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之人就算身处贫贱,也会觉得安乐自在,而不知足的人就算锦衣玉食,仍然像个穷人。不知足的人总是被贪欲牵着鼻子走,徒然招致知足之人的怜悯罢了。
不贪恋短暂的所得,不放弃远处的所往
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
——《诸法集要经》
“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这是说我们的身体如同闪电一般虚幻不实、倏忽而灭,就像乾闼婆城一样。什么是乾闼婆城呢?这就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乾闼婆。
乾闼婆是梵文的音译。在印度的古老神话里,帝释天需要乐师奏乐的时候,居住在地上宝山之中的乾闼婆就会飞上天庭,凌空作乐。乾闼婆是传说中的乐神,后来被佛教吸收进了自己的诸神体系,成为著名的“天龙八部”之一。因为这个说法,西域之人称乐师为乾闼婆。
乾闼婆还是香神,西域之人称俳优为乾闼婆。据唐代窥基《二十唯识述记》,西域之人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俳优既不侍奉王侯,也不经营产业,只是闻着谁家饭菜香,就跑到人家去演出,以此求食。而俳优们的演出包括魔术表演,所以乾闼婆和魔术发生了关联。
在印度神话里,乾闼婆是男性神,他还有个妻子叫作紧那罗,是歌舞神。紧那罗后来也被佛教纳入了“天龙八部”,据《维摩诘经》鸠摩罗什注,紧那罗的意思是“人非人”,因为紧那罗长得像人而头上长角,人们见到了就会感到奇怪:“这究竟是不是人呀?”所以有了“人非人”之名。
乾闼婆和紧那罗后来被合为一体,男女不分,专职在佛国之中的歌舞和音乐,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敦煌飞天。但飞天一开始并不是俊男美女的形象,而是人头马身或马头人身,总之并不是那么婀娜妙曼的。
乾闼婆城应该是从俳优魔术的意思上发展而来,指的是幻化之城,也被用来指称海市蜃楼。《诸法集要经》这里的意思是,人生如同闪电,空幻而倏忽,就像一座幻化的城市,看似真实,实为虚幻,那么,既然是幻化之城而已,我们还有计较执着的必要吗,我们为什么还要对别人生出喜爱之情与怨恨之心呢?
有句俗话,叫作“看戏流泪,替古人担忧”,乾闼婆城展示给我们的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是在戏里,是在梦中,又何必执着,何必牵挂,何必嗔怒?
类似的道理,《庄子·齐物论》也曾经讲过。瞿鹊子向长梧子请教问题,长梧子说道:“我怎么知道贪图生命就不是一种迷惑呢?我怎么知道死亡不会像是游子回家一样呢?当初,丽姬本是个卑微的女子,当晋国国君俘获她的时候,她哭得衣服都湿透了。等她到了晋国的王宫,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这才知道当初的哭泣是多么可笑。——死亡会不会也是一样的道理呢?
“在梦里饮酒狂欢的人,醒来之后也许会遇到不快的事情,因而哭泣;在梦里伤心痛哭的人,醒来之后或许会享受打猎的乐趣。人在梦中,往往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甚至有时候在梦里还在做梦。人们一般只有在醒来之后才知道方才不过是大梦一场,只有那些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生就像是一场大梦。
“在人生的这场大梦里,愚人却自以为清醒,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真是浅陋啊。我们现在也是在做梦。我说你在做梦,其实我自己此刻也在梦中。”
庄子的人生之梦颇像佛家的乾闼婆城,当幻境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时候,我们这些愚人总是会信以为真,由此而产生了种种贪念执着、爱恨悲欢。当幻境一过,我们若有所觉的时候,下一场轮回便已经悄然开始,我们依然在轮回当中打转,无穷无尽。
乾闼婆城也可以是一种譬喻,一种方便法门。《法华经》将小乘法门譬喻化城,是说一位导师带领大家远行,走到中途大家都坚持不住了,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导师就用法术变化出了一座城市,带大家进去休息。等大家都休息好了,导师说:“咱们还得继续往前走。”——这个“化城”,就是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方便法门,并不是修行的终极目的,好比你在修行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福报——身体安康、家庭和睦、事业有成,但是,千万应该记住,所有这一切都是“化城”,如果你满足于“化城”,以为这就是修行的终点站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你当真产生了这样的心思,就连“化城”最后也会离你而去。
严格说来,乾闼婆城属于“幻城”,譬喻化城是说“化城”,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幻和化的意思并不一样:魔术师表演魔术,变出一座城来,这叫幻;修行之人施展神通,变出一座城来,这叫化。无论是幻是化,均非真实。佛法教我们解脱之道,种种论证与修行都是要我们看破这世间的虚妄。人生在世,不过白驹过隙而已,种种贪恋执着,是多么无谓。
