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书名:看准 作者:饭爷 本章字数:40350 下载APP
经济中的危机和教训
下一次的次贷危机
未来人们将面对的,是美股版次贷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是“两房”这种机构,让根本没能力买房子的美国家庭贷款买房支持楼市。全球将来要面临的金融危机,是银行在量化宽松和低利率的背景下,给本来就没什么造血能力的僵尸企业贷款,让它们推高股市。
虽然两次次贷危机的参与者不太一样,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很多人可能不明白次贷危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我就讲讲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
经济危机的概念
首先,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呢?这里我们要说个概念,叫作“资产负债表”。可以说任何经济体,企业或者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都是永恒的主题。多数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债务危机。债务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后续的经济危机也随之而来。
资产和负债有一个对应关系,也就是“资产=负债+本金”。这里面的“负债”存在一些差异:金融机构的负债,一般是杠杆类产品还有衍生品。企业的负债,则更多的是真实的债务。通常经济危机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最常见的开端都是资产价格下跌。资产价格下跌,会导致资产负债表等式的两边出现不对等的情况。我们知道负债是刚性的,不可能随意变化。所以资产价格下跌通常会导致本金受损。在负债不能降低、本金受损的情况下,持有资产的机构就只能抛售资产,通过减少资产持有的方式来平衡资产负债表。
如果只有少数机构这么做的话,资产价格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稳定,因为它们的抛售量比较有限。当资产负债表达到平衡以后,那些机构便不再抛售。在抛售总量不大的情况下,市场购买力也可以承受。但如果市场上很多大型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都同时开始抛售,资产价格就会出现大幅下跌。原因也很简单,卖家太多了,市场上现有的购买力承受不住,价格自然就一泻千里。
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带来的后果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资产负债表再次不平衡,又会再次引发资产抛售。当资产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导致本金不足的时候,这些机构就会破产。
多家大型机构破产会引发恐慌,紧接着就是金融海啸,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这个道理。最开始房贷违约率上升,导致相关的证券价格出现下跌,这本来是分散风险,但是由于CDO(1)担保债务凭证和CDS定期存单这些衍生工具的引入,导致分散风险变得集中,之前的分散风险变成了系统性风险。
欧美多数的金融机构,之前都大量吃进了MBS抵押支持债券和CDS信用违约掉期这类金融衍生品,成为自己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这类金融衍生品的底层资产,是房地产的贷款合同。投行把这些贷款合同证券化之后,把合同价值和还款的现金流都做成了金融产品。
当房价下跌的时候,贷款人会大面积违约,这等于资产价格发生了大幅下跌。多数大型金融机构都不得不随着资产价格的下跌,调整资产负债表。这个调整过程使得金融机构的本金消耗殆尽,所以后面引发了金融海啸。
在疫情发生的2020年,其实道理也一样。只不过引爆危机的导火索,从次贷变成了疫情,从CDS变成了股票,这中间又多了企业债。
次贷危机如何发生
我们继续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讲清楚次贷危机是怎么发生的。美国互联网经济泡沫在2001年破灭以后,美国经济开始走弱。美联储为了拯救经济,降低失业率,多次降低联邦利率。
股票市场正在经历互联网泡沫崩盘之后的低迷期,不断通过震荡下行,消化之前过高的估值。再加上经济衰退期,大家都购入债券避险,导致这些传统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很低。利率降低以后,市场上铺天盖地的钱,这些钱又没什么地方进行投资,于是就盯上了房地产,房价从此开始上涨。次贷危机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不过要想说清楚次贷危机,就要说清楚什么是次级贷款。
银行和各种金融机构发放按揭贷款的时候,是按照申请人的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分等级定价的。收入高而且工作稳定的人群,信用等级就高;收入低、没有稳定收入的人群,信用等级就低。
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银行给这些客户提供不同水平的贷款利率。信用等级高的客户,会给予低息贷款。因为他们的风险溢价低,收取的利息就低。信用等级低的客户,银行往往不愿意贷款,或者需要担保人才给予高息贷款。这种贷款风险溢价较高,被称作次级抵押贷款。特点是风险较大,所以作为风险补偿,收取的利息较高。
这两种客户在银行肯定是都存在的。前期优质客户多的时候,基本都是高等级贷款。后面优质客户都贷过款了,可生意还得做啊,次级贷款也越放越多了。银行贷款时间久了以后,手里就握着一大把贷款合同。这些贷款合同是没法流动的,也就没法方便地买卖。
为了提高流动性,需要对这些贷款进行包装和证券化,所以就产生了MBS。什么是MBS呢?MBS,英文全名叫作“Mortgage Backed Security”,翻译过来就是抵押支持债券,是抵押贷款打包证券化的产物。所谓的抵押贷款打包证券化,就是银行把手里的贷款合同和买房人还贷的现金流,打包组合证券化,然后再把这些证券化产品拆分成三个层级出售,分别是优先级、次优级和次级。
MBS是一种结构化固定收益产品,定期给投资购买的人合同约定的回报。合同期满,会还本付息。这个证券化产品简单地说,就是客户到银行,是不能直接购买别人的贷款合同以获取固定收益的,只能买银行的理财产品。MBS就是银行把不同的贷款合同标准化以后,卖给客户获取固定收益的一种证券化理财产品。
这里面优先级安全等级最高,每次从贷款合同收到现金流,首先要保证优先级收益。优先级收益满足以后,再满足次优级的收益,最后是次级贷款收益。所以优先级风险等级最低,期望收益率也最低;次级期望收益最高,风险也最大。
除了做分级结构,投行还用CDS包装了MBS产品,大幅度提高了MBS的信用评级。所谓CDS,英文全称是“Credit Default Swap”,中文叫信用违约掉期。简单来说,它就是为投资产品设计的一种保险。
银行持有大量次级贷款,又很担心这些贷款会出现大面积违约。毕竟这些次级贷款的客户人群收入不稳定,信用也不好。而且次级贷款太多,不利于MBS的信用评级。
那么这时候银行怎么办呢?为了提高MBS的信用评价,银行会为这些次级贷款购买CDS做保险。银行每年会付出一定的保险费,比如0.5%。如果次级贷款违约,CDS的卖方会代替违约的次级贷款继续偿还贷款。通常CDS卖方会从银行按照原价买下贷款,或者按照原价和现价的差额弥补银行损失。有了CDS做保险,银行的担心自然就没了。MBS的信用评级也会很好看。
这时候大家看到MBS收益稳定、评级又高,全世界的投资者和机构都争先恐后地去买MBS当作理财产品投资。银行的MBS理财产品很快就卖光了。于是银行开始发放更多的贷款,有了更多的贷款合同,才能包装成MBS产品。
那时候联邦利率在美联储不断降息以后处于低位,银行的资金存在大量的流动性,所以账面上更多的钱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可问题来了,合格贷款人的数量是有限的。之前的优质客户早就贷完款了。所以银行决定降低贷款标准,原来不给发放贷款的次级客户,现在也能拿到贷款了。
到这一步,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银行赚取渠道费用、管理费和利差,有钱的投资人和机构拿到稳定的收益,没钱的穷人拿到贷款买了房。这个阶段也根本看不出任何风险,偶尔有几个人还不上贷款,但房价一直上涨,银行也可以收回房子进行拍卖。房价一直上涨的原因也很简单。由于银行资金不断入市,市场上房屋的存量却是有限的,因此庞大的购买力在不断推动房价上涨。
银行的胆子越来越大,进一步降低了贷款人标准。原先收入不稳定的人群,不但要求购房首付比例在30%,还需要收入证明。现在他们不管有没有收入都能拿到贷款。由于房价上涨,贷款购买的房子甚至还能被二次抵押贷款,用以购买第二套房子,等于是杠杆上加杠杆。要知道这些人其实是根本没有贷款偿还能力的, 只要月供增加一点点,马上就还不上贷款。
除了把次级贷款做成MBS打包发售,银行还基于MBS和CDS开发了CDO,也就是“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中文名叫作“担保债务凭证”。
之前的MBS还是用房贷或者房子实物做抵押的,CDO则是由房贷利息偿付的现金流做抵押。说白了就是别人在我这里借了钱,给了我房子作为抵押物。而我把抵押物又抵押给了第三方,获得了第三方的资金,这等于是杠杆的平方。源源不断的贷款在这个循环中被放出去,不断地推高房地产泡沫。
这里简单总结一下,次贷危机就是在低利率、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次贷不断进入楼市,推高房地产泡沫。在这个过程中,银行放出次级贷款拿到贷款合同,贷款合同被包装成MBS,卖给投资者回收资金。回收的资金银行继续放出去,创造更多的次级贷款合同,也就有了更多的MBS和CDO理财产品。投资银行为防止次级贷款违约,还给MBS买了CDS做保险。
不过让银行和投资者没想到的是,CDS的卖方也会违约,也就是保险居然失效了。失效的原因也简单,当初大家买了次级债觉得不安全,就给这些债券买保险。后来保险公司发现,自己根本支撑不住那么大规模的金融衍生品违约,也要破产。
于是美国人通过量化宽松,释放了海量美元。这些美元被注入华尔街的银行,让他们把窟窿堵上,先别破产倒闭了。同时政策开始连续降息,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后面又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
泡沫的破灭
为什么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很多人突然还不起贷款了呢?因为在泡沫足够大的时候,只要利率水平稍微提高,就会刺破泡沫,引发负反馈。
从2006年开始,美联储觉得美国经济基本复苏了,市场上通货膨胀水平也比较高,于是开始不断加息,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当利率上涨到一定水平,很大一部分次级贷款人就还不起贷款了。一方面因为利息上涨以后,每月的还贷压力增加,另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就业率和工资上涨。
这时候的房价其实已经很高了,加息以后,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开始违约。违约以后,银行还是采用和以前一样的处理方式,收回房子在市场上拍卖。要知道现在和之前的情况已经有所不同。连资质和信用最差的人都已获得贷款参与到楼市投机中,因此剩余的楼市购买力早就不足。
本来楼市的购买力就不够,银行又因为大批次级贷款违约把一堆房子拿到市场上拍卖。这时候的市场自然是供过于求,房价便急转直下。房价一跌,便开始有人抛售房产,接着更多的人加入抛售大军,房价下跌得更加厉害。越来越多贷款购买的房子因为违约回到了银行手中。
这等于是MBS和CDO依赖的底层资产,也就是按揭贷款合同,已经出现大面积违约。现在银行根本拿不到贷款客户按时偿还的钱,手里只有一批卖不出去的房子。购买MBS的次级客户严重亏损,之后是次优级,最后连风险最小的优级都拿不到本金了。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先是MBS崩盘,紧接着基于MBS的CDO也崩盘了。不管是放贷款的银行,还是买MBS和CDO的机构和个人,这时候都拿不到钱了。一连串破产到来:新世纪金融破产、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破产、“两房”申请破产保护。
大家看到这种情况都产生了恐慌情绪。所有人都开始要求收回资金,提前偿还贷款,整个市场便崩了,于是金融危机爆发。这也就是历史上的“Subprime Crisis”——次贷危机。
用资产负债表公式解释次贷危机也很简单。公式的构成是“资产=负债+本金”。金融机构把这些次级贷款合同打包成MBS贷款不断加杠杆,其实就是在不断做大负债。这部分负债不断做大,意味着金融机构不断放出贷款,到市场上购买房子这个资产。汹涌的购买力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也就是公式左边的资产上涨。资产在负债不断做大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大。本金虽然会因为金融机构赚到利润而变大,但是和负债放大的规模相比,可以说是九牛一毛,基本忽略不计。
等到资产价格逆转的时候,公式左边的资产因为房地产价格下跌而不断缩水。我们知道负债是刚性的,不可能减少,所以公式右边能减少的只有本金部分。之前几年金融机构赚到的利润虽然也注入了本金,但比起庞大的资产损失,根本不值得一提。
很快这些金融机构就因为本金损失殆尽,陷入资不抵债、接近破产的地步。金融机构都要破产了,这时候不光投资人的钱还不上,市面上也没人敢放贷款了,信用也陷入紧缩。这时候经济直接停滞,金融海啸也就来了。所以后面美联储才会给这些金融机构注资。这等于是注入本金,避免他们破产引发连锁反应。
企业债潜藏的问题
我们知道国家债务一般分为政府、企业和居民债三部分,而经济危机的本质又是债务危机。每次美国本土出现危机,其实都是因为企业或者居民出现了债务危机。
为什么政府债务就不会引发危机呢?因为在现行的信用货币体系下,理论上政府债再高也不会出问题。内债不算债,可以当成一种税。化解内债的办法有很多,可以央行印钞,也可以把利率降到零甚至负利率。
但企业债和居民债就不同了,央行根本无能为力,总不能让央行印钞帮企业和个人还债吧。2008年次贷危机就是美国居民部门出现了债务危机,美国家庭债务那时候处在最高位。
次贷危机之前,银行把贷款产品包装以后借给穷人买房。后面加息很多人还不起贷款,产生了连锁反应,导致整个金融系统崩溃。
2008年这次教训让美国人刻骨铭心,最近十多年美国居民部门储蓄率都在持续提高,家庭债务相对GDP占比也已经降到了70%多,回到相当健康的水平。
目前美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出在企业部门。美国企业部门债务已经从2007年的5万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十几万亿美元,企业债在GDP中的占比也已经到达历史高位。不但企业债在GDP的占比到达历史高位,1991年以来企业负债也首次超过居民负债规模。企业的杠杆率也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水平,与之对应的则是居民部门杠杆率一路下行。
