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你最好的加速器
一生最正确的选择,是对自己的再教育
每个人一生走过的路其实和大富翁游戏是一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每走一圈都会发200元,就像上班领工资。这个钱初始并不少,攒下来可以买房、买地、买股票。
随着时间流逝,买房买地会变得越来越贵,过路的费用也越来越贵,股票会逐渐升值,只拿每圈工资玩下去的人会越来越穷。
如果想赢,你就要在资产价格低位的时候开始买房、买股票,才能保持优势。不然很快就会在某一次停留中被对手的高额过路费榨得干干净净——大富翁游戏是掷骰子,然后决定你走几步,之后走到停留的位置,如果对手在途中拦住了你,那就要交过路费。
在游戏中,你可以用红卡和黑卡操纵股市,想办法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以便赚取更多的钱。但是你赚钱越多,就越会遭到别人嫉妒。然后你会三番五次被送进监狱,被人用均(富)贫卡拿去你的积蓄,被狗追着咬掉进阴沟里。
随着后面杠杆越高,人就越危险——大富翁需要你花钱买房买地,你手里的杠杆是手里的现金决定的,因为停留的时候,缴纳过路费需要的是现金。即使有房子这些资产,如果没有现金,交不起过路费,一样会破产。随着玩家的存款增多,物价指数也会成倍通胀,多数电脑玩家都是被高涨的租金和过路费搞破产的。
生活的真相,游戏早就告诉你了,只是你没在意——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大富翁”游戏。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目的,是想在这场游戏里做一个赢家。
一
我曾收到过一条留言:别把自己当大富翁玩家,你我顶多是背景板,给别人陪衬的,努力也没用,所以别假模假样做那些无谓的努力和挣扎了,混混日子就得了。这种想法是生活里典型的“恶取空”(1),持这种观点的人,觉得除了家庭背景和个人天赋异禀,其他对于人生来说什么用都没有。
普通人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和问题,学习并掌握赚钱技能,过能力范围内的好日子有问题吗?并没有!人的一生就是个不断学习和踩坑(2)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做出选择。决定你未来生活质量高低的,很大程度上是在关键节点上决策的正确与否。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关键节点的时候往往是稀里糊涂的——读书时稀里糊涂随大流,选专业时稀里糊涂随大流,就业时稀里糊涂随大流,找工作时稀里糊涂随大流,在教育孩子上稀里糊涂随大流。等孩子长大了,再继续上面的循环。这像极了以前那个放羊娃的故事。
某记者来到陕北一农村,看到一个放羊娃。
记者问:“为什么放羊?”
放羊娃答:“攒钱,将来娶媳妇。”
记者问:“娶了媳妇干啥?”
放羊娃答:“生娃。”
记者问:“那打算让娃将来干啥?”
放羊娃答:“放羊。”
放羊娃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他不过是稀里糊涂随大流,因为在他的认知里,村里的人一辈子又一辈子都是这么过的。放羊娃有错吗?并没有,他的认知边界已经限制了他的选择。
一个人选择怎样发展以及如何选择是个系统工程。有些人面临一个选择难题的时候,为什么总会选错呢?因为他当时的认知水平和手里的资源,决定了他当时可能只有这个选择。
一个人自身的天赋、接受过的教育、家庭背景,都早已为他的选择埋下了伏笔。天赋和原生家庭这种硬件对多数人来说就是卵巢彩票(3),基本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改造自己的软件,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思维方式。虽然见效慢,但如果成功,就会是脱胎换骨的效果。
如果问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是什么,那我要说是对自己的再教育,离开学校才是自我学习和再教育的开始。自我学习和再教育里最值得花时间、精力的是读书、写作、演讲和提升财商——当你会读书、会写作、会沟通、会赚钱,基本就能解决人生中的大部分问题。如果你能做到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通过写作总结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心得来教育自己,并传播自己的思想,再通过工作积累和投资财务获得不为钱担心的财富自由,人生中的大多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很多人一说到一个人的素质,就会提到要学琴棋书画,其实这些东西大可不必花太多精力。你非说能陶冶情操也没错,但终究离多数人柴米油盐的生活很远。你更需要让孩子学一些长大后实用的知识——与其让孩子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考钢琴9级上,不如用在培养财商上,孩子长大就不会那么窘迫,家长也不用天天陪着孩子练琴那么累了。
二
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这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准则。无法认清生活的真相,天天盲目乐观那是愚蠢,认清生活的真相后垂头丧气、不思进取那是无能。
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不是为了放弃努力,而是为了根据自身条件做低成本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赚到属于自己的那桶金。
最近总听人说,过去机会多,现在大环境很差,什么都不好做。当然,宏观环境会影响每个人,然而大部分开口闭口说机会少的人,就是放到机会多的年代也做不出什么成就来。
很多人身边应该都有一种长辈,总说20世纪90年代生意好做,抱怨现在什么也不好干。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都年富力强,正是打拼的好时候。可是那个增加财富的黄金年代,也没见他们有所作为。
这种人总是满腹牢骚、怨天怨地,往往一事无成。要知道语言有着潜移默化的力量。当一个人总是持悲观态度,认为什么都难做,自己首先就相信了,也就自我放弃了。天天抱怨和发牢骚不断会让自己越发前怕狼后怕虎,不停地为自己的懒惰和怯懦找理由,不是怕今天大环境崩溃,就是怕明天的不确定性。
不管哪个年代,运气的成分固然很大,但差异终究还是在人本身。
以前看过一个新闻,说某位企业家和一个农民工在海南打工的岁月里做过室友。后来农民工还是干体力活,某企业家却成就比较大。某些人能折腾,又懂得看大趋势,这种人才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有人说我就是不想折腾,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不行吗?当然可以。不过能舒服又稳定地过一辈子,还不想努力,那需要父母有积累,或者天赋高于常人。从历史的经验看,过去十年的稳定生活,在未来十年的社会变革中都会受到剧烈冲击。可是多数人在当下的选择总是短视的,好像故意屏蔽了现实。
20世纪80年代,人们看不起个体户,但那时真是个体户的黄金年代,大批“倒爷”在那个年代里发家致富。当时,人们认为最好的职业是在国企当工人。很多大点的企业不光有学校、食堂,还有医院和幼儿园,进去一辈子都衣食无忧了。很多人以为当了工人就能安稳一生。20世纪90年代,下岗潮席卷中华大地,最稳定的铁饭碗被砸碎了。
2000年开始,外企又进入人们的视野。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外企还是高福利、高收入的象征。收入高、工作体面几乎成了这个阶段外企的代名词。进不了外企的人,会退而求其次地选择通信、银行这种体面的单位。当然,现在外企也衰落了,并不像从前那样光鲜亮丽。传统的通信、银行业也不如以前了,待遇一年不如一年。
现在人们争相进入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在当时,并没有太多人愿意加入。
