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书名:好想送给妈妈的亲子心理学 作者:(韩)尹宇相 & 王世琛 & 金炫美 本章字数:20291 下载APP
妈妈的欲望
妈妈的欲望程度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什么欲望,妈妈和孩子都会过得比较自在。问题出在欲望过于膨胀的妈妈身上。
在这样的妈妈身边成长的孩子,大部分活得很辛苦。
孩子发出的危机信号
欲望隐藏在哪里?
欲望是人生的动力,让我们充满朝气。我们因欲望而行动、冒险、忍受痛苦,但欲望也会使人筋疲力尽。我们在欲望中挣扎,任由其摆布,因欲望无法实现而痛苦。
我是一个没有多少欲望的人,人生中从未出现过成就、成功、竞争这类词语。我从小就是这样,从未因为想要什么而耍赖,也不曾因为计较而与朋友起争执,读书时从没想过要拿第一,也没有想和谁竞争、努力取胜的想法。这种心态一直持续到现在,我没什么特别想要的、想做的、想吃的,因为我觉得怎样都好。没什么欲望的我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可能是因为运气好。
我喜欢没有多少欲望的自己,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遗憾。如果我有某种欲望,就会为了实现它而更加努力,也许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什么我没有欲望?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内心,精神科医生必须进行自我观察训练。自我分析也是工作中的必备技能之一。在精神科实习时,我曾分析过自己的心态,自认为解释得还不错。当时,我的自我分析内容大致如下。
我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二,哥哥比我大2岁,弟弟比我小7岁。有一次,妈妈买了一盒饼干,我们争抢不休。哥哥比我大,我抢不过他;弟弟年纪小,妈妈要我让着他。但因为我想吃饼干,对饼干的欲望让我被哥哥打、被妈妈责备。(这里提到的“饼干事件”并非真实发生的事,只是假设的情况。)
某天,家里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况,我想,反正怎么都吃不到饼干,不如直接让给哥哥和弟弟。在我慷慨地让出饼干后,妈妈夸我很懂事。从那时起,我明白了对吃的产生欲望会被哥哥打、被妈妈责备,不如直接放弃,还能换来妈妈的称赞。
但毕竟是孩子,不可能对吃的没有欲望。如果压抑想吃饼干的欲望很痛苦,不如从根本上消除这种欲望。如果真的不想吃饼干,即使让步也不会觉得委屈,只剩下被妈妈称赞的幸福感。于是,我的欲望不见了,应该说是被消除了。消除欲望,就是年幼的我在兄弟关系中找到的生存方式。
这个故事是我进行自我分析的剧本。故事中的那个孩子的欲望去哪里了?实际上,欲望、贪心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当时,我在自我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欲望被压抑,藏在潜意识中,只有释放被压抑的欲望,我的人格才能成长。所以,我的成长任务之一就是“释放欲望”。当了30年精神科医生,我是否成功释放了自己的欲望?我不确定。
现在,我仍是一个没有多少欲望的人,点菜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随便”。别人想吃的就是我想吃的,我始终觉得随便怎样都好。看来释放欲望不是下定决心就能做到的事。
调和孩子和妈妈的欲望很重要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自我分析剧本其实存在漏洞,这个漏洞和心理学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有关——人的性格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后天形成的?人的性格形成是出于本性还是受到环境影响?在精神科实习期间,我认为自己没有欲望是后天的环境因素造成的结果。一个原本有欲望的孩子,为了适应环境,成长为没有欲望的孩子。然而,30年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欲望是与生俱来的。
我的欲望似乎不是因为被环境压抑才消失的,而是天生就没那么强烈。虽然欲望的强弱程度会因人生经验有所改变,但的确存在与生俱来的基本定量。因此,我认为欲望也是一种先天气质。有生来就贪心的人,也有生来就没有多少欲望的人。欲望强的人想降低欲望绝非易事,没有多少欲望的人想学会贪得无厌也不大可能。
现在来谈谈妈妈的欲望。妈妈的欲望强度会对子女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无欲无求的妈妈没什么问题,她们和自己的孩子都能活得舒适。问题在于那些欲望强烈的妈妈,她们的孩子过得很痛苦,因为妈妈的欲望会原封不动地转移到孩子身上。欲望强烈的妈妈应该注意审视自己和孩子的欲望之间的强度差异。
妈妈和孩子的欲望必须调和至平衡点。例如,欲望强的妈妈和欲望强的孩子是理想组合,孩子很容易接纳妈妈的欲望,即使有些吃力也能坚持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会很轻松,只要好好衡量孩子的欲望强度,适时推动即可。
在关于子女教育的书籍中,有一些如“让孩子这样学习,就能成功”的计划管理型成功案例。这种成功案例适用于妈妈和孩子的欲望都比较强烈、两者都很讲原则的情况。相反,如果妈妈和孩子都没有什么欲望,也不是按部就班的类型,非要以这种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双方都会很痛苦。因此,妈妈也要衡量自己的欲望强度。
最不幸的组合是欲望强的妈妈搭配没欲望的孩子。孩子被妈妈的欲望强行推着走,即使妈妈心急如焚,孩子也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其实,我们应该认清孩子的先天气质,放弃过强的欲望。但欲望强的妈妈坚信孩子的好坏取决于妈妈、好孩子可以靠后天塑造而成,不肯善罢甘休。被妈妈推着走的孩子,一开始会想办法跟上妈妈的节奏,最终却会逃跑。根据孩子不同的先天气质,逃跑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内向的孩子会毫无反应,失去活力,没有热情;外向的孩子则会反抗,惹是生非。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被妈妈的欲望逼到悬崖边的孩子的表现。
妈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更要关注孩子的欲望强度。如果孩子没有什么欲望,妈妈应该学会放下。比起和孩子为了学习成绩斗争,更应该和自己的欲望斗争。欲望强烈是一种天生的气质,想要放下并不简单。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因素让妈妈无法放下欲望——妈妈的欲望背后藏着贪念。妈妈的潜意识中藏着贪念,裹在一种叫作“母爱”的包装纸里,让人无法看清。
妈妈的欲望背后藏着四种贪念
如果妈妈的欲望只是单纯地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即使有“希望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欲望,一旦发现孩子跟不上,就会立刻放下欲望。然而,内心藏着欲望的妈妈连孩子病了也看不见,即使看见了也无法放下自己的欲望,因为一旦放下欲望,妈妈的人生也会随之崩塌。