不计较,也就不生嗔怒
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佛遗教经》
《佛遗教经》,全称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此经篇幅不长,只有一卷,记录的却是佛陀在涅槃之前对弟子们的最后训诫,因此意义重大。唐太宗曾经专门指定人员抄写此经,分付京官与地方官,以此来规范全国僧尼的行为。
从世俗角度来说,这部佛经可谓佛陀的临终遗训,讲的并不是什么深奥的佛法,而更多的是一些直白的、切身可行的修行方式。经书开头这样讲道: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预世事,通致使命,咒术仙药,结好贵人,亲厚媟嫚,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苞藏瑕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
这一段经文是为历代许多僧侣勤加诵持的,大意是说,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即将进入涅槃,那是夜半时分,寂静无声,佛陀最后为众弟子讲述佛法的要领:“在我涅槃之后,你们应当尊重、珍视波罗提木叉,要像黑暗之中遇到光明一样,要像贫穷人得到财宝一样。波罗提木叉就是你们的老师,就算我仍在世间,波罗提木叉仍然是你们的老师。”
这里先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波罗提木叉呢?这是梵文的音译,意译过来就是“随顺解脱”,也称“戒本”,是佛教戒律之一种,遵守这个戒律就可以得到解脱,是为随顺解脱。
佛家的解脱之道有许多种,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般若解脱,也叫智慧解脱,是依靠修习佛法而获得的般若智慧使自己洞明幻象与真如,进入解脱之境;还有净土解脱法门,是靠无上愿力与念诵佛号,使自身可以往生净土。这里,从守戒而获得解脱也是解脱法门之一种,相对而言更加简单易行一些,因为戒律通常都是一些很具体的规定,不会像般若法门那样因为个人资质的不同或者对佛经理解上的分歧而陷入纷争与迷惑。
戒律往往是一些对修行生活的非常具体的规定,只要你想做一个合格的修行者,只要你想通过守戒而达到解脱,很简单,遵照这些戒律去做也就是了。因其简单,所以不容易发生歧义;因其具体,所以在实际的修行生活中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佛陀接着就来讲述这些戒律:持戒之人既不能做买卖,也不能买房置地,不能蓄养奴婢和牲口;凡是靠种植获利的事情,凡是各样财货,都应该避之唯恐不及,就像躲避火坑一样;不能砍伐草木、开垦土地,不能配制汤药、看相算命;应当洁身自好,过着清净无争的生活,不能参与世事,不能搞咒语、法术、灵丹妙药,也不能够交结权贵;应当端正自心,以正念追求解脱,不能显示神异以迷惑众生,对供养要有知足之心,适可而止。
这段话可能会让不少修行者感到诧异:这些标准是不是太苛刻了?当真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的话,当今社会上无论是出家的僧侣还是在家的信众,恐怕没有几个人是真正合格的。世俗之人往往会求高僧大德给自己看相算命、占断前程,到寺院里也每每要请上一尊佛像或是吉祥物请大师开光,现在照佛陀临终遗训一看,所有这些竟然全是佛门禁忌!也许是世道变了,戒律也得跟着变吧。
在《佛遗教经》的各种戒律之中,弘一大师引述的这条“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属于嗔戒。前文讲过,贪、嗔、痴是修行佛法的三大障碍,被称为三毒。这三毒几乎人人都有,根深蒂固,极难戒除。嗔怒为什么一定要戒,又该怎样来戒,弘一大师所引过于简略,我们不妨联系《佛遗教经》中的上下文一起来看:
若纵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当知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无法自制,嗔犹可恕。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这段经文大意是说,嗔怒之心会妨碍修道,也会让人失去功德。克服嗔怒之心要用上一个“忍”字,如果把“忍”的功夫做足,所获得的益处甚至是持戒苦行都赶不上的。能忍,才会成为合格的修行之人,如果你不能做到对一切侮辱漫骂甘之如饴,不能做到唾面自干,那只能说明你的修行太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嗔怒所能造成的害处会破坏善法、损毁名誉,无论在今世还是在后世都不是人家愿意看到的。要知道,嗔心甚于烈火,而我们在“忍”字上的修行就是要防住这团烈火,不让这嗔怒之火烧伤我们。对功德损害最大的莫过于嗔怒之心了。世俗之人没有修习过佛法,内心很容易受到欲望的控制,无法自制,他们起了嗔心倒还算情有可原,但是出家修道之人无欲无求,如果依然心怀嗔怒,那就实在没有道理了。修行之人心思清净,如同高空之上的淡淡浮云,是不应该生出霹雳烈火的。
佛陀的临终教诲语重心长,说的道理也很朴素。修佛之人要在修行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清净心,断绝嗔心的根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生只不过是漫长旅途中的一个客栈,当我们站在无尽劫的时间之中来看待白驹过隙的一瞬,又有什么值得斤斤计较的呢?不计较,也就不生嗔怒。
