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书名:我想开了 作者:(日)枡野俊明 本章字数:10355 下载APP
想得开的人都善于转变心态
“扫除”或许是转换心情最快捷的方法
有这么一种人,他们一旦陷入沮丧情绪或心情低落、难过,就很难从中抽离出来。工作中出现失误、人际交往不顺利、言语伤害了他人……遇到类似的情况,这些事情总是萦绕在他们心头,令他们无法转换心情。
当然,谁都会有沮丧、失落的时候。但是,善于转变情绪的人很清楚,一直郁闷、难受没有任何意义。他们会将这些事情作为转换心情的原动力。
“出现失误真的太糟糕了。为了不让同样的失误再次出现,搞清楚真正的原因是极为重要的。”
他们会将别人因犯错而懊悔、苦恼的时间用来剖析失误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行动,他们的情绪才会得到转变。
如果人际关系不和谐,就去思考如何改善它;如果伤害了别人,就仔细地回想一下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原来是我在有意回避对方啊,以后试着由我主动开口吧。”
“因为自己不经思考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才伤害到了对方啊。看来以后要好好斟酌用词了。”
这样思考的时候,你的心情已经转变了。那些很快就能振作起来、遇事想得开的人,正是在沮丧、失落的时候能够如此应对的人。我想,这也可以被称为一种习惯。
“起初,我们培养习惯;后来,习惯塑造我们。”
这是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剧作家约翰·德莱顿的名言。只要我们努力实践上文提到的应对方法,坚持如此,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习惯,成为很快就能从负面情绪中振作起来的人,成为“想得开”的人。
或许有人会说,习惯不可能突然改变。这种时候,请大家试着活动活动身体吧。
禅的思维方式提倡人们在沮丧、失落时做些活动身体的运动。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正是“扫除”。拼命地活动身体时,人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而且,做了大扫除,周围的空间会变得干净、整洁。我想大家也有过相同的经历:待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心情会变得舒畅、愉悦很多。这样一来,郁结的情绪和沮丧的心情也会被“扫除”一空。
“一扫除,二信心。”
对于求佛之人来说,信心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最基本的东西。但是,禅将“扫除”放在了“信心”的前面。这是因为从禅的角度来看,“扫除”不单单是拂去、清理所处环境中的灰尘,更是拂去自己内心的尘埃、锤炼自己的内心。
“扫除”的意义远比大家想象的更加深刻。
一旦你感到沮丧、失落,立马就去做大扫除吧。这或许是转换心情的最快捷之法。
只要你将这种禅的方法和前面提到的应对方法形成习惯,就能保证应对负面情绪的措施万无一失、滴水不漏。
尽可能让身体动起来,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不要将烦心事拖到第二天
人们每天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其中既有让人情绪高涨、心情愉悦的事,也有令人痛苦、给人留下不美好回忆的事。要说哪种事情会长时间地让我们惦记、挂念的话,想必是后者。
工作上的客户蛮横无理,被朋友的话伤害,和恋人吵架……这些情形和境况在人们心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让人深陷郁闷、烦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有时甚至让人彻夜难眠。
但是,深陷郁闷、难过的情绪,胡思乱想,就能让那些使你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不复存在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这样做不仅不会让这些事情消失,反而会让这些情绪始终占据你的内心,从而使你无法迈出前进的步伐,无法转变心态。
因聪慧机智而闻名的一休和尚(一休宗纯禅师)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段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有一天,一休和尚带着弟子上街。两人经过一家烤鳗鱼店时,鳗鱼的香味飘到了大街上。一休和尚不禁嘀咕道:“嗯,真香啊。”
回到寺庙后,弟子找到一休和尚问道:“师父,刚才鳗鱼的香味飘散时,您说了句‘真香啊’。求佛之人这样说真的合适吗?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
“哎,你怎么还对鳗鱼念念不忘呢?我早就把‘真香啊’的念头丢在鳗鱼店门前了。”一休和尚漫不经心地回答道。
闻到鳗鱼香味的瞬间发出“真香啊”的感叹,是很自然的反应。但是,如果你一直被这个念头牵制,就会萌生“没能吃到香味如此浓郁的鳗鱼饭,真的太遗憾了”“真想尝一尝”的惋惜,总有些意难平。
要是我们能在萌生某个念头的时候将它留在当时那个情境里,就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一休和尚想表达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大家不觉得这个故事给予了我们一些启发吗?在某个瞬间感觉“好烦啊”是情理之中的事,有这种情绪是正常现象。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情绪和念头留在当时的情境中,当场与这些情绪“一刀两断”。
如果能及时切断那些念头和情绪,我们就能形成一种积极的心态,也就能迈出前进的步伐了。举例来说,即便客户蛮横无理,你也能像下面这样思考:
“我以后可不能以这种态度对待工作伙伴啊。”
这样一来,原本使人不快的事情就能成为自己的前车之鉴,从而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有所成长。
如果因为朋友的话感到委屈、难过的话,你应该调整心态,将自己的感受坦诚地告诉他。我想,如此一来,正常情况下你与朋友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牢固,友情也会变得更加深厚。
和恋人吵架也一样,不能只停留在“好烦”“好讨厌”这些情绪化的表达上,而应该剖析背后的原因。如果错在自己的话,第二天主动说一句“对不起”,让争吵成为拉近彼此关系的契机或踏板。
“你说的我都懂,可我是那种‘能拖一天算一天’的人。”
或许也有这种人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如何呢?除了一直闷闷不乐,有没有什么是你现在立马就能做的事呢?
