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书名:好想送给妈妈的亲子心理学 作者:(韩)尹宇相 & 王世琛 & 金炫美 本章字数:14022 下载APP
妈妈的“超我”
超我是一种追求善良与正确的精神技能。“控制你的欲望!”“不要给邻居添麻烦!”
“要做个好人!”……
这些都是超我的常见口号。超我要求抑制本能与欲望,追求善良,可谓“心中的警察”。
我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我的心里“住”着三个人
现在,可以开始学习弗洛伊德更深层次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类的心理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但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能仅凭这个理论进行解释的现象。弗洛伊德经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人格结构理论”。这是理解人类心理的核心理论。可以说,不了解人格结构理论的人对心理学一窍不通。
根据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部分在人的心中动态地相互作用,任何一方过强或过弱都可能会引发心理问题。
以我本人为例,根据弗洛伊德的主张,尹宇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也就是说,在尹宇相的精神世界里,住着超我尹宇相、自我尹宇相和本我尹宇相。
超我是一种追求善良与正确的精神技能。“控制你的欲望!”“不要给邻居添麻烦!”“要做个好人!”……这些都是超我的常见口号。超我要求抑制本能与欲望,追求善良,可谓“心中的警察”。正如没有警察,世界就会变得混乱无序一样,如果没有超我,人类内心的动物本能将肆意妄为。超我是成熟的社会意识的基础,也是促进文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精神技能。
超我有两种属性,一是道德和伦理,二是自我理想。这里所说的道德和伦理指的是脑海里有关道德和伦理的概念,是一种远离恶、追求善的技能。自我理想则是督促自己追求理想化自我的技能。超我还负责实施惩罚。如果自身违背了道德和伦理,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超我就会惩罚自我。
本我指人类的动物本能和吃饭、睡觉、喝水、性等原始欲望。人类心中都潜藏着动物性欲望,以及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将“自我”当成“我”来理解即可。现在正在看这本书的“我”就是自我,可以当作“有意识的我”。自我就是那个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决策者及执行者。但决策者可不怎么好当,因为做决定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自我常常因靠向本我还是超我的抉择,陷入精神冲突。所谓的精神冲突,大多是夹在本我与超我间不知所措的自我冲突。总的来说,“我”不是单纯的我,而是超我、自我和本我三者不断争辩、不断妥协的复合状态。健康的自我能够施展优秀的交际手段,恰到好处地控制本我与超我。
三个“我”之间的冲突,令妈妈痛苦不堪
“最近吃吃睡睡又没怎么运动,肚子上长肉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马上开始减肥!”于是你将明星的腹肌照贴在镜子旁,用来督促自己。这就是超我的属性之一——自我理想。超我塑造出一个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后,就会下定决心,叮嘱自己一定要成为那样,如晚饭后绝不吃东西等。
坚持三天后,到了第四天,电视上的美食节目正在探访一家蛋糕店,屏幕中的蛋糕仿佛正在你的嘴里溶化。看完节目后,你刚好在冰箱里发现一块吃剩的蛋糕。本我诱骗着说:“吃吧!吃吧!”刚要送入口中,超我突然出现:“不行!不能吃!”自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不知到底吃不吃。虽然自我是决策者,但总是毫无主见。在本我和超我的拉扯中,自我最终选择了本我,你吃下了蛋糕。在吃蛋糕的瞬间,本我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得到满足的本我立即烟消云散,随之出现的是放大了数倍的超我:“真不像话,连这样的约定都无法遵守,你就继续胖着吧!”接着便进行惩罚:你将冰箱里剩下的面包拿出来吃掉,又吃了拉面,还加了饭一起吃。你并不是因为好吃才会吃,而是抱着“算了,随便吃吧,就让我胖着吧”的心态吃下的。超我给予自我胡吃海塞的惩罚,是一种自虐的表现。自责和自虐都是超我惩罚自我的方式。
我们生活在超我、自我、本我的矛盾冲突中。在这种矛盾中反复遭殃的就是自我。
在妈妈的人生中,也有超我和本我之间的争斗。虽然下定决心不对孩子动手,但只要孩子不听话,本我妈妈就会出现,生气地打向孩子的后背:“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冷静下来后,超我妈妈便会出来责备自己:“你是不是疯了?你有资格当妈妈吗?”随后便陷入无尽的自责。
