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书名:别让好脾气害了你 作者:周维丽 本章字数:11111 下载APP
真正做自己,不要总是迎合别人
很多人为了确保自己和他人(社会)一致,会改变自己的立场和想法,迎合他人。盲目地迎合他人会导致自己失去判断力,丧失自我的精准定位,所以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做自己。
勇敢做自己,才能赢得尊重
心理学家经常会提到一个词: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去活,可以变成某一类人,或者自由地去做某一类事,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超能力、巨大的财富。在潜意识中,人的想法是最真实的,每一个人要想做什么就一定会产生类似的想法,这一点是不可能被掩饰的。比如在梦中,个人意愿会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几乎没有人会在梦中这样告诉自己:“不行,我不能这么做,我还需要考虑到其他人的情绪。”梦里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会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呈现出来;梦里的人总是对自己充满信心,没有人会质疑自己。
除了做梦,心理学家会对一些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催眠治疗,就是让对方将潜意识中的想法全部展示出来。潜意识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潜意识的自己往往具有更多真实的东西。但人们是否愿意像潜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去生活呢?这里涉及另一个概念:意识。
与潜意识相对应的就是意识,对于意识,人们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现实生活的一种感知和反应,是可以进行推理和选择的,比如当人们从梦中醒来并回归到现实,很多时候就会变得身不由己,就更多地会被现实环境所左右,变得遮遮掩掩,一言一行都可能是自己的刻意隐藏和伪装,而这么做的目的通常就是迎合他人的眼光,塑造他人眼中的完美形象。
在意识层面,很少有人会从容做自己:在种种压力面前,人们害怕做自己,害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害怕表现出自己的真实形象,害怕做出决策,害怕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性格,人们总是在环顾四周,看看自己适合成为什么人,或者在猜测和揣度“别人希望我成为什么人”,这种屈从和身不由己的好脾气往往会剥夺个人的自主权。
许多人会懊悔“我本不该干销售,我讨厌打扰别人”,或者说“现在证明了我不是当经理的料,我没法很好应对这个工作,有时候我情愿自己闷头干活,而不去管别人”。当人们在抱怨自己与工作格格不入的时候,或许更应该想的是“当初我为什么就听从了别人的劝告”,为什么当时自己不立场坚定地否定他人,为什么不站出来反抗,而要将命运放在他人手中?
苛刻的成功学家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命运尊重那些自主自立的人。”但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怯懦地隐藏自己,都在按照他人的意愿生活,都在遵循他人的指示去做事,而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他人的尊重。
说起彼得·巴菲特,可能许多人都感到陌生,但是说起他的父亲沃伦·巴菲特,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积累了几百亿美元的财富,他本人也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按照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巴菲特应该让自己的子女进入公司打理生意,或者安排他们掌管自己的商业帝国。
实际上沃伦·巴菲特也这么想过,但是孩子们似乎都有自己的主见,其中彼得·巴菲特从事音乐创作工作,他的哥哥霍华德是农场主,每日和牛羊、玉米以及土豆打交道,姐姐苏茜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几个兄妹并没有像其他富豪家庭一样,跟随父亲的脚步,或者按照父亲的意愿从商,他们都拒绝命运的安排,勇敢地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彼得曾写过一本书《做你自己》,提到“富有的家长为子女铺路时,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加入家族企业,或引导他们进入先辈的成功领域”,投资人不断劝说彼得,让他进入父亲的公司,然后安安心心继承家业,那样就可以比其他人更早地通往成功之路。一些同事也认为彼得似乎有些死脑筋,毕竟他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他愿意就能够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这些言论让彼得一度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表面的善意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是儿子的梦想,还是父亲的权威和对继承问题的考虑?”彼得认为任何人都不要盲目服从他人的安排,否则个人一辈子的梦想都会就此摧毁。
