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书名:我想开了 作者:(日)枡野俊明 本章字数:11250 下载APP
想开了, 就是不纠结、不苛求
不预判,让人际交往变得和谐
你知道专业的将棋选手在对弈中能预判多少步棋吗?当然,预判力因人而异。比如,含“永世名人”称号在内,坐拥六个“永世”称号的羽生善治曾这样说过:“一般,从对手的一个变化就能预判10步到15步棋。不过,如果是分支的话,预判就以100步、1000步为单位了。”真可谓令人惊叹的“预判力”。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预判。比如,在工作交涉、沟通中,会进行类似于“我方给出如此提案后,对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是这种反应的话,就这样回复吧。如果能朝着这个方向推进的话,那么就这样……”的预判。越是谨慎、认真的人,越会超前一步、再超前一步地进行预判,并针对每一步预判事先制订应对方案。
这种做法有一个缺点:倘若预判失误,事情必定会朝着不同于事先推测的方向发展,那时就会出现措手不及、难以应对的情况。
“咦?我还真没考虑过这种处理方法。我完全没想到对方会是这种反应,这可把我难住了,怎么办啊,该怎么办才好啊……”
深思熟虑、一板一眼地做了预判,反倒成了掣肘的障碍。面对“不应该这样”的状况,你的内心必定会变得焦躁不安,接下来的回答也会变得吞吞吐吐、语无伦次。交涉的主导权肯定会被对方夺去。
即使我们做了非常超前的预判,真正能按照预判发展的情形也极其少见,或许可以说根本不存在。所以,即便要做预判,也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能做到“大概”“差不多”就足够了。
以提案为例,只要做好准备,无论对方提出什么样的疑问,你都能给予反馈即可。其余的事情“交给(现场的)氛围”就可以了。如此一来,你能应对的范围自然就变宽了。
“交给氛围”指从对方的表情和语气揣摩、斟酌其背后的深意,感受其中的情绪,从而做到应对自如。
“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剩下的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没错,保持这种心态就足够了。
对于私事的处理,可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这么一种人,在约会之前,他们会一板一眼地计划得非常详细,比如在什么地方见面、在这家餐厅吃饭、在那家酒吧喝酒等,更甚者就连见面要谈论什么话题,都会事先做好计划。
约会绝不会完全按照一个人单方面的计划推进。明明你事先想好了要在意大利餐厅吃饭,结果对方突然提出:“今天去吃日料吧,我想吃刺身了!”这种情形应该不难想象吧。一板一眼的计划派人士这个时候估计一下就傻眼了。反之,如果在脑海中做好兼顾日料、中餐、西餐的准备,大致定个吃饭的地点,不就能随机应变了吗?只是在脑子里大致定个吃饭的地方,不就能立马灵活应对吗?
禅语“云无心”强调的就是不受拘束、潇洒雅逸的姿态的重要性。飘浮在天空中的白云在风的吹拂下不断变幻身姿,朝不同的方向流动,不拘泥于形状和方向,但从未失去其本质——这才是真正自由的姿态。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工作之外,人际交往都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即使你想事先做好万无一失的预判,事情也不会如你所料。所以,就让我们以一颗豁达、自由的心去面对吧。
只需抓住核心,其余的就自由发挥吧。
少刷存在感,在与他人的联系中生存
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叫作“自我”的东西。大约“二战”后,美国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传入日本,自此日本全社会开始宣扬自我意识的必要性。
自那时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十多个春秋。现如今,拥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以及敢于直接表达自我的人不断增多。总的说来,就是大家变得张口就是“我如何”“我怎么怎么了”。
“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个人生活中,拥有明确的自我主张不都是非常重要的吗?这些人才是内心强大的人,不是吗?”
