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章 城北有大火

书名:这个谋士有点冷 作者:乘风破浪的猫 本章字数:4157 下载APP
赵寒闻言皱了下眉头,听周衙役简单说明了一下刚才的卜算后,面色不赞同地注视着王柔:“女郎莫要乱开玩笑,平白惹人难过,于己于人皆无益处。”
  “我才没开玩笑,他们两个就是已经成不了了。”王柔并不服气,立刻顶了回去。她说的分明就是事实。
  “不过一个五点,如何能联系到雍城?这简直就是在胡言乱语。”赵寒完全不相信这些毫无逻辑的解释,只以为王柔是恰好知道了什么,然后故意戏弄周衙役。
  “那是因为我在骰子上方看到了刻着雍城二字的匾额。”王柔十分顺口地说出了一个理由,虽然这个理由听起来是越发胡扯了。
  赵寒又问周衙役是否有看见什么匾额,在周衙役神情肯定地摇头后,接着望向了王柔以眼神示意,这番话根本没有一点道理。
  “这自然是因为我身负神通,才能看到许多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王柔并不慌乱,依然坚持着她的说辞,“你们要是不信,大可以去问问那位女郎本人的心意。”
  她的话音刚落,心情沉重的周衙役突然目光一亮,口中还在喃喃自语着:“对,我要亲自问问她。”
  然后他脚步一抬,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王柔收回落在周衙役背影处略带同情的目光,她并不担忧之前的问话会被少女说出来。当时她对少女道别之后,还说了一句话“我们之间的这些话,还请你向别人保密。”
  少女露出了不明所以的表情,但还是对她点了点头。
  她相信不论是出于遵守信义,还是看到她的衣着服饰之后,心生顾虑不愿惹事,少女会说出此事的可能性显然是很低的。
  只要不是赵寒亲自以城主的身份逼问,这次的卜算设定就可以立住了。
  “这世间是真的有人可以看到一些天命,城主为何这般固执己见?”认定赵寒不会在职责之外的范围去以势压人,王柔反客为主地发起一记攻势,“我以为城主是虚怀若谷之人,就算一时难以相信,起码能给我一个证实的机会。”
  这么离奇的说法,他怎么可能相信?赵寒负手而立,注视着还在坚持的王柔,面露不解地问道:“女郎为何一定要向我证明?”
  这天底下不信天命的人不在少数,也不见王柔这么想方设法地去规劝他们。若是为了冯征一事,景州本土的有识之士也不算少,他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会投奔冯征,王柔着实没有在他这边耗费时间的必要。
  更何况她方才见到自己之后,脸上的笑意都少了些许,分明是不乐意再和他见面,又何必背离本身的意愿,继续出言规劝?
  想到这里,赵寒的心中隐隐泛起了苦涩。
  “因为我看到了啊,你是会影响天下大势的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王柔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关键信息报了出来。
  她的视线清澈认真,就这么直愣愣地紧盯着赵寒,让他一时有些难以回应。
  犹豫了一瞬,赵寒才语气缓和地开口:“世间有才之人数不胜数,才能出众的亦是天下闻名,我不过是尽己所能才护得一方安宁,当不得女郎这般称誉。”
  王柔正准备继续接话,郭攸却是先她一步开了口。他笑哈哈地拍了拍赵寒的肩膀:“赵兄过谦了。当年匪患横行,一伙贼匪包围了你的家乡。是你出面组织了几十人,将数百贼匪击退。名声传到了州牧耳中,才被他征辟为官。如此擅于用兵,当可影响天下大势。”
  这段往事在小说里作为回忆被简单描述过。当时赵寒求学过后正回到家乡,就面临这般大难。城主早就弃城逃跑,整个城里乱糟糟的,都想着能怎么跑出去。