举个生活之中简单的例子,我们凡夫俗子充满了七情六欲,许多事情都会让我们心生计较,再由计较而生嗔怒。比如今天你因为一件琐事而与家人起了争执,吵得不可开交,等时隔多日之后你再回想今天的争执,你就会觉得为了这样一件琐事而争执实在无谓。嗔心往往就是这样起自一时,事后也往往会让人觉得无谓。我们如果时常能够想到修行之路是如何漫长、修行之事是如何重要,自然就会把世俗生活中的许多所谓的大事看作区区小事,自然就会认为世俗生活中的许多区区小事实在不值得计较。
佛陀给了我们一个远大的目标和无尽劫的漫长时间,如果我们学会以此为参照物,就会由衷地感觉嗔心是如此可笑。
知足的人,就算身处贫贱也能得到安乐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佛遗教经》
这是佛陀的临终教诲之一。上一节讲的是嗔,这一节讲的是贪。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这一句讲的是寡欲的好处,一个清心寡欲的人,更容易做到心地坦然,无牵无挂,无惧无畏,又因为欲望少、所求不多,故而也很容易就感到满足。
修佛之人,修身处事,总要多一分宽容心,少一分牵挂心。世间万物,无论是清风白云还是穷山恶水,都不能动摇修佛之人澄明的心境。印度早期的修行者特别强调苦行,他们孤身一人,不结婚,不生子,不继承财产,身无长物,就是为了一个“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唐代诗僧贯休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叫作“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随身只有一只瓶子用来喝水、一只钵盂用来吃饭,再加上一身朴素的衣衫,再无余物,就这样潇潇洒洒地走遍千山万水,身上是干净利落的,心里也是干净利落的。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红楼梦》里宝玉参禅,也大受“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感染,可这般贵公子谈禅,说来说去也不过是口头禅罢了。世人往往如此,说是佛前求个清心,大多只是在贪欲的世界里拼杀得累了,弄一碗心灵鸡汤调剂一下,一碗鸡汤之后,照旧还要去贪欲的世界里继续拼杀。更有甚者,在生意场上费尽心机,整天里尔虞我诈,抽空念两句经,谈两句佛,烧一炷香,问他为什么,他会说为了培养一份平常心,再问他培养这份平常心是为了什么,他会说有了平常心才能经受得起生意场的波诡云谲,才能得意时不张狂、失意时不沮丧,才能稳住阵脚,继续拼杀赚钱。
这样的人,在所多有,佛法变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大家也都见怪不怪,认为事情本该如此。真正的佛法始终难以走近世俗大众,这就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世人贪欲太重,即便是教人克制贪欲的佛法,落到世俗的境地里也往往摇身一变而成为助长贪欲的利器。对这种自欺欺人的修佛,我们不可不引以为戒。
为什么要戒贪,为什么要寡欲?《佛遗教经》里边有这样两段训诫,我们需要再三诵持。第一段训诫是关于“知足”: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应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善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当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
这一段大意是说,多欲之人总是贪得无厌,苦恼也会随之增多,寡欲之人无欲无求,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烦恼,何况减少自己的贪欲可以生出许多的功德。寡欲之人不贪不求,也就不会求人办事,不去求人办事自然不需要谄媚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清心寡欲的人,更容易做到心地坦然,无牵无挂,无惧无畏,又因为欲望少、所求不多,故而也很容易感到满足。
各位,大家要想脱离烦恼,就该时刻牢记“知足”二字。知足之法就是富贵之道,知足之人就算身处贫贱也会觉得安乐自在,而不知足的人就算身在天堂也会觉得处处都不称心。不知足的人就算锦衣玉食,仍然像个穷人,知足之人就算生活贫苦,仍然能够自得其乐、逍遥自在。不知足的人总是被贪欲牵着鼻子走,徒然招致知足之人的怜悯罢了。
再看第二段训诫,是关于“远离”:
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着,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远离。
