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规律

书名:深层认知 作者:水木然 本章字数:13434 下载APP
不要迷信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喜欢算命、看八字,相信风水,动不动就找大师问一下,他们甚至还把《易经》当成算卦的书去研究,越来越迷信。
岂不知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知易者不占,善易者不卜。”
《易经》根本就不是算命的书,而是让我们看透万物发展规律的书。真正看透《易经》的人,也就是掌控了宇宙之间变化规律的人,他们从来不会去占卜,更不会算命和相信风水。
为什么呢?
先从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说起。大概三年之前,有一位很厉害的“大师”,他曾给我好几个朋友算过命。我那些被他算过的朋友,都说他算得非常准,因此,他在我们这个圈里很有权威,但是我从来没让他算过。
有一天,他忽然给我打电话,说他上次见完我之后,看了我最近的运势。我就好奇地问他看到了什么,他便跟我说了很多我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大概意思就是说要小心,生活、工作等都不是很顺。
他说了以后,我还真有点紧张,毕竟大家都很相信他。要是按照很多人的反应,估计马上就会问大师接下来该怎么办,能不能消灾之类的,然而我当时转念一想,我没做过亏心事,我也没害过人,如果真的要经历这些,那也是命中注定的,就只能当成一次困难了,所以我并没有求他帮我破解。
现在两三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他说的那些事没有一点是对的。
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我现在总结了一下:如果一个人能堂堂正正地做人,那么他就不会心虚。即便这个世界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力量,也丝毫影响不了我们。因为我们只是一些普通人,只需要做好普通人该做的就好了,其他的和我们没有关系。
人行人事,人有人道,怕什么鬼神?信什么风水?堂堂正正做人,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而当一个人心虚的时候,就会开始迷信那些邪的东西,才会对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深信不疑。当他获知一些信息的时候,也得到了心理暗示,这时假的也变成真的了。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个人如果能光明正大地做人,就不会担心任何东西。内心光明的人,是不会相信邪术的。

为什么所谓的命运完全就是一种假象呢?
如果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件事,就比较有意思了: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世界上最神秘的物质——光。
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光的本质究竟是“波”还是“粒子”?包括牛顿、爱因斯坦在内的很多大科学家都曾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小孔成像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它是粒子;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可以衍射,它是一种波。最后,以科学界认定,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告终。但是,一种物质怎么可能即是“这”又是“那”呢?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但正是这个伟大的悖论,才导致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科学成果——量子力学的诞生。
量子力学为什么可以解释光的本质呢?
这就跟观察者的介入有关了:当观察者从粒子的角度去检测光的时候,它就是粒子;当观察者从波的角度去检测光的时候,它就是波。也就是说观察者的介入,导致事物状态从“不确定”到了“确定”。
最后唯一的结论就是:光是波还是粒子,不是由它本身的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你的意识决定的。
还有一个概念叫量子坍缩。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处于某种状态的物质,当有观察者介入的时候,它的状态就会立刻发生坍缩。也就是说,当你看清它的时候,它就不再是它了。
光的本质也可以这样理解:观察者的介入使光发生了“量子坍塌”,根据观测者的不同,它就变成了“波态”或者“粒子态”。
原来,意识也可以决定物质。

光的确是一种很特别的物质。
我们需要明白,这个世界上很多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这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如电、电磁波、磁场、电场等,早就和我们如影随形。
所谓大象无形,这些无形的东西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我们要对它们充满敬畏之心。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我们只要敬畏它们就可以了。
如果可以去窥探自己的命运,从而求福避难,这世界上的好事就来得太容易了,大家都不需要奋斗了,每天排队等着高人给自己算命、指点前程,并帮自己逢凶化吉就好了。
更是因为,即便你窥探了自己的命运,我相信它也会立刻发生坍缩,你所看到的命运已经不成立了。
事物永远都在变化,试图描述变化中的事物就像刻舟求剑。
《易经》是什么?是从万变中找不变,只有规律是不变的。但是,这规律一旦被总结出来,又成了固定的,又会因为观察者的介入而发生坍缩。
因此,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凡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都是可以不攻自破的。
老子还说:“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凡是能够被描绘出来的解释,都不足以描绘事物本身,都是词不达意的。
命运,简直就像是上帝给人类设置的一道枷锁。你每出一招,就会被另一招反克。它说立就立,说塌就塌。因此,凡是被算出来的命运,就已经不成立了。
所以,那些喜欢遇事就算的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喜欢“算命”的人如此,喜欢“算计”的人也如此。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人类所有的算计,不过是自己给自己设的局。

那是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坐以待毙,时刻听天由命了呢?
