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书名:高效沟通 作者:王鹏 本章字数:12605 下载APP
沟通效率决定了沟通的效果
为什么我们常常难以和别人进行沟通?
有人认为人类将迎来4C时代,即Change(变化)、Challenge(挑战)、Chance(机会)、Communication(沟通)。在信息时代,沟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离不开沟通。家人之间的关怀,朋友之间的问候,师生之间的教育,上下级之间的命令与汇报,客户之间的交易与反馈,陌生人之间的礼貌交流,等等,都需要运用沟通技能。可以说沟通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也为社会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合理的沟通、有效的沟通甚至是高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们直接决定了社会关系的稳定性,决定了个人生活与发展的空间。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自己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发现自己与其他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有时候人们想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可是各种各样的表达障碍阻碍了正常的交流。当双方表现出良好的沟通态度和意愿时,发现整个谈话磕磕绊绊,双方难以做到顺畅的交流。比如有些人常常觉得自己和妻子(丈夫)没有什么沟通的默契,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沟通起来却显得非常困难。有时候一方想要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却常常被对方误解,或者对方无法理解这些事情,导致两个人的交流不在一个维度上。而对方则觉得表达者没有将事情说清楚,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完整地表现出来,因此才导致自己难以理解。总之双方常常会因为沟通问题产生隔阂。这种交流阻碍不仅仅局限在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合作伙伴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彼此之间的交流可能会陷入脱轨的情形。
有时候一方想要交流,但是另一方却兴趣不大,以至于表达的一方兴致勃勃地输出各种信息,却无法获得积极的回应,对方也没有认真地接收这些信息。接收信息的一方会本能地抗拒他人的输出,以非常消极的方式来回应他人的表现,这会严重打击表达者的积极性,影响其沟通的欲望,导致沟通陷入困境。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就是交流的效率问题。比如,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开会,而且一开会就是几个小时,但实际上整个会议中并没有谈论太多有价值的内容。有人做过调查,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会议都可以在二十分钟内解决问题,但是在很多公司内,动辄几个小时的会议时间几乎成为一种标配,成了会议的一个基本要求。似乎达不到几个小时,就称不上真正的开会。一些管理学家将时间过度消耗的会议称为“会议囚笼”,在这个囚笼中,表达者往往是自作自受,同时倾听者也遭受了很大的折磨。
为什么人们常常会觉得某些人简直无法沟通,甚至不可理喻呢?为什么一个会议要开那么长时间呢?为什么这么多的时间会被浪费掉呢?种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沟通效率低下。无论是沟通者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事情说清楚,还是沟通者缺乏清晰表达观点和说服他人的能力,又或者沟通双方总是相互不来电,都是沟通效率低下的表现。
沟通似乎并不困难,毕竟每个人都可以与周围的人说话,以各种形式进行互动,但这些互动是否有效,是否高效呢?也许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原来并不懂得沟通,至少不懂得如何把握沟通的效率。
具体来说,这种低效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一、信息传递不完整
信息传递不完整是指沟通者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将一些重要信息或者关键信息隐藏起来,或者认为某些信息不重要而遗漏,结果导致接收信息的一方无法获得全面的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或者陷入困惑。
比如有个管理者给下属下达指令,让下属务必尽快整理好会议记录。这个指令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却没有给出必要的信息提示,是这周的会议记录,还是这个月所有的会议记录?“尽快”是多久,是两天,还是三天?