自责,顾名思义就是自己责怪自己,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是超我在责怪自我。明明超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慈爱、高尚的理想中的妈妈,现实中却是一个总是大喊大叫、爱动手的本我妈妈。超我妈妈可看不惯这一切,通过“你有资格当妈妈吗?”“孩子会被你毁掉!”等话语来制造焦虑与自责,惩罚自我。妈妈在超我、本我和自我的三角关系中,痛苦不堪。
超我妈妈的特征
简单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后,接着介绍一下这个理论与教养孩子有什么关系以及妈妈的超我、本我如何影响孩子。
一方面,超我可以看作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克制欲望,遵守法律和伦理,努力成为更好的人。相反,本我是自私、欲望的化身。乍一看,会认为超我是好的,本我是坏的,但这两个概念不该被这么简单地划分。本我并非恶,而是求生的原始力量,也是活得开心的动力。拥有这股力量,才能在欲望、享受和争斗中生存。只有无法掌控这股力量,让自身陷入危险中或伤害他人时,才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单纯地将超我看作善。健康的超我可以克制欲望、让自己成长、与别人和谐共处。但如果超我过于强大,也会成为一些问题的导火索。例如,妈妈的超我过于强大,孩子就会活得很累。
为了方便阅读,下面将超我比较强势的妈妈称为“超我妈妈”。这类妈妈的特征大致是这样——有道德感;小心翼翼,怕被人讨厌;追求完美,重视原则和规则;价值标准高,重视发展和成长;比起趣味更注重意义,克制欲望,快乐时反而不自在;经常自我反省。超我妈妈的这些倾向,看似都是很好的品性,但并不是只有好的方面。
如果超我过于强势,人生就会变得很沉重。一直压抑着内心的欲望,会让人莫名紧张、沉闷。快乐时不自在,就不懂得享受乐趣。追求完美,因此无法容忍失误,也会时常感到自卑。经常自我贬低,也很在意他人的眼光,容易自责。超我太过强势的妈妈总是在潜意识里监视自己做得好不好。
这样的妈妈对孩子的要求同样十分严格。在她们眼里,只有明确的对与错,她们是随时都想教导孩子的正解型妈妈、矫正型妈妈。即使让孩子看漫画书,也会选历史漫画书这类书。每当看到孩子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样子,都会觉得不像话。不能容忍孩子做事马虎、粗心大意。
一般情况下,超我妈妈会以什么模样出现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追求完美的妈妈:“你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在拥有强势超我的妈妈中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妈妈。这类妈妈的标准很高,注重原则与规则,无法容忍过错。她们事事盯紧孩子,视线紧跟着孩子不放,用“做没做”“做得好不好”来评价孩子。
追求完美的妈妈会跟孩子强调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将孩子的绝大部分生活划分到这两个范围内。妈妈也会以此为标准来评判孩子,该做的事没做好就是“没出息的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就是“坏孩子”。在这样的高标准下,妈妈总是用审视的眼光打量孩子,也总是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妈妈这样对待孩子,很容易让孩子有“我做错了什么吗?”或是“我应该做得更好”的想法,过度自省导致严格的超我形成。达不到妈妈的标准,会责备自己“没能力”,陷入“我很差劲”的自卑感之中。孩子会将训斥自己的妈妈形象刻在脑海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妈妈责备一样,自我会在脑海中被超我批评。就这样,“妈妈的超我”变成了“孩子的超我”。
追求完美的妈妈并不温暖。即使她们内心有温度,孩子也体会不到,短暂感受到一些温暖后,又会瞬间被“你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之类的话语泼一身冷水。这是一种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冷却的温暖,令孩子充满不安。
严厉的妈妈:“做错事就要被惩罚。”
追求完美的妈妈“升级”后,会变成严厉的妈妈。病态的超我妈妈会以严厉的形象出现,特点是无法容忍任何错误、标准极高。
严厉的妈妈和一般妈妈不太一样,看上去端庄、有教养,内心却冷酷无情。她们不断控制孩子、压迫孩子,教训孩子也从不心软。有时,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她们甚至会使用暴力。这一切,都会让恐惧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虽然一些严厉的妈妈主张“绝不使用暴力”,然而语言暴力和眼神暴力远比肢体暴力可怕。那种表达“你算什么东西”的语气和眼神让人不寒而栗,虽然没有真的动手打孩子,却用残忍的话语和冷漠的眼神让孩子“遍体鳞伤”。严厉的妈妈认为自己是追求正义的人,深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问题。