面对外界的质疑,彼得曾经坦言:“事实上,我和父亲做的是一件事——我们都在做自己热爱的事。”虽然相比于父亲的成就,彼得·巴菲特的工作几乎微不足道,可事实上,他却比任何人都要觉得快乐,而且他也在自己的能力和工作范围之内获得了成功,这让他获得了其他人的尊重。
“勇敢做自己”,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也是个体生存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它关系着个人的自主权问题,关乎个体的责任感。如果将“做自己”进行剖析,可以分成三大类:成为什么人、希望做什么、希望怎样去做。通俗来说就是“我是谁”“我要做什么”,以及“我要怎么去做”的问题。
“我是谁”是社会角色问题,其矛盾的焦点在于人们是想要成为自己原本归属的那一类人,还是成为他人理想中的那一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戴着面具生活,不同的面具代表了不同的身份,但面具背后则是对于社会、对于环境、对于他人的妥协,以及个人身份的迷失。
“希望做什么”是个人职业问题,其矛盾的焦点在于个人是否有权利对自己所做的事做出选择,他又是否有意愿做出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感慨自己有很多喜欢做的事没有做,原因就在于老板、朋友、家人总在旁边提醒他们应该做什么,而他们只会一味妥协与退让。
“希望怎样去做”代表了一种能力的认知,而很多人是欠缺这种认知的,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和选择缺乏信心,即便自己真的有什么好的计划和点子,最终也会因为软弱的个性而屈从于他人的安排。
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脾气很好”的老好人,这些人一直都在试图缓和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一直都在主动逃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但是过好的脾气也磨掉了自己的棱角,并且让自己失去了存在感。无论是谁,想要赢得尊重,就需要弄清楚“我是谁”“希望做什么”“希望怎么做”这三个问题,这是找回自己的一种基本方式。
正如美国作家爱默生所说:“愚蠢的妥协调和是小人的伎俩,它为渺小的政治家、哲学家和神学家所崇拜。我们今天应该确凿地说出今天的想法,明天则应确凿地说出明天的意见,即使它与今日之见截然相悖——‘哎呀,这么一来你肯定会被误解的!’——难道被误解是如此不足取吗?毕达哥拉斯就曾被误解,还有苏格拉底、路德、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还有古今每一个有血有肉的智慧精灵,他们谁未遭误解?欲成为伟人,就不可避免地要遭误解。
“人往往懦弱而爱抱歉:他不敢直说‘我想’‘我是’,而是援引一些圣人智者的话语;面对一片草叶或一朵玫瑰,他也会抱愧负疚。他或为向往所耽,或为追忆所累;其实,美德与生命力之由来,了无规矩,殊不可知;你何必窥人轨辙,看人模样,听人命令——你的行为,你的思想、品格应全然新异。”
立场坚定,做一个有原则的人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的安全感,不像其他以人或事为基础的系统,受制于频繁的变动,我们了解正确的原则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我们大可放心仰赖之。”
“原则不会对事情反应,不会乱发脾气,不会以多重标准对待我们,不会跟我们离婚或与我们最好的朋友私奔,不会捉我们的小辫子……原则是深远而根本的真理,是正统的事实,是紧密交织着正确、一致、美德和力量的尼龙绳,贯穿着你我的生命结构。”
对于信守原则的人来说,他们不会轻易为他人大开方便之门,不会为了个人利益或者人际关系而违背准则,但多数人可能会在原则面前游移不定,一旦自己的原则被他人违反了,人们会怎样对待这些事?一位部门主管这样说道:“我尽可能地想要保持同样的做事风格,尽可能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但我知道这是难以办到的,无论是求别人做事,还是别人求你做事,原则都是脆弱的。”
一位职业经理人这样说道:“每个人从一开始都会给自己制定一杆秤,明确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不过对于多数人来说,一旦事情发生了变化,别人就可以轻易让他们变更原则,或者说他们自己很快就会对原则做出调整。”
原则有时候看起来最稳定,但是对于一些“老好人”来说,恰恰是最脆弱的。人们不妨先给“老好人”画个像:这种人怕得罪朋友,影响人缘,不拥护自己。怕坚持原则得罪老板,影响自己升职加薪;怕得罪各部门负责人,被疏远孤立,伤了和气;他们在推进部门的工作中,对于存在的问题,总是避重就轻,对不良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知不对,还袒护下属。他们总是明哲保身,不讲原则,缺乏正气。在他们的眼里,谁也不得罪,就是最好的处世之道,但事实恰恰相反,一个不讲原则,对谁都说好的人,往往难以找到一个稳定的立足点。
李力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他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非常注重原则性,并且绝对不会轻易动摇。
李力的原则性不仅仅体现在工作当中,即便是生活中,他也不会轻易改变原则,甚至不惜得罪他人。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在成都喝冰镇啤酒,卖酒的小姑娘拿出来的啤酒不是冰镇的,李力见到之后立马翻脸,非常严肃地说:“你说啤酒是冰的,如果没有,你应该告诉我。如果你说有冰的是为了把我们哄坐下,那你是在骗我,我不吃了。”说完这句话,李力黑着脸就离开了,朋友们劝也劝不住。
