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书名:内向者优势 作者:赵静 本章字数:12165 下载APP
突破局限,走出心理舒适区
直面自己的缺点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内向当成一种缺陷,但内向并不是一种劣势,更不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与外向一样,它是中性的,而树立这种意识是内向者建立正确认知观念的第一步,毕竟内向者身上同样具有很多外向者身上所不具备的优秀特质。当然也要明白,虽然内向不是一种劣势和缺陷,但并不代表内向者身上不具备缺点。任何一种性格都具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外向者不例外,内向者也不例外。可以说内向者必须在抛弃妄自菲薄的观念的同时,建立一种更为客观的自我认知——直面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内向者的优点和缺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内向者具有很好的执行力,且能够完成独立思考。在现在社会中,人们对于团队协作的执迷与疯狂,对于思维碰撞、交换意见的过分重视,使得人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当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这种极端思维中时,学校和家庭很容易忽略一点——教育孩子独立完成任务。不过看重独立思考并不意味着全然否定团队的价值,过度沉迷于独立思考而忽略他人的价值,这同样是一种极端思维。这个时候内向者身上的独立优势会衍生出另外一种劣势,那就是他们往往会因为过度专注个人行动而忽略团队的节奏,导致彼此的步伐和节奏相互脱节。
又如内向者喜欢与人谈论更有价值的话题,而且期待双方都能够深入思考和交流,从而产生一种“我只和那些能聊得来的人交谈”的气场,而这种优势反而会导致他们忽视那些试图与他们建立更为融洽的关系的人。
内向者还非常敏感,对于机会的把握和相关问题的思考,往往会超出常人,这使得他们的思想更具深度,也更具创造力。但是敏感的性格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过度在意他人的想法,对外界影响缺乏抵抗力,容易陷入完美主义的状态。这些负面影响常常会让他们陷入困境,失去活力。
如果进一步挖掘,会发现内向者的缺点还有很多,如容易心绪消沉、胆小软弱、固执偏执、精神怠惰、行动迟缓等,而这些缺点往往和心理舒适区有关。也就是说,内向者会将这一类缺点当成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会让他们感到舒适。他们不喜欢社交场合,是因为不想在社交活动中耗费太多的精力,对他们而言,社交不过是少数朋友之间的沟通,或者是少数相互信任的人之间的交流,彼此各取所需。当人数很少的时候,他们会放下戒备,会显得比较放松。尽管他们并不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一直在逃避社交,但只有在面对少数人时,才会让他们感到舒适。在追求这种舒适的时候,就会对社交产生一定的排斥。
因此内向者应当调整自己的认知,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元认知一样,内向者需要意识到有很多心理舒适区是不合理的,对自己的生活体系会产生不良影响。当整个社交活动都处于舒适区的时候,社交范围就会缩小,个人的行动就会处处受到限制。
前面谈到的完美主义及其造成的拖延问题也是一个追求心理舒适的结果,毕竟人们可以借助拖延来确保自己暂时缓解焦虑情绪。而要走出这种负责遮掩焦虑情绪的心理舒适区,就要对自身的完美主义及延迟行动进行反省和批判,要放弃那种“我要做得更好,哪怕浪费时间也要做得更好”的错误想法,因为过度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绝对完美的东西,而且拖延本身就打破了完美主义。
内向者要做的不是对自身的性格产生自卑心理,而是要客观地分析自身性格所携带的优势和劣势,这一点对任何人、任何性格的人都是一样的。因此他们需要突破思维的局限和行为方式的局限,而这就需要他们勇敢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是做出改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许多内向者之所以让人觉得有些神经质,就在于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非常规的举动。这些举动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不正常的,或者不够正常的,但是对于内向者来说,这是他们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在这种平衡中,他们会变得更加放松。
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愿意就此做出改变,并且认为一切责任在于他人,他们不是那种坚定的妥协者,过分关注自我的个性使得他们会产生一些固执的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当外界都在批评乔布斯是一位“暴君”的时候,他始终没有做出任何调整,他依然会在办公室里将下属骂得狗血淋头,依然会在电梯里阴沉着脸,然后随时可能开除员工,依然会缺席各种各样的宴会。他不会轻易讨好别人,尽管有时候会敏感地从他人的表情和话语中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一些问题,但他确实不太容易做出改变。许多内向者都会逃避自己的缺点,即便他们有时候非常自卑,但这种自卑与直面缺点是两回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向者身上的一些缺点恰恰是引发外界误解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这些缺点虽然将他们一步步引进舒适区,但也一步步将他们推向困境。走出困境的前提就是走出心理舒适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势必将会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生存压力。