又比如有人给妻子发去一条信息:“明天出去旅游,晚上准备一下。”对于妻子来说,这条信息很不完整,去哪里旅游?和谁一起旅游,是否带上父母?什么时候出发?这些信息都不确定。
信息传递不完整,会导致很多不确定因素出现,这样一来信息接收者只能再次询问,这样就增加了沟通的时间成本。沟通反反复复,自然降低了效率。
二、信息衰减
信息衰减指的是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不断减少,难以一次性将所有信息传递给接收者。比如,很多人有很多信息要告知他人,可是由于表达不好,导致信息丢失了一部分,而他人在接收信息并向外界转述的过程中又遗失了一部分信息,最终使得信息传输大打折扣。一般情况下,在组织内部,由于沟通层级过多,信息沟通会在传递过程中逐层递减,这样信息接收的一方可能就无法理解信息发布者的真实意图,以至于双方不得不重新开始交流。
比如总经理针对某个项目提出了二十个指示,到了部门经理这儿可能变成了十八个,到了部门主管这儿变成十四个,而主管传给执行者时只剩下十二个指示了。执行者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就可能遗漏了很多重要指示,导致工作难以达标。
三、信息谬误
信息谬误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异变情况,某一方发布的信息是A,但是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了异变,到达接收者那儿时变成了B。引发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信息发布者表达能力不行,或者信息编码能力不行,导致信息出现歧义,信息接收者无法理解;信息接收者理解能力不行,或者信息解码能力不合格,导致自己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了中间阶层,而中间的传达者扭曲了信息发布者的意图。
信息谬误是引发低效沟通的一个常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遭遇过类似的问题。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了表达或理解上的偏差,整个对话出现了偏移,信息接收者无法和信息发布者保持一致。
信息不完整、信息衰减、信息谬误等情况往往和个人的表达能力、接受理解能力有关,也和个人的沟通态度有关。有的人沟通时不认真,或者对沟通不抱太大希望,又或者不喜欢与某人进行交流,就会在主观上排斥沟通,导致表达不用心,或者接收信息时产生反感。
沟通的几种常见障碍
好的沟通状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打造和谐、友爱、团结、融洽的人际氛围,使得人们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照、互相体贴、互相帮助的良性关系,而良好的关系和氛围能够有效发挥出群体的效能。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愉快顺畅地与他人交谈,都希望自己可以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但是在沟通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障碍,这些障碍是影响沟通水平和沟通效果的关键。沟通障碍就是指信息在传输和交换过程中,信息意图受到外在环境或者参与者能力、心态、渠道的干扰,导致沟通产生误解、损耗和失真的现象。
沟通障碍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熟人之间、陌生人之间、上下级之间、合作商之间、竞争对手之间都会存在沟通障碍,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一、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沟通障碍,其主要表现是语言不通,因为语言容易受到国家、民族、地域的影响。比如,外国人和中国人在交流上就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少数民族与汉族人也可能存在语言的问题,即便是相同民族的人,也可能会因为居住地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方言。除此之外,语言也会受到个人阅历和年龄的影响,比如,小孩子和大人可能就存在沟通障碍,因为小孩子的语言体系、语言思维和大人都不一样。农民和教授的语言系统也没有太多的重合,双方很难深入交流,而且容易产生误解。通常,不同语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不同的表达能力都属于语言障碍的范畴。
二、地位差异
在很多时候,人们的沟通方式、沟通态度、沟通的机会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而这些往往和自身地位息息相关。一个处于社会高层的人和一个位于社会底层的人,在沟通上肯定障碍重重。而且,地位越高的人,影响力通常也越大;地位越低的人,影响力越小,说服他人的难度也越大。
三、渠道缺乏
任何信息的沟通和传输,都需要一定的渠道,渠道越好越多,信息的交流就越顺畅,信息的传达和接收就越完整。反过来说,如果缺乏沟通渠道,沟通者就无法更好地发布信息、传递信息,而接收者也接收不到更丰富的信息,可能会因为信息接收不足而产生误解。
四、沟通步骤太多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人们面对面直接交谈的时候,往往可以将大部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如果中间多了一个转述者(沟通者将信息告知转述者,转述者又将这些信息转述给信息接收者),那么信息的准确度和完整性就容易受到影响,因为转述者可能会遗失部分信息,按照自己的喜好过滤部分信息,或者增添和改掉部分信息,这样就使得沟通内容发生了变化,沟通者的原意也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沟通的步骤越多,沟通的转述者越多,效果也就越差,效率也越低。