还有一次,一个生意伙伴想拿到李力公司的项目,不过李力审查了下对方的资源和能力,发现对方根本没能力做好这个项目,李力拒绝了对方的请求。眼见李力不给自己卖人情,这个生意伙伴有点慌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意,他主动找到李力,并且下跪请求李力帮帮忙,一般人面对这样的情形早就心软了,可是李力却认为自己坚决不能违背原则,不能违反公司的规定,于是坚决拒绝了对方。这个生意伙伴见到老朋友如此“冷酷”,最终和李力翻脸,而李力对此也毫不后悔。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李力脾气不好,不懂得如何做人,不懂得人情世故,但实际上李力是一个比较好相处的人,只不过他所谓的好相处是建立在不触犯原则的基础上的,而在任何违背原则的事情
上,他都不会妥协。
王谦是一家企业的总裁,也是一个讲原则的人,他在创业初期,就明确告诉下属:“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利益而改变自己,也不希望你们会因为利益或者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做事原则,谁在工作中都会面临困难,谁在工作中都会遭遇各种挑战,但我们不应该轻易退缩和妥协,更不应该违背自己的原则,即便我们可能失去工作,即便可能关掉自己的公司,都要坚持原则至上的态度。”
某一年端午,王谦在内部举办了端午节活动,当时有3个程序员设计了一个盗刷小程序,然后在端午节当晚的活动中利用盗刷技术刷走了10盒粽子以及一些小礼品,结果王谦知道后直接做出批示:参与作弊刷粽子和礼品的员工,当天下班前就必须离开公司。很多人认为他有些小题大做,毕竟这一次的活动本就是娱乐大家的,而且区区几盒粽子以及几个小礼品根本不值钱,因此没有必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可是王谦却认为盗刷行为已经严重触犯了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因此必须给予严惩。
对于那些立场坚定的人来说,他们不容许任何违反原则和规定的情况出现,考虑到现今的人际关系策略,尽管他们的动怒有时候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会被人当成铁石心肠、不懂变通、教条主义,但坚持原则其实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特质。
如果不符合心意,那就不妨坚持己见
K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家庭条件还算不错,父亲一直期待着他能够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医生,还刻意要求他选择医科大学。不过对K来说,他真正感兴趣的是美术,而且他的美术功底非常不错,在整个高中期间,他一直背着父亲偷偷跟着美术老师学习。而反观医学,他根本不感兴趣,而且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潜质。
正因为如此,他始终没有将父亲的话记在心上,反而一直都在试图往美术方面发展。在即将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父亲再次找K谈心,目的就是逼迫他选择医科大学,向来对父亲言听计从的他,这一次选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报考大学志愿,他不希望放弃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做的事。
那一天,父亲联合家中其他成员一起劝说K,希望儿子能够报考XXX医科大学,考虑到儿子预估的成绩已经远超过该学校的分数线,因此父亲特意找到了该学校的一位副校长——这是自己当初的老同学,他希望对方以后可以帮忙照顾儿子。父亲所做的一切都让K感到为难,可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对父亲说“不”。
其他一些朋友也反对K学习美术,毕竟相比于美术,医学的实用性更强,说句更加现实的话,学习医学不仅可以在医院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且收入也不错。更重要的是,学医还可以帮助更多的人预防和缓解病痛,社会价值也很高。学习美术的人则不那么好找工作,一般的人可能会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K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可是对他来说,学习美术以及从事美术工作都会让自己更有成就感,而且他的美术功底赢得了专业人士的认可,自己没有理由放弃这样的选择。
正因为如此,K选择了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了最感兴趣的美术专业,而正是这一份坚持和执着,让他在之后成了本地最出色的画家,他还在当地博物馆举办了多次美术展览。
有人做过调查,发现许多优秀的人都具有类似的气质,在很多方面,他都愿意一意孤行,而这种一意孤行的做法不过是自信的一种体现,他们并不是“偏执狂”,也不会盲目地坚持己见,而是对自身能够把握住的东西保持必要的信心,保持坚定的立场,为了排除外在的干扰,他们不得不变得更有主见,不得不让自己变得更具个性。
一个有趣的现实是,真理永远掌控在少数人手中,大众有可能会产生更宽泛的思路,但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真正了解到问题的本质。古斯塔夫·勒庞曾经在《乌合之众》中这样说道: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孤立的个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应行为的能力,群体则缺乏这种能力。”
“首先是每一个人个性的消失,其次是他们的感情与思想都在关注同一件事。只接受暗示的力量影响,对一切明确的告诫置若罔闻,像一个睡着的人,理性已被抛置脑后,当时间做完其创造性工作之后,便开始了破坏的过程。”