多花一点儿时间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内向者通常更喜欢独处,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甚至愿意一整天都将自己锁在房间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抑郁症患者、社交恐惧症患者都出现在内向性格的人群之中。他们很少与人闲聊,反而更加看重深入的沟通,不喜欢也不善于应对那些表面的寒暄,对他们来说,这种消耗根本没有必要,也毫无意义,这使得他们常常在人际关系中陷入孤立状态。更多时候,他们倾向于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对话,希望通过一些有价值的话题来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因此他们的朋友圈中只有少数信任的且能够对上话的人。
由于长时间处于封闭的状态,他们渐渐失去了和社会的互动能力。内向者虽然并不等同于抑郁症患者和自闭症患者,但是自闭的特性或多或少都会让他们和社会失去联系。如果将问题想得更加严肃一些,那么内向者身上出现的很多缺点及各类问题往往都和独处的习惯有关。独处会剥夺个人社交的欲望,会压制个人社交的能力;独处会导致个人更加专注于自身,专注于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同时养成敏感多疑的习惯,有时候显得非常固执,有时候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独处带来了细节上的提升,但是过度专注细节又使得人们容易错失全局观念;独处带来了执行力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但是又容易引发拖延,还会破坏团队合作氛围。
显而易见,喜欢独处、喜欢脱离群体的特质,成了内向者身上最大的标签,而这种标签让他们身上的优势和缺点非常分明。为了改变这些缺点,为了突破自身的局限,就需要重点解决“独处”的问题,要确保自己在追求个人空间的时候不会脱离社会群体。
这样的改变首先应该从观念上的转变开始,比如内向者常常会将社交与工作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才值得与人交往,才值得参加与之相关的社交活动。但是生活并不总是工作,生活并不是某个学术研究,生活也并不是一种高端对话,真正的生活带着一点儿随意、一点儿轻松。因此有时候内向者需要放下自己追求深层次对话的思维,应该适当接受一些没有多大价值和营养的生活话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对话,也可以是无边无际的话题拓展。
内向的人喜欢和家人、朋友及少数生意伙伴一起交谈,但是内向者不应该仅仅将自己的社交圈局限在这些人身上。平时有空就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和遇见的人聊聊天,对方可以是同事、同学、邻居或者陌生人。彼此之间可以闲聊,话题也不要局限在工作或者某些高端问题上,聊一聊天气,聊一聊游戏,聊一聊美食和旅行,或者聊一聊家庭生活与孩子,这些内容虽然没有什么深度,却是增进彼此关系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在给抑郁症患者开出的药方中通常提到这样一味“药”——多出去与人接触,尤其是陌生人。这是打开胸怀和眼界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开放个人状态、接纳社会与生活的好方法,或者简单来说,就是增加个人与外界的接触,强化外界的刺激。当一个人尝试着走出房门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和外面的人时,他就已经开始同自身的习惯做斗争了,已经在尝试着脱离心理舒适区,去给自己一些额外的刺激来建立新的习惯了。
和外界接触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参加一次聚会,一个月或者半个月都可以,约上要好的朋友或者同事一起聚餐,大家可以在聚餐的时候彻底放下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谈论一些更轻松的话题。事实上,有很多内向者都声称自己之所以愿意与人交流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聚会提升了胆量。
一些心理学家会特别建议内向者和陌生人一起去旅行,这是一个比较另类的方法。和陌生人在一起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交欲望,毕竟一路上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同时能够成为很好的交流对象。旅行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外界知识,增加外界的刺激,这些刺激不一定就是复杂的社会交往,有时候单纯地看风景也会让人对自己精神世界以外的东西产生兴趣。