妈妈的欲望背后藏着怎样的贪念?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自卑感。因学历、家庭条件而感到自卑。这种自卑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因为学历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而家庭条件由妈妈的父母决定。如果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能治愈妈妈的学历自卑,建立妈妈在家中的威信,妈妈可以用这种方式克服自卑感,消除心中长久以来的怨气。
第二种是父母未完成的梦想。有一位原本想当医生的兽医,将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为了不辜负爸爸的期望,儿子一直努力学习,可是考了四年都没考上医科大学。接连不断的失败,让这个孩子患上了抑郁症。找我咨询的时候,他说:“我的梦想破灭了……随之破灭的还有我父亲的梦想……”
父母没能实现的梦想和超我的自我理想有关。父亲没能实现的自我理想是成为医生,这个梦想被投射到儿子身上,于是儿子成为父亲的“分身”,担负起为父亲实现梦想的重任。因此,儿子的失败代表着父子二人人生的失败,这样的打击更严重,造成的心理创伤更难恢复。
第三种是妈妈的好胜心。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充满明争暗斗,包含同丈夫、婆家、妯娌、自家兄弟姐妹、自命不凡的邻居之间的斗争。“是吗?走着瞧!”妈妈这样想着,战争拉开了序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孩子成了挡箭牌。
第四种是妈妈的存在证明。有些妈妈看上去过得很好,实则因为操心丈夫或婆家而憔悴不已。这类妈妈生活的唯一出路就是孩子的成功,只要孩子能成功,就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她们试图通过将孩子养育成才的方式,修复与丈夫或婆家的关系,在他人面前树立自尊感。
正是这些潜藏的贪念,让妈妈们无法放下欲望。
成为欲望化身的孩子
我认识一位开设全科诊所的学弟,他的妻子因抑郁症前来治疗。学弟的妻子是一名护士,他们曾经是一对校园情侣。婚后,他的妻子辞职成为全职主妇,对孩子的教育十分用心。似乎从校园恋爱走向婚姻的男医生、女护士组合中,不少妈妈尤其关心孩子的教育,害怕孩子学习不好会被人说是因为像妈妈。
再说回学弟妻子的问题。由于婆家是医生世家,公公和小叔子一家都是医生,公公对长孙寄予厚望。学弟的妻子压力很大,将全部精力投注到育儿上。这个孩子从小就被妈妈管着、督促着学习,好在孩子很听话,中学之前一直是全校前五名。小叔子家也有个儿子,但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学弟的妻子觉得很骄傲。
然而,学弟的孩子没能顺利考入重点高中。不知是否因为打击太大,从那时起,这个孩子不再好好学习。不管妈妈是哄劝还是威胁,他就是不肯学习,不仅成绩一落千丈,还沉迷于游戏。学弟面对妻子时那种异样的目光仿佛在责备她:“你到底是怎么教的,让孩子变成那样?”婆家人也非常失望。最终,这个孩子只考上一所普通大学。然而,小叔子家的儿子学习成绩越来越好,顺利考上了首尔的名牌大学。
经受一系列打击后,学弟的妻子得了抑郁症。她将全部精力放在育儿上,从30岁到50岁,整整20年的妈妈人生就这样消失了,什么也没留下。属于妈妈的自卑、嫉妒自始至终没有离开她半步,到头来连自尊心和存在感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位妈妈做错了什么吗?作为一个全职妈妈,难道不应该监督孩子好好学习吗?背负着“孩子像妈妈才会学习不好(真是这样吗?)”的罪名也能淡然应对,孩子被拿来和小叔子的儿子比较也能一笑置之,甚至坚强地面对公公的白眼,有多少妈妈能做到呢?
没能考上理想大学的儿子,心情又如何?一般来说,即使考得不理想,很多孩子也能振作起来,努力生活。但是背负着“妈妈的人生”的孩子,失败之后会觉得自己没能守护好妈妈,因此很难摆脱失败的冲击。孩子也会察言观色,明白妈妈的处境:因为爸爸而操劳、总是看爷爷的脸色、嫉妒叔母。只有他的成功能拯救可怜的妈妈,他却没做到,本该救赎妈妈的自己反而让妈妈变得更不幸。他觉得失败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还有妈妈的人生,无法让妈妈幸福的儿子,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儿子。
潜藏在妈妈心中的欲望非常执着,这种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迫使孩子背负着妈妈的人生前行,导致妈妈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无法分割。妈妈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成为妈妈的分身。孩子化身成妈妈的自尊心、妈妈的救赎者,妈妈却毫不知情。“为了孩子好”这层爱的包装纸里,隐藏着一剂“毒药”——妈妈的欲望。
患隐匿性抑郁症的孩子
近年来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品行再好、情商再高也无济于事。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好,因为孩子的成绩就是妈妈的成绩。只有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妈妈才能得到“成功妈妈认证书”。这是一项长达20年的艰巨任务,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孩子读小学时,一般比较听话,不会有什么问题。从初中开始,问题就会渐渐出现。课程变难、作业变多,孩子会感觉很吃力,也会为琐事烦心,将学习抛到脑后。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被影响,妈妈也会很焦虑。但妈妈越焦虑,孩子就越不听话。当妈妈想放弃时,其他妈妈会说:“现在放弃就完了!正是关键时刻!”妈妈听了认为有道理,即使是为了一直以来的努力,也不能放弃。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一直按照妈妈制订的计划前行,进入中学后本能地追求自由,于是开始反抗。面对叛逆的孩子,妈妈展开连环攻势,温暖的眼神变得严厉,微笑变成冷笑,温柔的话语变成大声的斥责。孩子努力想听妈妈的话,却做不到。
在与妈妈的“战争”中,孩子表面上反抗,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能让妈妈开心。妈妈不理解孩子的心情,反而发动更猛烈的攻势。当妈妈的极限与孩子的极限发生碰撞,只会两败俱伤,长达10年的“战争”就此结束,一切都是徒劳。
“战败”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根据先天气质不同,会变成被动型或攻击型。被动型孩子沦为妈妈的“俘虏”,对妈妈唯命是从,毫无生气。攻击型孩子则会顽强地抵抗妈妈这个“敌人”,或者逃出去。
