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章

书名:当你自信独立,才能无所畏惧 作者:伢伢 本章字数:7790 下载APP
思 考
不要陷入“造人设”式和“假努力”式的学习中去
在我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对我影响最大、最绕不开,也最难以面对的就是我的妈妈。
我是在盛夏出生的。那年和我差不多同时出生的孩子大部分是男生,所以在原本就有些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妈妈以及其他长辈也都期待着我能够是个男孩。但往往你越期待什么反而越得不到什么,同龄人中我是家附近唯一一个女孩子。
妈妈嘴上不讲,其实我知道她心里是憋着一股气的,主要是她想要我奶奶知道,我这个孙女不比哪个孙子差。以至于她在我小时候对我要求特别高,尤其在学习成绩上,严格要求我考取班级前多少名,要超过某某某,还给我报了一系列的补习班,生怕我被周围的男孩子比下去。
这种不能比男生差的要求,一直持续到我大学毕业。在我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家里这种严要求、高对比的教育方式突然取消了,反而是开始在我的人生大事上下功夫。“别人家的闺女,对着异性会不由自主地撒娇依赖,而她家女儿,连异性朋友都没有几个。”听到这种话,于是我妈就开始旁敲侧击地打听我在情感上的状况,话里话外都是希望我赶紧找个男朋友,不要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女孩子找个好的男朋友,才是头等大事。连工作上都教导我“不要太好强,不要太爱出风头,要学会展现女孩子的温柔细致”。画风突变得让人不禁疑惑:这还是那个考差了就脸色突变的妈妈吗?
几年后,我开始慢慢理解了母亲的这种变化,社会对男生女生的评判标准不一样,男生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忙着帮他们存钱购房结婚,然后教育他们以后要养家糊口、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
而女孩子则被教育只要能养活自己就行了,如果能嫁个好的结婚对象就更好了,对事业和财产不需要过多地规划。久而久之,明明是受教育程度、生活起点都差不多的男女生,几年之后慢慢地就拉开了差距。所以我想告诉大家,除了在校的学习,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学习尤其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你比在学校的时候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和方向要更清晰、更实际、更有掌控力,所学的知识也要更有目的性和实践性。
可我发现工作后想沉下心来学习并不那么容易,有时想学些新知识,却又不知道学什么。于是乎,就极易陷入两种学习方式中。
一、“造人设”式的学习方式
这种情况,朋友圈是“重灾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下午茶、插花、烤蛋糕、油画之类的爱好学习特别流行,拍出来的照片,无论是构图还是色调都相当精美。
内容之高格调,让你瞬间觉得晒照的是哪家午后悠闲的贵妇,而不是刚进职场的新人。
这样的学习有用吗?有,前提是,你已经衣食无忧,或者在职场上站稳了脚跟,需要这种闲情雅致的爱好来点缀、照亮枯燥的生活。但如果你实际生活中连下个月的住房租金或者房贷都还在发愁,又何必还在朋友圈硬拗岁月静好的白富美人设呢?
