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书名:好想送给妈妈的亲子心理学 作者:(韩)尹宇相 & 王世琛 & 金炫美 本章字数:21518 下载APP
妈妈的潜意识
在妈妈的潜意识中,藏着两个“密码”。
之所以称为“密码”,是因为它们很重要,却藏得很深,很难被察觉。
寻找教养子女的“密码”
对待孩子的两种心态
我曾以“妈妈心理学”为主题在各地开设课程。每次课程开始时,我会先问一个问题:“大家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对于这个问题,妈妈们的回答如下:
聪明的孩子
自信、大方的孩子
机灵的孩子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
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
不会因失败而一蹶不振的孩子具有挑战精神的孩子
保持积极心态的孩子
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梦想的孩子
性格开朗的孩子
充满自信的孩子
正直的孩子
懂得享受生活的孩子
长大后能自食其力的孩子有创造力的孩子
情感丰富的孩子
拥有自由灵魂的孩子
不会被欺负的孩子
能和他人和睦共处的孩子
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孩子
每天都能感受到幸福的孩子
平凡的孩子
以上便是妈妈们的期许。如果孩子们都能按照这样的期许长大,该有多好。用一句话总结妈妈们的期许,就是孩子拥有成熟人格、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对于孩子的未来,妈妈们真正期望的并不是体面的工作或殷实的生活,而是孩子能够健全地享受自己的人生。这是韩国大多数父母的教养理念。不会有妈妈认为“性格糟糕又如何,学习好就行”“只要能出人头地,踩着别人往上爬也可以”“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能赚大钱,功成名就就好”。
奇怪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妈妈们往往会违背这种教养理念,总是焦虑、不满、急躁。她们会毫不留情地让孩子加入竞争行列;心里想要“幸福的孩子”,现实中却期待“优秀的孩子”;希望孩子早上睁开眼就能感受到幸福,自己却每天早上都对孩子唠叨个不停;希望孩子自信、大方,却总是打压孩子,让他们畏缩不前;希望孩子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却告诉孩子一定要选合适的人当朋友。父母明明有好的教养理念,为什么行动总是跟不上呢?
教养方式取决于妈妈的心态。只要拥有“希望孩子能好好成长”的心态就可以。用这种心态教养孩子,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但问题总是出在妈妈的心态上,因为妈妈的心态常常在潜意识中变“坏”。
现在,让我们通过潜意识的窗口,了解一下“妈妈的心态”。
妈妈的潜意识中藏着两个“密码”
在妈妈的潜意识中,藏着两个“密码”。之所以称为“密码”,是因为它们很重要,却藏得很深,很难被察觉。只有找到藏在潜意识中的“密码”,才能成为明智的妈妈。妈妈的心理课,正是关于如何找出“密码”并对其加以修正的课程。那么,这两个“密码”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妈妈的气味”和“妈妈的有色眼镜”。
妈妈的气味
吃完美味的炭烤猪排,身上会散发猪排的气味,即使喷了除味剂,猪排的气味也不易散去。从花店出来时,身上也会散发花香,虽然我们看不见气味,但它会附着在人身上,不会轻易散去。
妈妈也有独有的“气味”。在妈妈怀里长大的孩子,身上自然会染上妈妈的气味。但妈妈的气味与其他气味不一样,会伴随孩子一生。无论孩子走到哪里,都会散发妈妈的气味。正如你刚吃完猪排,别人根据气味就能马上知道你吃了什么,那些身上带着妈妈气味的孩子,也很容易被人察觉。
别误会,这里提到的妈妈的气味,并不是指妈妈实际的体味,也不是指妈妈每天要在孩子身边陪伴几小时、要亲自照顾孩子从而建立依恋关系这种程度的“气味”。本书提到的妈妈的气味,与妈妈实际的体味以及和妈妈接触时嗅到的气味毫无关联,这里指的是“妈妈的心态”。
如果妈妈以爱护的心态看待孩子,孩子就会散发被爱护的气味。无论走到哪里,孩子都会散发这种被爱护的气味,其他人也会自然地想要爱护这个孩子。如果妈妈觉得孩子没出息,孩子就会染上没出息的气味,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散发没出息的气味,其他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认为这个孩子没出息。这就是妈妈的气味,不是肉体的气味,而是心态的气味。
有莫名让人喜欢的孩子,也有莫名令人讨厌的孩子,这都和妈妈的气味有关。莫名让人喜欢的孩子,多半从小就被父母及亲人喜爱,总是散发被喜爱的气味,其他人也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喜爱这个孩子。而那些莫名令人讨厌的孩子,散发着父母传递给孩子的“讨厌的气味”。这是一种吸引法则。被父母疼爱的孩子容易被其他人喜爱,被父母讨厌的孩子则容易被其他人讨厌。
在某次以自我成长为目的的团体心理咨询活动中,发生过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团体心理咨询是参与者通过坦诚地交流彼此的问题,进而深入了解自己的活动。那次共有八名参与者参加,一起进行了三天两夜的交流活动。下面我想讲述其中一位参与者的故事。
这位参与者是一位30多岁的未婚小学女老师,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很不错,看上去很开朗。第一天,大家抱着对她的好印象,与她相谈甚欢。但从第二天开始,我发现大家对待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每次她发言时,总会有三四个人和她唱反调,说出诸如“你的话很难让人相信”“你好像是我行我素的人”“你好像有点儿幼稚”等言论。有些参与者还指责她不成熟、听别人说话时不认真。虽然团体心理咨询的原则是坦率表达,但我觉得其他人对待她的态度似乎有些过分。她的情绪也有些激动,反驳道:“真不知道我到底有什么问题,你们非得这么针对我!”但她越这样,大家越觉得她不接受建议,对待她的态度越强硬。
然而,时间一长,我也想对她提一些意见,因为我总觉得她的语气、行为让人很不高兴。奇怪的是,她并没有说过不合时宜的话,也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为什么会让我有这样的想法?没过多久,我便找到了原因。
这种现象是由她营造的氛围引起的。她自己营造了一种让别人看不顺眼,想批评她几句的氛围,别人只是就这种氛围给出了回应。我提议深入探讨她的问题,大家纷纷表示同意。于是,我将某一天晚上的时间都分配给那位小学老师。那天晚上,她说了很多话,也哭了很多次。
“刚来到这个集体时,因为能和大家坦诚地交流,我很开心。但从今天下午开始,我很疲惫、很难过,考虑要不要直接回家。每次我说话时,总有人反驳,把我当成小孩子,给我忠告。我并没有做错什么啊……我之所以来参加团体心理咨询,也是因为工作不顺利。不知为何,有些家长公然指责我没有当老师的资质。我以为可能是因为我是年轻的女老师,但相较于其他女老师,家长们对我的态度更差。在之前工作的学校里也是这样。我想:‘是因为我有什么问题吗?’我苦恼了很久,于是来到了这里。但今天大家对我提意见时,感觉和被家长们指责差不多。我真的好累。”
等她说完之后,我向她询问关于她母亲的事。
“妈妈人很好,独立又有能力,一直都在工作,也全心全意地照顾我。多亏了妈妈,我才能成为老师。我在录用考试中两次落榜,想要放弃时,是妈妈给了我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我又问她:“妈妈觉得你怎么样?”
