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八章

书名:别让好脾气害了你 作者:周维丽 本章字数:9922 下载APP
别让你的善良成为他人的工具
这个世界往往是善良的人居多,可是有时人的善良会被当成是软弱的表现。真正善良的人并不是完全温和的,他们也会带着一点儿锋芒,他们拥有更为完整的评判体系,拥有更加出色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善良也要带一点儿锋芒
最近有个朋友常常问H先生借钱,H先生向来是个热心人,朋友的事一直都是义不容辞,仗义相助,所以他很快就答应借给朋友1万元,可是朋友却执意要3万,这让H先生感到为难,因为他既要还房贷,还要还车贷,而且自己的母亲最近生病住院,急需用钱,可以说这1万元是他所能给出的极限了。
H先生担心朋友真的急需用钱,于是就将1万元钱交到对方手中,他还额外借了1万元交给朋友。可即便如此,朋友也没有显得太高兴,他在拿走这笔钱后,一直在背后说H先生的坏话,认为H先生为人太小气,认为H先生对朋友不够仗义。后来,这些话传到H先生耳朵里,他感到很委屈,明明自己一直都在想尽办法帮助朋友,为什么却换来这样
的评价?
可能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明自己帮助别人,可是对方却埋怨自己得到的帮助不够多,仍旧抱怨帮忙的人没有尽心竭力。面对这样的人,帮忙者如果继续迎合对方,那么就属于过度善良。
过度善良是一种畸形的善良,这种人往往有着乐于助人的心态,可是却从来不会给自己设置一个底线,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过度善良的人具有两种比较明显的性格缺陷:
其一,过分善良的人往往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他们眼中,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所有的事都是好事,在多数时候,他们更愿意将问题往好的方向想,更愿意将事情的好处夸大,所以他们常常会在他人的利用、算计面前表现得手足无措。
其二,过分善良的人害怕得罪别人,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说过:“善良的人害怕敌意,所以才会用不拒绝来获得他人的认可。”许多表现得过分善良的人,往往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会尽量取悦他人,会尽量想方设法迎合他人的需求,为了避免别人不高兴,他们常常会表现得逆来顺受、有求必应,他们的“好人”名声往往是建立在不计代价的付出的基础上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善良往往显得很卑微,缺乏自主意识,容易受到外来压力的牵制。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你的善良,必须要有点儿锋芒,否则等于零。”这里提到的锋芒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妥协的态度,就是一种明辨是非的能力,更是一种保持独立的个性。在多数人眼中,善良的表现是温和的,一些过分善良的人甚至会表现出妥协的一面,善良似乎就意味着无私奉献,意味着不计一切代价为他人着想。但真正的善良还需要兼顾自身的利益,真正的善良并不是无底线的妥协,并不是无原则的迎合,它需要带一点儿锋芒,以便震慑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对于那些好的人,需要以善良的心去面对,对于那些心不好的人,则要有所保留,不要总是采取迎合与妥协的姿态。有些人会觉得他人比较善良,因此常常会无休止地提出各种要求,会将他人的善良当成软弱的表现,会认为他人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人往往是贪婪的,一旦人们不断给予好处,那么对方有可能会变得贪得无厌,所以善良也应该适可而止。
这种适可而止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善良并不是帮别人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帮别人解决那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因此善良的人必须拿捏好尺度,一些不适合帮忙,一些不需要帮忙的事情,就要委婉地拒绝他人,防止自己成为他人依赖的对象,防止对方变得越来越得寸进尺。
——一个人的善良应该留给那些知恩图报的人,如果接受恩惠的人缺乏修养和感恩之心,不仅表现得贪婪,而且还对他人的善举挑三拣四,那么这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就是一种羞辱。真正善良的人应该有自己的保护措施,虽然善良的举动并不是为了有所回报,但若是能够得到他人积极的回应,人们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更有价值和意义,反过来说,一旦自己的善良获得了冷漠的回应,那么下一次就要有所收敛。
