猜测一下:那段记忆之所以被保留下来成为早期记忆,是为了传递重要的信息。有趣的是,即使是对相似事件的记忆,每个人的记忆重点也不一样。
例如,每个人关于迷路的记忆都不太一样:独自徘徊在小巷里的记忆、坐在路边哭泣的记忆、在派出所里和警察叔叔一起玩的记忆、笑着呼喊来接自己的爸爸的记忆、牵着哥哥的手找路的记忆……虽然同样遭遇了迷路这种令人手足无措的状况,但每个人记忆里的内容都不一样。我认为这种“不一样”是命运:有人独自勇敢地寻找回家的路,有人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哭泣,有人玩得忘乎所以,有人遇到了“拯救者”,有人和同伴一起寻找回家的路……
虽然状况相同,但每个人记忆中的内容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人生。即使经历同样的事件,孩子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别人无法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有怎样的经历。在0~3岁这个阶段,孩子们获得了像天上的星星、海边的沙子般丰富的人生经历。
“因为没有亲自教养孩子,所以孩子出现了问题”这个论调既无知又愚蠢,千万不能相信。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谁知道孩子有怎样的体验?可能是在没有妈妈的房间里独自玩积木,试着创造世界的艺术性体验;也可能是睡醒后独自在空荡的房间里感到孤独的哲学性体验;或是被奶奶抱在怀里,将温暖的感受铭记在心的情感性体验……
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世界,这便是属于孩子的人生。孩子被一句“因为妈妈没有亲自教养”定义为“问题儿童”,是不合理的。这无异于妈妈在孩子纯白的人生图纸上,用红色油漆写下一句醒目的“这是一个依恋关系不良的孩子!”。
胎教论、0~3岁成长关键期论、依恋理论的假象
孩子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独特体验,父母无从得知,那是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女儿小时候的故事,与“分离焦虑”有关,这应该是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过的经历。
我们家是双职工家庭。大女儿2岁的时候,二儿子出生了。当时,我们住在罗州乡下的医院公寓里,周边没人能帮我们照顾孩子。刚开始,我们找了一位阿姨照顾女儿。二儿子出生后,阿姨觉得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很累,便辞职了,我们只能重新找人照顾孩子。在物色人选的过程中,经介绍,我们认识了一位村里的驼背奶奶。这位奶奶和她的丈夫一起生活,由于年迈,无法再干农活,正觉得没事做的时候,和我们家结了缘。
对年迈的奶奶来说,同时照顾两个孩子确实很辛苦,于是我们决定将3岁的女儿送去托儿所。第一天去托儿所的时候,因为妻子要上班,是我单独送女儿去的。我至今还记得那天发生的事。那天,我将女儿交给老师,正要转身离开时,女儿紧抓着我的手,开始哭泣:“爸爸不要走……我要跟爸爸一起走……”我认真地向她解释,不是要将她丢在这里不管。由于自己是精神科医生,我的想法更复杂,担心这种突如其来的离别会给女儿留下心理创伤。我心疼地抱着她哄了近一小时,但她仍然不愿放开我的手。我看着紧抓着我的泪汪汪的女儿,那一瞬间,我的决心有些动摇,觉得好像还不是时候。但我很快找回了决心:“我不能心软,如果这次心软,至少一年内无法再带她过来,我得狠心一些!”
我安慰女儿:“爸爸该走了,不过爸爸很快就会回来。你在这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到时候爸爸来接你。”同时,我试图拨开女儿的手,她却握得更紧了。我焦急地看着她的双眼:“爸爸很快就来接你。”这时,女儿的手稍微松开了一些,我连忙抽出手并拥抱女儿:“你真乖,好好跟老师和小朋友们玩!”我将女儿托付给老师,准备离开。走出托儿所大门时,我总感觉不放心,所以回头看了看,发现女儿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滑梯,正看着我。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再也见不到爸爸,所以她想多看几眼。
还有一段关于女儿的难忘的记忆,也与“被抛弃”有关。
当时女儿大概5岁,已经上了两年托儿所。托儿所每天3点放学。因为当时妻子在光州上班,所以由我负责接女儿。家里的车被妻子开走,我每天工作到3点左右,就会借医院后辈的车去接女儿。托儿所离我工作的医院只有5分钟车程。每次我走进托儿所的大门,她都会开心地奔向我的怀抱。有时我会因为工作太忙而忘记去接她,好在我是向后辈借车,就算我忘了,一到时间,后辈也会提醒我:“前辈,是不是该去接孩子了?”
