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效率是选择出来的
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有很多读者看了我写的文章以后觉得收获很大。他们对很多事物和问题有了深刻的认知,行为上也在逐渐地改变,能够避免人生的一些陷阱。他们特别想把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分享给自己的家人,让家人也了解一下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免得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掉到陷阱里。让他们特别苦恼的是,他们自己常常着急得要命,可家人往往对他们分享的文章无动于衷。
其实这非常正常,即使你们血缘上是一家人,彼此不能理解的可能性依然非常大。因为每个人的世界并不相通,即使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也不能改变这一点,不然家庭矛盾都是怎么来的呢?
家人是这样,外面遇到的人更是这样。
很多人做了很多努力,想改变身边的人,在我看来,其实根本没必要。
因为这个改变的过程,不只是你自己不舒服,你想改变的那个人也不会舒服。
在认知水平有差异的情况下,他并不能体会到你的好意,反而会心怀不满。要知道每个成年人都是非常固执,也非常难改变的,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还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社交圈。要使房子保持价值,都要不断置换更新,何况人呢?
观察一下过往就能明白,除了血缘关系无法改变,其实不同阶段的社交圈是在不断更新的。一个聪明人要做的是,在人生每个阶段,去找那些和自己频率相近、能携手前行的人,而不是试图改变那些不同频的人。因为多数人不管从认知水平还是社会圈层,都很难突破固有思维和牵绊。你尝试改变成年以后的他,往往是一件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传承了父母的,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多数家庭,往往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长大成年以后,大概率就是什么样,基本上孩子就是复刻和加强版的父母。一个人成年后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后,你再去改变他,基本是不可能的。
多数人是无法成为100%合格的爹妈的。孩子小的时候,大多不愿意听家长的意见,心里也不服气。因为多数家长从二十多岁毕业开始,就不学习不读书了,知识结构、审美水平都和新一代孩子有差别。多数家长不能靠知识和威严管束孩子,只能完全依靠武力,这时候孩子不服气,家长只能生气。等成年了,尤其中年阶段以后,孩子可能反而觉得你的话有道理了,因为多数孩子根本没办法突破原生家庭固有的阶层,父母中年以后的那些人生体会,他们正好用上了,然后一代代循环。
为什么多数人很难跳出固有的阶层呢?因为最终你和什么样的人走到一起,本质上是双向选择造成的。成年以后人们选择朋友的时候,会选择价值观、审美、能力等方面相近的。人们能够成为朋友,本质上是彼此对价值观、审美、能力等方面双向选择之后的结果。
即使是原来关系不错的同学、朋友,在工作多年以后,多数人的交集也会越来越少。原因是大家认识问题的层面和知识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收入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消费后,对世界的认知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差距让彼此难以相处下去,自然而然就慢慢从彼此的世界里淡出了。所以多数人成年后的社交圈,都是不断地瓦解,又不断地形成,以动态的形式改变着。你身边会逐渐聚集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群,然后大家在一起抱团。不管在网上还是现实中,都一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度以为互联网拉近了所有人的距离,让大家的认知水平变得接近了。我在社交媒体上写了一年多的文章,接触了很多人以后,发现大家的距离其实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很多人之间如果不是社交媒体,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大家彼此也完全不能理解对方。社交媒体表面上让大家看起来更近了,能在一起交流了,实际情况并没有。大家还是各玩各的,最终能和你交流的,还是现实生活中和你差不多的人。所以网络和现实生活很类似:因为对世界认知和理解的差异,大家都被固定在自己既有的圈子里面,很难突破进入其他的圈层。多数人到了网络世界,不过就是找到了和之前生活里圈层类似的人,很少有人能够突破。
