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八章论理学(43)的发达

书名:中国思想简史 作者:(日)武内义雄【著】,汪馥泉【译】 本章字数:2394 下载APP
我们在稷下的墨学者宋钘、尹文的学说中,已经看到了论理研究的曙光。但是,这并不专于稷下的墨者,《庄子·天下》篇中说:“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奇偶不仵之辞相应。”所以,可以知道,南方的墨者,也关心到这种问题的。这种辩论的代表者,当推惠施与公孙龙。
惠施,宋人,事梁惠王,惠王死后事襄王,为相九年,为张仪所逐,奔楚,由楚怀王送回到宋,后来似死于宋。详细的经历不明。大概是梁襄王时代(公元前318—前284年)(44)的人吧。惠子是非常博学的人,其藏书充五车;好诡辩,《庄子·天下》篇中,载着其辩十条:
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二、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四、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五、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六、南方无穷而有穷。
七、今日适越而昔来。
八、连环可解也。
九、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十、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上列十条中最后的一条,有“泛爱万物”的话,这依据《韩非子·七术》篇中说的惠施说偃兵来看,可以知道,惠施也是一个墨者。又第四条,与田骈及庄周把古今死生看作齐等的思想相同,这是表示时间观念无限地连续着,没有今昔的区别。既然没有今昔的区别,那么,如第七条那样,可以说“今日适越而昔来”。其次,第六条,是说空间观念的无限时,因为把空间看作无限的,所以,如第九条那样,可以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既然时间是无限地连续,空间是无限地扩展的,那么,天地间万物,都是处于时间及空间的某一位置的,不论在时间方面或者空间方面都是无限地连续的,所以,可以说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既然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所以,可以主张,平等地爱一切,即泛爱万物,就是,惠施由于时空的无限,认为万物是一体的,由此显示了墨家兼爱说是协于理的教导。
当惠施表示上列那样的“辩”的时候,当时的辩者桓团(韩檀)、公孙龙之徒,也以辩应之。所谓桓团,不知道是怎样的人;公孙龙,赵人,似事平原君,常主张偃兵,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也定是一个墨者,恐怕是尹文之徒吧。《庄子·天下》篇中,载着他们的诡辩二十一条,《列子》的《仲尼》篇中载着公孙龙的诡辩七条。试摘录数条于后:
一、卵有毛。
二、丁子有尾。
三、狗非犬。
四、孤驹未尝有母。
五、有影不移。飞鸟之景未尝动也。
穴、轮不蹍地。
七、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八、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九、白马非马,坚石非石。
十、目不见。
十一、火不热。
其中从第一条到第四条,对变化怀疑;第五条与第六条,怀疑运动;第七条与第八条,怀疑时间与空间;第九条,怀疑形名的关系;第十条与第十一条,怀疑人类的知识;都是怀疑地来看的,与这个相对,在《墨经》上,看到了想解决它的影子。
所谓《墨经》,是《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最后的两篇,是其概论,在《大取》中叙述墨家的宗旨,在《小取》中叙述辩论法。在《经上》《经下》篇中,述说在名家之间成为问题的名辞的定义,《经说上》《经说下》是其说明。这六篇,是什么时候写成的,不明白;但因为其中处理到惠施与公孙龙议论过的问题,所以,怕是在他们之后集积的吧。
一看《经》篇的内容,其中除了关于政治道德的名辞下定义之外,也有关于数学、物理学似的定义,颇为驳杂;尤其是有着关于知识论的条目,最值得注意。
上列的三种知中,第一种的知是认识能力,第二种的知,是知觉作用,第三种的智,是知觉作用与认识能力相结合而生的知觉表象。据《墨经》,人类的知识是具备了这三种要素而产生的,所以,如“目不见”这样的事情,也的确可以如此思考的。我们的认识客观,第一是知觉作用的活动;知觉作用的器官,是耳、目、口、鼻、体的五官,《墨经》把它叫作五路。我们的知觉,大抵是通过这五路而知觉到的;也有不通过五路的知觉,这是时间的知觉。
知而不以五路,说在。(《经下》)
智: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五路智,不当,以目见若以火见。(《经说下》)
“”字,《经上》中说:“,弥异时也。”《经说上》中说:“,古今旦莫。”把上述的话比较一下,“”是时间观念的意思便很明白了;因此,可以知道,时间的知觉,被当作不通过五路的特别的知觉。又在《经》及《经说》中,与“”字相并,说明着“”字:
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经上》)
久:古今旦莫(暮)。宇:东西家南北。(《经说上》)
这里与“”字对用的“”字,是空间观念的意思吧。在现存的《墨经》中,关于把久即时间观念作为不由于五路的知觉,及宇即空间观念,没有说明的话,这恐怕是现存的《墨经》有脱佚的缘故;在原本中,定然说明过宇也是不由于五路的特别的知觉。于是《墨经》证明了时间与空间的观念,即令不通过感觉器官,也能作为人类的知觉而存在的。
一切的经验,离开了时空的观念是不能成立的,两种东西在同一的空间而异其时间被经验了的时候,这叫作变化;如所谓“卵有毛”“狗非犬”,便是蔑视这变化的概念的诡辩。由当同一东西,由于异其时间而变换空间被经验的时候,这叫作运动;如所谓“有影不移”“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便是蔑视运动的概念的诡辩。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被经验的时候,便把它看作相同,因此,所谓“白马非马”“坚石非石”便是蔑视时间与空间的观念的诡辩。因此,《墨经》中说:
不坚白,说在(无久与宇)。(《经下》)
于石一也,坚白二也,而在石。(《经说下》)
《墨经》如此地整理公孙龙等的诡辩,所以,其成立,定在他们之后。因为墨家的末派,由于论辩的必要,渐渐地注意到名辞的考察,脱了线的是惠施、公孙龙的诡辩,这种诡辩,在《墨经》中已经大体地被整理过了;再后来,到了荀子的《正名》篇,最简明地组织了论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