当然,现实生活中严厉的爸爸更多。在这里简单聊一下有关爸爸的事。男人通常将力量视为最高价值,他们重视根据力量排位的等级秩序,强调命令与规则。因此,爸爸对孩子,尤其是儿子的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能力。超我较强势的爸爸多半戴着“能力”和“规则”的有色眼镜。每当孩子看起来能力不足或不听话时,爸爸就会变得冷酷无情。
有一次,一位大学生前来向我咨询。他就读于一所名牌大学修经营学专业,正在准备会计师考试,因出现了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而前来咨询。他非常聪明,似乎早就分析过自己的心理问题,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缘于父亲。或许是对父亲心怀愤恨,整个咨询过程中,他都将自己的父亲称为“那个人”。
“我觉得那个人是万恶之源。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拿买练习本的钱去买饼干吃,谎称弄丢了钱,结果被他识破了。他骂我是浑蛋,为了让我不再犯错,毒打了我一顿,对我的祈求置之不理……当时我觉得那个人根本不是我的父亲。他还会将我绑在椅子上,逼我学习,经常说我没出息。他不仅针对我,还经常辱骂我母亲懒惰。但是,在外人眼里,他经常去教会,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好人,简直就是有双重人格。我甚至想过总有一天要报复他。”
这位父亲就属于严厉的超我爸爸。无情地打骂说谎的孩子,将孩子绑在椅子上逼迫学习,指责妻子懒惰……只要触犯了他心中正直、诚实的原则,他必定严惩不贷。
病态超我的一个特性是对极小的错误也会施以严厉的惩罚。有一位爸爸因为五岁的孩子说谎,就扒光孩子的衣服进行殴打。这根本不是教训,而是暴力。
病态超我还具有双面性,虽然精神上追求正确、正义,行为却很无情,在教会里戴着一副慈悲的“面具”,在家里却是“暴君”,虽然主张追求善良与正义,行为却充斥着暴力与专断。上述事例中的爸爸对孩子使用暴力,算是严重的病态型超我父亲。但他本人可能对此毫不知情,反而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人。
这类父母并不少见,不过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即使不使用暴力,他们也通常用自己的高标准苛待孩子,完全感知不到自己有多冷酷无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没什么朝气,爱看别人的脸色,做事畏首畏尾,即使表面上没有显露出来,内心也满是恐惧与不安。
如果妈妈以做没做、做得好不好为标准来评估孩子,孩子会变得很敏感,经常看妈妈的脸色,容易自责。虽然想成为好孩子,却无能为力,潜意识中暗藏着怕被妈妈抛弃的恐惧心理。这些妈妈往往不知道孩子有多希望能得到她们的肯定,也不知道被妈妈否定的孩子内心有多悲凉。
每次被问起是否爱自己的孩子,这些妈妈都会给出肯定的回答。既然爱孩子,为什么要用轻蔑的眼神和刻薄的语言伤害孩子?又为什么轻视孩子、嘲讽孩子?嘴上说爱孩子,实际上却不断地打击、轻视、责骂孩子。
妈妈的蔑视会摧毁孩子的灵魂
严厉的妈妈往往会蔑视孩子。偶尔觉得孩子很烦或对孩子发脾气其实很正常,但严厉的妈妈蔑视的程度完全不同,是没拿孩子当人看,否定孩子的存在。蔑视是人际关系中最恶劣的行为,更何况是蔑视自己的家人。被最亲近的家人蔑视,会让孩子如同身在炼狱般痛苦。
蔑视孩子的妈妈,往往不知从何时开始,莫名看孩子不顺眼:起初只是疑惑“孩子怎么会这样”;戴上“不满意”的有色眼镜后,会认为孩子“真是太不像话”;如果尝试纠正孩子的行为却毫无成效,就会死心,认为孩子“不可救药”;再发展下去就会出现“不拿孩子当人”的蔑视。处于死心阶段的妈妈都还可以接受,因为即使妈妈死了心,孩子也能靠自己生存下去。但蔑视会践踏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摧毁孩子的灵魂。
为什么妈妈会蔑视心爱的孩子?孩子究竟做错了什么,竟然连存在都要被否定?孩子的错误严重到不配被当作人看待吗?充其量只是成绩不好、不听话、该做的事没做好。
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应该被蔑视。蔑视完全是一种投射行为。这是因为妈妈用高标准要求孩子,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妈妈。妈妈越蔑视孩子,孩子就越想畏缩或反抗,这种让妈妈看不顺眼的形象越会激起妈妈的蔑视,形成恶性循环。妈妈坚信,只要孩子改变了,就不再有蔑视的理由。然而,妈妈的有色眼镜一天不摘,孩子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费力气。
追求完美的妈妈、严厉的妈妈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妈妈,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她们不清楚自己的标准、价值观、信念会以多么残酷的超我模样展现在孩子面前,许多人甚至认为自己是好妈妈。超我妈妈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最后却让孩子“生病”了,还会疑惑明明给孩子灌输了好的想法、积极的观念,教给了孩子正确的行为,为什么孩子却“病”了。这种妈妈太“危险”了。
超我又被分为进攻型和被动型,追求完美的妈妈和严厉的妈妈就属于进攻型。那么被动的超我妈妈又是什么样的?那就是爱面子的妈妈。
爱面子的妈妈:“别人会怎么看?”