要知道这个世界无论是在哪里,能让人持续交往的,一定是价值观、审美、能力等相近的特性。如果你追求的是不断学习和成长,慢慢就会把身边和自己步调不太一致的人群替换掉。朋友两个字,其实从来都是分开说的。朋是经常接触的,友是志同道合的。你身边什么样类型的人占了大多数,那么这些人的平均状况和水平,也就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自己本身在这个社会所处的位置和平均水平。
坚持一件事有多难
我曾讲过一个简单的道理,有一门技术,加上良好的口碑,一辈子都不愁没饭吃。有的人认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实越是简单的事越难做到。
比如坚持做某件事。坚持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让人痛苦。如果没有兴趣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坚持,多数人到最后都坚持不下去。你身边应该有无数说要自己坚持做这个那个的人,到最后都放弃了,比如坚持锻炼、坚持写作、坚持练字、坚持减肥。
我几年前开始健身,是一个小伙伴带我去的。他自从办了卡就锻炼了两次,到现在我却坚持了四年。他虽然几乎没有锻炼,不过健身卡也续费四年了,基本是我去哪儿他就到哪儿续费,美其名曰——希望能一起练。后面他基本上没和我一起锻练过——按照我现在的强度,他跟下来肯定每次都会全身难受。最终这个小伙伴健身没坚持下来,续卡倒是坚持下来了,毕竟花钱买个安慰比锻炼容易多了。
很多人更是嚷嚷着减肥,什么节食减肥、跑步减肥,然而多数人都难以实现减肥的目标。一个好朋友说过一句话非常对,减肥是在和你的人性做斗争。看似容易的“坚持”两个字,为什么少有人能做下来?因为它逆人性!为什么没人说,我要坚持抽烟、坚持喝酒、坚持睡懒觉?因为吃喝和懒惰是人的自然属性。
我曾经讲过一个熵增的概念,对抗熵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抗人性,对抗人性本身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能坚持写社交媒体,又能坚持分享的,很多仅仅是分享欲旺盛或者表面平静但内心有强烈表达欲的人。不分享就不开心,把心里的话通过文字的形式讲出来已经成了他的乐趣所在,并不是靠什么坚持,因为坚持必然让你感到痛苦。
能带来乐趣是因为真正喜欢。而不是你对人说自己喜欢旅游,却是上车唠嗑睡觉,下车就会拍照;说喜欢美食,除了单纯的吃和拍照发朋友圈,其他什么也不会。就像很多人觉得做金融交易这个工作很爽,时间自由,工作时间短,节假日都休息。那是因为他单纯看到这行中自己想拥有的优势,事实上有这种好事吗?其实金融交易要分析资金,分析政策,分析各种因素,看各种报告,找到合适的人交流,不断突破天花板,恰恰是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
能舒舒服服天上掉钱的工作,也许只有许愿池里的王八,趴着不动还能天天有人丢钱下来。真正做金融交易这种工作,是非常痛苦的事。能坚持下来的基本是因为打内心热爱这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对抗人性,需要耐得住寂寞,还需要不断积累并更新知识,然后还不一定会有确定性的收益。这种心路历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得,没有经历的人,你说再多他们也理解不了。
越是门槛看起来低的东西,意味着竞争越激烈,想要跨越的门槛就越高,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比如开个户买股票很容易,结果赚钱很难;去健身房办卡很容易,能坚持下来并锻炼出效果很难;看别人炒房很容易,自己不会择时,总是高杠杆进去,结果赚钱很难。
找到自己的特长兴趣,简单的事重复做,坚持下来,做出效果,踏踏实实做出口碑并没你想的那么容易。然而,正因为不容易,你能够坚持,就能够淘汰大多数人,因为大多数人都难以坚持。
选择和努力到底哪个重要