肯定有一些你当下立马就能完成的事情,它们能帮助我们将今天令人不悦的经历转化为前车之鉴。我们应该思考这些并付诸行动。如果能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些事情上,我们自然就无暇郁闷、难过了。
将负面情绪留在当时的情境中。
计较得失会让人的心胸变狭窄
人在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总会在计算得失。在职场上,会考虑做这份工作有没有什么好处;在社交上,会考虑和这个人来往有什么得与失,诸如此类。
得失心是人类的本能,即便知道“将得失置之度外是一种高尚品质”也无济于事。不过,得失心是可以克服和超越的。
比如,假设上司给你和同事都指派了工作任务。如果分给同事的是能取得明确的成果、容易获得认可的工作,而分给你的怎么看都是比较偏向于幕后、很难获得认可和奖励的工作,这时你可能就会产生这种想法:“总感觉吃亏了啊。要是能互换一下工作内容就好了……”
这就是得失心在作祟,认为同事能从分配到的工作中受益,自己的工作则吃力不讨好。如果一个人一直羡慕受益的同事、悲叹吃亏的自己,不停地计较得失,其工作状态不言而喻。
面对自认为吃亏的工作,人怎么可能投入热情?虽然不至于消极怠工,但多少会敷衍了事吧。与此同时,在同事面前我们会觉得很受挫败,从而变得自卑。
其实,即便你认为自己吃亏了,这份工作能落到你的头上也是一种“缘分”。禅最珍惜这种缘分。接纳并享受这种缘分,正是禅的思维方式。
以工作为例,所谓的“接纳并享受这种缘分”,或许就是尽全力去完成工作。如果能够这样做,就没有什么得失之说了,也可以说超越了得失。
如果脑海里总想着自己吃亏了,工作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自然就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了。幕府末期著名的长州藩士、建立奇兵队的高杉晋作创作了这样一首和歌:
“度无趣之生,行有趣之事;人生在世无定法,有趣无趣凭心性。”
其前半部分由高杉先生所作,后半部分“人生在世无定法,有趣无趣凭心性”则是由在病床前悉心照料高杉先生的女流歌人野村望东尼所作的。
这首和歌的意思是,即便身处这个诸事无趣的世界,仍旧可以凭借调整心态有趣地活着。
工作本质上并没有无趣和有趣之分,使其变得无趣的是我们,能带着兴趣去做的也是我们。
接纳并享受缘分——只考虑这一点会如何呢?如果你能拼尽全力去做,就能从那份工作中找寻到乐趣。大家周围想必也有那种愉快地工作、享受工作的人吧。
那并不是因为他们从事的是有趣、好玩儿的工作,而是因为他们在全力以赴,所以才给我们留下这种印象。
人际交往亦是如此。正是在缘分的指引下我们才能相识,所以要带着百分之百的诚意去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与在计较得失中建立的关系完全不同。
拘泥于得失,人的心胸就会变狭隘。因此,你会在意同事的工作表现,会因同事受到的评价与奖励而焦躁不安。一旦摒弃得失心,你的内心就会变得舒畅、平和。这样一来,无论是工作还是社交,你都能豁达地面对。
所以,请一定珍惜缘分、享受缘分。
接纳并享受落在你身上的缘分,你就能摒弃得失心。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 都要努力“化不利为有利”
在身处逆境、进退维谷时,人一贯倾向于向外寻找原因。比如,如果感觉自己总在被迫做一些不讨好的工作,就会发出类似的抱怨:
“科长是不是把我当作眼中钉、肉中刺了?都怪他,我现在整天只能干这些活儿!”