不是。真正看懂《易经》的人都明白,能从万千变化中找到不变的规律,这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第二步:要以不变的规律为标的物,达到不易之心,如如不动。
不易之心,就是恒心。《易经》是用来修心的,而不是用来算卦的。
有了高层次的心境之后,面对一切变化都能坦然处之,人生的每种境遇都是红尘炼心的过程。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其意义,心至善至纯,则无一物不善,无一事不净。
孔子在《易经·文言传》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意思是:真正的开悟者,可以和天地同转,和日月同辉,和四季同时,和鬼神同灵。这就是开悟的状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人一旦到了这种层次,还需要求神问鬼吗?还需要占卜吗?
算命就像玩游戏,你是游戏里的主角,一直想知道哪里有怪,哪里有宝……
而修心像什么呢?就像有一天你忽然发现自己不再是游戏里面的主角,而是玩游戏的那个人。
生活的本质就是一场修行,福分不是算出来的,更不是求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历练修出来的,所有试图依靠外力来改变自己命运的行为注定都是徒劳的。
命运,只不过是强者的谦辞,弱者的借口。
在一个人的心性和格局修出来之前,平白无故接受福报是有祸患的。
一个人若学会了修心,总有一天能顺应万境。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话:
一、人行人道,什么鬼啊神啊,和我们这些凡人没有任何关系。
二、堂堂正正做人,不做亏心事,就没有任何鬼神能奈何得了你。
三、内心强大,一心向善,就没有任何风水能妨碍得了你。
四、此心光明,心至善至纯,则无一物不善,无一事不净。
房子和股市
如何看待“楼市”和“股市”的问题?其实,如果能从人类文明的发源开始解读这两者,就能看透其本质了。
地球就像一个太极,有两种力量在维持它的运转。这两种力量就是两种文化: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这两种力量互相支撑和较量,是人类发展的两种驱动力。
东方文明发源于农业,属于农耕文明,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代表者。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属于海上文明,美国是西方文明的代表者。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造成了人们行为和思维的差异:生活在农耕文明的中国古人,每天都要看天吃饭,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虫、鱼、鸟、兽,渐渐地就总结了很多自然规律,所以后来就有了《周易》,有了《道德经》,有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这其实都是对宇宙规律的认知。
农耕文明特别讲究稳定性,人的幸福感都来自稳定:冬暖夏凉,春播秋收,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事,人们对各种变化悉数了然于心,厌倦各种突变,如各种天灾和外来入侵。
农耕文明也特别讲究秩序性,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影响如此久远,是因为儒家的本质就是在讲述社会秩序的。
公共性、稳定性、秩序性就是农耕文明最大的特点,它讲究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由于中国具备优越的自然生存环境,人们可以在其中安居乐业,一直持续了几千年。
海外文明最大的特点是流动性,由于海洋是无边界的,所以海洋文明充满了各种不稳定性。它的原始驱动力就是海外扩张,以大航海时代为起点,从最开始的西班牙、葡萄牙,到英国、法国,直到美国,都在走海外扩张路线。
海洋文明经常被洗牌,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它更相信眼前看到的东西。
由于海洋文明具有流动性,就产生了一种契约精神,否则就容易出现无序性。契约精神就是各方利用条款互相制衡,使社会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状态。
比如,在《圣经》中,耶稣诞生之前,上帝就与人类订立了“旧约”,如伊甸园之约、彩虹之约、摩西之约等。耶稣降生之后,上帝又与人重新确立了“新约”,无论是新约还是旧约,都是一种约定,是一种契约。
在西方社会,就连神都需要和人类共同遵守各种“约定”,神也无法高于契约,可见这种契约精神的至高无上。有了契约就产生了信用,进而产生了资本,可见契约精神就是西方文明的基石,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中国人尊重规律、天道,西方人相信神与人立约。如果参透了这一点,就能看明白很多民族行为的差异了。