直到2010年前,到阿里巴巴、百度这种互联网大企业工作还不是大学优秀毕业生的首选。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眼里的高薪好工作也从入职外企变成了入职互联网公司。不过从2020年开始,似乎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互联网公司也开始大面积停止招聘了。
这些年来,有什么行业红利期超过十年吗?还没有!十年一轮回就像个周期魔咒。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规律,大概就是一个人如果行业红利期的时候无法抓住机遇努力向上,到了行业下行期的时候只会更无力。
现在很多人面临的中年危机,多是因为他们所在的行业红利期远去,并且他们年纪大了,职位不上不下,很容易被公司淘汰——以前是中年的车间工人面临中年危机,现在是写字楼白领面临中年危机。
大家平时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为自己的未来抓学习促生产。抓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跟上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形势变化,不要在关键问题上做出错误选择。促生产的目的是不浪费自己的黄金时间,知道企业不可能养你到老,就要早积累资源、人脉、经验、资金等,争取在工作的平台之外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之路。这是未来多数人对抗中年危机的最佳武器。
三
凡事要努力,但别有急于求成和一夜暴富的妄念。有妄念就很容易掉坑里,没被机会砸中,倒是很容易被骗局砸中。很多人花大价钱到柬埔寨的穷乡僻壤买地升值,卖两套房让没天赋的孩子出国留学或者学艺术,砸锅卖铁投资不靠谱的股权、传销区块链或者P2P。除了认知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急于求成,渴望一夜暴富。然而这些无知的操作,可能让一个家庭的资产遭受重大损失。如果你连“再来一瓶”都没中过,为什么总想着幸运之神会把暴富机会砸到自己头上?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学会投资增值,逐步做大自己的资产就是成功。一步一个脚印,细水长流慢慢积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就是胜利。
有人说,我不愿意做什么投资增值的事,好好地工作赚工资不折腾,不也是挺好的事吗?这也没什么问题,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大概率你会越来越穷。因为你什么投资也不做,资产升值的被动收入错过了——20世纪80年代万元户还是富裕群体,如果他们没有继续发展,现在已经变成了穷人。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朋友的父亲反复念叨的事。朋友的父亲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靠批发杀虫剂赚了20万。那时候存银行利息高,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利率,一年的利息有两三万。在那个万元户时代,这个收入是天文数字。当时他父亲觉得靠利息就能一辈子衣食无忧,是整条街最风光的人。朋友的爷爷告诉他父亲,咱家都是本分人,赚到手的钱别乱投资,也别借别人,存在银行就行。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他们存到银行的本金没有享受到资产增值,存款利率也不断下滑,一辈子衣食无忧的故事真的成了故事。
说到底,这些年多数人的财富迅速增加其实全是资产增值带来的,并不是你辛苦工作赚来的。
2008年四万亿大放水,是很多人身家拉开距离的起点。体现最明显的是当时财富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人,拿着等值现金的人越来越穷,换成房的人随着资产增值,财富迅速增加。站在原地拿着现金没来得及出手的人,就像赶火车到了站台差一步没来得及上车。火车离站,他只能在站台干瞪眼,眼睁睁地看着火车越跑越远。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时代,如果要维持一定生活水平不变,就必须折腾下去,不然存钱的速度根本赶不上纸币购买力缩水的速度。主要是纸币购买力缩水实在太快,如果能不折腾,谁又想那么费力地折腾呢?很多人焦虑的医疗、养老、教育问题,本质上来自收入不足和通胀对纸币购买力的侵蚀。
总结一下,为了避免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时俱进的学习和自我教育不能停,这样你才能保持认知的相对优势。你遇到的很多问题本身就是认知问题,而且你也只能赚到你认知范围内的钱。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会比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更残酷,竞争会更激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不断尝试迭代知识水平,才是对抗这个复杂社会的唯一武器。
二、抓学习的同时,也要促生产。有了计划和目标以后,就早点动起来去尝试。从初始成本低的事情做起,而且做得越早,积累得越好。
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你毕业后的黄金时间就那么几年。你在工作中学习经验的同时,你的工作单位也在吞噬你的时间。如果你的个人成长速度,比工作单位吞噬你时间的速度要慢,那你很快就会变得没有性价比,后面必然会遇到中年危机,所以不管试错还是跳槽都要趁早。
三、普通人对抗购买力缩水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收入之后,尽可能抓住资产上涨带来的增值。只要货币超发,必然会推高资产价格,稀释货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资产价格会被动上涨,货币真实购买力会不断下降。初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资收入,做好本金积累,有了积累之后就要择时买入资产包让本金增值,以此来对抗纸币购买力缩水。
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待在家里很久之后才发现,原来真正让人焦虑的根本不是忙和累,而是没事做、没钱赚和没有成就感。明知道自己该努力了,却不知道该往哪儿用力,一晃眼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就这么过去了。时间是每个人最大的成本,这次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宝贵,所以我们有了计划和目标,就要马上去做,别浪费时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才是硬道理
一位读者问我,×××的两万一星期的课程值不值得去上?我告诉他,我认为不值得。你自己想想你能在里面收获什么?他告诉我,他这次想参加两万一周的活动的目的是想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想收获一些人际关系。
我告诉他,不管演讲还是写东西等内容输出,最关键的是靠一个人长年累月的积累。两万一周的课程能帮你积累点什么东西呢?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对于有些人花很多钱学东西这一行为,有人总结得非常精辟:某种程度上,花大量的钱同时又浪费大量的时间在没有价值的课上,尽管这种课程会让人感觉很有收获,但是这和购买不实用的东西没什么本质的区别,比的都是“我有这个可以在别人面前怎么样”,却忘记了“我买这个是想要自己达到什么目的”。
除非是因为兴趣爱好,愿意在上课这种行为本身上花钱消遣,其他不能转变成生产力的学习行为,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让你聊以自慰。
短期内花点钱就容易解决的问题会是什么难题?短时间内提高的能力又是什么能力?答案不言而喻。创业简单吗?肯定不简单,除去新兴行业,你是在和同行业千千万万个老手在竞争。人家比你有经验,在这个行业耕耘了很多年,你没有可行的方法、足够的资金、可靠的人际关系等,拿什么和人家竞争?