这一段大意是说,各位比丘,若想求得寂静无为、安然自在,应当远离闹市,在僻静的地方独居,连天上诸神都会敬重这样的人。所以,你们应该离开闹市,在僻静之处思考涅槃解脱的根本法门。那些喜欢热闹的人是很难修成正果的,反而容易身受其害,就像一棵大树上如果落满了鸟儿,树枝是很容易被压断的。一个修行者如果流连于喧嚣世俗,就像老象失足于沼泽之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佛陀的这两段训诫,一是知足,二是远离,讲得清楚明白。能不能照此修行,就要看我们自己了。佛法不是生财生利的工具,而是灭苦灭罪的根本。我们现在有时能看到一些高僧大德出入有豪车代步,身边有官商云集,他们的讲道说法也常常能吸引万千的信众,但是,我们还是要转入前代无数先贤殚精竭虑而为我们留下的这一部部的佛经、这一部部的真经,从真经之中直接领会佛法的真谛,从真经之中直接感受佛陀的训诫。末法时代尤其邪说云起,我们只有静得下心,吃得透一部部的真经,才能修炼出一双慧眼,能够辨别真伪,而不是人云亦云。
世俗之人,多的是只认金装不认佛,不读真经,不具慧眼,只凭一些外在的东西来崇敬一些所谓的高僧大德,殊不知,只有一瓶一钵随身的行者可能就是高僧,而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师也许只是粪土。
多读真经,少走弯路。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只有小聪明
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
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这四句偈子,出自义净大师所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这偈子背后有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法师们常常用以激励学生的修佛榜样——愚路尊者。佛经当中,人名、地名、概念之类常常存在不同的译法,愚路尊者在其他经典里也被译作不同的名字,弘一大师注释里说的“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这位周利槃陀伽尊者也就是愚路尊者。
上一节说过勤读佛经原典的重要,当然佛经不是那么好读的,除了文言文之外,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概念、人名、地名太多、太复杂,比这更大的障碍是,这些概念、人名、地名往往歧译很多——就拿这位愚路尊者来说,我们现在知道他还被叫作周利槃陀伽,而在《增一阿含经》他的名字被译作朱利盘特,在《根本律》中还被译作朱荼半托迦。
周利槃陀伽、朱利盘特、朱荼半托迦,这都是梵文的音译,如果意译过来,就是“小路”,也就是这位尊者的名字。“愚路”可以说是他的外号,因为他天生愚笨,学什么忘什么。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这样一个愚笨之人怎么也被称为尊者呢?难道他也修成正果了吗?他究竟是怎么修行的呢?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详细讲述了这个愚者成才的故事。小路出身于印度室罗伐城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他还有个哥哥,名叫大路。大路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精通了印度的吠陀经典,名望很高,弟子有几百人。
这一天,大路正在室罗伐城城外的一棵大树底下为学生们讲课,忽然见到城里的人们纷纷拥出城外。大路非常奇怪,问学生们有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有人回答说:“城里来了很多佛教徒,为首的是舍利子和大目连,大家都出城去迎接他们。”
大路听说之后,很是不以为然,说:“这两个人有什么值得迎接的?我听说他们原本都是婆罗门出身,却都放弃了尊贵的婆罗门身份,去追随那个刹帝利种的沙门乔答摩。”
大路的学生当中有一个叫作摩纳缚迦的,尊崇佛法,当下对老师说:“话可不能这么说,老师,您如果去听了佛法,大概也会被折服的。”
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大路的心里却深深种下了一颗种子,他想:“摩纳缚迦如此称赞佛法,我还真得去见识一下不可。”
这一去见识,大路为佛法深深折服。佛法有两大法门,一为诵读,二为禅思,大路二者兼修,于是:
便于昼日读诵众经,未久之间善闲三藏于初后夜观察思惟,断诸烦恼证阿罗汉,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得如实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心无障碍如手撝空,刀割香涂爱憎不起,观金与土等无有异,于诸名利无不弃舍,释梵诸天悉皆恭敬。
大路白天诵读经文,晚上打坐参禅,进境神速,很快便证得了阿罗汉果位。这时候的大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简直是脱胎换骨一般,心中再无障碍,也不会生起爱憎之心,视金银如同粪土,对名利弃如蔽屣。
大路皈依佛门,离开了室罗伐城,出家修行。而这个时候,大路的双亲早已辞世,大路本来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一出家,家里就只剩下弟弟小路一个人支撑了。小路是一个愚痴至极的人,所以才被人叫作愚路,他哪里有什么治理家业的头脑,结果哥哥离家没多久,愚路就要靠乞讨度日了。
这一天,修成正果的大路又回到了室罗伐城。他走过迎接他的人群,看到了衣衫褴褛的弟弟。大路想,弟弟要是也能走上佛法的修行之路,那该多好!可是,弟弟的愚钝是出了名的,他能够修得成佛法吗?