的确,可能大多数人持这种意见。在公司里,那些有明确的自我主张的人,或许大多是那种让周围人另眼相看的存在。但是,禅的看法与此截然不同。
禅语“诸法无我”阐明了佛教的根本思想,即这个世间没有真实的“我”。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在相互关联中存在。
如果站在日常生活的角度看,“诸法无我”就是指“任何人都不是独立生存的,都是在与他人的联系、沟通中活着的。更进一步说就是,人是在与其他事物的关联中生存的”。或许可以说,能察觉这一点,并尽可能地削弱“我”的存在感,才是禅的修行。
将自我放在首位、总是强调自我主张的人,看上去像是内心强大的人。也有人认为,这种人具备带领、管理周围人的领导才能。我认为并非如此。
执着于个人意见和看法的人,是无法认同他人的。即便在讨论和辩论中,他们也喜欢驳倒他人,不断强调自我意见的正确性,固执地坚持己见。
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和理论,所以自然会出现被人指出错误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这类人的处理能力是格外薄弱的。过往的威风一旦受到打击,他们就会气馁、沮丧,或许也可以说,他们会暴露内心的脆弱。
反观那些深谙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人,他们能够认同他人,也懂得倾听他人的意见。即使有自己的观点,他们也绝不会一味地坚持,而是能够听取周围好的思考和看法,在调和中找寻落脚点。
我经常举例说,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的区别就好比坚硬的大树和竹子的区别。在疾风的吹拂下,坚硬的大树为了保持直立会不断抵抗,但如果风再强一些,风力再大一些,大树就会坚持不住,会被折断。
与之相对,竹子不会逆风坚持,而是选择随风弯曲,如此一来便能经受住强风的摧残。等风一停,它就会恢复原本的姿态。
那么,大家更倾向于哪一种呢?坚硬与柔软,大家想以哪种心态面对生活呢?
“就算你说我内心坚硬、脆性太高,可我这么多年都是坚持自我活过来的,现在怎么可能立刻改变?”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心态随时都能转变。正所谓“禅即行动”,请从认同他人、倾听他人做起吧!你迈出去的那一步必定会带动下一步,而且,在一步步的前进中你会逐渐加速。
这是将附着于我们内心的“自我”一层层剥离的过程,是开始正视“在与他人的联系中生存”这一真理的过程。
自我的强度意味着内心的脆性。剥掉一层,内心就柔软一度。
没有完美的人,“想开了”就是完美
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或许很多人都是这样做的。职场上亦是如此,如果自己很擅长的事对方却做不好,我们就会很焦虑。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啊?!我三十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怎么你花了一个小时还没做好?”
等遇到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我们又会对自己非常宽容,认为多花一点时间也情有可原。人,本就是自私的动物。
谁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大家其实都明白,却时常忘记。因为对他人有太多要求,我们的内心才会焦躁不安。
尤其是向下属布置工作任务的领导,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是要对每一个部下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一清二楚。
“小A比较擅长那部分工作,不太擅长这部分。要说谁比较擅长这部分工作的话,还是小B啊。”
类似这样,如果能在了解下属优劣势的基础上分配工作,团队的运行会更加顺畅。在下属心中,这样的人自然也是一个了解自己、值得信赖的上司。
如果不能如此,只是机械地分配工作,被分到自己不擅长的工作的下属,就会出现“劳苦而功不高”的情况。这样一来,领导也会焦虑、坐立难安。
这种上司在下属眼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想必无须多说吧。
“我们科长啊,不知道他一个人在那里抓狂什么。既然把工作交代给我们了,就安心地放手,让我们去做就好了啊。真搞不明白他是没度量还是胆子小,真让人受不了。”
大多数情况下会是这种形象吧?不过,话说回来,确实会有不得不将一些工作分配给并不擅长该工作的下属的情况。但是,如果你在分配工作任务前就已充分了解下属在这方面能力比较薄弱的话,依然能保持沉着、冷静的姿态。
“小B的话,花费的时间长一点也在情理之中,就耐心一点,再多等等吧。”
就能像这般悠然自得,也能在一旁淡定地守候下属。
说到苛求完美,在男女关系上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夫妻之间,丈夫希望妻子温柔贤惠,对自己体贴入微……妻子则期待丈夫值得依靠,有包容心,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要有智慧……当然,有期待、有要求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想必我们永远都无法找到那个能满足我们所有要求的人。
“不过度苛求”可能就是拥有和谐的男女关系(更准确地说,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精髓。江户时代的儒学家贝原益轩留下这样一句名言:
“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不以圣人的标准衡量他人。以凡人的标准宽恕他人,而不以凡人的标准原谅自己。”
其大意就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吧。关于这句名言,流传着一则有关原谅的小故事。有位年轻人一不小心将益轩非常爱惜的牡丹给折断了,益轩却说:“种牡丹是为了寻开心,不是为了生气。”
我想,这或许就是让我们提高度量、值得我们倾听和学习的人生训示吧。宽以待人的根本在于“不苛求”。
只要不苛求他人,你就能沉下心来。
以主动的心态面对所有事情
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都是“专注”。但是,有的人很难专注地做一件事。或者说,事实是,很多人为了集中注意力而伤透了脑筋,即使专注于某件事情,也总是被其他事分散注意力。
举例来说,正在写企划书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想到第二天的会议,心里不停地打鼓,时不时走神、开小差,担心“明天的发言会顺利吗?”。再比如,正忙于工作呢,突然想到了晚上的酒局,或者玩得正在兴头上,反倒想起了工作。这种情形应该很常见吧。如果我们心里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老是“东张西望”,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
“饮茶吃饭”这句禅语教导我们喝茶的时候要专注在饮茶这一件事上,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举一反三,工作时就专心干活儿,玩乐时就尽情地玩儿。能够达到这种状态的密钥在于要有主体意识。面对工作,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想法:
“唉,怎么又被分配到这种活儿?太没意思了,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干啊。”
以这种心态工作的话,你内心深处就会有种“被迫做”的想法。这与“主动做”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在“被迫做”的心态下,你会坐立不安、心神不宁,自然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
我们之所以会有“被迫做”的想法,是因为缺乏“这就应该由我来做”的意识。这种意识的缺失并不仅仅局限于工作层面。
有这样一句禅语:“随处做主,立处皆真。”
其意思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面对什么样的事物,只要以自我为主体拼尽全力去做,就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所谓“真正的自己”,或许可以解释为专注于某件事的自己、用尽全力生活的自己。
我们之所以会有“被迫做”的想法,是因为内心深处认为这是一份无聊的工作,没必要由自己来做,不是吗?但是,工作哪有什么无聊、有趣之分,更没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禅的修行也是多种多样的。准确地来说,行、住、坐、卧,一切都是修行。所以,我们要以同样的心态对待所有的事情。如果因为打坐是修行的中心就全心全意去做,而对叠被子、洗脸等敷衍了事的话,就不能称之为修行。对待所有事情都应该以自己为主体,主动去做。
让我们再次回到工作的话题。以复印资料为例,也许大家会想:这种事情谁做不都一样吗?这或许也是我们无法以自己为主体去做事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以一种“就算是简单的复印资料,也要想办法做好,留下我的痕迹”的心态去面对,会怎么样呢?答案是,你会动很多脑筋、下很多功夫。这样一来,或许你就会开动脑筋思考:到底是用订书钉装订用起来更顺手,还是用夹子夹住更方便呢?
再或者,你会从阅读的方便程度考虑,产生根据左撇子和右撇子的不同习惯区分固定左侧还是固定右侧的想法。如此一来,复印好的资料就染上了你独特的色彩,不会千篇一律。这种时候,你就充分展现了自我。这就是以自我为主体完成的工作。
正是因为忽略了主体性,我们的内心才会变得浮躁、无法平静。正所谓“随处做主”,如果能保持这种心态,你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坚定不移,并能随时随地保持极高的专注力。
以自我为主体对待事物时,必定能集中注意力。
拥有“一个人的时间”,重新审视自己
据说,人都有“批判家”的一面。举例来说,下面这种情况可以说很常见。
“她的着装的确很时尚。但是,不觉得有点孩子气吗?年纪不小了,也该考虑像个大人了……”
我们往往会发挥敏锐的洞察力,像电子眼一般严格地审查同事和朋友的着装,并配上犀利的评价。类似的批评不仅仅限于外貌。
“所有的领导都很照顾他啊。不过,和领导走那么近,他自己不觉得难受吗?他这种为人之道,怎么说呢……”
诸如此类,批评还会波及人生。可以说,有的人把他人之事看得清清楚楚,眼里却丝毫看不到自己。
我认为,审视自我的必要条件是拥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安静时间。请大家回想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其中有没有属于你一个人的时间?