做副业的道理也一样,如果你贸然进入一个你不熟悉的领域,你等于也是在和无数有行业经验的人竞争,怎么随便就能获胜?
一个人的成功来自对既有优势的把握,来自对自己擅长领域的挖掘。如果一件事你已经付出五年还没什么成就,你做一个完全不懂的新东西成功的概率又有多大?很多人总想跨界尝试新的行业,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在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和别人竞争,你的优势又在哪里?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句话:“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要想克服困难,应当在它还容易的时候着手,要想实现远大的目的,应当从细微处做起。因为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小事开始。
一个人想做成事情,要从细微处、自己有优势的地方着手,而不是没有积累就想着一口吃个胖子。
当然了,对多数人来说,玩游戏、看电影才是愉悦的事情,而学习和锻炼是水深火热的事。这是因为所有的系统都在朝着自毁的方向走,这一现象也就是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这几年特别流行的熵增原理。而为了对抗熵增,我们就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提防自己的惰性和坏习惯,和自己的弱点做斗争。
资本有限的人学习更要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有的放矢,不要浪费钱,更不要浪费时间。
大多数人通常各方面都普普通通,各种特征都占一点,但没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就像游戏角色刚出新手村(4)的时候,三维属性(智力/敏捷/力量)都很普通。在先天条件普通的情况下,只有目标清晰且执行力强的人,才能通过长期的积攒,在某种属性上超出常人。
如果你确实在积攒“三维属性”这方面完全拿不出手,那么你最好一边认真工作,慢慢地存钱攒本金,一边学习读懂政策和投资,这才是你最应该选择的路。当你真的学明白了这些方法,跟上国家几年一个周期的楼市和资本市场波动,每次变富一点,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中等收入家庭的父母和孩子最该学什么
有一则关于子女教育的新闻很让人感慨,讲的是杭州有一家人,卖了三套房培养女儿学艺术,最终没考上让全家崩溃的事。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女孩的妈妈顾某起诉,要求前夫张某(即女孩的爸爸)平摊20万元的培训费,这笔费用是之前女儿高考前两个月的冲刺辅导费用——张某和顾某的女儿一直以来文化课不理想,但是她在竹笛演奏上有一定的天赋。于是顾某带着女儿去北京学习,然而租房和培训的费用极大,尤其是拜名师的费用更高。为了让女儿学习竹笛,家里甚至卖掉了三套房,依然不够女儿学习的费用支出。张某希望炒股赚钱,他借钱炒股没赚到钱,却欠下100多万债务。因为长期分居,再加上经济压力,张某和顾某选择了离婚。女儿选择跟了顾某。离婚两年后,顾某来问张某要这笔“拜名师”的培训费,并且这次女儿还是没有考好。张某不愿意付这笔钱,也确实没有能力支付这笔款项。法院审理后认为,抚养费(教育费)中并不包含考前冲刺辅导费,因此张某不需要支付。虽然张某赢了官司,但张某还是反思道:“我这一生做得最错的一件事就是把女儿培养成艺术生。”
新闻里发生的事情,简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新闻里的女孩子被家里耽误,女孩子的父母也把自己害了。现在有太多这样的父母,他们把家里所有的希望和资源都堆砌在孩子身上。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不会因为你花的钱多,就意味着孩子一定成为高才生,所以这种高成本的投入基本都是肉包子打狗,最后只是给父母自己买个梦罢了。
很多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孩子身上投入高额的教育费用——各种培训班,都说早点让孩子学习,就能让孩子头脑发达,最后往往是家长的钱花了不少,孩子也没有什么长进。
对多数普通人来说,读书就是为了就业,教育就是投资,毕业以后拿不到高薪就是投资失败。别说像新闻里杭州这个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即使考上大学了,出来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钱也是失败。现在太多普通家庭卖房子筹资,让孩子出国留学,然而孩子留学回来,一辈子也无法赚到能够买回卖出去的那套房子的钱。
普通的孩子还是先把学校的基础知识学扎实,即使参加校外的培训班,也尽量优先选择培训考试的内容,尽量考个好点的大学。如果实在不行,就学能够找到可观薪水的技能。当然要舍得在孩子教育上投资,但教育也是讲回报的,不能不顾一切地投入。如果孩子实在没有一点读书的天赋,就在教育上做出适当的投入,把钱留下来变成房产和股票才是最实际的,资产才是一个家庭真正的起跑线。
新闻里的父母虽然行为偏执,但是也不得不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式方法。他们和多数的父母一样,往往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的发展路径和结果,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人收入是多少,一个人在重要事情上如何抉择,可能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他出生的家庭背景、教育方式,以及父母的见解和能力,就已经给他现在的人生埋下了伏笔。如果一个人在关键节点的选择出了问题,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之外,也是他成长中某些难以控制的因素决定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没有什么成就,教育起孩子来倒是头头是道,孩子也和父母对着干。大多数父母都没意识到,其实孩子是在模仿他们自己。
董卿说过一句话很经典,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太多人无法成为合格的父母——有一些为人父母的人,在他们二十多岁从学校毕业之后,就放弃了学习,每天无奈地做着机械的工作。他们一旦有时间,不是打牌打麻将,就是看无聊的电视剧,现在只是把看电视剧改成了刷抖音和快手。这样的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办法靠知识和威严管束孩子,只能依靠武力。孩子有样学样对着干,大人除了生气和焦虑,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等孩子成年以后,尤其中年以后,反而可能觉得父母的话有道理,因为这样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多数根本没办法突破固有的阶层,因此生活的环境难免和父母类似,就会遇到和父母相似的问题,也就有了类似的感悟,正好用上了当初父母讲的那些道理和教的那些方法,于是开始了又一轮的循环。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孩子不是天分极高,现在花远远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钱用在教育上,是风险极大而收益极低的事。即使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资了很多钱,最好的结果也可能就是孩子长大以后找个过得去的工作,但是他还有可能面临中年失业的危险。
中等收入阶层的很多人去参加各种教育培训,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多数是奔着如何找到好工作去的。其实中等收入阶层的人,能够把实业、股票、楼市投资中的任意一项的规则融会贯通,并且避开里面的陷阱,就能有不错的收益。之后再把这套规则传授给孩子,这才是教育里必不可少的,也是最有用的。
就算你没太多的钱,踩对经济周期的点,做两轮投资,也足以让你衣食无忧。不过太多的成年人懒得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别说教孩子了。很多大人砸钱逼孩子,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其实是因为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太多了。
