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书名:当你自信独立,才能无所畏惧 作者:伢伢 本章字数:21411 下载APP
学 习
留学日志:我总结的学英文最好的方法
不知道有多少人觉得自己英语学不好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到国外住个三年五载就自然而然能学会了。
错错错!以前我也这么认为,觉得自己出国留学后会结交很多外国朋友,会更多地接触到对方国家的文化,会变成一个从思想到做派都非常西化的人,语言自然而然就能学会了。但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就我的观察,大多数刚刚到国外生活的人所遇到的文化碰撞,就好比在白瓷盘子上添彩、绘花似的,都是点缀,属于熏陶和感染范畴,想完全融入进去很难。
有一阵子我查找论文资料,看到一个调查报告说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和韩国人英语水平很低,要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人。
看到这个结论我颇为惊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经历过国内高考淬炼的孩子,整体上英语不可能会那么差,排在那么多国家后面。后来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慢慢发现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以美国为例,纽约光唐人街就有三个,法拉盛的商场和街道,随便一家店走进去几乎都是中国人(华裔)在经营,普通话、广东方言是比英语更通用的语言。有些人一辈子不懂英语,只要不出华人圈子,一日三餐、看病、购物、买房,在那里生活完全没有问题。
反过来讲,假如我不是中国人,我是从乌干达、肯尼亚等国家来的,说的是斯瓦希里语,到了国外能找到会同种语言的人比较少。国外使用的各种网站有自己本国语言的也很少,所以为了更好地生活,只能苦学英语。而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丰富和强大程度较英文更盛,而且我们国家人口众多,遍布全球,在哪里都能找到老乡,都能说上话,都能吃上饭,所以就会依赖于自己的母语,相对于学英语就没那么用功。
想要英语学得好,英语学得地道,我们还是要花一些功夫的。我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这段时间,总结了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
在留学生活中,我发现学英文最好的方法,不是去请外教,也不是看电视听广播,而是去逛街。就拿逛超市来说吧,超市英语真的帮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喜欢吃面包,以前只知道它叫bread,白面包是white bread,黑面包是brown bread,最多再知道羊角面包叫croissant。但是去了超市和商店我才知道,长条面包在没切之前叫loaf,切完叫 toast,夹汉堡的那种叫bun,飞机上发的小圆包也叫bun,中间有个洞洞的面包圈,硬的叫bagel,软的叫doughnut,比较硬的面包也就是法棍叫 baguette,平底锅煎出来的叫pancake,煎出来压出花纹的叫waffles,表皮有裂纹的酵母包叫tiger roll,也叫 dutch crunch,菠萝包叫pineapple bun。
面包吃得多了,单词量就上来了,很多衍生词也就出来了。比如breadwinner 是指养家糊口的人,bread and water指的是粗茶淡饭,bread and butter是指生计和饭碗。
造个句子“Writing is my bread and butter”,翻译过来就是“码字是我的饭碗”;“The bread always falls on the buttered side”,字面意思为“面包总是涂了黄油的那一面掉在地上”,也可译作“祸不单行”。是不是一下子掌握了很多的单词及用法?
我刚到英国时有一次出门买日用品,一抬头发现好多高楼上面贴着“TOLET”,偏偏那天太阳又大,我眼神不好,心想这怎么满大街都是“TOILET(厕所)”。一直走到跟前才发现原来是TO LET(招租)。而在那之前,我一直以为招租应该叫for rent,差点出了洋相。
超市也好,街头也好,学到的英文都是生活所见,那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呢?
上课的时候我会坐在离老师近一点儿的座位,然后用手机将老师讲的内容进行录音,之后插上耳机反复听。走路听,吃饭听,睡前也会定时播放。然后将听不懂的专业词语打印出来,反复地听,反复地练习发音。听的次数多了,就能熟悉英语发音,慢慢就会融会贯通了。
还有一个好的学习英文的方法——读小说。从浅显的幼儿绘本读起,然后不断升级。不要小看阅读儿童绘本,英国小学生词汇量也有1万多,而且我发现里面有很多词汇和描述事物的句子非常常用,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读得多了就可以提升难度,阅读中高阶的小说。中间遇到不会的句子和单词,不要停下来查看词典,可以结合上下文情境去猜。记得我啃到第五本中等难度图书的时候,突然就有种开窍的感觉,有些单词和句子哪怕我不认识也不妨碍我理解整个段落的意思。
如果不希望忘掉学过的单词,或者一说英文就卡顿,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阅读小说改成高声朗读小说,也不需要读很多,每天阅读一点就好了。那时我最喜欢的儿童读物是《夏洛特的网》(Charlotte’s Web,讲蜘蛛和小猪的友情的书)。这种儿童读物朗读起来既有趣,难度又不大。
最后再讲个关于英语口音的问题,相信我,口音真的不重要,至少没有你想得那么重要,你讲的内容远比形式要重要,在培养口音前要先能把内容讲出来。我在国外的课堂上经常会见到有些同胞,为了能让自己的发音听起来更纯正,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矫正口音上,但在实际学习上花的心思特别少,所以往往讲不过三句,就接不上了。
不仅是学习语言,学任何东西,我们都是为了使用它,让语言这个技能为我们服务,所以将你所学的东西能用到生活中才是最有价值的。
课程的学习方法:先做完,再做好
我在英国和新加坡都有过留学的经历,于是很多留学生或者准备去留学的学生会经常问我如何更高效地学习以及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我在留学期间比较好的成绩是有一个学期,除了一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为A,其余都是A+。这也让我在总结国外学习方法上更有信心,至少证明那些方法是有效的。
其实在国外和在国内读书的时候方法差不多,只是比国内上大学和研究生的时候还要再烦琐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对你不擅长的科目,一定要多做准备。
因为是用另外一门语言进行授课和学习,如果你不提前做功课的话,一节课几十张PPT可能很快就会讲完,重点地方甚至一两句话就带过了,你一定会很迷茫,跟不上不说,而且还根本分不清哪里是重点。
因为经历过这样的残酷场景,又不像别的学生一样可以把iPad和Onenote(电子记事本)用得特别顺,所以我都是用很老土的方法,课前把课程的PPT都打印出来,事先了解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观点,整体框架是什么。
如果涉及了专有名词,一时理解不了的,我也会去查一下中文的意思。这个习惯不提倡,但这是一种效率很高的方法,因为有时候,某个经济学名词或者理论,你中文听说过,甚至一说出来就秒懂,但是如果换成外国单词,你就完全不懂了。