大路问弟弟愿不愿意出家,弟弟回答说:“我这么笨,谁能教我呢?”——大家要留心,愚路的这一句话至关重要,究竟如何重要,稍后再讲。
大路也在疑惑,不知道弟弟有没有修佛的善根,当下便运起智慧,观察愚路。果然,愚路是有这个善根的,这个善根又和谁相连呢?大路再度观察,发现弟弟的善根正应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大路亲自为弟弟剃度,自己做了弟弟的导师。可是,弟弟这么笨,教他什么,又怎么教他呢?大路便找了一个简单的法子,在无穷佛法当中精挑细选了四句偈子,让弟弟好好背诵。这四句偈子,就是本节弘一大师所摘引的四句:
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
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我们现在可以知道,这四句话是大路专门为弟弟愚路挑选出来的,因为愚路天资太低、头脑太笨,既学不了更加高深的佛法,也学不了更多的佛法。这四句话大意是说,诸恶莫作,也不要对世间众生产生嗔念,当以佛门的正念知悉色界和欲望的空幻属性,但不必去做那些没有益处的苦行。
前几点都是最基本的佛理,最后一点“不必去做那些没有益处的苦行”是佛陀当时对在印度全境流行的苦行修行的一个很有针对性的说法。佛教也讲苦行,也要抛弃很多的世俗物欲,正如上节所讲的“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做派,但苦行不能太过分了。印度当时有很多宗派都崇尚极端的苦行,乃至于残害身体,或者赤身裸体。佛陀当年求法的时候也走过苦行之路,把自己折磨成了皮包骨,结果发现苦行之路实在走不通,这才另辟蹊径。
佛陀提倡的是所谓的“中道”,简而言之就是别走极端。这一点大家也该牢记,因为修行生活很容易走火入魔,很容易陷入一种偏执状态——在思想上认为真理尽在我手,凡是和我不一致的都是邪魔外道,对邪魔外道应该大加挞伐;在修行生活上自残身体,不管不顾,以苦为乐,比如第二节讲过的古人炼指供养、断手断足之类,这都是走极端。
大路教给愚路的这四句偈子,讲的都是最基本的佛理。愚路也很下功夫,无时无刻不在念诵,不敢有一点懈怠。但是,脑子笨看来也不是凭着努力就可以改善的,愚路一连念了三个月,硬是没把这四句话记住,就别提能把其中的意思搞明白了。
愚路这么天天用功,就连寺外的牧羊人都把这四句偈子听明白了。愚路笨是笨,但不会不懂装懂,更不怕丢面子,当下便向牧羊人请教,牧羊人倒成了愚路的老师。但是,愚路还是没记住。
大路也在替弟弟着急,思来想去,决定刺激弟弟一下,于是呵斥弟弟:“你这么笨,学什么都学不会,佛门不是你待的地方,你还是走吧!”说着,便把弟弟推出了门外。
愚路站在门外,伤心欲绝,连连自责,悲伤哭泣。正在这个时候,佛陀从旁边走过,看见愚路的样子,便问他是怎么回事。愚路一边哭着,一边把前因后果说了。佛陀说道:“佛法又不是你导师一个人的,而是我历尽千辛万苦得来要传给众生的。他不教你,我来教你。”
愚路非常惊讶,呆呆地说:“我这么笨,怎么敢烦劳您亲自教我?”佛陀便向愚路诵了一首偈子:
愚人自说愚,此名为智者。
愚者妄称智,此谓真愚痴。
前边讲过,大路问弟弟愿不愿意出家的时候,愚路说:“我这么笨,谁能教我呢?”佛陀这里的偈子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愚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愚笨,能够承认的愚笨,这样的人不是愚人,而是智者;愚人妄自尊大,自称多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愚痴。
诸位,这几句话听来简单,却是我们要时刻牢记的。往往越是愚笨的人,越喜欢自以为是、妄自尊大,我们修行之人尤其要引以为戒。我们修习了几年佛法,乃至修习了一辈子佛法,也不要以为这样就完全掌握了佛法的真谛——修行之人一旦起了这种自以为是之心,就容易去妄论他人是非,拿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殊不知佛法修行永无止境,我们未必是对,别人未必是非,应该常怀谦逊谨慎之心,这才是一个修佛之人的本分。愚路尚且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愚笨,我们难道真就比愚路聪明多少吗?在物欲上,我们要有“知足常乐”之心,在修行上,我们要有“知不足而常乐”之心。
佛陀为愚路讲了这四句偈子,随后又安排阿难陀做愚路的导师。但是,没过多久,阿难陀也知难而退了。佛陀于是拣了两句最短的话来教愚路,一共只有六个字:“我拂尘,我除垢。”但是,愚路笨到无法想象,就连这简短的六个字也是随说随忘。佛陀见他业障太重,便对他说了一句奇怪的话:“你能为各位比丘擦鞋吗?”愚路说:“能。”于是,佛陀便安排他为一众比丘擦鞋。
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安排。愚路一边擦鞋,一边念诵这六个字,时间久了,忽然有所醒悟:
时愚路苾刍便于后夜时作如是念:“世尊令我诵两句法,我拂尘,我除垢者,此之字句,其义云何?尘垢有二,一内二外,此之法言,为表于内,为表外耶?为是直诠,为是密说?”作是思惟,忽然启悟,善根发起,业障消除。曾所不学三妙伽他,即于此时从心显现:
此尘是欲非土尘,密说此欲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欲染,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嗔非土尘,密说此嗔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嗔恚,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痴非土尘,密说此痴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痴毒,非是无惭放逸人。
一天夜里,愚路这样琢磨着:“佛陀教我的这两句话、六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拂尘,我除垢,尘与垢有两种,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佛陀所说的到底是指内在尘垢还是外在的尘垢呢?……”愚路思前想后,恍然大悟,善根发起,业障消除,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真谛:所谓尘垢,实际指的是人心中的贪欲,而不是外间的尘土;所谓尘垢,指的是人心中的嗔念,而不是外间的尘土;所谓尘垢,指的是人心中的痴愚,而不是外间的尘土。智者能够去除心中的贪欲、嗔念和痴愚,这才是“我拂尘,我除垢”的真正含义。
就是在心地豁然开朗的刹那间,愚路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从前那个痴痴呆呆的愚路不复存在了,诞生了一位崭新的愚路尊者。
愚路尊者后来还有许多故事,这里就不一一讲了。愚路的悟道,其实无非还是贪、嗔、痴这三个字,这三个字是贯穿佛门修行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愚路的故事常被高僧大德们作为励志的样本,激励大家勤苦修行。我们的脑子至少不比愚路笨,愚路能够认清自己的愚笨,能够持之以恒,又能够不耻下问,如果我们也能够做到这些,愚路都能修成正果,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
“我拂尘,我除垢”,两句话,六个字,多多诵读,愿与诸君共勉!