多读书,多实践——越早试错,越能积累足够的经验,避免中年的时候掉坑里。中年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掉到坑里是风险极大的事情。有些人拿着辛苦积累的钱搞P2P却一夜返贫,不就是这样吗?
学知识的正确方法
对大多数人而言,应该计算教育的成本,把它视为一项投资——教育支出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比例很大的支出。而且对于多数人而言,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适应未来的社会,让家庭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待教育,才能更好地使用家庭中有限的资金,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
有个读者在认知到教育也是投资以后感叹道:我在读本科的时候不想就业,于是选择了出国读书,结果我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的压力就来了。人真的不能回避问题。
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就要想一切办法解决问题,否则不管你怎么逃避,将来总是要面对的。幸好这位读者攻读的是理工科,学校也不错,他只要考虑在什么城市发展,选择什么职业等问题就行了。
相对而言,文科专业的毕业生以后就比较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了。很多文科生发现,即使学历再高一点,毕业以后就业机会和薪水与低一档的学历相比,也并没有增加多少。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说,很多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或者感觉自己到了一个瓶颈,然后就去进修了一个更高的学历。毕业之后你会发现,之前遇到的问题和学历大多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时候并不是不努力导致的,可能是你开始的时候就选错了方向。
因为选错了专业而导致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不仅国内存在这种现象,国外也存在——国外有人“吐槽”某个很坑的文科专业说:我的朋友获得了埃及学的学位,但是找不到工作,所以他只能花更多的钱去获得博士学位,这样他就可以教别人埃及学。在他的案例中,大学的有些专业简直就是一个骗局。
辛辛苦苦读了很多年书,依旧找不到好工作的现象,我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见过了——那时候我刚刚从学校毕业,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西班牙公司。这家公司在西班牙最富裕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即使这样的地区,年轻人依然很难找到工作,尤其是学文科的年轻人。
我在那边工作了六个月,让我难以置信的是,当时我们要招八个接电话的客服,结果来应聘的有几百人,这些人多数都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当然,这和当时当地经济不景气也有很大关系。我并不知道现在当地是否还是这样的状况,不过当时博士生来应聘接线员的事,让我非常震惊。我从那时候起,就对到底该如何在教育上做出选择,开始了思考。要知道在我从小建立的观念里,博士这种高学历的人才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写字楼。
读书都读到博士了,为什么还找不到好的工作,只拿这一点薪水?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想不通,后来我才明白,教育也是一项投资。
教育是关系到一个人、一个家庭未来命运至关重要的投资。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决定教育的花费、选择的专业和学习的时间。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清楚,我们学习要抓住目的导向——市场上决定薪酬的是什么?是就业人数、行业的发展及行业需求人数的供求关系。为什么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有点项目经验就能拿高薪?因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迅速,未来需求旺盛,市场份额巨大。
相对而言,文科专业毕业的人,普遍在人才市场上供大于求,这就决定了文科专业毕业的人不可能在就业市场上有高收入。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自己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被市场抛弃的专业。
另一方面,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理科知识的系统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一旦一个人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就难以有足够的时间用来学习。更因为理科知识的枯燥,能够独立自学系统性理科知识的人寥寥无几。但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时时刻刻在接触文科的知识,而且文科知识相对理科知识没有那么枯燥,哪怕在工作以后,也相对容易系统性地学习。这同时也意味着,理科生即使毕业以后,也可以非常容易地学习文科知识。这就造成了理科知识更容易保值,而文科知识更容易贬值的现象。
文科生就业前景不好,收入不高,为什么很多文科生继续读研呢?因为很多文科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结果错误地以为是自己学历不够。如果读完研究生以后还是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就继续考博士,继而打算留在大学工作。然而看看现在的人口出生率吧,未来大学并没有很多孩子,也不会有那么多岗位啊。
当一个人花了家里那么多钱,用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读了这么久的书,毕业却成为高学历低收入群体,心理落差有多大可想而知。导致这种结果的,是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掉进了高学历低收入人群的坑里。
我是个结果导向论者,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财力和精力、时间都是极其有限的。在各种资源都有限的情况下,不管你是花钱留学、考研读博还是参加各种技能培训,首先要想想你的目的是什么,这么选对你来说会有多大帮助。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后是离自己目的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
有个读者反驳说:“在学习这件事上不能太功利,对于一个个体的感受和生命体验来说,虽然弹琴不能获奖,但是生气和忧伤的时候多了一个抒发的渠道;眼界不能下饭,但是能体会到更多生活的滋味和层次,而且有时候确实能认识贵人或者变现。人除了变成统计数据上的一个点,还是有很多奇妙时刻的。”
这段话我是部分认同的,比如说,如果弹琴这个特长真的能让你驱赶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你所花的时间和金钱算是值得的。最怕的是孩子本身没艺术方面的天赋,但是家长有个艺术方面的梦想,孩子每天被逼着练习,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又不见什么成效。一个家庭如果财力有限,孩子并没有艺术天赋,还是学一些成年后在职场上用得上的技能更有价值。
很多人认为开阔眼界就能结识贵人,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我人生中遇到过两次贵人,都给了我莫大帮助,因为遇见他们,我的人生上了几个台阶。我两次得到贵人相助的经历给我的经验是,贵人从来都是帮助“能帮”的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一个人,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判断都没有被帮助的价值,哪个贵人会帮你呢?人会因为具备某种天赋、值得信赖的人品以及某些特质(比如勤奋)而被帮助,更重要的是,你被帮助以后,能给帮你的贵人带来什么。当然,人家想帮你,你当时也得有实力接得住——你只会弹弹钢琴,可是接不住的啊!
