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五章的“在纯粹的生存环境下,弱者有时候也不值得同情”这一篇

书名:别让好脾气害了你 作者:周维丽 本章字数:9395 下载APP
第五章的“在纯粹的生存环境下,弱者有时候也不值得同情”这一篇中,提到了一个观点:人们在杏仁核区域受到刺激时会对他人发起攻击,可是这种攻击在很多时候会受到双方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的影响。“如果某人的地位高于其他人,那么当他的杏仁核区域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对他人发起攻击;如果某人的地位低于其他人,那么即便他的杏仁核区域受到刺激,也不会轻易对他人发起攻击。”由此可见,权力会成为脾气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权力越大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越容易对自己看不惯或者令自己不满的现象动怒,言语上的攻击性也越强。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发脾气的时候,一方面可以利用权力上的优势(更具权威性、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被权力反噬和操纵。
比如,有的人一开始虽然也会发脾气,但是却并没有显得那么火爆,而且次数也不多,在他们不断获得提拔之后,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动怒,而且每次动怒都让人觉得不像是在交流问题,而像是故意侮辱人,借此刷存在感,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权力控制的发脾气行为。由于权力的增大,许多人会产生优越感和膨胀感,会认为自己才是生活的焦点,是整个生活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因此自己有资格对其他人说三道四。此外,在他们看来,任何可能威胁到他们地位的人,或者对他们不够尊重的人,都是“坏人”且必须立即予以打压和清除。
当权力过大时,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不合理的举动,或者出现一些错误的判断,这导致其人际关系进一步紧张。正因为如此,经常发脾气的人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避免自己被权力和欲望吞噬,避免自己因为个人的膨胀而加剧对他人的伤害。人们在权力面前一旦失去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坏脾气就会成为制约个人发展的巨大阻碍。
就事论事,不要为了发脾气而发脾气
一般情况下,人们之所以经常发脾气,是因为对其他人的一些行为和做法感到不满意,比如某人违反了规定、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表现出了攻击性的行为,或者侵犯了他人的利益。这种发脾气往往针对某个特定事件,而且针对的对象是引发这起事件的责任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这种有针对性的发脾气往往更容易被人理解,
不过,也有很多人将发脾气当成展示自己实力和权势的一种方式,或者将其作为攻击对手的一种方法,比如很多领导经常在办公室里发脾气,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他们有时候还会将一些工作以外的情绪带到办公室里来:家庭内部的矛盾导致心情不佳,上司们可能将怒气撒在员工身上;和朋友发生了不愉快,他们也可能会带着怒火同员工交流;有时候,他们心情低落,也容易将愤怒的情绪释放在员工身上。
有时候,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和麻烦,或者在与客户谈判的时候不顺心,由于自己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可能会迁怒于员工。很显然,有些管理者之所以乱发脾气,有时候并非真的因为对员工的工作和内部的管理非常关心,而是因为缺乏自制力,而且官本主义思想比较严重,总是会将员工惯性地当成出气筒。
此外,一些上司如果对某个员工看不顺眼,或者不喜欢对方,就会有事没事将对方叫到办公室里训斥一顿,这种公报私仇的方式往往容易导致上下级矛盾的激化。
对于那些就事论事,因为工作而动怒的上司,员工有时候也会给予理解,毕竟对工作严苛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如果上司想发火就发火,想骂人就骂人,常常为了发脾气而发脾气,在工作中夹带私人情绪或者将私生活和工作交流混为一谈,就可能会引发员工的不满。从某个角度来说,人们更愿意将发脾气当成对某件事情的应激反应,而不是一种习惯性的发作,更不是一种人身攻击。
卢文是H公司的总裁,H公司向来以严厉著称,而在很多人看来,H公司的味道,其实就是卢文个人的味道,作为这家科技公司的总裁,卢文的坏脾气几乎人尽皆知。如果员工没有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没有按照要求去做事,那么他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员工。有一次,公司内部举办业绩评估大会,由于很多员工的业绩都不能让他感到满意,于是他在大会上大发雷霆,其中一位下属因为工作不达标,受到了严厉的指责,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职员因为过分害怕受到惩罚,结果在会场当场吓晕了过去。
这件事传出来之后,很多人都觉得卢文是一个刻薄、无情的人,大家批判他自认为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事实上,他所提出的批评都是针对工作的,他从来没有因为工作以外的事情责备员工,没有因为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对他人破口大骂。任何时候,他都是对事不对人,不会因为不高兴了就直接骂人。