你要学的是能提高你吃饭水平的硬家伙,在自身的领域专注、拼搏,做到有影响力,甚至是极致,这可比学那些软技能要有用得多。在这里并不是抨击插画、烤蛋糕等技能,这些也是很棒很好的爱好,我自己在生活中也很喜欢。我在这里要说的是,在我们刚步入职场的时候,如若想更好地进步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更建议你去学习与职业规划相关的硬技能,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越年轻的时候精力越旺盛,越能够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能力越强,尤其是比较有难度的专业考试,真的是年龄越大精力越跟不上。所以不要跟别人比较,不要使自己陷入“造人设”的学习方式中去。
二、“假努力”式的学习
公众号开设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人加我,说受我影响很大,目前正处于迷茫期,询问我要不要也考研,或者出国读书。说实话,这种问题我真的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以我为例,我刚萌生考研想法时,国内房地产大热,金融业也处于周期性上升期,学经济专业的人就业面很广,到底是跨向地产专业还是金融专业,我曾在脑海里进行过激烈的斗争。那时我已经用业余时间研究了很久的房地产投资,也向知名炒房团讨教过有用的经验,但论职业潜力,还是金融大一些,于是我果断去考了金融专业。
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是因为我意识到专注二级市场有一定的局限,一直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刨食还不够,我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金融+其他行业”的可能性,毕竟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
彼时我很看好互联网行业,奈何步子跨得太大,能力有些不足,于是就决定,要么多看看,要么投一些可靠的项目,实在不行,就找个从事这方面业务的前辈学习。
在外人看来,我读了金融、经济两个硕士,又拿了个项目管理类的剑桥研文,之后还去读博,看上去并没有产生多少经济效益,学费跟打水漂差不多。但内在究竟有没有提升、提升了多少,只有我自己知道,你觉得没有回报是你觉得,实际上房地产、金融、互联网哪个风口我都没错过。
所以,读不读书、考不考研,取决于你的实际需要,如果是要做教授,那么当然是学历越高越好,如果是职业需要,当然训练越专业越好。该读的书当然要读。如果只是为了逃避现实,不想面对生活压力,不想找工作,不想找对象,才选择去考研,那真没必要,那不是求发展,那是假努力。
成年人的世界,比的是综合实力,不是谁读书多就能更成功,学习计划要跟着整个人生规划走,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去选择。你自己要头脑清醒,目标明确,不能够过于盲从,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人生,总要自己去走一走才有意义。
只有思考和勇气才会给你更多的安全感
“大环境不好,钱没以前那么好赚了”,几乎是这几年各行业的共识。早几年,会计代做账供不应求,随便一个小会计,手上都有好几个客户,忙都忙不过来,但现在一下子少了好多,能守住老主顾就不错了。
会计算传统行业,那互联网属于风口行业了吧,我在圣诞节和人在网上聊天,国内某“巨无霸”IT公司的一位中层领导还在表达自己的担忧:其他行业的不景气终究会影响到互联网行业。这个行业本来风险就比较大,一旦被裁员,面临的窘境想都不敢想。
再说作为公认的离钱最近的行业——金融圈。投行、基金公司、券商等一度是毕业生的向往。
现在的情况是,高收入部门和职位当然还有,但门槛变高了好多,竞争者清一色名校毕业,那些学历低一点儿的求职者想进那些高收入的部门,获取高薪的职位,还是比较难的。现在是千万精英挤独木桥,那年轻人怎么办呢?——焦虑。
“中产危机”和“中年焦虑”一度是这几年的核心关键词,我也曾焦虑过,不过还要早几年,那时还不算中年。
考研之前,我有一段难以启齿的工作经历,说不出口,不是指工作上不了台面,而是自觉没有价值。
举个例子,那时单位经常会有一些重要的人或者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到访,一开会我就要跟着布置会场。
把会议室几十张椅子摆成一条直线,再把桌子上的茶杯对齐成一条线,总之就是要整齐划一,连每杯茶叶放多少都有讲究。
除了倒茶,还有洗水果,至少提前半天把果盘准备好,我们那个四十多岁的行政老总就这么盯着我,看草莓有没有一颗颗洗干净,绿梗有没有摘掉,香蕉有没有一根根摆放好。
会议结束后,还要进行打扫、整理。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周都会上演,久而久之我开始迷茫和焦虑,看起来每天都很忙,但一天下来,却觉得什么都没有做。
那时候最流行的话语是,年轻人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低头学东西。但我不觉得干这些端茶倒水重复性的工作,能从中得到成长,我的志向又不是做会场布置,在这里学什么呢?