现代人每天都非常忙碌,似乎每天都在被时间追着跑。光是经营、维系工作关系和个人的社交就已经让人们感到很吃力了,根本没有时间一个人静静地回顾过去、畅想未来。
而且,现在每个人都通过社交媒体与某个人或某些人保持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只要与人失去联系,人们就会感到不安。因此,很多人晚上回到家也握着手机不放,一个劲儿地发消息、回消息,忙得不亦乐乎。
但是,社交媒体上的好友再多,其中能与你说心里话的人又有几个呢?这个问题或许只能凭想象回答了。我想,有两三个这样的朋友算是比较好的情况,但一个都没有的也绝不在少数吧。当然,也有人有一群这样的朋友。可是,在我看来,对人生而言,拥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时间远比拥有一个小团体意义更为重大。
禅语“七走一坐”的意思是走七步应该停一下,坐下来静静地审视自己。这句话或许可以说是在给被时间追赶、不停奔跑的现代人敲警钟。
倘若我们不停下来仔细地审视自己,就看不到自己这一路是如何走过来的,更看不到自己在朝着什么方向走。而且,我们也无法修正前进的速度,无法确认前进的方向。其结果就是迷失自我。所以,前进几步后要停下来回头审视一下。“一”字下面加一个“止”就是汉字“正”。也就是说,只有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来时的路是否正确。
处在小团体中就好比浸在温水中,跳出来可能需要一些魄力。但请一定拿出魄力,保持一颗“不在乎”的心。
“我决定每周给自己留一天独处的时间,那一天不回复任何线上信息。”
如果你能发出这样的宣言就可以了。刚开始,朋友圈里的氛围可能会变得比较奇怪,或许会出现这样的声音:“怎么回事,他怎么变得不好相处了?!”不过,没关系,这种声音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周围人慢慢地会认可你的这种生活方式。群体的“团结”拥有这种程度的宽容。
“一个人只有独处时才是他自己。如果不喜欢独处,那么他肯定不热爱自由。因为唯有孤独无依时,他才享有真正的自由。”
这是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名言。请一个人独处,自由地、尽情地重新审视自己吧。
孤独即自由。经常审视自己,就可以保持一颗恬淡的心。
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价值观也因人而异。比如,对于生活的基础金钱,既有类似潇洒的江户人那般“今朝有酒今朝醉”、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的人,也有以“量入为出”为信条、秉持勤俭节约观念的人。
也许有人会觉得和价值观不同于自己的人相处很困难。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是因为你想迎合对方的价值观。当对方的思维方式或看待事物的方式与你的不同时,虽然你内心深处在想“这不对吧”,却还是会附和道:“是啊,是啊。”
对如此可悲的自己,你或许也有些失望吧。我们之所以想迎合对方,是因为内心的某个地方期待自己被看作“好人”,想成为对方眼中那个“通情达理的人”。
因为害怕受伤,我们压抑自己的情绪,扼杀自己的思想,迎合对方,和对方来往,也因此变得痛苦、可悲。
即便对方喜欢上你,那种好感也不是因真正的你而产生的,只是对那个迎合自己的假象所表示的善意而已。在这种状况下,即使两人亲密无间,我们也无法将其称为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缘分和联结。
短小精悍的禅语“露”的意思是,没有任何隐藏,一切显露无遗。简单来说,就是展现“真实的自己”“原原本本的自己”。当然,人际关系是多元的,或者说是复杂的。虽然我们不能如其字面意思那般完全袒露自己,但我想,至少我们可以不和“露”太过偏离,不遗忘原本的自己。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诚实地展现给对方,会如何呢?不过,要讲究表达方式和方法。
“我认为这种思路是不对的,难道不应该这样考虑吗?”