总之,很多事情,远不是眼界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你有硬实力、真本事。
做好这道人生的选择题
一
每年的高考对高三的孩子来说是一道分水岭。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关于高考和读书的讨论。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抨击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没什么用,尤其是在高中学的那些知识,现在也没派上用场,并且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持这种论调的人,是因为没有从更高的层面上看教育。
首先,教育的过程是由浅及深的。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小学、中学的知识积累,就能学会大学或者更高阶段的知识。虽然你忘记了某些公式、某些知识点,但正是你对那些公式和知识点的学习,才逐步形成了你现在的知识体系。
很多知识,你时时刻刻都在运用,尽管有些公式你早已忘记,你对比哪怕上了初中的人和文盲的区别,就知道上学系统性地学知识与不学知识的能力差异了。
哪怕一个人仅仅有了初中知识,他也具备了自学不同领域知识的基本能力。如果你让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书的人去自学,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再有一个是最重要的,就是哪怕一个人仅仅读完初中,他也有了基本的科学素养,他拥有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他就拥有了完整的知识框架,因而不管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学了知识,就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让自己的知识升级,即他的能力可以不断地升级。比如你某天看到了一句话:东京大学在日本的首都,是日本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亚洲创办最早的大学之一。对于一个文盲而言,他根本不认识这些字不说,哪怕他认识这些字,因为没有学过地理知识,根本不知道亚洲是一个什么概念,也很难理解什么是国立大学,甚至可能都不知道首都是什么概念。你不仅能理解这些概念,而且知识体系中地理知识体系的亚洲部分,或者是增加、或者是强化了亚洲有个日本东京、东京有个东京大学的知识。日积月累,你就远远比没上过学的人的知识和能力强得多。如果你勤于读书和实践,成功率会比一般人大很多。
其次,教育是选拔人才的过程,即教育集合了传授知识和塑造人、选拔人的功能。高考的意义不仅在于知识本身,选拔和塑造人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被塑造得勤劳,做事有条理和逻辑。同时从众多的学生里把智商高、自律和勤奋的孩子挑出来,让他们担负社会上的重要岗位和职责。
就像影视剧里演的一样,当一个孩子进了少林寺,练功之前需要练习劈柴、挑水、蹲马步、提高体能等基本功,总不会进门就让你练九阳神功易筋经吧。
有人说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改变命运的不是高考本身,而是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的苦读生涯。到高考的时候,不管你怎么临时抱佛脚,变数非常有限。这个道理就像是做投资,投资赚钱本身需要的是大量的阅读积累和实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足够的知识铺垫和人生阅历做基础,想在股市开盘那几个小时点石成金、一夜暴富,绝无可能。
还有人习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幸运。运气的成分有没有呢?当然有,不然就不会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的说法了。很多人不信这句话,其实也没什么问题,这和人生经历有关。几乎所有厉害的人的关键一步都是靠运气迈过去的,勤奋和学识不过是基础,只不过没人会跟你说这个而已,而且说了也没用,因为不可复制,也就没法学习。
多数人之所以对命运这个问题没感受,是因为他的人生都是按部就班的。比如读书的时候做好学生,毕业的时候做好员工,上班领工资,很少冒险,自己的每一块钱是怎么赚的,都清清楚楚,自然对命运这玩意儿没什么感受,也很难信命。
从事高风险活动的人,每天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就会对不确定性充满敬畏。成功的人最后往往容易变得迷信,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受益的,越成功的人到后面越迷信。因为他自己深深知道,和他同样努力并且天赋差不太多的人太多了。
他自己能成功很大程度是基于命好或者运气,也就是所谓的不确定性。对多数普通人来说,还到不了看运气这个阶段,也就是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对他们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靠第五项读书,通俗地讲就是努力。
资质差不多的人差异主要来自几年如一日的自律、努力和尝试。而且运气这玩意儿也是从一次次努力和尝试中得来的,你天天躺着什么也没干,很难有运气找到你。别说普通人,天才也是需要一次次枯燥重复的训练和千百倍的努力才能成功的。
科比算是天才了吧,以前有本书写过一段经典对话。
记者提问科比:“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
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