爱面子的妈妈一般都是焦虑型的超我妈妈,十分在意他人的眼光。她们觉得孩子也是妈妈的面子之一,孩子有问题代表妈妈也有问题,因此对教育问题十分重视,生怕别人认为自己没教好孩子。
有一次,我在咖啡厅里和一位妈妈聊天。她让孩子向我问好,孩子却躲在妈妈身后默不作声。妈妈将孩子推到我面前,说:“要向老师问好。妈妈说过,就算是初次见面,也要有礼貌。”孩子依旧撇着嘴不吭声。这位妈妈居然轻轻按着孩子的头,让他向我鞠躬。孩子因为我而受到责备,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有些妈妈对孩子向人问好这件事非常在意:出门前不忘嘱咐“一定要好好跟人打招呼”,回家后也要问“有没有打招呼”,带孩子去参加聚会,会问孩子:“你怎么不跟别人打招呼?”虽然礼节教育很重要,但这种程度的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礼节教育。其中隐藏着妈妈的焦虑——担心被人指责“孩子没礼貌,妈妈没教好”。
很多人将问好视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在一些妈妈论坛中,经常能看到有关教育不爱问好的孩子的建议,例如,妈妈自己要先大声地问好,孩子才会跟着问好。还有人建议可以轻按孩子的头,让孩子养成问好的习惯。真的有必要强按着孩子的头让他们问好吗?
言归正传,想想为什么要向人问好。因为开心?因为不打招呼会被指责?还是因为这是社会习俗?孩子还不懂什么是社会习俗,也不知道不这么做会被指责,只是单纯地因为见到陌生人、心情不好或者比较害羞而不想问好。有些孩子会落落大方地向初次见面的人问好,有些孩子会恭敬地鞠躬,也有些孩子因为害羞而扭扭捏捏的,或者躲在妈妈背后不敢出来。这些都是孩子的自发性行为。
有爱打招呼的孩子,也有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孩子们有自己的“标准答案”。有些妈妈担心3岁的习惯会持续到80岁,但是,问好并不是一种习惯。小时候,问好是自发性行为,长大后则是一种社交技能。问好这种行为是人长大后不想做也要做的事,可不可以让孩子在小时候随心所欲呢?
孩子不爱问好该怎么办?如果孩子听到“快向妈妈的朋友问好”后还是没反应,说一句“那下次再问好吧”即可,不要再说孩子很害羞或者很胆小之类的话。为什么要对孩子不想问好的行为进行辩解,而且是用贬低的方式?是想辩解这不是妈妈的问题,而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吗?只是因为孩子没有问好,就成了妈妈口中害羞、不大方、怕生的孩子吗?在那种情况下,妈妈即使心里有些不舒服,也要忍住不说,将不安留给自己,别留给孩子。
妈妈不可能没教过孩子问好,更不可能教孩子绝对不要问好,肯定会告诉孩子见到人要问好,妈妈将该做的事都做了,有关这方面的家庭教育就完成了。因为孩子不愿问好就训斥、惩罚、恐吓孩子,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不愿意低头问好,妈妈就该按下他的头吗?这样其实会扼杀孩子的自发性。孩子就是单纯地不想低头问好,妈妈只要接受这个事实即可。可以这么想:虽然不知道孩子为什么现在不愿意问好,但是长大后再不济也能达到我现在这样的礼貌程度。只要这样想就好。
不同情况下问好的原因各不相同,结果也不一样。幸福的超我见到对方感觉快乐,也很享受问好这件事,是因为开心而问好;恐慌的超我害怕不打招呼会被人说没礼貌,是因为不安而问好。同样都是问好,前者会成为落落大方的孩子,后者则会成为焦虑不安的孩子。
过于注重面子的人,往往都是爱看别人脸色的人。爱面子的妈妈总是教育孩子见人要问好、说话要小心、要有礼貌、在长辈面前要坐得端正。妈妈教育孩子有礼貌是理所当然的好事,但应该从潜意识的角度来分析,进行这种教育是为了教出能和他人和睦相处的孩子,还是单纯地为了维护自己不想被别人指责家庭教育有问题的面子?
同样的教育内容也会因方式不同,导致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异。是肯定的教育还是否定的教育?是促进成长的教育还是强化焦虑的教育?后者会让孩子变得紧张、畏缩,因为过度在意他人的看法而无法与他人轻松地相处。孩子会不停地想着别人会怎么看他、会不会失误等,这种看别人脸色行事的想法会在内心根深蒂固。这样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彬彬有礼,但内心永远处于紧张的状态。正是妈妈焦虑的超我将这种焦虑的姿态传递给了孩子。
小贴士 孩子的自尊心有多少分?
你会为孩子的自尊心打多少分?