五、冲突与矛盾
在沟通中,如果沟通双方的感情不和,关系不好,又或者存在思维的对立和立场的对立,那么双方在沟通中肯定难以达成一致。有时候,一方会故意对另一方挑刺,指责和批评对方的不是,双方难以达成统一;有时候,一方会故意传递错误的、虚假的信息给对方,导致双方之间产生更大的隔阂。
六、心理障碍
当沟通一方对对方不信任,缺乏安全感,或者沟通双方互不信任时,整个沟通就会陷入相互防备的状态。这个时候,一方或者双方可能会担心沟通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采取防备心态,这样就使得沟通双方难以深入交流。如果一方患有社交恐惧症,则会在沟通中畏畏缩缩,难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边界条件不清
任何信息的传输都需要一定的边界,只有在边界之内才能更好地交流,一旦没有边界的束缚,就会导致沟通失败。比如,公司下达了提升产品产量的指令,但是他们没有提醒执行者要注意控制好成本,注意保证质量。如果产量提升,但是成本很高,产品合格率没有得到保证,那么整个沟通就是失败的。
八、距离障碍
在各种交流方式中,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往往最好,人们可以将相关的话题当面说清楚;如果是远距离对话,可能就要用到书信、电话、邮件、视频等沟通工具,这些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却远远没有当面沟通那样好的效果。由此可见,距离障碍也是沟通中的一个常见障碍。虽然人们可以运用技术克服距离障碍,但是沟通效果多少都会打折扣。
九、外部干扰
在沟通过程中,如果环境不好,沟通就容易受到干扰。比如一些比较喧嚣的环境,一些人多口杂的环境,或者当一些不相干者在场时,沟通就会受到影响。人们担心自己的一些重要信息会泄露出去,或者整个沟通状态受到喧嚣环境的干扰,这样就会导致沟通过程的不顺。
正因为如此,想要确保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想要让彼此之间的沟通产生更多的价值,就需要想办法克服沟通障碍,积极提升沟通的质量。
六种常见的错误沟通方法
在所有的沟通障碍中,沟通方式的不合理往往是沟通低效最重要的原因,几乎有一大半的不合理沟通和失败沟通都源于错误的沟通方法。当一个人的沟通方式不够成熟的时候,他在试图说服和影响他人的过程中就容易落入陷阱之中。人们通常都会说,“一个好的沟通并不在于人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怎么去说”,“怎么说”指的就是说话的方式和沟通的方式。在沟通中,沟通方法往往占据了最重要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使用一些错误的沟通方法,这些错误的方法也成了影响沟通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充当好人,不敢直接抗议和表达
在沟通中,人们都渴望拥有良好的沟通氛围,都希望让对方拥有一个比较舒适的沟通环境,良好的沟通情绪,但是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他人的一些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于他人的不良表现作壁上观。作为沟通的参与者,人们应该保持积极的互动意识,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他人的想法进行评价,要注意纠正他人的一些不当行为。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会要求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必须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交一份计划书,阐述自己的想法,并主动指出他人想法中不合理的地方。
如果害怕发生冲突,而维持一个虚假的“平衡”状态,反而丧失了沟通的真正意义。比如在会议中,有的人明明说错了话,可是倾听者中没有人敢于指正,结果可能就会走向错误。
二、把直接表达当成攻击
与不敢说话、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不同的是,有些人乐于对他人进行指责和纠正,但是他们会将自己的批评当成一项富有攻击性的工作来对待。在批评他人的时候,他们并不是为了完善彼此之间的交流,并不是为了纠正错误,而是单纯地发泄内心的不满,因此他们会表现得过分情绪化。这种情绪化的表达容易让人觉得“批评者对人不对事”,是在有意制造争端和难堪,因此双方之间的沟通常常会从纠正错误转变为相互争吵。
三、不能做到就事论事
每一次沟通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通常沟通者会针对这个主题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给予必要的反馈。可是有些人在沟通中会人为地扩大主题,将话题扩散到一些不相干的事情上去。尤其是当他们准备给予一些负面反馈的时候,常常将对方在其他方面的不合理行为也翻出来讨论,这样就突破了原来的沟通范围,形成了越界行为,不仅容易出现跑题的情况,而且还会引起他人的不满。
四、探听别人的私生活
在谈到沟通边界问题的时候,人们在沟通中还容易出现另外一种越界行为,那就是谈论他人的私生活。他们非常关心他人的情感生活,非常关注他人的理财情况和家庭收入等私密话题。也许这些人本身乐于同他人分享自己的私密生活,但是别人未必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也未必愿意分享自己的私生活。如果贸然打听他人的私密信息,恐怕会引起他人的不快,而且双方的关系也必定会受到影响。就像不是很熟悉的两个人在一起交流时,一方突然问道:“你结婚了没?”“你去年的收入是多少?”“你在银行卡里存了多少钱?”这一类私密问题容易引发他人的反感。