她回答道:“妈妈对我不太满意,总是过于担心我。我已经30多岁了,她还是会每天打电话吩咐我做这个做那个,问我为什么没做某件事,事事都要追根究底地干涉,总让我想发脾气。她总是把我当成小孩子。来参加团体心理咨询时,我说了知道怎么走,她非要我告诉她该怎么走。告诉她之后,她却叹了口气,说另一条路线更快。妈妈好像总是对我做的事不满意,从小就是这样。下班回家后,她会问我有没有做某些事。就算我做了,妈妈也会指责我做得不够好,直接无视我付出的努力,亲自再做一遍……”
原来问题在于她的妈妈。她的妈妈一直对她不满意,总觉得她什么都做不好,看不顺眼,于是一直唠叨着教她应该怎么做。她觉得很委屈,消极地反抗,说自己会看着办。但她的妈妈觉得女儿很敷衍,于是更加严厉地责备她。母女关系以这种模式不断恶性循环。妈妈散发着看不顺眼的气味,于是她也散发着让人看不顺眼的气味;妈妈认为她很敷衍,于是她散发着敷衍的气味。
这种母女关系在团体心理咨询中重现了。那些学生家长也一样,因为莫名看她不顺眼,所以才会说出“是不是该做这件事”等话语,对她进行干涉。当她说自己会看着办时,家长们便认为她很敷衍,认为她有问题。
我向她说明了这一有关潜意识的心理分析。听完后,她哭了起来。哭了半天,她说:“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别人唯独爱挑我的毛病。这种情况不止一两次,在之前工作的学校里,教导主任指派我做事,明明我很努力,他却非要找碴儿,唠叨个不停……我终于知道那些家长为什么针对我了,以前无法理解的种种问题,现在终于找到了答案。”
妈妈的气味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妈妈的气味就是妈妈的心态。人们在看待一个孩子时,会不由自主地嗅到孩子妈妈的气味,按照孩子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这个孩子。请你闻一闻身为妈妈的自己散发的气味吧!面对你的孩子,你散发着什么样的气味?宠爱的气味?讨厌的气味?不满意的气味?喜悦的气味?不耐烦的气味?
接着,来了解一下第二个“密码”。
妈妈的有色眼镜
世界上戴着有色眼镜的妈妈不在少数。如果妈妈戴着黑色的眼镜,会将白色的孩子看成黑色的孩子。为了洗去孩子身上的黑色,妈妈每天用毛巾拼命搓洗,惹得孩子哭闹不止:“妈妈!我是白色的!不用洗!”妈妈却不予理会,因为妈妈眼里的孩子就是黑色的。想方设法洗去孩子身上的黑色,只会伤害孩子白色的皮肤。
妈妈尽全力为孩子付出,到头来却发现孩子“生病”了,可能就是因为妈妈戴着有色眼镜。妈妈的有色眼镜也是区分明智妈妈和愚昧妈妈的标准。如果将白色的孩子看成黑色的,妈妈的用心反而会成为伤害孩子的“毒药”。妈妈必须以孩子原本的模样来看待孩子。
妈妈的有色眼镜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妈妈看待孩子的方式”以及“妈妈看待孩子的心态”。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妈妈的有色眼镜由生活经验、性格以及价值观混合而成。
下面是某妈妈论坛中的一篇文章,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具体了解妈妈的有色眼镜。
一周前,大儿子开始上幼儿园。开学典礼结束后,和儿子一起出来的时候,遇见了他的一个朋友。那个孩子热情地跟我儿子打招呼,我儿子却躲到我身后。我很吃惊,也很担心,因为我就是一个很内向、不太擅长社交的人,孩子怎么和我一样?出于担心,我还申请和班主任面谈,请老师帮帮他,让他平时多和其他孩子接触。最近,我也开始训练孩子,让他在我面前练习主动打招呼、自我介绍。但他很抗拒,生气地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些。我也很生气,大声吼他:“你要主动和朋友打招呼,不然你会被孤立!”送他去上演讲培训班会不会有所帮助呢?如果大家有改变男孩性格的好方法,一定要告诉我,我真的很着急。
乍一看,这只是一般妈妈的普通烦恼。但是,这种普通的烦恼中隐藏着妈妈的有色眼镜。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孩子的朋友主动跟孩子打招呼,孩子害羞地躲到妈妈身后,这是世界上每天都会发生数百万、数千万次的事。这种常见的事,却让这位妈妈吃惊、担心。在妈妈眼中,自己的儿子是个交际能力不足、畏缩、扭捏的孩子。孩子身上背负着妈妈的焦虑,被迫接受社交训练。
这位妈妈戴着“我就是因为太内向,所以不擅长人际交往,这种性格很不好”的有色眼镜看待孩子,想着“我的孩子性格内向,该怎么办”。这位妈妈将性格内向的孩子看成有问题的孩子,努力想让孩子改变内向的性格,于是带着孩子到处练习,推着孩子上前。孩子不配合,妈妈就担心、焦虑。这样一来,孩子因为被迫做不愿意做的事而痛苦,又因为做不到而更加畏缩,看到妈妈的脸色还会心生歉意。这位妈妈全然不知问题在于她戴着有色眼镜,将性格内向的孩子看成有问题的孩子,可能还会反驳:“就是因为孩子胆小才说他内向,难道要我放任不管吗?”这类妈妈属于危险型妈妈,很容易倾其所有为孩子付出,看到孩子“生病”才追悔莫及。
“妈妈的气味”和“妈妈的有色眼镜”是搭档,两者会协作。如果妈妈因为戴着“孩子性格内向就是有问题”的有色眼镜而焦虑、担忧,孩子就会散发内向的气味以及焦虑、担忧的气味。虽然妈妈努力想消除孩子的内向气味,结果却造成反作用,不仅没有除掉,反而让孩子散发更强烈的内向气味,还会让孩子染上焦虑、担忧的气味。
这与“不要想大象”的做法相同,越努力不去想大象,越无法摆脱有关大象的想法。妈妈戴着“性格内向”的有色眼镜,就会困在“怎样才能改变孩子内向的性格”的框架中,孩子也会一直被视为性格内向的孩子。
孩子能够察觉妈妈的想法:“妈妈为什么送我去上演讲培训班?为什么教我和朋友打招呼?”但是,这样做就能让孩子下定决心改变性格,立志变得自信大方吗?并不会。一般15岁以上的孩子才会认为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年纪较小的孩子只会想“妈妈为什么会这样?我有什么问题吗?我不能让妈妈担心”,然后照着妈妈说的去做。被妈妈焦虑、担忧的眼神注视着,孩子无法变得自信,只会困在“内向”的框架中。
“妈妈的气味”和“妈妈的有色眼镜”这两大“密码”,对教养子女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妈妈戴着能看到孩子原本模样的“眼镜”,散发爱孩子的气味,那么孩子一定会很幸福。即便妈妈不富有、学历不高、性格暴躁,孩子大体上也能过得很好。因为这些孩子沐浴在爱意中,并且以原本的样貌得到认可,他们的生命力会更强,也会更自信。然而,让妈妈们戴上清晰的“眼镜”、散发爱孩子的气味并不容易,因为妈妈的气味和有色眼镜大多藏在潜意识中。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妈妈的潜意识这一领域。
观察妈妈的潜意识
妈妈未察觉的想法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之父,他用科学理论解释人类的潜意识,在精神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人们对“人类”的理解得到了革命性拓展。人们得以了解某种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理解心理疾病患者出现某些症状的原因。弗洛伊德将藏在黑暗中的人类“潜意识”带到了光明中。
在我们的心理世界中,有一种我们未察觉的意识——潜意识。简单来说,潜意识就是“自己未察觉的想法”,正是这种自己未察觉的想法支配着我们。我们的想法和由我们的意志决定的行为,其实都是由我们未察觉的潜意识指使的。结交朋友、选择职业、步入婚姻,都是潜意识支配的结果。
即便不了解潜意识,也能过得很好。但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潜意识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妈妈教养子女也会受到潜意识的支配。妈妈苦恼该制订怎样的教养计划时,其实是按照自己未察觉的潜意识来教养孩子。很多女儿下定决心“绝对不会像妈妈那样做”,行为举止却和自己的妈妈十分相似;下定决心“不会嫁给爸爸那样的男人”,最终却选择了和爸爸相似的伴侣。努力不想那样做,却很难如愿,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其实,这都是因为潜意识。因此,至少要好好了解自己的潜意识。而要想了解自己的潜意识,就要先了解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将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将这个理论比作冰山,更容易理解。