为什么现在美国那边的企业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水涨船高呢?因为股票回购。美股现在处在泡沫中。在目前的低息环境下,美国企业在大量发债进行回购,防止泡沫破灭。
过去10年,借债最多的就是美国的企业。这些年美联储持续宽松压低利率,投资级公司债的利率已经创下历史新低,发债借钱变得无比容易。不过发债借钱的公司并没有投资扩大生产,而是干起了发债回购炒股票的事。公司债务的增长和股票的净回购基本是正相关的。
那么为什么企业不投资扩大生产呢?因为市场本身是靠购买力驱动的,没有订单就没法扩大生产。需求无法增加,所以企业拿到钱并没有扩大生产,而是拿来回购股票。
要知道发债后回购自家股票的公司有很多,首先是达成公司的经营目标相对容易。现在全球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大家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通过发债回购玩数字游戏,把股票注销或变成库存股,能轻松减少股本、提高股价和每股利润,达成公司的经营目标。
其次就是公司高管能从回购中获得巨额收益。美国公司高管的收益主要是工资和股权激励两部分,后者是大头。假如公司给某员工100万股行权价是12元的股权激励,那意味着股票价格涨过12元,每上涨1元,该员工的年收入就多了100万元。于是高管们有很强的动力发债推高股价,兑现股权激励。年复一年,每年发行更多的债券,回购更多的股票推高股价。
最近10年,美国家庭债务部门不停去杠杆的同时,企业债务部门却在不停地加杠杆。因为美联储利率接近零,美股这些公司发行10年期企业债平均年化利率只有3%。所以这10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美国公司的营收并没有快速上涨,但股价和利润都涨了,秘密就在公司债的回购上。
廉价的资金成本驱动大公司高管们不断借债推高股价,道琼斯指数(2)也从6000多点,被推高到现在的3万点。
现在美股最大的买家是非金融企业。它们购买了超过3.4万亿美元的股票,与此同时,ETF和共同基金只购买了1.6万亿美元的股票。非金融机构其实就是上市公司自己,资金都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借来的。
企业债的关键在于到期必须要还债。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像国家一样印钞还债。所以债务到期无非两个选择,要么直接还钱,要么借新还旧。可现在的问题是,想要直接还钱根本没可能,毕竟债务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
加息以后借新还旧,意味着需要付出更高的利息成本,很可能会导致众多企业债务违约或崩盘。目前大部分企业贷款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开始到期。不出意外的话,那时候应该已经因为通货膨胀而开始加息了,美股的泡沫大概率会破,企业债也会迎来大规模违约潮,美股版次贷危机也就到来了。
美股与次贷危机
我这里预测的是,后面即将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将是次贷危机的美股版。我们需要再回到那个资产负债表公式来说明,也就是“资产=负债+本金”。
过去10年,因为利率始终处在低位,大量的美国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的方式回购股票推高股价。美国上市公司回购的股票一般不会注销,会作为库存股保留。通过借债的方式回购股票,等于是做大了公式右边的负债部分。公式右边的负债部分增加,导致公式左边的资产部分也在同步增加。
因为企业不断发债回购,客观上增加了公司股票的买方。边际购买力的增加,也就使得价格不断上涨。在美联储长期低息的背景之下,企业的负债不断做大,与此同时,资产规模也不断膨胀。然而资产价格一旦逆转,公式左边的资产端就开始缩水。
在“资产=负债+本金”这个公式里,我们知道债务是刚性的,没办法减少。那能够减少的就是公式右边的本金部分,后面资产价格下跌得越快,公式右边的本金就减少得越快。什么时候美股暴跌,导致公司资产缩水,使得本金消耗殆尽的时候,企业大规模破产潮就来了。
这次刺破美股泡沫的最终因素是利率。利率上升除了刺破美股泡沫,还有一个结果就是这些企业过去借的低息债务,利息负担会急剧上升。这时候公式右边的本金部分,受到的就是双重打击。一方面要填补资产价格下跌导致的负债表再平衡,另一方面还要填利率上升的窟窿。资产价格下跌和加息的双重打击,会导致公式右边的企业本金消耗殆尽。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出现大规模破产,老百姓大规模失业,从而引发之后的全球金融危机。
这样看,是不是和当年的次贷危机一样?放贷的银行不断通过MBS和CDO增加自己的负债,做大资产。后面房地产这个底层资产价格下跌,引发逆向反应。金融机构本金消耗殆尽破产,引发金融海啸。
和次贷危机唯一的不同可能是上次的次贷危机是因为房地产这个底层资产下跌,最终引发资产端缩水,大型金融机构本金消耗殆尽,全球金融风暴爆发。而这次美股版次贷危机,将会因为美股泡沫被利率刺破,引发的企业大规模破产潮。
2008年出事的金融衍生品是MBS和CDO这种东西。不出意外的话,后面出事的应该是CLO。CLO的中文名叫作“企业债贷款凭证”,英文全称是“Collateralized Load Obligation”。CLO的限制条件在2010年和2014年连续松绑,近年来更是变本加厉,不光通过修改《多德弗兰克法案》放松对企业发行债券的监管条件,还突破了原来CLO发行方需要保留5%进行风险兜底这条底线。
CLO的发行方主要是银行,投资者和当年的MBS一样遍布全球。作为发行方的银行不需要为CLO背书,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现在的美国企业债有14万亿美元,在打包进CLO产品的tiple B评级的企业债中,至少超过1.5万亿美元是垃圾债务伪装的。目前的CLO就像一根导火索,只要有一部分违约,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过去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回购股票拉高股价。公司市值不断增长的同时,还增加了投资收益和分红。如果债券违约出现抛售,整个循环都会逆转。卖出股票回笼资金还债,会导致股价走低。这意味着需要抛出更多的股票,才能偿还原有的债务,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抛售和大崩盘。这次一旦引发金融海啸,就不仅仅是一个雷曼兄弟破产那么简单了,加息引发系统性风险必然会让大量企业破产。
通货膨胀之后会发生什么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低迷,全球央行都在印钞扩张资产负债表支持经济,比如美联储,在2020年疫情之后的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就增加了2.7万亿美元的规模。
扩张资产负债表的并不只有美联储一家,全球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都在急剧扩张。上一次这么大规模的放水还是在2008年。不少人应该记得,2008年4万亿元刺激以后,手持100万元现金的人和手持100万元资产的人快速拉开距离。其实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通货膨胀,本质是钞票印多了,钱不值钱了。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政治现象,这话一点儿都没错。不管是凯恩斯还是新自由主义统治的时代都是这样。
罗斯福新政
自1929年开始,美国发生了经济大萧条,并成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结束了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近百年的统治地位,把主导权让位于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总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登场的。古典经济学也可以叫古典自由主义,这套理论认为国家只能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
美国总统柯立芝时期的繁荣和咆哮的20年代,源自古典自由主义。这种态度反映到经济上就是:政府把企业交给了市场,市场才是经济最好的左右手。完全市场化带来的结果是强者恒强,后面自然是马太效应(3)越来越厉害。小公司一个个倒下,大公司越来越大,形成垄断组织。整个20年代美国工人工资上涨了2%,垄断组织的劳动生产率却因为流水线的大量投入使用而上升到55%。
2%和55%之间的差额就是资本家赚到的剩余价值,后面自然是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最后的结果是10%的人占有了45%的社会财富。在历史上,如果出现10%的人拿走了45%以上财富的情况,结果都不太好。第一次出现时首先发生了1929年大萧条,随后发生了“二战”。第二次是2007年,2008年的时候发生了次贷危机。第三次就是疫情之后。
罗斯福是在大萧条之后的1933年上台的,他抛弃了古典经济学那套只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的自由主义做法,不再放任市场,主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干预,史称“罗斯福新政”。这套需求创造理论被一个叫凯恩斯的人总结了出来。1933年罗斯福上台,1936年这个头脑灵活的人就开始写书论述新理论。没几年,这套东西变成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也成为一代宗师。和罗斯福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同时期的德国。面对大萧条,两国不约而同地抛弃了自由资本主义,让国家来介入经济。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因为贫富分化太剧烈,导致穷人丧失购买力没钱买东西,造成生产相对过剩。所以要解决问题就要让穷人有钱买东西,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通过创造需求提供工作机会,给工人发工资提高购买力。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我们打个比方,普通人的消费能力就像一个水库里的水,只有这个水库不断有水流出,才能推动经济的发电机持续运转,可水库有水流出的前提是里面有水。凯恩斯主义说这个简单,不就是水库没水吗?那我加水不就得了嘛。这个水从哪里来呢?一方面是向资本家加税,另一方面是向资本家借贷。这两个办法的本质都是把资本家手里的钱临时抽到水库里。为什么说临时呢?因为劳动生产率剪刀差的存在,大众的钱迟早会以利润的形式回到资本家手里。这等于水库的水迟早要干,所以凯恩斯这套理论只能延缓危机。
观察“二战”以后的西方国家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政府都奉行高税收和高福利。政府提高税收,收来的钱部分拿来搞基础设施、科研这些公共建设,另外一部分拿来搞社会福利和保障。老百姓手里有钱又有保障,自然就敢花钱了。
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衰退造成私人投资不足、开工下降,这时候失业率就会上升。大萧条证明古典经济学那套自由主义理论无法克服周期性经济危机,无法解决大萧条带来的大量失业问题。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灵的时候,政府应该动用看得见的手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推行财政赤字,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维持就业就成了最佳选择。
之前的自由资本主义是资本家生产2元钱的东西,发1元钱工资。结果最后东西卖不出去,因为穷人没钱买。凯恩斯主义是资本家生产2元钱的东西,发1元钱工资,政府再负债1元钱发下去。大家获得2元钱的东西,资本家多赚1元钱,政府负债1元钱。
事实上,凯恩斯主义并没有减少资本家的利润,只是把资本家赚到的钱变成了政府的有息债务。政府本身是没钱的,只是向资本家借债加税来创造需求,通过发工资来提升穷人的购买力。
为了追求眼前的就业和平衡,政府通过负债把现在的问题往后推。借债是要还的,等还债的时候政府只能指望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税收增长,否则只能借新债还旧债。凯恩斯的反对者提出这么玩债务会越来越多,借到最后还不上问题更大。凯恩斯的回答是,用这个策略将来可能会死,不用的话现在就得死。所以凯恩斯主义就算是毒药,各国政府也得吞下去应对大萧条。
要知道罗斯福新政搞的那些项目,并没有办法创造更多税收和增长,只能靠政府借更多的债填窟窿维持增长。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债涨了四倍。借债游戏终于玩不下去了,1938年美国和德国因为再次爆发经济危机而陷入全面萧条。罗斯福已经把国债借贷和货币贬值用到极致,借债游戏没办法继续下去,后面是德国撑不住了发动“二战”,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在经济上救了美国。德国借债创造就业机会造的全是飞机大炮,这玩意儿没法给老百姓消费,也没办法拿来给资本家还债。再不做点儿什么国家就要破产,战争在这个时候就成了德国唯一的选择。1939年“二战”开始,所有国家开始进入充分就业。这个阶段美国失业率直线下滑,就是“二战”带来的。
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在“二战”以后没有停滞,后面几任美国总统继续将其发扬光大。70 年代之前,激进的财政政策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赤字财政和高额国债是经常性政策。持续扩张的货币和财政刺激也为未来的通货膨胀持续走高和里根时代新自由主义复辟埋下了伏笔。这段时期是美国劳动人民的黄金时光,尤其是中产阶级,现在还有无数美国人在怀念六七十年代。当时美国中产阶级遍地,随便出门就能找到起薪不错的工作,一个人工作养一家,一家人住在带泳池的大房子,年轻人充满激情。
可是到了70年代,大家发现凯恩斯这套东西不灵了,滞涨突然来了。凯恩斯时代美国政府向普通人借钱,美国国债是美国政府对美国人民的债务。本来想着靠发展还债,可发展总有减速的时候,后面发展增速减缓到还不起的时候,就只能借新钱还旧债。借不到新钱就还不起旧债,后面是靠“二战”把美国拉出了之前的债务泥潭。“二战”后美国人继续搞借债经济,借到后面不光旧债还不起,连利息都还不起。这时候就很难再借到钱了,不得不印钞还钱。这也是为什么凯恩斯主义的致命弱点是政策主张与生俱来的通货膨胀倾向。政府不是大量借债嘛,所以总是在试图通过印钞贬值货币,以减轻债务带来的财政压力。70年代突然到来的石油危机抬高了通货膨胀,游戏玩不下去了。这时候继续印钞还债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不印钞还债又借不到钱刺激经济发展,失业率升高。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失业只会存在于经济低迷期,这时候生产停滞,利率走低。通货膨胀则发生在经济高潮期,这时候生产发展,利率走高,所以失业和通货膨胀不会并存。通货膨胀和失业突然间同时来了,意味着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来了,也就是停滞性通货膨胀来了。