在古斯塔夫·勒庞看来,群体性的探讨往往会导致盲目,这种盲目具有传染性,而个人如果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就能够更加理性地进行分析,个人会对所要探讨的问题进行归类,会进行自省和参照,会产生更多的逻辑思维。
也就是说,人们通常需要懂得倾听和尊重其他人的想法,需要懂得尊重民主的沟通程序,但是在某些关键问题上,他们必须牢牢掌握自主控制权,必须自己去做出决定,而不是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那些成功人士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儿独断专行的特质,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民主精神,只不过在很多时候,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看法。
尽管一意孤行的行为常常让人感到不悦,但有时候却很有必要,为了将自己的意志落实,人们有时候必须纠正以往那种好脾气,必须展示出强硬的一面,优柔寡断和迎合他人都可能导致好点子被埋没,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自己。因此如果一个人有信心、有把握,且认定了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确的,就不要轻易退缩或者委曲求全,而应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表现得更加强势一些,毕竟对于掌握真理的人来说,一意孤行反而让自己更有魅力。
作家马库斯·白金汉在《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段话:
正如弗兰克·福山(Frank Fukuyama)在《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中所述,自古以来,许多最睿智的思想家都认为,“希望被别人尊为非同凡响的杰出人士”是人类的本性。“柏拉图讲到气魄(thymos)或‘精神’;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讲到人对荣耀的渴望;霍布斯(Hobbes)讲到人的骄傲和自负;卢梭(Rousseau)讲到人的虚荣心(amour-propre);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讲到人对功名的热爱;詹姆斯·麦迪逊(James Madison)讲到人的野心;黑格尔讲到认可;尼采则把人描画成‘长着红脸蛋的野兽’。”这些思想家并不是说,我们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们只不过想表明,我们每个人从心底都渴望被别人视为值得尊敬的人;而且这种愿望极为强烈,以至于我们愿意冒死亡或伤残的危险去实现它。
我们大多数人不需要黑格尔、尼采或柏拉图来说服我们,而能凭直觉感受到这一点。在我们的所有人际交往中,从球场上的争吵到反抗压迫这一人类最崇高的抗争,我们都听到道德权威的声音在说:“给予我做人应有的尊严。”
对于任何人来说,相信自我以及坚持己见的个性,正是赢得他人认同的关键,而这也恰恰是体现个人尊严的一种绝佳方式。
分歧面前,更要表现得自信一些
许多人都会出现自我价值保护的现象,自我价值保护是自己对自身价值的心理支持,其基本目的就是防止他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贬损和否定。一般来说,自我价值的确定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确立的: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自己就是怎样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和评价非常在意。一旦他人不同意自己的看法,一旦他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人们自然会将自己和对方对立起来,并且想尽办法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可是对一些好脾气的人来说,他们非常担心不同的立场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所以当分歧出现的时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的作用非常小——他们会抑制这种辩解的冲动,以确保自己不会对他人的评价、理念、想法产生太多的质疑。
比如有的人在会前极力宣扬自己的主张,可是当反对意见出现时,可能会临时改变自己的立场;有的人与人争论某个话题时,常常会被对方说服,或者直接屈从于对方,这会让他们陷入被动状态。最常见的屈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和尊重有关,出于尊重他人的心理,人们面对分歧时可能会这样提醒自己:任何一个团队中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人,任何一次讨论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忽略这些所谓的“异类”很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可能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糟糕,因此应该给别人更多表达的机会。
这是对其他人看法的一种尊重,但是尊重并不意味着屈从,在尊重他人意见的同时,坚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两者并不矛盾,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勇敢而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正是对他人最大的尊重。