如果将人的心理世界看作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就是“意识”,能够看到、感知到;藏在水面下的是“前意识”,是站在冰山上往水里看时能依稀看到的部分;“潜意识”则位于深不见底的水中,无论怎么看都无法看清。
我们来更详细地了解一下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当下的认知”。现在正在看书,所以意识到书。试着将目光从书本上移开,环顾周围,现在在哪里?能看到什么?当下将精神聚焦到某处的状态便是意识。“意识到”是指“当下看到、感知到”。
前意识是什么?为了说明前意识,我先问一个问题:“昨晚吃了什么?”认真思考昨晚吃了什么,是不是就能想起昨天的晚餐?这就是前意识。在翻阅这本书的当下,并没有回想昨天的晚餐,也就是说,阅读本书时,昨天的晚餐并不在意识中,但可以通过仔细思考回想起来。“虽然当下没有意识到,但只要努力回忆,就能浮现在意识中”的部分就是前意识。
而潜意识就是怎么努力都想不起来、无法成为意识的部分。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潜意识,我再问一个问题:“你能想起你出生时的样子吗?”
“……”
想必大家都不会认真回想,因为根本不可能想起来。想不起来的这些就是潜意识。
我再为大家进一步解释前意识和潜意识。有时,我们会突然想不起某个演员的名字。你能立刻说出电影《碟中谍》的主演叫什么吗?可能知道长相,名字却在脑海中模糊不清,怎么都想不起来。这就是一种潜意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变为浮现在脑海中的意识。但在某个瞬间,你可能会突然想起:“啊!是汤姆·克鲁斯!”这说明演员的名字位于前意识和潜意识的交界处。
潜意识不仅意味着记忆,还包括一些不能表露的情感和想法。
构成我们心理世界的不仅有意识,还有前意识和潜意识。重点在于,被视为心理世界整体的“意识”只是冰山一角。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比起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部分更庞大。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是按照自己的意识生活,其实只有极少的时候是如此,更多时候是被前意识和潜意识牵着走。
这就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我们无法通过努力察觉潜意识,即使接受近三年的精神分析治疗,也只能了解自己的部分潜意识。而前意识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来察觉,不需要他人的帮助。
“妈妈心理学”其实就是“察觉自我前意识”的课程。察觉前意识,意味着洞察自己的内心,并且自我反省。明智的妈妈必须练习察觉自己的前意识。与其判断孩子做得好不好,不如反省自己做得如何,了解自己当下如何看待孩子、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孩子。
在本书中,我不会刻意区分前意识和潜意识。我会将那些当下无法浮现在意识中的意识统称为“潜意识”或“潜在意识”。
了解完弗洛伊德有关潜意识的理论,可以思考一下:潜意识会如何影响妈妈的教养方式?下面分享一个我在执导心理剧时遇到的一位母亲的故事。
通过心理剧了解妈妈的心理
我是一名心理剧专家,执导心理剧已20多年,目前是韩国心理剧、社会剧学会的一名训练导演。心理剧是通过戏剧形式解决心理问题的治疗方法。最初引进韩国时,它被称作“精神治疗剧”,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误会它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因此开始采用更柔和的名字——“心理剧”。目前,心理剧疗法更多地被用于那些想了解自己心理的普通人身上。
亲子之间、家人之间出现矛盾,或者妈妈有心理问题时,我都极力推荐大家尝试心理剧疗法。仅靠一两次心理咨询很难解决这类问题,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但心理剧疗法只要进行一次就会颇有成效。许多人在面对“心理剧”这个陌生领域时会有些犹豫,但只要鼓起勇气尝试,或许可以改变一生。
为了便于理解,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心理剧疗法的流程。
出场人物
导演:引导心理剧进程的人。
主人公:为解决心理问题而登上舞台的人。
辅助人物:帮助主人公的辅助演员,扮演主人公的家人、朋友或其他配角。
方法
重演:通过再现过去的事,感受当时的情绪。
行为化:通过做一些过去未做过或现在想做的事,释放情绪。
角色交换:和对方交换角色,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例如,丈夫扮演妻子的角色,母亲扮演儿子的角色。
引导心理剧进程的人被称为导演,为解决心理问题而登上舞台的人是主人公。当主人公站在舞台上阐述自己的问题时,导演在观众的帮助下执导心理剧。帮助主人公的配角也叫辅助人物,主要扮演主人公的家人、朋友或其他配角。辅助人物的扮演者不是专业演员,而是从观众席中随机挑选的观众。传统的心理剧通常持续3小时左右。在这3小时中,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主人公在生活中有过的烦恼、矛盾和创伤,一一展现在舞台上。演员们在舞台上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大喊,得到新的领悟。心理剧最大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强大的效果。如果想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复杂的心理问题,不仅需要很长时间,效果也无法得到保证,而心理剧可以快刀斩乱麻。
20年来,我认识了近千名主人公,听过很多让我感叹“怎么会有这种人生”的故事,也遇到过很多寻求帮助的妈妈——伤害孩子的妈妈、心怀歉疚的妈妈、讨厌孩子的妈妈、偏心的妈妈……通过心理剧,我也看到了这些妈妈的孩子的人生。我会稍微改编几个故事,分享给大家。
几年前,我通过心理剧认识了一位妈妈,她的故事能很好地说明妈妈的潜意识是如何影响孩子的。这位妈妈是一位30岁出头、育有一个3岁儿子的小学老师。她的倾诉如下:“说来惭愧,我经常动手打我儿子。明明上一秒还宠着他,下一秒却性情大变,开始发脾气。我打他的力道很重,简直就是暴打。打完孩子后,我总会流下悔恨的泪水,决心不再打他。但孩子只要犯错,我就会忍不住动手。我觉得自己好像疯了。”
这位主人公的问题是,经常出现讨厌孩子的念头,甚至对孩子动手。3岁的孩子能犯什么样的大错,竟会招致这样的暴打?主人公觉得自己很可怕,没资格当妈妈。这种想法让她很痛苦,甚至考虑过离婚,认为自己离开才是对孩子好。在这样的状态下,她登上了心理剧的舞台。
首先,我让她重现最近一次动手打孩子的情景,以便了解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动手打孩子。主人公表演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孩子玩完玩具后,没收拾好就去做别的事,看着凌乱的玩具,主人公火冒三丈,朝孩子的后背打去;另一个场景是孩子将饼干渣儿掉得满地都是,主人公十分生气,毫不留情地打了孩子一巴掌。虽说是重演,但主人公打孩子的样子就像在打仇人。
接着,我让主人公表演更多细节,发现这两个场景都和孩子的奶奶即主人公的婆婆有关。第一个场景发生在婆婆陪孩子玩玩具之后,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婆婆买来饼干跟孩子一起吃完之后。
我不禁好奇:这个现象是否和婆婆有关?看来有必要探讨主人公和婆婆的关系。于是,我让配角重现了婆婆带着孙子开心玩耍的场景,并且询问主人公看完的感受。她说:“很讨厌!看都不想看!”看来答案呼之欲出。我让她更深入地体会这种感觉,她神情冷淡地说:“我很生气!”