当对PPT上的内容大致理解了之后,在不理解的地方用铅笔打个问号,这样上课就有重点了,知道哪些必须要听。一般课程上到一半,或者快结束的时候,老师会问还有什么问题吗,这个时候,如果你的疑问没有解决,就是发问的机会。千万不要害怕,也不要担心你的英文不好。
我在英国的时候,遇到大批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讲的英文真的是完全听不懂,甚至有时连老师都听不懂,但这并不耽误人家自信地侃侃而谈。你要想,在国外读书学费那么贵,细分到每一节课上价格都不便宜,所以千万别想着混过去,老师们都是收钱教课的,所以也没什么怕丢脸的,没搞懂就问懂为止。
我们既然交了学费,来听课当然就要有收获,通常老师答疑完毕之后,为了避免复习的时候又忘了,我还会在旁边注上一个例子,以帮助理解。有时候,因为赶时间都是中英文夹杂着记的,这样的好处就是,一看到例子就能马上联想到当时的情景,帮助加强记忆。
读研究生的时候,我还有个心得就是,一门课刚开始教的时候,老师会上传它的 Outline,相当于是一个教学大纲,一共有几节课,每个章节讲什么内容,什么时候要交作业、交论文、交小组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都会标注得清清楚楚。我一般都会把它打印出来,交作业的日子都在日历上标记好。
等到复习的时候,对照着这个Outline在脑海里建立一个宏观的地图,就像股票复盘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
这种方法能节省不少时间,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是闭卷考试的话,英国的学校网站上一般都能找到历年的考卷,打印出来分析一下就可以摸索出考试重点了,甚至有的时候能考到原题。
讲完了上课和复习,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做好复习计划和时间管理,我是真的不喜欢玩到马上就要到论文截止日期了,或者马上就要考试了,才开始拼命地熬夜通宵干,然后再发个朋友圈显得自己很努力。那样既伤身体,成效也不好,我喜欢提前做好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来完成每天的复习进度。
在复习的时候,专注度和效率很重要。我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时会严格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不弄完就不上床睡觉。只要躺在床上就立即睡觉,坐着的时候才玩一下手机,时间长了,你的身体会形成记忆,躺下就能睡着,而不是一躺下就习惯性刷手机。
如果是去图书馆复习,我通常不带任何电子设备,带个保温杯,或者在楼下小店买杯咖啡帮助提神,剩下全是复习资料。复习完一小时,就起来走走,去门口吹吹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然后再回去继续学习,效果会好很多。如果哪天能提前完成当日进度,我还会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流汗,这样可以帮助转移注意力,消除压力。脑子用多了的时候,就用身体去平衡一下,一举两得。
国外的学生相对于国内的会更加独立,除了上课,其他时间都是自学为主。国内的老师上课会告诉你考试重点,但国外老师大多数是不会的,他们会提前把课件和额外阅读发到网站上,上课只讲 PPT上的内容,课本是你要自学的,懂了还是没懂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邮件来沟通,尤其是疫情期间,我就没见过几个老师。
讲完了学习和复习方法之后,接下来讲讲避免不了的写论文。国内外的论文是不同的,国内通常为毕业论文而国外不同。这方面是我的强项,因为我摸索出了一套写论文的“七步法”。
第一步,交作业前三周开始积累素材,没错就是要这么早,很多老师甚至开学第一节课就会告诉你考试形式是怎样的,作业是什么,你应该怎么做。上课时他们特别强调的点,很可能就是作业需要写的地方,所以你一定要提前准备,一听到跟作业有联系的点,就随手记下来,之后可以成为素材,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提笔时就不会觉得是难事了,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步,交作业前十天写大纲。国外的论文虽然每个老师要求的格式不同,但无外乎引言、三段论点,此外还有结论等内容。这时候只要把引言、三段主体观点的中心句大致写出来即可。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而且不需要写得很完美,因为你后面可能还会有新的想法,肯定还会再修改。
第三步,和老师沟通,写好大纲后可以预约老师的咨询时间讨论一下你的论文。记住这点很重要,如果你之前的原始大纲没写对,这时候老师就能把你引回正道,甚至给你更好的思路和启发。
用邮件预约就可以,国外大学老师都有固定的咨询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学习,你只要发邮件,大部分老师都愿意帮你,所以放心大胆地预约,还能给自己攒印象分呢。因为就算他不会手把手教你写,但如果你大致的框架按照他说的来改,那么成绩一定不会太差的。尤其是想拿高分的学生,提分效果最明显。
第四步,交作业前一周就开始动笔。具体怎么写,每个人的方法不同,在此不赘述,但我一般都是先把主体部分和总结部分写好,引言部分最后写,因为很多老师改作业,他主要就看你开头的部分,看你研究了什么,想说明什么,结构是否清晰,想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都涵盖在开头的引言里。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要放在最后精心打磨。
第五步,交作业的前三天,预约学术顾问帮忙修改作业。据我所知,正规的国外大学都有免费的学术咨询服务,在写作中心就有,但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也从来没有用过。其实只要花五分钟上网预约,再加上一小时跟学术指导一对一会面,会有很大的收获,现在都是上网课,所以也都是以网聊为主。
这个资源一定要合理利用好,学术顾问是可以帮你修改语法、教你如何写主题句、如何写开头结尾的……还有,即使是做演讲,也可以去找他们,让他们告诉你哪里需要改进。很多学生出国读书之前,没有正规学过怎么写学术论文,跟着学术顾问学习,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第六步,交作业的前两天,对着评分标准(Marking Rubrics)检查你的论文是否满足要求。这个评分标准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提供,它的内容很具体,比如70 ~ 80分作业需要满足哪些内容,更高分的作业需要满足哪些内容。这个是获取高分的一个小捷径。
第七步,交作业之前再复查一遍。这一步重点检查语法、格式排版、错别字之类的基础性错误,格式上要标准,这样印象分会提高,如果想这一步省心一点儿,可以去买网站的修改服务。
上述七步法看起来麻烦,但其实真正花费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等于是把你临时抱佛脚的大块时间给稀释了,但效率很高,关键是能让你真正学到东西,并且扎实地提高英文写作能力。
最后再说一遍,自己写完的论文再检查一遍很重要,想要好成绩,就要克服懒惰和拖延的心态,提前一两天写好,交作业之前花一两个小时再检查一遍,很可能你的成绩就上了一个等级。
步骤虽然麻烦,但其实就讲明了一个道理:不要临时抱佛脚,把一个作业分成几块做,写大纲结构,花不了多少时间。休息时,或者刷手机时,偶尔冒出的想法可以用手机立刻记录下来,所以不需要带着压力去写,也不需要花费很大块的时间。