  赵寒却认为到处都是兵灾,就算侥幸逃出了城池,也未必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于是他说服了还在府衙里的官员,将府衙的衙役和临时招募来的勇士组织在一起,用计攻破了城外的盗匪,解救了家乡的危难。
  一时间赵寒名声大噪,一路传到了州牧的耳朵里,受到了州牧的启用,然后才有了今日的赵城主。
  看起来以少胜多是赵寒的天赋技能,将来他也会以少胜多,击破冯征的大军。
  “就是,城主分明是有大才之人。”王柔顺势稳固自己的人设,“而且我确实是亲眼看见了,你会在未来影响天下大势。”
  对她的坚定感到有些无奈,赵寒索性顺着她的话说道:“那就借女郎吉言了。若我将来有这个机会,必定会不惜己身。”
  那时候冯征率领大军前来,赵寒能决心率兵迎击,确实是不惜己身。王柔立刻补充道:“我还看到天命在于冯征,冯征才是能安定天下之人。”
  赵寒的神色变得紧绷了一点,他用淡淡的语气重申:“此事不必再提,我亦不会改变主意。”
  另一边郭攸也表示出不赞同来:“女郎一心看好冯征,思考问题时难免感情用事。若是你能理智看待冯征,就能看出来他不会是一个仁智贤明的君主。”
  她用上帝视角看出来的结论还能有错?王柔看了一眼态度变得冷淡的赵寒,知道今天又必须到此为止了,再说下去,说不定赵寒就要转身拂袖而去了。
  内心的小人有些气闷地跺了跺脚,王柔整顿好心情,直接换了一个话题:“也罢,我这次前来也不是为了此事。”她准备好的事例可不止周衙役那一件。
  王柔抬头扫视了一下不见星光的蓝天,语气中带上了一点担忧:“城北会有一场火光之灾,会让不少人因此丧命。还望城主下令,让百姓在自家大缸中多存些水。府衙安置在草棚附近的水缸里,最好也能把水加满。”
  这件事在小说里只有两句话描写,大概是说:城北意外燃起大火,烧死了不少百姓,一时间人心惶惶。赵寒亲自前往安顿,那些百姓才又平静了下来。
  在整本能人辈出信息量极大的小说里,这件事可以说是被一笔带过的,王柔先前根本没有将其想起来。这次她在记忆中努力翻找可以用到的信息时,还能把这件事给翻出来,是因为她当时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一时没反应过来既然只是个意外,为什么还会人心惶惶?
  既然赵寒已经收留了他们,那这次大火,赵寒想必不会坐视不理。他们耐心等府衙的安排就好,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差点阴谋论的她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这些百姓又不是士大夫这一类读过书籍的人,在大多数百姓的逻辑里,发生火灾等于上天降下惩罚。特别这时候还在大旱,他们会感到害怕就再正常不过了。
  这也说明赵寒很受这些百姓的信赖,在他出面安抚之后,这些百姓就没有那么忧虑恐惧了。
  赵寒闻言皱了下眉头。自从众人都意识到了大旱的降临,百姓就格外注意家中存水。尽管山间之水被引了过来,他们还是不敢让家中水缸有一点闲置,生怕哪天再也无法从城外取水。
  若真有一场大火,只能说明火势太快太猛烈,让人来不及取水将其扑灭。
  想到搭建起来的草棚大多都是一个挨着一个,赵寒不由心生忧虑。景州内多江河,多年来降雨充沛,当日搭建草棚之时,他更多是在考虑如何不让暴雨冲塌了草棚。
  没想到今年突然出现干旱,气候灼热逼人,反而让这些草棚成为了城中最危险的地方。
  若非王柔出言提醒,他还真会忽视了这一点,或许真的会导致城北突发大火,伤及那些百姓的性命。
  看向王柔直视过来的双眼,赵寒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她一向关怀百姓的安危,就算几次三番地劝他投奔冯征,也是因为她确实相信冯征的能力和为人。