这或许就是将自己的不幸“归罪于世界”的典型事例。这未免太窝囊了。无论是逆境,还是令人痛苦的立场,能够改变这一切的只有你自己。
若只会怨天尤人,情况不会有任何改变。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身处的环境有可能对我们来说已是最有利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猜,大家肯定没这样想过。
既然有有利条件和境遇,肯定就有不利条件。思考如何才能将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才是禅的思维方式。
在设计“禅庭”的过程中,我也遇到过提案不被客户认可的情况。但是,我绝不会有“客户什么都不懂,全怪他”的想法。那我会怎么想呢?
“我应该做一个精细的成品模型,想办法让客户理解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好,就这么定了,一定要从客户口中得到‘真不错’的评价。到了造园的时候,我要更加努力,一定要让客户发出‘太棒了!没想到做出来效果这么好’的感叹。”
这就是我的做事风格。可能我形容得不是非常恰当,但我认为这种“破釜沉舟”的心态是很关键的。它将成为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的推动力。
如果你能以这种心态对待上司指派的、你自认为并不讨好的任务,工作成果必定是另一番模样,甚至可能非常好,远超上司的期待。
“完成度这么高啊,太让我意外了。”
即便上司嘴上没有这样说,只要他能看出一点这种苗头,就说明你“赢了”。这必定会成为转变你和上司的关系的重要契机。
“那个人很能干啊。看来下次可以把更重要的项目交给他来做。”
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吧。如此一来,你的考核分数肯定也会有所提高。这和埋怨上司、干活儿磨蹭所取得的结果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事实上,人际关系亦是如此。
“因为她不理解我,我们才变成这样的。我们的关系变得这么别扭,都是她的错。”
如果你这样想,你们的关系不会有任何改善,只会变得更糟。除非凭借“破釜沉舟”的精神想尽一切办法获得她的理解,否则破裂的关系将无法修复。
但是,努力让对方理解自己并不意味着去讨好对方,也不是让你去阿谀奉承,而是在保持真实自我的同时尽力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脚踏实地、坚定不移的行动。内心脆弱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它需要“破釜沉舟”的精神和强大的心理支撑。
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将“化不利为有利”的禅的思维方式铭记在心。只要以此为出发点,就没有改变不了的情况。这种思维方式是培养“想得开”心态的起点,我是这样认为的。
有了“化不利为有利”的禅的思维方式,任何情况都能被改变。
不找借口,用行动解决问题
有这么一句俗语:“笨人无良策。”它原本指下围棋和将棋时,笨人(棋艺不佳的人)再怎么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一步好棋,不过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面对烦恼,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些人即便愁肠百结,也找不到任何解决之策。不仅如此,烦恼还会像毛线球一样越扯越乱。打个比方,假设你感觉与公司领导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为此万般苦恼。
“科长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一旦你开始为此苦恼,这个念头就止不住了。一个烦恼会招来更多的烦恼。
“怎么可能给自己并不看好的人分配什么好的工作任务呢?事已至此,估计我的职业生涯不会有什么大的进步了。”
“不不不,有可能突然某一天我就会被告知‘你被开除了’。这年头要是丢了饭碗,拿什么维持生计啊……”
诸如此类,烦恼甚至会演变为关乎生死的致命问题。但是,实际上你不过是和上司的关系不太融洽而已,而且这仅仅是你自己的“感觉”,上司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比如,向关系比较亲近的前辈或同事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感觉。
“总感觉科长和我的关系不太和谐,科长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起当事人,身处事件之外的第三方更能看清事实的真相。究竟你和上司的关系如何,从前辈或同事那里寻求答案具有重大意义。
“没觉得你们的关系有什么问题啊。我感觉科长对你和对其他人没什么差别啊。你说科长对你有意见,八成是你想多了。”
如果从第三方那里得到这样的答案,想必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因为某种机缘巧合,误以为别人“对你有成见”的话,这种想法很有可能会转变成偏见。人一旦有了偏见,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第一时间将原因归结为“对方对我有意见”。比如,经常被要求加班,是因为“对我有意见”;企划书交上去后迟迟没有收到反馈,是因为“对我有意见”……