此外,内向者可以经常去人多的地方待上一段时间,比如去广场上散步,去超市逛逛,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感受人群的气氛,增强个人对公众环境的抵抗力,避免产生胆怯、害羞、不自在等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内向者来说,长时间待在社交场合往往让人感到非常折磨,整个上午或者整个晚上都待在人群中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尤其是面对一些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人时,更加会感到不知所措。为了确保自己可以逐渐适应这种社交环境,内向者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社交时间,比如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在出发之前只需要告诉自己:“好吧,我就待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之后我就可以回家。”由于事先做了这样的约定和承诺,他们就不太容易在社交过程中早早离开。事实上,当人们开始给自己强制性地约定好一个时间时,他们的主动性就已经获得提升了。随着社交次数的增加,时间也可以相应地增加,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慢慢产生适应性。
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锻炼内向者的胆量,可以增强他们在大众环境下的适应性,可以刺激他们更多地与外界交流,而不是一味选择独处。
保持主动性是突破自我束缚的关键
许多内向的人之所以会做出一些不合群的行为,往往在于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生活习惯,比如内向的孩子往往喜欢一个人待着,一个人玩游戏,他们并非没有朋友,有时候他会非常认真地回答一些问题,但是更多时候他都是安静地坐在旁边。如果安排一个内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讲故事,那么他往往会是最安静的那个,他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拘束和胆怯,有时候则会认真听着别人讲话,大家都确信他已经听到了那些故事,但他常常对此并没有太多的表示。故事是否精彩,他是否有什么想法,大家都不得而知。更重要的是,他很少谈论自己的故事,他每次来脑子里似乎都是空荡荡的,或者说他打定主意来参加这些交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听听别人会说些什么。
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不太会讲话”或者说“我的孩子不喜欢说话”,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孩子从来没有想过要主动去说话。可以说正是缺乏主动性,才使得他们在社交中显得畏首畏尾。心理学家对很多内向的孩子进行过观察,发现这些孩子并非不会说话,而是不会主动说话。许多内向的孩子都可以非常流利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即便是面对陌生的问题,他们也会做出一些回答,他们在私底下还会和朋友进行沟通。可问题在于他们在几乎所有的沟通形式中都处于被动开口的位置。
如果在孩提时代,人们就缺乏主动性,那么长大以后就会形成一种定势,他们会逐渐丧失社交优势。他们既不会主动与人打招呼,也不会主动提出问题,所有的沟通都是建立在“别人先说什么,我再说什么”“别人问什么,我回答什么”的套路上,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他们是被动的承受者,只是单纯地被他人的谈话所推动。
内向的程度越深越是显得被动,对于这些人来说,被动接收信息是一种更为安全的状态,他们可以不用耗费精力去想“我应该说点儿什么”,也不用去计较“我这样去搭讪会不会太过唐突,对方会理睬我吗?我会不会看起来像个傻瓜”,甚至不用去计划“对方会做出什么样的回应,我接下来该怎么去做”。过于敏感的个性会让一个在正常人眼中再简单不过的沟通行为变得复杂而纠结。因此他们会后退一步,告诫自己不用主动去接触,不用为自己徒增烦恼。
事实上,主动开口说话也好,还是主动向别人示好也好,主动性往往是一个突破口,这是拓展社交关系、改善社交环境的重要一步。对于很多内向者来说,保持沟通的主动性是他们走向外界并与外界发生更多互动的一个基本前提。心理学家通常会建议内向者把握一些主动沟通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促进彼此之间加强联系的重要保障。
——主动和他人打招呼
一个智慧的人表示自己在参加每一场宴会的时候,会亲切地同每一个遇见的人点头致意,打一声招呼。他会主动向他们做自我介绍,并且尝试着去了解他们更多的信息,比如了解对方的家庭、孩子、职业、兴趣爱好等。一些简单的交流虽然并不能帮助彼此立即建立起稳固的关系,却可以为自己的人际交往奠定一个基调。
主动与人交往是一种直接的社交策略,相比于被动接受来自他人的邀请和善意的招呼,主动的人更容易把握住社交关系,至少他们会在社交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
——网络社交必不可少
在当前的文化中,网络社交成了拓展人际关系的一种新方式,尽管很多人仍旧停留在那种“网络社交不靠谱”及“网络社交就是欺骗性社交”的陈旧观念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社交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今的微信、微博和QQ都是非常实用的社交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社交群和人脉圈。尽管这些社交关系层次高低不一,社交群也良莠不齐,但是数量上的拓展本身就是建立优质社交圈的基础。而网络社交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用面对面交流,这样就可以减少内向者害羞的心理,并提升交流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对于构建社交关系非常有帮助。
——主动安排一对一的会面与交流