但是,万物负阴而抱阳,事物往往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这两种理念又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中国在讲究稳定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洗牌,底层的人们永远都有上升的通道,如高考和创业。
西方在崇尚流动的同时,也在不断谈家族和传承,西方很多家族可以流传十几代,这就是一种稳定性。
弄懂了上面的分析,这时我们再来看一下“房市”和“股市”,就会更加有趣且深刻地发现:股票,即动产,是海洋文明的产物,它促进社会财富不断流动。房子,即不动产,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让人们安居乐业。
股市,在自由经济市场下才可以健康成长。美国作为海洋文明的代表,集合了海盗、西部牛仔、犹太人等各种人群,建立了一个流动性国家,形成了一个自由经济市场。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价,就是人民投票的结果。所以,股市不仅是美国财富的承载,也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
楼市,在户籍限制、捆绑各种福利的情况下,更能发挥价值。中国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有几千年的农耕思维(安居乐业)做基础。历史观念源远流长,房子捆绑了户籍、教育、医疗等各种福利,楼市成了财富水库,趋向于稳定而不是流动。所以,房市不仅是中国财富的承载,也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文化差异必然导致经济差异。由于农耕文明里的契约精神欠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比较低,这导致人们只愿意相信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偷不走、用不坏、不变质、不过时的东西。放眼四望,只有“房子”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
再打个比方,为什么茅台酒会越来越值钱,而苹果手机却一天天贬值?因为茅台酒也具备房子的部分特征:不过时、放不坏、稀缺等。手机却在不断更新换代,系统不断更新,它经不起外界变化的冲击,因此也就无法承载人们的信任。
中国农耕民族的习性和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将财富大量放在楼市、土地、红木、瓷器、字画、储蓄等实物和文化资产上。
中国的股市呢?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股市只有在自由流动性的社会中才能成为真正的股市。所以无论你多么懂投资,你的理论在中国股市里都不适用。我们也千万不能用西方那套思维去解读中国股市。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很多人看不透中国房价趋势呢?因为太多人的经济知识,都是西方的经济理论,用西方经济的逻辑去分析中国楼市,当然错误百出,或者认为这是怪胎。
我们必须从文明发源处去看楼市和股市,才能看透其本质。
对于中国来说,楼市是财富的蓄水池,股市就像开闸放洪的水。随着财富的增加,蓄水池(房市)的水位也会不断增高。当水位即将到达上警戒线时,就要开闸泄洪,放水灌溉一下社会。当水位低于下警戒线时,就需要再继续蓄水。
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两者同时面临问题,我们宁可给水库增加水,让水溢出,也不会无限放水,变成洪水泛滥。
那么,中国房地产究竟该何去何从?相信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能只有一座大水库(房市),我们应该修建更多蓄水池,让它们协同工作,这样更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秩序性和稳定性。
我们在中国生存,就必须读懂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生存模式。几千年的农耕思维使中国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生存逻辑和秩序,我们只要看透其本质,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九大守恒定律
为什么有人很聪明,却总是一事无成?为什么有人赚了很多钱,最后却都散去?为什么有人身怀名利,却郁郁不欢?