第二种和自我怀疑有关,在没有绝对的把握说服对方时,人们更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并且担心一旦无法获得成功将会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更愿意提前做出妥协,迎合对方的观点。一家调研公司曾对摩根大通、通用电气、IBM等数十家跨国公司进行调研,发现至少有一半人在面对他人提出的不同意见时感到困惑和犹豫,他们会动摇自己的信心,认为自己可能真的出错了。
第三种和纠纷有关,人们总是会习惯性地寻求共识,他们会认为冲突和摩擦有害无益,当分歧出现时,为了避免引起纠纷,甚至引火上身,人们会对他人采取更温和的态度,为了不让分歧演变成为争吵,他们会选择忍让和妥协。这时候,他们会思考如何大事化小,会思考“我该如何向他们靠拢”。为了防止发生对抗,他们更容易推翻自己的观点。这些温和派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得罪其他人时,会选择保持沉默或者直接避开争论,并积极讨论建立某种共识的可能性。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心甘情愿地迎合别人的观点。当然,这种一团和气并不见得都是好事,至少很多管理者不愿意见到这些,毕竟任何一个团队中可能都需要一条活跃的、捣蛋的鲶鱼,否则就可能变得死气沉沉。
第四种和直觉体验有关,人们通常都是凭借直觉与人打交道。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适合和不适合打交道的人,这通常会导致我们在一些和自己立场不一致的人面前表现得不自然,这种不自然会削弱自信心,打乱自己原有的节奏。许多人在面对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想法不一致的人时,就会变得“羞涩”和“不习惯”,这会让他们丧失原有的优势。
最后一种是取悦因素,人们通常会怀疑自己的表现不够好,还不足以让对方将自己排在第一位或者第二位,为了确保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起“优先位置”,他们会做出进一步的退让和牺牲。
如果对这几种想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心理因素会导致人们自信不足,无法强化和坚定自己的立场,且不能按照意愿行事。这意味着自己辛辛苦苦制定的方案轻易就被否定和放弃,意味着自己的发言权和选择权将会进一步被削弱,意味着自己的选择将会变得无足轻重,更意味着自己将博弈中的主动权拱手让人。这一点在生活中经常发生,那些迎合他人的人往往会逐渐被边缘化。
一个人是否自信,有时会决定他将在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不过多数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他人的水平并没有一个准确的了解,有时候他们只是进行简单的察言观色而已。
很显然,人们由于习惯性地想要让自己远离麻烦,而削弱了自信心,在这里,认同自我似乎成了一种冒险的游戏,但这种认同在多数时候是有必要的,这是定位并认可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不要放弃与人争辩的机会,哪怕自己有可能是错误的,也要昂首挺胸,给自己一些信心。
萧伯纳曾经是一个口才很差的人,可即便如此,他依然信心十足地与人争辩,并且在大众面前发表演说,人们不断取笑他、质疑他,可是他看起来丝毫没有因此而感到自卑或者妥协。他曾这样回忆:“我是以自己学会溜冰的方法来做的——我固执地、一个劲地让自己出丑,直到我习以为常。”
争辩和讨论并非总是向着自己这一方,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真知灼见,但是在交流的过程中,在试图与人进行辩论的时候,应该表现出来的气势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尽可以在谈判中被人说服,但不能在谈判中弃械投降。
所以,无论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在分歧出现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以自信的口吻去面对他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撒一撒脾气,可以适当展示自己的目标、权益和信念,这样做或许会赢得更多机会。
避免有求必应,懂得拒绝别人
有人会将当好人当成一份责任,而这份奇特的责任意识会促使他们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诺言负全责,无论对方提出什么要求,无论对方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他们都会选择无条件地迎合,并且认为自己的名声就建立在这份责任心上。在某些时候,他们会相当自觉,而别人也会认定这些人说到做到,可是这种乐善好施往往让人力不从心。
NBA球员几乎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千万美元的大合同,即便是一些边缘球员每年也能领到几十万到几百万美元的薪资,这么多钱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足够生活了,可一个讽刺的现实问题是:多半NBA球员在退役后面临破产。人们甚至都没法想象,这么多的钱究竟去了哪里。
肆意挥霍显然是最大的一部分,其中包括逛夜店、买豪宅豪车、购买各种奢侈品、参与赌博、胡乱投资,还有一个原因也很致命,那就是施舍那些穷人朋友。大部分NBA球员都来自贫民窟,他们不仅缺乏理财知识,而且还注重义气,对朋友几乎有求必应。所以当某个球员获得一大笔工资后,往往会无条件地供养一大群酒肉朋友,这些人会像寄生虫一样将球员的资产腐蚀一空。