——善良必须建立在原则之上,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法律,可以是道德,可以是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如果他人的行为触犯了法律、道德,或者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意志,那么善良的人就要对自己的善意进行审视和控制,避免让自己的善良变成他人作恶的工具。
——善良是主观上的行为,而不应该是一种被动的表达,因此善良的人需要做出主观上的判断,应该保持独立的个性,确保自己不会遭到其他人的道德绑架,只要自己觉得不合适,或者不值得给予,那就没有必要继续付出,而不是盲目受到他人的支配。
总而言之,不要将自己的善良浪费在那些不值得的人身上,不要将自己的善良当成一种可以肆意挥霍的资本,善良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它只适合用在那些需要它发挥作用的地方;不要让善良变成一种懦弱,懦弱、妥协的善良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畸形发展,善良是一种具有独立特质的品性,它源于人的真诚,而非人际关系上的一种压迫。善良是一种美德,可是过分善良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相比于完全意义上的无私付出,真正的善良应该是有底线的,是具有针对性的,善良必须掌握好尺度,善良的人必须懂得在何时做出拒绝,必须懂得对何人做出拒绝。一个聪明的人不会在所有事情上做出让步,不会盲目地对所有事情都保持妥协,不会将自己的善良用在所有人身上,也不会被其他人牵着走。真正的善良应该带一点儿锋芒,这种锋芒既是自我保护的需要,也是稳定和平衡人际关系的需要。
不要让善良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
S女士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她曾经救助过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其中就包括很多上不起学的大学生。在帮助贫困学生的时候,S女士常常会每年给对方6000元钱,作为基本的学费,然后每个月给学生负担800元的生活费,有时候,她还会额外给那些学生一点儿钱。
多年来,她一直都在积极帮助那些学生,而且时常会有满满的成就感。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她感到心寒,有一次,地方电视台发布了一条新闻,有许多大学生由于聚众赌博被抓,S女士发现参与赌博的学生中就有自己资助的学生,这个学生的家庭特别困难,有时候甚至会主动问她多要一点儿钱,而S女士从来不会过问这些钱究竟被用在哪里,所以当这条新闻出来之后,S女士感觉自己的好心受到了欺骗。
同城的W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她多年来一直都在进行一对一扶贫的工作,接受帮助的是一个家庭困难的女大学生,可是每次她提出去学校和对方见面,然后一起吃个便饭,对方都选择避而不见,这让W女士感到疑惑。有一次,她去商场购物,正巧碰到了对方,当她发现对方身上穿戴着各种奢侈品时,有些震惊,后来通过打听,她才知道原来自己一直以来资助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将自己提供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都用来购买奢侈品,而学费则全部用贷款来解决。这让W女士有些难以接受,她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善良的心态往往代表了同情和帮助,代表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代表了正义和希望,但与此同时善良往往也是脆弱的,稍微有一些偏差,善良就会沦为他人利用的工具,就会变成一个容易被人攻击的弱点。
许多心地善良的人总是不计代价地为别人默默付出,总是心甘情愿地帮助别人解决麻烦,而事实上,他们的真诚付出可能源于盲目的心态。这些人对于自己所帮助的人不够了解,对于自己所做之事也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有时候他们自以为做得很不错,可是到了最后反而会落入他人的陷阱。
真正的现实问题是,有很多看起来需要帮助的人其实并不是真的陷入了困境,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困难,或者他们完全有能力来克服这些困难,可是他们更愿意将他人的帮助当成一种捷径。这种心态使得他们不仅不会对帮助自己的人心怀感恩,而且还会利用他人的善良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有人曾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新闻: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年幼的孩子在上海地铁的一个车厢里乞讨,结果有一个女乘客对于年轻夫妇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所以多说了几句。这让乞讨的夫妇非常不满,他们开始大声反驳,认为自己是光明正大地乞讨,根本没有碍到别人什么事,面对这对夫妇的嚣张态度,女乘客反过来讥讽说:“年轻人在这乞讨,为什么不去打工?你有手有脚凭什么乞讨?”
