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即凡夫,觉则是佛;迷则为烦恼,觉则为菩提。本来都是一体,因缘只在一念之间。对一切看开了、洒脱了,也就不执着了,不被束缚了。
从坐禅开始调理心性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
——道宣律师
这段偈子,出自道宣大师的《净心诫观法》。弘一大师称道宣为律师,这个律师和我们现代语言中的律师并不一样,这个律是佛教经、律、论三藏典籍中的律,这方面的专家就叫作律师。弘一大师属于南山律宗,也可以被称为律师。
律宗是中国本土的一个宗派,在印度虽然宗派众多,却没有律宗这么一派。所谓律宗之律,主要是佛教修行中的种种清规戒律,按说清规戒律理当是各宗各派所共有的,尽管细节上会有出入,但基本戒律不会有太大差异,似乎没有必要专门形成一个律宗。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土,印度佛教的很多清规戒律仅仅适用于印度本土,拿到中国就行不通了,就必须由中国僧人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关于这种风土人情的差异,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佛陀当年悟道之前进行过六年的苦行,没少挨过饿、受过苦,终于觉得这一套行不通,于是下河洗了个澡,又接受了一位好心的牧羊女的牛奶,这才有了一点体力,在菩提树下打坐了七天,终于悟道成佛。中国僧侣说佛陀悟道那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所以大家在每年的腊月初八这天煮杂米粥来纪念,这就是一直流行到现在的腊八粥。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不用牛奶来纪念呢?原因可能是汉地不大出产牛奶,所以用粥来代替。那么,为什么要用杂米粥而不用更像牛奶的白米粥呢?因为牧羊女提供的牛奶并不是纯牛奶,里边是加了料的,甚至还有肉糜。这又牵扯到一个问题:佛教本来是不禁止吃肉的,和尚们出家讨饭,人家给什么,自己就吃什么,不能挑三拣四,禁止吃肉一来是后来一些大乘僧侣的主张,二来主要是梁武帝搞的行政禁令,是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政策。
佛教经典分为经、律、论三类,在佛教东传的时候,律部经典传得很晚,而中土僧人既然已经形成了组织,要过组织化的生活,就必然需要规矩来规范寺院的生活。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一套合理而有效的规矩,人是很容易腐化堕落的,即便是吃斋念佛的佛教徒,也避免不了。所以在印度律部经典传入中土之前,中土僧人就已经开始自己制订清规戒律了,后来又有一个中土戒律和印度戒律融合的过程。弘一大师博学多才,照我们常理推测,他应该称玄奘那样为经师而不是律师,但他当时就是看到佛门戒律松弛、乱象日生,觉得这时候只有严格执行戒律才是当务之急,这才投入律宗,并且以身作则,持戒极严。
律宗兴于唐代,历经磨砺,《四分律》压倒其他律典,大行天下。唐初,讲《四分律》的分作三大派:相州法励一派被称为相部宗;玄奘的弟子怀素因为居于西太原寺东塔,这一派便被称为东塔宗;道宣居于终南山,这一派便被称为南山宗。弘一大师李叔同就属于南山宗一系,道宣正是他这一派的开山祖师。
道宣这一部《净心诫观法》,释元照序言里称之为“净心之要”。修佛即是修心,修心即是净心,净心为修佛之本。道宣所讲,便是净心的法门。
弘一大师所引的这段偈子,具体见于《净心诫观法·诫观修习安那般那假相观法第二十》,在“夫坐禅要法当有十种”一节。这段偈子是总括十种坐禅要领的,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体会。这十种坐禅要领是:
一者先托静处远于水火禽兽音乐八难土境令心安隐。二者厚敷草蓐中高边下。三者缓带衣裳,节食少饮。四者结加趺坐,左手压右手,闭目合口齿不相啮,端身平视。五者年少腹饱当数出息,年老腹饥当数入息。六者当观出息去鼻远近入到何处,即知气色,初粗后细,下至气海上冲于顶。七者从第一息数至第十,若未至十缘于异想还摄取心更从一数。八者手掌之内置一明珠,系念观珠,心心相续,光明即现,九者如五停观对治现行五种烦恼,随起随治,随分解脱烦恼不行令戒清净,以戒清净故诸天欢喜善神卫护。十者以修定故举动审谛心不卒暴,谦下柔和忍辱无诤,以是功德增长智慧,临命终时他方菩萨来迎神识不遭苦患,诸天世人所共称赞,生于净土见佛闻法永离三涂受解脱乐。自余诸法如经所说,汝当受行成戒定根,根性明利名为净心。