接下来就是写文章的正文,这个跟我写公众号文章一样,只要大纲列好了,完成了第一步,写起来就容易多了。一天写不完就下次接着写,给自己一些灵活度。
总之一句话:把大任务拆分成几个小事项,再一个一个地完成。先不用考虑做得好不好,先做完,再做好。
大脑当机时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我在工作闲暇时总会时常感觉焦虑,觉得自从毕业工作后就很少再有整块的时间了,以至于每天都在玩手机中度过。而每次玩手机后都有强烈的负罪感,并没有因刷手机而感受到快乐。我跟几个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发现其实大家差不多都有这个问题。长时间玩手机,尤其是看短视频这种短小、不需要思考的内容后,会导致在工作和学习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思绪非常跳跃和混乱,当学习内容过于冗长且复杂时,大脑好像时常会当机,自己根本没有吸收要学习的内容。为此有段时间我常常感到困惑,要如何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后来经过老师的启蒙以及自己进行调理之后,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在这里分享一下。
最重要的是坚持阅读。
这里的阅读不是指看电子书的碎片式阅读,而是看纸质书,每天阅读一点点,阅读可以锻炼我们的大脑进行注意力集中。当时我考完了雅思,离出国还有一段时间,我怕学的英文忘了,就买了几本英文原版小说看。
并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根据总页数,分摊到每天读多少页,遇到生词也不查字典,而是根据上下文自己去理解,这样不至于让阅读卡在一个地方,从而影响进度。我给自己制定了硬性规定:一页最多只能查三个生词。
小说可比枯燥的科研论文好看多了,当时我买的还是世界名著,大体内容中文版早就读过了,所以哪怕遇到生词,连蒙带猜也能了解个大概。因为晚上要发文章,白天还要工作,我就把固定的阅读时间安排在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抓手机,而是看半小时书,然后再干别的事。
其实一开始也不习惯,老想碰手机,但强迫自己忍住。专心看书,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吧,英语提没提高不清楚,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了很多,做事情也比平时更沉得下心来。后来因为写作需要素材,我又增加了一些中文书阅读,并且在读的时候关闭手机,排除一切干扰。慢慢地我发现,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而且思考也变得有深度而不是浮于表面了。后来到了国外学习,这个习惯也一直保持着。
国内外的教学方法不一样,国内大多是老师讲,学生听和记,这个互动其实是单向的,有没有真的听进去,听进去了多少,很难说得清。时间久了,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觉得只有老师讲的才有必要学习,没讲的就不用。但是国外不一样,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以及大学,不少都是没有课本的,主要依靠自主学习。
去社区或者学校图书馆借阅指定的书,自己读或者在家长的陪同下读,然后记录从中学到的东西,这是基本的要求。他们认为阅读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甚至把阅读能力看作是智力的一种。
我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现在想学习,但又静不下心来,不妨从简单读书本开始;如果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妨找一些有趣的课外书,从阅读训练开始,先培养这个学习习惯。
我在新加坡认识的同事里有一个是移民过来的,她想让孩子读这边最好的小学。但是这种传统名校,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进。但也不是说一点办法没有,这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个天才班的选拔——GEP考试,考数学、英文和逻辑。两轮筛选过了就可以进天才班,用特殊教材,提前教课,提前高考。如果能考到全国前十名,就可以拿总统奖,这个会被记录在终身档案里。毕业后考公务员、找工作,都会优先考虑,含金量很高。
那个同事家的孩子就在天才班,而且成绩挺好,那她的孩子是如何进入天才班的呢?她的孩子连补习班都没有报过,也没有请家教,而是从三四岁开始,妈妈每个周末都带他去免费的图书馆,看书写作业。
周末两天都会泡在图书馆里,小孩子自己拿书读。进了天才班之后,一开始不适应,成绩排过倒数,但慢慢适应一阵子后,成绩开始逐步上升。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阅读能力提高后,很多东西就理解了,并且有了自己的思考。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长时间的集中阅读会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并且使大脑更灵活。
还有一个提高专注力的好方法,是我在英国的时候偶然的情况下学到的。
那次我因为记错了教室迟到了,我一路小跑到上课的教室,众目睽睽之下进去本来就挺尴尬的,加上跑步流汗,坐下来后一直静不下心来,哪怕是装作很认真听也不行,根本无法集中精力。
那个意大利籍的老师,课间时走到我身边,给了我一张白纸,悄悄地对我说:建议你现在不要想功课的事情,可以趁课间休息先闭上眼十秒钟,再睁开,拿起笔把脑海中想到的东西记下来,想到什么就记什么,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写关键字就可以。
我当时也是憨厚得很,她一离开,我就在白纸上乱写乱画起来,写自己笨,早饭弄煳了,然后影响了心情,拿课本出门时,扫了一眼墙壁上的课程表,结果看成第二天的了,导致我跑错教室,一边跑还一边想着好饿,中午吃什么……
我记得我中英文混用在纸上潦草地写下了一大串词汇,然后看着这张纸上的内容,过了也就两分钟吧,很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内心竟然平静了下来,注意力也回来了,再看黑板上的板书,也能储存在大脑里了,仿佛刚才胡乱写的过程把大脑清空和安抚了下来,马上可以进入学习状态。
后来才知道,这种方法属于冥想的变种。因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才无法专心做事。那么当务急要做的,就是赶紧把胡乱的思绪理顺,想到什么就把它倾诉出来,就像倒垃圾一样,把脑袋清空,然后腾出空间干下一件事。
这样浪费时间吗?不,一点都不浪费。
直到现在我还会使用这个方法,后来我还培养了一个习惯,每天睡前会花五至十分钟时间写随笔,不停顿地写,有的时候是记录灵感,随手记下下一次要写的文章的大纲或者关键词,便于第二天回忆;有的时候是写次日的计划清单,总之是在大脑要休息前,将一天的思绪和想法清空,时间长了会很有成就感,效率也能提高很多,睡眠质量也会提升,整个人也会变得轻松。
有的人可能写不出来,思绪很乱,根本提炼不出关键词,导致手写完全跟不上自己的思绪,这时可以试着用手机录音的方式,想到什么说什么,不要怕自己说出的话没逻辑,最担心的是不开口诉说。这种方法是非常可取的。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两个偏门的但可以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一、适量喝水