卢文经常会去各地演讲,有些人通常只顾着自演自说,但是他却是一个偏执狂,不仅自己会拿捏好演讲的细节,而且还对听众也提出要求。有一次,卢文的丈母娘和亲戚去听他演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毕竟有丈母娘和亲戚来捧场,毫无疑问会让自己觉得更加荣幸。可是演讲结束之后,卢文表现得很生气,他认为丈母娘虽然坐在台下捧场,可是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直在走神,这让他觉得难以接受。
在批评任何一个人,或者冲着任何一个人发火的时候,卢文都会就事论事,而不会莫名其妙就冲着身边人发火。他之所以经常发脾气,就是因为对他人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任何工作都抱着完美主义的心态。了解卢文的人都知道,他的偏执并没有什么恶意,他只是习惯了从言论上传递他的价值观、对事物的真知灼见,从行为上对自己和周围人一致的严格要求。
就事论事是与人交流的一个准则,也是发脾气的一个基本要求,这是个人素养的一种体现。如果一个人随意乱发脾气,随意对其他人指手画脚,甚至无中生有,那么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属于恶意的人身攻击,这种坏脾气的表现显然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形象。
考虑到负面情绪可能会对人际关系造成的破坏,如何最大限度地将怒火压制在可控范围内是双方都要考虑的。就事论事常常会引发怒火,但它同时也是有效控制脾气的一种方式,因为发脾气的目的是实现沟通,是让自己更完整地表达想法、更强势地输出信息。发脾气的人如果专注在某件事情的沟通上,那么就不会轻易将怒火释放在其他不相干的事情上。
拒绝迟钝,但也要保持钝感力
在谈到好脾气与坏脾气之间的平衡问题时,很多人会想到一个词“钝感”。作家渡边淳一写过一本书《钝感力》,在书中他对钝感力做出这样的解释:“所谓‘钝感力’,即‘迟钝之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当今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种种压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样逐渐侵蚀人的健康。钝感力就是人生的润滑剂、沉重现实的千斤顶;具备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灵活和敏锐才会成为真正的才能,让人大展拳脚,变成真正的赢家。”
渡边淳一所提倡的是有意义的感觉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为人处世的态度,是“为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尽管他从医学、文学的角度对钝感力进行了分析,并认为钝感力是人们应对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的一个生存法门,拥有钝感力的人在面对外界的侵犯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衡,并与社会和谐共处。那些容易发脾气的人,有时候需要保持钝感,尽量降低自己对外界的敏感程度。
但钝感力并不是好好先生的标配,也不是老实人的一种特征。许多好脾气的人对外界环境同样不那么敏感,可是这种不敏感不过是迟钝的表现,一些好好先生就属于迟钝的类型。尽管两者比较相似,但钝感并不意味着迟钝,迟钝的人对于外在的变化常常感觉不到,对于来自外界的压力也没有多少知觉,这种表现使得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处于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比如当某人不断遭受无礼的批评,不断受到外界的打击,他对此仍旧丝毫没有防备和觉悟,那么就可以说这个人处于迟钝的状态。迟钝的人也是“好好先生”的一种,他们对于外界的恶意常常保持无条件的宽容,这种“宽容”并非源于他们有容人之心,而在于他们对于他人的恶意批评和侵犯根本就是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这种人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受到了侵害。
想要弄清楚钝感和迟钝的区别,可以用ABC理论类比,A表示客观发生的突发事件,是个人的感官直观感知到的东西;B是大脑对感官传来的数据的处理过程,它指的是理性思维;C代表了一种结果,即个人的输出,包括行动、情绪等。迟钝的人通常只停留在A这一阶段,甚至连A也不清楚,无法准确感知到相关的内容;而钝感力指的是对A有所了解,但是不过分敏感,而是例行地进行分析,然后通过行动直接表现出来。
许多人会将钝感力和迟钝联系在一起,认为自己对外在环境表现出的一种“迎合”,对外来压力表现出来的“无所谓”态度,就是一种钝感力,可是有钝感力的人是懂得通过理性分析来输出情绪和行动的,而迟钝的人并不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不清楚自己被人侵犯、被人利用究竟意味着什么。
迟钝的人对于外在的威胁缺乏积极应对的能力,一般来说,他人表现得过好或者表现得过坏,都可能会形成威胁。比如,当某个同事或者上司突然没事献殷勤,给予某个普通职员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或者突然关心该职员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而此前双方之间并没有太多交集,没有太亲密的关系,那么突如其来的示好可能隐藏着一些危机:对方可能想要利用该职员,或对方可能打算暗中设置陷阱。这是来自“好的方面”的威胁,迟钝的人可能只看到了别人的好,却认识不到“好”的背后可能存在的危险。
反过来说,一些上司和同事可能会三天两头刁难某职员,经常毫无缘由地对他进行批评和辱骂,或者当面排斥和孤立他,这就是一种“坏”,这种“坏”已经超出了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与正常的同事关系,因此很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和打击。不过迟钝的人却根本感觉不到这些情况,或者对这些情况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生活没什么两样,自己所面对的环境也没有太大变化。