“不不不,不是这样吧?不觉得这样有点太奇怪吗?”
像这样迎头而上直接反驳,是在将自己的看法、观点和价值观强加给对方,只会触怒对方。所以,首先要表达自己对对方的认可,这一点至关重要。
“你这种想法我能理解。不过,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可能和你的思路有些出入……”
人一旦被理解和认可就会感到开心,不仅不会对理解自己的人抱有反感和敌意,而且会试着去理解对方。在此基础上,一种既承认差异又能相互理解的关系就建立了。这是一种实事求是、没有遗忘本真而联系在一起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双方会更容易理解彼此,也不会感到痛苦和可悲。如此一来,容易令人烦恼、耿耿于怀的人际关系将变得值得期待、令人享受。
诗人金子美玲的诗作《我和小鸟和铃铛》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石——一颗宽广而丰富的心。那么,就让我们从表达自己的不同做起,大胆地向前迈步吧!
不迎合他人,展现自己的不同!
发掘优势,就能活出自己的色彩
上一章我们曾讨论过优势和劣势的话题。我想,也会有人“想保持自己的个性”“想活出个人色彩”。至于怎样才能将这种想法变为现实,或许还有很多人并未找到答案。
线索就在我们的优势上。发挥长处、提升优势,这就是成为一个有自我色彩的人的方法。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大仓酒店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著名酒店,据说过去那里有位迎宾员把酒店常客的样貌和姓名全部记在了脑子里。于是,每次开门时,他都会主动和客人打招呼。
“某某先生,感谢您的光临。”
“某某女士,好久不见,您过得还好吗?”
受到这般热情接待的客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应该不难想象吧——“我不过是来住过几次酒店,竟然连我的名字都记得……”这样细致的问候肯定会让人心情愉悦并深受感动。从踏进酒店的瞬间开始,客人就如上帝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心情肯定非常不错。
这位迎宾员因此在整个酒店行业都非常有名。他通过发挥和提升自己在记忆客人样貌和姓名方面的优势,让他人无法企及,从而活出了自己的“个性”。
如果擅长接待工作,那么不断精进、将其做到极致如何?什么样的行为能够让对方心情愉悦?怎样表达才能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对方?哪种倾听方式才能激发对方的表达欲……看起来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
“和她交谈的时候,不知怎的心情就会变平和。这种人真的很少见啊。”
如果周围的人给出这种反馈,正是其“个性”所闪耀出的光辉。大家不这么觉得吗?
可能也不乏下面这种人吧。
“我还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呢。更关键的是,优点、长处这种东西,我有吗……”
应该也有这种没找到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的人吧?倘若真是如此,那就回想一下自己孩童时代喜欢什么、热衷什么。
“这样说来,我小时候总爱画画。”
这就说明你喜欢画画。既然喜欢画画,那你在这方面应该比较擅长,肯定也有提升的空间。那么,你就可以多练习绘画。等到送贺年卡、时令问候、感谢信和请柬时,你就可以寄送手绘卡片了。
如此一来,在那个收到手绘卡片的人的印象中,经常寄手绘卡片的你肯定很特别。
“过去特别爱看足球赛,还老是从教练的角度思考该如何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
倘若你的童年是这样度过的,或许你会对“动员他人”产生兴趣,并就此发掘自己的优势。如果再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学习,你就能作为团队领导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如果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你就能拥有真正的自信,活出自己的色彩。这与培养“内心强大的自己”密不可分。
只要提升优势,就能拥有自信。
即使面对烦恼,也心怀感激
人在感到烦恼时总会想到“为什么只有我……”。举例来说,就像这样:
“为什么只有我为这些小事苦恼呢?他怎么就能满不在乎,看起来无忧无虑呢?真想拥有像他那样‘想得开’的心态……”
这个世上根本不存在没有烦恼的人。会感到烦恼,正是我们还活着的证明。即便对方看起来满不在乎,也不代表其烦恼比你的少,或许比你的更多、更复杂。
要说你们有什么不同,那或许就是与烦恼的相处之道了。
禅语“知足”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顾名思义,“知足”的意思就是“知道满足”。
佛陀曾这样说道:“知足之人,虽卧于大地,而安逸自得。”
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满足的人即使过着睡在地上的生活,也能体会到安逸和幸福。或许可以说,所谓知足,就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以感恩之心接受一切。
当然,身处困境的确是一件令人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能转变思路,认为“困难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克服它,从而有所成长”,又会如何呢?