成人每天喝水至少1500毫升,许多头痛都是因缺水引起的,身体供水不足也会导致大脑发挥失常。所以我一般在考试前,或者做很重要的事情之前,会试着喝点蔬菜汁或水果汁,适量就好了,喝多了容易上厕所,反而会适得其反。
由此延伸,就是饮食尽量健康清淡,早有蛋白质晚有纤维,少吃油腻的食物,因为油腻的很容易导致你犯困。
二、累了就立即休息
长时间工作和学习后,要立即睡觉,千万不要强撑,大脑在睡眠过程中会像计算机一样运作,还会自发地帮助加深记忆。千万不要带病用脑,这样不仅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对后续的专注力也是很大的伤害。
重要的是不要后悔自己的选择
我不止一次被一些家长问过孩子今后的高考选择问题。今天想结合自己一路以来的观察和过去走过的弯路,给大家一些很诚挚的建议。
一、学校比专业重要
好的学校带给你的后续影响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首先好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更好的资源,师资力量雄厚,会有各种在普通学校参与不到的活动及共享资源。然后好的学校这块敲门砖相比于其他学校更有力度。国内的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有些会用“985”“211”院校毕业作为筛选条件,在不少HR眼中,这些学生更有能力、更聪明。因为在一场面试的情况下,很难能够立即了解到你的能力水平和专业技能掌握度,所以学校这一项会成为加分项。
其实不仅是国内挑学校,国外名校在研究生录取时更加挑剔,他们会有自己的后备学校名单,英国的不少学校就讲明了只招收“985”“211”院校的学生,还有一些名校在录取研究生时则要求非此类大学的学生平均成绩要在85分或者90分以上。是他们太势利了吗?不是。据说是通过入校后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自学能力、适应能力甚至毕业率、就业率上都存在不少优势,然后才做出了这个规定。这里不是说专业不重要,而是说如果你有相对喜欢的几个专业,那一定要选更好的学校。
二、个人喜欢的、有发展空间的专业远比热门的专业重要
这是我观察了很久后总结出的教训,金融和计算机每年都是填报高考志愿时,学生优先选择的热门专业,但是如果不喜欢,不要去跟风,家长也不要强求。学不喜欢的专业就像和不爱的人结婚一样,做不到从心底热爱,就不会愿意付出心血和精力,也就不会在奋斗中激发自己的潜能,只想着混日子,渐渐地人就麻木了。还有就是,不要觉得专业冷门就不愿意选,本科时读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到研究生时还可以再换。任何时候,你要给自己留个再选择的余地。当然如果还是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好,那就参考以下几条建议:
一、选大城市比小城市好
小城市安逸有人情味,但它也有不足,主要差在机会上。小城市资源有限,“蛋糕”就那么大,遇到好机会太难。但大城市不一样,竞争机制相对透明,有能力总会有出头的时候。在观念上,小城市的父辈很多思想比较保守,觉得孩子进体制内是最稳定的。实际上,越是看似稳定的工作越是危机重重,因为安逸会让生存能力变弱。时代在变迁,国家在发展,最靠得住的首先是持续学习的态度,其次是认知世界的热情,最后是能持续产生现金流的能力。
二、高考不是终点也不是唯一的途径,它只是一个起点
很多人会觉得人生是有“终点”的,没上大学的时候,觉得考上大学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毕业后发现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然后觉得找个能赚钱的工作就轻松了;没钱的时候,觉得能有几百万就不用奋斗了;没房子的时候觉得有了房子就万事大吉了……这都是很懒很傻的思想,人生哪有什么一步到位,都是边历经磨难边享受啊。
三、无论你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在哪座城市,都要时刻保持学习能力
不管是进了哪所大学,都要靠自学,在学校里自学,毕业后还是要自学。学习的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不是说你拿了毕业证之后就不用奋斗了,而是要坚持学习。不知道你发现没有,那些偏重专业知识的人,比如医生和老师,隔三岔五就要去学习,尤其是医生,仪器更新换代非常快,不学就意味着落伍。所以要时刻保持学习状态,不断进修。
关于学习这件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家有个亲戚在北京做的手术,后来要拆线了,他们本不想再去北京,想在老家的医院拆线,结果医院说拆不了,因为使用的是新型的缝合技术,老家医院拆不来。
我当时听到了就觉得,哇,还能这样!
四、如果你家不属于富裕家庭,那建议选择技术类的专业
为什么呢?因为技术性强的专业,选择的余地要大得多,因为技术是相通的。比如你学了自动化专业,转去做计算机专业是比较容易的,实在做不了也可以去做不需要技术只需要体力的工作;但是只做体力工作的人想转去从事计算机这种技术行业的工作就没那么容易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是技术专业出身,想去做技术,就得从头学起,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都花费得更多。
而且我一直坚信,有一门可以握在手里的技术什么时候都可以养活自己,前提是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五、永远不要因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
人生就那么长,每一天都很珍贵,不是用来后悔的,而是用来蜕变的。后悔是最没有用的,你可以反省,可以吸取经验,但后悔只会挫败自己以往的锐气和判断。要记住,我们永远都要向前走、向前看。
留学经历:打开人生宽度,丰富人生阅历
自从我出国留学后,有很多家长和朋友会向我了解一些关于出国留学的相关问题,例如如何择校,选择什么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如何……我在出国留学前也有很多的担忧,除了学校和专业方面,更多的是担心毕业后的发展,是留在国外还是选择回国;如果选择回国发展,自己的留学经历以及所取的学历证书是否有一定的含金量,国内经济发展迅速,自己会不会跟不上发展……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导致留学前一度有些焦虑。
不论是生活中、工作中还是学业中,遇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决,自己做决定。所以到底要不要出国读书,出国读书的价值在哪里,要看个人的权衡。根据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留学的价值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
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我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不同,有人说我国的教育制度更倾向于应试教育,国外更倾向于素质教育,这种说法我觉得是比较片面的。不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并没有孰优孰劣,只是方式和侧重不同。素质教育虽然能让天赋者更容易被看到,但也会使普通人更容易趋于平庸;应试教育虽然能够最大程度上公平地给大家都提供教育机会,但也免不了会扼杀一些人对学习以外的其他兴趣爱好。不论哪一种教育,都在于给予人启发,引领人前进,所以在家境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能够出国留学,多一份求学经历并非不是一件好事。