里根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失灵以后,里根上台了。里根的口号很振奋人心:“让美国再次伟大。”如果说凯恩斯理论是从需求角度刺激经济,那么里根经济学就是从供给角度刺激经济。供给学派认为,国家搞凯恩斯那套,就是通过劫富济贫给底层发钱从而提高购买力。这是人为创造需求,这种办法一方面用高福利养懒人,一方面搞出一堆大而不能倒的企业。市场的调节作用被政府破坏了,企业该破产不破产,人民该劳动不劳动,经济肯定好不了。
里根开出的药方是什么呢?废除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改回原教旨资本主义。看看口号就知道他改了点什么:“小政府,低税收,低福利”“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行调节经济问题”“政府不能解决问题,问题就出在政府”。没错,里根上台以后把对内经济政策又改回到了20年代大萧条之前的那套自由主义。
所谓里根经济学,对内其实就是原来古典自由主义那套东西的加强版。政府减税,持续削减福利,企业大规模推行私有化是其核心。因为这套思路是以恢复供给端企业活力为核心的,所以被称为供给端改革。
我们前面举过一个水库的例子,用来说清楚里根经济学也没啥问题。如果凯恩斯主义对内是想办法给水库加水,让经济发电机继续运转的话,里根经济学对内就是想办法把水库里剩余不多的水再想办法榨干净。里根经济学认为东西卖不出去购买力产生了缺口,并不是消费者真没钱了,而是消费者总是喜欢攒钱,希望存钱有备无患,用来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钱都被存起来了,自然市场购买力就有了缺口,而且高福利社会总会让人们期待政府免费给自己解决问题,还会养懒人。
里根经济学当时之所以能奏效,是因为此前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几十年推行高福利,美国人还有不少积蓄,也能榨得出油水。所以当时里根砍掉社会福利逼着美国人花钱的时候,是可以为资本主义续命的。
怎样才能让人们花钱呢?简单啊,把福利砍了,让大家必须去花钱。能让人必须花钱的东西首先是食品,但这个东西是没法动的,穷人饿肚子要出大乱子。其他能让人花钱的就是教育、医疗和住房类项目了,所以从里根时代开始,这些行业就开始大规模推行产业化。中产阶级成为经济改革的牺牲品。对于中产来说,克服了这几个困难,中产就能保持自己的阶级;克服不了这些问题,中产就会往下滑。所以哪怕再困难,中产也要想办法加入这个游戏中。之后再用消费主义给中产阶级洗脑,巧妙地把智商和阶层同消费挂钩,掏空中产阶级的口袋。
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里根时代之后的中产阶级的负担越来越重,也越来越穷。在1971—2015年的40多年间,美国中产阶级的空心化一直在稳步推进。生活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美国人的比例从1971年的61%降至2015年的49.4%。
当然,美国中产阶级人群持续减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来自收入端的不断减少。全球化以后产业转移,因为制造业不断转移到其他国家,造成美国人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普通人拿不到产业跨国转移带来的利润,这部分好处都被跨国企业拿去了。
新自由主义
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那么里根推行的新自由主义就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里根经济学从世界的角度看,更像是凯恩斯主义的加强版。凯恩斯时代美国政府向人民借钱,国债是美国政府对本国人民的债务,这种债务上限很低。罗斯福在“二战”前借了400亿美元,就把美国人民的口袋借空了,借不到新钱还不起旧债就只能打仗。打完仗之后,肯尼迪和约翰逊又借了一轮,到尼克松时就已经扛不住了。里根时代另辟蹊径,通过推行新自由主义把美国政府变成全世界的超级政府。美元升级为世界货币,美国国债向全世界发行,也就是向全世界借债。
美国拿着美元向全世界各国投资输出购买力,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一种全球性纸币。它以美国政府的信用做担保,在全世界流通,为全世界输出购买力。它的发行依赖于美国政府发的国债,这些国债由全世界一起购买、一起承担。这打开了美国的借债上限,意味着只要还的上利息,美国就可以发行海量国债,输出海量美元。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国家借钱刺激需求搞发展,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起上,通过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借钱是要还的,想彻底解决还钱问题,除非天降横财,或者瓜分他国资产。
不过对于美国来说,当时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生,“二战”以后美国人一直在和苏联对抗,还烧钱打了几次战争,根本没什么收益回流,所以凯恩斯主义自然玩不下去,走到了尽头。新自由主义为什么能玩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呢?不得不说美国从里根时期开始运气真的好,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危机先收割一拨,90年代苏联解体再收割一拨,后面成功打压日本制造业刺破泡沫又收割一拨,亚洲金融危机再收割一拨。之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技术突破,再加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国和世界工厂捆绑。这一系列有如神助的好运把美国经济推上顶峰,一直给新自由主义续命到现在。后面按照美国自己的计划,如果能收割其他体量大的国家,还能再续命一拨。当初美国同意中国入世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
现在没办法收割中国,美国的债务也越来越大,后面还不上钱的话,新自由主义也即将走到尽头。从80年代里根打开美国债务限制开始,美国的国债上限就在不断上调。最近的增速是越来越快,几乎是一根直线开始加速向上。曼哈顿第六大道的国债钟每天都在显示着激增的美国国债。按照国债钟官网预测,2024年美国国债预估将达到43万亿美元。
我们之前说过债务是有天花板的,不可能永远不停地借下去。一般而言,如果没有天降横财,想从内部债务解决问题主要有三个办法:一是通过经济增长缩小债务占GDP的比重;二是不断提高债务上限,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印钞;三是直接违约。
目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落后于债务增长的速度,要达到债务增长速度,GDP增速需要超过7%。美国也无法直接承受债务违约的巨大风险,因为会引发远超2008年的经济危机,最后就只剩下印钞一条路。大量印钞的结果,自然就是全球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上涨。这是债务人的胜利和狂欢,因为对居民和企业来说,资产负债率等于总负债除以总资产,资产价格的上涨会明显降低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实现我们之前没有完成的去杠杆任务。
货币超发后,首先是债券的价格上涨,接着是权益类资产的价格上涨,然后是大宗商品和地产的价格上涨,最后是食品和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消费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上涨是各国所不能承受的,底层吃不起饭是要出事情的,所以后面会让央行不得不开始加息。加息累积几次之后,就会带来债务崩塌,那时候我们就会看到美股大瀑布的到来。
或许疫情之后,全球经济在衰退转萧条之前还有最后一次繁荣。可以预见的是,这次可能要靠投资和补库存周期来实现货币扩张,投资主要是基建,补库存动的主要是上游周期品。周期品需要需求驱动,后面我们应该会看到全球都会开启新一轮大规模基建。
2021年与2007年何其相似。没有疯狂就没有危机,大疯狂之后才有大危机,天道本来就是如此。2022年以后,美国新一轮债务同样也会到期,债务危机大概率会引发类似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随后经济危机和全球大萧条爆发,国际游资全力出逃美国,疯狂涌入其他国家。毕竟资本没有祖国,在哪里能赚到钱,它们就会往哪里去。
经济危机乃至大萧条发生的根源
每一次社会剧烈的贫富分化,带来的结果都是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最终的结果会让整个社会生产相对过剩。东西卖不出去,工人拿不到工资,经济陷入停滞和危机。这里我通过回顾经济危机的历史,讲一讲经济危机是怎么产生的。
贫富分化的难题
从古到今,不管在任何时代,社会运行的主线都是经济。多数社会问题本身也都是经济问题的延伸。其实国家从本质上看很像是一个公司。公司想要发展壮大,就需要能赚到钱。
有了利润以后,公司才能给员工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福利待遇。公司也是有钱以后,才能建设企业文化,让员工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公司福利待遇没跟上,企业文化建设也没跟上,员工就总想着跳槽,到外面去寻求美好生活。国家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如果经济水平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国民认同感就不够,也就总是想往更发达的国家跑。
很多事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但从经济角度看,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可以说利润和收入水平是一个公司发展的根本,经济繁荣则是国家发展富强的基础条件。不过从历史上看,历朝历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伴生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贫富分化程度不断扩大。而且这个趋势一旦开始,就基本不可逆,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人类社会认识到经济发展以后必然产生的贫富分化对社会稳定影响巨大之后,各种学者和经济学家就试图不断寻求可行的办法,以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结构长期稳定。回顾历史,所有人提出的办法都没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些学者和经济学家的思考和理论,最终也都倒在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道难题面前。
历史上,每个国家或者王朝的重生、强盛、衰退和毁灭,其实很大部分的原因都是贫富差距过大造成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前大家经常听到的所谓的三百年王朝周期律, 说到底也是贫富分化和土地集聚问题。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总结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的时候曾经说过:过去中国在封建时代里,中华民族只要休养生息70年,就能击败视野中的大多数对手,然后开始加速向外扩张的过程,最后在土地集中和豪强争霸之中迎来动荡,最终走向衰败。
自由市场的贫富分化
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也被称作“古典自由主义”,在大萧条之前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占据了统治地位。这套经济学理论认为,国家只能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经济。国家把企业交给市场就行,市场才是经济最好的调节手段。
为什么亚当·斯密觉得市场才是经济最好的调节手段呢?因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最基础的假设就是人都是自利的。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每个人都会对参与经济活动获取利润具有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个体参与经济活动不被国家干预,每个人必然都想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国家只要提供自由的市场环境,让市场经济自由发展就可以了。每个人都发挥主观能动性赚到钱了,国家也就有钱、变得富强了。
他所说的,就是市场会用一双看不见的手调节每个人的利益,最终大家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让国家变得富强。亚当·斯密的这套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当时被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应用。一直到1929年大萧条发生之前,古典经济学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统治地位。
不过亚当·斯密这套古典经济学理论里面,最矛盾的一点是:既然个人利益最大化是所有人的私心,在没有国家干预的背景下,大家都会不择手段赚钱。而没有干预的自由竞争,就会存在一个强者和弱者的问题。作为自由竞争中的强者,在这种情况下必定不断想出各种办法,试图从弱者那里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
马太效应之下,弱者永远是被剥削者,剩余价值必定是被强者瓜分。原因在于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商、判断力和执行力也天差地别,最终必定导致贫富分化不断拉大。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难以接受,然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