如能听取第三方的客观意见,我们就能排除这种偏见。
“万一第三方的答案是‘他/她的确对你有意见’的话可怎么办?我就害怕得到这种答案……”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如果事实如此的话,那我们也只能接受,然后以此为起点进行改进。和上司约个时间,向其仔细询问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不是有问题、实际的工作方法有没有不妥,等等。这也是改进的方法之一。
不管怎样,只要行动就会得到某种结果,然后针对结果去想应对之策即可。
著名的精神科医生、随笔作家斋藤茂太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用‘但是……’原谅自己的话,人生就会一点点地向后退步。总把‘但是……’挂在嘴边的人,只会变成事后诸葛亮,心想‘当时要是去做就好了’。”
“但是……”是不作为的借口,不如彻底放弃使用这个借口。如此一来,你肯定能成为行动派,跳出烦恼本身,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向前迈进。
“但是……”不会让事情有任何改变。不要想太多,大胆地行动起来就能找到解决之策。
“想得开”之人会准备方案B
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谈判的事情。当然,在进行谈判之前,我们肯定会制订相应的策略。但是,谈判是有对手才能成立的,所以无论我们前期制订的策略或谈判方法多么缜密,都不可能完全奏效。
事与愿违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我想,面对这种情况,既有垂头丧气夹着尾巴逃走的人,也有继续坚持博弈的“想得开”的人。
事实上,这种人有一个应对这种情况的秘诀。这个秘诀就是准备“方案B”,即事先在心里想好备用的方案。如果你只有方案 A,当对方面露难色,表示“这个方案,我们可能很难接受”时,你就会无计可施,只能弃权退出。但是,如果你准备了一个思路和方向都有所不同的方案 B的话,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能胸有成竹地应对了。
我在做“禅庭”的设计方案时,也会要求自己一定要准备方案 B。当然,在设计的时候,我会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和客户沟通的内容以及客户的需求,并将其体现到方案中。但是,即便如此,还是会出现“这里和我想的还是有点出入啊”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提出方案B。如此一来,事情就会有所进展,最终达成共识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
“对于方案A,我们整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还是希望能把这部分按照方案B进行修改。请根据这个意见继续推进吧。”
要想只凭一个方案死扛到底,对方就会有压迫感。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因此对方最终提出“请推翻重来”的意见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种意见在商务谈判中就等同于“请回到起点”。这意味着之前所有的沟通和努力将全部化为泡影,可以说是最糟糕的局面。这样一来,你就不能继续博弈了。反之,如果准备了方案B,你就能更从容地谈判了。
若想制订一个可行的方案 B,关键在于前期沟通阶段要尽可能多地听取对方的意见。
人们通常认为,在谈判和营销中,最重要的是表达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口才、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倾听的能力。在听对方表达的过程中,引导对方表达出真正的需求和意愿,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事实上,无论是擅长谈判的人,还是优秀的销售人员,无一例外都是擅长倾听的人。和对方沟通、交流时,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对方表达。口若悬河、密集地输出各种销售技巧、自顾自滔滔不绝的人,很难抓住对方的核心需求,更不会做出成绩。
想必正在翻阅本书的读者中也有自认为不善于表达,并因此对谈判和营销心生恐惧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必须立刻改变这种认识。倾听,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禅语“清寥寥,白的的”指人内心纯粹、透明澄澈、无欲恬淡的状态。在倾听对方表达的过程中,我们最需要的正是这种心态。请先将“一定要顺利完成谈判”“必须把商品卖出去”之类的“欲望”从心里剔除,竭尽全力去倾听对方究竟想要什么吧。