克制不住物欲,便会被物欲所奴役
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
——《有部律》
这四句偈子还有另一个版本。在《中文大藏经》里是《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有部”是“说一切有部”的简称),文字稍有不同:“利养及名闻,愚人所爱乐。能坏众善法,如剑斫人头。”意思是说,名与利、过度的物质供养,这些都是愚人所爱的,它们会损害佛法,如同利剑斩断人头。
这段话是佛陀亲口所说,说话的时候有一个特定的背景,这就涉及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一个大反派: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和佛陀本是堂兄弟,小时候是个聪明俊秀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英明俊朗的青年,一切都和佛陀不相上下。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违谏学处第十》里有着这样一段记载:佛陀正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之中,时值大荒之年,僧侣们外出乞讨,很难讨到食物,于是,一些身具神通的僧侣便借助于神通前去赡部林,在林里取得赡部果——这里也叫赡部洲,另有些人去了西瞿陀尼、北俱卢洲等地,水果与香稻一应俱全。
这几个地名大家可能觉得熟悉,不错,《西游记》里所谓天下“四大部洲”的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这些名目就是取自佛经的。
眼看着身怀神通的僧侣们取得了食物,分与众人,提婆达多很是羡慕,心想:“如果我也能学得神通力,也能像他们一样自由自在地前往各地取食,这该多好!我应该去找佛陀,让他教我神通。”
提婆达多的这个想法,在一般人看来是很能理解的,但是在佛教而言,神通力只是修行的一个副产品,如果把神通当作目的,希望学成神通以后可以方便做这做那,出发点便是错的。
提婆达多见到佛陀,说要向佛陀学习神通。佛陀知道他动机不纯,只是告诉他说:“你得先好好修习戒、定、慧,然后才能学习神通。”提婆达多不肯听从佛陀的劝告,不想从戒、定、慧入手,一心想要修习神通,便离开佛陀,找到阿若憍陈如,向他提出同样的要求。没想到,阿若憍陈如也查知了提婆达多的心理,做了和佛陀相似的回答。提婆达多照旧不听,继续遍访诸僧,请人教他神通。
在无数次碰壁之后,提婆达多终于如愿以偿,一夜之间便获得了神通法力,上天入地、穿墙入水,无所不能。脱胎换骨的提婆达多找到未生怨太子,在他面前施展神通,获得了太子的供养。这位太子名叫“未生怨”,这是梵文意译,意思是在娘胎里便和父母结下了仇怨。未生怨太子后来在提婆达多的怂恿下囚禁父母,谋图篡位,这是后话。此时,太子对提婆达多的供养极其丰盛:每天一早一晚,太子都以五百辆宝车到提婆达多那里礼敬,每到吃饭的时间,太子还会供上五百尊食器的美妙佳肴,同时,还有五百比丘追随在提婆达多的左右,一起受到太子的供养。提婆达多的声势与享受一时之间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消息传得很快,佛陀座下的弟子们把提婆达多如今的情形告知了佛陀。佛陀对大家说:“你们可别羡慕提婆达多。别看他现在受到如此隆重的供养,这供养反而会害了他。这样隆重的供养就像竹子开花、骡子怀胎,最终会给自身带来毁灭。”紧接着,佛陀说了一首偈子,这首偈子就是弘一大师所引述的那段,但弘一大师仅仅引述了最后四句,全文一共八句:
芭蕉若结子,竹苇生其实。
如骡怀妊时,斯皆还自害。
利养及名闻,愚人所爱乐。
能坏众善法,如剑斫人头。
佛陀是以芭蕉结子、竹子开花来做比喻,说明名与利的供养虽然会让愚人欢喜,却会毁坏正法,其破坏力就像利剑斩断人头一样,故而不可不慎。——这就是佛陀讲授这首偈子的具体背景。
提婆达多声势日隆,邪念也越来越大,他想:“佛陀现在年岁老了,他那些弟子不如由我来接收了吧。”提婆达多刚刚生起这个念头,一身神通顿时消失,他还全然不觉,就这样去找佛陀了。……提婆达多和佛陀之间后来还发生过很多故事,在不同的佛经当中也多有记载,比如玄奘《大唐西域记》提到给孤独园东向百余步有一处大坑,据说就是提婆达多堕入地狱的地方。当初,提婆达多屡屡陷害佛陀、破坏僧团,最后在双手的指甲里涂上毒药,想在接近佛陀的时候施以毒手,结果走到这里,大地突然开裂,把提婆达多吞没了。
玄奘在记载这个传说的时候也提到提婆达多急功近利求学神通的事情,并注明提婆达多在大唐的语言里是“天授”的意思。
平心而论,提婆达多确实很有天授之才,很长时间以来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和佛陀不相上下,这正好和上一节讲过的愚路尊者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但我们看看最后的结局:聪颖的提婆达多下了地狱(其他佛经还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愚笨木讷的愚路却证得罗汉果位,这两人的经历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得到越多,就越想得到更多
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
——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是谁?
