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八章)

书名:中国思想简史 作者:(日)武内义雄【著】,汪馥泉【译】 本章字数:1376 下载APP
这便是老子的处世术,濡弱谦下之说。
第二节 关尹
老子的后学,其数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关尹、列子及杨朱。这三个人之中,关尹和杨朱似是亲炙老子的;列子虽不曾见过老子,但似通过关尹,受了他的影响。这三个人,虽则都祖述老子之学,但是他们所主张的都多多少少有点不同。《吕氏春秋·不二》篇中说“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阳生贵己”,这便是最简单地说明了三个人的主张的特征的。
据《史记》,关尹喜是周、秦国境间守关的人,是当老子离开周而隐遁到秦地去的时候,就老子受《道德经》五千言的人;但从道家的文献来推测,仍似居宋、郑的地方的人,似直接受教于老子。他的著作,虽有现在的《关尹子》九篇,但这是后世的伪作,不足信。因而,要知道关尹的学说,没有直接的资料;幸而《庄子·天下》篇,引了这个人的话,说:
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忘),寂乎若清(静),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由于这一段话,可以知道他的思想。由于这一段话,可以明白,人们只要没有我执,便能显现自然的妙用的。人们应如水一般、如镜一般,成为无心,以应万事,应芴乎如忘,又应寂乎如清,这是关尹的主张。其中“寂乎若清”的“清”字,是《吕氏春秋》中所谓“关尹贵清”的“清”字,这个“清”字是关尹学说的中心。那么,“清”字是什么意思呢?
“清”字与“静”字同音,古书中通用的例子很多,上引的关尹的话中,也以“寂乎”两个字形容“清”字,所以“清”字定是“静”字的假借字。与《亢仓子》中说的“心正平而不为外物所诱曰清”合并起来看,可知“清”(静)是心不为外物所诱,便是心不为物欲所乱的意思。就是:关尹将老子的以濡弱谦下为处世的箴言的教训,及人们当弃刚强就柔弱、避荣高就卑下的教训,翻译为主观的标准,说离去人类的欲便是所以随顺自然的大道。
第三节 列子
列子,名御寇,是匿居郑的圃田的隐士,据说是郑缪公时代(公元前422—前396年)的人。(缪公,《汉书》作缭公,《史记》作公,“缪”与“缭”同音相通,“”是“缭”字之误吧,裴驷《集解》一本作“缭”(28))列子的《说符篇》及《庄子》的《让王》篇,都载着列子不应郑子阳的招聘的故事,子阳是死于缪公二十五年(公元前398年)的人,所以,依据这个传说,也可以知道,他是缪公时代的人。因而,从他的生存年代上来看,似是与老聃同时的后辈,没有直接学于老子的记录,只是,因为《列子·黄帝》篇中有他与关尹讲述故事的记载,所以,恐是通过关尹而传述老子的思想的吧。
关于列御寇的文献,现在残存着《列子》八篇。《列子》八篇是很驳杂的,有的人疑是后人的伪作(29),但是其中有很古的材料,适当地分解开来加以研究,可以概略地了解列御寇的思想。
老子把现象的本源叫作道,说明道生万物;列子把这叫作太易,说明太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所谓太易,是气、形、质三者融浑了的实在,这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难得的实在,所以,把它叫作太易。太易的“易”字,是与老子说的“视之不见名曰夷”的“夷”字,同音相通的字;老子把道的超越视觉,拿“夷”字来形容,列子便作为“道”的代替的名称,把它叫作太易。这太易变化起来,便分为气、形、质,清轻的上而为天,浊重的下而为地,冲和之气为人,天地含精,化生万物,这也只是较精细地说明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