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以前流行一种说法,说努力更重要。有句话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那时候经常有人说,只要你努力就没什么做不成的。后面一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风向突然转了,前面那句话变成了:只要你努力就没啥搞不砸的——所有人都告诉你选择更重要,只要选择对了,就能毫不费力地走向人生巅峰。
可是,一个人获得工作的成就和事业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创业难,守业更难!这几年,不少家庭条件优越的年轻人拿了父辈赚的钱乱投资,硬生生把家业败了。
以前有人讲过一个段子,说富一代辛苦奋斗,挣下偌大家业。家里俩孩子,老大吃喝玩乐,老二刻苦钻研各种风口投资,今天搞互联网金融,明天搞长租公寓。几年下来一算账,老大是个纨绔子弟,仅仅花了几千万。老二确实很努力很上进,但是亏了几个亿。作为富一代的父亲哭笑不得,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
想想就知道,那些突然中彩票、拆迁的暴发户,很多人拿到钱没两年就败光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说财富从来都是洪水猛兽,只听命于能驯服它的人。要是真的这么容易一次选择正确就能从此走向人生巅峰,这两年就不会流行这句话了:凭运气赚来的钱,凭本事亏光了。
选择和努力从来没有哪个更重要,两者都重要。努力决定的是你的下限,选择决定的是你的上限。即使你选择成功而获得了大量财富,也需要持续努力才能保住财富。凭运气瞎猫碰到死耗子选对了获得财富,如果之后不努力,终究会丢得干干净净。
大多数人这两年觉得选择更重要,无非是觉得别人选对了风口,突然就起飞了;自己选错了方向,努力半天,什么成效都没见。大家也许从来没想过,为什么多数人选择都会出错。这是因为选择这件事其实是个系统工程。多数当事人面临的难题,不仅是所处节点出了问题,可能是当时的认知和客观环境就决定了只有当时的选择——出生的家庭背景、教育方式、父母的见解和水平,已经早早为一个人的选择埋下伏笔。
也就是说,你现在的错误选择只是过去各种外界因素和自身认知堆积的结果。很多人连高考选专业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做父母的多数也没法提出有用的指导意见,因为他们当初做选择的时候也是懵懵懂懂。这点小事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人生大事了。而且选择学校和专业不过是人生选择的开始,后面的挑战更多。
有句流行的话说得特别好,读书那张文凭只是父母给你交学费的收据,真正的知识是在为生活奋斗中得到的,离开学校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学校的课堂教育可能更多教给大家的是怎么做好某个标准流水线上的人,出了学校才是一个人二次学习的开始。除了好好工作提升收入积攒本金用以购买资产,学习经济和历史、了解社会运行规律,学会经营人际关系就是二次学习阶段最该做的事。
世界在混沌和有序之间来回摆动,决定我们未来位置的,除了与生俱来父辈的积累,其他重要的因素大多不是学校里的教育,而是我们对社会运行规则的认知和对人际关系的经营。学习经营人际关系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个难题,绝大多数人不是觉察不到自己该做点什么,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从小人们就知道老师更喜欢嘴甜的同学,但自己就是甜不起来。长大以后明知道有些时候该表现自己,但是关键时刻屁股就是从凳子上抬不起来。因为不会表现自己,即使有实力也无法展现,导致机会总是一次次溜走。
人再天真,也能看懂社会规则。看懂就表示自己能适应社会规则吗?实践才是难题。人具备这种技能,多数都是从小受父母言传身教,是被带着去各种场合耳濡目染出来的。商人、书香世家等家庭的孩子搞起人际关系多数都更熟练,就是从小耳濡目染的结果。从小没学到这一套,得做很多心理建设和行为练习,进行人际交往时才能看起来不僵硬,勉强跟上脚步。多数人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才开始学习如何与人交往的,想应用得得心应手,自然没那么容易。