我让观看这个场景的主人公将想做的举动“行为化”。她对“儿子”说:“不要和奶奶玩!”并且试图将“儿子”和“奶奶”分开。为了让场景更加戏剧化,我让“奶奶”紧紧地抱住“孙子”。结果主人公更加生气,拼命想将两人分开,大声吼道:“消失!给我消失!”
原因正是主人公的婆婆。只要婆婆来过家里,主人公就会变本加厉地打孩子。她尤其厌恶婆婆搂着孩子时欢喜的模样。其实,背后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主人公的丈夫有三个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两个人恋爱五年多,男方的母亲却始终反对这门婚事。当时,男方已经考上了公务员,而主人公还在准备公职考试,前途未卜。男方的母亲直截了当地对她说:“考不上公职,就不能嫁给我儿子!”没想到,在此期间,主人公意外怀孕了,她与男方都很开心,觉得这是上天的祝福,于是决定结婚。男方的母亲却执意反对,说出狠话:“考不上就别想结婚!”甚至让主人公拿掉孩子。在这种精神压力下,主人公不幸流产,为此非常伤心。一年后,主人公通过了公职考试,成为一名老师,也顺利与男方结婚并生下一个儿子。由于是三代单传,婆婆格外疼爱孙子。但是,身为妈妈的主人公变得很奇怪,开始因为小事动手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可以从两个心理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主人公对婆婆的愤怒情绪。因为婆婆是让第一个孩子流产的罪魁祸首,所以主人公的潜意识中隐藏着愤怒的情绪,看不惯婆婆宠爱孙子的样子。而这种对婆婆的厌恶只能深藏于主人公的潜意识中。奶奶疼爱孙子是理所当然的事,讨厌这种疼爱的儿媳妇反倒显得有问题。她表面上若无其事地看着婆婆疼爱孩子,潜意识中却极度愤怒。她的潜意识在向婆婆大吼:“你杀了我的第一个孩子,现在反倒疼爱我儿子?”甚至想用更恶毒的话骂婆婆,但知道不能那样做,只能将这些愤怒的情绪隐藏在潜意识中,然后转嫁到孩子身上。怨恨一个人却无法对其进行惩罚时,便想毁掉那个人最珍视的人或物。主人公不可能对婆婆施暴,只能对婆婆喜爱的人——自己的孩子——施暴。
另一种心理是主人公作为母亲的愧疚感。由于对未出生的孩子心怀愧疚,导致她无法全心全意地疼爱已出生的孩子。越疼爱现在的孩子,潜意识中对未出生的孩子越愧疚,甚至将对现在的孩子的讨厌视为对未出生的孩子的爱和获得原谅的方式,其中也包括没能好好保护那个孩子的自责。这种自责会转变为自虐。自虐是一种自我折磨的行为,其中一种方式就是破坏自己心爱的东西,因此,主人公一直对自己心爱的孩子施暴。
主人公潜意识中对婆婆的愤怒、对没能出生的孩子的愧疚以及没能保护好那个孩子的自责,全部转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懵懂的3岁孩子就这样成为“替罪羔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是让主人公发泄自己潜意识中的情绪。首先要发泄对婆婆的愤怒。我让主人公对扮演婆婆的演员说出所有想说的话,尽情地将内心的委屈和愤怒表达出来,还让她用报纸做的棍子狠狠地打代表婆婆的椅子。
在心理剧中,允许主人公采取怒骂、殴打的行为。只有通过这种强烈的情感宣泄,潜意识中的情绪才能得到发泄。主人公发泄完对婆婆的愤怒后,我又让她和那个没能出生的孩子对话。“孩子,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主人公释放了自己深深的愧疚感。随后,我让她面对未能保护好孩子的自己,并且给予惩罚。“你这个连孩子都保护不了的人!”她边说边打自己。最后,我让她面对被妈妈讨厌、虐待的懵懂的孩子。
主人公终于走出了婆婆和未能出生的孩子带来的阴影,见到了孩子原本的模样。她抱着“孩子”,哭得很厉害:“对不起,对不起,我的儿子……妈妈对不起你……”她的眼泪发自内心,不断地涌出来。恢复平静后,她拥抱了“孩子”,心理剧也随之谢幕。
大约一个月后,主人公打来电话,告诉我她对孩子动手的行为神奇地停止了,现在她可以微笑着看婆婆疼爱孩子的场面。虽然孩子不听话时,她还是会训斥几句,但训斥的程度和一般妈妈差不多。她还说,自己的内心平静了许多。现在,这位主人公又生了一个女儿,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场心理剧揭示了潜意识的运作方式。孩子出生时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按照他们原本的模样、被赋予的本能做出各种行为,妈妈却在潜意识中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
这位主人公的问题缘于一种深层次的潜意识。通常情况下,妈妈们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不必了解这种深层次的潜意识。如果像这位主人公一样,和孩子的关系十分不好,问题才有可能是由深层次的潜意识导致的。大部分情况下,这类问题在前意识层面就能解决。也就是说,妈妈们只要善于自省,就能解决问题。
仔细观察自己对孩子所做的行为,观察自己看待孩子的心态就足够了。了解潜意识始于“自省”,懂得自省的妈妈是明智的妈妈。
如何自省?最好的方法就是省视自己是否在孩子身上进行了“投射”。
投射:妈妈心理学的核心
如果让我在心理学领域选出一个最重要的词语,我会选择“投射”。可以说,心理学始于投射,终于投射。“投”指投掷,“射”指发射,投射即投掷与发射,是一种“将自己的想法、情绪、问题抛给别人”的作用力,是一种“不是我的错,是你的问题”的防御机制。
例如,读初三的儿子告诉妈妈明天是期末考试的日子,让妈妈5点叫醒他,他好多复习一会儿。孩子主动说要学习,哪位妈妈会不愿意叫醒孩子?第二天早上,妈妈准时去叫他,却怎么都叫不醒。最终,孩子起晚了,开始发脾气。下午回到家,他还抱怨:“都怪妈妈没叫醒我,让我考砸了。”明明是自己起不来,却将考不好的责任推到妈妈身上,这就是投射。将自己的问题“抛”给妈妈,认为自己没做错,这是最低级别的投射。