第一,需要为自己找一个安静的所在,不受外界喧嚣的打搅。
第二,要铺好坐禅的草蓐,中间略高,边缘略低。(按:诗僧苏曼殊有一首绝句:“来醉金茎露,胭脂画牡丹。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把坐禅描绘得很有审美意境。)
第三,控制饮食,少吃饭,少喝水。(按:这是有着很实际的考虑的,如果吃多了、喝多了,坐不了一会儿就要上厕所。)
第四,按照标准的坐禅姿势坐好,左手压在右手上,闭上眼睛,上下牙齿之间略微留有空隙,身体坐直,仿佛平视。
第五,静数自己的呼吸。如果年纪轻、吃得饱,就数呼气的次数;如果年纪大、吃得少,就数吸气的次数。
第六,观想呼出之气距离鼻孔的远近和吸气吸到何处,呼气先粗后细,气息下至气海,上冲于顶。
第七:静数呼吸,从第一次呼吸数到第十次,如果中间走神,忘记了次数,那就从头数过。
第八,在掌心放一颗明珠,心神集中于明珠之上,持续不断,光明即现。
第九,以五停观对治五种烦恼,随起随治。(按:五停观,又名五停心观,是使妄想烦恼停止的五种修行方法。具体来说,在坐禅的时候,种种妄想烦恼如果出现,是哪一种妄想烦恼,就用五停观的哪一观来消除。如果起了贪念,就用不净观来消除;如果起了嗔念,就用慈悲观来消除;如果起了愚痴,就用因缘观来消除;如果起了业障,就用念佛观来消除;如果心神散乱,就用数息观来消除。具体内容可见道宣《净心诫观法·诫观五停心观法第三》,此处不细讲。)
第十,修持禅定,心如止水,谦下柔和,忍辱无诤,以这般功德增长智慧。临终之时,菩萨前来迎接神识,顺利便当,从此往生净土,从佛祖处亲聆佛法,永离轮回。(按:神识是一个在佛学中颇有争议的概念,大略相近的概念有心神、识神。现在大家都会说“心神不宁”这个词,不觉得有多么深奥,而“心神”原本是个佛教概念,是指心中的所谓识神。识神的讲法非常玄妙,大略来说,所谓识神,在有些佛门宗派那里被当作轮回的主体。后来佛教传到中国,心神大约就等同于灵魂,心神不灭也就是灵魂不灭。)
关于禅定,大家看和尚打坐,只不过是呆若木鸡地坐着而已,其实禅定不是那么简单的,以上这十种坐禅要法也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各宗各派都有不同的讲究,禅宗六祖慧能甚至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坐禅理论,重新给坐禅与禅定以新的解释,认为“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认为“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这种法门也一度大行天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修佛也是一样。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弘一大师引述的这段偈子,就是紧承这十种坐禅要法之后的一个总括与补充,意思是说,凡人修佛,自家事只有自家知,不必去向别人说。你言谈之间若不慎重,反倒会招致听者轻侮佛法。勤修道,少说话,人要稳重才能积累道行。远离喧嚣,幽然静处,端正思维,把自己管好,莫论他人过失。若聋若盲,一副无知的样子,而内心充实,怀有法宝,悠闲清静以生活,勇猛精进以修道。
这几点,即便不是作为修行,而仅仅作为个人修养,也是难能可贵的,归根结底,无非是“稳重”二字。言谈举止,多一分稳重,少一分造次,心就越静,外物也越是不能扰乱你。
“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不仅是修佛之人,但凡有修养、有积累的人,往往会谦退宽和,而越是修养差、积累浅的人,越容易自以为是、眼高于顶。这实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常态。如果修养不到,那就多用戒律规范自己,但观己过、莫论人非,庶几可以少造口业。
穿衣吃饭都是修行
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
——翠岩禅师
《警僧铭》讲的并不是什么高深佛理,而是最基本的持戒功夫。
上面这段偈子,便是出自翠岩禅师的《警僧铭》,见录于清代同治年间净土法门的《净土神珠》,为净土宗高僧玉峰古昆所辑。
佛教宗派无数,修行法门万千,但从最高处来讲,至理相通,从最低处来讲,基本功也是差不多的。大家不要小看这些基本的持戒功夫,一天两天做下来并不很难,难的是持之以恒,而如果真能做到持之以恒,便会“因戒生定”,传统修行的第一步功夫就算完成了,下一步就该“因定生慧”了。前边讲过贪、嗔、痴是谓三毒,还有戒、定、慧是传统修行的三大步骤。这个“慧”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般若智慧,是佛教特殊的大智慧,当你由持戒步入禅定,再由禅定获得般若智慧,就能够洞明一切,达到解脱境界。解脱之路有很多,戒、定、慧的这种解脱路线被称作智慧解脱。