有种抑郁症叫作隐匿性抑郁症,其抑郁症状会伪装成某种行为或身体症状表现出来。常见于青少年群体,表现为游戏成瘾、迟到、离家出走等反常行为或烦躁、生气等情绪变化,有时也会表现为头痛、疲劳等身体不适症状。这种经过伪装的抑郁症状很难被察觉,还会让妈妈更烦躁。孩子通过不去上学或沉迷游戏的行为反抗妈妈,妈妈就会逼得更紧,导致母子关系日趋恶化。
隐匿性抑郁症通常发生在无法满足妈妈期望的孩子身上,是他们为了生存而表现出来的本能反应。处于长期的压迫下,孩子的身体出现疼痛症状,为了逃离束缚而沉迷游戏、拒绝踏入令人窒息的学校。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喘息片刻,得到些许慰藉。
妈妈的欲望让孩子得了看不见的疾病。比隐匿性抑郁症更严重的是自尊心受挫。妈妈鄙夷的目光和压迫让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动摇。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被最爱的妈妈否定时,精神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孩子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毫无用处、没有价值。还未好好体验世界的美好,孩子就抱着自认为无价值、无能力的想法步入社会,因此,即使是很小的失败,也很容易让孩子崩溃。这样的孩子处于危险的状态。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生病了,或者知道却没有告诉妈妈,因为说了也没用。孩子选择沉默的原因是担心妈妈会伤心。即使他们已经不堪重负,仍旧面带笑容。因此,妈妈无法察觉孩子已经病了。
所有的父母都会在失败、试错中不断积累教养经验。然而,能够迅速察觉孩子处于危机状态的父母,才是明智的父母。
感知孩子发出的信号
如何才能得知孩子正处于危机状态?实际上,在孩子和妈妈的对话中就隐藏着孩子发出的“信号”。孩子不会直接告诉妈妈自己正面临危机,但会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
最初的信号是,不管妈妈说什么,孩子都会反抗。如果孩子装作没听到妈妈的话,或者对妈妈的话表现出不耐烦,就是危机的开端。如果妈妈经常将“你没听到妈妈说的话吗?”“你怎么不听话?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是吧?”“你觉得妈妈说的是废话?”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代表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已经亮起了红灯。
当孩子的不耐烦和反抗加剧时,妈妈和孩子对话时也会变得小心翼翼。如果妈妈和孩子说话时要看他们的脸色,那么母子关系确实已经处在危急状态。此时,妈妈要更加敏锐,一旦错过这个时机,与孩子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差,孩子会捂住耳朵、关上心门,最后躲进自己的世界。在那之后,和孩子的一切对话都是徒劳的。孩子不会向妈妈吐露真正的心声,只会为了迎合妈妈的心情敷衍过去,或者谎称自己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母子关系进一步变差,孩子就会对妈妈表现出敌意。这种敌意代表孩子否定自己的存在,是孩子再也无法忍受的信号。
孩子反复听到“没出息”“真没用”之类的话,意志会被逐渐摧毁。妈妈自认为那些话只是普通的教导,但滴水可以穿石,伤人的话一再出现,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伤痕。孩子会出现危机感,感觉自己的存在岌岌可危。这时,孩子会开始反抗,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什么都不做,自己真的会消失。会反抗的孩子比畏缩的孩子好一些。被妈妈训斥仍沉默以对的孩子和从不顶撞妈妈的孩子反而更危险,这类孩子虽然看起来乖巧、文静,但内心可能已经“病”了。他们长大后可能会成为“隐居型孤独者(远离社会生活、不敢走出房间的人)”,或者毫无征兆地惹出大祸。
当你发现孩子开始爱发脾气或者日渐冷淡时,一定要抓住机会,提高警觉。能够察觉这种危机信号的妈妈相当不错,可以说是很明智的妈妈。那么,感知到孩子发出的信号后,该怎么做?
练习忍住不说
察觉孩子处于危机状态时该怎么做?通过分享我院护士的经验,来解答这个问题。
我工作的医院中有很多护士是职场妈妈。作为护士,照顾精神障碍患者的压力非同小可。有大喊大叫的患者,有随时可能会出现暴力行为的患者,有声称护士辱骂自己的幻听患者,有每天给护士写求爱信的妄想症患者……但因为对方是患者,除了忍耐,别无他法。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份危险的工作,如果没有对患者无私的爱,很难坚持下去。
护士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仍然认为照料病人既有成就感又很有趣,她们真是了不起。但是,尽管她们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患者的言行出格、妄想、情绪失控,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似乎束手无策。
一天,我们在休息时间闲聊,护士长抱怨自己因为孩子而很烦恼,不管她说什么,孩子都很不耐烦,不知道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她自己的问题。另一位护士听完,说自己也有类似的困扰。看来,这种问题并非个例。
我提出一个可以分辨问题究竟出在谁身上的好方法,并且建议她们用这个方法进行实验。这个实验名为“忍住不说”,当妈妈想对孩子说些什么的时候,一定要忍住不说,然后在纸上写下原本想说的话,以此来辨别这些话是否属于牢骚。有三名护士决定在周末进行实验。其中一名护士说自己从不唠叨孩子,但还是被我说服了。
实验结束后,三名护士分别展示了自己记录的内容。那名声称自己从不唠叨的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原来我是一个非常爱唠叨的妈妈……”
以下是其中两位妈妈写下的部分记录:
幼儿园小朋友的妈妈:多喝水;一次只拿一个玩具出来玩;少吃饼干;吃饭的时候不要到处跑;说话快一些;不能只吃蛋白不吃蛋黄;睡前要洗漱;刷牙时要均匀。
初中生的妈妈:赶快完成习题册;背英语单词;读历史书;别分心,专心做题;不要玩手机;坐有坐相;吃了太多碳水化合物;认真洗漱;别一直吃杏仁,也要吃核桃。
我问她们,做完实验后有何感想。
“原来我整天都在唠叨。”
“一直忍住不说话,总想发火。”
“我实在忍不住,闷在心里的话反而都说出来了。”
“但是当妈妈的没办法不唠叨吧?如果不说,孩子就不知道做。”
妈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只有“做”和“不要做”这两句。她们不知道自己是在唠叨,觉得只是让孩子去做理应做的事。妈妈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是因为妈妈清楚哪些是正确行为:早点儿完成习题册,就能早点儿睡觉;坐有坐相,才能避免驼背;多看书才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妈妈只是想教会孩子做正确的事。但这些所谓的教育孩子做“正确的事”,对孩子来说就是唠叨。