投射有等级之分,最低级别的投射是“找借口”。用“不是我的错,都怪你!”的借口,将错误推到别人身上,任何人都能轻易地看穿这种投射。
接下来是不易识别的高级别投射。一位丈夫怀疑自己的妻子出轨,不但用怀疑的目光看待妻子,还总是盘问妻子。妻子则指责丈夫不信任自己。其实,分析这位丈夫的心理,就能看出有出轨欲望的正是他自己。他将这种潜意识中的欲望投射到妻子身上,声称“想出轨的不是我,是我妻子”。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并不是说疑心重的人都是这样。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不喜欢某个人,就觉得对方也不喜欢自己。这是将讨厌对方的心态投射出去,转变为对方讨厌自己的情形,认为“不是我不喜欢你,是你不喜欢我”。
最后,来看看最高级别的投射——投射行为成为日常,根本无法分辨是不是投射。请问,你最喜欢哪位演员?我们医院里有名护士是某演员的忠实影迷,痴迷于他那忧郁的眼神。另一位护士却觉得这位演员不怎么样,单纯地不喜欢他的表情。不同的人对同一名演员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正是因为投射。
喜好也是一种投射。有一位身材比较丰满的女孩,有些男孩觉得她很可爱,很喜欢,有些男孩却不喜欢她这种身材。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妈妈的身材比较丰满,儿子很可能也会喜欢丰满的女孩,因为他会将妈妈的美好形象投射到与妈妈身材相似的女孩身上。儿子不由自主地喜欢丰满的女孩,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女孩和妈妈很相似。我们之所以喜欢或不喜欢某一类型的人,是因为在潜意识中戴上了由人生经验创造的有色眼镜。前文中提到的“妈妈的有色眼镜”也是一种投射。
在英语中,投射写作“projection”,这个单词与投影仪(projector)有关。影像通过投影仪投射到白色屏幕上,影像的源头是投影仪里的底片。底片是红色的,投在屏幕上的就是红色的;底片是蓝色的,投在屏幕上的就是蓝色的。
我们的心理世界与投影仪很像。人的脑海中有原版“底片”,如果“底片”是红色的,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呈现出红色;如果“底片”是蓝色的,我们眼中的世界也会呈现出蓝色。也就是说,我们的脑海中有一副有色眼镜。如果这副眼镜架在鼻梁上,很快就能感受到,但正因为它藏在脑海中,才会难以察觉。
投射是妈妈心理学的核心,你此刻对孩子的所有看法可能都是投射。
小贴士 了解自己的内心:“作为观察者的我”
如何成为一个明智的妈妈?只要仔细观察自己就可以。精神分析领域十分强调“作为观察者的我”这一概念。因为只有“作为观察者的我”存在,人才能自省、自我成长。
我们试试吧!合上这本书,将所有的思绪从书中转移到自己身上,用心感受自己,想想“原来我在看书”这件事。然后,好好感受自己的身心,感觉愉悦还是焦虑?不要让意识游离在外,一定要集中在自己身上。这种脱离自我、观察自我的过程,就是“作为观察者的我”存在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灵魂出窍”。
实际练习一下,想想我们对孩子的感受如何。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可靠、很不错、令人担忧、让人难过……仔细感受拥有这些想法的内心。“啊!原来这就是我对孩子的看法。”“原来我心里是这么想的。”妈妈的心理课,从察觉自己的内心开始。
如果我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该怎么办?
“藏”在孩子身体里的那个人
有一次,我和关系要好的学弟一家聚会。饭桌上,学弟家读一年级的儿子只吃了几口饭就不吃了。孩子的妈妈见他不好好吃饭,骂他不吃饭会长不高。孩子哭闹着不想吃,母子俩就这样折腾了一顿饭的时间。
学弟说,他的妻子因为担心孩子长不高,格外重视孩子的饮食,每天都会在饭桌上与孩子起争执。不仅如此,他的妻子让孩子从六岁开始喝各种营养补充剂,最近还给孩子喝长个子的中药。学弟的身高大概有一米七五,他的妻子则是一米五出头。因为孩子比同龄的孩子矮一些,他的妻子一直担心孩子会因为像她而长不高,仿佛看到孩子的身体里住着一个没长高的她。孩子明明可能会长得像爸爸那么高,这位妈妈却总是担心孩子会像她。
再举一个例子。有位内向的男士,见了人也不怎么说话,像块木头。他的妻子劝他多与他人来往也没用,他只是无动于衷地说:“那又怎么样?有外向的人,当然也会有像我一样不爱说话的人。”他的妻子越看儿子越觉得他像自己的丈夫,儿子总是独自安静地玩耍,也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她十分担心。“孩子要是像他爸爸一样,怎么办?”那位妈妈目前已经给孩子报了领导力培训班和演讲培训班。在她眼中,孩子的身体里“住”着自己的丈夫,她将丈夫的形象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本没有任何问题,却在她眼中变成性格内向、不善于社交的“丈夫”。
在某次课程结束后的问答时间,一位妈妈说,自己快被儿子愁死了。
“我儿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他太讲原则,有些呆板,丝毫不懂得变通。放学回家后,要先写一小时作业,非常有时间观念。一说要带他出门,他就早早地穿好衣服等着。他连吃饭的时间都规划好了,要求我在那段时间给他做饭吃。我常常生气地对他说,‘总是那样可不行,要懂得变通’。”
听完她的倾诉,一旁的妈妈们却说:“哎呀,好羡慕啊……”也有人说:“这居然是烦恼吗?”有一位妈妈甚至开玩笑说:“要不我们交换孩子吧?”在一位妈妈看来令人羡慕的孩子,在另一位妈妈看来却不那么令人满意。别人称赞这个孩子乖巧懂事,他的妈妈却因为他太讲原则而烦恼。
为什么她对这个被旁人称赞的孩子不满意?我问那位妈妈,家里有没有人和孩子性格相似。她想了想,突然“啊”了一声,想起她那位几年前去世的父亲,说:“我儿子和我父亲实在太像了!”