如此一来,我们应该就可以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准确地把握对方的需求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按照对方的需求准备好方案A和方案B。带着两种方案进行谈判的话,我们自然会变得镇定、从容,从而能沉着地与对方博弈。
制订方案B时,最核心的能力是“倾听”。
深呼吸让我们内心更平静
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有过高度紧张的经历吧。工作上重要项目的谈判、演讲、和重要客户的初次会面……诸如此类,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让人高度紧张的场景。
如果将视线转移到个人生活上,可能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些和喜事相关的情境,比如第一次约会、求婚、第一次拜访未婚妻的家人、婚礼上的演讲等。公认的抗压能力弱的人,在这种场合或许会胆战心惊、惴惴不安。
我想,大家在紧张时都会努力缓解紧张、平静内心。
不管怎么说,缓解紧张的最佳方法是“深呼吸”。打坐时所采用的“丹田呼吸法”(详细内容参见第210页)应该是帮助人们调整心态的最有效方法了。过去这些年,我有幸每年都有机会在国内外做演讲,通过日本放送协会(NHK)参加电视节目的机会也变多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第一次登台演讲时的情形。
尽管我有过在葬礼等场合向到场众人讲佛法的经历,但上台演讲还是初次体验。当时,我整个人非常紧张,连心脏跳动的咚咚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就在这时,我内心深处出现了一个声音:“深呼吸。深呼吸。”
原来,由于紧张,我的呼吸变成了短浅的胸式呼吸。我立刻当场改为丹田式呼吸。反复进行几次深且长的丹田式呼吸后,我的肩膀自然地放松了,内心也平静了许多。紧接着,我怀着一颗平常心登上了演讲台。
在紧张、焦虑和怯场时,人的呼吸就会变为短浅的胸式呼吸。这时候,通过有意识地将其转化为丹田式呼吸,即可调整心态、找回平静。
坐禅的三要素为“调身”“调息”“调心”,即依次调整好姿势、呼吸和内心。这三个要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调整姿势,呼吸也随即得到调整,心情自然会平复。
用丹田呼吸,首先要抬头、挺胸、收腹。没有这个姿势,人就无法保持深且长的呼吸。丹田位于我们肚脐下方二寸五分(约7.5厘米)处。
然后,有意识地缓缓地将丹田里的气全部呼出,紧接着空气自然会进入丹田,不用有意识地吸气,同呼气时一样,缓慢地让空气进入丹田即可。
紧张的时候,虽然我们想静下心来,但因为看不见自己的心,我们会不知所措。我们没办法直接给自己的心做思想工作。不过,我们可以靠自己的意志调整姿势。当然,呼吸也一样。
通过调整姿势和呼吸,我们就可以调整好心态、保持冷静。我想,姿势、呼吸与心态之间的关系,是祖师们在不断进行禅修的过程中发现的。安静地坐着进行丹田式呼吸的话,人的内心就能保持澄澈与平静。想必祖师们应该亲身体验过其效用。
可能的话,请试着养成清晨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反复进行几次丹田式呼吸的习惯。这样你就能以一颗平静的心开始新的一天,身体也能记住丹田式呼吸的诀窍,从而达到任何时候都能立刻转换呼吸方法的状态。
这正是在以禅的智慧生活。情绪紧张、心乱如麻时,请拿出禅的智慧,找回沉着冷静的平常心。
深呼吸,让你的心沉淀下来。
进可攻,退可守——在职场中保持社交距离
最让人头疼的人际关系之一,想必正是公司里的人际交往。在日本人的辞职理由中,排在前几位的一般都与无法忍受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相关。或许,这从侧面证明了上述观点。
公司里的人际关系是不能选择的,即使你不喜欢对方,觉得你们的性格合不来,也不可能不与对方打交道。有时,这会成为一种压力。在我看来,这其中的奥秘在于保持距离的方法。
“如果对方是我的上司,那只能我去迎合对方了吧?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的话,工作开展起来会方便许多……”
这可能是最简单的应对之法了。上司也是人,从不顶撞、说什么都乖乖听从的部下,在领导面前可能确实比较吃得开。但是,迎合上司的一方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被迫压抑情绪,甚至可能变得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并长期被这种精神状态所折磨……迎合他人所付出的代价并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果断地向上司说出自己的想法会怎么样呢?如果能以这样的魄力直接面对,想必上司也会接受的。
通过推心置腹地沟通、交流,让“不喜欢”“谈不来”这种情况得以改善的例子其实很常见。
另外,还有这样一种思路:公司里的人际关系究竟为何物呢?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属,做出工作成果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既然如此,那么只要思考在自己的位置上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不就可以了吗?