历史和经济更是很多人一生都需要学习的知识。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人性不变,社会运行规律不变,所以历史才会以不同形式不断重演。明白这些历史和经济知识,能让你加深对社会真实运行规则的理解,明白很多政策的出发点,最终才能理解政策、跟上政策,以此来获得财富。比如通过对近代史的学习,我清楚了不管社会还是任何组织都有食物链。从整个社会来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社会体系承担社会运转成本的主要是中等收入阶层,因为底层需要安抚,富人被压榨太狠就会拿钱跑路,只有中等收入阶层别无选择。
关于这一现象,利伯曼通过研究英国光荣革命之后300年的社会各阶层变化之后发现:英国是通过将中等收入阶层的人不断赤贫化来提高国家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英国的底层通过不断的奋斗,成为中间的阶层,也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阶层。他们一旦成为中等收入阶层,就会信心十足,对自己的能力无比自信,更对国家的未来信心十足。这种乐观的情绪会让他们积极奋斗,然而他们奋斗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泡沫的产生,这种泡沫可以是某种新技术、新产业所带来的。但是这种泡沫会破灭,当泡沫破灭后,他们又会成为极其普通的人。当然,与之相伴的,是极其普通的民众普遍都受过扎实的教育,接受主流价值观和世界观,英国因此得以实现国家的整体进步。
国家之间也是有食物链的,整个地球至今依然是个修罗场。发展中国家在食物链的底层,给发达国家打工。以前发达国家的白人过得那么快乐,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舆论霸权、军事霸权和货币霸权。穷国被迫不停地输出劳动和生产来换发达国家印出来的钞票,才能维持温饱。
比如以前总有人告诉你要奋斗。人要奋斗当然没错,但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是为了什么。每个没什么背景的年轻人在职业生涯初期都会被迫过上拿命换钱的生活,这没什么错,因为你只有付出更多,才能赶上那些比你具备很多优势资源的人,这也是许多没背景的青年的最好选择。你心里要清楚,这是为了生活不得不做的妥协,别拿这个感动自己。年轻人在职场奋力做事,用尽了25到35岁的黄金十年青春,多数人过了35岁以后,往往很难成为职场上受欢迎的人。
你看看周围,99%的人都是这样走完一生的。其实大部分取得成绩的人,前10年到20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只是他们比普通人在第一阶段积累了更多的资本、阅历,以及他们参透了其中的社会运行规则。
每个人在努力奋斗的同时,要不时看看脚下的路,找准自己的方向,不要到最后真的变成干电池(1)。
人的一生,最难的是在一次次岔路口做对选择。其次难的是,能在年轻的时候就认清社会运行规则和认清自己。
技术和口碑才是最大的个人品牌
我们要利用自己的资源、技能或者工作经验,做一些可积累的事,越早积累越好,越早积累越容易出效果。有人不明白什么叫可积累的事,其实说白了就是你的口碑。
天天在各种媒体上听人说什么IP(2)和流量,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IP。你的IP怎么建立,信誉怎么积累呢?靠口碑!技能+靠谱=口碑。
精通一门技术,建立良好的口碑,你自己就是一个品牌。选对行业,学会一门技术,然后在积累沉淀中建立口碑。口碑是赚钱的敲门砖,尤其服务业,更是这样。
大家都知道装修有多麻烦,找到一个靠谱的装修工人是很不容易的事。最近朋友家装修,最大的发现就是每个靠谱的装修工队根本不缺活,都得提前预约,光老客户介绍就够他们忙的。
牙医也是这样。社区有个不错的牙科诊所,里面的医生非常认真负责,技术也很好。我家里长辈就在那儿做了三颗种植牙,还不包括平时的洗牙和一些检查。附近有熟人需要看牙,也会介绍他们到这边。
我熟悉的一位钢琴老师,四五个家长给他介绍了40多个学生,随着生源越来越多,从最早教几个人逐步做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工作室。
其他的例子也很多,比如中医师、针灸师、按摩师、化妆师、摄影师、甜品工作室等,基本都是靠口碑传播。
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大多数人从工作开始,接触的人群就变得有限。随着年纪增长、职业稳定,社交圈会逐步固定在老同学、老同事和老邻居上。能不断拓展圈子的人确实有,但这绝对是少数。正因为每个人刚开始接触的圈子是有限的,口碑就变得很重要,口碑好了,通过口口相传,圈子才会越来越大,信你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你自己也就成了一个品牌。口碑是最好的广告!这个道理在哪个领域都成立,不管是新兴行业还是传统行业,不管国家还是个人。