请写下打这个分数的理由。满分是100分,如果你认为孩子只有60分,那就表示在你的潜意识中,孩子就是60分。这个分数就是妈妈的气味。如果妈妈散发60分的气味,孩子就会成为60分的孩子。
妈妈们都知道孩子的自尊心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尊心?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父母给孩子打多少分,孩子的自尊心就是多少分。平时,父母不会给孩子打分,孩子的平均分数却潜藏在父母的前意识里。有意识地成为客观的观察者,洞察自己的内心,就能察觉自己给孩子打的分数。请正视这个分数,因为这就是孩子自尊心的分数。
是否因为妈妈的要求过高,导致孩子的分数被低估了?请以孩子的标准重新打分。这次会打多少分?分数依然很低吗?如果是这样,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很难摆脱这个分数。
妈妈的“自我理想”对孩子的影响
我的孩子不见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化的自己,“自我理想”是超我的特性之一。尽管现实里的自己其貌不扬,超我中的自己却是一个出色的人。
自我理想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驱使自己成为理想形象的动力。但是,如果自我理想过高,超我就会蔑视、折磨现实中的自我。超我妈妈不仅压迫自己,还会将自我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责骂孩子没出息。
“希望他既能考100分,也能当班长。毕竟他是我的儿子。”一位中学生的妈妈向我咨询时曾这么说过。所有妈妈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在妈妈的潜意识里,住着一个理想中的孩子(实际上就是“完美的孩子”),认为“我的孩子应该达到这种程度”。但是,孩子一天天长大,距离理想中的孩子却越来越远,于是妈妈越来越失望。
在妈妈的潜意识中,那个理想的孩子仍旧存在,现实中的孩子似乎在逐渐发生变化。妈妈看着现实中的孩子,会产生“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孩子很奇怪”的想法。这正是因为现实里的孩子与妈妈潜意识里的理想孩子形象不符。
妈妈的自我理想还会以所谓“期待值”的名字出现。如果孩子达不到期待值,妈妈就会很失望:“孩子怎么和我想的不太一样?”这时应该尽快清醒过来,告别理想中的孩子,客观地看待现实里的孩子。妈妈却做不到。在妈妈的潜意识中,理想中的孩子才是自己的孩子,现实里的孩子被当成奇怪的孩子。妈妈的潜意识会暗示自己:“我的孩子不见了!”
妈妈的潜意识认为,理想中的孩子不见了,只剩下奇怪的孩子,必须让眼前没出息的孩子变回原本的理想模样。于是,妈妈变得十分严苛,甚至到了让旁人讶异的地步。但是,在妈妈的潜意识中,眼前的孩子并不是自己的孩子,如何严苛地对待都不会觉得心疼。
超我也会遗传
据报道,一名高二的男孩因为成绩退步,做出了极端选择。原本他是年级前十,但上了高二之后,成绩降到了全校50多名。他无法承受这样的落差,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听到这个消息,倒数第一的学生大概会这样想:“要是我考了全校第五十名,我妈妈可能会吓晕……”
对于那个轻生的学生来说,理想中的自我是一个每次都能考全校前几名的尖子生,全校50多名的那个人并不是他自己。正因为不是他自己,放弃生命也没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理想中的超我放弃了“差劲”的自我。一名高二学生的超我究竟有多严苛,才会让自己走上轻生的道路?
父母的超我会进入孩子的大脑。父母严格的超我会从心理上遗传给孩子,让孩子也拥有严格的超我。这种遗传的机制是:父母将自己的高标准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为了达到标准而苦苦挣扎;如果孩子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就会责怪孩子;这种模式反复出现,父母的超我就会内化到孩子的大脑中,父母口中的苛责会留在孩子的心底;孩子将父母严苛的形象供奉在自己的脑海中,不断用父母的苛责折磨自己。
过度的理想自我会因为难以达到而让人陷入自卑的情绪,最终“杀”掉自己。
听到“我放弃你了”,孩子会怎么想?
不认同孩子是妈妈得的最可怕的一种“病”。有些妈妈因为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贬低孩子。也有些妈妈以经历多次的事情为依据进行判断,但多数情况下只是根据孩子的一两次态度或结果就得出结论,而且并不会回顾自己的判断,对这种刻板印象坚信不疑。即使孩子表现得很好,也只会觉得是偶然事件。父母的这种态度,是慢慢腐蚀孩子的“毒药”,会摧毁孩子的灵魂。令自己视为全部的父母感到失望甚至被放弃,孩子会有怎样的想法?