如果妈妈觉得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差,可以尝试以一个月为期,忍住不说。不必考虑哪些话是必要的,只要坚守一个原则:除了日常对话,其他的话一律不说,特别是吩咐孩子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的话,建议和命令之类的话更不要说。在忍住不说的同时进行自省,会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在监视孩子,脑海中充斥的全是有关孩子的想法。
练习忍住不说的前几天会很难受,但一定要坚持住。前两周,妈妈的内心会十分煎熬,不由自主地想监视孩子。两周后,妈妈逐渐习惯了,容忍度也会随之提升。孩子也会观察妈妈的脸色,刚开始还小心翼翼,逐渐变得大胆。就算这样,妈妈也要忍耐,毕竟母子关系正处在危急状态。但是,妈妈也会担心:“如果什么都不说,就这样放任不管,孩子会不会出问题?”请放心,将一切都交给孩子,相信孩子可以做好。“没有我的管教,孩子老是往外跑怎么办?”别无他法,妈妈只能相信孩子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其实,没有比相信孩子更有效的方法。
说回护士长的话题。当时,她说:“我忍着不说,反而更生气。孩子自己不知道主动做,我不说不行。现在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如果我放任不管,他肯定什么都不做。为了让孩子振作起来,我甚至给他看家教费、课外辅导班学费的收据,让他知道这些费用多么惊人。孩子看到后确实很惊讶,但也只是当时那样想,并没有因此变得努力。”
护士长的心情不难理解,结束辛苦的工作回到家,看到孩子一塌糊涂的样子,怎么可能忍得住?如果妈妈觉得自己快要憋出病了,就将想说的话一次发泄出来;如果妈妈觉得孩子可能会“生病”,就忍住不说。妈妈一会儿发泄,一会儿忍耐,真的没关系吗?不用担心,妈妈们都是这样的。
但有一点很明确,如果和孩子无话可说或者孩子的眼神充满敌意,一定要忍着不说。只有这个方法才能同时拯救妈妈和孩子。如果妈妈突然什么也不说,孩子可能会误以为妈妈在生他们的气,这时,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妈妈好像太苛刻了。虽然我们都有问题,但妈妈首先要改变自己。我的唠叨让我们之间渐渐疏远,以后我会努力不再唠叨。先试一个月,这一个月内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不会说你,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果我没忍住,你可以随时制止我。我会努力遵守约定。”
一定要遵守约定,好好坚持一个月。一个月后再和孩子聊天,分享在妈妈忍住不说期间彼此的心情。之后应该怎么做?妈妈可以跟孩子商量,决定是回到唠叨模式还是保持忍耐模式。当然,也可以找一个适合彼此的妥协点。不过,孩子也可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重要的是,这样做能让妈妈和孩子暂时中断原本的消极关系,重新建立联结。让孩子看到妈妈努力改变的样子具有重要意义,母子关系一定会有所改善。至少可以改变无话可说的状态,消除孩子带有敌意的眼神。每个妈妈都盼着孩子好,但这种心愿有时反而会让孩子陷入危急状态。她们往往会在“为了孩子好”的心态里偷偷掺杂自己的欲望,将孩子和自己的人生捆绑在一起,让孩子对妈妈的人生负责。孩子被迫背负着妈妈的人生艰难前行。
妈妈和孩子的人生连为一体,只能共同进退。如今,这种现象日趋严重。
小贴士 忍住不说的关键点
先尝试两周,在餐桌、冰箱、书桌等地方贴张纸条,记下自己想说的话。两周后,给孩子看你写下的内容,询问孩子哪些是让他烦躁的唠叨,哪些是对他有帮助的话。然后确定哪些话最好不要说,哪些话可以说。这样一来,即使孩子的态度没有改变,母子关系也能缓和一些。至少,这样的妈妈养育的孩子,心理不会生病。
作为妈妈生活,还是作为女人生活
最强大的人格面具——妈妈
你是以“妈妈”的身份生活,还是以“女人”的身份生活?或者仅仅是以“人”的身份生活?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让你的人生截然不同。回答中隐藏着妈妈的欲望和人生哲学。
首先要谈论的不是“妈妈”,而是“那个名为妈妈的人”。为此,有必要先了解“人格面具(persona)”这个心理学名词。
“人格面具”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社交面具”或“假面人格”。Persona的原意为古希腊戏剧中演员们戴的面具。就像在假面舞会中戴上面具扮演贵族一样,每个人都戴着社交面具,扮演与面具相符的角色。
荣格认为,人在戴上面具后,“原来的我”就会被“假面人格”替代。如果戴上“妈妈”的面具,“我”就会消失,以“妈妈”的身份生活;戴上“妻子”的面具,就会以“妻子”的身份生活。“爸爸”“长女”“学生”等都是人格面具。“学生就该好好学习”“老师应该有老师的样子”一类的话,言外之意就是戴上面具后,行为举止就要与之相符。“女性”和“男性”也属于广义的人格面具,戴上后就被局限在“要有女人的样子”和“既然是男人,就应该……”的框架中。
我们忠实地扮演着被赋予的角色,演得好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否则就会被批判。但正确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和过度沉浸在角色中导致迷失自我是两码事。荣格提出警告,如果过度沉浸在某个角色中,失去原本的自我,可能会导致精神问题。因“长女”的身份牺牲自己的人生、被“妻子”的身份压得喘不过气,都不是健全的人生。
人生如戏,戴上面具就要以相应的身份生活。遇到不喜欢的角色,可以直接脱下面具拒绝扮演吗?如果心情不好就能脱下不喜欢的面具该有多好,但现实生活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脱下面具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大概所有人都会脱下面具。人生只有一次,有时的确会怀疑自己为什么要戴着面具生活。有些人格面具只要做足心理准备就能狠心脱下,但“妈妈”这个面具似乎一辈子也无法脱下,它早已变成面部皮肤的一部分。
“妈妈”是最强大的人格面具。过去的妈妈被囚禁在“妈妈”这个人格面具中,完全牺牲了自我。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现在,不曾改变。戴上“妈妈”面具的瞬间,害怕失去自我的恐惧感油然而生。所以,很多女性宁愿选择“未婚女性”的面具也不愿戴上“已婚女性”的面具。即使结了婚,也只会戴上“妻子”的面具,不愿戴上“妈妈”的面具。
全职妈妈的职责与苦恼
一位妈妈交给即将去度蜜月的女儿一张卡片,让她在飞机上读。起飞后,女儿拿出卡片,发现上面写着:“不要以‘妈妈’的身份生活,要活得‘像自己’。”
女儿陷入了沉思。她的妈妈一辈子为丈夫和孩子而活,她很敬佩这样的妈妈,还觉得妈妈过得很好。她从未想过妈妈也有作为“自己”的人生,那是妈妈没有活过的另一种人生。这大概也是妈妈给她卡片的原因。
“妈妈=牺牲”的概念至今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年轻女性犹豫着不想结婚、苦恼着不想生孩子。当今时代的人生价值是“自由和乐趣”,成为妈妈似乎就要放弃自由和乐趣。但是,存在于人类基因里的生命法则不会轻易消失,一些女性仍想感受诞下生命,听到孩子叫“妈妈”的喜悦,于是她们选择成为妈妈。这样的女性,还会被“妈妈=牺牲”的概念束缚吗?