以前总有人觉得贫富分化不断拉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公平导致的。然而即使起步条件一样,只要时间足够长,贫富分化依然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这是由于个体在智力、判断力和决策执行这些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办法,能够消除人和人之间的天赋和能力的差异。这种能力的差异在经济自由竞争的背景下,必定会体现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上。最终的结果就是,钱会不断向有能力的人聚集。这也是贫富差距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扩大的原因,只能延缓,不能解决。
想要强行消除这种差异,就意味着国家需要介入干预。如果国家不介入干预,社会显然不会出现强者给弱者提供“免费午餐”的可能。因为从人性的角度看,大家都不是圣人,触动利益是一件比触动灵魂还要困难的事。
既然不存在让有能力的强者自愿为弱者提供免费午餐的可能,自然也就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所以最终市场和经济自由调节的结果,一定是强者切走的蛋糕越来越多,弱者得到的蛋糕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随着经济发展的贫富分化也会越来越大,巨头垄断也会慢慢形成。
国家为什么要干预
自然界的竞争法则,是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动物如果活不下去,可以直接去死。但人类社会不是这样,因为人不像动物会选择默默等死,而是会选择反抗。这个道理就像大家同在一条船上,富人坐头等舱,穷人买得起站票。虽然站着的人不太舒服,但好歹也享受到了大船的红利。后面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坐头等舱的富人依然在头等舱,大量穷人却因连站票都买不起,要被踢下船了。那么这些将被踢下船的人,不会做等被踢下船然后被水淹死,而是会合力凿沉大船,让大家同归一尽,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王朝周期律。
所以国家出手干预,通过各种方式从富人那边拿钱,做转移支付补贴穷人,就成了维持社会稳定的必然。不过因为人性的自利性,多数经济学家一直不看好减缓贫富分化这件事。他们常说的一个理由是,这种国家人为干预违背了市场原则,非常影响经济效率。
学过经济学的应该都知道,经济学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开篇就讲了,最低工资对于经济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然而这些经济学家没考虑到的一点是每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减缓贫富分化,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补贴穷人,是必须做的事情。不然放任贫富分化无限扩大,就会造成社会撕裂和动荡。
如果只要效率,不要公平,选择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则,效率一定是最高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 一定是社会因为剧烈的贫富分化,迅速陷入王朝周期律里的那种崩溃循环。这时候整个社会都得推倒重来。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高效率,一定就导致最后的没效率。
而且经历了自由竞争导致的剧烈社会贫富分化以及后面引发的大萧条和“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发现,国家想办法减缓贫富分化,给底层注入购买力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创造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因为老百姓只有在有钱的情况下才能消费,没有市场需求,企业生产出来东西也卖不出去。
消费人群越大的情况下,需求才会越大。最终才能产生规模效应,进一步分摊成本、降低价格。企业有了规模效应不但成本降低了,还能赚到更多的钱,这些钱可以拿去搞研发和进行技术升级,从而实现良性循环。这一切发展的基础都是有足够的需求,也就是由所谓的购买力来驱动。
我们国家通过扶贫和转移支付的方式,不断给低收入人群注入购买力,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这本质上也是在提振内需,为庞大的产能提供更大的市场,这样经济才能循环起来。
西方的贫富分化和金融危机
大萧条前后的美国,基本经历了从自由竞争时代的残酷剥削,到罗斯福时代国家干预创造庞大的中产群体,再到里根时代榨干中产这个完整的过程。
自由竞争时代的资本家,剥削起工人来残酷无比。这种背景下资本家是赚到钱了,但国内的老百姓非常穷,所以根本买不起国内生产的东西。这就导致工业品生产出来国内老百姓买不起,只能出口到国外。不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也是有尽头的,因为地球就那么大。等全世界的外部市场都开拓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天量工业品自然也就卖不出去了。之所以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当时主要工业国都出现了生产过剩,需要打仗争夺殖民地和外部市场了。
“一战”之后是咆哮的20年代,美国人在“一战”期间靠做战争贩子赚取了大量的利润,世界的消费中心也转移到了美国。不过美国人在咆哮的20年代,一直还执行古典自由主义那套。政府对经济不做任何干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这导致整个20年代,美国社会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贫富分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这种因为贫富分化、导致底层的消费和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美国人想到的不是怎么通过分配调节贫富差距,增加底层购买力,而是通过金融创新手段,以贷款和分期付款的方式,让老百姓贷款透支,借未来的钱支撑消费。借来的钱终归是要还的,普通人一开始还能还得上本金,后面却只能还得上利息。最后连利息也还不上了,游戏也就玩不下去了。
更大的问题出现在美股市场,咆哮的20年代道琼斯指数涨了5倍。巨大的财富效应不断吸引老百姓加码投资股市。很多人不光借钱分期付款买东西,还借钱贷款炒股票。大萧条之前的美股泡沫时期,老百姓虽然也没钱,但是敢花钱。因为当时美股的财富效应还在,老百姓可以通过分期付款透支支撑一拨消费。后面泡沫彻底破了,财富效应也就没了,老百姓手里更没钱了,于是消费市场随之崩塌。
1929年在美联储的加息效应下,美股泡沫终于破灭了,老百姓的口袋里也彻底没钱了。大家都买不起东西的结果就是:美股暴跌引发了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就是1929年的大萧条。
西方应对的措施
大萧条以后过剩产能没法消化,大家只能自己顾自己。西方几个主要工业国采取了不同的办法来应对萧条。
英国采取的是竖起贸易壁垒,在自己的殖民地搞起了内循环。美国同样竖起了贸易壁垒,开始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德国这种出口导向型国家彻底完蛋了,只能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大萧条之前的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结束就已经欠了一屁股债。虽然工厂设施没有遭到破坏,但是因为国家太穷,买原料的钱都没有,工厂也就无法开工。工厂没法开工,也就不可能给工人发工资。工人手里没钱,也就买不起东西没法消费。生产、消费和再生产的经济链条就带动不起来,整个国家经济也就陷入了恶性循环。
这时候美国人来了,美国人在“一战”时期通过出口物资赚到了大量的利润。虽然手握大量资本,却因为贫富分化和产能过剩问题,导致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没办法把这些资本投出去赚钱。现在德国那边对资金有需求,可以说双方一拍即合,于是美国人通过贷款的方式投资了德国。
德国政府拿到贷款以后,有钱买原料了。工厂可以重新开工,工人也能拿到工资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部分出口到英美这些国家,少部分留在国内消费,经济重新运转起来。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维持当时德国经济运转的,是大量廉价商品出口到海外创汇带回的利润。因为“一战”之后德国普通人实在太穷,开始的时候根本买不起这些工业品。
1929年突如其来的大萧条,打破了之前的循环。美国那边不但因为老百姓破产购买力没了,还竖起了贸易壁垒,开始征收高额关税。英国人也搞起了殖民地内部的经济内循环。德国人的东西卖不出去,经济自然陷入了崩溃,老百姓开始大规模失业,整个社会也开始陷入困境。这时候希特勒想出了办法,就是让国内的过剩产能转型生产军工产品。首先是扩大军队,以大量征兵让年轻人入伍的方式来降低失业率。扩军在当时也不奇怪,所有国家都在扩军。不过多了这么多兵员,自然需要更多的军备。之后希特勒通过国家大量发行国债借贷,让军队拿这些钱向企业订货,生产军备产品,这样德国国内的过剩产能就利用起来了。
然而一大堆军备怎么消耗和变现就成了大难题。这些东西既不能给普通人吃和用,也不能卖给别人维持国家经济运转,更不能给资本家还债。借债买来的军备如果不打仗,就是一堆完全没法消耗的废铁。因为扩军吸收就业总有饱和的一天,借来的债务也总有要还的那一天。这时候为避免国家破产,对外发动战争消耗军备就成了必然。
德国想到消灭过剩产能的办法,是靠借债扩军和制造军备产品创造就业。作为大萧条的始作俑者,美国则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因为美国和德国最大的不同,是德国穷,美国则在一战中攫取了巨额的利润。虽然国内财富分布不均,贫富差距很大,但整个国家的资产负债表还是很健康的,有挪腾的余地。
美国先是开始出手大规模拆分垄断巨头,降低贫富分化,开始搞自我革命。被拆分掉的垄断企业里,最典型的就是洛克菲勒旗下的垄断企业标准石油。这家公司被罗斯福出手拆分,变成了几个公司。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最恨的人也是美国总统罗斯福,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帝啊,我们纳税人真是瞎了眼,竟然把这么一个混混送进了白宫。”以前我总说未来大家会看到下次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会出手拆分垄断互联网巨头。这个道理其实和当年罗斯福拆分标准石油一个道理,不过是历史重现罢了。
后续因为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美国人通过政府借钱发展基建和转移支付的方式,吸收过剩产能和扩大就业。与此同时,罗斯福新政还通过国家干预的方式,对富人收重税调整收入结构。通过以工代赈等各种转移支付方式,降低贫富分化程度,给底层注入购买力。当时罗斯福对富人们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拿掉的是你们身上的一块肉,为的是不让外面穷人要你们的命。”
罗斯福新政本身并没有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只是通过凯恩斯主义,不断做转移支付缓解矛盾,把问题往后拖。后面德国、日本这些国家经济濒临崩溃,熬不住只能发动“二战”。
之前大量的全球过剩产能在战争中被摧毁,然而战争带来的物资需求无比庞大。海量订单和利润不断从欧洲和东亚战场涌入美国,之前全球过剩的产能一下子不过剩了。
美国人当时能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厉害的资产负债表,可以耗得起。“一战”之后,世界上大多数财富都通过战争订单的方式,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美国才能通过转移支付拖时间。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拖延。拖到别人顶不住发动战争,全球部分产能因为战争被摧毁,生产过剩的问题就解决了。
大萧条期间美国的成功经验,使得凯恩斯主义被确立为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人们希望的是通过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实现改革,来维系原有的经济模式。毕竟对既得利益者来说,推倒重来是对他们最不利的选择,大洗牌会导致他们丧失原有的优势地位。他们允许在现有的基础上,为保持自身领先地位做出适当的让步和改革,但绝对不愿意看到推倒重来这种事情发生。
历史问题一直在不断积累,从来没有真正解决。这也造成了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底层负担越来越重,富人利益越来越多。最终的结果是,遇到危机就靠量化宽松政策拖延。按照凯恩斯的思路,央行在危机中不断推出各种货币宽松政策,试图拉动社会总需求回升。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次次把金融危机的代价分摊到每个个体。然而每次在泡沫阶段获得高额收益的富人群体,并没有在危机中承担义务。最终的结果是底层群体成为受害者,而且在货币政策的马太效应下,贫富差距日渐增大。
历史上的经济脉络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刚进入工业化的时候,工人只有极低的工资,一天还要工作16个小时,根本没有钱消费自己生产出来的工业品。这些国家生产出来工业品,只能卖到海外市场去。如果把全球看成一个整体,这个市场终究有一天会出现饱和,生产相对过剩的问题也就来了。为争夺殖民地和外部市场,“一战”和“二战”爆发。“二战”的时候苏联出现,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当时穷苦工人和西方知识分子心中的灯塔。很多西方知识分子非常向往苏联,很多人甚至为了心中的理想,义务为苏联工作。
大萧条期间美国老百姓因为日子太难过,甚至出现了国民大量移民苏联的状况。为了和苏联抗衡,比拼制度的优越性,防止被和平演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二战”以后也进行自我调整,主动出台各种社会福利和劳动保护政策,通过对富人征收重税、转移支付的方式,在国内培育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