现在湖人的当家球星詹姆斯也是一样的。他曾经一大早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训练的照片。时间是凌晨4点48分。詹姆斯在这张照片上写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很多人总说人生需要个人努力加贵人相助。其实教育就是人生中第一个贵人。高考就是教育这个贵人对多数人的一次救赎,顺带检验你几年努力的成果。通过贵人的检验,能把你往上拉几个层级。
今天我们想讲的不是努力,主要是选择问题。
二
读大学,该如何选择学校、城市和专业呢?它们三者该如何排顺序呢?我的建议是根据成绩先选学校和城市,再考虑专业。为什么说学校比较重要?因为现在招聘首先要看的就是学校是不是985类大学或者211类大学,再不济要求都是一本。
不过,我不太建议单纯为了211去一个封闭的内地城市。比如,某所偏远的大学虽然是211里分数最低的,但如果不是特别必要,尽量不要选择去这个地方读书,尽可能去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发达的城市会开阔你的眼界,环境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越是封闭的内地,环境对人的成长帮助越小。
某位企业家演讲中的一段内容特别好:十多年前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感受就很明显,大一时候本地的孩子洋气一点,其他人好多土里土气的,还有人普通话都说不好。到了大二、大三,大家的形象气质就都跟上来了,普通话也标准了,这就是环境的作用。
多数人读书是为了就业,很难就业的专业非必要不要选,比如历史、哲学、中文、播音主持。
历史、哲学、中文这种专业除了出来做老师,基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薪酬也不高。比如你学历史专业,即使研究生毕业,工作的地方除了学校就是培训机构,除此之外基本没第三种选择。如果你确实热爱教育事业,语文、数学、物理、地理、历史、政治中的某一单科很强,可以报考师范或者综合大学对应的专业。
同样是985或211,专业有时比学校重要。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般的专业其实不如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的好专业更好就业,选复旦大学的哲学专业不如选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以播音主持这种专业为例——每年招聘市场上对播音职位的需求有限,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能有多少岗位?每年毕业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倒是一茬一茬的。以电视台为例,由于互联网的冲击,很多二、三线卫视收视率一直下降,收视率越下降,广告收入就越低,电视台收入越低,就越难有经费买到头部大戏。电视台没有热门的影视剧播放,自然就更没有广告投放。因而形成了恶性循环,于是电视台需要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少,待遇也越来越差。
三
关于选专业,以前有个流行的说法:穷学工,富学商,贵学文,实在没办法最好上蓝翔。其实这个说法到现在也适用。
穷学工是因为理工科专业是最容易就业的专业。家境一般,家里帮不上什么忙的人最好选理工科专业。学理工本质就是学习科学技术,有了科学技术,你立即可以变成一个有用的人,哪怕没有人帮你,你也能够在这个社会立足,有属于自己的饭碗。理工科专业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机械、物理、化学、材料、计算机都是工科专业。而在这些专业里,计算机编程是首选,为什么呢?主要标准就是看行业待遇。如果你看过毕业五年行业薪酬排行榜会发现,虽然每个行业都有佼佼者,但大多数人最终都符合正态分布定律,薪酬都是向中位数靠拢的。数字说明一切,2019年的数据显示互联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位。
有人会说,这两年开始互联网行业不是不行了吗?这个行业确实开始从野蛮生长期进入成熟期了。进入成熟期以后,虽然这个行业不像以前野蛮生长,但是因为整个系统越来越庞大,需要做系统维护的人是海量的,需求不会减少,只会增加。而且这个行业潜规则相对少,只要你认真负责,又有一定水平,很难被埋没。
编程这个工作其实需要的是熟练工,做成编码的大神需要天赋。如果你就打算拿个两万多工资,天赋是不需要的,熟练就可以。就像外语一样,编码也是个熟能生巧的活。这个行业代码量不够,水平就很难升级,行业中能拿高薪的基本都是能做性能优化和架构设计的,代码量不够你连门都找不到在哪儿。如果你在读书时候就早早地开始尝试写代码,写得足够多,面试的时候,你早就远超你的同学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对多数人来说非常难,毕竟学习是个枯燥的活儿,能咬牙做下来的真的不多。
富学商就不用说了,家里有钱或者能支持你做生意,商科才是更好的选择。对多数富家子弟来说,家庭的财富已经完全可以让他们脱离单纯对就业问题的思考了。他们不需要通过学习技术来谋生,需要的是学习如何稳固和扩大家族的财富。
当然,我们不否认富家子弟也有天才,可以通过高科技获得专利扩大财富,类似比尔·盖茨。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商业主要讲究的是人脉以及对某个行业的了解。你会发现多数富家子弟都擅长社交,也更热情于投资,对维护传统的人情也很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所以,他们才是学商科最适合的人选。
贵学文又是为什么呢?文科专业,其实对多数人来说是最华而不实的。尤其是哲学专业和管理类专业,比如什么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对口的职业,谁要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搞管理呢?