有些父母对孩子失望、不认同孩子、看不惯孩子做的一切。还有一些父母发现孩子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认为孩子只能这样凑合活着,就以半放弃的心态对待孩子。
“我真的对你很失望。”
“你辜负了父母的信任。”
“我不会再对你有任何期待。”
“我们已经放弃你了。”
他们通常会对孩子说出上述这些话。这样的父母是“致命”的。即使他们的意识中不是这么想的,前意识中也已经萌生了放弃孩子的念头。他们只让理想中的孩子活在脑海中,却无视现实中的孩子。被父母认定没出息、被父母冷眼相待、感觉自己已经被放弃的孩子会怎么样?他们还能依靠什么力量生存下去?
当孩子在外因失败而绝望、因受伤而痛苦时,懂得温柔拥抱孩子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
“找回孩子”的革命
试着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吧!要重新认识孩子的真实模样,不管孩子是否有缺点,那都是孩子当前阶段的最佳面貌。将孩子的真实模样视为一个完整的个体,并且全盘接纳。
如果妈妈始终戴着有色眼镜,这种不纯粹的妈妈气味就会渗透孩子的身心,让孩子无法动弹。只有妈妈的心态发生变化,妈妈的气味才会随之改变,从而让孩子生活得幸福。然而,妈妈往往会选择最困难的方法——改变孩子,最终费尽心思却徒劳无功,只留下伤痛与怨恨。
从现在开始,停止改变孩子的做法,妈妈只需要改变自己。这样对孩子、对自己都好。妈妈用充满爱意的眼神看着孩子,孩子也会以真实的样貌被妈妈爱着。说来简单,但妈妈可能根本无法接受孩子的真实样貌,看不惯孩子做的每件事。妈妈可能会想:“我的想法有错吗?孩子都那个样子了,怎么可能坐视不管?”也可能会想:“怎么可能以平常心对待有问题的孩子?太荒谬了!”
即便如此,妈妈还是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只要妈妈不摘掉有色眼镜,孩子就无法摆脱“问题儿童”的标签。
妈妈的心态需要通过一场“革命”进行转变。“妈妈革命”的宗旨是“相信不可能的事”。将过去认为是“问题儿童”的孩子当成正常孩子去对待,相信孩子的真实样貌就是现阶段最好的样子。不能只是嘴上说说,必须真心实意地认同。将曾经认为没出息的孩子看成优秀的孩子,将不相信的心态转换成相信,这就是“妈妈革命”!
妈妈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原因非常明确:第一,改变妈妈的心态比改变孩子更容易;第二,若要改变孩子,妈妈和孩子都会很辛苦,但改变妈妈的心态只需要妈妈自己付出努力;第三,这是一个让妈妈和孩子双赢的方式,妈妈因爱着孩子最真实的模样而欣喜,孩子也因被妈妈完全接纳而感到幸福。只要妈妈改变自己的心态,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要用到“1度法则”。不要总是散发“我的孩子是问题儿童”的气味,试着每天改变1度,让自己散发崭新的气味——充满爱和喜悦的气味。为了孩子,一定要试着推翻惯性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的负面心态。
世上没有不如妈妈的孩子。认为孩子不如自己,会扼杀孩子,将孩子推向无尽的深渊。不要对孩子感到失望,因为世界上本没有差劲的孩子,只有一味否定孩子的差劲的妈妈。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只是在这一方面不如自己,并不是孩子本身不如自己。爸爸眼中谨小慎微的儿子也不应该被认定为不如爸爸的差劲儿子,只是在性格上比爸爸更谨慎。学习不好的孩子也可以很受欢迎,胆小的孩子心中也可以充满爱,他们都可以听见大自然的声音,感受蓝天的纯净。
父母不了解孩子的灵魂深处是怎样的景象,无法看到孩子眼中广阔的宇宙,理解不了孩子经历过的种种幸福,也不知道孩子拥有发现世界的超凡能力。如此单纯的孩子真的没出息吗?身为父母的自己又是什么样呢?还不是会为了金钱发愁,在所谓的“舒适区”焦虑不安,过着令人窒息的生活?这样的父母为何要苛待、压迫孩子呢?真的是孩子没出息吗?还是父母不够自信?
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将孩子叫到身边,温柔地抚摸孩子的脸庞,直视孩子的双眼,端详孩子原本的模样。这是一个伟大的瞬间,是妈妈和孩子纯粹地感受彼此的瞬间。妈妈眼前的孩子就是完美的孩子,请告诉自己:“我找回了我的孩子!”