二、避开制度成本
高考也好,考研也罢,在维护了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制度成本。以考研为例,一场考试决定一切、每年只能报一个学校、热门专业竞争过大等特点给考研增添了巨大的压力,而动辄两三年的时间成本,也使不少对读研兴趣不大的学生感到焦虑。
因此,对很多人来说,选择出国留学,多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未尝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三、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赛道
国外的很多学校为申请制,而国内大部分的学校为考试制,两者侧重点不同,就会出现有人适合申请制进入大学,有人更适合考试进入大学。有很多考不上“985”“211”等学校的学生,但却有机会可以申请到海外名校榜前五十的学校;也有不少学生申请不到海外名校榜前五十的学校,但在国内却可以进入一个非常不错的学校。所以说,个人的能力不同,选择也不同,去国外留学也是一种选择。如果你在这条赛道上使不上力,那就换一条赛道。
出国与否终究只是个人选择,不存在谁比谁更有优越感,谁比谁更聪明、更有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各类不同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多,仅凭学历这一项定终身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是趁着年轻,还是应该去更大的世界闯闯,多番尝试,探索教育的真正价值,然后静待时变。毕竟有希望,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
四、政策红利
这个主要指针对留学生的一些福利政策,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落户问题,深圳、杭州等城市的人才津贴福利。有的人会因为当地的一些福利政策而选择去国外留学也是可行的。
这里也多讲一点关于大龄留学的看法,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一定要趁早。切忌犹犹豫豫,考虑了一年又一年,学费一年比一年高是个问题,年龄越大牵绊越多也是个问题。
首先就是心理落差的问题,尤其是工作好几年小有成就的,在公司还算个小领导的,到了异国他乡脱离一切人际关系,突然成了学生,而且面对的可能是比自己更优秀、更年轻的同学。如若在小组作业中受到人家的批评指正,落差肯定是有的。
其次就是学习能力的退化,和应届生相比,你脱离学术环境好多年,一下子要回到那个状态比较难,以前学的知识早就忘光了。这时就不光是能力问题了,体力也是个问题,二十多岁时熬夜写个论文几乎是常事,三十多岁可能身体就吃不消了,比刚毕业的年轻人状态会差好多。
同时,出国留学就意味着脱产,一边是大量花钱,一边是放弃现在的薪水,算起来,经济成本加上有可能升职或加薪的机会成本,差不多等于失去了双倍的钱。也许出去几年,国内经济市场大改变,行业风口换了又换,回来搞不好起步比出国之前还低一些呢。
年龄越大牵绊也越多。有的可能已经结婚生子,有的可能父母年岁已大,这些都是学业路上的牵绊,导致你很难下定决心。总之,年龄越大,生活中琐事也越多,无论是时间的管理还是金钱的分配,学习都难免被越挤越靠后,所以一定要权衡好,尽早决定。
不过,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有想法、有冲劲,这些都不是什么困难,在哪里生活都会过得不错,再往前冲一把,结局肯定不会太差。
最后,讲一点我在国外读书和兼职时学到的令我受益匪浅的两个重要的能力。
一、辩证思维的能力
要学会质疑权威,学会批判性地看问题和反向思考,这会让你的思维有很大的提升和扩展。国外的课堂氛围很轻松,对于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如若有不同的理解或见解,都可以在当下说出来,老师很喜欢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
二、讲故事的能力
英文里叫 “Story Telling”,同样一件事你比别人描述得更好,讲得更有画面感、更动人,也是一种能力。因为在工作实践中,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沟通,有“ Story Telling”的能力会让你比别人更容易被人看到,更容易得到机会。
对比一下国内外的企业家,你会发现,国外的一些比较知名的企业创始人都很会讲故事,很会演讲,很会让别人信服他,比如乔布斯,比如马斯克,演讲增加了他们的可信度。
以上就是我从自身经历来谈的对出国留学的一些想法。我一直坚信,多经历,多去尝试,会打开人生的宽度,丰富自己的阅历,拥有不同的机遇。
四章争 取
第 四章
争 取
不要让别人成为自己贫穷的借口
我在新加坡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让我很敬佩的大姐姐。
这位姐姐早年毕业于国内的某大专院校,毕业后去了一家合资公司做文员工作。工作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名名校毕业生。她很喜欢智商高的人,因此哪怕男生家境很差,她还是一咬牙嫁了。
婚后受丈夫的影响,她一边工作一边进修,拿到了我国澳门地区的一个进修学位。后来丈夫去新加坡深造,她就辞职跟了过去。再后来又觉得不能只待在家里无所事事,于是又读了一个其他学位。之后丈夫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读博机会,于是举家迁到加拿大,那时她已经将近三十岁了。有人劝她赶紧生个孩子,毕竟加拿大的婴儿和妇女福利很好,也有人建议她去打工,全力支持丈夫深造,这样丈夫成功留校了,她就是教授夫人了,是全家的功臣。
那段时间她很纠结,找工作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想要找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性工作并不容易,如果是纯体力活,她又觉得实现不了自身价值。
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吗,就只能靠丈夫养了吗?
考虑再三后,她决定在丈夫所在的大学重新从本科读起,读一个她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但如果本硕一起读,至少要花费五年。别人都觉得没有必要,她自己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关键时刻,丈夫告诉她:“你喜欢的事情就去做,家里有我顶着。”
毫不夸张地讲,那时候他们真的是一穷二白,但她对自己说:“我一定不会过得很差。”因为中国人骨子里就很勤劳,他们又很务实,不安于现状。
主意一旦拿定,接下来就是执行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生完第一个孩子后她就去读书,经济来源都系在丈夫一个人身上,她要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兼顾学习。
这样的日子一坚持就是五年。五年后,她以精算专业一等荣誉毕业,拿到了本科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她积极投身到工作中,但也没有停止学习,开始研究投资方面的知识。
人生虽漫长,但关键之处只有那么几步,不管是在家庭里,还是在事业和投资上,都是这样。
经过多年努力,她攒下了一些钱,投资了一些商业地产,增加了家庭收入。目前她的家庭收入来自三部分:工资、个人小公司的利润、房租净收入,这些收入加起来虽然不足以每年一次性付清全款去投资买房,但她有三个独立房屋,因为买得早,房贷已经还完。每年4月份报完税,她就会和贷款经纪人联系,咨询一下如果投资买房的话,今年可以拿到多少贷款额度,要支付多少百分比的首付款,贷款经纪人会根据报税表计算出来。
