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书名:华为崛起 作者:王民盛 本章字数:2696 下载APP
任正非的工业情怀是如何炼成的
一、“知识就是力量”
任正非出生于贵州安顺镇宁的一个小山村。任正非兄妹七个,加上父母共九人,全家靠父母微薄的工资来生活。1960年前后全国经济困难,粮食严重短缺,那一点点存粮连全家人填饱肚子都不够。他家当时两三人合用一条被子,破旧被单下面铺的是稻草,生活十分拮据。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衣服一天天变短,而且孩子们都要读书,开支很大,每个学期每人交2~3元学费成为任氏夫妇最大的难题。
在青少年时期,任正非并没有表现出鸿鹄之志,高中三年的理想就是能吃到一个白面馒头。直到高中毕业,任正非都没有穿过衬衣,即使炎热的夏天也是披着厚外套。尽管如此困难,他的父母仍然咬牙支持他们兄弟姐妹完成学业。
考上大学那年,需要自带被褥,这可难倒了父母。后来母亲有了一个主意,那时正赶上学生毕业,母亲就捡回毕业学生丢弃的破被单缝缝补补,洗干净做好让他带上。这条破被单伴随着任正非度过了五年的大学生活。
任正非的早年生活的艰苦,让他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华为创建初期,他每天穿着褶皱的衣服跟下属一起打地铺,看起来像个生产线上的工人,华为崛起后他偶尔出现在人前,简单又朴素,看起来像个朴实的农民老头。即使身为五百强企业的老总,他依然如此,任正非仍然像普通人那样坐经济舱,自己打出租车,并习以为常。
也正是因为自身经历,任正非对于寒门学子的境遇十分关心。1997年,刚刚摆脱生存压力的华为,向教育部捐献了2500万元寒门学子基金。
1967年任正非当时在外地上大学,对很多事不解、困惑。
他的父亲对他说:“记住知识就是力量,别人不学,你要学,不要随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帮助弟弟妹妹。”
正是父亲的激励,给任正非指明了方向,一颗浮躁的心最终找到了方向。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纷扰,他硬是不为所动,自学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的工程技术。他还结交了西安交大的一些老师,那些老师经常给他一些油印的书看。这段时间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正非知识渊博,见解独到,他在讲话中旁征博引,一针见血,可以略见一斑。任正非对科技的崇拜和敬仰,也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
“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任正非一生坚定的信仰,也最终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二、任正非在东北
1968年,任正非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毕业,入伍当了一名基建工程兵,在部队整整待了14个年头,直到1982年转业。
部队生活对任正非影响很大,可以说,任正非的性格特征与这段军旅生涯密切相关。在商海中拼搏几十年,任正非始终保持一个军队干部雷厉风行的作风,说话直来直去,脾气暴躁,不留情面;华为高效的执行力,唱军歌的传统,无不打上了军队的烙印。
大学期间,任正非没有荒废学业,反而刻苦学习了许多知识。在部队的时候,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
任正非两次填补过国家空白,又有技术发明创造,合乎时代需要,一下子成为“标兵”。
华为在1998年前的核心价值观是科技至上,一半来自任正非父亲从小对他的教诲,另一半就来自他在东北的经历。
只有理解任正非的这段经历,才能理解科技至上这一价值观对于华为的重要意义。
任正非调去辽宁省参建一项工程。进入施工现场时,数十平方公里之内,没有一间房屋,任正非和战友们全部都睡在草地上。幸好是七八月份,还不算太冷。
后来修建了一批土坯房,但是漏风漏水,既不抗冻,也不防风,到了冬天,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28度,这让在南方长大的任正非吃了许多苦头。
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任正非觉得很快乐,因为他可以接触到世界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设备。为了搞懂这些现代化设备,他没日没夜地看书学习。
在参与工程建设时,需要一种检验设备的仪器,当时中国还没有。一个技术员曾在国外看见过,就给任正非讲了下大概是什么样子。
没想到,任正非竟然用数学推导的方式,把仪器的设计给推导出来,并且制作成功了。这个仪器的名字叫“空气压力天平”,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很方便。
虽是一个小发明,但是当时的中国,一点儿小动静就能带来极大的鼓舞,证明科学技术是有用的。他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文汇报》发表了题为《我国第一台空气压力天平》的文章,里面写道:“……青年技术员任正非在仪表班战士的配合下,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计量标准仪器——空气压力天平,为我国仪表工业填补了一项空白……这种仪表是最近几年刚出现的,目前世界上只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能制造。”
在东北的这段经历让任正非印象深刻,他不仅看到了国内外技术的差距,也亲身感受到中国人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
另一方面,任正非也并不认为有什么技术是中国人无法掌握的。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中国人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一定能够迎头赶上。
任正非青少年时期经受了物资短缺的苦难,工作后作为基建工程兵,亲身经历了新中国各项工业化建设。既有亲身经历,又有理论准备,因此他成为一个情怀深厚的工业人。
时代大潮也很快将任正非推到了改革开放的第一线,而那时的任正非还略显青涩懵懂,因此在大潮中呛几口水也是正常的……
三、华为的战略杠杆
任正非在1994年能说出“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可以说是堪比“隆中对”的战略预测,早在那时,他已经设想中国在美欧相争的背景下崛起的情景。华为公司数十年如一日,数千人的研发团队前赴后继地冲击同一个城墙口,这种专注世所罕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深圳被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所笼罩,无数人为之疯狂,任正非也未向火热的证券市场瞥过一眼。如果说没有远大的战略目标,保持这种战略定力是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任正非的眼光是极其毒辣的。随着网络科学和复杂性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世界即连接,连接即世界”,连接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深入挖下去,宇宙演化的最本质因素就是连接(相互作用)。
所有工业门类中,通信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而且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厚到深不见底的价值网,值得“力出一孔”,始终向同一个城墙口发动冲击,通过“单一要素最大化”撬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
从20世纪90年代初,华为已经建立了如下的战略杠杆:以全球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作为杠杆,战略支点为实现更加便宜高效的互联互通,核心KPI为市场的占有率,战略引擎则为技术研发、优质服务、高性价比形成的增长飞轮。直到今天,华为的战略杠杆也没有发生重大调整,只是将战略支点从通信设备扩展到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这个驱动了华为近三十年高速增长的战略杠杆,最初的关键是在研发上取得突破,将战略引擎点火,驱动整个公司运转。
然而,正是为了研发,华为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差点儿“出师未捷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