佛法传授,极重师承,所以,皇帝如果崇信佛法,通常会拜一位名僧为师,这样的僧人便被称为国师。中国佛教史上最为崇佛的皇帝就该算是梁武帝了,梁武帝就有这么一位老师,即慧约和尚,他曾为梁武帝亲授菩萨戒,被梁武帝尊奉为智者大师,慧约所居住的竹山里也因此被改称为智者里。
但我们这里所说的这位智者大师生活于慧约几十年之后,他就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顗大师,也称天台智顗。在陈、隋之际,智顗大师已经是佛教界的领袖人物,后来隋朝一统,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任扬州总管的时候,请智顗大师为自己授菩萨戒,以智顗大师为菩萨戒师,智顗为杨广赐名“总持”,杨广为智顗上尊号“智者”。
智顗在天台山创建寺院,天台宗即以此得名,这座寺院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国清寺。据《天台智者大师赞仰颂碑》,杨广之所以要为智顗大师上尊号,是因为师徒之礼是礼之大者,所以一定要给师父一个尊称才行,就像古时候伊尹被称为阿衡,吕望被称为尚父一样。于是他从《地持经》中取“智者”之称作为智顗大师的尊号。——这就是说,智顗是法号,智者是尊号,这是我们要搞清楚的。
“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智者大师这句话出自《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这部书也被称为《童蒙止观》或《小止观》,书中内容,据释元照的序言所谓,是“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枢机”,也就是修习止观法门的基本功。
所谓“色、声、香、味、触”,是为五欲,这五种欲望常常能够迷惑一切凡夫俗子,使他们心生爱恋。爱恋五欲,就是远离佛法;修习佛法,就要远离五欲。我们参禅打坐,由定入慧,这一点是千万应该牢记的。
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诃欲第二》当中,对五欲的危害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一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过罪。二诃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华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五诃触欲者,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淫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如上诃欲之法,出摩诃衍论中说,复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益薪其焰转炽,五欲无乐如狗啮枯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贱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假借须臾如击石火,智者思之亦如怨贼,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后受无量苦恼。此五欲法与畜生同有,一切众生常为五欲所使,名欲奴仆。坐此弊欲沈堕三涂。我今修禅复为障蔽,此为大贼急当远之。
这段经文,是禅定止观的修行者们在入门的时候时常诵读的,可谓禅定之始。大意是说,若要修习禅定止观,先要杜绝五欲。“色、声、香、味、触”,是为五欲,这五种欲望常常能够迷惑一切凡夫俗子,使他们心生爱恋。
所谓色欲,比如男人、女人相貌喜人,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又如金银珠宝光彩照人,闪烁着种种美妙的色彩。愚人见到这些美色,心生爱恋,从此造成诸般恶业而难以自拔,比如频婆娑罗王、优填王就曾经惑于女色,铸成大错。
所谓声欲,比如丝竹之声、男女歌咏赞诵之声,凡人听了这些美妙的声音便很容易沉溺不返,造成恶业。曾有在雪山修习禅定的五百仙人听到甄陀罗女的歌声,便把持不住禅定之心,沉醉狂乱。
所谓香欲,比如男女体香、世间食物的香气、一切薰香。愚人闻到香气便容易沉溺不返,把持不住内心的宁静。曾有一位比丘在莲花池边闻到香气而心生爱恋,池神便大声呵斥道:“为什么偷我的香气?!”