不少人有个错觉,以为学管理就能当领导,学经济学就能投资赚钱。事实上,学了管理毕业后做得最多的工作是打杂。学了经济毕业干的最多的就是做中介找客户,不是说找客户不好,这个工作做好了可以很赚钱,但是要求你眼明手快心灵手巧,人机灵,形象气质不错,多数人做不到。而且学文科或者管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是因为专业,而是你根本不是某个圈层的人,是你没踏入某个圈子。这点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通用。欧美普通家庭的人很少读这种文科专业,因为对于家庭普通的人来说,他没有试错的机会,也没有试错的本钱。
说贵学文,不是学文了就贵,而是家底贵气,有钱有闲的人才敢学文。对某些人来说,赚钱生活真的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可能真的是为了理想而做事,只有普通人才为了赚钱养家糊口而工作。
很多人对文科有误解,大概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这批文科生混得还不错。那时候,文科不是财经专业毕业的,就是法律类专业的,赶上了后面的经济浪潮,学了证券、房地产、金融、国际贸易、会计、保险等专业,毕业后就供不应求,哪儿都缺人,到什么单位都是骨干。不过过去的经验早失效了。
至于实在不行上蓝翔,并不是贬低一个人的话,因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学校读不进书,家境也一般。这批人最好的出路是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比如厨师、美容美发等。
穷学工,富学商,贵学文,实在不行上蓝翔,本质上是根据你自己在社会里的位置,选择求学和就业的方向。就像前面说的一样,普通人家的孩子千万别去报什么工商管理专业,因为毕业之后,大多数都是被管理的一拨人。
尽量选理工科,努力点读书,学会一项安身立命的技能。最好是有沉淀以后,离不开你的那种技能。即使你想以后管理别人,也需要逐步积累,一步步完成人生的进阶,这并非靠选择管理的专业就能实现。
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实际状况做出选择,就会轻松很多。
四
选专业还有个要考虑的事就是风口和职业生涯周期(5),这点在任何行业都适用。我们一直说,选择比努力重要,这其实说的是选对风口非常重要。如果你做过投资,你会发现我们大A股市场就是风口的完美诠释。当大A走熊市不在风口(赛道)的时候,也不是说不能赚钱,尽管人们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研究,多数人还是亏钱。可是在2015年上半年牛市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股神。
十多年前外企是最好的行业,那时候外企的员工出入五星级酒店餐厅,加班少待遇高,出门体面,最好的毕业生都选择了外企。现在,外企在大家眼中已经是衰败的代名词了。
那时候阿里巴巴很难招到优秀的毕业生,可是今天人们说起来好公司不是阿里巴巴就是腾讯和今日头条。早期的员工卖了股票都有几千万元,基本实现了财富自由。
显而易见,互联网就是十多年前的风口。所以选对风口还是很重要的——风口在不停地变化,你不一定非要选到最强的行业,但一定不要选走下坡路的行业。
现在处于下行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被互联网大幅冲击的行业,比如报纸、杂志,还有零售业。
未来的风口多数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生物科学之类的高科技领域诞生,不过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还是挺高的。
从最近的趋势来看,我们未来要开足马力发展高科技,以技术立国。因为走的是技术立国的路线,普通人家孩子逆袭的机会会很多。
对普通人而言,做选择的时候除了风口,还应该考虑全职业周期。全职业周期是说需要全面考虑你的职业生涯前半段的收入和后半段的收入占比。
很多吃青春饭的行业,比如运动员,前期收入很高,前提是你能杀出千军万马成名。即使这样,到了30岁以后如果转型不成功,收入也会直线下降。多数人在社会上工作吃的也是青春饭,而且收入还不高,因为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
凡是简单工作都会面临着年龄的危机,所以才有了35岁职业危机。如果你每天从事着简单又重复的基础劳动,不需要什么人脉,技术含量也不高,比如最简单的文员,35岁时的你肯定比不过刚毕业的大学生,人家手脚快,也了解更新的信息,跟得上潮流。而且这个问题越到后面越无解,越早考虑全职业周期这个概念,就越能提前准备,越能避免35岁职业危机。
从全职业周期的角度看,显然医生这样可以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而身价上升的职业更好。很多医生可能35岁之前收入不高,但到了副主任以上级别时收入则呈几何增长,很多人60岁远超30岁的收入,一辈子不会为生活奔波。
看多了行业变迁,你会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行业能保障你一辈子过上比其他行业好得多的生活。
以前最赚钱的是物资系统的倒爷、轻工企业的销售,后来是外贸公司的业务员和各种私营企业小老板,被人们称道的职业还有银行柜员及移动电信员工,都曾一度独领风骚。
当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可能只有当初进入了管理层的情商高的人或者自己利用资源做了老板的人才能保持收入的增长。对普通人来说,考虑全职业周期加上终身学习和转型是一生的必修课。
要记住,年轻的时候靠体力和好奇心赚钱,年长之后靠经验和人脉赚钱。
继续读书还是马上工作
有个在网上很火爆的新闻,说是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有个工作,要求是研究生以上学历。
网友调侃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去大学当个保安都没希望,人家保安学历都要求硕士了。当然这是个玩笑,这个岗位并不是普通的保安,而是管理岗,类似保安队长的角色,这个要求并不算过分。不过这两年学历在贬值也是事实,现在“双一流”高校非教学行政岗基本都要求硕士学历,而且本科必须来自“双一流”高校。比如复旦研究生院里面做行政的基本都是复旦博士,而且做的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想做非行政岗的老师,很多学校都要求博士毕业以后继续读两年博士后,然后再视科研成果而定。一、二线城市好点的中学老师基本都要求名校毕业,最先录取的也基本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比如深圳南山外国语的教师名单里老师的毕业院校就凸显了这一点。
学历贬值的速度远比货币快得多,原来考个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大学毕业还是尽早就业,能在行业里占个位置远比考研读书重要。
过度教育带来的教育回报率下降导致的结果是:学历的提升速度远远跟不上坑位(6)关闭的速度,这就是教育竞争带来的结果。
如果你要问我为延缓就业压力,或者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普通研究生有必要读吗?那我会告诉你能找到还可以的工作还是早点工作,进入社会实践才是你最该做的。很多人读研不过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读研虽然把自己的就业压力延后了一些时间,但一起读书的研究生也会在未来同一时间毕业涌向市场,那时候可能更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错误地以为学历更好看点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实际上对于多数人而言,读研几年给自己带来的增值,远远不如在社会上打拼给自己带来的增值。