这条微博发布出来之后,迅速引起了热议,许多人都表态自己要开始认真思考“善良”的定义,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同样事情的人,更是很快就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在平时,许多人都会遇到向自己伸手的乞丐,而这些乞讨的人有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却常常四处乞讨骗钱,通过装可怜来博取大众的同情心。这种乞讨的风气让很多人感到不满,一些人有时候出于善意或者不好意思会给他们一点儿钱,但是乞讨者可能会将这份善意作为自己谋财的出路。
这种变了味的乞讨完全愚弄了人们的善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欺骗,这种欺骗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有爱心的人都容易被那些不法分子盯上,容易被那些不道德的行为所捆绑。而面对这种愚弄他人善意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他们,人们要坚决地和他们划清界限。人们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之所以对别人好,之所以愿意帮助别人,是因为那些人确实需要帮助,而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善良而盲目为他人付出;我愿意帮助别人是出于情感上的互动,而不是基于一种欺骗。”
很多时候,善良的人应该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对方的为人怎么样?对方如何对待你的善良?什么人值得帮忙?什么情况下,不能随意帮忙?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确保付出与回报达到基本的平衡,那些认为付出就不求回报的人往往会成为他人利用的对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补偿,无论是利益上的补偿还是心理上的补偿都可以让人产生成就感。如果一个人只懂得付出而不求回报,那么他只会专注自己的善良行为,只会关心自己对别人做了什么,只会关心自己能够给他人带来什么帮助,对于其他事情则毫不关心,这样就形成了认知上的盲区,从而更容易陷入陷阱和困境之中。
一个聪明的善良人士懂得观察受助者的反应,懂得通过自己收到的回馈来评估自己的付出是否合理,懂得通过他人给予的回报来评判双方关系是否合理。一个聪明的人在处理朋友关系的时候,同样会衡量自己的付出是否会赢得对方的尊重。人们会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行动,而这恰恰是自由意志的一种体现。反过来说,当一个人不注重观察,或者不注重他人的反馈时,就有可能会被他人利用。
不要让他人对你的善良形成依赖
Z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为人很实在,平时也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平时有点儿什么事,同学都会打电话叫他帮忙,连宿舍里的卫生也常常是他一个人打扫的,因此他和同学尤其是舍友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Z发现同学们对自己越来越依赖:宿舍里的卫生一直都是他打扫的,如果他不动手清扫,那么就没有人会去做这些事,哪怕宿舍里的垃圾再多,大家都会选择无视。宿舍里的开水也都是他一个人从水房里打回来的,如果自己不去做,那么宿舍里就永远不会有开水;舍友们有时候会一连两天不出门,大家每天都习惯了让他把饭菜带回宿舍,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帮忙买饭,即使他们出门,也会让Z带饭;学校里布置的一些团队任务以及作业,基本上也是被Z一个人承包了,只要他没做或者不想做,永远都没有人动手去做。就连平时上早课,也需要Z进行提醒,如果Z没有叫醒他们,舍友们基本上不会按时起床。
有一次,Z像平时一样去上早课,由于还有其他事,走得急,只叫了舍友几声便出门了。结果舍友们由于当时没有被叫醒,全都迟到了。大家纷纷将矛头指向Z,责怪Z没有及时叫醒他们,才导致他们全都睡过了头。面对大家的指责,Z显得很伤心,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他一直都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帮助每一个人,可是对方却当成理所当然的事,甚至对自己的善良举动产生了依赖,一旦自己无法再提供帮助就会遭受指责,这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付出是否还有意义。
许多人都会遭遇到类似于Z的困惑,他们平时都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是大家眼中的好人,是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可是这种好心却常常会让他人产生依赖,以至于大家会习惯性地将所有的事情交给这些人去做,还会本能地将所有的责任托付到这些人身上,这个时候所谓的“善良”就成了一种负担,一旦自己某一天无法兑现这种“善良”,就可能会让他人产生不满的情绪。