根据贷款额度、首付金额,她再去有针对性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负担得起的房子。值得一提的是,她从来不会一次性付全款去买房。
她买的房子也不只是在多伦多这样的大城市,而是根据城市产业灵活地购置房产。比如看一个大学城有几万名国际留学生,她就投资学生公寓;一个城市以养老为主,就投资一些老年公寓;如果是工业城市,就买一些工业厂房或者商业地皮。以房滚房的关键词就八个字:因地制宜、地段为王。
国外的房产主要是占地大的独立屋,和国内的市中心公寓有很大不同,但投资上依旧有相通之处。比如,她比较看重房子的地段、景观和结构布局,因为这些是硬件,房子本身老旧或装修过时等则是软件,软件很容易升级,但硬件基本无法改造。
所以如果是硬件很好、软件较差的房子,可以大胆购买,就算是房市低迷期,也不必太过担心。反之,软件很好而硬件差的房子,则不要买,这种房子,市场繁荣期看不出来它的价值,一旦房市变差,它们受到的影响最大。
她说在房价上涨期,要尽可能多地买房,而且是少付首期多贷款,最大限度地利用杠杆贷款,因为在国外,对房产贷款有鼓励政策。比如在新加坡,房产贷款的利息是可以抵租金收入税的,自住房的贷款利息则无法抵税。
所以如果有充足的钱,就先把自住房的房款付清,如果那个时候投资下一套房的首付不够,完全可以通过银行贷款从自住房里借钱,这个操作叫作“Home Equity Line of Loan(房屋净值贷款项目)”,利息很低,年息大概在2%至3%。举个例子,假如你的自住房目前市值250万元,贷款已经付清,家庭年收入有18万元,那么按照规定,可以拿170万元左右的贷款额。
这笔钱可以全额支付两套“Free Hold Townhouse(无管理费联排屋)”后出租,然后再利用这两套房子的租金和自己收入的一小部分去还170万元的借款。十几年后款项付清,而财产上则多了两套连栋房屋。
她说,一个人实现财富自由的方式一共有三种:一是继承,二是结婚,三是自我奋斗。
而她没有祖荫,第一种情况显然行不通;先生又是普通人一个,结婚时完全是裸婚,所以第二条也行不通;因此,只能靠自我奋斗,一起打拼了。虽然起步晚,但她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勤奋和坚持,对生活有规划,而且敢想敢做。很多人比她条件好,但是不能坚持,或者只有想法却迟迟没有行动,时间久了,反倒落在她的后面了。
加拿大是锻炼人的地方,比起国内来,这里生活并不方便,没有人帮忙,家务事不分男女,反倒把每个人都磨炼成了生活多面手。男人下班就带娃、做饭、搞卫生,女人收工后打理院子、换水龙头、修家电,并没有明确的分工,认为什么活是女人该干的,什么活是男人该干的,这样对家庭和睦反倒很有益处。
由此可见,在哪儿生活都有利有弊,但只要有清晰的目标,不怕一时的困难,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总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尤其是为了家庭和孩子,再苦再累,都会不辞辛劳地付出。
普通人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争取多升职加薪,然后学着储蓄、置办不动产,过得未必比一夜暴富的人差。因为提高业务能力,是在职业发展上的投资,硬性存钱和买房,是对时间和未来生活的投资,你第一年咬咬牙买下房子,第二年就不会乱花钱了,毕竟要还月供,而到了第三年你会不由自主地养成存钱的习惯。
再过几年,你就会发现,身边没买房的人,钱都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而你住上了自己的房子,房贷还了一小部分,房子还升值不少。
所以你买的不仅仅是房子,更多的是消费观念的改变,变得更加自律,更有动力。中国人安土重迁,比起没壳的人,你心里是安定的,脸上是自信的。
很多人从父辈那里接收到的信息是女孩子不要工作太辛苦,嫁个优质丈夫就可以了。用丈夫的成就来逃避自己的努力,是最偷懒也最要不得的行为。你就是你,不要拿他的收入和资历,来当作自己炫耀的资本。丈夫富裕了或者有地位,就理所当然地将其当作自己的成就,然后指点江山,教育他人该怎么做,这是不行的。丈夫优秀,你的目标应该是和他一样优秀,让他也为你感到自豪。
这位姐姐和同龄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她没有想着去嫁一个“好”丈夫来改变命运,也没有牺牲自己去成全丈夫,不管生活得穷苦还是优渥,她始终都很清醒。
真正的穷,穷的是斗志。安于现状或者经受不住诱惑,把金钱花在爱面子导致的消费上,而不是给自己的未来投资,那么你还没开始奋斗,未来就已经被花呗、借呗和信贷等消耗殆尽了。但是如果你有很好的规划,足够自律,抵得住诱惑,哪怕起点很低,终究有逆袭的时候。珍惜斗志,远离那些对未来不重要的干扰,然后按照选择的路勇敢地走下去,不要让别人成为自己贫穷的借口。
人生有低谷也挺好的
中学时我各科成绩都比较平均,用班主任的话讲,每门课程的分数都不拔尖,但每门也都不算太低。大学和研究生念的是经济和金融专业,出国后读的专业更是每天跟数学公式打交道,枯燥得很。小学时想过做战地记者,上学后想学考古,脑子里天马行空。
记得高考后的暑假,从来放养的爸爸突然很认真地跟我说:“你要学个正经的专业,要有一技之长,这样万一以后丈夫不给力,家里你还能顶上。”那是对我特别震动的一句话,因为妈妈对我的人生规划,从来都是好好学习做个老师或者医生,然后嫁个好丈夫。
这就是他们思维的差异,母亲替我选择职业以好嫁人为导向,但父亲告诉我,职业是我最后的退路,万一丈夫不行,至少还能养活自己,前者是理想,后者讲的是现实。
爸爸的那段话几乎贯穿了我成年后的人生,我在毕业后找工作时会想,这算不算是一技之长,能不能养活自己?我的日子也过得特别努力,后来跨专业考研,换工作,学股票做交易员,做研究员,再到自己独立做账户,都会在灵魂深处反问自己。
股票交易也算是一技之长,但这个圈子里几乎没有女性,我学着用男人的思维做事,但内心深处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遇到困难经常会哭。好在人生比较顺,总是会遇到贵人。某次和一位前辈聊天,他说之所以肯帮我,是因为在我身上看到了他年轻时的影子,我们做事的风格,还有发脾气的样子都相差无几。他早早对现实做了妥协,丢掉了曾经的梦想,不同的是我比较倔强,宁肯什么都放弃,也要得到想要的东西。他是想做而做不到,所以与其说是帮我,不如说是帮当年的自己。
那一刻我明白,原来有上进心、想过得好并不是丢人的事情,你很努力地生活,看不惯的人认为你很有野心,但你要相信,会有人欣赏你的,所以做自己就好了。
我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基本上自己决定了什么就会去做。很多时候,父母有一个赞成,另一个就会反对,所以成长路上几乎没什么人可以商量,一边跌倒一边摸索。
2017年决定出国留学,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时的职业发展和情感状况都令我迷失了方向,我整个人很颓废,觉得自己很差劲,没有人真心爱我,工作很累不说还看不到希望,于是决定申请去英国留学。所在的学校处在类似于乡下的地方,下课后,我就会跑去湖边看肥鹅,去乡间看绵羊,还有田野里一望无际的草垛。慢慢地,人从用力过猛的状态变得松弛了,以前都是在奔波,在抓取,而那段时间,我的心态调整了很多。
出国学习一方面是对抗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想要进修,也弥补当年放弃港校的遗憾;另一方面,当时国内的同龄人不是在结婚就是在生娃,我不由得感到孤独,觉得如果现在不去,将来有了家,有了孩子,就再也去不了了。
在国外待了近四年,去了伦敦、纽约和新加坡,让我看到了快节奏的大都市是什么样子的,也过上了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老家过的是衣食无忧的小日子,但出去就是穷学生,什么都要靠自己。我方向感很差,胆子也很小,但硬是靠着网络导航,一个人扛着两个大箱子,辗转多个国家。