在群体活动中,内向者通常会借助“我只是群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和角色来隐藏自己,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躲在角落里而不被发现,并且使得自己在社交体系中越来越被动。想要建设和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提升社交的自信,那么就要想办法突破这种限制。而问题的最佳解决之道就是一对一的交谈,这是考验内向者社交决心、提升社交信心的绝佳方法。交谈时双方可以约定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如咖啡馆和茶楼;也可以从任何一个轻松的话题开始,如工作和家庭。在一个相对轻松随意的环境下,双方更容易敞开心扉。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对一的交流过程中,为了体现自己的主动性,应该采取开放式的提问。一般情况下,内向的人往往会将问题局限在特定的框架内,如“你来自哪里”“你同意这种做法吗”“你下定决心了没有”,他们似乎并不喜欢需要讲很多话的话题,因此每一个提问都是针对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设定的,对方常常一两个词就可以做出回答,这种封闭性的谈话常常使得整个谈话陷入枯燥乏味且狭隘的状态。为了提升主动性,内向者需要拓展谈话的境界,多使用开放性的问题,如“你对未来几年有什么打算”“你为什么从家乡搬到这儿来住居住”“你认为现在应该如何做出更有效的处理”。这一类问题具有发散性,毕竟对方需要做出更多的解释和说明才能做出有效回答,因此这类问题往往可以拓展交流内容,同时表明自己希望进一步沟通的愿望。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对于内向者来说,保持主动性可以有效推动自己的进步,可以调动自己在社交方面的积极性,并改善自己在社交方面的形象。
偶尔也要接受他人的帮助
内向者的能量是指向内部的,注重精力和能量的保存。个人的独处会减少消耗,个人的独自行动会减少消耗,而与外人沟通合作反而是一种消耗。他们常常会这样想:“我必须努力保持和对方的行动一致。”“我必须适当迎合对方的工作模式。”“我必须经常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不断绝。”这些都意味着他们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来迎合他人,而为了减少消耗,他们通常会拒绝和排斥来自外界的干扰。
事实上,内向者往往非常专注,而且他们有着非常独特的工作模式和思考模式,更重要的是他们生性敏感,对于外界的信息干扰缺乏抵抗力。在个人的世界中,他们可以非常清晰明确且合理地调度一切资源,可以顺畅地处理好各种事情,而一旦有人试图加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就会打乱他们的节奏,破坏他们的整体氛围,并影响他们的状态。
但内向者也是社会人,社会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与周边的人发生联系,这样他们才能够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才能建立起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才能获得各种生活资源。每个人每天都需要面对社会,需要接受来自社会的资源,无论是食物、生活用品、信息,还是一些服务,都需要依赖整个社会。写出了《瓦尔登湖》散文集的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独自居住在森林中,但是他并不像外界盛传的那样与世隔绝,写作的那两年多里也始终和外界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正如外界的那些戏言:他的斧头就来自外面。
没有人能够真正脱离社会,那些自忖“我可以在独处的生活状态中创造整个世界”及“我能一个人解决战斗”的人,或许并没有想过自己不可能真正脱离社会、脱离社会的帮助。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和整个社会发生联系了,而未来的人生不过是不断强化这种联系而已。所以内向者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的戒备和抗拒心理,偶尔也要接纳来自身边的援手。
其实选择独自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因为人们需要更多地强化自己与外界的互动联系。从工作状态来说,内向者的确更加专注,而且他们拥有出色的执行力,但是个人的能量始终是有限的,如果过度专注于个人的独立行动,那么所有的优势便将转化成劣势和缺陷。内向者非常理性,他们的确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的能力,但是因为理性而排斥外面的世界和人,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性的表现。即便内向者一直都强调自己不希望在与外界产生的过多接触中消耗能量,但与外界接触本身也可以获取到更多的能量。
即便是那些天赋异禀的内向者,也会经常感慨“我还缺少一个帮手”。据说爱迪生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甚至不愿意让人和自己待在一个实验室里,但他还是找了一些助手,原因很简单,别人告诉他说,“你只有一双手可用”。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的时候有保罗·艾伦,苹果公司成立的时候,乔布斯还有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谷歌公司也是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共同创建的,这些伟大的公司创立者都是非常内向的人,他们都不太喜欢过于丰富的外界生活,但是在最关键的一些领域内,他们都会主动寻求帮助,接纳来自外界的力量。