促使我离开的直接导火索,是某天前台人员请假,行政老总在楼道一见到我,就指令我快去老板办公室擦桌椅,一会儿他就来了。
说实话,我在家连酱油和醋都分不清,更别说打扫卫生了,我一脸蒙地找了块抹布,到水龙头那里接了水就忙活起来。
完工后,气还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我就被行政老总一脸严肃地叫进了办公室,行政老总指着桌子问我:“桌子是你擦的?”我低头一看,原来这种办公桌用湿抹布擦完还应该用干抹布再擦一遍,要不等水渍一干就都是印迹。
那件事具体怎么收场的我已经忘了,但就是那天一个很清晰的声音告诉我:你不适合这里,继续待下去,你的精力和干劲早晚会被这些琐事消磨光的。
从那时起,我删除了手机里所有的娱乐软件,上下班路上和闲暇时间开始拼命学英语、看专业书,特别有斗志,好像学习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能把我从困境中解救出去。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刚毕业的小年轻打杂是成长必经之路,熬出来就好了,或者会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小事情做得好,领导才有可能给大机会。
然而事实是,时间很宝贵,做任何不擅长和无意义的事情,都是对自我的消耗,如果能直奔主题,为何非要曲线救国呢?
是金子就一定要躺着等待别人发现吗?就不能主动把身上的尘土掸掉,告诉别人:我就是那块金子,我可以做这份工作,我有能力胜任吗?
回想起来,那是我最焦虑的时期,之后遇到任何困难我都没再怕过,因为经验告诉我:焦虑就像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在提醒你当前的环境并不适合你。你要么勇敢地跳出来,要么就做只在温水中妥协的青蛙。
后来我了解到英国哲学家查尔斯·汉迪的一个理论,他提出过“第二曲线”的管理学观点,意思是: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有起伏的周期,如果想一直保持在状态中,就要在第一事业曲线走向衰败之前,开拓新的增长点,即“第二曲线”。当然,你也可以总结为:居安思危。
而焦虑,就是在新旧交界点上,直觉给你发出的信号。
身为女性,尤其是大龄女生,伴随焦虑一起来的,还有一种“病症”,叫“我没有安全感”。这句话,几乎没有男性经常挂在嘴边,因为他们觉得:我只要有了钱,就什么都可以得到,没钱就什么都没有。
但是女性所受的教育、家庭的传统灌输决定了,她们常把安全感的希望,寄托在跟异性的关系上和今后的婚姻上。
说得赤裸点儿,就是因为“我”没有安全感,所以要向男人讨好处,要金钱和宠爱,来满足内心需求。说得委婉点儿,叫寻找爱情。
问题是,你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就等于把筹码给了别人,然后自己在他身上使劲儿。这是很不利于自身成长的,最后的结果也大多是失望。
如果你改用男人的思维思考问题,像男人一样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寄托于感情和婚姻,那你的境况只会好不会差,因为你对事情主动生出了责任感,就会潜意识地多付出一些努力,结果自然不同。
当你焦虑了,就要改变,当你做出改变了,害怕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那么你拥有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只有思考和勇气才会给你更多的安全感。
谁说大环境不好,你就赚不到钱了?谁说工作不好找,你就不能改变了?谁说年纪一到,你就必须结婚生子,不然就是失败者了?谁规定男人就该这样,女人就该那样?
没有,没有人规定,有的只是你内心的恐惧,以及缺少改变的勇气,然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困在麻木里。
这就是我这些年,像穿山甲一样,在一些事上钻到头破血流后收获的最大认知。
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晃在新加坡待了差不多有两年了,日子过得也算是紧凑,忙学业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享受生活。这边的天气比较好,我会时常去逛植物园,去看海。大自然总是会治愈我们。但在国外待得久了,有时会觉得跟不上国内的发展步伐,会有一种不甘心的感觉。
上周末跟国内的朋友聊天,他说你出去的这些年,你知道你错过了多少发展的机会吗?我又不傻,怎么会不知道呢!