五、不要盲目揣度他人的真实想法
在沟通中,及时了解他人的想法至关重要,这样可以提前制订针对性的沟通措施。但是了解他人想法需要出色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需要对他人的相关信息有充分的理解,最好经由对方的嘴直接说出来。可实际上,在日常沟通中,很多人会本能地猜测他人的意图,“我觉得你一定会这么做”“我以为你已经同意了”“我以为你会做出让步的”,这一类猜测往往没有太多的根据,仅仅只是自己主观臆测,而这种臆测可能会错误地理解他人的做法和想法,并导致沟通陷入僵局。在必要的时候,人们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见,可以询问他人的想法,而不是盲目地自作主张。
六、不要总是想着压制和战胜他人
许多人将沟通当成自我展示的机会,将沟通当作一种竞赛的模式,认为自己一定要比对方说得更好一些,一定要比对方更占优势,从而在沟通上碾压对方。他们常常会提醒自己“我要说服对方”“我要让对方放弃他自己的观点”“我要证明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可实际上沟通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让对方臣服自己,而是实现互动交流,保证双方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人们所说的每一个观点都是基于讨论本身的。这是一种交流,而不是一种斗争,如果总是想着压制别人,那么整个沟通对话就容易陷入相互拆台和相互争吵的不利局面之中。
总而言之,沟通的目的是实现相互交流,将相关的话题描述清楚,并尽量和沟通对象达成一致。在达成一致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克服分歧,需要相互补充和完善,需要给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好的沟通氛围,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良性沟通的一部分。如果有人试图打破这些规则,制造新的对立和话题,就会破坏沟通参与者最初建立起来的默契和协议,这个时候,沟通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和效果。
沟通的历程和沟通思维的变化
沟通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活动。早在很久以前,研究人员就开始将沟通视为一门社会科学。随着沟通这一概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研究,他们还主动建立各种模式来说明沟通的历程。人们通过这些历程能够理解沟通的相关信息,并且增加对于高效沟通的认知。
最早的沟通模式是线性沟通,这种沟通模式非常简单,就是一方传输信息,一方接收信息。传递信息的人会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某种更容易表达或者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方式传送出去,而信息接收者会顺利接收信息。最初的研究人员也表达了对电子媒介的兴趣,他们从电子媒介中找到了相似性。在他们看来,这一信息沟通模式就像收音机与电视机的模式一样,电视机会将内部的信息播放出来,这是单纯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
在线性沟通模式中,研究者认为人们对于这种沟通的看法与电子媒介的使用有很大关系,比如停电或者信号受到干扰时,电视节目会中断,这个时候观看者会立即站起来说“信号断了”。而在日常生活中,当一方开始沉默或者不愿意讲话时,另一方也可能会说“你得给我说话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怎么想的呢”,或者他们会说“我觉得我的意见被忽略了,或者他没有理解我的意思”。这种表达就是典型的线性沟通思维,人们会把信息传递和接收当成沟通的全部内容。这是一种机械式的沟通,也是一种比较狭隘的沟通思维。
比如当两个人见面时互不说话,是不是就意味着沟通中断呢?显然不是,因为沉默本身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沟通双方可以相互观察,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获得相关的信息。又或者两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见面后,未必会亲切地相互寒暄,有时候微微点头致意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不论是信息传递者还是信息接收者,都会存在一些非语言的沟通交流。
此外,在线性沟通模式中,沟通的参与者只有两个,一个是信息传递者,一个是信息接收者,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存在第三者和第四者,也有可能两人既是传递者也是接收者。研究者还研究了沟通的真空状态,他们认为信息的传递和接收会受到文化、环境以及沟通者之间关系的影响。通过研究和分析,研究者推翻了线性沟通模式,转而寻求更加复杂的人际沟通模式。这就是后来的交流模式。
交流模式是建立在线性模式基础上并对线性模式进行完善而形成的模式,它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修饰、删除或增加。研究者认为线性模式看重的是有意识的信息传输,信息传递者会对自己所要说的内容进行编辑和整理,会将信息进行编码。编码是沟通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信息传递者在传递信息之前,会对信息进行梳理,然后对信息内容进行转化,使之符合自己的表达习惯,或者日常的沟通习惯。电视台播放节目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相关的信息会以声音、图像等观众能够听懂和接受的形式出现。在线性沟通思维和模式中,人们也会对信息进行沟通,然后转化成语言和文字。