那是一段特别低潮的日子,主要是心理上的失落感。家人都在国内,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唯一坚持的信念就是要争取学而有成后回国。
有一段日子令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我在新加坡的时候,病得很厉害,紧急入院做手术。我清楚地记得那天股票跌得厉害,群里还有一堆问询的人,我还有网课要上,但已经顾不上了,躺在病床上,忍着疼痛,我用插上长长输液针头的手一一在群里回复完,就被推进手术室了。
对了,手术之前的文件,包括风险告知书之类的都是我自己签字的。三个护士拿着一堆A4纸挨个问我:“这个手术会引起某某并发症你知道吗?”我答:“知道。”
问:“手术可能会造成失血过多,引起休克昏迷等症状,你知道吗?”答:“知道。”
问:“尽管我们会尽全力,但手术还是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这一点你知道吗?能接受吗?”答:“知道,能接受。”
回答完所有问题,不停地在每张纸上签字时,我的身体因为疼痛,抖得像筛糠一般,牙齿不停地打战。那时忽然觉得身边好像没什么人可以依靠。
手术恢复后期,可以自由行动的那天,我躲到卫生间里,顶着39摄氏度的高烧,坐在马桶盖上狠狠地哭了一场,仿佛这些年积累的劳累、委屈和压抑都释放了出来。
我是一个很不坚强、动不动就哭的人,却硬是独自面对了所有的事情,包括做手术。如果说爸爸只是希望我做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我想我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因为在人生最脆弱的时候,我都是自己给自己兜底。
在卫生间哭完,我站起来擦了把脸,整理好心情,回去躺在病床上继续上网课。
还有一件事令我现在想起来都很难过。
我有坚持写文章的习惯,会把文章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也会在平台上和读者分享近期股市的情况。后来有个人觉得我的分析不够专业,便在平台上嘲讽我、诋毁我。起初,我一度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真诚地跟大家解释和道歉,甚至一度有些恐惧网络,不敢打开手机,整个人很焦虑。但我发现,攻击我的人的关注点并不在我的观点阐述上,而是盯着一个点无理由地攻击我。
问题是,这个人觉得用他以为尖刻的方式就能击垮我了吗?并没有。我焦虑了几天后突然冷静下来,一想到连手术单都是自己签的,又干吗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呢?于是他说我什么,我都不在意了。支撑生活的金钱是我一笔一笔交易和投资赚取的,知识和学位是我一次又一次熬夜换来的,就连我的读者,也是我一个字一个字写文章累积出来的。
我没有走捷径,也不是平地冒出来的,我是泥坑里一点一点爬出来的。
好在比较欣慰的是,攻击我的只有他一个人,被他影响的也终是少部分人,大部分都是通情达理之人。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喜欢看我写的文章的人,大多数都是事业和生活打理得不错的人,勤奋、努力、上进,又拎得清,这让我很是感动。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一句话,说人生好的时候别想得太好,差的时候也别想得太差,你笑得太大声,就会把邻居吵到,然后烦恼就来了,烦得久了,快乐也会来,所以心态很重要。
人生嘛,跟A股的行情一样,有牛市就有熊市。有巅峰当然好,但如果多一点谷底也没那么差。好的坏的,只要是生活给我的,就都接受,顺其自然,一点一点往前走就好了。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如何考虑后续的问题才是关键
有人曾问我,你学了这么多年的经济和金融,对生活有帮助吗?这就是大家的一个误区,认为经济和金融只能用在专业领域或者市场经济上,但其实经济思维一样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
有一次我和同学去吃饭,不知道是食物做得不好,还是自己吃不惯,总觉得难以下咽。结账时服务员说最近餐厅在做活动,消费满一定金额会赠送同等金额的食物。一看我们消费的账单,离那个金额数只差几十元。
和我一起来吃饭的同学说:“我们再点个甜品吧,凑个数。”
我想了想表示拒绝,主要原因是本来所点的食物就已经很难下咽,及时止损是最好的选择,接下来的食物好吃和同样难以下咽的可能各占百分之五十,可在我对已经消费了的食物并不满意的基础上为什么还要为那未知的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买单呢?于是我果断拒绝了。
这种情况很多,例如我进行过考察后才报的补习班,在进入一段时间学习后却发现根本不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业掌握程度,我就会果断放弃去上课。有同学跟我说,那你后面的课不去听,学费不就浪费了吗?可是这堂课对于我来说已经浪费了我所交的学费,为什么我还要在其基础上再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呢?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沉没成本,指的是已经付出并且不可能收回的成本。比如你花钱买了个不能退货的产品,那么你已经花掉的钱就属于沉没成本。
生活中有数不清的关于沉没成本的例子,但我想说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当事情还能改变时,就还有成本,但当事情无法改变,变得没机会了,也就没有成本了。
沉没成本意味着我们已经付出了,无法再做出改变了,那么这部分就没有价值了。所以做决策时,一定不要被这部分所干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一定的成本,会让人有一种顽固的非理性心理,变得很不舍得放弃。比如追高了一只股,过了一段时间套住了百分之十,一想到亏掉了十分之一,就变得很痛,就觉得只要没割肉,就不算真亏损。于是一直拿着这只股,直到亏百分之二十,这时候又在想,亏十个点的时候都没有止损,这时候放弃岂不是很傻,说不定很快就回升了呢?于是又忍着,直到套住三十个点、四十个点……
再比如一对小情侣谈了七八年恋爱还没结婚,但感情已经变淡,而且性格和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确实合不来。感情若继续走下去,也看不到改善的希望。这时女方往往会觉得已经耗进去那么多年青春,如果分了,岂不是白费了,而男方也会觉得一时半会儿没找到更好的,索性继续保持下去好了。就这样,不光青春搭进去了,搞不好后半生也埋进去了。
以上场景如果你也有类似体验,那么恭喜你,已经成为下一个经济学术语的典型案例:沉没成本谬误受害者。
沉没成本谬误,英文里叫“Sunk Cost Fallacy”,指的是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沉溺于过去的付出,而选择非理性的行为方式。一句话总结就是:倾注越多,放手越难。这个谬误让你无法意识到,最好的选择是理性地看待过去的投入,要着眼于将来的体验,而不是为了弥补你过去的损失。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为什么会犯这种“为了一片树叶,而放弃整片森林”的错误呢?心理学上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一致性心理在作怪
人在心理上总是喜欢保持一致性,比如,你是某明星的死忠粉,觉得他演的戏特别好看,那么即使你对他的道德水平和私生活缺乏了解,潜意识里也会认为他人品很好。而从理性的角度看,一个人的演技和他的人品根本没有必然联系,但就因为一致性原则在作怪,才会让人把这两者等同起来。