原来,她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严谨、一丝不苟的人。例如,和别人约好见面,总会提前半小时到达约定场所;要做的事永远都会提前做好。而她的性格和父亲恰恰相反,常常因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而被父亲责骂。她说,每次跟父亲在一起,都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觉得父亲太死心眼儿。她在儿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这就是潜意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这个家庭的故事也并非个例。如果这个很讲原则的孩子出生在其他家庭,可能会在称赞声中长大。同样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下,会活出不同的人生。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只是看见了孩子最真实的模样,但事实并非如此。看着孩子的时候,会在孩子身上投射另一个人,或许是自己,也可能是丈夫、自己的父母,甚至是公婆。这就是妈妈的有色眼镜、妈妈的投射。孩子明明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妈妈却看到了“藏”在孩子身体里的胆小的某人、懒惰的某人、焦虑的某人、自私的某人。妈妈对这种心态毫不自知,误以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其实,对孩子的负面印象源于她讨厌的某个人的模样。
前文提到的那位心理剧主人公,就是因为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憎恶的婆婆,才会反常地讨厌自己的宝贝儿子。她很难察觉自己是因为在孩子身上看到婆婆的样子,才会对孩子使用暴力。这是一种复杂且深层次的潜意识。那个讨厌儿子一根筋的妈妈,也很难察觉自己在孩子身上看到了父亲的模样。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妈妈们确实很难察觉自己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谁、投射了谁。然而,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稍作反思就能察觉。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住”在孩子身体里的那个人就是妈妈自己或孩子的父亲。投射的又是怎样的特征呢?主要是缺陷或感到自卑的地方。从个子矮、瘦小这种身材上的自卑到胆小、懒惰等性格上的缺陷,都有可能成为妈妈的投射点。
性格内向是低自尊的表现吗?
在诸多性格特征中,大部分妈妈担心孩子过于胆小、内向。下面这段文字是我在一个妈妈论坛中看到的:
孩子今年上二年级。这次我去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发现他明明知道答案却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其他孩子都积极地举手,大喊:“老师,让我来!”回家后,我问他:“你明明知道答案,为什么不举手呢?”孩子居然说:“没有为什么。”没有为什么?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孩子那么胆小。我心里咯噔一下子,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虽然我知道大家都是这么长大的,但还是很难过。我该怎么引导我的孩子呢?
这是孩子太过内向的妈妈的苦恼。一般来说,担心孩子内向的妈妈,自己或丈夫也是这样的性格。这是一种投射心理。孩子的身上有“因性格内向而活得很辛苦的妈妈”的样子。那些“心大”的妈妈往往不太在意孩子小心翼翼的样子,觉得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好起来。
可能有人会觉得疑惑:说孩子内向明明是陈述事实,怎么会是投射呢?担心孩子性格内向、个子偏矮难道不正常吗?实际上,投射并不是一面镜子,单纯映现出客观真实的东西;投射更像是一面哈哈镜,将事实扩大、夸张,并且加入负面情绪。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的孩子也是这样,这是客观事实。如果只是觉得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不觉得这是问题,那这就只是一个事实;但如果妈妈将自己的这种性格视为问题,进而将问题转嫁到孩子身上,不停地焦虑、烦恼,就会成为一种投射。妈妈在潜意识中将这些担忧放大,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我的孩子有问题。
妈妈的潜意识里隐藏着这样的想法:我的孩子胆子太小了,以这种性格怎么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足呢?我该怎么帮孩子矫正这种性格?于是,妈妈为了矫正孩子的性格而努力。但是,妈妈的这种心态对孩子有害。“性格内向”的孩子给妈妈“戴”上了“我的孩子有问题”的有色眼镜,进而让妈妈散发担忧的气味。孩子和妈妈就这样被困在“性格内向”的框架中。
如果付出了努力,孩子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妈妈就会在心中默默地自我安慰:“虽然我的孩子有问题,但没办法,既然是我生的,我就应该无条件地爱他。”我们很有必要仔细分析这种心态。这种妈妈的爱在潜意识中成为“怜悯的爱”,是病态的。这并非爱着孩子的全部,而是在心中接纳一个“虽然有问题但仍被我深爱着的孩子”。妈妈要注意将孩子视为完整体去爱他的全部和将孩子当成不完整体去爱的微妙区别。如果妈妈戴着“孩子有缺陷”的有色眼镜,散发“孩子必须改变”的气味,那么,抱歉,这不是纯粹的爱,而是一份“有毒”的母爱。
比起性格内向的孩子,努力想矫正孩子性格的妈妈存在更大的问题。这样的妈妈会为了让孩子活跃起来而逼迫尚未准备好的孩子融入陌生的环境,严厉地催促慢半拍的孩子,或者将喜欢独处的孩子推向人群。其实妈妈越这样做,孩子越畏首畏尾,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孩子变得自尊心低下。妈妈用“你还不够好,你有问题”的评价低估孩子,怎么可能让孩子成为充满自尊感的人?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自尊心低下是因为本身性格胆小,其实并非如此。内向的性格和自尊心毫无关系。内向的孩子可能反而自尊心更强。他们看似没什么存在感,内心却有更坚定的力量。内向的孩子变得自尊心低下,不是因为自己本身的性格,而是因为父母的焦虑。
性格是一种气质,是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必须充分了解的因素。如果父母和孩子的气质进行斗争,对孩子的教养就无法正常进行。
气质是上天馈赠的“生存技巧”
气质是生命诞生之时上天赐予的特性,因此也称为天性。每个人都会带着属于自己的气质生活。当然,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变化,也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逐渐改变。但是,能改变的是既有气质的强度,让一种气质转变成另一种气质是不可能的。
“积极”“消极”“固执”“温顺”“急性子”“慢性子”等都是形容气质的词语。气质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种天生的特质。“我的孩子无欲无求,性格很淡然,我很担心。”一位母亲向我表达了焦虑。有欲望才会想出人头地,有好胜心才能在艰险的社会中不落于下风。但贪得无厌、急于求成,为了胜利与人争斗不休,没能获胜就感到痛苦、气愤,这样的人生十分沉重。如果没有欲望,可能不会出人头地,但平淡的生活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勤奋与懒惰也同样如此。人们认为“快”一些的气质代表勤奋、“慢”一些的气质代表懒惰。的确,勤奋能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但若以“身心舒畅就是幸福”的标准来看,懒惰一些也没什么。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即使懒惰也能安居乐业,上天才赋予了懒惰的气质;而那些只有勤奋工作才能生存的人,上天就赋予了他们勤奋的气质。勤奋的人可能劳碌一生却毫无收获,懒惰的人也可能不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得到安逸的生活。每种气质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接纳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是教养孩子的基本原则。毁掉孩子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努力改变孩子的气质。只要动了想改变孩子气质的心思,孩子在父母的眼里就会变成有问题的孩子、没出息的孩子。
父母为什么想改变孩子的气质呢?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孩子的模样由气质决定,或者误以为气质能够改变。改变孩子气质的动机背后,隐藏着父母的焦虑。大多数情况下,父母会将自己的气质投射到孩子身上。一旦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就无法忍受。父母觉得自己的性格已经无法改变,但孩子还小,误以为可以改变孩子的性格。实际上,父母连自己的性格都无法改变,怎么就确信能改变孩子的性格?
气质是一种素质,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最擅长也最合适的“生存技巧”。气质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由上天赐予、与生俱来的。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生存。难道性格内向的人更难生存吗?必然不是,只是生存方式不同。有人喜欢站出来,也有人喜欢躲起来。正如强壮的老虎可能濒临灭绝,胆小的兔子反而到处都是。妈妈必须接受孩子天生的气质。兔子般乖巧的儿子不可能变成猛虎般强悍的孩子,小熊般憨厚的女儿也不可能被培养成狐狸般精明的孩子。内向孩子的生存技巧本就是稳定、安全的,被妈妈推出去“战斗”,这样的孩子该如何自处呢?