可是一些非口语化、非书面化的语言同样能够传递信息。沟通者的表情、手势、坐姿、动作、眼神都会传递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传递很可能是无意识下进行的,人们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做了什么。但这些无意识的没有经过编码的信息同样会被他人接收到。由此可见线性沟通模式并不完全合理。在交流模式中,研究者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交流模式包含了线性模式的部分概念和词汇,但是线性模式的许多概念不合理,而且不够完善。
正因为如此,研究者开始以“沟通者”来取代“传递者”和“接收者”,尽管“传递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仍旧存在,人们仍旧会进行编码、传送、接收及解码信息等动作,但是这个模式不再是线性模式,也不再按照单一方向进行。在交流模式中,沟通者成了一个更加准确的称呼。
比如,某个领导准备要求员工加班,他在办公室里对所有员工说道:“今天的工作任务很重,我一会儿要和你们聊一聊加班的事情……”这句话还没说完的时候,领导就注意到了员工脸上痛苦和厌烦的表情,所以他很快意识到自己提出加班的想法会引起他人的不适,因此他继续说道:“嗯,先等一下,也许我可以看看这项工作急不急,我想推到明天去完成也是一样的。”在短短的一句话之间,领导实际上扮演了两个角色,即是信息传递者(通知其他人加班),也是信息接收者(及时观察员工的表情,了解了他们不愿意加班的事实)。而这种同时扮演双重角色的情况在线性模式中不会出现,为了对角色进行更好的定位,应当直接称呼为“沟通者”。
因此,整个沟通活动并不像线性模式那样“我们对他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和他人共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比如某位年长的母亲对儿子唠唠叨叨,这让儿子不胜其扰,但事实上如果儿子一开始就愿意对母亲的话做出回应,母亲就不会接连不断地唠叨下去。从这一方面来说,母亲的唠叨以及儿子面临的困局都是双方共同创造出来的。简单来说沟通是一种相互作用的互动模式,在沟通中,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彼此的沟通方式和沟通情绪。
为了保证沟通的高效性,人们需要努力提升共同沟通的能力,注意与沟通对象进行完美的配合。而这种配合往往和每一个参与者的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在交流模式中,研究者重点研究了沟通者的背景,比如沟通者的经验、性格、知识结构、文化水平,这些往往会对沟通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因此不同背景的人在沟通交流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一个人出生在富贵人家,生活富裕,而另一个人出生在贫民窟,两个人在交流时,一定会出现很多不同的观点。背景的相同处越多,或者说两个人的重叠部分越多,沟通就越顺利,彼此之间更容易产生情感交流;反之,重叠部分越少,双方的交流就面临越多的困难。
由于背景不同,单纯地信息传递并不能保证信息接收者了解全部的信息,就像一个管理者站在公司发展的立场和角度来分析问题时,员工不一定会理解,他们也许会对管理者下达的指令产生抗拒心理。为了确保员工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就需要进一步的交流,引导员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理解相关的信息。
同样地,现在的父母也和以前的父母不一样了。如今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好养,抱怨孩子不听话。他们觉得自己小时候根本没有这样调皮,也不会有这样多的要求。可是他们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作为孩子时的成长环境和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已经是天差地别了。如果人们不能透过背景的不同来理解生活,就会被自己的主观看法导入僵局。
人们对于交流模式的看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沟通思维,决定了人们沟通的技巧和态度,也决定了人们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无效沟通、有效沟通、高效沟通
在生活中,不同的人由于沟通能力的差别,往往具有不同的沟通水平。有的人能够和别人愉快地进行交流,还能顺利地将信息传递出去;而有的人想尽办法也难以与他人产生默契,彼此之间的交流常常受挫。有的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将事情说清楚,而且能够顺利说服他人;而有的人往往耗费很长时间,也无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不同的沟通者具有不同的沟通水平,而不同的沟通水平又决定了不同的沟通层次。一般来说,人们会将沟通分为三个层次:无效沟通、有效沟通、高效沟通。