这种“善良依赖症”其实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许许多乐于助人的人会觉得自己越是善良,别人就越是愿意找自己帮忙,这就证明了对方对自己越信任。但是这种信任往往很脆弱,而且它是建立在贪婪、自私的基础上的,接受帮助和馈赠的人并不会因为这些善意而真正心怀感恩,反而会把它当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会觉得那些“充满善意的人”没有理由不帮助自己,这种想法会令他们变得更挑剔,对自己的事情更加不负责任,同时也更加自私自利。
对于善良的人来说,一旦他人对自己的善意形成依赖,那么自己将会陷入“越是善良就做得越多”“越是善良,别人的要求越多”这样的怪圈,而且一旦自己某一天不能如人所愿,那么个人形象就会瞬间跌入谷底,甚至自己会成为他人攻击的对象。换句话来说,当善良成为一种被他人依赖的特质时,善良的成本将会越来越大,风险将会越来越高,人际关系将会越来越脆弱,稍有不慎就会“伤害”到别人,同时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分善良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好人越来越难当”的困境,而为了避免给自己的善良增加负担,就需要想办法做出改变。首先,要从态度上做出改变,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需要认识到一点:自己不可能帮别人做所有的事,既然做不了所有的事,那么就必须明白自己需要克制好自己的“善意”,适当进行收敛,以免被他人一再榨取。
其次,要从行为上做出调整,有的人明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帮助他人,可是碍于情面,当他人提出请求的时候,他们常常会选择继续忍让和妥协,这样就将自己彻底束缚了起来。为了打破僵局,善良的人需要勇敢地拒绝他人一些不合情理的要求,需要告诉他人自己“不想做某事”或者“不方便做某事”,尤其是对于他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千万不要自己代劳,因为事事代劳就容易让他人产生依赖感。在很多时候,善良的人需要及时提醒对方“有些事情必须你自己去完成”。
最后,要从人际关系上做出调整,有些人会觉得只有自己帮助他人,双方的人际关系才会更加稳固,双方之间才能建立起互信的关系,可实际上稳定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良好互动的基础上的,彼此之间的互动性越强,彼此之间的来往越密切,关系才会越密切,单纯的付出和单纯的接受恩惠很有可能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畸形,一方会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另一方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贪婪。为了营造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那些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必须平衡好付出和接受的关系,而且必须改变那种“只有全身心为他人付出才能赢得信任”的旧观念,对于那些只要求别人付出,或者对他人形成依赖的人,最好避开。
每一个人都必须留住内心最真诚的善良,但这份善良是自由的、有底线的,它不是某些人依赖和利用的工具,不是轻易就被捆绑的东西,真正的善良是聪明的,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品质,是一种有选择性的且有助于实现人际关系平衡的生存智慧,更是一种利人利己的生存法则。所以,一旦人们对善良形成了依赖,一旦人们对善良表现出理所当然的态度时,那些表现出善意的人应当适当控制好自己的付出,应当告诉对方自己做事的原则和底线,因为善良本身就是有底线的。
善良并不是简单地同情弱者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甲队和乙队进行比赛,由于甲队的实力明显高出一筹,因此半场过后,乙队就以40分的分差落后于对方。落后的乙队开始显得有些急躁,动作越来越大。早早领先的甲队则显得有些隐忍和克制。观众本着同情乙队的原则,开始为乙队加油助威,一些人开始狂嘘甲队,并且每次裁判判罚乙队犯规的时候,观众席上都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嘘声,还有一些人甚至打出羞辱性的条幅来干扰甲队。
由于观众情绪不断高涨,乙队的防守动作越来越大,犯规也越来越明显,他们还不断挑起观众的情绪,结果双方很快发生了争执和冲突,场上的局面一度失控,这个时候观众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
在这场球赛中,观众的问题在于他们滥用了自己的善良,并且简单地将施予的对象理解成为弱者,在他们看来,弱者就是需要帮助的,但有时候弱者恰恰是实施暴力的一方,恰恰是伤害他人的人。实际上弱者并不一定就值得同情,有很多行为不端的弱者常常是社会规则的破坏者,是道德的违背者。
有很多弱者会利用自己的弱势地位提升“存在感”,在他们眼中,自己是最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别人就有义务为自己提供帮助,就有义务优先为自己提供服务,就有义务事事都让着自己。他们对自己获得的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在舆论上拥有巨大的优势,并利用这些优势尽可能地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弱势的人会毫不迟疑地破坏规则,违反律法和道德准则,因为在他们看来,弱势群体必须得到重点保护,是区别于正常人的。这种不可理喻的优越感和畸形的价值观通常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贪婪,同时让他们对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大的破坏力。