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这么做,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大萧条期间各国都竖起贸易壁垒,不开放自己的市场,以及“二战”以后苏联的出现。这两件事使得老牌西方国家纷纷认识到,提高工人待遇,开发内需市场成了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必要因素。
马克思说过一段话,是用来描述经济危机产生原因的,可以说非常经典:“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是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是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保持对富人高税收,不断做转移支付,在国内建立一个庞大的中产消费群体。这个阶段是美国中产最幸福的阶段,一人工作可以养全家,大政府高福利是这个阶段美国的特点。西方的工业品不光能卖到海外了,国内老百姓也消费得起了,内循环和外循环也都顺畅了。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里根上台。里根重推新自由主义,开始压榨国内的中产阶级,给富人们减税。因为随着苏联的解体,西方需要比拼制度优势的外部压力也没有了。所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对中产阶级下手,把“二战”以后给中产阶级的各种转移支付和福利,通过消费主义和教育医疗等各种手段拿回来。消费主义由此诞生。
里根时代之后的中产阶级的负担越来越重,于是也越来越穷。在1971—2015年的40多年间,美国中产阶级的空心化一直在稳步推进。生活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美国人的比例从1971年的61%降至2015年的49.4%。美国汽车厂的工人,在2007年还有28美元一小时的收入,但在今天,竟然只有15美元。这也导致了中产阶级的购买力越来越差,贫富分化也越来越大。
要知道解决不了贫富差距和分配问题,就不能带来有效的需求回升。钱都集中在富人手里,自然消费需求不足。数据有多好看,中产阶级和底层人民就有多难过。于是现在又回到了分界点。美国的社会贫富差距又回到了1929年那个历史最高点的位置。
目前美国最富有的50个人的财富,比美国最贫困的1.65亿人的财富总和还要多得多。整个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会带来私人消费不足,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增长停滞。后面一旦美股泡沫破灭,所有的问题都会浮出水面。以前借的债务利息可能还不上了,借新还旧的游戏也玩不下去了。一旦借新还旧停止,前期所有庞大的债务都会要求兑现,债务负担会进一步压缩有效需求。需求停滞以后,紧接着就是经济开始逐渐失速,最终步入萧条。
资本投资从事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赚更多的钱。消费需求不足导致资本失去利润来源的时候,资本就会停下来。订单数量不足,不光会让资本选择停止投资,还会选择裁掉多余的员工。贫富差距过大本来就导致需求不足,裁员带来的收入减少会进一步加剧需求不足,最终经济更会走向死循环。
危机的产生
每次发生经济危机,只会让穷人更倒霉,富人更有钱。贫富差距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拉大。很多人可能会奇怪,经济危机难道不是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吗?其实每次经济危机的时候,穷人总是最遭殃的倒霉蛋,而且危机发生过后,多数穷人甚至会更穷,富人甚至会更富,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会被进一步拉大,最终系统会走向崩溃。
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联储大放水拯救经济,把问题向后拖延。金融危机期间大量的中产阶级和穷人,由于失业还不起贷款,失去了自己的房子,他们很难再买回这些房子。富人们却拿到了银行的贷款和金融支持,抄底大量资产。因为富人购买了大量资产,也在后面的美联储放水推升资产价格中赚得盆满钵满。
这一轮疫情之后的全球央行大放水,其实本质上道理也一样。现在是经济转萧条之前的复苏和繁荣。伴随着经济复苏,会出现一次巨大的资产价格泡沫。这源于货币大放水带来经济复苏以后,货币流通速度恢复的乘数效应。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一旦疫情缓解,核心资产价格会继续上升。
原因也很简单,疫情期间全球大放水,2020年这一年美联储印的钱相当于过去100年总数的21%。这些钱多数都被拿来炒房炒地炒股票,以对抗印钞带来的货币购买力的损失。因此物价也会越来越高。
疫情期间为支持经济,全世界主要央行都放出了大量的货币。现在大家之所以看不到效果,是因为经济停滞期间货币流通速度放缓。也就是这些货币因为疫情,流动性凝滞了。货币流通速度起不来,抵消了放水的效果。
以前美联储也大放水过,为什么那时候通货膨胀就没起来呢?其实因为这次多了大规模财政刺激。以前单纯货币刺激的时候,钱会流到富人手里。富人会拿这些钱买房买地买资产,而不是去消费。现在财政刺激的背景是,疫情期间大量美国人失业,这些失业者拿到这笔钱不可能去投资,大部分要拿来消费。
只有把钱拿来消费,才能刺激货币流转,这时候货币流通速度也才能起来。这次由于推行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大量货币都进入了流通领域。
随着经济复苏,货币流通速度逐渐恢复,加上之前放出天量货币,再叠加上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带来史诗级的泡沫。我们看到美股屡创新高,就是这个汹涌的乘数效应带来的。货币效应也体现在股市上。后面这些海量的货币大概率会向大宗商品继续溢出,撑起巨大的泡沫。
当然了,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这次是长短周期末期的叠加,泡沫破灭也不过是痛苦的开始。各国央行经历了疫情期间的大放水,政策工具已经基本用尽。全社会贫富分化程度更加严重。接下来泡沫破灭以后,走向萧条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萧条会持续多久,会不会引发动荡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每次经济危机都是穷人的困境、有钱人的机会。因为这时候穷人通常会失业,富人会从银行拿到更多的钱买资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贫富分化进一步被拉大,社会进一步被撕裂。资产价格上涨是一种货币现象,而美国庞大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效应叠加最终会把资产价格推到一个骇人听闻的高度,美股也会一再创新高。在利率没有回升、货币没有收紧之前,资产价格的狂欢依然还会继续。后面一旦通货膨胀起来,美联储开始被迫加息,人们就要面对泡沫的破裂。
以前大家总觉得过去那么多年大放水,通货膨胀也起不来,这次显然不一样。大印钞的结果,自然就是全球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上涨。这是债务人的胜利和狂欢,因为对居民和企业来说,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 总资产。资产价格的上涨会明显降低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率,实现我们之前没有完成的去杠杆任务。
所以这轮周期里,首先会看到债券价格上涨,接着是权益类资产价格上涨,然后是大宗商品和地产价格上涨,最后是食品和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消费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上涨是各国所不能承受的,底层吃不起饭是要出事情的,所以后面央行不得不开始加息。
不过也不要太担心,如果后面真的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经济步入萧条,我们国内还是有优势的。一方面是中国没有跟着西方大放水,不管是政策还是利率工具都保留了弹药,不像欧元、美元利率已经基本为零。这份弹药在萧条期间尤其有用,萧条期间大家考虑的是避险,在避险需求带来的财富重新配置效应下,大量资金都会涌向中国配置资产。资产泡沫破灭以后,热钱会选择来到中国。
另一方面,由于最先控制疫情,我们强化了自己在世界制造业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各国原本的产业结构被打散,大家不约而同地强化了和中国供应商的联系,把中国推到了供应链的核心位置。因为很多国家疫情蔓延之后,完全没有办法组织大规模生产。疫情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开始组织大规模生产,将会出现更大规模的感染。
这意味着我们之前一直担心的产业转移,会在未来的萧条期得到缓解。因为从世界范围看,全球产能是过剩的。未来萧条本身是个出清的过程,各国相应的产业本身因为疫情停产,已经出现了严重亏损,后面连订单和规模优势也在丧失,萧条期还拿什么和中国的制造业竞争?
当然在资产价格泡沫破灭之前,在全球范围内,我们都会看到一轮资产价格的上涨。不过本次资产价格破灭以后,债务危机会引发远超2008 年的金融危机,随后延伸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大萧条。
金融中潜藏的雷区
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有一段时间全球金融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件,就是美国人放松了沃尔克法则监管。
为什么说这个改革是大事件呢?因为放松监管让商业银行搞混业(4)从来都是金融界里最大的雷。混业经营以后,很多大银行的自营交易为获得更多利润,会在表内表外加杠杆赌方向放大风险。这种偷摸操作,会把银行本来无风险的储户存款变成自己交易风险的一部分。赌对方向赚到钱的时候,金融从业者可以获得高额奖金和报酬,自己还没什么风险。赌错方向出现大规模亏损,甚至可能会破产时,金融从业者自己依然没什么风险。如果亏损了,公众也会跟着倒霉。2008年那次震惊世界的全球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么搞出来的。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去之后,美国通过沃尔克规则加强对混业的监管,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这里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沃尔克规则是个什么东西。沃尔克规则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问世的监管政策,也是2010年美国最强的金融监管法《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一部分。放松沃尔克规则之后,可以说金融危机之后排除的雷区,现在又要回来了。要知道之前美国金融混业监管的放松和收紧,和历史上几次大危机息息相关。
本章我们着重讲讲商业银行混业的来龙去脉,还有未来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混业监管收紧
如果你熟读近代史和经济史,回头看会发现几乎每次把戏都差不多。每次监管放松几年后,伴随的一定是金融业的狂欢和随之而来的大危机。紧接着就是严厉的监管收紧,这个动作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大家都知道1929 — 1933 年美国发生了大萧条,带动全球经济步入寒冬。大萧条的产生,本质上和20 世纪20 年代美国政府对自由主义的过度放任息息相关。在大萧条之前,美国的贫富分化达到极致。大企业和垄断组织的市场占有率在20 年代不断提高,利润迭创新高的同时,小企业变得越来越难赚钱,大家纷纷抱怨生意难做。所以很多社会资本不再把手里的钱投入实业再生产, 而是进入股票市场投机。
股市的上涨让投机氛围愈演愈烈,商人们不再满足于生产和销售,中产阶级、家庭主妇也看不上工作赚的钱。大家都投身股市变身股民,沉醉在股票交易所里人为创造纸上财富,只要有一点闲钱,就会全部投入股市。当时最流行的是杠杆交易,只要支付10%的保证金就会有经纪人垫付余额让你用10倍杠杆投资。很多人加了杠杆以后,梦想着坐在家里就能成为富人。
银行的疯狂这时候也达到了极致,它们组成“担保成员机构”,用储户的资金大肆在市场上投资推高股价。除了自己下场炒股,银行也借钱给股民炒。银行用5%的利率从美联储借来资金,倒手用12%的利率借给股票经纪人,经纪人再用20%的利率放贷给投机者。向股民放贷成了银行最赚钱的生意,1929年夏末放贷利率已经高达20%。看起来很好笑吧,很多人不知道,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牛市,“配资(5)”加杠杆从来没有缺席过。股票泡沫和消费信贷债务同时都在膨胀,哪一天消费信贷缩减或者资产泡沫被刺破了,一切就都熄火了。
纸币时代以来,泡沫的破灭从来都和加息密切相关,只是人们在狂热的时候从来没有在意这个举动。大萧条之前也不例外,其实从1928年美联储开始加息就已经发出了信号。当时美联储对股市过度投机表示了关切,决定用加息的方式遏制信贷膨胀。1929年10月24日是泡沫破灭的日子,不管是长期贷款还是短期贷款利率都在这个月达到了高峰。
美国股市也在这个月低下了高贵的头,道琼斯指数直接崩了,紧接着就是后面那次举世闻名的大萧条。说起来美国1929年大萧条其实都是自己作出来的,金融创新在其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实体经济产能过剩,所以要促进消费。银行借钱给消费者做贷款分期,提高了虚假消费。企业一看订单充足,开始扩大本来就过剩的产能。产销两旺,股价高涨,一片虚假繁荣的景象。贫富分化到极致使得这些做分期贷款的穷人禁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加息以后很多人还不上分期贷款,前面的循环被打破,泡沫破裂。接着就是订单消失,股价暴跌,企业倒闭,失业潮也来了。透支未来终究是要还的,只要未来够长就不可能不出事。一旦出事就没办法继续透支,整个链条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大型经济危机随之而来,只不过那时候管这种现象叫大萧条。
1933年3月,罗斯福入主白宫的那天,美国的股市和银行体系已经彻底崩溃。总统上台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关闭所有银行和交易所,并要求国家货币委员会调查华尔街在大萧条里面搞了什么名堂。调查结果发现:从20世纪早期开始,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深度参与投机是导致1929市场崩溃的重要原因。