无效沟通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主要是指沟通一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传递了相关信息,但是没有获得对方的任何积极回应。众所周知,沟通主要包含了三个基本要素: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信息发起方的沟通刺激,信息接收者的反馈和回应。无效沟通一般是指沟通刺激不到位无法引发及时有效的反馈,导致沟通陷入困境。无法获得对方回应的原因有好多种,比如信息发起者表达不到位,以至于对方不理解相关信息;表达的内容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对方没有任何沟通的意愿;彼此之间的关系很糟糕,双方主观上一直是消极沟通的姿态;语言不通,使得信息接收者无法解读和理解信息……
一般情况下,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都会成为无效沟通的原因,但是相比较而言,无效沟通大多数时候都是主观因素引起的,比如表达技巧欠缺、理解能力不足、沟通态度不好,这些往往是引起无效沟通的主因。
——有的人在汇报工作时难以抓住重点,说了一大段话也没有说到重点,这样的沟通自然没有任何价值,也不会获得任何积极的回应;
——有的人沟通时高高在上,看不起其他人的观点,也不尊重其他人的表达,这样的表现不会赢得任何人的认同;
——有的人自说自话,不懂得迎合他人说话,不仅容易说错话,也无法说到他人关注的点上;
——有的人说话缺乏逻辑,连最基本的表达能力也不具备,在谈话过程中无法将信息准确完整地传递出去……
以上几种常见的沟通模式都会引发无效沟通,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并积极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
与无效沟通相对应的就是有效沟通。有效沟通是指表达的一方准确传达了信息,而接收信息的一方也准确接收、理解了内容,并且适当做出回应。可以说在沟通的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回应比较顺畅,沟通双方处于相对和谐的沟通氛围和状态中。
如果说无效沟通在于传递信息和接收信息的人出现了脱节现象,导致表达者只说自己喜欢说的和自己想说的内容,接收者只听自己喜欢的内容,那么有效沟通注重的是一种沟通上的平衡,即表达者说出的内容迎合了接收者的需求,而接收者也适当理解和接受了表达者的立场。如果对这种平衡进行分析,就可以拆解成四个重要步骤,它们分别是注意、了解、接受、行动。
所谓“注意”就是引起沟通对象的关注。通常情况下,表达者会尝试着去发现和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以便吸引对方的关注。由于迎合了对方的兴趣或者需求,整个话题就会为彼此之间的沟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了解”是指双方在进行过进一步交流之后,挑起话题的这一方会想办法寻求共同语言,确保双方更好地将沟通延续下去。为了寻找共同语言,表达者需要积极观察和了解受众对象的生活习惯和生活需求,然后迎合性地谈论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个时候彼此之间的隔阂和防备会大幅度降低,关系则会越来越密切。
“接受”是指沟通的接收对象接受表达者的思路、命令。这种接受往往建立在“注意”和“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前面两个步骤,沟通双方已经彼此了解,沟通的氛围和空间也被营造出来,双方开始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受众对象对于表达者的想法也更容易认同。
“行动”指的是受众对象在接受思路、命令之后,会立即采取行动,确保自己尽快实现预期的目标。
这四个步骤是有效沟通的基本方法,也是提升沟通水平的基本保障。很多时候,人们将有效沟通当成高效沟通来看。有效沟通分为很多层次,而其中高水平、高层次的沟通可以称为高效沟通。在高效沟通的层面上,沟通双方不仅可以进行互动,而且互动非常积极,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都很及时,水平也很高。
如果说有效沟通代表了信息的顺畅和互动,那么高效沟通不仅仅是信息层面的沟通,还带有一些感情上的联系与互动。高效沟通的状态下,沟通双方往往有着比较稳定和谐的关系。
高效沟通的基本特点
高效沟通是沟通中一个较高的层次。相对于普通的沟通,高效沟通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效率。为了突出这个优势,人们需要确保自己的沟通满足以下几个特点:
一、清晰
对于沟通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将信息清晰准确地传递出去,这是沟通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无论是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符号暗示、肢体语言、图画,还是物品展示,都要表达一个清晰的观点,确保信息可以清晰地呈现在他人面前,同时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沟通者如果表达模棱两可,观点非常模糊,甚至连自己也不确定,那么就不要指望其他人会接受并理解这些信息。
——“我们明天去钓鱼吧,不过我的鱼钩坏了,我的文案还没设计好呢。”
——“我看到你们的争执,你的想法很不错,对方的想法也没错。”
——“我们需要开车往前走一段路,也许是左转,也许是右转。”
这一类描述大都不够清晰,个人的立场和想法都存在不确定性,让人难以捉摸。最好还是应该明确自己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
二、具体
“具体”是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指标。简单来说,就是描述的事件或者传达的观点必须有一个具体的指示,有一个明确的话题,而且尽量描述细节和事实,这样就能够保证其他人更好地理解相关事件。
顾客:“店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吗?”