翠岩禅师的《警僧铭》被玉峰古昆辑入《净土神珠》,净土法门的解脱法门不是靠般若智慧,而是靠强大的愿力。修行者发宏愿往生净土,每天无数次口诵佛号,与阿弥陀佛产生感应,以求临终之时获得西天接引,这就是净土宗的修行大略。
是般若解脱还是净土解脱,并没有对错之分,也无所谓哪个方法更好,关键就看哪个方法适合你。玉峰古昆大师有过一个《劝利钝各修偈》,说:
奉劝利根智慧者,应当日夜看经教。
看通一切妙法门,到处弘扬将恩报。
或宗或教或戒律,切荚执一令人笑。
以此功德愿往生,上品上生必先到。
奉劝钝根障重者,应当念佛休看教。
佛既慈悲劝念佛,急急须求西方到。
方合弥陀经中义,方合六方诸佛言。
方得临终心不乱,方得弥陀现其前。
这段偈子,先是奉劝那些资质好的人,应该勤于诵经,洞悉经中奥义,然后四方弘法、广布德泽;又奉劝那些资质差的人,要他们不必辛苦读经,不必去困惑于经中奥义,只要一心念佛,坚持不懈,临终之时心净不乱,阿弥陀佛便会前来接引。
古昆大师的这段偈子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好好体会的。佛经当中,每每会提到诵经弘法的益处胜于一切,这简直都成了佛经的固定体例,实在是老生常谈了,但现代很多人往往推崇所谓的实修,贬低读经的好处,真不知这是从何说起。也许是不曾数典所以忘祖吧,能够净心读经的人实在是越来越少了。再说,实修的方法也不是凭空而来的,一点一滴都是前人经验之总结、训诫之积累,就像上一节讲的道宣大师《净心诫观法》的十种坐禅要法,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学习体会,这个禅究竟从何坐起?
实修的方法也有很多,或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所谓,要么读经,要么禅定,可以二选一,或如古昆大师的这段偈子所谓,资质好的人应当读经以明义、弘法以劝世,这是最了不起的实修。而资质差的人可以不去读经,只要念佛,但这绝不是说念佛才是实修而读经不是。
无论是净土还是般若,入门功夫都还是要做扎实的,这应该也是玉峰古昆把翠岩禅师的《警僧铭》收进《净土神珠》的一个主要原因。《警僧铭》顾名思义属于铭文,是座右铭的性质,应当被工整抄写,挂在禅房之内,时时敦促自己、警醒自己。《警僧铭》的全文是:
风一披缁,便非庸类;岂可泛常,仅同俗辈。
立志立心,宜勇宜锐;处众处独,宜韬宜晦。
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
随动随静,忘外忘内;离圣离凡,拔群拔萃。
一粥一饭,信施信魄;饱享饱餐,须惭须愧。
勿效庸僧,成群逐队;说李说张,杂痴杂秽。
争是争非,夸能夸会;本性本真,尽盲尽昧。
凡戒凡律,或犯或背;虚朝虚暮,丧月丧岁。
可悲可怜,必沉必坠;常警常醒,灭殃灭罪。
大意是说,只要披上袈裟,就不再同于俗人,言谈举止都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修佛并非易事,应当立下大志,勇猛精进。无论是处在人群之中,还是孤身独处,都应该韬光养晦,如同盲聋,不求逞言善辩,不求闻名显达。动静之中,物我两忘。日常生活之中,一粥一饭便应知足,如果吃好吃饱,应该感到惭愧。不要效仿那些庸僧,成群结队说三道四,心中不净,乱论是非,到处逞能争胜,不知潜心苦修。这样一来,本性本真将会尽失,根本不是修佛之道。潜心修行,应当遵守戒律,时常警醒自己,尽力消除恶业,不要堕入泥途。
这段铭文,弘一大师在《寒笳集》做过全文收录,可见重要。我们到现在应该可以看出,弘一大师辑录佛经,并不注重那些高深玄妙的义理,不做复杂的空有之辩,不做妙曼的唯识之论,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功夫,诸如贪、嗔、痴要戒,戒、定、慧要修,日常操守,简单事理,对于佛门之人来讲,这些都是修行的基本功;对于世俗之人来讲,这些也都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简单易行,贵在坚持。
不要等渴了才挖井
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
——黄檗禅师
福建清县以西,有一座山盛产黄檗,故被称为黄檗山,山中有寺(即后来著名的万福禅寺),唐代希运禅师驻锡于此,故称黄檗希运。黄檗希运是禅宗大德百丈怀海的弟子,又教出了一个著名的弟子临济义玄,是临济宗的创始人,所以万福禅寺被尊为临济宗的祖庭。