妈妈之所以想改变孩子的气质,还有一个原因是妈妈的欲望和焦虑。例如希望孩子飞黄腾达的欲望或担心孩子被淘汰的焦虑。但不管是出于欲望还是焦虑,都不应与孩子的气质对抗。妄想改变孩子的气质,等同于子女教养还没开始就宣告失败。那些能够接纳孩子天生气质的妈妈才是顺应自然的明智妈妈。
认真地观察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身体里到底“住”着谁呢?你是不是将一个你讨厌的人投射在孩子身上,然后感觉到不满意、憎恨、忧虑呢?是不是像个修理工一样,每天都在“修理”有问题的孩子或感觉要出问题的孩子?是不是无端地消极看待纯粹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胆小、长不高、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不合格产品”,所以想要“修理”孩子吗?其实,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妈妈。要知道,出问题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妈妈的视角、妈妈的心态以及妈妈的想法。只要妈妈的焦虑、欲望和偏见得到纠正,就会发现孩子其实什么问题都没有。作为妈妈,只要原原本本地相信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无论孩子有什么样的缺点与不足,都要坚信孩子能以那样的姿态幸福、勇敢地活着。妈妈的信任能让孩子充满自信。
孩子听到的不是嘴上的话,而是心底的话
网络咨询论坛中有篇关于“如何对待胆小的孩子”的文章。文章认为小心谨慎并不是坏事,不要让孩子畏缩,要经常鼓励孩子“你一定能做好,我相信你”,让孩子充满自信。这篇文章讲的内容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实暗藏“陷阱”。妈妈们一定要睁大眼睛,辨别埋在暖心安慰中的“地雷”,千万不要不假思索地学习。如果小心谨慎的性格并没有哪里不好,不去在意就行了,用不着提及它是好是坏。将这样的话说出口,反倒成了认为孩子胆小并不好的证据。明明嘴上对孩子说“没问题,你能做好”,心里想的却是“孩子根本做不好”,真是煞费苦心。
话语分为“嘴上的话”和“心底的话”。“嘴上的话”是指直接说出来的话,“心底的话”则是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嘴上明明说着“没关系,相信你”,心里想的却是“并不是没关系,我不相信你”。心底的话是一种感觉和气味。嘴上说着“没关系”,心里却散发着很介意的气味。孩子真正听进去的,不是妈妈嘴上说的话,而是妈妈内心的真实想法。嘴上说的话只会从孩子的耳边掠过,心底的话才会留在孩子心里。
正因如此,妈妈们尤其要注意自己是否心口一致,这也是对自己潜意识的观察。严格来说,是观察前意识。虽然在意识中认为孩子不错,但如果仔细地观察前意识,就知道自己究竟是真的觉得没问题,还是假装没关系。心口一致的妈妈才是真正的好妈妈。
有些妈妈很疑惑:“我明明尽心尽力地教养孩子,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这样的悲剧往往缘于妈妈心口不一,嘴上说着“妈妈的宝贝最棒”,心里却想着“这孩子可怎么办”。换句话说,是妈妈亲手给孩子戴上了“不合格产品”的紧箍咒。抱着这种心态给予的母爱也会充满担忧与焦虑。
气质是自发性的
气质是自发性的。自发性是让人主动作为的内在力量,存在于身体之中,从体内开始驱动,会在思考之前通过身体给出反应。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最适合自身的能量,是自发性的个体存在方式。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自发性,甚至可以说,孩子就是自发性本身。
一个周日,我因有事去了趟工作的医院。那天,总务科长带着五岁的女儿一起值班,小女孩正坐在她爸爸的座位上用电脑看动画片。我对她说:“好漂亮的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呀?”她耷拉着脑袋,拼命往椅子里缩,十分害羞。同事见状赶紧说:“快跟院长伯伯问好。”小姑娘蜷缩得更厉害了,悄悄抬头看我一眼,又将身体藏起来。“怎么不向院长伯伯问好?”她的父亲再次催促,但孩子仍然低着头不动。我笑着说:“哎呀,真可爱!下次再打招呼吧!”然后走出了办公室。
那个孩子的蜷缩就是一种自发性。不是只有向外施展的行为才是自发性行为,向内蜷缩也是自发性行为。蜷缩的行为就是孩子身体的自发反应,在她思考之前、辨清对错之前、父母说话之前,身体给出的自然反应。这种行为是孩子的最佳反应,也是孩子的生存方式。孩子的脑海中或许会浮现出“妈妈说过要向初次见面的人打招呼”的想法,却无法反抗身体的自发性反应。如果嘲笑这样的孩子是连招呼都不会打的傻瓜,会摧毁孩子的生存方式。再说回那个孩子的事。那天,过了一会儿再见到她时,她开心地笑着向我问好,和我聊得很好,还四处跑跑跳跳。原来,适应了陌生环境的她是那么活泼。只要像这样不过多干涉并且等待,向外发力的自发性就会显露出来。
聪明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自发性,并且擅长应对孩子的自发性反应。能将孩子的畏缩行为视为自发性反应的妈妈非常了不起。不是嘴上说着没关系,心里却焦虑不安,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孩子的自发性。怎样才能尊重孩子的自发性?摘下认为孩子胆小的有色眼镜,不将胆小的印象投射到孩子身上,不带任何偏见地看着孩子原本的模样就可以。妈妈的这种心态会让孩子尽情地施展自发性力量。如果妈妈无法将孩子的畏缩行为看作自发性反应,从而担忧这种行为,并且想纠正,孩子就会因觉得妈妈不喜欢上天赐予自己的“礼物”而十分痛苦。
总而言之,气质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生存战略。无论孩子是调皮的、胆小的或是害羞的,都是拥有独特性格的完整体,即便父母不满意,也是最适合孩子的。
有这么一种说法:聪明的妈妈努力改变自己,愚笨的妈妈努力改变孩子。
性格内向和外向的标准
性格内向与外向很难一分为二地区分开来,这种区分也毫无意义。重要的是如何让内向的力量和外向的力量协调地发挥出来。
前不久,我和上大学的女儿就性格的话题聊了聊。我一直觉得女儿是一个内向的孩子,因为她从小就没多少朋友,总是很安静。从小学到中学,女儿对竞选班干部也毫无兴趣。唯一一次竞选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被我妻子怂恿着参加了竞选班长,最终只获得了两票,落选了。
我问女儿:“你觉得你的性格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
女儿回答道:“这个嘛……好像两种都有。”
“如果只能回答一种呢?”
“啊……不知道。”
“那你觉得你的外向体现在哪些方面?”
“我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健谈,他们也很喜欢和我相处。但是我不擅长跟初次见面的人打交道。如果外向指的是能够迅速地跟初次见面的人打成一片,显然我并不外向。那种场合,我连主动聊天都做不到。”
“在展现自我方面怎么样?”
“我不是那种善于表现自己的人。”
“你从小就不喜欢发言,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或者找人帮忙干活儿,你都不会举手,对吧?”