很多人会将“有求必应”作为人格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大度”“心软”、富有“同情心”是他们的标配。这些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渴望扩大自己的圈子,总是希望拉更多的人入伙,他们处处避免排外情绪的出现,无论什么人来求,他们都来者不拒。他们由于不希望有人受到伤害,不希望因为某一件事而破坏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多数时候都在扮演大善人的角色:一旦有人求助,他们就会表现出侠骨柔肠。分享是有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要无条件地接受他人的盘剥,很多时候,无原则、无条件地帮助他人就是一种对自尊的践踏,就是肆意地增加自己的负担。
还有一些人则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摆脱麻烦,他们对于身边人接二连三的请求,甚至是一些无理请求,早就感到无比厌烦了,问题在于他们并不想把关系弄得太糟糕,或者说他们碍于情面并不好意思直接开口拒绝。有时候他们会给出一些暗示,会委婉地提出一些抗议:“我有时间的话,帮你看看”“我现在有点忙”“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不太懂”,一些人干脆保持沉默。
“没时间”“忙”“不太懂”或假装沉默都是一些暗示,不过对方可能并没有理解,又或者说他们故意而为之。面对这种偏于牛皮糖式的纠缠,如果不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可能会一直都无法摆脱纠缠和麻烦。这种强硬不仅需要体现在态度上,也需要体现在每一句话的内容上。通常在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上,在一些有可能给自己惹上大麻烦,或者违背原则的事情上,如果不想帮忙,就一定要郑重地予以回绝,拒绝的口气一定要坚定、强烈,甚至可以带批评的语气。
——“在这件事上,你这样做不对。”
——“不行,我们虽然是朋友,但这是原则性问题。”
——“这件事风险太大,我不想蹚这趟浑水。”
——“你还是找其他人帮忙吧,这个忙我帮不了。”
——“对不起,你的要求太过分了,我无法做到。”
——“这件事不是帮不帮的问题,而是根本就帮不了。”
上面几种谈话方式虽然听上去有些不近人情,但在一些比较麻烦的情况下,由于直接、简单,往往省不少力。此外,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也往往让人头疼,在面对这些琐事的时候,个人在拒绝时所面对的压力可能更大一些。
比如某个邻居经常串门借东西,这位邻居是一个单身汉,生活方面并不那么讲究,连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也不齐全,经常缺个勺子,缺点食用油,或者缺一袋盐,然后对方总是三天两头上门借东西,并且经常借了就不还。
比如,某个同事在工作期间经常跑来问这问那,一会儿让你帮忙整理表格,一会儿让你帮忙修电脑,一会儿让你帮忙修图,这些原本都是小事,可是接二连三的小事会打乱你的工作节奏。
无论是对发出请求的人来说,还是对接收信息的人来说,以上这些都不过是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容易积少成多,如果不能痛痛快快进行拒绝,不能给出一个坚定一点儿的表态,可能小事情也会没完没了。为了杜绝无休止的纠缠,人们必须快刀斩乱麻,尽快提醒对方:“这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三次了,你老是这么折腾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只能帮到这儿了”“这些事情并不难,你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偶尔帮忙还行,但现在我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
小张是一家跨国公司的职员,在公司工作多年的他一直都是公认的老好人,只要别人有要求,他都会帮忙,通常他在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后,还会额外地帮助他人完成任务。无论是同一个部门的同事,还是不同部门的同事,都对他印象非常好,上司也经常夸他能干,可是他在公司里也算老员工了,却只是一个小组主管。几个当初和他一同进入公司的职员,有的已升为部门经理,有的当上了部门总监,只有他看起来最没有前途。
不仅如此,小张还对自己的亲戚朋友以及老乡特别友好,只要他们有什么要求,他一定会尽量帮忙,正因为如此,大家都愿意问他借钱,而这也导致小张的大部分收入都被他人借走。其他同事都已经在城区买房买车,只有他至今还租住在条件不那么好的公寓里,而且随着房价不断攀升,他意识到自己买房的愿望越来越难实现。
那些乐于助人且不知道如何拒绝他人的人,往往会遭遇到小张这样的困惑,他们本性善良,但他们的个人世界已经被严重透支,而且随时都有“破产”的危险,这种危险有可能会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变得举步维艰。
因此,对于那些乐于助人的人来说,需要明白三点:第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富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为别人考虑;第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任何帮助他人的行为都必须建立在能力所及且不会影响到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上;第三,任何对他人的帮助都是有限度的,不要满足他人无止境的要求,以免让他人对自己产生过度依赖的心理。要知道,毫无原则地帮助别人,只会给自己招致更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