如果你在新兴行业,比如你从事的是咨询行业或者自媒体行业,那口碑本身就是钱。你要做的用四个字形容就是:直击人心!能打动人心又不坑人,就能逐步建立口碑和联结。联结本身就是财富,如果没有从联结中受益,只能说你的联结还不够多。
只要你的口碑好,产品有价值,不欺骗人,认可你的小伙伴自然就会把你推荐给需要的人。知道你的人越来越多,意味着你和人群建立的联结越来越多。你的个人IP就会逐步建立,IP的雪球也会越滚越大。
当然了,多数人从事的是传统行业。在传统行业的小圈子里,口碑是一件更加重要的事。以前信息不发达,你还能做一锤子买卖。现在是信息社会,你的口碑一砸,本来圈子就小,名声再坏了,更没办法做下去。踏实做事,诚恳待人,积累口碑赚细水长流的钱才是可取之道。
一个人有一门手艺,做事靠谱,就能靠积累逐步赢得口碑,有了口碑,收入就能超越身边的大多数人。等口碑变成个人IP,还有什么中年危机啊,仅仅用户介绍来的项目你都忙不完了。什么叫可积累的事,这就是可积累的事!这件事不管对国家还是个人,道理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未来
最近看了两个娱乐明星——厉娜和唐笑的直播节目,这个直播的主题是两个选秀姐妹花的聊天,两个人都是《超级女声》的前十名。厉娜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唐笑的影响力则小一些。我感觉,通过她们聊天的内容,大家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理财的知识。
唐笑:当年我在超女比赛人气很低,名次也一般,所以比赛完就拼命开始接商演了。
厉娜:那时候的我傻傻的,总以为好运气会一直在,商演少于两万索性就不接了,反正觉得拒了还会有,没想到后面越来越少了。
唐笑:我们俩不一样,当年你是人气王。我人气低,名次也不好,所以你们不想要的商演我都接。当年我是性价比最高的……最多时一个月28天商演,整月睡在商务车里。
厉娜:那时候我有点傻,因为公司每个月都安排好下个月的商演计划,所以我会按计划预支下个月的商演费,去香港买衣服。那些衣服基本没穿两次就送人了,而且现在再看,当时的眼光真的是一言难尽。
唐笑:说到香港,你记得我们比赛后去香港巡演,那时候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奢侈品包。
厉娜:当然记得,那时候我们人手一个,是古驰那个很大的包,很能装衣服和随身物品。
唐笑:那时候我20岁,第一次进奢侈品店。那种感觉特别梦幻,可后来我发觉背上名牌包也不会让别人高看你一眼。所以那次香港巡演之后,就开启了我的投资消费观。
厉娜:我也是从香港那次巡演开始了自己买买买的习惯。那几年我飞到香港无数次,都是为了买衣服,当时赚的钱都花衣服上了。
唐笑:你知道吗?我当时在北京很没有安全感,公司也不给付房租,都是自己出钱。我躺在北京租来的公寓床上就给自己定目标,想着我一定要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所以我拼命接商演,睡在商务车里的时候,就把那个古驰包当枕头。
厉娜:我当时在准备出专辑,很在意打榜成绩,到处做宣传,也存不下钱。经纪人都看不下去了,拉着我在北京看房。你猜怎么着?我看完楼盘转身就买了辆车,又贬值了。
唐笑:我和你想法不一样,我希望经济独立以后再谈理想,你是专注于艺术追求。所以你看,我是那年超女第一个买房的,当时我全款90万买的小公寓,现在翻几倍了。
厉娜:我是一直在买衣服,直到现在也很喜欢买衣服,这个习惯一直改不了。
唐笑:我是北京买完房子又去长沙买,长沙买完再去北京买。你因为衣服买得多,所以穿衣品位是我们里面最好的。哪里付出,哪里就有收获嘛。但你知道吗?衣服永远不要买多。这是我去韩国时看到那些漂亮的小女孩儿悟出的道理。衣服越新越好看,就算是大牌穿多了洗几次也就没形了。我现在经常穿淘宝货,出门时候带块好表背个好包觉得就足够了。
厉娜:听完你说的我估计要睡不着了,以后要跟你学学,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是两个超女过去十多年的故事。唐飞没有厉娜红,现在生活却更富裕,无非就是因为选了不同的路。
2011年《快乐女声》的冠军段林希很感慨地说,师姐黄英在比赛帮唱时候曾经告诉我攒钱。只是自己当时没听明白,现在听明白了,可惜钱也花光了,也没法回头了。不管是“超级女声”的故事,还是后面“快乐女生”的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人生道理:有赚钱能力的时候要学会节制消费,想办法购买资产,熬过去开始的苦日子,后面自然豁然开朗。现在很多人觉得人生苦短,对自己好点没啥错,买东西才是最让自己开心的事。