人生起起伏伏,千变万化,但是,再多的变化总藏有不变的人生,是有规律可遵循的。下面这九大定律,远胜过一切技巧。
一、财富守恒定律
一个人最终拥有的财富值,取决于他对世界创造的价值总量。无论你曾遇到多大的机遇,财富达到多大量级,还是一直遭受多大的困难,现实总让你一贫如洗。无论你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还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总有一个大转折出现,重塑你的财富。
你越想投机,前面的埋伏就越多。
因此,财富守恒。
二、聪明守恒定律
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取决于他能把多少智慧用在正道上。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明白天道酬勤,都在默默下苦功夫。
如果一个聪明人,总想投机取巧或者寻找捷径,他必将遭遇惨败。
你越是聪明,越需要下笨功夫。
因此,聪明守恒。
三、快乐守恒定律
一个人的快乐程度,取决于他分享了多少。
它和你占有多少没有必然关系。
因为每当你从外界获取了一分,你被推向对立的机会就增加了一分。
只有当你学会了给予,你才能收获快乐。
你越想通过占有获得满足感,你就越得不到满足感。
因此,快乐守恒。
四、自由守恒定律
一个人的自由度,取决于他知道多少自己不能干的事。一个人把禁区看得多清晰,他的自由范围就有多大。“自律”才能衍生自由。
凡是让你爽的东西,一定也会让你痛苦。
你越想胆大妄为,无所顾忌,无形中的束缚就越多。因此,自由守恒。
五、得失守恒定律
一个人能得到多少东西,取决于他最终敢于舍弃多少东西。每一件得到的东西,都是用失去的东西换回来的。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想得到,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不想要,最后往往什么都是他的。
你越想得到,就越需要舍弃。
因此,得失守恒。
六、幸福守恒定律
幸福,取决于一个人能否正确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这个态度的合理指数,决定了一个人的幸福指数。
人生的幸福指数,只会随着这个态度更加端正而提升。
它和你的财富、名声、权力没有必然关系。
无论你赚了多少钱,爬到多高的位置,你的其他方面的幸福程度都会相应减少。
你越是选择增加它,越需要在其他方面补偿它。
因此,幸福守恒。
七、价值守恒定律
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正确给自己定位。
这个定位的精确性,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增长空间。
所有的蛮力和固执,都不能提升你的价值。
它们只能让你更加清醒地认知自我。
人,要对真正的自己有所敬畏。
你越模仿和跟风他人,越失去自我。
其实,人生的进步往往分为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叫步步为营,一步一步往前走,这需要我们耐住性子,不被外界浮躁的环境所影响。
第二种方式叫进三步退两步,即每前进三步就要退两步,其实还是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是,耗了更多能量和精力。
大部分人的前进其实都在用这种方式,因为大家普遍焦虑、浮躁,总怕落后了,然而这种方式虽然消耗了三倍的能量和精力,实际进步效率却并没有提升。
因此,价值守恒。
八、苦难守恒定律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属性。
每一个人这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
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
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每个人都会有对应的难题,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难题。
你越是选择现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来牺牲更大的代价对付它。
因此,苦难守恒。
九、人生守恒定律
人生,就是一场均值回归的过程。
均值是什么?
均值就是最本质、最有价值的地方,也是最真实的自己。
无论你经历了多高的巅峰,无论你经历了多深的低谷,一切都会回到均值。
这就是人生的九大守恒定律。
世道规律
世界看似变幻莫测,时代日新月异,如果能掌握变化背后的规律,从万变中找出不变,就会发现:再大的风浪,再大的变迁,也不过如此。
先来看一个现状:2004年以来,北、上、深房价大概上涨了十几倍,所以,凡是在一线城市能有立足之地的,无论你能力多么平庸,很多都是千万富翁。
再换一个角度看社会:2004年以来,无数制造业企业的日子越来越难,很多企业家当时拥有亿万身家,今天却负债累累。
同样的时代,同样是十几年,同在一个国度,有人平步青云,有人却跌落谷底。
这究竟是为什么?