正因如此,内向者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改变独来独往的风格。这种改变主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不要排斥外来的帮助,并主动接受这些帮助,即便这些帮助不能起到多大的效果,但一定要以感恩的心态去接纳对方的好意。例如,在工作期间,有人给自己传递一下信息,接个电话,帮忙复印一下文件,递一下工具,帮忙查询和整理一下资料,或者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对此都要表现出感谢。如果对方愿意帮助做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时,也不要轻易拒绝,接纳对方就是接纳外界的一个信号,对于个人融入社会和群体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层次是,主动寻求外在的帮助,以开放的心态接收外界的能量。当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陷入困境,或者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时,不要纠结于自己是不是很弱小的问题,不要纠结于对方会不会看不起自己,毕竟比起外界的看法,解决当前的危机更加重要。因此很多时候应该主动走出心理舒适区,向外界发出求助的信号,这种主动性往往会赢得外界更好的回应,从而确保内向者更好地与外界产生化学反应。
第三个层次就是,积极与外界的帮手进行互动,彼此建立比较稳定的社会联系,尤其是合作关系。无论是接纳外界的帮助还是主动寻求帮助,都是一种放低姿态的表现,而这种低姿态一旦获得进化,就会成为一种打造合作关系的策略。双方会在接下来的行动中进行互动,并且相互应和,相互迎合,确保步调一致。这样双方就会产生更多的利益交际,并且形成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相比于单打独斗的风格,团队合作会更加高效。
总而言之,主动接受来自外界的帮助是一个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可以为内向者进一步打开封闭的大门提供助力,并确保内向者可以将自身的能量与外界的能量有效结合起来,并且确保自己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管理学家博恩·崔西写过一本名为《吃掉那只青蛙》的书,在里面他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如果你每天早上醒来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吃掉一只活的青蛙,你就会欣喜地发现,在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里,将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了。”按照博恩·崔西的说法,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非常糟糕的事情需要面对,总有一些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情需要解决,而立即解决它们往往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如果不立即解决,那么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人们还是会再次遇见这些事情,除非他们永远逃避下去。
在生活中,无论是谁都会有一定的倾向性,更倾向于什么样的生活,更倾向于做什么样的事情,更倾向于和谁进行交流,或者更倾向于使用什么样的东西。这些倾向性一方面会促使人们在倾向领域内获得更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会形成一个习惯或者心理舒适区。但是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想面对的事情要做,没有人能一直待在心理舒适区内。内向者也是一样,他们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确保自己不会永久地处在“自我保护”的状态中行事。
突破生活局限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直接面对自己一直以来都不想做的事情,给自己施加更大的压力,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既然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想做的事情挡住去路,那么选择及时解决这件事比选择逃避更加明智一些。
有个数学家每天只知道研究和计算,根本不愿意与人交往,他的父亲告诉他:“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数学家之一,你会登上最高的领奖台,想要与人分享这一切。但在这之前你应该好好计划一下该怎么与人交谈,至少你需要站在领奖台上讲一段话吧!”按照父亲的建议,数学家每天都强迫自己和邻居交谈10分钟,去菜市场里和商贩讨价还价。此前他从未做过这些事,对他来说这比高深的数学问题要更难一些,也让他感到难堪,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每天去做,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和更多的人进行交谈了。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在谈到自己做某件事感到舒适且愿意一直这么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心存恐惧,对于这件事之外的事情感到恐惧。就像一个人长期独处或者待在家里,他对于外界的环境感到恐惧,无论是出于害羞、不自在,还是为了减少能量消耗,本质上都是一种恐惧心理在作祟。完美主义者也心存恐惧,他们担心一旦做不好就会错失一切机会,那些敏感的人同样担心外界的反应。总而言之,内向者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希望尽可能获得较少的外界刺激,这是确保他们能够安然处在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中的基本前提。一旦外界的刺激增加,他们就会很容易受到干扰,而这就是恐惧产生的根源之一。