“对,就算知道答案,我也不会举手。有些孩子连答案都不知道就举手抢着回答,我弟弟就是这样,我觉得他是真正外向的人,初次见面也能跟人聊得不亦乐乎,即使是不擅长的事也会主动站出来。”
的确,女儿很难被认定是外向的人。即使是在和朋友的家庭聚会上,她也不会主动跟别人打招呼,如果没人和她搭话,她甚至可以一句话都不说。
但我儿子的确很外向。有件关于儿子的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儿子还在读小学二年级,有次放学回家,他跟我们说要代表学校参加游泳比赛。可那时候我儿子连浮在水面上游出十米都很困难,他竟然要去参加游泳比赛,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你游得不好,怎么参加比赛?”
“老师问有没有同学想参加游泳比赛,四周都没人举手,我就直接举手报名了。”
“但你根本不怎么会游泳啊,你打算怎么办呢?”
“不,爸爸,我很会游泳。”
“真的吗?好吧,那你加油。”
就这样,比赛当天,儿子带着泳衣出门了。对于儿子能否游完全程,我既怀疑又担心,但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经历。比赛结束后,儿子一到家就兴奋地夸耀自己做得很好。原本一直是最后一名,但中途有个参赛者弃权,儿子就得了倒数第二名。真是太神奇了。
我摸了摸他的头,说:“嗯,你真棒!”虽然不擅长游泳,却有勇气代表学校参加游泳比赛,真是难能可贵。
过了一个月左右,某天晚上下班回到家,我发现妻子的表情十分严肃。原来,那天妻子和儿子的班主任面谈,聊到了儿子因游泳比赛由倒数第一变为倒数第二而感到骄傲的事。结果老师笑着说,不知是什么原因,选手名单漏掉了儿子的名字,他虽然去了比赛现场,却没能上场参加比赛,只能坐在观众席上。也就是说,儿子对我们说谎了。
妻子满脸担忧地问我:“怎么办?跟儿子说我们知道了真相,然后严厉地训斥他?”
我也很苦恼,到底该怎么办呢?盘问他为什么要说谎,还是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让他不敢再说谎。真是很难办。妻子又问:“怎么办啊?这时候你不是应该知道怎么做吗?”
就在我默不作声苦苦思索之时,妻子突然丢下一句话:“你到底是不是精神科医生?”
思来想去,最终我还是决定假装不知道这件事情。其实我也说不出原因,但我就是想这样做。如果孩子变成“说谎精”该怎么办?我想,我对他有信心。
我儿子就是如此外向,但是太过外向也会有问题。儿子上初中后,有一天我们不知道在聊什么,话题突然转到当年的那场游泳比赛上。他向我坦白,当时他其实是在说谎。看来,这件事他也一直记在心里。
他难为情地说出实情后,问我:“爸爸还记得那件事吗?”
我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若无其事地回答道:“有这样的事吗?我不记得了。”
再说回之前和女儿的对话。
我问她:“你觉得我是什么性格?”
“爸爸好像是外向的性格。我虽然和朋友闲聊时很开心,但如果让我在很多人面前发表讲话,我什么都记不起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是爸爸讲课讲得很好,还很擅长执导心理剧。”
“其实爸爸也会紧张,只是现在好多了。我觉得我只是看上去外向,但其实是内向的人,喜欢一个人待着,容易想太多。”
“爸爸好像戴着‘外向’的假面,有种假装外向的感觉……”
“对,我的外向就像表演,想让自己看上去外向,可怎么看都不太自然,多少有种戴着假面的感觉。和别人相处的时候看起来很开心,其实离开那种场合会更舒服。我更喜欢独处。”
别人不了解的我
我是个内向的人,虽然为人处世相当不错,但内心十分谨慎。可以说我是一个集内向和外向于一体的人。我从小就是这样,会在课间逗朋友们笑,也会因为害羞而不敢去朋友家玩。
到现在我也没多大变化,虽然别人觉得我很外向,但我却因别人不知道的内向问题而苦恼。从表面上看,我四处演讲、执导心理剧,看似勇敢无畏,其实心里总是焦躁不安。我努力想改掉这种内向,但并不见效,现在给别人打电话,还是会莫名其妙地忐忑不安。如果对方不接电话,等待的时间久了我就会焦虑,没等转到语音信箱的提示音响起就会挂掉电话。最近,我甚至特意训练自己在接电话时等转接语音信箱的提示音响起再挂电话。说起我的内向表现,还不止一两件事。在商场里买衣服,试穿几件之后,即使自己不是很喜欢,也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买下来。在车站里看到排长队的出租车,会因为不好意思说要去近的地方而选择坐公交车。我在发表讲话时也会焦虑,上台前就开始忐忑不安,后悔为什么要答应来演讲,甚至开始考虑要不要取消。有时去参加一些感兴趣的学会,但又怕和陌生人打交道,我只好中途掉头回家。这都是别人不知道的我。到了这个年纪,我还在为这种内向的问题而苦恼。做了30多年的精神科医生,一直努力想克服内向,虽然略有好转,却依旧没取得多大的进步。
之所以讲述我的故事,主要是想强调:人的性格在小时候就基本定型了,很难改变。补充、完善自己的性格是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课程,不是父母干涉就能解决的事。
用“1度法则”拯救孩子
孩子的缺点不应被视为关键性的缺陷,而应看作孩子的自然样貌。胆小、说话慢、个子矮、性格孤僻……戴上这样的有色眼镜,很容易散发焦虑的气味。这种担忧不是想停就能停的。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孩子的缺点是非常困难的事,但这是父母的重要职责。不要为了改变孩子的缺点进行斗争,而应该与认为孩子的缺点有问题的心理进行斗争。无论孩子多大,即使已经20多岁也一样,父母必须摘下“孩子有问题”的有色眼镜。
试着接纳看似问题百出的孩子吧。不要将孩子视为“问题儿童”,接受孩子现在的模样就是他最好的样子这一事实。这种心态能让孩子重新找到自我,孩子的生命力、自发性也会重新迸发。这并不容易,改变妈妈的心态就像移山一样困难。妈妈连移开落在孩子身上的视线都很难,更别说改变心态。明知做不到,也不必自责,毕竟世界上称心如意的事不足百分之十。从我的经验来看也是如此。我一直在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性格,然而像我这样的专业精神科医生努力了数十年都做不到。
在努力成长的道路上,我制定了一个“1度法则”:不要想一步就转变180度,这是不可能的,只要努力改变人生中的1度就好。但是,这种努力不能停止。虽然一次只改变1度,但是长年累月就会达到10度的改变,甚至更多。重要的不是自己改变了多少,而是努力改变的决心。拥有这样的决心,就能在自我反省中成长。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父母,如果父母散发反省和成长的气味,孩子也能学会在反省中自我成长。
小贴士 文句完成法
心理学中有一种“文句完成法”,要求测试者在读完题目后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将句子补充完整即可。答案可以有多个。
请试着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觉得我的孩子
我不喜欢孩子的
我看到孩子会
跟其他孩子相比,我的孩子
如果你的答案中有负面内容,请思考以下问题:
你不满意是因为孩子天生的气质,还是在孩子身上看到了某个人的样子?这个问题是否可以通过妈妈的努力得到改变?这种改变是否会打击孩子的自发性和自尊心?你是否愿意不再将孩子的“问题”当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