研究了几年之后,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身处一个跌宕起伏的大时代,短短十几年却经历了一个大周期。凡是踏准了周期节点的人,都被送到了浪潮之巅;凡是一脚踏空的人,都被巨浪掀翻。
这跟你的智商、你的天赋以及勤奋的程度没有任何关系。千万别再说你很努力、勤奋。你要知道,在一个各种变化不断来袭的时代里,我们就像是在大浪里航行的船,面对汹涌的波涛,我们无论多么拼命地划船,其作用都微乎其微。
人生福祸得失,皆因时代周期而起。人和人的命运确实有很大不同,有的人顺风顺水,有的人艰难坎坷。之所以有这种差别,更大程度应该归结于一个人能不能借势发力。命运最大的不同,其实是人发力原理的不同。
我们再来看看宇宙的样子吧,它就像一个大旋涡,可以看成一股正在旋转的能量。
它蕴含着巨大的“势能”,如果我们能跟顺应宇宙的能量一起运转,就是顺势而为,就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而如果我们的方向和宇宙大势的方向相反,必定会在无形中受到一股很大的阻力。
这种无形的力量就叫规律,它是宇宙的势能,也是一股股时代发展的浪潮。
在时代规律面前,我们真的很渺小,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牺牲,根本不值一提。
我们就像时代洪流中的一叶浮萍,我们的命运轻如鸿毛。无论你多么才华横溢,无论你多么拼搏上进,都无法逆转这个巨大的规律旋涡。
很多人说,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而现实情况却是: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没有人能改变世界。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神人呢?人一旦看透了规律,顺应规律办事,踩准每一个变化节点就是神人。
大多数人只适合埋头做事,这叫谋事;一部分人学会了见机行事,这叫谋时;极少数人善于审时度势,这叫谋势。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现在流行的新能源电动车,早在1881年就被发明出来了,这比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还要早5年。然而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特斯拉的出现,才让人们对电动车燃起热情,还说这是新能源。
人们把特斯拉的发明人马斯克奉为英雄,却对100多年前发明电动车的人毫不知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汽油是100多年前的新能源,它取代了煤,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而电力只有在现在才是最与时俱进的新能源。
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考虑自己所处的历史进程,要考虑整体的大环境,还要考虑所处时代的需求,而不是只顾埋头自己干。
再看一个例子:凡·高和毕加索,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都才华横溢,职业都是画家,他们俩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凡·高一生穷困潦倒,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画……最后他还自杀了。而毕加索活到了91岁,人生灿烂辉煌,有很多的豪宅和巨额现金,总遗产约395亿元,是史上最有钱的画家。
同样的才华,同样的时代,两人的命运竟然如此迥异,真的只是造化弄人吗?
究其本质,凡·高的作品不属于那个时代,他只顾自己内心感受,过度沉溺于自己的世界。
而毕加索非常识时务,他很懂得抬头看天,是一个很能认清自己所处时代的人。19世纪西方的金融体系还不太完善,但毕加索已经学会了利用信用创造财富,他的一生便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北宋名臣吕蒙正有一篇奇文叫作《命运赋》,吕蒙正居丞相的高位审视人生,写出了如下绝妙的总结:蜈蚣虽有上百只足,却不如蛇爬得快;雄鸡的翅膀虽很大,却不能像鸟一样飞行;马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没人驾驭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人有远大的理想,缺乏机遇就不能实现。
汉将李广虽有射虎中石的威名,却终身都未获封侯;冯唐虽有治国的才能,却一生怀才不遇;韩信时运不济时,连饭都吃不上,运气一来就成为一代大将军,而运气衰败之后,又死于阴谋诡计。
有人先富后穷,也有人先穷而后富。
貌美的女子经常嫁给蠢笨的丈夫,俊秀的青年也经常娶到丑陋的媳妇;蛟龙没有机遇的时候,只能藏身于鱼鳖之间;君子没有机会时,只能屈从于人。
吕蒙正也这样反思了自己的命运:以前我在洛阳,白天到寺庙里吃斋饭,晚上住在寒冷的窑洞里,大家都说我卑贱,是我没有机遇啊。
现在我入朝为官,官职做到最高层,地位达到三公,只在皇帝一人之下。别人都说我能力强,其实只不过是我的时运到了而已。
吕蒙正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既然,按照规律办事可以成功,那么,这世间最大的规律是什么呢?