当然有的人读研是为了从事科研,但是从事科研的人需要较高的天赋,基本上有没有天赋25岁就能看出来,才华这东西挡不住。30岁的时候还在考学历的,根本吃不了科研这碗饭。
不管你是花钱接受培训、留学,还是花钱考研读博,首先要想想你的目的是什么,选择了以后对你会有多大帮助。你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是离自己的目的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如果你读的本科是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不要以为你考上该专业的硕士、博士就业会更容易,结果仍然是很难有什么改观。
即使你读研或者读博就业了以后,也没办法一劳永逸,后面还有中年危机等着你,35岁向来是个坎。很多社招岗位年纪卡在35岁,比如交通大学的保安队长那个招聘就是这样。现在多数招聘启事上,都是明确要求工作人员的年龄在35岁以下。
多数公司更常见的手段是会用各种花样裁掉那些35到40岁的工资较高的中层,再用升职不加薪的方法,把年轻人提拔上来。最低的职位空出来招聘应届毕业生,既填补了岗位空缺,又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还降低了成本。这批被裁掉的中年人就会很被动,除非他们有卓越的技能,不然很难再找到理想的工作。
现在的年轻人最好是毕业以后就马上工作,早点积累行业经验、资源和人脉,让自己拥有即使离开平台也能有赚钱的能力。
到底要不要学金融
先了解两个概念:赢家通吃和马太效应。
赢家通吃在英文里有个专属的名词,叫作Winner-Take-All,说的是市场竞争的最后胜利者获得所有的或者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失败者被淘汰出市场,无法生存。
马太效应说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反映的是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
自媒体行业是马太效应和赢家通吃效应凸显得特别强的行业,我开始写微信公众号以后感受非常深。自媒体行业90%以上的人都很难挣到钱,尤其是你如果从零开始的话,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看不到希望,日子特别难熬。
从事自媒体行业,只要你越过某条临界线,雪球就开始越来越大,越滚越大。我写微信公众号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最开始有的人觉得我写得还不错,讲的东西挺有道理,就把我写的东西推荐给身边的好朋友。如果他的好朋友也认可,同样也会把文章转发传播出去,最后聚集的读者也就越来越多。等到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上来了,也就能时不时接个广告赚点钱了。
上面说的是过去内容平台的规则,现在新平台的规则是:平台通过算法不断放慢和压制滚雪球的过程。尽量让大多数雪都留在地上,不让你全部把雪滚走,所以很多人感觉做内容也越来越难了。
现在在成熟平台想红难度这么大,为什么还是经常听到新平台上会有各种奇迹出现呢?原因是每个平台新开的时候都需要树立榜样,平台也会花大力气砸钱砸流量树立榜样,只有树立榜样成功,平台才能吸引更多的内容制作者。这两年崛起的不管是抖音、快手还是淘宝直播,都花大力气扶植了几个头部网红出来,而且这些网红也赚到了很多钱。没赚钱效应,年轻人和有梦想的人怎么会愿意前赴后继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树立榜样以后,人们就会看到希望,这种希望能吸引大量普通从业者进入平台制造内容,从而扩充平台的实力。这点很像演艺圈,都知道明星行业九死一生,但是每年多少俊男靓女前赴后继地冲进去。这种制度保证了演艺圈源源不断的供给,确保了顶级艺人资源永远不会缺失。
金融圈非常类似演艺圈,也是马太效应很强的一个行业。强到什么程度呢,基本是行业里1%的人拿走了行业里90%的钱。剩下的那10%的部分,才能轮到其他辛苦劳作的90%的基层工作者来分配。这有点像最近特别火的直播行业,李佳琦、薇娅这种头部主播一晚上赚辆法拉利,普通的主播只能喝口汤,那种流量少的主播,月收入2000的也大有人在。
在金融行业,如果无法成为头部玩家,只能赚一份工资和奖金,这钱能赚多少很大程度和经济周期有关。也就是,如果今年年景好,你的奖金工资就高,年景不好你就得熬着,用大白话说就是靠天吃饭。所以首先摒弃搞金融一定能赚钱这个观念,因为这是非常荒谬的想法。
总的来说,大多数搞金融的并不像大家以为的那样,只靠数学和交易挣钱。电视里那种靠数学和交易发了大财的人非常少,这么拍只是剧情需要罢了。绝大多数在金融领域能赚大钱的,依赖的是自己的积累或背后家庭的资源和关系网。也有一部分金融圈的明星人物是靠自己的笔杆子或者嘴皮子致富,他们把自己当成一个IP来经营。
金融从业者里面最多的,除了每天处理各种杂事的前后台,就是专门开发客户卖产品的那些人,这才是大多数人在金融行业做的事。金融岗位里的前后台工作,做过的人都知道枯燥又重复,每天的日子让人觉得极其痛苦。卖产品这帮人的主要工作是说服有钱人去买一些金融产品,然后自己从里面拿佣金。销售人员拉来钱以后交给基金经理投资,基本上除了少数优秀的基金经理,大多数基金经理的业绩是靠运气。也就是说,大多数基金经理业绩好不好主要看市场整体状况,市场好的时候他们的业绩就不错,市场不好的时候他们也要面临亏损。
在金融行业,客户自负盈亏,金融销售人员拿管理费旱涝保收。只要你有足够的客户和资源,每年你的收入就非常可观。别看就这点简单的活儿,大公司对金融销售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极高,而且这两年有竞争越发激烈的趋势。家里没资源的话,公司的基本要求是国内排名前十的院校或者国外的常青藤名校。
券商总部或者收入高点的部门前两年要求低一点,基本也是非A类学校不要。毕竟金融业是离钱最近的地方,大家都觉得做这个能发财,打破头拼命往里挤,虽然这个行业的大多数基层螺丝钉岗位依然处于工作强度大、赚钱少的窘境。
金融行业还有个流行的圈子文化,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文化在金融行业体现得特别明显。很多学校的学长们不太爱带外面的人一起做事,主要考虑提携自己学校的学弟学妹,老带新文化特别浓郁,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基本就垄断了国内很多企业的CFO。当然并不是你考进这个学校,拿到了入场门票,就会有人来提携你,主要还得你自己会积累、会做人。
考进某些特定学校只是拿到入场门票,怎么能积累到资源,让厉害的师兄师姐提携你,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要是一个人毕业后十年八年还拿自己曾经获得的那张文凭说事,基本属于混得不太行的。毕竟大多数业内厉害的人赚钱靠的从来不是书本上的那些知识,而是自己积累的资源和关系网。
掌握和积累资源是这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毕竟积累资源比拿到门票难度大得多,这才是金融行业赚钱的终极奥秘。
(1)恶取空:佛教用语,执着于某些点。
(2)踩坑:网络用语,犯错。
(3)卵巢彩票:网络流行语,意思为还在卵巢里就中了彩票,用中国古话来说叫作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指有的人一出生就有好的父母和好的家庭环境。
(4)新手村:玩家第一次进入游戏时所在的地方。
(5)职业生涯周期:从开始从事职业活动到完全退出职业活动的全过程。
(6)坑位:这里是指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