有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去银行办理业务,在取出排号的纸后,老人对自己的排号比较靠后感到不满,他于是气愤地走到办理业务的柜台上,要求业务员先帮助自己办理相关业务。柜台处刚要上前办理业务的一位小姑娘见到老人无故插队,看了看老人手里的号,礼貌地说:“老人家,您的号还没到呢,您还需要等待11个人。”
老人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他恶狠狠地瞪着姑娘说道:“我一把年纪了,难道还要和你们这些年轻人一样排队?你们难道就不能等等我,让我先办理好业务吗?”老人的强横表现让姑娘觉得有些委屈,所以红着脸说:“好吧,那就让你先办理吧!”
听到姑娘的表态后,老人甩了一个脸色,冷冷地说道:“本来就应该这样。”老人的话让姑娘更加感到难堪,她默默地往后退。可是她刚刚往后退了一步,柜台处的服务员叫住了她:“在没有特殊情况时,我们希望所有人能够按照顺序办理业务,所以这位姑娘,现在请您先办理业务。”
这样一番话让姑娘和老人都有些吃惊,看到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柜台服务员重复了一遍:“现在请XX号(姑娘的排号)前往柜台办理业务。”听到指示后,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离开了柜台。
同情弱者是人的一种天性和本能,而且是一种美丽的本能,人类的和谐共处往往离不开这种天性和本能,因为存在同情心,人类社会在充满竞争的同时同样会存在一些人情味,而不至于变成完全冷漠的、竞争的、相互剥夺的野蛮丛林。善良的心态使得人类的社会文明得以建立起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强弱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
不过人们必须给善良设置一个底线,设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否则善良有可能会变成作恶。一些滥用同情心的人往往会产生“弱者代表正义”“弱者犯错是值得原谅的”“任何一个弱者都值得帮助”之类的想法,可是一个人弱并不意味着就是好人,并不意味着就会善待他人的“善意”。真正的善良并不是盲目地同情弱者,而是同情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同情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受害者。
有人说:“善良是托付给君子的,而不是奉献给小人的。”真正善良的人并不会将强弱作为评判的标准,他们不会因为对方社会地位更低就无条件给予支援,不会因为对方缺乏竞争力而无条件给予恩惠,相比于硬件上的弱势,善良的人更加注重对方的个人品德与修养,更加注重对方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正确的价值观。
善良的心态往往包含了正面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善良的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拥有明确而合理的评判标准,他们常常会同情弱者,但不会被对方牵制,不会盲目且毫无底线地帮助那些弱者,也不会纵容那些弱者做出有违正确价值观的事情。在价值观面前,在道德准则和社会法则面前,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才是善良的人应该去做的。
人们总是想要同情弱者,想要给予弱者更多的帮助,但是在打算这么做时,首先要确保弱者是好人,确保他们的要求和需求是合理的,面对那些对社会、对周围人产生不利影响的人,善良的人必须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必须果断地拒绝他们不合理的要求。
过度善良的9种表现
前面在谈到善良的问题时,人们谈到了过度善良的问题,而在生活中,常见的过度善良分为以下几种:
——永远将别人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生活中总有一些老好人,他们明明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却还是愿意放下自己的工作先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他们明明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却总是先着急解决别人的问题。这些人非常仗义,但缺乏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他们很少认真地替自己着想,很少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别人利益的前面。这种过分善良的举动一方面容易被人利用,另一方面容易耽误自己的追求。
——责任感“过强”,自我感觉良好
这种人拥有奇怪而坚定的思维,总是认为“我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有理由去帮助别人”,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有求必应,来者不拒,无论对方提出什么要求,都会答应。他们不喜欢让自己置身事外,也不习惯于弱化自己的角色。通常情况下,他们的责任心“过强”,只要有人提出了请求,无论他们是否有能力去做,都会将别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工作来对待。