比如,中国社会有一种天然的调节功能,它不断地让社会洗牌,不断地让富人变穷,让穷人变富,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意思。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否极泰来。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绝对公平的,只是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一样而已。
规律就是这样反复无情。在这一过程中,那些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往往都是恰到好处地掌握了规律拐点的人。他们在事物即将发生反转的那一刻选择收手,从而使自己人生的最高点永远都处于一种“似到未到”的状态,这才是一种大智慧。
比如范雎当退则退,曾国藩适可而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实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是时代的成功,或是时代助推的结果。没有个人的成功,只有时代的成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然而,有很多富人总以为自己成功了就是大功告成了,他们开始高枕无忧、不思进取,越来越贪婪,不懂感恩时代,不懂得及时反哺社会,等待他们的很可能是灾难。
其实中国才是一个最公平的社会,因为有这样一只无形的手在调节社会的公平。
最大的规律是人心。虽然大众的品位也许不高,但大众在大是大非面前从来不会犯错。
诚然,大众总有不理性和不成熟的一面,甚至爱看热闹,爱起哄。但不可否认的是,芸芸众生总能酝酿出一股股正气,在大众口碑折射出的一股股精神思潮里,永远都蕴含着邪不胜正的理念,这一点从未出过错。
很多故事的结尾总是为富不仁的富人被查处,正直善良的草根可以逆袭成功,这才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操控着社会前进。
最后做个总结,人的成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我认为都是修出来的。一个人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不断加强自己的人品修养。
就像《命运赋》里的一段话:“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分;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意思是:时运不好的时候,只要踏实努力就好了;不卑不亢,总有一天会有所成就;心中坦荡的人,即便贫穷也会有浩然正气;一时得志的小人,永远摆脱不了猥琐的形态。
世界变幻莫测,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到小我,懂得感恩,辛勤耕耘,扎扎实实地去创造。
未来的时代,只埋头拼命已经越来越没有用了,“广结善缘”比“埋头苦干”重要,“心态端正”比“顽强奋斗”重要。
四大天规
一、一个人的名声不能大于才华
一个人的名声,千万不可大于自己的实力。一旦你的名声大于实力,就是名不副实,就是欺世盗名,就会有灾难。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追求名声和影响力,因为有了名声好办事,还会被大家推崇。但是,当一个人的才华配不上自己名声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在享受和利用超出自己学识之外的资源。这就是在透支自己的积累。当一个人的积累透支完毕,灾难自然就来了。
所以,当我们的名声不断提升时,我们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并且提醒自己:实力提升的速度,要超过名声提升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走向更大的成功。
二、一个人的财富不能大于功德
一个人的财富,千万不可大于自己的功德。一旦你拥有的财富大于自己的功德,就是在投机取巧,就是不劳而获,投机取巧必招灾。
中国人自古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能拥有的财富,都是靠我们创造的价值转化出来的。然而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本末倒置,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当一个人的功德配不上自己的财富时,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所谓厚德载物,唯有厚德才能配得上厚财。
三、一个人的地位不能大于贡献
一个人的地位,千万不能大于自己的贡献。一旦你的地位很高,贡献却无法与之相匹配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周围人的不服、妒忌,甚至算计。
在任何一个场合,被捧得很高的人,必须是对这个场合有巨大贡献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服众,才能得到众人的拥护,才能在位子上坐得安稳。
然而很多人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他们同流合污,蝇营狗苟,却从不思考自己的贡献够不够。这种人即便可以一时得逞,也总有一天被扯下来。
四、一个人的职位不能大于能力
一个人的职位,千万不能大于自己的能力。一旦你的职位过高,而能力还不够的时候,意味着你在行使能力之外的权力,那必然会给自己的坍塌埋下伏笔。
很多人都追求位高权重,却不善于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们千万不要试图驾驭超过自己能力之外的事。这时,你的每一个行为和指令都是有偏差的,偏差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把自己给埋了。
一眼看穿本质
《教父》里有句话影响了很多人:“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交、恋爱,还是创业、投资,谁能一眼看穿全局,谁就能主导全局。
首先,什么是一眼看穿本质的能力?