确实,女孩子有很多漂亮衣服和包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这种东西绝对不该占据你太多的人生。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超前消费,觉得人生苦短还是及时行乐最重要。行乐我并不反对,但是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否则盲目跟风消费,甚至借债消费,未来日子注定会苦。少花钱买不能增值的东西,更不要借钱去买不必要的东西,不应该让欲望成为压垮生活的大山。这不是精致生活,而是伪精致。
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和什么事物上,人与人之间真的差距很大。这种差距,将会导致人和人之间未来的巨大差距。
到底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
一、现在,要不要去大城市
看到某个企业家说,年轻人应该首选北上广,哪里竞争激烈就去哪里。其实这是有很大误导作用的,也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我们认为如何选择城市,很大程度上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和家庭条件来决定。这里大家可以记住一个结论:如果你不能靠资产和一座城市捆绑,那本质上这个城市和你无关。你仅仅是在这座城市发光发热,耗尽生命建设城市的干电池而已。所谓的资产,对多数普通人来说也很简单,就是所在城市的房产。如果在这个城市,你没办法买得起房产,那这个城市仅仅是你工作、生活的地方。城市本身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你没有太大关系。
城市和生命体一样,需要不断吸收和消耗别的东西,才能不断获得生命和活力。人要通过吃饭不断吸收食物中的能量,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和肌体的活力。住在房子里的人需要不断修缮和维护,房子才能熠熠生辉,不会变得破败。城市其实也一样,需要大量的人力和青春挥洒在这里,城市才会有生命和活力。每个人本质上都是城市的消耗品,但一部分人也是城市的受益者。你是消耗品还是受益者,本质上决定于你在这个城市有没有资产。
如果你在这个城市有房有地有资产,那么这个城市发展好了,和你关系很大。因为政府用从你这里收的税,修地铁修公路修学校到你家楼下,你家周围的基础设施水平就提升了。
这一系列城市建设带来的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导致你手里的资产涨价了。你在城市的付出,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回报。
如果你在奋斗的城市没房没地没资产,那你在这个城市的付出和缴纳的税收,就变成了别人的资产增值。
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买不起资产,把在这个城市赚来的所有的钱都在这个城市消费掉了。要是家里条件一般,不能给你任何支持,最后到年纪基本都会光着屁股离开。这种情况下,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城市的消耗品。除了在大城市留下了青春和人力,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大城市可以用梦想来不断吸引一批批优秀人才。这些年轻人不断涌入大城市,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建设城市,最终把他们拦在门外的是房价。因为大城市需要年轻人,也需要买得起资产的有钱人,但不需要买不起资产又不年轻的人。
房价本质上是买得起的人决定的,和买不起的人无关,买不起的自然就被拦在门外。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在房价高的大城市,30岁前的年轻人租房子,30岁以后,要考虑结婚生子、安家落户的问题了,房价便宜的一平方米五万,贵的一平方米十万。多数人家里连首付凑出来都比较吃力,更不用说压在身上几十年的月供了。最终想想还是回老家舒服,养孩子、买房各方面都便宜,爸爸妈妈还能帮忙带小孩。