如此一来,你就不会被困难所左右,反倒会将困难看作一次试炼,一次让自己成长、进步的机遇,不是吗?有了机遇,不就是一件值得感谢的事情吗?如果我们能抓住这次机遇,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吗?
面对烦恼无动于衷、满不在乎的人,肯定是以这种心态接受了烦恼。正所谓“有山有谷才是人生”,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一直站在山顶上的。
假如真有人有这样的人生,那个人能体会到真正的喜悦和感动吗?我想,如果每天眼前都是从山顶看到的绝美景色,他心里肯定会想:“什么嘛,怎么都是千篇一律!”这样一来,他就无法真正体会人生的美好了。
若靠着自己的双脚从低洼的山谷一步步地拼命往上爬,那么每向上一点,你眼前的景色都会有所不同:山麓有山麓的风采,山腰有山腰的秀丽。
只有这样一边感受不同的风景一边向上攀登,然后享受山顶的绝美景色,我们才会感受到非凡的景色所带来的快乐,内心才会涌现余味悠长的感动。
人生路上的境遇,无论多么窘迫,都是无法绕行、难以逃避的。即使钻进了烦恼的死胡同,也不是抱怨的时候。
“哎呀,这次‘机会’很棘手啊。不过,还是要心怀感恩。越过了这一关,不知道能变成什么样的自己,真令人期待啊。”
没错,这时你应该做好攀登的准备,然后一边尽情享受其中的苦痛和乐趣,一边奋力向上攀登。
“想得开”之人,即便面对烦恼,也会心怀感激。
重视自己的人生,“任性”一点也无妨
不知道大家周围有没有这种“人气王”:
“他(她)真是个不错的人。无论什么时候联系他,他都会出来。 ”
总有那种不管是酒局还是什么聚会都“有呼必应”的人。他们的谦和、善于交际,或许是他们受欢迎的原因。但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能是“要是拒绝邀请就太抱歉了”“如果不回应的话会被嫌弃吧”。我想,他们内心肯定会有类似的不安和恐惧。
想必有类似情况的人不在少数。尽管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却没有拒绝对方。这或许是在为对方考虑,也可能是性格使然,心太软。所以,我们因此而浪费掉的时间亦可以称为被他人夺走的时间。
不仅如此,周围人口中的“好人”其实也是种很暧昧的说法。这么说可能听起来有些刺耳,但“好人”并不具备强大的人格魅力。对周围的人来说,这种“好人”不过是个如便利贴一般方便的存在。说得更直白一些,所谓的“好人”,不就是容易支使、利用的人吗?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他人而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自己才是自己的时间的“主人公”。只有秉持这样的想法,我们才能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顺便说一下,“主人公”也是一句禅语。
这句禅语的意思是要以自己为主体,换种更温和的说法就是,应遵从本真的、自我的行为方式。
关于时间,赵州从谂禅师曾这样说道:“汝被十二时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时辰。”
这是某位僧人拜访赵州禅师时提出“十二时中,如何用心?”的问题后,赵州禅师所给出的回答。其意思是,众人皆为时间所用,我却能反其道而行之,让时间为我所用。这不正是在以主人公的身份面对时间吗?或者可以说,这是一种既没有被时间所左右也没有被时间所追赶,而是在时间中切身感受生活的姿态。
“我也在百分之百地利用时间啊!你看这张计划表,不是填得密密麻麻的吗?”