——同情心与同理心泛滥
同情心是人类社会情感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人都会同情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同情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人,并尽可能帮助他们改善生存环境。不过过度善良的人往往拥有泛滥的同情心,当某些人处于弱势地位时,无论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无论对方的举动是否合法合理,他们都会本能地伸出援手。
——对于别人得寸进尺的行为保持妥协和让步
许多人做事缺乏尺度,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底线,面对他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时,往往表现得很懦弱,往往不懂得如何做出拒绝,哪怕自己不想帮忙,也会想办法迎合他人的想法。这种人脸皮比较薄,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因此常常会被他人牵着鼻子走。
——“凡是和自己关系好的人都值得帮忙”
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常常会依据亲属关系来做出判断,并借此决定自己的行动,因此人们更愿意将善意留给自己最喜欢的人,留给那些和自己交往最深的人。正因为关系密切,人们常常会毫无防备地帮助他人,愿意为之付出一切,殊不知,他人的需求就像一个无底洞,无论自己怎样付出可能都难以填满。
——“别人找我帮忙就是相信我”
过度善良的人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将所有人都当成好人,对别人的请求毫无防备。在他们看来,任何人找上门来帮忙都意味着一种信任,而出于对这种信任的尊重,他们会不加考虑地认为托付者就是好人,认为对方的确值得帮忙。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针对他人的善良做坏事,甚至恩将仇报。
——被对方骗了,还要继续帮忙
过度善良的人容易上当受骗,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他们在上当受骗之后仍旧不知道如何拒绝他人,不懂得做出反抗,结果下一次,他们还是会保持“老实人”的作风,再次上当受骗,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懦弱表现会让他们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任何错误都值得原谅”
人人都会犯错误,而这些错误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他人,其中一些错误造成的影响很小,而且常常是无心之失,而其中一些错误的影响力和破坏力很大,并且犯错者从主观上就对受害者不够尊重,这种错误是根本不值得原谅的。而过度善良的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他们看来任何一种形式上的错误都值得原谅。
——“我不去付出,怕最后影响不好”
许多过度善良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不去帮忙和付出,那么可能会在他人心中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帮别人。”可以说,过于在意所谓形象是人们过度善良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在别人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形象,为了在别人那里拥有更好的名声,人们会表现得过于热情,并且很容易就被他人道德绑架。
以上9种情况是过度善良的常见表现,过度善良的人往往性格比较弱势,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这也是他们经常吃亏的原因。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需要改变过去那种“依靠自己没有原则的全力付出,就能够让自己变得不可或缺”的错误想法,给自己的每一次善举设定一个基本的原则和底线,确保自己不出现同情心泛滥的情况。
其次,想要赢得他人的尊重,不能仅仅依靠无休止的付出,不能依靠无底线的妥协,丧失原则的善良举动往往会让自己不断陷入被动,不断产生挫折感。因此,必须在接受一项请求前分析它的合理性,必须在给予他人帮助的同时,对自己的举动进行评估,确保相关的付出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以及弄清楚自己需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同时要应承那些“在法律和道德规定范围内,自己有必要去做而且也有能力做好”的请求,除此之外,对于一切承诺都需要谨慎对待,避免被人道德绑架。毕竟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而且都有将拒绝放在第一位的权利,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应该让别人清楚——“无论对我提出什么要求,都有被拒绝的可能,因此必须考虑我的感受,给予我足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