所谓味欲,酸甜苦辣,美食佳肴,都能够让凡夫心生贪恋,从此而不起善业。曾有一名沙弥酷嗜乳酪,身死之后便转生为虫生在乳酪之中。
所谓触欲,男女肌肤之亲以及诸般令人舒适的触觉都会迷惑愚人,阻碍他们的修行。一位角仙便是因为沉溺于触欲而失去神通,被淫女骑在脖颈儿之上。
众生常为五欲所苦,却仍然追求五欲,不死不休。五欲使人上瘾,得到的越多,就越想得到更多。世人愚昧、贪婪,像畜生一样沉溺于欲望,一生都为这五欲所驱使,做了五欲的奴仆。我们修习禅定止观,五欲也是极大的障碍。——经中原文称五欲为“大贼”,劝人尽速逃离。
戒绝五欲之法,智者大师引了禅经里边这样一首偈子: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
养冤入丘冢,唐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愚人身无异。
智者应观身,不贪染世乐。
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
如诸佛所说,一心一意行。
数息在禅定,是名行头陀。
这首偈子,和第七节讲《大宝积经》坚牢比丘在石壁所书的偈子大体相同,重要的区别只在最后一句“数息在禅定,是名行头陀”,是强调数息禅定之法,这是天台止观法门特别强调的一种禅修术,脱胎于古印度的瑜伽,具体的方法智者大师在《禅门口诀》当中有过详细的讲解,是禅定止观的修行者必须要读的,这里就不细讲了。
在释元照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所撰的序言中,提到“天台止观有四本”,除了这个《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即“小止观”)之外,还有圆顿止观、渐次止观和不定止观,都是天台宗止观法门之妙法。其中,渐次止观有一部《禅波罗蜜》,同为智者大师所说,其中讲到五欲的部分正好可以和本文互补——说五欲常会“坏于善事”,修行之人如果做不到离欲,则诸禅三昧根本就别想入门。
世人修佛,每每出于贪欲,求多福,求多寿,这般修佛,岂不是缘木求鱼?!
心越静,外物越不能扰
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
——智者大师
上一节讲的是克服五欲,这里讲的是断绝嗔念。嗔念是佛法修行之大忌,也是使人坠入恶道的一个主因。嗔念一起,善念即断,种种恶口谩骂也往往由嗔念而来。
这段经文,见于《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弃盖第三》。智者大师细论“五盖”,所谓“盖”,是“覆盖”之意,比如五盖之中有贪欲盖,是说坐禅之人心生贪欲,这贪欲持续不断,挥之不去,覆盖了修行者的善心。贪欲好比火焰,这心中的贪欲之火会烧掉种种善法,破坏修行者的清净之心。所以我们要学会“弃盖”或者说“除盖”的方法。
“五盖”要一一弃绝,本节所讲的内容就是如何去除“嗔恚盖”,也就是不使嗔念遮蔽自心的方法。智者大师说道:
二弃嗔恚盖。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嗔觉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
这一段经文大意是说,嗔念是佛法修行之大忌,也是使人坠入恶道的一个主因。嗔念一起,善念即断,种种恶口谩骂也往往由嗔念而来。所以,修行之人在坐禅的时候如果心中生出嗔念,想到世间的种种是非纠葛、对与错,怨恨之情也就会随之而起。内心为嗔念蒙蔽,所以称之为“盖”,只有把“盖”早早扔掉,才能够恢复内心的澄明。
释提婆曾经以这样一首偈子请教佛陀:
何物杀安乐?何物杀无忧?
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
意思是说,是什么东西摧毁了安乐之心?是什么东西遮蔽了无忧之心?什么东西是最毒的毒物,吞灭了一切善行善法?
佛陀也以一首偈子做答:
杀嗔则安乐,杀嗔则无忧。
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佛陀的意思是说,除掉嗔念就会心生安乐,除掉嗔念就会心中无忧,嗔念就是最毒的毒物,正是嗔念吞灭了一切善行善法。
贪、嗔、痴是为三毒,都是世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我们凡夫俗子每日每月都难免会生出嗔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难得有几天会是全然喜乐而毫无嗔念的时候。路上的一个红灯、上班的一次迟到,种种日常小事都会使人生出嗔念,稍一不慎,还会由嗔念而生出怨结,在心中横亘不去。
修佛之人甚至更容易生出嗔念——遇到别人对佛法有不同的见解,遇到凡俗之人对自己的修行表示轻视,便立时心生嗔怒,气急败坏,以捍卫真理的姿态对别人大加挞伐。如果修佛最后修成这样一副小肚鸡肠,那还不如不修。
《六祖坛经》里有禅宗祖师慧能的一段《无相颂》,针对日常修行中的嗔念问题,讲得极好: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真心修道的人并不责备世人的愚昧,如果专注于别人的过错,自己的过错就比人家还大,别人犯了错,你不要去责怪,如果你责怪人家,那你也就有罪了。
凡夫俗子看着这个世界,总觉得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看着别人,总觉得这里也不对,那里也不对。而一个真正的修道人,眼里是没有这些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慧能的这几句话,看似简单的道德训诫,其实背后有着深厚的佛学渊源。现在我们只要记住结论就好,虽然多数人恐怕很难做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见惯了总有些人只看过两眼八手评论就敢信口雌黄、断人是非,还沾沾自喜地好为人师,但这实在是保持心理优越感的一个有效手段——责难他人会引发心理快感,这是被现代心理学证实了的。况且,无论是心理学还是社会经验都告诉我们,多数人对自己都会有些高估的,只是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已。搞过婚介的人应该都有体会,你觉得这一男一女很是般配,他们见面之后往往会互相看不上。
所以这简单两句话又在挑战人之常情,想来能做到的人不会太多。成佛容易吗?说来容易做来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