可能也会有这种手账和手机的日程表上计划排得满满当当的人吧。但是,仔细一看,那些计划全都是和朋友嬉闹玩耍的聚会。这和开篇提到的“人气王”又有什么区别?
当然,我并不是说嬉闹玩耍是坏事,只是想强调张弛有度地利用时间是至关重要的。请重视自己的人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现在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然后将时间优先花费在这些事情上。
“人气王”的称号也好,“便利贴”的招牌也好,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帮助。为了自己,再“任性”一点不好吗?
至于要做什么,因人而异。比如,为了将来能够独立,可以考取从业资格证或者进行必要的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眼界可以多读读书,或者多接触绘画、音乐等高雅的艺术。
诸如此类,以自己为主人公有效地充分利用时间,将成为我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推动力。这一点想必已无须多言。
不被时间所驱使,成为时间的“主人公”,有效地充分利用时间。
放下金钱和名利,更容易加深关系
有一个词叫“肝胆相照”。请大家回想一下那些能够和自己真正推心置腹地互相倾诉的朋友,抑或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至于你们是何时相遇的,又是何时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想必情况各不相同。但是,这种关系中有一点应该是非常确定的。
那就是你们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和他搞好关系肯定会有好事发生。”
“和他成为朋友的话,买任何东西都有人买单。”
丝毫没有这种想法,单纯因为欣赏这个人,抑或能聊得来,才与其成为朋友——或许,这才是友情原本的样子。
一旦踏入社会,这种友情是很难建立的。我们的朋友更多是通过工作结识的,因此我们不可避免地与对方存在某种利害关系。
“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部长。多和他来往,肯定对日后的工作有帮助。”
“企业家的独生女啊,和她搞好关系应该会有点甜头吧。”
“不愧是名人,人脉真广。得想办法和他走得近一点……”
类似这样,在和对方建立关系时,我们往往会考虑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因素。说得更直白一些,认为对方对自己有利、自己能从中受益时,我们就会主动靠近;反之,若深思熟虑后觉得和对方成为朋友对自己无益,甚至自己的利益可能受损时,我们就会避而远之。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两个人是无法成为朋友的。一旦工作上没有了交集,关系自然就会疏远。工作关系画上了句号,缘分也就此终结。
当然,进入社会之后的交往也有可能发展为朋友关系,比如通过业余爱好或运动结识的朋友,即所谓的“同道中人”。这种关系中没有掺杂地位、名誉、头衔抑或资产等要素,是心与心的结合,双方会发自内心地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在建立了朋友关系之后得知对方的地位和头衔的话,也有人会发出类似“啊,没想到你这么厉害!”的感叹。
“通过工作认识的人里,也有那种散发着人格魅力的人。虽然很想在工作之余也能和他们保持联络,但如果对方的头衔、职位很高的话,不自觉地就退缩了。”
的确,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即使你们是通过工作相识的,对方也可能成为你今后的人生导师。要想和这种人加深关系,就需要有开放的心态。
对方的地位和职位肯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克服重重难关,才有对方的现在。
“有空的话,我想听社长讲讲这一路走来的故事,让我多学习学习。”
找到合适的时机,试着提出这样的请求。这的确需要一定的胆量,但是没关系,这种坦率的方式是对方欢迎的、认为值得鼓励的。以工作为目的和其套近乎的人可以说比比皆是,但因为人格魅力而主动靠近他/她的人应该很少见。这就意味着对方接受、认可你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事实上,尽管年龄相差甚远,双方可能相当于父子,甚至是爷孙,但依旧能够成为挚友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这种关系的出发点并不是对方现在的地位、职位……而是关注到了对方走到现在这个位置的过程(历程、辛苦、经验……)。如此一来,你就不会畏惧对方,自然能保持开放的心态。
要想和“大人物”成为朋友,就要关注其一路走来的过程,而不是其现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