某天,就诊患者特别多,下午还要指导学生,我一直忙到下班时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啊!我忘了去接女儿!”平常总借我车的后辈那天刚好休假,我急忙借了别人的车赶往托儿所。当我气喘吁吁地跑进托儿所,发现女儿独自站在教室门口。女儿的表情很微妙,似乎有些安心,又好像快哭了。一旁的老师对我说:“她等爸爸等了好久呢……”
但是,我觉得女儿见到我的反应有些奇怪。我来接她,她不仅不开心,还避开我的视线,一句话都不说。是生气了吗?还是吓到了?无论我怎么哄她、逗她,她都不肯开口。我慌了,努力跟她解释,向她道歉,还连背带抱,使出了浑身解数哄她。或许是感受到了我的用心良苦,女儿的表情慢慢缓和下来,她奔向我的怀抱,这才让我松了口气。回家的路上,女儿坐在副驾驶座上,对我说:“爸爸是不是很累呀?等我长大了,我开车载你。”
那天以后,女儿养成了一个习惯——哄她睡觉时,她会用小小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抓住我的衣角。也许她的想法是:“爸爸会不会又丢下我?这次千万不能松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女儿都抓着我的衣角入睡。
我至今记得这些事情,可能是因为心里有些担心女儿。女儿会不会因此产生分离焦虑?会不会对“被抛弃”感到不安?会不会不敢交男朋友?我总是胡思乱想,大概犯了精神科医生的职业病。
现在,女儿已经成了大学生。偶尔我喝完酒,会叫她来帮我开车。女儿小时候说的话成真了。我从未问过她是否还记得小时候的那件事。为什么没问?是害怕她铭记“被抛弃”的记忆?还是不想过问她的隐私?
之所以和大家分享我女儿的故事,并非为了说明即使我将孩子托付给村里的老奶奶或托儿所,孩子也没出现任何问题。我想说的是,有些事情会在我们没有察觉的时候影响孩子的心理。例如,虽然我认为女儿平安顺遂地长大了,但她可能会将我没去接她的那件事视为“被抛弃”而铭记于心,也可能她记得的只有对我说要开车载我的事。谁也不知道到底哪件事会在孩子的内心留下深远的影响。
不要执着于眼前的东西,生活并不会有条不紊地朝我们预想的方向前行。原因和结果并不明确。如果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何必要信奉所谓的胎教论、0~3岁成长关键期论、依恋理论,将孩子定性为“不良品”呢?坚信是自己的错,坚持纠正孩子的行为,这样的牺牲与奉献只会毁掉孩子。
职场妈妈们无法时时照顾孩子,心里该有多难受?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又该有多痛苦?但职场妈妈们一定要坚定一些,不要有愧疚感。孩子的问题是由许多看不见的因素引起的,并不是因为妈妈去工作才产生的。不要轻易被各种理论左右,保持本心,奋力前进吧。
小贴士 摆脱这三种理论的方法
“因为孩子0~3岁的阶段我没有亲自教养”“因为没有建立依恋关系”“因为没有好好做胎教”……你是否认为这些过去的原因引发了孩子现在的问题?或者以后可能会引发问题?
如果完全不认同是0分,完全认同是1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如果分数高于5分,会怎么样?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变数。尽管如此,你还是绝对相信“0~3岁成长关键期”和“依恋理论”吗?
这样想,能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会给妈妈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如果确信“妈妈的缺席”成了问题,除了心怀愧疚,还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请思考上述问题的答案,然后重新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