迟钝的人会被当成“好好先生”,会被认为拥有宽广的胸怀,但实际上由于他们缺乏理性分析的能力,常常会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而真正有钝感力的人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外部环境,能够理性地考虑自己输出行动和感情可能带来的结果,这种人多数时候会保持良好的态度,会主动追求和谐,在一些小事上,他们不会斤斤计较,而且多数时候都保持克制,而不是那么敏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好说话,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一味容忍和退让,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发火和动怒,在一些涉及个人核心利益和尊严的大事上,他们会毫不含糊地做出反击。
钝感的人也是有脾气的,但有脾气不意味着乱发脾气,他们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发脾气,什么时候该保持冷静,也知道该在什么场合发脾气,为了什么发脾气、发脾气该发到何种程度,以及发完脾气后该如何处理。一个善于发脾气的人懂得收放自如,他们能够合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简单来说就是制怒。
善于制怒的人往往拥有比较强的钝感力,看似对外界压力不太敏感的他们,反而能够很好地控制局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而这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环境。
避免成为问题专家,该赞美的还是要赞美
人们在评价某件事或者他人的某一个行动时,容易受到感性思维的影响,经常会出现“视觉盲区”,所谓的“视觉盲区”是指人们只关注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的现象。有时候只看到了对方身上的好,而没有去发现那些不好的地方;有时候人们只看到那些不好的地方,却忽略了那些有价值的闪光点。
一些脾气不太好的人就容易出现“视觉盲区”,他们对于自己或者身边人所犯的一些错误,或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足耿耿于怀,并且会毫不留情地深入追究和批评。对他们来说,这些错误和缺陷无异于眼中钉、肉中刺,会让他们浑身不舒服。因此他们的任务就是想办法找出那些不合理的、不合格的东西,然后尽快纠正过来。
也许他们对于别人的批评是对的,但是他们的偏执和狭隘,可能会导致自己成为“发现错误的专家”,而“孜孜不倦”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如何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上。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现象,当人们在批评他人时,更容易形成惯性,或者说批评者在发脾气的时候更有可能造成情绪的延续和升级,这就是为什么当某个人骂人的时候,声音常常会越来越高,愤怒值往往也会越来越高。这就是人们更容易专注在那些负面的东西上的原因,那些不好的东西的确更容易抓住人们的眼球,并导致人们成为“问题专家”。
一旦他们给自己进行这种角色定位,就可能会由于过度挑刺而导致很多批评内容牵强附会,因为过分批评他人的人会忽略许多重要的细节和资讯,忽略他人提供的一些选择和感觉,而且一些问题不大,或者没有太多关联的事情也会被牵涉进来,这样会导致说服力下降。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别人在哪里做错了,而是自己太容易受到这些错误的驱使。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当别人做错了某件事,或者表现出某些缺点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给出批评,哪怕这个人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展示出了非凡的能力和优势,但是批评者仍旧会将目光停留在那些错事和缺点上。
有的人在他人完成某项工作后,往往喜欢对一些做得不好的地方进行批评,单纯地将这种行为理解为严谨和追求完美主义并不合理,因为这些批评者往往会抓住问题不放,然后借机扩大攻击范围,将一个小问题放大成对方的能力或性格问题,并且会对对方身上其他的一些错误和缺陷进行攻击,哪怕这些缺点与之前讨论的事情并没有任何关联。许多人都声称自己遭到了朋友、领导以及同事提出的类似的批评,而这往往会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习惯了充当问题专家的角色,总是喜欢在一些错误上纠缠不休,甚至继续挑刺,以扩大“战果”。但事实上只要找出了问题,双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沟通(无论是争吵还是批评,都需要将事情摆在台面上说清楚),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事情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没有必要纠缠不休。
寻找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是人们在发脾气时应该去做的事情,但是在试图批评犯错者的时候,人们应该避免被那些错误所驱使。有时候批评者应该想一想对方还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事情,对方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很多人并不擅长夸奖别人,并不擅长挖掘别人身上的优点,他们更多地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上,会关注他人所做的那些不合理的事情,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产生摩擦,很容易让人觉得他们有一副坏脾气。如果他们愿意做出一点儿改变,既批评别人做的那些不合理的事情,也懂得赞美别人做得好的方面,那么无疑会让被批评者更容易接受,而且批评者也会在评估对方的行为时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