做个不完美的妈妈
介绍一类值得推崇的妈妈——不完美的妈妈。
超我妈妈一般都是追求完美的妈妈,要求严格、日程安排得很满、擅长合理规划时间、做事追求完美。但是,再好的东西,过度也会成为负担。这种一丝不苟的妈妈看似完美无瑕,内心却疲惫不堪,一有空隙就要填满,忙得不可开交。她们的生活中很少有闲暇和乐趣,事情做好才能安心,做不好就会焦虑。她们的孩子也被束缚在满满当当的时间规划和严格的规则中。
这种妈妈也会抑制孩子的自发性,迫使孩子不择手段地挤出属于自己的时间。例如逃课、在补习班里做别的事情、锁上房门打着学习的幌子玩手机、坐在书桌前心却飞到九霄云外。即使身体被束缚住,思想也要自由飞翔,才能让他们稍微喘口气。即使妈妈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要想别的事情也没用,因为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其他想法,这是自发性,自发性是有生命的。不完美的妈妈是大智若愚的妈妈。如果生活被塞得满满的,美好的事物也无法进入。有空闲的生活才会有乐趣。
如果生活的框架过于严密,就不会有任何空隙。妈妈要适当地留出空隙,也要坦然地接受孩子留有空隙。要接受孩子的缺点、对孩子造成的杂乱“视而不见”、允许失误并享受错误。孩子的生活本就充满空隙,人生经验仍不足的孩子怎么会有严密的生活框架?明智的妈妈懂得享受孩子的空隙。
不完美的妈妈常常因为其他妈妈做事干脆利落而感到烦恼,觉得自己好像一无所知,也没什么本事,甚至会感到自责。好在不完美的妈妈由于天性使然,可以对这种焦虑一笑而过。其实,不完美的妈妈是很好的妈妈。心爱的孩子可以进入妈妈的空隙并填补它。在不完美的妈妈身边长大的孩子能够保留自发性,并且用这种自发性来填补自己的空隙,积极、健康地生活下去。
追求完美的妈妈应该刻意留出空隙。尽管长年累月的生活模式和天生的气质使她们不容易成为不完美的妈妈,但还是要尝试从小处着手,慢慢改变。妈妈只要留出1度的空隙,孩子的自由与自发性就能被拯救10度,甚至比10度更多。如何才能做出1度的改变?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孩子某种并不过分的行为让你心情不好时,试着闭上一只眼睛。不是说说而已,要真的闭上一只眼睛,当作没看见。先闭上眼睛,让愤怒的情绪慢慢平息,再凝视自己的内心,想想此刻自己正处在怎样的情绪状态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其实是一种惯性情绪,缘于过去每次见到孩子做出相似行为你都会生气的习惯。
这种练习可以让孩子在过去被认为不好的行为变得顺眼许多,可以训练自己不用负面的心态看待孩子,也可以让妈妈的内心留出空隙。只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妈妈就会变得不一样。
如果尚有余力,可以在闭上一只眼睛时简单地做个记录。慢慢地,你会明白自己到底对孩子的哪些地方不满意。
本我妈妈的特征
接下来谈谈本我妈妈。
本我在人类精神世界中负责追求本能和欲望。如果本我比较强势,超我会相对较弱。本我比较强势的妈妈是什么样的?这类妈妈一般比较自私,比起孩子,会优先考虑自己,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做事有些随心所欲。她们对孩子的责任感不是很强,觉得只要抚养孩子即可。有时也会为了自己的乐趣忽略孩子,但她们对那样的自己不以为意。她们性格比较情绪化,生气时会打骂孩子。由于超我较弱,这类妈妈很少会自我反省,认为孩子会自己长大,就算有问题,也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与她们无关。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被丈夫带来医院向我咨询。这位30岁的妈妈和自己的丈夫是“周末夫妻”,因为工作分居两地,只有周末等节假日才能相聚。两人育有一个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丈夫抱怨妻子一个月会有两三个晚上将孩子托付给娘家人,自己出去玩。
这位妈妈21岁时就懵懵懂懂地有了孩子,20多岁的花样年华都在育儿中度过。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后,她需要操心的事少了许多。身边未婚的朋友们还玩得很开心,她却被孩子束缚着,感觉很烦躁。偶然和朋友出去玩了一次后,唤醒了她昔日和朋友们玩乐的愉快记忆。她说,只要接到朋友的邀约,就克制不住自己,很想出去玩。虽然偶尔也会对孩子心生愧疚,但这种愧疚的程度并不深。她认为自己每天做饭给孩子吃、晚上陪孩子玩,之后再将孩子交给娘家人照看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而且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坏事,反而对丈夫的不理解感到不满。丈夫气得说不出话,想知道妻子究竟是不明事理还是精神出了问题。
这位妈妈是本我妈妈吗?为了出去玩,半夜将孩子托付给娘家人照看,确实有些像危险型妈妈。
本我妈妈也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低等级的是动物水平的本我妈妈。沉迷游戏导致孩子活活饿死、将孩子打伤的妈妈就属于这一类。这种放任孩子不管或者虐待孩子的人枉为人母,此处不再讨论。