但这个事情,我确实是做过挣扎跟权衡的,那时候我对自己讲:如果摆在你面前有两个机会,一个是挣钱的机会,一个是求学的机会,你会选哪个?自问了几次,都毫不犹豫地选了后者,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么选倒不是说淡泊名利了,我这么一个平凡的人怎么会不想挣钱呢?只是我觉得,如果能力不到位,哪怕靠运气赚了钱,也未必守得住,最后还是要还回去的,但如果我在年轻的时候多进行学习,有知识有头脑,哪怕错过了这次机会,也会有下次。
挣钱的机会想有总是能找到,但读书的机会可不能错过,越是在年轻的时候、精力旺盛的时候,越要更多地去学习、去研究,过几年年纪大了,精力散了,再想读也有心无力了。
所以我仍觉得选择出国读书,继续深造,是我做的颇为正确的决定。有时候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能力,不要光听别人的劝导,要自己做决定。
我观察事物很细,阅读速度也很快,凡事喜欢做总结,所有的心得体会和灵光一现的好想法,都会写进日记里,这些年写了好几本厚厚的日记。
其实严格地讲,也不是日记,是从学生时代的错题集衍生而来的。
我记得那个时候,每逢寒暑假,我妈会去给别的孩子补课,留我在家自学。学什么呢?提前学下学期的数理化和英文单词。英语是早上读背,晚上默写。数理化则是看课本、做课后习题,做完对照答案看看自己错在哪儿,反复错的题就记在错题本上,没事就拿出来看。
我用的是活页纸,这样开学了有新的错题就可以补充进去,同时已经确定不会再犯的就移除掉。不知道你们中有几个人也有这种错题集,我反正是感觉帮助很大。
等到大学毕业后上班了,我就改成了写日记,写今天发生了什么,观察到什么,自己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今天读了什么书,感觉怎么样,那些我觉得对今后有用的地方,还会用其他颜色的笔标注出来,这些成了我如今写文章的宝贵资料。
在国外学习的时候,我学会了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叫作“Story Telling”,即讲故事。同样的事情,你能不能用讲故事的方式转述出来,能不能让听众有画面感、有共鸣,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
我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了写作中,而且国外的论文写法很讲究套路,重视行文严谨性,跟我们古代的八股文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让我不管写什么,脑海中都始终想着全文的主题是什么,偏离多远都能绕回来。谁说学习的收获,就一定得是用文凭去换工作,然后折算酬劳的?我自己有成长也算的。
当然最大的成长还是比以前更会“独立思考”了。千万别小看这四个字。
我有一阵子因为久坐腰酸背痛,就去报了个健身班,那个普拉提女教练是一个湖南妹子,知道我做股票,说自己也有A股的账户,让我帮忙看看。
一打开,好家伙,全是绿的,有些公司听都没听过。我问她你知道这些公司都是做什么的吗?她说不知道,听人家说好就买了。我问她那个人做得怎么样?她说是朋友,但水平怎么样自己也不知道,就跟着买了。
你看,什么都不知道就直接买了,像不像随便一个人给你介绍对象,你就跟人家结婚了?对方什么情况、做什么的、有没有过婚史你都不知道,这吓不吓人?
我一直以来坚持的投资原则就是:看不懂的东西不去碰。
这个看不懂不是说上来就不懂,而是做了一番研究之后发现还是不懂的。因为我觉得买股也好炒基金也好,都考验你的认知能力。你想赢,想拿到好收益,先要提高自己的认知,动脑子去挖,去下功夫找到合适的产品、好的公司。婚姻跟感情也是一样的,你精心挑选的成功率肯定大过随随便便就嫁了的。
如果是没有底子的投资小白,我都是建议先从基金买起,不要上来就买股票,为什么呢?因为买个股容易有永久性损失,比如你买了就被套住了,然后舍不得割,结果被越套越深。但是基金不一样,专业人士的风险控制能力会比较好,而且相对于股票更好操控一点。
两者的差异有点像亲自买食材自己做跟去餐厅点菜。自己做,看着活蹦乱跳的海鲜有点下不了手。点菜就不一样了,白灼、清蒸、蒜蓉都是现成的,你只要找有经验、口碑好的那家就对了。
要想职业生涯更长久,想在投资上取得高效回报,学习和独立思考很重要,只有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体系和打法,并且不断地进化,最后才可能得偿所愿。因为选择的过程,也是体现你能力的过程,虽然赢了可能有运气的成分,但是亏了一定有能力不足的原因存在。
比赚钱更重要的事