举个例子: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翔的梦想,在飞机发明之前,无数人都尝试过飞翔,但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呢?
因为在当时的很多人看来,人要想飞起来必须得有翅膀,这是因为那些会飞的动物基本都有翅膀,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飞翔的本质是“有翅膀”。
于是,很多人就模仿翅膀的模样,给自己装上翅膀,然后从高处往下飞,显然从来没有成功过。
直到有一天,有的人发现了“翱翔”的本质根本不是有翅膀,而是利用翅膀去借助气流的力量。
后来人们发明了飞机,飞机的飞行原理是:物体在快速前行的时候,流体的流速越大,其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其压强越大。
飞机机翼的形状,可以使通过它机翼下方的流速低于上方的流速,从而产生了机翼上、下方的压强差(即下方的压强大于上方的压强),因此就有了一个升力。
这就是本质,当人类真正看穿飞行的本质的时候,才能真正地飞起来。
因此,任何事物都有表象和本质之分,大部分人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只有看透事物的本质,才能彻底掌控整个事物。
世界上真正的高人,都有一眼看穿本质的能力。
如何训练这种能力呢?
第一个关键问题:你要善于找到某一领域的节律。
首先,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有节律的。所谓节律,就是节点和规律。
你要善于找到事物的节点和规律。踏准节点,把握规律,是一项很重要的本领。
那些掌握某一个领域节律的人,都是非凡之人。
声音有节律,掌握声音节律的人是歌手、钢琴家等;
色彩有节律,掌握色彩节律的人是画家、设计师等;
文字有节律,掌握文字节律的人是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等;
运动有节律,掌握运动节律的人是足球明星、游泳冠军等;
生命有节律,掌握生命节律的人是养生名家、名医等;
社会有节律,掌握社会节律的人是经济学家、哲学家等;
人性有节律,掌握人性节律的人是政治家、管理者等;
商业有节律,掌握商业节律的人是投资家、企业家等。
如何找到事物的节律呢?
有一个很管用的办法,就是你找到这个领域最经典的100个成功案例,反复探索和钻研,不断总结其中的共性和特性,就能悟出其中的节律。
比如,你是创业者,你可以找最经典的100个创业成功的案例,反复对比他们的过程,看看有哪些共性。
比如,你是一个写歌的人,你可以找出最经典的100首经典音乐,反复去听,看看它们的音律究竟有没有相通的地方。
你要进行大量的对比,因为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当你感知到这些案例的共性和个性的时候,规律和本质往往就自己显现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记住了,必须是经典作品,因为经典的东西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越经典越接近本质和规律。
第二个关键问题:你要找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共同规律。
当你不断地发现一个个领域的规律时,渐渐地,你会拥有一种本领:那就是当你精通某一个领域的规律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理解其他领域的规律。
那么,恭喜你,你正在接近世界的本质、真相。
此刻,你应该不断锻炼“化繁为简”的能力,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善于拨开外表繁乱的东西,直探它的本质。
解决了问题的本质,就解决了事情的主要矛盾。
然后,你会发现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很多事,看似千差万别,碎片般凌乱,但总是有很多相通之处。
的确,很多复杂的事情,本质都是简单的,且相通的。
很多事,其实都是一件事。由一滴水而看到整个大海,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境界高的人总是一通百通。“化繁为简”也是很重要的能力,它能让我们更好地归纳和总结。这个习惯经常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第三个关键问题:你要从万变中找不变。
当你能将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悉数了然于心的时候,你看到的不再是千变万化,你看到的都是不变。