下一个等级是强势的本我妈妈。这类妈妈会履行母亲的基本职责,只是比起孩子,认为自己更重要,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类型。她们有些不负责任,一般不会自我反省。虽然承担着基本的养育责任,但更看重自己的人生享乐,对孩子的品格、成长漠不关心,也没有明确的育儿目标,只要孩子健康成长,不惹是生非就好。当孩子的幸福和妈妈的幸福发生冲突时,她们并不会苦恼,而是直接选择妈妈自己的幸福。因为比起孩子,这类妈妈更重视自己,所以不能被称为好妈妈,但只要不伤害孩子,也不能被认定为坏妈妈。
在强势的本我妈妈身边长大的孩子会是什么样?会因为妈妈疏于照顾而出问题吗?其实并不会这样。这类妈妈的孩子往往更能自力更生,即使在外挨骂受欺负,也会产生自我防御能力,让自己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因为这类妈妈不怎么照顾孩子,孩子反而会拥有独立生活的力量。
在强势的本我妈妈之下,还有本我较轻的妈妈。这类妈妈对孩子尽职尽责,重视孩子的人格和成长,有好好培养孩子的想法,但不会牺牲自己的人生乐趣。她们虽然会自我反省,但并不会深刻地思考。既能照顾好孩子又能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是她们的人生理念。当孩子的幸福和妈妈的幸福发生冲突时,她们会相当苦恼,有时会放弃自己的幸福,成全孩子,有时则会尊重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的幸福。
本书中提到的本我妈妈,主要是指强势的本我妈妈。本我较轻的妈妈其实很常见,因此不必被贴上“本我妈妈”的标签。拥有轻微的本我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对妈妈的心理健康有益。每个人都拥有超我和本我的倾向,两者相互协调才能形成健康的自我。妈妈的自私心理很正常,也很健康。有时比起孩子,妈妈确实更应该照顾好自己。妈妈的内心需要轻微的本我,才不会失衡。
妈妈拥有轻微的本我,对孩子、对妈妈自己都有益。妈妈在不伤害孩子的前提下过好自己的人生,不是很好吗?不要让孩子产生“妈妈是为我而活”的错觉,应该让孩子知道“妈妈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对孩子感到愧疚时,稍微感受一下这种心态,让它尽快消失就好。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或许有人会担心自己是否属于本我妈妈。不用担心,真正的本我妈妈不会阅读这类书籍,她们认为没有阅读的必要,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类书籍。即使读者中真的存在本我妈妈,也是心理健康的本我较轻的妈妈,而且属于超我妈妈的可能性更大,不如先怀疑自己是否属于强势的超我妈妈。
重要的是,成为超我妈妈或本我妈妈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形成的,是一种命运,是一种天生的气质,也是一种遗传的特性。通常,妈妈会徘徊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想悠闲自在地享受自己的生活时,超我就会跳出来训斥道:“作为妈妈,这样做行吗?”为了成为好妈妈而忍耐时,本我就会冒出来批评道:“你究竟为谁而活?你的人生也很重要!”大部分妈妈都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中。
想保留一些本我的妈妈,应该练习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要因此陷于无谓的愧疚感。长期被禁锢在“妈妈”这一角色里,很容易“生病”。
一些职场妈妈也会苦恼自己是否属于本我妈妈,是否为了满足自己的人生而没有顾及孩子。其实,这种职场妈妈更接近超我妈妈。选择工作,代表重视自己的社会生活,存在想发挥社会作用的自我理想。这种自我理想正是超我的属性之一。另外,职场妈妈多半会有愧疚感,愧疚感也是超我的属性之一。因此,职场妈妈大多属于超我妈妈。
至于前面提到的那位爱出去玩的妈妈,她向丈夫承诺,以后一个月只出去玩一次。后来,我再也没见过那对夫妻,希望那位妈妈能够成为健康的、本我较轻的妈妈。
小贴士 你是超我妈妈还是本我妈妈?
请回答下列问题,看看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妈妈。
1.会因为顾虑孩子(孩子并未生病,妈妈只是单纯地放心不下),放弃想去的聚会或想做的事。
经常(1分)偶尔(2分)很少(3分)几乎不(4分)
2.在参加聚会或做自己想做的事时,会因为担心孩子而产生愧疚感,或者一直想着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
经常(1分)偶尔(2分)很少(3分)几乎不(4分)
3.比起孩子,更看重自己的乐趣和人生意义,会在自己身上投入时间和金钱。
经常(4分)偶尔(3分)很少(2分)几乎不(1分)
总分低于5分代表有超我倾向,总分超过10分的是偏本我倾向的妈妈。5分以下的妈妈要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勇于承受亏欠、愧疚、不安和恐惧的情绪。这并不容易,但如果妈妈被孩子绑住,孩子也会被妈妈困住,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