比如,甲乙两个朋友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甲认为乙的做法很糟糕,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乙虽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是面对甲喋喋不休、咄咄逼人的指责,乙表现出了很强的抗拒心理,他气愤地转过身,并下定决心“只要对方再多说一句,自己就直接离开”。双方沉默了一会儿,甲突然说道:“你这次其实也不完全做错了,有些地方就做得很好。”乙听完之后,火气顿时消除了一大半,双方的矛盾开始得到缓和。
在批评和指责他人的同时,表现出一些善意有时候显得很有必要,这些善意的表现有时候会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能够将发脾气所引发的矛盾冲突降低。无论是对发脾气的人的情绪缓和,还是受众对象对批评者的形象认定都有很大的帮助。采取这种独特的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的平衡机制:批评者既通过发脾气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他人做出了警示;同时又适时赞美了他人的优点,以此来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缓和双方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的赞美,批评者可以适当挽救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做好信息接收工作,先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个赌鬼四处借钱,当他找到朋友A开口借钱时,A有两个选择:第一,直接把钱交给对方;第二,断然拒绝,将对方训斥一顿。按照第一个选择去做,就等于当了“老好人”,这些借出去的钱可能再也收不回来了。按照第二个选择去做,可能会让人觉得自己不近人情。通常情况下,A应该选择第二种选择,可是当A听说这个赌鬼这一次借钱是为了给年迈的母亲治病的时候,他又选择了直接把钱给对方。
在这个例子中,信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受到限制或者不完整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事情的理解会比较片面,甚至可能依据经验主义或者自觉而产生误判,而当信息变得完整而充实的时候,人们对于事物将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会一目了然,此时人的分析会更加清晰,思维也会相对理性一些。由于接受信息的不同,人们释放的情绪也不一样,会在“好”与“坏”当中变动。
脾气的好坏多数是性格使然,但是信息是否完整同样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先对相关事件的内容以及前因后果进行了解,对沟通的对象进行了解,人们才能真正了解“这件事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以及造成了什么影响”。想要创造一种正常的沟通方式,在了解对方的行动后再表达也不迟,不要一发现双方存在分歧,或者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急于采取强硬的行动,有时候要先沉住气,倾听对方的真实想法。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再决定自己该怎么做,效果无疑要更好一些。
对于那些好脾气的人同样如此,他们一方面受到自身性格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对事情的分析不够透彻,只看到事情的表象,只能依靠点滴的信息来评估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以及外界对自己施加的影响。
无论好脾气还是坏脾气的人,他们都很容易先入为主,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从沟通的角度来说,互相了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因此人们不要总是想着表达自己的感受,重要的是了解对方的想法,然后双方对此进行深入的交流。
了解信息的一种方式就是观察,即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准确地说出观察结果。在这里,人们需要区分观察和评论。在多数时候,人们习惯于对自己看到的人、对这个人的行动和行为做出反应,并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在开会时迟到60分钟,人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了1个小时,而是会做出这样的评判:对方是个不守时且没有时间观念的人。这个人的迟到行为自然而然会被联系到人品问题上,这样就导致观察(迟到行为)和评判(不守时)联系到了一起。
观察必须和评判区别开来,或者也可以说,必须在充分观察之后,才能做出评判,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一样,信息的不充分有可能会产生评判的失误。所以人们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了解沟通的对象以及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而不要草率地得出绝对化的结论。
观察的另外一个好处是能够有效避免惯性思维,比如多数人生气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人们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同时还给他人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然后说长论短。发脾气的人可能会以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他人的行为,可能会以自己的思维习惯来看待他人的想法。同样地,当人们乐于充当好人,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时候,也是出于自己的惯性思维——他们会觉得自己应该像过去一样保持热心,并认为最终会引起他人的好感。