很多内向者能够意识到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为此感到羞愧和自卑,但很多时候也会陷入对自身的误解和恐惧中。解除这种恐惧的方式从来不是逃避,不是相对柔和的心理引导,而是直击自己的弱点——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个人越是害怕做什么,那就越要做什么,果断地打破心理舒适区。虽然这种方式有些粗暴,但往往很实用,对于引导内向者走出生活的困境有很大的帮助。
前面几节分别谈到了直面缺点、适当出去走走、主动交流及获得外界帮助,第一个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自我认知态度,这是自我调整的基调;第二个、第三个是避免从独处走向孤僻的良方,主动增强与外界的接触,适当突破局限;第四个则是人们主动从外界获得能量的法门。相比之下,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更加直接,它既包含了前面几种方法和策略,也强化了自己的意志力与行为。
那么具体该如何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呢?
第一步,列出自己不喜欢做但必须面对的事情。对于内向者来说,团队合作、演讲、与陌生人愉快地交谈,或者在公共场合待上几个小时,这些都是他们竭力避免去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带来能量的消耗,会让他们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可能还会影响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内向者应该主动列出相关的事项,并将所有的事项进行标注,接下来他们应该做好随时应对的心理准备并下定决心。
第二步,转换想法,将这些不想做的事当成人生的挑战。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当一个人面对或者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最大的压力来自内心的想法,主要是看个人究竟是如何看待这种行为的。如果内向者认为这样的行为毫无意义,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和挣扎之中,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得抗拒;如果他们认为这是生活中的一种挑战,且有助于自己在突破中获得更多成长的空间,那么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当内向者从观念上做出改变和突破的时候,他们就会乐于打破心理舒适区的壁垒。
第三步,从一些简单的调整开始,也就是说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内向者应该对所有列出来的事项进行分析,然后按照难易程度排列好顺序。对于内向者来说,适应这种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一开始应该选择一些难度不大的事情去做,比如和邻居进行沟通,与小贩讨价还价,在上班途中尝试着和路人打招呼,这些调整并不是很困难。一旦做到了这些,那么就可以尝试难度更大的项目了,比如参加大型社交活动,与人合作一个大项目,在陌生人面前表演或者演讲,又或者独自主持一个大型的活动。内向者可以依据自己的抗拒心理和不适程度适当做出调整,循序渐进地做出改变。
内向者如果想要获得突破,就要主动面对和解决那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而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要果断地坚持这个“三步走”的方式。
内容延伸: 提升自己的钝感力
社会上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词:“钝感”。作家渡边淳一就写过一本书叫《钝感力》,在书中他对钝感力做出这样的解释:“所谓‘钝感力’,即‘迟钝之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当今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种种压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样逐渐侵蚀人的健康。钝感力就是人生的润滑剂、沉重现实的千斤顶;具备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让人大展拳脚,变成真正的赢家。”
钝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迟钝,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在心理学上通常会使用ABC理论类比来进行解释:A表示客观发生的激发事件,即个人依靠感官系统能够直观感知到的事物;B是大脑对感官传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它代表的是一种理性分析的思维;C则是一种结果,包括个人的行动、情绪表现等输出内容。迟钝的人往往只停留在激发事件的感知这个阶段上,或者一些人可能连激发时间也不知道,他们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非常薄弱;而钝感力则是指对激发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不会感到太敏感,但是会进行理性分析,然后在行动中直接表现出来。