1933年6月,罗斯福签发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把投资银行业务(承销和发行证券)和商业银行业务(吸储和贷款)严格划分开,禁止商业银行包销和经营公司证券,只能购买美联储批准的债券,保证商业银行避免证券业的风险。《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形成了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新模式。投资银行,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投行。这个之前从来没有的模式,就是在新法案加强监管的背景下被创造出来的。
混业监管废除
由于银行深度参与股市投机,大量商业银行在大萧条中受到股灾严重波及而倒闭。大萧条期间有一万多家美国银行的营运出现了问题,占当时所有银行数量的三分之一,很多储户的存款血本无归。混业经营之后,银行身兼商业银行吸收储户存款和投资银行从资本市场获利两个角色。
商业银行作为储户资产的保护者,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投资的受益者,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混业经营当中体现得尤其尖锐。大多数商业银行避免不了拿储户的存款去股市投机博取利润的赌博心态,反正赌赢了自己赚钱,赌输了储户亏损。大家的钱存在银行平白无故被银行亏完了,市民们难免上街闹事,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罗斯福签发《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背景就是抑制商业银行投机,提高储户存款在商业银行的安全性。该法案从几个方面把银行和证券业务做了切割: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和交易;禁止商业银行与证券机构建立关联关系;禁止这两类机构建立人员联销关系;禁止证券公司成为银行的关联机构,并且要求收到联邦保险的银行严格划分投行业务。从此以后,商业银行不再能使用客户资金从事高风险的证券投资业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从此大大降低。
不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带来了明显的负面作用,由于商业银行被严格限制,导致了收益回报率过低。这导致储蓄率本来就低的美国人更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面,而是进行一些其他中度风险的投资。商业银行在后面的60年里日子非常难过,投资业务全靠货币基金这种东西勉强维持。一直过苦日子的商业银行肯定不甘心,所以从1988年起商业银行就开始花大价钱游说政府,不断努力尝试废除这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商业银行尝试通过游说里根政府废除这部监管法案。虽然这次游说没有成功,不过商业银行找到了突破口,多项银行监管法令被废除。里根签署了《加恩圣杰曼法案》,使得美国银行业监管逐步放松,悄悄回归混业经营。这次放松直接导致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银行业也迎来了倒闭潮。
经过里根政府的铺垫,1991年老布什政府推出了监管改革绿皮书,进一步放松金融监管。1998年,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银行正式开始从分业步入混业,《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名存实亡。
1999年11月,时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的鲁宾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起向国会建议:“永久剥夺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权力。”国会居然通过了这个建议,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在存续了60多年以后,就这么被废除了。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就此诞生。
新法案的宣布意味着美国金融业在1933年从混业走向分业以后,从1999年又开始从分业走向混业。当年被拿掉的混业经营那颗地雷,又被克林顿政府原封不动地拿回来了。
其实美国的高层对开出这个口子会带来什么结果,根本就心知肚明。克林顿时期的劳工部长赖克就曾经说过:一旦《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被推翻,华尔街的赌徒们就会通过投资银行入侵商业银行和居民存款。
次贷危机
克林顿卸任之后,2000年小布什开始担任美国总统。这位小布什,也就是1991年推动监管改革绿皮书的那位老布什总统的儿子。
小布什任内除去打击伊拉克,最大的成就是推动了提升美国人的住房自有化运动。这次住房自有化运动的结果之一,就是在前任克林顿废除混业监管的配合下,引发了2008年那次震惊世界的次贷危机,全世界都受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直到现在都还没恢复过来。
次贷危机的起源是一种叫作CDO的资产抵押债券,背景就是小布什任内提升美国住房自有率运动。从2001年小布什任内开始,美国楼市开始蓬勃发展,来自亚洲和拉美的新移民疯狂涌入美国。伴随着美国政府鼓励国民提升住房自有率,大家纷纷买房,房价水涨船高。当时的美国因为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到处都在抢房。不光是新移民,美国很多土著也在琢磨怎么投资房产跑赢通货膨胀。在赚钱效应驱使下,大量的热钱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加速推高了房价水平。
经历了几年地产牛市以后,从2003年开始,地产商和金融机构发现,资质优良的的贷款客户消耗光了。毕竟一个国家再发达,高收入群体也是有限的,合格的贷款主体也就那么多。他们都买得差不多了,合格的贷款主体就没有了。
要知道放贷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挺难,难在没有足够的合格贷款人。好的贷款人不仅手里有钱付得起首付,还得有现金流还得起月供。没有合格贷款人怎么办呢?华尔街自己创造,把低收入人群包装成合格贷款人不就好了。
恰好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美联储把利率降到了史无前例的低位。银行趁势在低利率的环境下开发了一种针对低收入人群买房的金融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次级贷。
在国内买过房贷过款的人都知道,你想贷款买房首先需要足够的首付,多数是二三成起步。这是房价下跌时金融机构的安全垫。其次,还得审核你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银行的要求是你的收入至少是房贷的两倍。搞这么复杂是怕你贷款以后因为房价下跌不还房贷,或者现金流不够还不起,从而给银行带来风险。
次级贷就厉害了,先是推出可调节利率贷款帮低收入人群降低每月还款额(允许借款人前两年只付很低的利息而且不还本金),还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贷款。可调节利率贷款前两年执行超低利率,使得借款人月供还贷负担远低于正常贷款。眼前的低利率让一些中低收入者纷纷入市买房,埋下了几年之后月供上升无力还款的炸弹。
零首付零文件贷款,使得借款人可以在完全没钱的情况下购房。条件是仅仅需要自己申报一下收入,根本无须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如工资条、税单。2008年金融危机前,那些银行信贷经理劝你买房的姿势是这样的: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
“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
“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
次级贷一推出,想象力的大门打开了,次级贷创造了完美的新贷款主体。在资质不错的贷款人消耗殆尽以后,大量的次级贷款流向了低收入群体,不管资质多差的客户都能贷款买房。市场供需开始失衡,房价开始加速上升。房价天天涨,自然有更多人开始关注房价。可以看出,自2002年起,美国房价的上涨速率在次级贷推出以后加速了。
因为房价持续上涨,当时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念头,买房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且要加杠杆多买。而且当时因为贷款人可以把贷款买的房子的升值部分再抵押贷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次抵押贷款。
大家不是都觉得房价还会再涨嘛,就把升值部分抵押出来做首付,再通过银行贷款加杠杆炒房。一旦房价开始回落或者大批买房者月供跟不上,这种杠杆加杠杆的操作方式就会变成“杠上开花”。
那时候监管机构都在干什么呢?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从2001年互联网泡沫以后就开始不断放松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还非常配合地表达了“我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单纯为了监管而监管”的志愿,这为之后的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
要知道之前《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能被废除,也要归功于时任克林顿政府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和财长鲁宾的强力推动。你看,每次危机的起因都是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双放松,但人类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混业放松之后
那么2008年次贷危机中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混业以后到底通过CDO干了什么呢?小布什上任以后推行住房自有运动,大家不断买房就要不断贷款。正好当时的货币政策也配合,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大幅度降息以拯救经济。
我们说每次央行大印钞以后,资金都会选择让自己利润最大化的渠道,通常不是楼市就是股市。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释放的这批资金被创造以后没有再回归股市,而是流向房地产市场,刺激了美国地产泡沫的出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更是让金融业丧失了监管,混业以后肆无忌惮地吹大泡沫。和商业银行结合以后,投资银行发现商业银行手里有很多贷款,商业银行这部分贷款的收益来自房贷每个月的还本付息。为了赚更多的钱,投资银行帮助商业银行把这些贷款打包成CDO债券,然后给他们评级。还款能力强的就是AAA级,然后是BBB级,还款能力最弱的就是垃圾级。AAA级收益差,但是稳定。垃圾级债券收益高,但是不稳定。因为CDO的主要收益来源就是房主还贷,一般垃圾级债券贷款房主的收入都不太稳定。不过因为那几年美国房价年年涨,大家的想法是如果贷款人还不了钱,银行就把房主的房子卖出去也不会亏。
银行给房产投资者放贷,投行再把贷款做成CDO产品卖给市面上的理财投资者。投行卖掉CDO产品以后,钱又可以回到银行继续放贷,这真是个完美闭环。因为这拨操作,在这几年房价上涨的日子里商业银行和投行赚了很多钱,投资者也获得了收益。后面因为CDO的买家越来越多,所以银行需要更多的房贷做成CDO卖出去赚钱,但是合格贷款人不够了。所以美国银行就发明了次级贷款,进一步放松贷款。无须收入证明,无须资金流水,即使需要证明也可以伪造,贷款过程极其轻松。甚至有些人身上根本没多少钱就利用高杠杆买了五六套房子,房价泡沫由此产生。华尔街拿到次级贷款以后通过评级机构包装,继续做成AAA级的债券。
因为房价不断上涨,这种次贷债券的净值也在不断上涨,整个华尔街的投资者、政府、银行都在买这种CDO债务。到了2007年年初,美联储因为通货膨胀持续加息,次级贷款利息过了优惠期也开始升高了。很多人开始还不上贷款,市面上的房子越来越多,楼市泡沫终于被刺破了。跌幅厉害的地方,有些人的房子背着50万元的贷款,只剩下10万元的价值。大家毅然选择断供,银行回收的房子越来越多,市场上囤积了好多房子卖不出去。这时候CDO的价值自然也是大跌,骨牌效应来了,连锁反应就是各种华尔街大公司和政府持有的CDO大幅贬值。
很多银行和基金公司因为这个倒闭了,这里面就有我们熟悉的雷曼兄弟。雷曼倒闭以后,大家都开始恐慌了,没人肯在市场上借给别人一分钱。连通用这样的制造业巨头,都没有办法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维持公司周转。美国政府没办法,只能出手相助,大幅降息和量化宽松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大家熟悉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后面美国政府还不得不给一些大公司注入资金维持运转以免倒闭,最后才顺利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10年之后,很多人提出克林顿政府重开混业大门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元凶。
1999年监管法案被克林顿废除之后,包括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在内的这些商业银行大肆涉足投资银行业务。单单在2005—2007年,花旗银行一手发行的CDO产品就超过1200亿美元,自己还持有数百亿美元的CDO。危机中花旗银行仅仅在CDO产品上的损失就超过250亿美元,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使得它们成为大而不能倒的金融中枢。危机让900万人失去工作,失业率飙升至10%,数百万人看着自己的毕生积蓄蒸发殆尽。混业以后,这些机构为了攫取利润不断吹大泡沫,最终引发了美国房产市场的崩盘和全球金融危机。克林顿政府重开混业大门和监管的缺失,是大而不能倒机构产生的主要原因。
危机后的混业收紧与回归
这次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政府的精英们又开始反思混业经营的坏处了。2009年12月,共和党大佬麦凯恩和民主党参议员坎特韦尔建议重塑《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基本思路是考虑分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让金融业重归分业监管的模式,《多德-弗兰克法案》法案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全称是《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法案的核心内容有三点:
首先是扩大监管机构权力,破解金融机构“大而不能倒”的困局。同时限制了金融业高管的薪酬,允许分拆陷入困局的大而不能倒金融机构和禁止使用纳税人资金救市。其次是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扩大监管机构的权力,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沃尔克规则”。通过限制金融机构的自营和投机交易,限制大型金融机构的衍生品交易,防范金融风险。
奥巴马在2010年签署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颁布新法案的目的是避免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度上演,很多人认为其严厉程度可以和之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相媲美,混业终于又被套上了紧箍。2014年4月1日,沃尔克规则开始正式实施。新规则迫使很多华尔街银行重塑了商业模式,从而降低了金融风险。
不过特朗普团队一直认为,《多德-弗兰克法案》虽然有效抑制了美国银行业的高风险押注,但也抑制了经济的增长,所以特朗普一直在寻求放松沃尔克规则。2020年1月,美联储正式发布了沃尔克规则改革方案。2020年6月25日,美国监管机构货币监理署放宽了对大型银行投资的限制。华尔街正在通过沃尔克规则改革被逐步松绑。改革方案最终在2020年10月1日生效。
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冲击非常强烈。之所以没有演化成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是因为美联储行动迅速。先是快速把利率降到0,之后开启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迄今为止印了快4万亿美元钞票。二是因为美国的大银行和大机构都没有受到冲击。2008年危机以后,受制于《多德-弗兰克法案》与巴塞尔协议(6),美国大银行持有的企业债规模不大,衍生品敞口也很小。
这也是为什么2010年奥巴马签署的数十年来最严厉的、条款多达2300页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会被称作奥巴马赢得的一项载入史册的重大政治胜利。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人类从历史中难以学到任何教训。金融危机都是放松监管和金融混业以后带来的结果。后果都是赢了金融业狂欢,输了全体老百姓和全世界买单。
通货膨胀不起,周期不止,这句话并不是瞎说的。自打进入纸币时代,每次源自美国的大危机都是通货膨胀或者泡沫起来以后,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带来的。
1929年的泡沫是怎么破的?从1928年开始,美联储为抑制投机开始加息收紧货币政策。最终不但刺破了股市泡沫,而且引发了后面的世界性大萧条和“二战”。2008年的泡沫又是怎么破的?也是因为2004年通货膨胀起来以后,美联储开始着手加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强劲复苏,需求快速上升拉动了通货膨胀和核心通货膨胀抬头。2004年美联储开始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连续17次把利息提高25个基点。2006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25%。在美联储连续加息以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终于被刺破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这次会有什么意外吗?并不会。疫情期间几万亿美元被创造,了解一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变化,就知道未来热钱会有多么汹涌。而且放水的不只是美国,为抗击疫情,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开启核动力印钞机。看看M2增速就知道,美国、日本,包括欧盟等国家同步放水已经开始了。上次几个大国同步开启印钞机,还得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后面发生了什么应该有不少人还记得,这些钱大多数都流入了房地产。持有100万现金的人和持有价值100万元房子的人,也是在那一年瞬间拉开了距离。
这次印出来的钱也会涌入各种资产,吹起史无前例的超级泡沫,不过大概率不是楼市。我猜测这次会流入科技行业,配合我们制造业升级计划带动资本市场融资,推升科技泡沫。现在各大金融市场都在打扫屋子,准备迎接热钱的到来,之后就是泡沫湮灭。国内市场也会跟上这次科技泡沫,这次泡沫会让很多人暴富,也会洗劫很大一批人。未来泡沫破的时候也会无比可怕,后面如果有实力的国家不打算拯救世界经济,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大萧条。
苏联与俄罗斯经济的教训
很多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每一次国家走向衰亡的诱因都是财政收支不平衡,古代的大明王朝是这样,近代解体前的苏联也是这样。这就好比经营公司,最重要的是保证财务收支平衡有盈余,起码要保证足够的现金流。如果入不敷出的话,公司很快就会破产倒闭。对国家来说道理也差不多,财政收支平衡是一个国家最根本、最内在的核心。只要这个核心不出问题,国家的根基就不会动摇。一旦财政收支平衡出了问题,国家走向灭亡也就不远了。
现代社会迅速打垮一个大国最有效的方式从来不是战争,而是金融。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就是面临财政问题后,被西方发动的金融战争肢解的。20世纪90年代,苏联在一场蓄谋已久的金融战争中土崩瓦解。这个经历了惨烈的“二战”都没有被打垮的世界霸主就这么灰飞烟灭了。摧毁苏联这个庞大的工业帝国只用了短短10年。解体后的前苏联工业体系完全被摧毁,多数成员国都再无翻身崛起的机会。

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重工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大国争霸和扩张的基础配置。同样地,任何后发国家想要爬到食物链上层完成国防和工业体系建设,也必点这棵技能树,苏联自然也不例外。
苏联的无产阶级政权建立之初,内部面临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基础薄弱的问题,外部则是英、法、德、美、日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利用各种经济技术封锁想要把苏联扼杀在摇篮里。
当时的苏联还是个农业国,资源有限却又想快速工业化,从农业部门抽调资源进行工业化变成了必然。只有短期集中所有资源发展以国防军事为中心的重工业,才能和西方列强抗衡。而且因为西方阵营的围追堵截,当时的苏联也没办法按部就班挨个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这种背景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超高速工业化发展计划产生了。连续几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得苏联快速成为能和美国抗衡的工业化强国。
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苏联的软肋就来自粮食问题。
其实苏联原本是产粮大国,即使在沙俄时期,也能毫不费力地实现粮食自给。直到20世纪初,俄国还占据了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45%,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后面因为军备竞赛,苏联的重工业尤其是军工开始过度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等领域才被轻视了。因为粮食产量降低,国家储备粮持续减少,填饱国民的肚子已经变成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不得不面对的头号问题。
自己的粮食产量不够就只能从国际市场购买,然而国际商品结算货币是美元不是卢布,想进口粮食就得有足够的美元外汇储备。没有足够的美元,苏联只能开始抛售黄金储备。单单1963年因为农作物减产进口粮食,就用掉372.2吨黄金,占据苏联黄金储备的1/3。苏联靠这点黄金进口粮食,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为了打击对手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世界性经济危机由此引发,油价开始暴涨。苏联则恰好因为60年代在西伯利亚发现大油田而石油产量持续攀升,从年产量不到2亿吨上升到6亿吨。
暴涨的油价让石油收入水涨船高,之前苏联头疼的外汇储备和粮食问题居然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石油产量和出口量的快速增长给苏联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美元外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西伯利亚优质油田石油大量产出造就了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繁荣。
除了进口粮食,苏联也开始大量进口设备,很多国内有能力生产的设备也开始进口,反正外汇很多。因为石油收入暴涨,20世纪70年代初制定的发展科技、生产民用产品、提升工业竞争力出口创汇的经济改革计划也就此搁置。当时的苏联还利用这笔石油收入到处支援第三世界国家,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撒切尔夫人曾经描绘了当时苏联如日中天的景象:“借助计划政策,加上独特的精神与物质刺激手段相结合,苏联的经济发展指标很高。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过去比我们高出一倍。如果再考虑到苏联丰厚的自然资源,如果合理地发展下去,那么苏联完全有可能将我们挤出世界市场。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凸显其内部问题。”
英美削弱苏联经济的努力并没有成功。石油价格持续10年维持高位造就了苏联经济的持续繁荣,赶英超美的速度日益加快。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至美国的80%,军事上已经全面超越美国。比如战略导弹苏联这一年有2402枚,超过美国40%,战略核力量的开支是美国的3倍。苏联军队的扩张速度也很快。1978年,美军有210万人,苏军则有440万人;美陆军拥有坦克1.05万辆,苏军则拥有5万辆。
在石油价格高涨带来的巨额收入支撑下,这一阶段的美苏争霸中,苏联一直保持进攻状态,四面开花。靠近苏联的欧洲是争霸的重点区域,美苏都集结了重兵。

和如日中天日进斗金的苏联不同,同一时期的西方因为石油价格高涨、能源短缺、生产力衰退而陷入全面滞涨。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的收支平衡日益恶化。美国不但在军事力量方面被苏联赶上,也在越战中严重受挫,陷入持久战的泥潭。随着危机愈演愈烈,越战变成一场越来越打不起的战争。古人说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没有粮草,美国收缩战线也就成了必然。尼克松在这个阶段调整了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了亚洲兵力,从越南开始撤军。撤军的原因只有一个,口袋里的钱不够了。
美国和中国改善关系以后,得以从越南战场这个亚洲麻烦中抽身,在中东地区彻底分化了阿拉伯联盟,把沙特从苏联阵营争取到自己一边。这为80年代美国发动对苏金融战奠定了基础。
1980年,苏联的石油天然气出口金额已经达到向经合组织国家出口额的67%。不过巨额的石油收入不但没有解决苏联经济的不平衡,反而加重了这种不平衡。苏联没有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科技生产民用产品,提升工业竞争力出口创汇的经济改革计划被搁置不说,粮食也越发依赖进口。
1970年,苏联进口谷物仅220万吨。1985年,苏联进口的谷物已经达到4560万吨。市面上近四成的粮食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短短十几年间,苏联从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产粮国变成粮食进口国,全世界1/6的粮食都要被苏联进口来填饱老百姓的肚子。
要知道苏联这种依赖石油价格的经济非常脆弱,想满足国内粮食需要,首先需要用石油出口换取巨额外汇,也就是美元,再用美元大量进口粮食,一旦油价下跌美元不足,粮食进口就没法保证了。
美国人当然也发现了这点。他们很快明白苏联的命门在美元外汇储备,从里根上台开始,围绕着消耗苏联硬通货美元储备的措施就开始不断实施。如果能想法消耗掉苏联现有的外汇储备,后面只要油价下跌外汇收入减少,苏联就会陷入困境。没有足够的美元进口粮食和设备,看似强大的苏联经济就会不攻自破,再利用经济困境激化民族矛盾,就可以肢解苏联。很多国家不遗余力地强调必须维持足额外汇储备、保证粮食安全和自主、强调新能源开发减少石油依赖。这些教训都是从苏联这边学来的。
当时美国一方面秘密资助阿富汗游击队,把苏联拖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潭里消耗国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加大对东欧国家的经济制裁,让苏联被迫拿出石油收入的一部分来支援盟国。单单波兰一年就需要4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苏联大量的外汇储备在这个过程中被消耗。除了想办法消耗苏联现有外汇储备,在减少苏联石油收入方面,美国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美国联合整个西方世界对苏联进行全面技术封锁,以阻止苏联得到提高石油产量和修建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关键技术。石油产量少了,外汇收入自然就少了。

西方的努力没有白费,转折点终于来了。从1985年开始,苏联石油产量见顶,开始缓慢下滑,美国等待已久的苏联石油产量峰值时刻终于来了。美国宣布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通过提供最先进的预警机和毒刺导弹与沙特结成反苏同盟。沙特则宣布加大石油产量两倍以上,油价几个月内就暴跌到10美元一桶。
对一个战略物资几乎完全依靠石油创汇支撑的国家来说,石油产量和价格双杀的威力是巨大的。随着石油出口创汇收入的减少,数千万吨的粮食进口化为泡影,财政收支也很快严重恶化。仅仅1986年一年时间,苏联的外汇储备就减少了2/3。随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和亚美尼亚大地震又雪上加霜地消耗了大量外汇储备。苏联当时的一份文件描述了财政危机有多严重:
可自由兑换的货币结算非常紧张,债务超过了商品出口年度收入的2倍,支付利息需要耗费近20亿卢布,超过石油出口所获可自由兑换货币全部进款。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必须将出口获得的全部可自由兑换货币进款用于偿还外债。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时苏联石油出口收入只够偿还债务利息,已经没有任何多余外汇进口粮食、设备和其他资源。苏联的困境在于,想买粮食就要有足够的美元,没有高价石油出口,就没有足够的美元进口粮食。普通老百姓虽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社会食品急剧短缺,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很快在市场上显现。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粮食是最重要的资源,其地位无可比拟。到处都是饥饿的苏联民众,戈尔巴乔夫不得不开始向西方政府寻求贷款。向自己的冷战敌人借钱,就要按照它们的要求进行改革,此时此刻的苏联已经完全丧失了主动权。
1990年是苏联最为悲伤的一年,美苏攻守之势开始逆转。为获得西方的贷款进口粮食维持国民经济运转,苏联开始按照西方的要求进行改革,大规模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粮食问题还导致了苏联加盟共和国内的分离主义运动,当初加盟苏联的共和国纷纷开始要求独立。苏联就此解体了。
这场金融战争之后,一个1980年国力还是美国80%的超级大国土崩瓦解。一个有着上万件核武器,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瞬间消失。
本质上,苏联是先陷入了财政危机,之后又被美国联合沙特用一场金融战打垮。苏联财政收支失去平衡是庞大帝国轰然解体的最重要因素。美国联合沙特发动的金融战也只是给这个庞然大物套上了最后的绞索。
美国人管这种操作叫隐蔽经济战,里根时期的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是这套体系的设计者,主要手段就是鼓吹放松资本管制,任凭热钱进出冲击经济,私有化国企削弱国家抵御外部攻击的能力,通过金融手段征服世界。
这是一种非常规战争,核心是通过对一个国家经济体进行研究,找到其咽喉要害,并针对这种脆弱性,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打击,削弱其国力,进而扶植自己的代理人上位。

苏联的解体仅仅是财富瓜分的开始,真正的饕餮盛宴发生在俄罗斯。叶利钦突然被历史推上了前台。不过叶利钦非常清楚,自己必须继续推进改革,因为虽然在政治斗争中如愿当上总统,但他的执政基础依然非常薄弱。
一方面因为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同时也继承了大部分债务。1万亿卢布的内债和1200亿美元的外债让国家迅速陷入经济衰退。国内经济近乎瘫痪,生产下降,粮食不足,日用品短缺已经成了大问题。人民群众极为不满生活现状,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失去支持、丧失权力的危险。另一方面叶利钦是喊着改革口号上台的。他当权之后俄罗斯的社会结构并未发生变化,公有制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领域他手上并没有可以依靠的强大社会力量。
盖达尔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个人有点儿像喜欢纸上谈兵的赵括,说起西方经济学一套一套的。后面俄罗斯的私有化之父丘拜斯也是他的得力干将。叶利钦很喜欢这个能说会道的年轻人,他能把经济学理论讲得头头是道,对改革也颇有见解,还能和议会反对派相互辩论。
盖达尔出身于苏联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老盖达尔是苏联《真理报》记者,有着传奇经历,曾参加过古巴抗击美国的猪湾战争,还是卡斯特罗的老朋友。盖达尔的爷爷是苏联作家,作品《铁木尔传》曾风靡很多国家。
20世纪80年代因为接触到西方经济学,从而变成自由市场的忠实信徒,盖达尔决心用这套理论改变当时的苏联。当时他们一帮向往市场经济的年轻人经常在列宁格勒郊区聚会,有人管他们叫“蛇山会议派”,他们管自己叫“青年改革派”。
这些未来的经济掌权者提出,苏联经济的出路在于建立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改变公有制,确立私有制。盖达尔是这批人的精神领袖,一开始子承父业做了苏联党报《真理报》编辑,后来做了苏联经济研究所所长。
盖达尔在宣传和经济两个口子都熟,加上经常写文章宣传自己的经济理念,声望越来越大。很多人成了他的拥趸,认为市场经济是万能的。然而只有在基层组织干过、了解底层结构是如何运作的人,在最高管理岗位才可能有杰出的表现。毫无基层经验的学者和经济学家根据自己从书本学来的三脚猫理论照方抓药搞改革,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盖达尔给俄罗斯开的药方就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先搞市场化,再搞私有化。市场确实很重要,不过他们忘了一件事,理论和实际操作从来都是两回事儿。要是光看理论案例就能成功,照方抓药执行就能实现国家崛起,那现在应该满地球都是发达国家。事实上,最近一两百年除了东亚几个国家成功崛起,后面发展起来的国家几乎没有。
纸上的理论变成实际操作并没那么容易。盖达尔这批青年改革家觉得一旦俄罗斯踏上自由市场的轨道,就会跻身发达国家,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停止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的自然法则发挥作用。想法很美好,结果很残酷。最后改革的果实老百姓并没享受到,不光私有化让寡头们得利,汇率贬值以后资产也被其他欧美国家收割。

盖达尔采用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的休克疗法,分三步走对俄罗斯进行经济改革。第一步是放开物价。1992年1月首先放开了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同时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的工资提高90%,退休人员的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和失业救济金也大幅上涨。
听起来大家收入都大幅增长是好事,可这诱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道理很简单,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计划经济,一切按照计划生产,生产能力没有冗余。大家涨了工资、手里钱多了就去抢购商品。价格放开供需失去平衡,物价肯定天天都在涨。大家觉得手里的钱越来越贬值,只要有卢布就想着花掉换成商品。买空货架造成了进一步短缺,从而又加剧了通货膨胀。没过半年消费品价格就涨了65倍。因为燃料和原材料价格过早放开,企业生产成本也跟着暴涨,工业品批发价格也涨了15倍。
其实这种情况用货币价格理论的费雪公式(MV=PT)很容易解释。其中M是货币总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总量。取消收入增长限制相当于给社会注入大量货币M,也就是货币总量M暴涨了。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生产能力没有冗余,老百姓需要购买的商品总量T难以快速增加。在货币流通速度V一定的情况下,公式两边想要相等,商品价格P必定是暴涨的。商品价格P暴涨让老百姓持有货币的欲望大为降低,原来不参与流通的储蓄也加入M中来,进一步提高了货币总量M,加剧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压力下,原来一个月花光的工资拿到当天就去抢购所有生活必需品,货币流通速度V等于增加了30倍。如果货币总量M增加3倍,商品价格P上涨90倍就变得轻而易举。这等于货币在恶性通货膨胀下贬值了90倍。
第一步已经如此糟糕了,后面还有改革的第二步。这边物价飞涨,那边财政开始紧缩,要求开源节流,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和贷款,防止通货膨胀。不仅如此,国家还取消了全部税收优惠,所有商品一律缴纳28%的增值税。
这两招简直要了俄罗斯企业的命。本来放开物价严重通货膨胀导致原材料价格高涨,企业就需要比以前多得多的钱以维持生产,这时候俄罗斯政府又开始财政紧缩把信用贷款控制得紧紧的,于是大量企业因为没有周转资金而死亡。
紧缩政策也让勉强活着的企业的流动资金大面积短缺,企业之间大量三角债由此形成。由于税负过重,企业生产进一步萎缩,失业人数激增。政府没办法又开始加大补贴和直接投资,提高财政赤字。
1992年,俄罗斯政府被迫增发18万亿卢布,是1991年发行量的20倍,紧缩政策形同虚设。天量货币的注入进一步加剧了恶性通货膨胀,当时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简直骇人听闻。俄罗斯经济真的被改革改得休克了。在恶性通货膨胀和超发货币的双重打击下,卢布大幅贬值,购买力只有改革前的1%,老百姓所有存款被彻底洗劫。
同理还有俄罗斯的汇率。我们知道,货币也是一种商品。担心通货膨胀的资金在国内商品不足的情况下会寻找替代品,外汇就是最好的替代品之一。大量的资金涌向了俄罗斯的外汇市场,卢布开始大幅贬值,从1992年的1∶59贬值到1998年的1∶6000,几乎贬值了100倍。更严重的是在1998年贬值到1∶6000以后,俄罗斯进行了币制改革。新旧卢布的兑换比率是1∶1000。美元兑换新卢布的汇率就这样又回到了1∶6。加上前面贬值的100倍,老百姓的存款几乎变成了废纸。

这时候第三步大规模私有化来了。1992年,俄罗斯国会通过了国有资产证券化私有方案。为加快私有化进程,俄罗斯最初采取的办法是无偿赠送,规定把企业35%的股份无偿赠送给企业职工和管理者。俄国那时国有资产总值的1/3约为1.5万亿卢布,按当时俄罗斯人口1.5亿计算,每个俄罗斯人都能领到一张面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券。
盖达尔的想法很简单,因为企业是国有的,所以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差。怎样提高积极性呢?就是把国有资产分给大家。企业到了自己手里,大家都是企业的主人,积极性不就上来了嘛。而且把实体经济证券化以后,不能流通的资产转变为可流通的资产,一下子就进入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老百姓依然在工厂工作,又化身为企业股东和主人,得到了真正的实惠。盖达尔政府许诺,这张面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会随着时间增值,过不了多久就能换辆伏尔加小轿车。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剧烈的通货膨胀,1万卢布在私有化改革完成的1992年也就只能买双皮鞋。拿到私有化券的老百姓刚从苏联的计划经济中走出来,根本认识不到这种票据有什么作用。面对剧烈的通货膨胀,很多人担心自己手里的这张票据就像钞票一样越来越不值钱,于是纷纷抛售。
因为抛售的人太多,私有化券的市场价狂跌。寡头们趁机大肆收购,然后拿着收购的私有化券去兑换国有企业股份和控制权。比如寡头霍尔多科夫斯基在这次证券私有化中就控制了40多家公司,拥有员工15 000人,价值21亿美元,涉及钢铁、地产、石化、食品等各个领域。其他寡头也在这次私有化中大幅扩充了自己的地盘和实力。
看似公平的私有化,结果就是普通人拿到私有化券以后,只能廉价抛售换取现金改善生活。外国资本和寡头们则趁机廉价购买,他们非常清楚这些资产的价值,一旦获得控制权,不管是卖掉还是继续经营都是暴利。私有化券以极快的速度向这些人聚集,在老百姓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恐慌抛售中成为俄罗斯国家资产的新主宰者。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没有得到一分钱,资产所有权就廉价转移到私人手里。私有化彻底变成了合法侵吞俄罗斯国家资产的盛宴。
如果资产在国家手里,资产和利润可以用来发展建设,也可以转化为新的资产,还可以给老百姓买医保建保障房。到了私人手里,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一批新贵由此产生,原属于人民的财富全部流入了寡头们的腰包,他们在苏联的废墟上建立起自己的帝国。
私有化之前俄罗斯1990年的GDP还有1万多亿美元,私有化之后的1997年下降为4284亿美元。1998年金融危机下降为1871亿美元,2000年因为油价回升才回到2469亿美元,但不到1990年的1/4。
被这帮纸上谈兵的经济学家祸害以后,老百姓饱受物价和疾病折磨。和1990年相比,1999年的物价上涨了8520倍,平均工资仅为64美元,退休金仅为20美元,还经常拖欠。人均寿命也不断缩短。按照1996年公布的数据,男性居民寿命已经由苏联解体初期的64岁下降到58岁,女性从74岁下降到71岁。因为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每年新增人口总数减少至70万 ~ 100万人。
不过这只是开胃菜,重头戏还在1995年,剩下2/3的俄罗斯国有资产在这一年被全面私有化。1995年是俄罗斯大选前一年,这一年因为车臣战争,政府快要没钱了。对国家来说,要维持运转必须得有钱。所以当时的俄罗斯选了另一条路——发国债借钱。发债借钱在西方国家是常规操作。然而俄罗斯不是西方发达国家,又赶上国内经济崩溃,国际市场上当时根本没人敢借给它,向国内寡头借钱就成了唯一选择。
寡头们的条件非常简单,借钱给俄罗斯政府,政府则用大型国有企业的股权做抵押,政府不能按时还款,股份就要被拍卖。表面看起来这个操作公平合理,实际上陷入财政危机的俄罗斯政府根本无力偿还,只能变卖资产。关键是,寡头们借给俄罗斯政府的钱和那些大型国企价值相比,几乎微乎其微。俄罗斯的私有化无疑是失败的。这里面的经济教训值得我们思考。
(1)CDO,即担保债务凭证,是把所有可能的现金流打包在一起,并进行重新包装,再以产品的形式投放到市场的凭证。
(2)道琼斯指数通常是指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 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
(3)马太效应,指的是一种富者更富、穷者更穷的两极分化社会现象。
(4)混业:指混业经营,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5)配资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指配资公司在个人原有资金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给其资金供其使用。
(6)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在全球范围内主要的银行资本和风险监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