性格上的不和、反感,都是排在第二位的。只要不是对员工进行职权骚扰、精神暴力的上司,面对兢兢业业完成自己工作的部下,即便双方性格不合,上司也不会有意刁难。
退一万步讲,即使真的遇到这样的上司,周围的人——当然也包括公司的高层——肯定都将这些看在眼里。总有一天,这样的上司会遭受责难,职务与颜面尽失。
“悟无好恶”的意思是,如果能原原本本地接受、认可事物本来的样子,就不会有喜欢和厌恶之分。我们之所以会感觉某人“好讨厌”“聊不来”,是因为代入了自己的意图,比如产生了“如果他是这种性格的话就好了”“要是他能这么做就好了”之类的想法。
但是,我们怎么可能让别人变成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呢?既然如此,不如原原本本地接受、认可对方。这样再轻松不过了,不是吗?
“每次都爱说风凉话,他这个人就是这样。”
“无论对什么事,他的看法都很偏执,他原本就是这样子。”
一旦我们接受、认可了对方,自然就能掌握与其保持距离的方法。既可以不用太过疏远对方,在旁边观察,将其当作反面教材,也可以离对方远远的,只在工作需要时打交道。
当然,这样做的大前提是,要尽全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只要和对方交往时有自己的距离感,就能做到不可动摇。我想,社交中的“想得开”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如果能接受、认可对方本来的样子,就不会有喜欢和厌恶之分。
不是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而是要活出自我
在我看来,步入老年后,人与人之间会出现很大差别。有的人会像凋谢的花朵一样慢慢枯萎,有的人年龄越大活得越洒脱。这两种人的差别应该是对“变老”和“该如何老去”的看法不同。
前者对“变老”极其敏感,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让他们十分介意。
“哎呀,怎么多了这么多皱纹?!皮肤也不像年轻时那么有光泽、有弹性了……还是老了啊!”
“这突出的肚子怎么不见下去啊,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吗?”
诸如此类,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将其归结于“老了=退化”。或许也可以说,在年龄面前,他们的大脑总是被一种负面思维主导。
他们的大脑里总是有个“老去的自己”,所以不管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都是“要与年龄相符”。穿着打扮必须与年龄相符,必须与年龄相仿的人来往……过分地要求自己去迎合年龄。说得更直白一些,这是一种被年龄束缚的状态。
反观后者,他们关注的仅仅是当下的自己,去做现在的自己能做的、想做的事情。所以,他们喜欢穿着年轻、时尚的衣服,喜欢把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也和比自己小很多的年轻人来往。和前者相比,可以说他们活出了自我。
对于商务人士而言,退休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对于这一分水岭,前面所提到的两种人的心态应该有很大区别吧。
“离退休就剩五年了啊!”
这是主张什么年龄做什么事的人的心态。活出自己色彩的人的心态则截然不同。
“我得利用剩下的五年好好规划一下退休后干些什么。”
前者只看到了退休这一“长跑比赛”的终点,后者却将退休视为一个新的起点。
我有一位朋友就职于一家美国投资公司。后来,这家公司将我这位朋友所在的不动产部门卖给了日本的一家企业。我的这位朋友当时在公司的业绩非常不错,在我看来他完全可以继续在收购他们部门的日本公司一直工作到退休。但是,他……
“机会来了。我选择辞职。”
他果断地与公司告别,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家猜他想做什么呢?他将自己身为美食家喜欢喝酒的兴趣爱好做成了事业,开了一家酒馆。
与一般酒馆不同,这家酒馆没有椅子,客人们都站着喝酒。这里集齐了日本各地的清酒,但不提供餐食,允许外带食品,实属独特。听说,酒馆的生意非常红火,还多次登上了晚报。
我这位朋友是退休前华丽转身、活出自我的极具代表性的实例,和扳着指头数退休时日的“年龄相符派”有着天壤之别。放弃长久以来辛辛苦苦换来的职位,果断地踏入非自己本行的领域,这种魄力想必当代的年轻人也不得不佩服。
如果能活出自我,就不会被年龄所束缚,就能对年龄保持钝感。这和活出年轻态之间的紧密关系,想必已无须多言。我想,能够实现这一点的核心在于提前准备。
请在离退休还有五年(可以的话,十年更好)时就开始找寻自己想做的事情,培养兴趣爱好并着手准备。如果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像我朋友那样在退休前就完成华丽转身,当然也是极好的。
我想,在这一点上,能够下定决心由主张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掉转方向、努力活出自我的“舵手”,正是“想得开”之人。
如果能对“变老”保持钝感,就能永葆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