新时代的妈妈是怎样的女性?她们并没有从小被灌输“要成为母亲”的观念,反而将自己的妈妈视为反面教材,她们的妈妈也会教导她们要活得像自己。这些女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独立的人生经验,积极为自我成长投资,是个性较强、懂得享受人生的有能力的人。这样的女性怎么可能甘愿戴上“妈妈”面具、扼杀自我?她们虽然选择成为妈妈,但绝对不会放弃自我。妈妈这一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过去那样的“牺牲者”,而是“胜利者”。妈妈的角色由“自我牺牲”升华为“自我实现”。
这种现象在全职妈妈群体中更明显。全职妈妈是以“妈妈”角色为生活重心的人。与兼具社交角色的职场妈妈不同,全职妈妈自身的能力无处发挥,即使有生活爱好也不够,无法从中获得成就感,并且容易感到自卑。作为“自己”,而不是作为“妈妈”的本质意义也让全职妈妈产生困惑。但是,既然选择做全职妈妈,就不能不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否则就会听到“在家什么都不干”的指责。
全职妈妈需要找到发挥自我能力、获得认同的方法。她们找到的好方法就是教养子女。于是,她们将“妈妈”面具戴得更牢,尽情发挥自己的实力。她们并非被迫戴上面具,而是主动且积极地扮演“有能力的妈妈”。
当全职妈妈成为“有能力的妈妈”,局势便开始逆转。有能力的全职妈妈占据优势,职场妈妈被压制。在扮演“有能力的妈妈”的道路上,全职妈妈走在前面,职场妈妈只能焦虑地在后面追。再加上全职妈妈对孩子的照料极其细心,用高标准的方式进行教育,一般的妈妈为了跟上这样的高标准,几乎无法喘息。
教练式妈妈的危险性
希望通过教养子女实现自我价值的妈妈们,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养子女中,成为积极的教练式妈妈。
妈妈的角色本就包含教练员。她们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导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收集对孩子有益的信息。这些是妈妈的职责,也是基本认知中的教练职责。既然这都是身为妈妈就会做的事,没必要用“教练”一词来形容,因此,教练式妈妈并不像经纪人式妈妈(如同演艺人员的经纪人般严格管理孩子日程的妈妈)或直升机式妈妈(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附近时刻监视着孩子的妈妈)那样成为流行用语。但我仍然想用“教练式妈妈”的概念来概括当今时代的这类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格、感性认知、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积极履行教练职责的妈妈,就是教练式妈妈。这些妈妈正如运动教练训练有能力的运动选手那样,积极地将孩子培养成有能力的人。
近年来,妈妈的教练职责变得更加复杂、精细,教导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妈妈们为了成为优秀的“教练”,必须不断学习。书店里有许多强调妈妈对孩子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育儿书籍,告诉妈妈在孩子三岁时就要开始启发孩子的智力、提升孩子的词汇量,就连孩子玩耍时也要刻意训练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妈妈论坛中也有许多关于指导的建议:在孩子低年级时,要培养亲子共读的习惯,互相提问并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从7岁开始进行论述,有助于大脑发育,但孩子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妈妈的协助;指导一年级学生是妈妈的职责,就算只有一道题,也要在旁边陪孩子写完,用不同的方式指导并积极赞美孩子;等等。
现在,无论是阅读还是学习,妈妈都要陪伴孩子完成,并不像以前那样吩咐孩子去阅读、去学习就能了事。和孩子一对一地进行讨论、陪伴孩子学习才算是好妈妈。妈妈除了要学习如何当“阅读教练”,还要学习论述。除此之外,妈妈还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训练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拥有梦想、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个时代将此称为“妈妈力”,似乎是作为妈妈理应具备的能力。这种具备“妈妈力”的妈妈就是教练式妈妈。如今,成为优秀的教练式妈妈是妈妈们的目标。于是,她们为了子女教育开始学习:既学习心理学,又学习人文科学;既学习孩子成长阶段的相关知识,又学习情绪引导。妈妈热衷于学习新知识,并且乐于见到这些知识在孩子身上发挥作用,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对品格、感知能力、社交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帮助。因材施教是根本原则,还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并且给予适当的激励。
妈妈努力让孩子出人头地,如果孩子取得成就,代表自己发挥所长,成为“有能力的妈妈”,成为让旁人羡慕的“了不起的自己”,妈妈也会有成就感。教练式妈妈就是以孩子为重心的“子女教育欲”和以妈妈自身为重心的“自我价值实现欲”结合的产物。
如今,教练式妈妈已成为好妈妈的典范。但仔细想想,妈妈的这种积极教导,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吗?得到称赞的教练式妈妈真的不存在问题吗?其实,教练式妈妈的教导中隐藏着两种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心理疾病的危险因素:一是教练式妈妈变为经纪人式妈妈,二是教练式妈妈扼杀了孩子的自发性。
成为经纪人式妈妈的过程
经纪人式妈妈就是所谓的管理型妈妈,因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如同经纪人对待艺人一般而得名。妈妈负责为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管理孩子的日程、接送孩子上补习班。为了孩子能心无旁骛地学习,妈妈还会清除周围可能妨碍孩子学习的所有障碍。
虽然“经纪人式妈妈”这个称呼给人一种为了学习强行牵着孩子走的负面印象,但实际上这类妈妈具备极强的信息搜集能力、实践能力、经济能力以及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从某种角度看,给这种有能力的妈妈冠以“经纪人式妈妈”这样的负面称呼并不妥当。
其实,提起经纪人式妈妈,是为了和教练式妈妈进行比较。如果说经纪人式妈妈是将全部精力投注到孩子的学习中的妈妈,那么教练式妈妈则是对孩子的品格、情绪、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管理的妈妈。经纪人式妈妈注重的是“教导”,即单方面的教学和引导;教练式妈妈注重的是“引导”,即根据孩子的能力激发其潜能。经纪人式妈妈会单方面安排好孩子的日程,强迫孩子照着做;教练式妈妈对孩子有同理心,并且会根据孩子的能力制订计划。妈妈们在不知不觉中认为经纪人式妈妈是负面形象,教练式妈妈是正面形象。这是错误的认知。
其实,教练式妈妈是经纪人式妈妈的前一阶段。教练式妈妈为什么会变成经纪人式妈妈?教练式妈妈注重孩子的健康、情绪、品格以及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因为学习需要最多的信息、技巧以及努力。