比如,无论商业模式多么千变万化,但人性是不变的,商业模式都是围绕不变的人性展开的。
万变不离其宗。别人关注变化,你只关注不变。
无论事物怎么变化,你总能看到其中不变的东西。
此刻,你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不过最后,我仍然忍不住想提醒一下你:人生最难得的,不是你翻山越岭之后看到了真正的风景。人生最难得的,是当你一览众山小之后,还能守住那颗初心。
正确看待才华
木心说:“过多的才华是一种病,害死很多人。”
我生平见过无数有才华或者有理想的人,他们无一不活得很痛苦。
他们不愿向世俗妥协,不愿苟且偷生,却又被夹在世俗和理想之间,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其实在这个时代,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想生活得很好,真的很容易,那就是向世俗妥协,承认自己就是一个俗人,做一个俗不可耐的人,自己的才华也可以统统兑现。
但问题的关键是,很多有才华和情怀的人,极少有愿意向世俗低头的。他们根本不愿意去讨好那些不懂他们的人。
他们不愿意过普通人习以为常的生活,他们高傲又清高,总是力图改变环境,甚至改变世界,就是不愿意附和现状。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绝大部分人的痛苦,都来自身边的人对自己的不理解,总以为自己才高八斗、曲高和寡,所以孤独。
事实上,这往往是人性使然,因为人性有一种基本属性,那就是对自己的认同感,以及对外界的排斥感:每当遇到不合自己逻辑的人或者事,大脑就会搜集一切线索去证明他们是错的,只有自己才是最正确的,这就是人类的傲慢与偏见。
所以,很多人总以为活在自己的才华里,实际上他们都是活在自己的偏见里。这就是人生最大的真相。
很多人太容易把自己当回事了,甚至越有才华的人,越容易把自己当回事。他们总以为天生我材必有用,总是太顾及自己的感受,殊不知才华也是一个人最大的枷锁。
一个人可以有才华,但如果一个人自认为自己很有才华,或者张嘴就谈才华,都不是真正的有才华,因为半瓶水晃荡,一瓶水不响。
如果说平庸的人败在“懒”上,那么有才华的人易败在一个“傲”字上。大家观察下身边的人,是不是会发现,稍微有一点才华的人,就容易恃才傲物,自以为是,不近人情,远离众人。
所谓“下下人有上上智”,要使自己有“上上智”,往往得从“下下人”做起。然而,一个自认为“很有才华”的人是不可能做“下下人”的,他们誓死也不愿和众人为伍。
其实,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是可以随时做到“上下兼容”和“左右调和”的。所谓“上下兼容”,指的是对高低层次的人的包容性,他可以随时和各个层次的人同频。“左右调和”指的是在对和错之间找到最合适的点,往往是灰度的,这是对度的最精准的把握。也就是说真正的才华是没有高低与对错的。
但是,一个人要想真正抵达这种智慧的境界,就必须能随时放弃或压低自己的很多东西,包括与生俱来的很多偏见,以及天生的悟性和能力。
“天生丽质难自弃”,要让一个有才华的人放下自己的才华,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有才华的人,就像天生背负了一个枷锁。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必把自己太当回事,因为人类本身真的很渺小。天使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鸟儿虽小,玩转的却是整个天空。能把自己看轻看清看透,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人一生有三次成长。
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想想我们刚懂事的时候,是不是有这样的心态,总会把自己想象成世界的中心,自以为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别人都是围绕我们转的?
第二次是发现自己不能改变世界。
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发现自己不仅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且自己根本没办法改变世界。于是我们开始向世俗妥协,甚至认为世道不公。
第三次是认清现实后依然热爱世界。
当我们彻底成熟以后,不仅不会再埋怨,反而开始接纳这个世界,发现这个世界的可爱之处,于是我们开始快乐地生活。人生最难实现的就是这个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