渡边淳一在这里所提倡的是一种有内涵、有意义的感觉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一种以静制动的处世态度,在书中他从医学、文学的角度对钝感力进行了分析,并认为钝感力是一种降低个体敏感性的方法。
按照他的解释,“迟钝者就好比是一颗高速旋转的陀螺,只专注于自己的旋转,而绝不会在乎甚至绝不会听到周围的喧嚣。相反,一个事事敏感、斤斤计较、感觉过于灵敏、反应过于强烈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事事占先、从不吃亏,其实恰恰是理想死灭、内心委顿、智慧枯寂、创造力衰退的标志”。
内向者往往过分敏感,这种敏感有时候可以带来惊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内向者对于细节的掌控、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度挖掘、对于机会的掌控,往往都源于这种敏感,但是有些时候它也会成为情绪上的枷锁。科学发现敏感的人容易出现紧张、焦虑、不快乐等不良反应,他们往往容易患上各类心理疾病,很容易被困在这种敏感的情绪中。或者说当一个人过度敏感的时候,他就可能被自己的不良情绪所操纵,整个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都会受到干扰。
科学家做过一项实验,分别让一组内向者与一组外向者在不同程度的背景音乐干扰下完成四项认知测试,它们分别是短时记忆的测试、长时记忆的测试、阅读理解的测试、观察与思考的测试。
在这四项测试中,当音乐从清幽的旋律转到嘈杂的旋律,从简单的状态到达复杂的状态时,内向者抗干扰的分数不断降低,其中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受到的干扰最大,而外向者的分数却基本上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
内向者无疑更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内向者的眼睛对光线敏感,耳朵对噪声敏感,舌头对味道敏感,情绪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波动。这就使得他们在进入新环境或者人多的环境中时总是显得小心谨慎,无论怎样都会非常警觉地留意周遭的环境,会快速发现他人的表情及各种细节变化。他们会非常仔细地处理好每一个细节,而这也导致他们变得多疑,行动迟缓。
作家丹尼斯·布莱恩在《爱因斯坦全传》一书中谈到了爱因斯坦,“他很安静且孤僻——是个旁观者”,而且被认为有智力缺陷或“智力迟钝”,他从来不像其他同学一样能够给出一个敏捷漂亮的回答,总是表现得犹犹豫豫、吞吞吐吐。这是因为爱因斯坦是一个非常敏感内向的人,他的内心顾忌的东西太多。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家最近发现人们的敏感性与所处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敏感的人对于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都很敏感,负面的敏感性格特征往往是敏感性与消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积极的敏感性格特征则是敏感性与积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敏感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但是在一个更加重视外向者的大环境下,过度敏感与内向一样会遭到轻视和误解。
许多内向者都存在这类情况,也许敏感多疑符合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符合他们对生活的评判方式,但在很多时候,过于敏感的状态的确束缚住了他们的行动,如果他们不能够及时改变自己的负面的敏感特性,可能会常常陷入挣扎状态。
对于内向者来说,想要改变那些负面的敏感特征,提升钝感力,就需要走出心理舒适区,比如坚持做好自己,不要轻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如果感觉别人的看法或者行为会让自己分心,那么就要果断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
内向者应该直面那些容易让自己产生情绪波动的事情,包括他人的批评、他人的看法、外在环境的变动,经常面对这些事就可以锻炼自己的抵抗力和钝感力。平时应该主动与外界多接触,这样就会意识到无论批评还是赞美,无论反对还是支持,都只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根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没有必要一直放在心上,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此外,内向者还需要明确自己的界限,不要因为他人的主张和想法分心。作家张德芬认为每个人必须分清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每个人只需要专注自己的事即可,至于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就不在自己控制的范围之内了。当内向者专注于自己的事时,对于外在的变化就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和钝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