人类大部分认知模式都是以适应生存为基础的,很多时候人们并不关心事情的真相,而关心这件事是否会对自己的生存造成影响。正因为如此,理性思维显得至关重要,它几乎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工具,但理性思考需要以强大的信息资源作为基础,这些信息资源几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衡器。
好脾气容易导致人们逐渐沦为弱势群体,并且降低自我保护的意愿,但坏脾气攻击性太强,容易引发更大的冲突,而且也容易造成误判,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伤害。所以在避免成为老好人的同时,也应该尽量避免成为一个有事没事就动怒的“坏蛋”。为了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人们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或者在具体的行动中进行微调整,以确保自己能够更好地迎合环境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微调整是建立在对信息了解的基础上的,对于人们来说,无论是表现出迎合与妥协的一面,还是表现出强硬的、攻击性的一面,首先都应该以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如果对这个话题进行延伸,就会牵涉博弈的问题,在博弈论中,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掌握充分的信息,拥有比对方多的信息是确保在博弈中占据优势的关键。就像一个参加谈判的人如果了解客户公司陷入了困境,或者了解对方的底线,那么就不需要在谈判中采取守势,不需要迎合对方。
反过来说,当谈判者对于客户公司的相关信息不够了解,可能会和过去一样产生这样的想法:“客户是上帝,我不能轻易得罪他们,客户如果非要坚持,那么我就只能去迎合。”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一贯的“迎合客户,以客户利益为重,不要得罪客户”的想法可能会主导谈判者的行为。
因此,当人们纠结于自己应该保持好脾气还是坏脾气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被自己的常规思维和常规态度所影响,而应该想办法搜集更充分的信息,然后在掌握充分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做出最恰当的表现。
后记
“改变好脾气”并不意味着专注于厚黑
很多时候,人们会将“不要太好说话”和“厚黑学”联系在一起,认为避免成为一个太好说话的人,就意味着要保留一点“厚黑”意识,可是两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们不能因为害怕“脾气太好会吃亏”而走上另外一条极端的道路。“不要太好说话”有几重含义:不要事事迎合别人,要懂得拒绝他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逆来顺受,该反击的时候要勇敢做出反击;有时候应该精明一些,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全部都表现出来;保持强硬态度,保持一定的攻击性和威慑力。
这些含义包含了“保守”和“激进”的想法,所有的含义都有明显的层次划分,有的更加偏向于保守,有的更加倾向于激进,但总体上说都是对个人的一种保护。而“厚黑学”不同,它注重的是一种伪装,注重的是一种谋略,而且带有比较明显的负面价值倾向。
在过去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厚黑”文化并没有真正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中,还是其他文化体系中,所倡导的价值体系都和“厚黑学”不同,尽管“厚黑学”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其过于偏激的想法和立场,其内部带有误导性的思维,很有可能会造成价值观的扭曲。
“别让好脾气害了你”并不是要求人们站在“好脾气”的对立面,并不是要求人们表现出更加虚伪、更加残忍、更加疯狂的一面,其基本立场是建议人们摆脱“老好人”带来的困扰,人们应该变得更加聪明率性一些,而不是过分迂腐、怯懦和压抑,这与“厚黑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并不一样。
毫无疑问,“厚黑学”的理论无疑是违背社会主流价值和主流思维的,尽管李宗吾本人比较厚道,而且他也说过:“用厚黑以图谋一己之私利,是极卑劣之行为;用厚黑以图谋众人公利,是至高无上之道德。”“厚黑一道,看来大奸大恶,其实不然,用于正处,则谋公利,破敌国,天下欣然;用于邪处,则牟私利,灭仇家,小人而已。”可是,“厚黑学”更加世故,将社会想得更加现实,更加注重利己主义,更加注重阴谋诡计的特点决定了它无法被多数人接受。“厚黑学”容易引发人们的误解,会将人性自私黑暗的一面彻底释放出来,还有可能会触犯道德和法律,这一点对于多数人而言都不太适合。
一旦人们过分看重摆脱“老好人”形象的手段,并且过分释放内心自私、阴暗的一面,那么就有可能走上“厚黑”的道路,而这比单纯的暴脾气、坏脾气更加危险。所以本书一直都在强调避免人们在改变“老好人”行事风格的时候,走向另一个错误的极端。
如果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就会发现本书只是立足于现实,只是希望读者能够根据现实情况来选择一种更加合理的生存方式,人们每天成百上千次地审视周围的世界,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需要懂得如何去保护好自己。书中揭露了非常现实的一面,揭露了一些为人处世的真相,但是并没有刻意去渲染生活的黑暗,因此本书与“厚黑原理”基本上没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