厨师:“我们店里推出一些外国套餐,味道不错。”
顾客:“具体都有什么菜?”
厨师:“肉类和海鲜最受欢迎。”
顾客:“具体点儿的呢?”
厨师:“来个意大利套餐或者澳大利亚套餐如何?”
顾客:“具体有什么?”
厨师:“各种海鲜,保证你没有吃过。”
顾客:“算了,算了,我还是不吃了。”
类似的谈话就不够具体,一些细节和信息被隐藏了,这会让倾听者感到不满,他们沟通的意愿和情绪也会受到影响。
三、准确
“准确”是指个人在表达过程中使用的词语和语言准确无误,确保对方可以准确理解相关信息,避免出现误解。比如有很多人经常会任意使用一些词,使用一些不恰当的描述,导致整个谈话的信息出现紊乱。
“我想他大概有两米高”——实际上只有不到一米八的高度。
“我们可以相互勾结,结成联盟来对抗他们的挑战”——“勾结”是贬义词,原意应该是“合作”。
“既然你们都同意了,我也不得同意你们的做法”——原意是“不得不同意你们的做法”。
用词以及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往往关乎个人的态度和立场,稍有差错就可能会引发他人的误解,也会让信息传递产生谬误和偏差。
四、完整
信息的完整性往往决定了沟通的效果。如果人们在表达的时候不注意信息的完整性,整个谈话就会漏掉很多重要的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某人要求他人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人做什么,而没有说什么时候做,怎样做,和谁一起做,就容易使人产生疑惑。很显然,保持信息传递的完整是确保沟通更加顺畅且有效率的一个基本要求。
五、连贯
高效的沟通和表达需要强大而分明的逻辑性。有的人想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就说哪里,这往往会影响句意的连贯和顺畅。如果句子不通顺、不连贯,相关的论点和论据不能有效衔接起来,就会打破内在的逻辑性,导致整个谈话混乱不堪,并且容易偏离主题。
有个人收到下属的策划书后,这样说道:“你给我的这份策划书很不错,内容很充实。我之前就想过让人来做这个策划。无论如何整个策划很到位。你谈到的从俄罗斯购买原材料……俄罗斯看上去有用不完的资源,但大家都喜欢去那儿旅游,这一点很好。话说俄罗斯的货币正在贬值,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我上次去莫斯科买了一块手表,之前要八千人民币,现在我五千不到就买下来了。那里的手表很不错,有空你去看看。风景也很美,他们有很多未被污染的原生态环境,你可以住在大森林的酒店里。我没去住过。在澳大利亚的时候,我住过两晚森林酒店。那里太贵了,或者你可以去西班牙的海边旅店住几晚。俄罗斯稍微偏冷了一些。”
整个谈话太过随意,不仅偏离了谈话的主题,而且很多内容的出现非常突兀,没有任何逻辑性可言,让人听着非常别扭。
六、简洁
简洁是效率的直观体现。一般来说简单的语言往往更容易说清楚,不容易出现错误,也更容易被人理解。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沟通时一定要尽可能保证语言的简洁,不要啰唆,不要复杂化,要以最少的内容将自己想说的事情表达清楚。
比如许多人向下属下达指令的时候会随口聊上一个小时,但实际上,整个谈话只需要围绕着“做什么”“和谁做”“具体怎么做”“什么时候开始做”“在哪里做”等基本信息就行。这些基本信息一般五分钟左右就可以传达完毕。过于复杂的交流会让整个沟通变得更加困难,更加惹人反感。
七、谦卑
在沟通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获得足够的尊重,自己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同。谦卑的态度往往能够满足他人的这种心理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衬托出他人的能力,并增强他人的存在感。一般来说,谦卑的人会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观点,会充分考虑他人想法的合理性。即便双方存在分歧和矛盾,他们也会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以上七个特点既是高效沟通的要求,也是高效沟通的基本特点。如果想要实现高效沟通,交流时必须严格遵守这几个要求。
人们进行沟通的时候,讲述者通常都要将专注力集中在如何激起听众的理智和情感关注上。具有感染力的信息、富有洞察力的认识,以及睿智的观点都是沟通的必备要素,但是如果无法迎合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就无法引起共鸣,也无法将谈话继续下去。