二、侥幸心理的作用
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对相恋多年的小情侣,其实俩人就是怀着某种侥幸心理,认为再相处一段时间,关系也许就能够改善。有的夫妻明明感情不好了,还非要生个孩子,甚至再来个二孩。觉得有了孩子就有了情感绑定,夫妻关系就能好起来。殊不知在一起七八年都无法改善的事情,后续再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性格这个东西,往往是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差,当然我们不排除因孩子的到来而增进夫妻情感的情况。而在炒股中,很多被高位套牢的人也是存有一种侥幸心理,觉得很快就能迎来反弹,然后一等就是五六年,等得黄花菜都生小黄花菜了。
三、损失憎恶效应
损失憎恶也叫损失厌恶,英文里叫“Loss Aversion”,意思是因损失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要远远超过因收益而产生的积极情绪。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两个心理学家做过关于“损失”和“收益”对人造成不同心理影响的实验,他们发现,和收益的喜悦相比,损失对人的刺激要大上一倍。
反映到生活中就是,让你快乐过的东西,可能一转眼就忘了,但让你痛苦过的事情,你可能会记很久,甚至是一辈子。
炒股赚钱的时候,你会忘得很快,除非金额很大,但亏钱的时候会一直印在你的脑海里。
为了消减这种情绪,你往往会做出荒谬的事情,什么卖房炒股,借钱炒股,都不在话下,因为那个时候,人已经失去理智了。这种憎恶损失的情绪经常会被应用到商业忽悠和洗脑上。那种机会即将失去的恐惧和紧张,会让人容易冲动,做出后悔的事!
那怎么样才能避免这样的行为呢?答案就是先忘记已经支付的成本,把精力放在后续所要耗费的精力和带来的好处上,最后再综合评定。
多去面对不确定性,才有可能迎来好运气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上大课很是无聊,因此常常在课堂上做和上课没有关系的事。而坐在我附近的一个男生,每天晚上都会在本子上练硬笔书法,我上课发呆时经常会盯着他写的字看。
某天晚上我无事可做,便想着捉弄他一下,就跟他说:“你把字拿过来给我看看,告诉你哦,我会识字算命。”男孩子一听,便把写的字递给了我。他的字写得细细长长的,跟他本人一样的清瘦,但整体很端庄,看得出来成绩应该不会差,至少凭这干净的字就能得到不少卷面分。我闭上眼睛开始酝酿。
要问我真的会算命吗?当然不会,只是上课无聊做个游戏罢了,但我之前读过很多心理学的书,略知一点点皮毛,想着糊弄糊弄他。于是我先是咳嗽了一声,然后故作严肃地定定神,对他说:“字体娟秀,每一行每一列,没有一处下笔错误,说明你这个人内心是很骄傲的,也很努力、上进,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但你的字落笔很轻,没有力道,说明内心是迷茫的、孤独的,有些不确定性。”
他听完一愣,接着眼前一亮,连连点头让我继续说。我顿了顿,装作思考、探究的表情继续说:“你的字头小脚大,收笔有力道,说明你是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的,对未来的事业也很有野心……”等我巴拉巴拉说完,同学的眼神完全被点燃了,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连连说:“准!准!真的是太准了。”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松了一口气,心想总算应付过去了。
你肯定想问,既然是忽悠,为啥他觉得被你说中了呢?很简单,课上大家都在聊天就他一人在练字,肯定是“很努力、上进”的,而我们都是刚结束高考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活,正在适应中,一时半会儿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内心肯定很迷茫。至于内心独特、对事业有野心这个话术来自昔日的流行语,那就是: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原以为这事翻篇了,做梦都没想到,第二天这个同学就把他宿舍的男生都给带来了,非让我给他们也看看。虽然我胆战心惊,但是我还是轻松地蒙混过关了,虽然说得不一定对,但他们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为什么?因为我用的都是笼统的、模糊性的语言去描述他们的性格,比如内心善良,有好奇心,等等。而提出的问题多半是稍带一点负面的,也就是夹杂一点否定性,比如“你外表看起来阳光,但内心其实挺忧郁的,有很多心事”,此话一出,对方哪怕不信,也挑不出什么错误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一直都正能量满格,而一旦被别人揭示出不为人知的负面情绪时,你会不由自主地顺着对方的话去想,觉得被对方戳中内心了,然后就会相信,觉得对方懂你。
这段“忽悠”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明明是十分模糊且普遍的描述,适用于很多人,但听到的人都会认为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样,给予高度的评价,也会按照主动验证的倾向去印证这些问题的真实性,觉得说的就是自己。
后来,我从书上明白了这样的心理行为叫作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有一个叫巴纳姆的杂技演员,他说自己的表演包含了每一个人都会喜欢的成分,所以人人都喜欢,都以为是为自己设计的。
这个效应被用在星座、血型、性格、命理测算等各个方面,也是江湖术士们喜欢用的把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有没有命运这事呢?有,但“命”和“运”是分开的,大多数人还谈不上“命”这么大的字眼,最多和运气有关。你会发现,很多有成就的人,在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刻,都有靠运气走出去的成分,勤奋、智力和学识都是基础,能不能实现跨越有时靠运气。
但怎样才能让运气好起来呢?
答案是多尝试。你要多尝试不同的事情,才能获得更多的运气,哪怕是买彩票,也要多买才有可能中奖对不对?
以炒股为例,那些赚了很多钱的人,也是走了很多弯路,做了很多尝试,才在运气来的时候,一把抓住,然后成功的。你要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尽量地多去尝试,多去面对不确定性,然后才有可能迎来好运气。
比如年轻的时候,不待在安逸的老家而是去大城市闯荡,因为大城市行业多、不确定性强,你或许真的就有逆袭的机会。
运气就是基于不确定性产生的,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说过,富人和普通人很大的区别在于前者能接受不确定性,而后者害怕风险。不喜欢变,只喜欢稳定,一来二去,和运气就没什么关联了,总不可能你在家什么都没干,巴菲特就找上门来吧。
愿意冒风险,愿意多尝试,机会自然相对更多,好运的可能性就更大。
人生的美好之处就在于去经历、去体验不同的事物,获取从中带给你的成长,这些你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是用金钱买不来的。要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多做尝试,这样才能迎来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