去年年初和小伙伴在土耳其旅行,撸猫、吃烤肉、坐热气球,玩得不亦乐乎。路过阿凡诺斯时,不禁被商店里精美绝伦的陶瓷制品吸引住了,特别想买几个回去。同行的小伙伴强烈制止了我,说这些东西价格那么贵,都是骗人的,不要冲动消费。哪怕是后来店主拉着我们到店里详细察看并给我们讲解介绍,我还是被小伙伴给劝阻了,最终空手而返,导致我惦记了很久,后来在纽约的某个展销会上我又看到一模一样的制品,但价格已经翻了三倍不止了。
这件事让我如鲠在喉,非常别扭和难受。很多时候遇到喜欢的东西总是会犹豫不决,觉得这次不买下次再买也一样,或者不在这个地方买,去其他地方看看再说。然而事实却是:很多地方你去过一次后很少会再去第二次。而换个地方,未必能找到一模一样喜欢的,即使你找到了,但那时候心情已经变了,可能没那么喜欢了。后来,我再遇到一眼就相中的东西时,就会忍不住提醒自己:人生没必要处处太抠,如果真的喜欢且能带给你很好的情绪价值,那这个钱还是值得花的。钱在该花的地方不及时花掉,将来需要花掉更多去弥补。
我妈妈退休后,时间一下子充裕起来,我就会偶尔给她报一个老年团去旅游,出去散散心。有一次我给她定了高档的舒适酒店,里面可以泡温泉,很适合老人,却遭到妈妈强烈的反对和抱怨。然后我就劝她:如果一直把价格适中的酒店当作唯一的住宿选择,时间长了这个经济型酒店就会成为你的住宿标准,你就会很少再去尝试、体验其他类型和标准的酒店。但是如果体验到了同一个东西的其他标准,你就会知道原来贵的东西有这样舒适良好的体验和服务,就能更加确定自己想要的东西和奋斗目标。创造机会去看看标准更高的东西,才会更明确该朝着什么样的生活去奋斗。一辈子骑共享单车没什么不好,但你也要努力创造机会去坐一次宝马。这里并不是说便宜、低标准的东西不好,也不是鼓励大家去盲目争取自己能力之外的东西,而是人生就是要去多尝试,多去感受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体验,你才会更有动力去争取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我妈见人就讲:“我这一把年纪,活得还没女儿想得通透。”
当然这个道理不是我一出生就明白的,而是看过、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逐渐感悟出来的。
我在国外留学时,很少去高档餐厅吃饭,通常都是忙于学习,自己随便应付一口,做一点吃的,或者去附近的餐馆吃。有一次和其他国家的同学一起出去逛街,她邀请我去当地一家特别有名的高档酒店吃饭,我心生一丝介意。总觉得这种餐厅看看就好了,我们普通人还是不要进去吃了,消费高是一方面,更怕自己不懂得他们做的菜品,会丢人。可耐不住同学一个劲儿地叫自己,就跟她进了酒店。
没等一会儿,菜就上来了,每一样都好吃得不行。酒店的环境、氛围、食材质量、员工服务也都很周到、细致,客人的档次也不一样,他们穿着考究,气质迷人,举止优雅,仿佛这些才是高昂价格的附加值。那天晚上我破例喝了一大杯酒,半醉半醒中,一个声音在耳畔不断重复:“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啊,我一定要努力成为配得上这里的人。”
这次吃饭带给我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在这个餐厅认识了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朋友。那天吃到一半,我去了洗手间,在洗手池边遇到了一个亚洲女孩,她有些窘迫地用英文问我有没有卫生巾,我说有。看到牌子她惊喜地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说是,两人聊着聊着就加了微信,然后发现还是老乡,我俩在纽约住得还挺近,感情一下子就升温了。她在我之后的留学生活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除了学业指导,在生活方面,当我遇到烦恼时也会跟她倾诉。她跟我有差不多的经历,所以能够理解我的想法,并提出很多优秀的建议,堪称我的指导老师。
那次去高档餐厅吃饭,使我认识到,有时候我们花钱不仅仅是花钱,换个角度讲也许是投资。人生多去尝试,你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多去更高的平台看看,才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良师”。永远在一个圈子里转圈是不会进步的,人一定要去自己平常不敢去的圈子里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