大部分教练式妈妈是这样想的:“我和其他妈妈不同,我不觉得学习是人生的全部,孩子的感性认知与人格更重要,我会按照孩子的能力来规划学习。”但是,这种心态只会持续到上小学之前。孩子上幼儿园时,即使邻居家的孩子去上双语幼儿园、数学补习班,妈妈也能不为所动。孩子上小学后,妈妈很难继续保持这种心态。如果孩子听写只得了40分,妈妈就会焦虑不安。学习不好的孩子会交不到朋友、没有自信,学习也会越来越跟不上;小学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等于输在起跑线……有多少妈妈听到这样的话还能无动于衷?于是,妈妈不得不强迫孩子学习。
最终,妈妈的指导项目集中在学习这一项上,从注重人格、感性认知的教练式妈妈转变成学习至上的严厉“教练”。安抚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同理心都只是让孩子好好学习的手段。教练式妈妈的目标从培养出色的孩子缩小为培养学习好的孩子。
教练式妈妈开始积极介入孩子的学习,为孩子制订长期和短期学习计划,规划详细的日程安排,并且督促孩子按计划执行。尽管如此,她们仍然认为自己是很好的教练式妈妈,认为自己根据孩子的能力、怀着对孩子的同理心进行规划,所以不会有问题,全然不知自己已经开始慢慢变成经纪人式妈妈和直升机式妈妈,陷入巧妙的自欺陷阱。
明智的妈妈能够认清教练式妈妈与经纪人式妈妈之间的分界线,但还是有许多妈妈在不知不觉中越界。下列情况可以看作转变为经纪人式妈妈的信号:第一,教导孩子的重心是学习;第二,对孩子近期和中期的学习目标规划得细致、明确;第三,孩子的学习日程十分紧凑;第四,严格要求孩子遵守计划、达成目标。
符合以上四点,意味着已经变成经纪人式妈妈,即使仍然像教练式妈妈一样体谅孩子的能力、缓解孩子的压力、安抚孩子的情绪,都不过是督促孩子学习的手段。
了解教练式妈妈转变为经纪人式妈妈的过程后,再来看看教练式妈妈的其他问题。
“妈妈力”与“孩子力”的相互关系
教练式妈妈逐渐成为主流,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所谓的优秀教练式妈妈使普通妈妈变为“问题妈妈”,网上流传的聪明妈妈的教育经验也让普通妈妈焦虑不安,越来越多的妈妈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职场妈妈更加焦虑,工作之余还要挤出时间积极履行妈妈的职责,身心俱疲。当今社会的现状是,“好妈妈”难当,普通妈妈看上去都是“不良妈妈”。
我确信,比起教练式妈妈,“不良妈妈”更适合孩子。因为“妈妈力”越强,“孩子力”就越弱,一旦妈妈成为“教练”,孩子就很难摆脱妈妈的掌控。自此以后,孩子的学习、阅读、自由都在妈妈的掌控之中。
“妈妈力”就是管理能力,其作用是纠正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求孩子跟着妈妈的引导走。“孩子力”就是孩子的自发性,是孩子自身发出的力量。“妈妈力”过强,“孩子力”自然会被削弱。
举例来说,某种阅读指导方法要求孩子读完书后,跟妈妈一起讨论,用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这种方法的宗旨是,阅读有助于提升多种能力,不仅对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共情能力、探索能力有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论述能力。因此,应该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同时培养这些能力。这个方法听起来似乎没错,但并非所有的阅读指导都有益,其中也可能藏着陷阱。
阅读指导的得与失
有些妈妈认为,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撰写读书心得,才能提升语言能力、论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甚至认为优秀的阅读指导是让孩子写下不止一页纸的读书心得。这件事可能会让妈妈很开心,但对孩子来说是很讨厌的事。当阅读成为不得不完成的作业,读完之后必须写读书心得,哪个孩子还会愿意亲近书本?
于是,有的指导“教练”说,如果孩子不喜欢写读书心得,可以改成亲子讨论的方式,询问孩子从书中学到了什么、书中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引导孩子整理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来。对孩子来说,这也是件烦心事。可以尝试一次,看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回答,大概不是“不知道”,就是“好烦”。即使回答了具体内容,也只会是简短的答案。为什么一定要抓着孩子讨论书的主旨还有觉得精彩的地方,又或者说出主人公的优缺点?
与语言表达相比,孩子更擅长想象。孩子的一句“不知道”中隐含着只有孩子自己才能感受到的无数想象。要求孩子用标准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只会让孩子感觉很混乱。
还有一种阅读指导,宗旨是在阅读过程中利用五种感官进行体会,要求孩子读完书后画张图或给书中的人物写封信。对喜欢这种方法的孩子来说当然是好事,对不喜欢写字、画画的孩子来说却很麻烦。如果读完书后,写字、画画成为义务,孩子同样会反感。有妈妈觉得孩子是因为创作不出来而痛苦吗?多半会觉得孩子是因为不想写作业而痛苦。为了不遭受这种痛苦,孩子也会渐渐远离书本、远离绘画。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看完书后自主行动。孩子如果有兴致,就会主动写读书心得、画图或写信,顺应孩子的自发性即可。
如果妈妈觉得无法放任不管,可以询问孩子读完后感觉如何。即使孩子不想回答或敷衍了事,也要就此打住。如果妈妈实在觉得不够,可以试着建议孩子写出感受或画幅图。提一两个建议就可以,这样足以激发孩子隐藏的自发性。
但教练式妈妈往往会一直抓着孩子不放,直到孩子好好地完成任务。她们认为只有通过细心教导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能力,才是合格的教练式妈妈。她们还觉得孩子只是暂时不喜欢写读书心得,好好训练就能养成习惯,甚至觉得用图画表现文字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训练强化。正因如此,她们积极地引导孩子阅读。其实,认为孩子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某些习惯或产生某些能力的想法是一种错觉。用这种方式逼迫孩子养成习惯,只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
成人看似比孩子懂得更多,其实并非如此。成人往往被人生经验中既定的答案与逻辑所禁锢,孩子则拥有专属的独特情感与想象。别让孩子丰富的感性认知降至与成人相同的水平。
阅读的重点是让孩子在书中体会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感受属于自己的色彩和香气。没必要让孩子具体地描述这些色彩和香气。“语言”是成人的逻辑与规范,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色彩、氛围、意境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却十分重要。
如果将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感受比作颜色,妈妈可能会问孩子:“在这本书中,你感受到什么颜色?”孩子感受到许多颜色,实在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只能回答:“不知道。”妈妈继续追问:“是红色还是黄色?”孩子再次回答:“嗯……真的不知道。”妈妈催促道:“更像红色还是更像黄色?”孩子无奈地回答:“红色吧。”孩子感受到的明明是五彩缤纷的世界,妈妈却用几种单调的颜色禁锢了孩子的思维。
用这种方式将孩子的感受简单地总结为“红色”,孩子脑海中的颜色不再生动,变成一个死板的词语。孩子独特的精神世界被妈妈摧毁,感受到的颜色开始褪色,最终只剩一种红色。只有任由孩子自由发展,他们心中的色彩才会渐渐生动起来,焕发新的光泽。