这基本是大部分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现状。所以年轻人是不是首选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稳定安家,完全取决于你的家境和收入水平。如果说在一线城市现在的房价下,家里给点补贴和首付就能上车,意味着你有能力在一线城市形成资产,那么选择一线城市还是可以的。如果考虑自己的家境和收入水平,这个概率比较小,那么你选择一线城市的性价比就很低。大概率你来了一线城市的最终结果是,在大企业工作几年积累经验,形成很好的人力资产,然后到年纪被淘汰了。
对个人来说,可能更好的选择是去很多抢人抢产业的强二线城市。这些城市从政策看,远比现在不断控制人口和产业的一线城市对年轻人友好得多。非要去一线城市,再不济还可以做的选择是在一线城市工作,在强二线城市购买房产保值。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拿到一线城市相对高的工资。如果最后实在不行,你还有到二线城市的退路,也能享受二线城市发展带来的资产增值。
不看实际情况,让所有年轻人不顾家庭条件和自身收入水平,首选一线城市打拼,怕是年轻人只能当干电池和燃料了。
二、从趋势上看,去不去大城市
过去几年有句话在网上喊得火热,你不来一线城市,你的孩子也要来一线城市。说这句话的是一帮搞自媒体的人,他们根据日韩首都圈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0%,推断北上广深区域未来要住五六亿中国人。所以自媒体人告诉大家,即使现在你不咬牙来一线城市,未来你的孩子也会被迫来到这几个大城市。
可是,他们没有想过,中国不是日韩这种小国家,注定不会走这种发展道路。我们发展的是中心城市群模式,下面八个中心城市群是未来的发展重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带、关中经济带、哈长经济带。未来有发展的地区基本都在这几个城市群里面了。
以前总听人说大城市收入会高很多,可是从统计上看并不是这样。除去一线城市的企业总部、互联网公司和大金融企业,其他行业的一、二线城市收入差距并不太大。制造业更是如此,同类制造业工厂杭州工资3000,上海能达到5000就不错了。
从趋势上看,如果企业的工资不断增加,就会导致企业的成本持续增加,这会导致企业迁移,资本的逐利性会让企业对区位和成本做综合考虑。年轻人选择城市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像企业一样综合考虑自己的专业、薪水还有家庭条件之后再做选择。没能力找到高薪岗位,家庭条件又一般,跑到一线城市来干吗呢?不过就是工作几年然后又卷铺盖回去,自己收入一般,家庭条件一般,年纪大了在一线也难以生活下去。
现在这个阶段,年轻人要想在一线城市安家,努力固然重要,运气和家庭支持也变得不可或缺。有人拿在一线城市可以享受好的教育资源是为孩子负责说事,更是无稽之谈。要知道,现在一线城市因为人口上限不断收紧户籍政策,拿不到户籍,孩子就得回原籍上学参加高考。在一线挤老破小,抢学区,拿不到户籍上了中学还得回家,这哪里负责了?现在能在一线城市立足的都是家庭有积累的人,千万别做什么吃苦就有回报的幻想。早点根据自身情况做好打算才是王道,千万别把自己的思维禁锢在一个死胡同里。
如果你本来就在二线省会,家境一般,其实现在这个阶段去一线城市意义不大。当然,如果你从事的高薪工作只有那几个一线城市才有,那该去也得去。现在这个年代,一线城市所谓的光鲜生活,哪个二线城市没有?长沙、成都、南京、杭州的教育和医疗也没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差多少。吃喝玩乐的各种购物中心,全国遍地都是。
有些人硬要为北上广深那些所谓你摸不着的各种资源来一线城市拼搏,可这资源是家境普通的人所能拥有的吗?最后多数人是996(3),拼到35岁又不得不考虑回家的事,觉得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容不下你。如果你真的是出生在十八线小县城的年轻人,来北京、上海、广州拼一下倒是可以理解,毕竟自己在哪儿都是“赤脚”,不如到大城市挣点钱,看看有没有机会翻身。越是非一线普通家庭的孩子,越应该早点去二线城市占个好位置。如果自己的家乡是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我们国家这么大,现在搞了这么多城市群,能选择的地方还是很多的。再过十年,长沙、成都、武汉、合肥这些城市发展起来,它们就是区域的王者,未来都会变成人口聚集的超大型城市。
(1)干电池:部分年轻职场人士的自嘲,形容自己像干电池一样,被放在“电池仓”里输出能量,等电量耗尽的时候就被辞退,再换一个新的“干电池”。
(2)IP:网络用语,指对某种成果的占有权。在互联网时代,它可以指一个符号、一种价值观、一个共同特征的群体、一部自带流量的成名文创作品等。
(3)996:指的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