  是他不该困于私心和气闷之中,对她这般冷漠以待。
  “多谢女郎特意提醒。”赵寒同时向她行了一礼。
  没有意会到这里面还带了道歉的意味,王柔只以为他在为此事道谢,暗暗感慨赵寒是真的很看重百姓的安危。她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就受到了这样的礼遇。
  “不必如此客气。”王柔眨了眨眼睛,浅笑着强调,“我只是在卜算之时看到了城北突然燃起大火的场景,然后告诉了城主。具体如何规避处理,都要靠城主多多操劳了。”
  但是她的强调再次被赵寒选择性跳过了,只当她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才使用常规操作,假托鬼神之事将其说了出来。
  既然小说里写明了是意外,要成功规避就很考验运气了。事实证明,城北的百姓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火势在高温和易燃物的助长下迅猛发展,由稻草和木头组成的草棚很快就被火舌毫不留情地吞噬。
  火光在白天远没有在黑夜中显得触目惊心,唯有滚滚黑烟向远处的人昭示着,这里的情况不太妙。
  而近处的人群已经在接连不断的惊叫声中,抄起手边可以用来装水的物件,朝着附近的水缸拼命奔跑,希望能尽快将这危险的火焰扑灭。
  然而火势实在太猛烈了,整个草棚已经被烧得塌陷了下去,棚顶的草垛带着熊熊火焰砸落在地上。
  住在这里的百姓,在火势刚起的时候,便已经连滚带爬地逃离了这片极度危险的区域。
  有一个少女想要去拿靠近中央位置的包裹,手刚伸了出去,就被身旁的母亲拉住,牵着她就要往外跑。
  “娘亲,我们的衣服!”少女的目光死死地盯着距离她几步之遥的包裹,里面包着几件打满了补丁但好歹没有了破洞的衣服。
  她很想将它们一起带走,却被她的母亲使尽力气向外拉去。
  “没听府衙里的人说吗?见到起火就赶紧往外跑!”中年妇女的眼神中尽是恐惧,生怕跑慢了一步,她和女儿就要被烧死在这里了。
  几天前王柔虽然嘴上说着都交给赵寒了,下一刻又忍不住询问他打算怎么做。
  赵寒的脑海中还只有一个初步的打算,既然大缸里的水都是满的,那重点就是将各个草棚之间隔离开来,避免引发火烧连营之事。
  王柔则结合了学校教育排练的灾难应对措施,提出了一个新的顾虑:“对这些百姓来说,生命固然可贵,但若是在大火中失去了能够傍身的财物,几乎等同于失去了生命。可他们顾着去拿财物再逃走,又必然容易丧失逃命的机会。”
  “王女郎言之有理。”郭攸十分认可这个推测,“我们必须想办法引导百姓尽快逃出去。”
  于是城北的各处墙上被贴上了一张告示,又有府衙中人当众阅读告示内容,给多数并不识字的百姓。
  上面的大概意思是:近日火星的运行脱离了平时的轨迹,是大凶的征兆,说直白点就是最近容易起火且容易烧死人。希望各位百姓见到起火就赶紧往安全的地方跑,不要拿自己和亲人的性命去赌博。
  这个内容的主要编纂者是王柔,她先是言之凿凿地说道:“我说的都是事实!”在望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赵寒和神色古怪的郭攸后,又嘟嘟囔囔地开口,“那要是不说得严重点,百姓不肯赶紧跑怎么办?”
  考虑到百姓还真有可能头铁地先去取财物,赵寒只好按这个内容将告示发了下去。
  果然听完告示的百姓虽然没听懂火星是个什么东西,但他们一听是要烧死人的大凶之兆,在注意到起火的时候,一个个大脑一懵,就争先恐后地往街道上跑。
  生怕动作慢了点,自己就成了那个应兆的倒霉鬼。
  同样怀着这种想法的中年妇女,目光死死地盯着外面的街道,满脑子只剩下她得和女儿一起,快点逃出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