分享一个我的故事吧,大约是我小学低年级时的事,距今已有40多年。我依稀记得那时读过的一本书。那是一本偶然在书架上翻到的书,已经想不起书名了。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是一本中学生读的青少年小说,并非童话书,作者是北欧人。尽管我隐约记得书中的内容,但除了关键内容,其他细节可能没那么准确。我记忆中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某个村庄里有一个这样的风俗: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时,就要顺着一条长河滑冰前往位于河流末端的终点。要想抵达目的地,就要有出色的滑冰能力和足够的体力。这是一种实力和勇气得到认可的成人仪式。
主人公是一个学习滑冰没多久的孩子。一天,擅长滑冰的哥哥们要去河边完成成人仪式的挑战。其中一个哥哥提议主人公和他们一起滑完前半程,当作积累经验。身为初学者的主人公虽然有些害怕,但他想着滑完前半程就可以返回,便鼓起勇气加入了哥哥们的长河滑冰冒险。刚开始,他只打算滑完第一段路程,没想到到达之后又往前滑了一段。就这样,主人公逐渐通过难度越来越高的赛道,并且在哥哥们的帮助下通过了最难的一关,顺利抵达终点。
我已经记不清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记得结冰的长河、沿着长河团结向前的哥哥们以及懵懂地跟在他们后面最终抵达目的地的主人公。主人公在到达中间目的地后便想回家,但在哥哥们的劝说下再次出发,不知不觉中竟抵达终点,自己也十分惊讶。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我也答不出来。冒险?勇气?重视过程?团结互助?如何坚持到最后?这些都可以成为答案,但肯定不是正确答案。年幼的我仿佛跟随主人公一起,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与哥哥们一起滑行在长河上。那时,某种无法表达出来的感受将我包围。我不知道这本书对我有什么影响,只知道这个故事一直留在我心中,陪着我生活至今。白雪覆盖着的村庄、结冰的长河、帮助落后的主人公前进的哥哥们……写下这段文字时,书中的景象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20世纪70年代,在首尔近郊的某间屋子里,一个小孩子就这样通过书本遇上一个北欧的滑冰少年。那本书并不知名,没多少人知道,现在也买不到。当时没有人要求我读,只是我偶然发现了。所谓好书,不在于书的内容有多好,而是在某个瞬间走近你令你读完后能一直留在心间的书。孩子的阅读也该如此。
如果当时我的母亲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要求我和她一起讨论,并且让我写读书心得,会怎么样?也许我会用“勇气”或“冒险”之类的词语总结主旨,从书中感受到的意象和氛围却会消失,这本书也不会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那么小的年纪怎么可能将感受到的氛围及独特的感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幸好我的母亲从未要求我写读书心得,也不曾强迫我读指定的书,更没有要求我进行亲子讨论,才让这样一本偶然发现的书成为我的人生之书,至今仍留在记忆中。
其实,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香气与颜色更可贵。随着年龄增长,留存心间的书香会渐渐融合生活经验的香气,形成独具魅力的人生韵味;留存心间的书本颜色会不断被刷上新的色彩,呈现更加绚丽的色泽。孩子读过的某本书会成为与妈妈对话的内容吗?不会。孩子的潜意识中残留的是某种颜色、香气、氛围。回顾小时候读过的书,你记得的是语言或主旨,还是氛围、场景或某种微妙的情绪?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内容,更能长久地留在心中。
阅读的目的应该是阅读本身,而不应将其作为培养学习能力、论述能力、表达能力的方式,也不应希望通过阅读获取附加利益,否则只会消磨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孩提时代阅读的核心是乐趣,可以在阅读后安排一些活动,但如果这些活动会影响阅读的乐趣,就该停止。在网络时代,如果孩子愿意主动阅读,就很值得欣慰。
此处以阅读指导为例,是为了揭露看似完美无瑕的指导型教育中隐藏的问题。妈妈的各种不同方式的指导会这样随意摧毁孩子的世界,扼杀孩子的自发性。
孩子的想象力无法被培养出来,感官能力、论述能力、表达能力同样如此。妈妈误以为自己可以做到,但妈妈的想象力一定比孩子更丰富吗?妈妈的感官能力一定比孩子更敏锐吗?请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孩子会在妈妈看不见的地方,创造自己的世界。
练习对孩子放手
在妈妈论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 “我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我指导他阅读后,他能够有条理地论述内容主旨、分析主人公的情感,我很惊讶。妈妈们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普通妈妈看到这些经验分享会感到焦虑。其实不必紧张,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少要到小学高年级才会真正得到发展。上述案例中的那个孩子,只是天生语言能力比较好。就像有妈妈说:“我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经过跑步训练后,现在跑100米只要14秒。妈妈们也快试试吧。”孩子并不是因为受过训练就能跑得快,妈妈们遇到这种家长也会质疑:“不是每个人训练后都能跑得那么快,真没常识。”但是,对于语言能力,却认为每个孩子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认为妈妈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
这些在妈妈论坛中分享的经验,通常会让其他妈妈感到焦虑,陷入自卑。千万不要上当,要无视这些所谓的“秘诀”。这些建议大部分是普通妈妈很难模仿的指导,甚至是不该做的指导。不看这样的妈妈论坛,才是明智之举。
世界上哪位伟人是被妈妈培养出来的?优秀的演说家、作家是因为妈妈的指导才有辉煌成就的吗?杰出的人都是靠自发性力量获得成就。再次强调,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自发性会引领孩子创造自己独特的世界。如果妈妈以指导的名义管束孩子,即使孩子的世界发展得再好,也无法超越妈妈的世界。如果你想让孩子活得像你一样,那就尽情地干涉孩子吧。
妈妈们必须将“指导”一词从脑海中删除,不要再当孩子的“教练”,不要试着改变孩子,也别想塑造孩子。这的确很难做到,很多妈妈也会反驳:“身为妈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但是,比起管束孩子,什么都不做反而更好。不必担心什么都不做会出问题,孩子的朋友、同学、老师,以及看过的书籍和电影、积攒的人生经验,都是他们的“教练”。孩子的世界比父母的世界更宽广。
实际上,很多妈妈担心的不是孩子,而是她们自己。对孩子放手不管的话,妈妈的人生该何去何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得到许多乐趣和意义,放手后人生还有什么乐趣?一心关注的对象消失了,生活也变得没有目标,人生方向似乎也迷失了,妈妈会有种生活从高空坠落的感觉,内心空虚又焦虑。
问题在于妈妈将教养子女当作自我实现的手段,因为找不到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于是将全部人生投注到对孩子的教养中,让妈妈和孩子的人生被绑在一起,无法分割。妈妈的人生被孩子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的人生被妈妈规划的日程牢牢束缚着,导致妈妈被孩子“囚禁”,孩子也被妈妈“囚禁”,妈妈过着“孩子的人生”,孩子也过着“妈妈的人生”。