黄檗希运是禅宗的名人,唐宣宗即位之前曾向黄檗学佛,还挨过黄檗的打,这便是“黄檗礼佛”的一桩著名公案。后来唐宣宗即位,黄檗便做了宣宗的国师。
黄檗希运修为深、名气大,语录和公案留下了不少,弘一大师所引的这段话就是黄檗的一段语录,在《缁门警训》和《禅关策进》里都有收录,文字上略有出入,《禅关策进》更评之为后代参公案、参话头之始。
我们都知道机锋公案是禅宗的一大特色,以为这就是禅宗的本来面目,事实上这种风气是比较后起的——我们看传说中的禅宗东土第一祖达摩,他是传授《楞伽经》的,和机锋公案全无关系;再看六祖慧能,他应该算是禅宗真正意义上第一代祖师,但一部《六祖坛经》也都是老老实实说话、规规矩矩教人,个别出现一两个话头,也都会把其中道理讲个清楚,没有拿个“不可说”来故弄玄虚的,慧能甚至对这种“不可说”的作风表示过非常明确的反对意见。现代人很少去读原典,以为禅宗全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风格,被机锋公案搞得目眩神迷,越是看不懂的就越觉得深不可测,这都是不知读经、不求甚解闹的。(关于这个问题,详见《八戒说禅》。)
黄檗禅师这段话,《禅关策进》认为是后世参公案、参话头之始,参的是赵州和尚的一则公案。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看,会发现黄檗仍然没脱离老老实实说话、规规矩矩教人的路数,其间意蕴是有迹可寻的,和后来禅宗末流那些玄而又玄、自欺欺人的东西不可同日而语。
据《禅关策进·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这段话的上下文是:
……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平日只学口头三昧,说禅说道,呵佛骂祖,到这里都用不着,只管瞒人,争知今日自瞒了也。劝尔兄弟家,趁色力康健时,讨取个分晓。这些关棙子,甚是容易。自是尔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只管道难了又难。若是丈夫汉,看个公案,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但二六时中,看个无字,昼参夜参,行住坐卧,着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心心相顾,猛着精彩,守个无字,日久岁深,打成一片,忽然心华顿发,悟佛祖之机,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头瞒,便会开大口。达磨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阙。到这里,说甚阎罗老子,千圣尚不奈尔何。不信道直有这般奇特。为甚如此?事怕有心人。
评曰:此后代提公案、看话头之始也。然不必执定无字,或无字,或万法,或须弥山,或死了烧了等,或参究念佛,随守一则,以悟为期。所疑不同,悟则无二。
这一段是黄檗禅师训示徒众的话。黄檗说:“我且来问你们:当你们临终之时,靠什么来解脱生死?修行要多靠平时的努力,只有平时的功夫下足了,在紧要关头才会大受用,切不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到时候手忙脚乱,前路茫茫,乱钻乱撞,那就糟了。有些人平日里只学了一些口头禅,但是说禅论道、呵佛骂祖,到这紧要关头全不管用。平日里只是自欺欺人,这时候才晓得深受其害。我在这里奉劝大家,趁着身体还好的时候,把生死大事讨个明白。生死事大,一些关键要害并不是很难弄懂的,只是你们不肯下决心、花工夫,只知道报怨太难。你们若是男子汉,就看看赵州和尚的这则公案。有和尚问赵州说:‘狗有没有佛性?’赵州回答说:‘无。’——你们就时时刻刻思考这个‘无’字,白天想完了夜里想,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拉屎撒尿,不管什么时候,只是专心致志地守着这个‘无’字,年深日久,你自己就和这个‘无’字打成一片。某一天才可能忽然间心花怒放,顿悟佛祖的深意。这时候,你便不会再为天下老和尚的舌头欺瞒,就可以放出大话:‘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事。’到了这种程度,别说什么阎罗老子,就算千位圣人也奈何你不得。你们难道不相信佛法就有这般神奇吗?为什么能有这般神奇?道理很简单:‘事怕有心人。’”
黄檗禅师对赵州这则公案的讲解,可以使我们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