妈妈有自己的人生,不应以孩子的“教练”身份生活,而要以自己为中心,重新思考自己是否企图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是否将孩子当成自己的替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请放开孩子的手,在别处寻找自己的生活寄托。
妈妈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和乐趣是什么,必须摆脱 “积极向上的妈妈”和“有能力的妈妈”这些人格面具,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中。
放手的最好方法就是前面提过的“忍住不说”。当孩子的行为不合你意时,一定要忍住,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做起来可能有些难,可以先从每三次中忍住一次开始尝试。
直升机式妈妈的两个特性
接着谈谈直升机式妈妈。
教练式妈妈一不小心就会成为直升机式妈妈,总是“盘旋”在孩子周围,提前将孩子要做的事安排好。
直升机式妈妈有两种,一种是喜欢提供正确答案的“正解型妈妈”,另一种是总爱矫正孩子行为的“矫正型妈妈”。直升机式妈妈从高处向下看,对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了如指掌,知道怎样做最高效,清楚不同科目该如何学习、要让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孩子应该读什么书……直升机式妈妈会为孩子规划好所有的学习、生活路线,一旦孩子走偏了,就立刻加以矫正。她们认为自己就是正确答案,孩子只要按妈妈说的做就行。
一位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带7岁的儿子去书店买书。孩子在角落里翻看机器人画册,说想买。妈妈翻了翻书,发现书里的文字不多,大多是机器人打斗的图画,她觉得这是适合三四岁的小孩子读的书,对孩子的情绪发展似乎也没什么用。她觉得旁边的伟人传记漫画更符合孩子的阅读水平,对孩子更有好处,于是告诉孩子:“机器人画册就在书店里看吧,这本伟人传记漫画更好,而且也很有意思。”孩子起初很抗拒,在妈妈的劝说下,只能失望地放下机器人画册,妈妈笑着称赞孩子懂事。这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
这种妈妈属于哪种类型?智慧的妈妈?教练式妈妈?其实都不是,这种妈妈是直升机式妈妈。也许有人会疑惑,她只是给出了正确的建议,就是直升机式妈妈吗?其实,这种妈妈是隐性的直升机式妈妈,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真正的直升机式妈妈。如果教练式妈妈经常扮演“正解型妈妈”的角色,最终也会成为直升机式妈妈。明智的妈妈往往会这样和孩子交流:“妈妈觉得伟人传记漫画好像比机器人画册更好,也比较符合你的阅读水平。”孩子说:“我不要!”妈妈回答:“那就买你想看的书吧。”对话就此结束。买了孩子想买的书,妈妈也没有负面情绪,潇洒地接受了孩子的请求。既然孩子不喜欢妈妈给的建议,就不要强迫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欣然给予鼓励,是明智妈妈的指导方式。
隐性直升机式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则会是以下这种情形。“妈妈觉得伟人传记漫画好像比机器人画册更好。”孩子说:“我不要!”妈妈的语气略带胁迫:“这本机器人画册上没什么文字,没有字的图画书是给那些婴儿车里的小孩子看的,你想变回小孩子吗?”孩子有些羞愧,但还是坚持想要机器人画册。妈妈继续劝说,甚至开始掺杂谎言:“家里已经有机器人画册了,你还要买?这本下次再买吧。”孩子仍不罢休,妈妈再次语带威胁:“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妈妈觉得伟人传记漫画更适合你,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无法回答,不高兴地说:“知道了。”此时,妈妈往往还会说:“你真乖,真听妈妈的话。”这并不是指导孩子的方法,这只是一种娴熟的控制。
为了得到妈妈的称赞,或者为了避免妈妈的责备,孩子会放弃自己的自发性。妈妈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扼杀了孩子的自发性。明智的妈妈会将孩子的自发性放在第一位,只是在一旁给孩子提供其他选项,但一定不会替孩子做选择。直升机式妈妈则会替孩子做出最终选择。最终选择权归谁,是明智的妈妈和隐性的直升机式妈妈的差别。
直升机式妈妈会用自己的正确答案扼杀孩子的自发性。“伟人传记漫画比机器人画册更适合这个年纪的孩子”的答案看似没错,但仔细想想,这个答案不仅适用于自己的孩子,实际上对任何人都适用,只是一个平凡无奇、微不足道、显而易见的答案。这是大人的答案,也是扼杀孩子自发性的答案。反之,孩子选择的机器人画册是新颖、不同于他人、打破常规的答案。最重要的正是孩子的答案和自发性的答案。难道只有读完伟人传记漫画、被束缚在正解框架中的孩子能成为优秀的人吗?谁能保证孩子在读完机器人画册后不会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出色的制造机器人的科学家呢?
妈妈必备的能力
没有妈妈会下定决心成为直升机式妈妈,她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别无选择地成为直升机式妈妈。韩国的子女教育文化和教育制度让许多妈妈被迫成为直升机式妈妈。
当今时代的韩国子女教育文化暗中将教练式妈妈树立为好妈妈的典范,认为教练式妈妈的作用是矫正孩子的问题以及为孩子提供好的方法。这正是成为隐性直升机式妈妈的开端。妈妈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的指导态度成为一种习惯,不知不觉就跨入了直升机式妈妈的范围。
从目前的韩国教育制度来看,没有父母的帮助,孩子就会落后。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少不了妈妈的援助。从小学的作业到高考,每一步都需要妈妈的参与。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妈妈必须包办各项事务,使得普通妈妈渐渐成为直升机式妈妈。
妈妈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来判断什么对孩子有益,相信只要消除危险因素、引导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就能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人生无法完全按照计划走,任何人都无法完美地掌控自己的孩子。
妈妈必备的能力,是“孩子不需要帮助时不插手”的能力。这个时代的妈妈该有的不是“帮忙的能力”,而是“不帮忙的能力”。妈妈确实很难做到不出手,因为只要妈妈帮忙,孩子就能一切顺利,怎么可以不帮忙?但是,在产生帮助孩子的想法时,应该学会适当地“袖手旁观”。不要剥夺孩子体验挫折与痛苦的机会,那样等于剥夺孩子的人生经验。父母要相信,通过犯错、失败和受苦,能够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意志力。
小贴士 开放式指导与封闭式指导的差异
妈妈们很难忍住不去指导孩子学习。在此介绍一下明智的指导方式。指导方式广义上可以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两种。开放式指导提供多种答案,由孩子自行选择,并且对于孩子的选择,妈妈的反应很平静。封闭式指导的答案早已确定,看似在和孩子对话,实际上是通过诱导将孩子引向妈妈早已设定好的答案。如果最终孩子未按照妈妈的想法进行选择,妈妈可能会心情不好,并且责怪孩子。
开放式指导只会给孩子提供机会与信息。站在妈妈的立场上提供一两次机会或信息后,就不再插手,尊重孩子的选择。这就是不完美的妈妈和开放式妈妈的指导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尽情地发挥自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